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论证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23: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认识“论证技术”
卷首语
作为编辑,经常遇到的一件事情是有人发过来一篇文章让看看是否能够通过评审。说实话,这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因为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对超出自己专业领域的论文好或坏的判别实在是勉为其难。不过,编辑这项工作“为他人做嫁衣”做得多了,大致会养成一种对基本论证技术的把握能力。这一能力超脱于研究的具体内容领域,算是论文评审环节的编辑经验吧。通常,稿件过了这一关,再分流到具体研究领域的评审专家手中,通过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鉴于近些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规范性明显提高,结合“土八股”和“洋八股”的论证规范性,我们通常建议作者按照“核心问题+文献综述+理论框架+论证+结论(而不是对策)”的论证结构来展开论文,以保证整篇论文能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开展论证,而那些与核心问题无关的内容则属于旁逸斜出的部分,尽可能不要去涉及。没有核心问题,不交代既有研究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回应情况,论证停留在经验层面总结归纳,有这三点问题,基本上可以判定一篇文章是无法通过评审的。对于文章结构而言,我个人还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一篇文章开篇就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展开自己的论证,则很难通过评审。文章的论证过程,其实是一个与既有研究不断对话的过程。首先需要交代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研究的背景,这个三五百字差不多够了。但如果没有文献综述来交代既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就旁若无人地抛出自己的研究,评审过程中会让研究的创新性无法被好好地识别。因此,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文献综述,目的是为了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和既有研究之间的对话关系,更是一道分水岭,有了这个环节,山高水长,与既有研究结论就此别过,才可以开启属于自己研究的创新之旅。对文献的述评可简可繁,可集中可分散,关键是要表现出与既有研究的对话意识。当然,做一个好的文献综述的风险在于,检索完相关研究后,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提出的一个研究问题已经被他人很完美地回应了。通常,如果文献综述的结果是这样的,论文就写不下去了。非要硬着头皮写下去,研究结论如果超不出文献综述中的结论,既耽误自己的时间,又耽误评审人的时间,实在是不应该。这也是很多文献综述回避在既有研究和自己研究之间建立起有效对话关系的主要原因,而如果仅仅是堆砌既有研究文献,甚至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核心文献以规避被认定为重复研究,则在评审中遭遇的风险会更大。因为,所谓同行评议,最看重的就是评议人对该领域既有研究的熟悉程度,唯有此,才能判定投稿论文的价值与创新性。
论证的逻辑清晰也很重要。对于论证混乱的论文,我做了一个比喻:就像作者要去上海游玩,却买了一张去北京的机票,拿了一张南京市的地图,更为诡异的是,作者最后的结论竟然告诉大家,他按照地图的导引顺利登上了东方明珠塔,还看到了对面的外滩建筑群。这可真是活见鬼了!对这一类文章,评审时提出的修改意见则是建议“不忘初心”,回到论文的核心问题,看看每部分是否在回答核心问题。就像要想到上海游玩,就要买到上海的机票,拿上海市的地图一样,这样才能保证旅途愉快。
在论文的结尾,通常期待有一个创新可见度比较高的结论,作为论文论证得到的新知识或者新发现。《新闻大学》定位于理论研究,基本上不再刊发“现象+问题+对策”类的研究了。不过,有一些刊物则正好相反,非常强调研究最后要落到对策层面。因此,在选择刊物投稿的时候,尽可能先熟悉刊物的风格偏好。很多时候,并不是文章不够好,而很可能仅仅是和刊物的风格不对路。这种问题最好解决,换一家风格对路的刊物就是了,这样作者和刊物相得益彰,也能皆大欢喜。
最后一句:欢迎来稿,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来源:新闻大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10TIIG5USNiFBBhYxLI0Q
编辑:蒋可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