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媒体时代如何甄别假新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0 10:41: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讲座的缘起


And ye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John VIII-XXXII. 圣经约翰福音第8章第32节:你应该了解真相,真相能使你自由。

这是群主在雅典论坛加新朋友入群时会发的一句话。为什么说真相能使你自由?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事实真相,基于虚假的信息来看待世界,做出各种判断决策,那他实际上在精神和意志上就丧失了自由,是在被别人操控。

你对信息的消费和对食物一样警惕吗?

我们想一想,你会吃路边陌生人递给你的食物吗?你会吃可能损害身体的食物吗?你会只吃一种食物吗?你买食物时会不会注意生产厂家、商标品牌、保质期、配方表和营养成分?

再想一想,你消费信息时会像对待食物这样警惕吗?You are what you eat, and YOU ARE WHAT YOU READ. 吃什么会塑造你的身体,读什么会塑造你的精神。


讲座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假新闻?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怎样防范假新闻?


首先谈谈这个讲座里谈到的“假新闻”的定义。我们今天主要聊的是英文中的Disinformation,指的是“deliberately misleading or biased information; manipulated narrativeor facts; propaganda. 故意误导或提供有偏差的信息;篡改叙事或篡改事实;宣传。注意它和无心之失的“错新闻”Misinformation完全不同,是故意制作出来骗人的。我们后面的介绍以这种假新闻为主,但也包括一些识别错新闻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假新闻和特朗普口中的fake news也完全不是一回事,他指的是主流新闻媒体,不分左中右、不论报道准确与否,凡是对他不利、他不喜欢的就是假新闻。


一、为什么会有假新闻?


先看动机,首先是经济利益方面的动机。假新闻的历史和新闻业的历史一样悠久,早期的新闻业并没有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操守,读者爱看什么、什么文章好卖就写什么。1898年美西战争被公认是一场由假新闻煽动的战争: 1898225日,美国军舰“缅因号”突然在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哈瓦那港口爆炸,260多位士兵丧生,100多人受伤。事发之后,缅因号舰长和美国驻当地外交官接受采访时的措辞十分谨慎,声称爆炸原因不明,希望公众稳定情绪,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但是,当时美国的《新闻报》率先炮制出一则假新闻煽动民众的情绪。“突发!缅因号被炸成两截!这绝对是西班牙人干的!”普利策创办的《世界报》也称缅因号爆炸是西班牙人精心策划的。一时间,美国国内群情激愤,舆论声势被撩拨到顶点,当然两家报纸的销量也翻了一倍还多。411日,麦金莱总统顶不住失去理智的民众的压力,提出对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就此爆发。

《世界报》的普利策日后出资创办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奖励最勇敢、最出色、最深入的新闻报道,但我们不要忘记他的这段黑历史。

出于经济利益制作假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发展。

我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和产品普遍是免费的,厂商的盈利要靠广告支撑,厂商会大量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为用户精准画像,根据用户特点和广告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向用户精准投放广告。When something online is free, youre not the customer, youre the product.

互联网厂商为了增加产品的粘性,吸引用户增加使用产品的频率和时长,还使用算法自动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使用户沉迷于单一性质的信息内容和内容来源。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带来的新挑战:传统媒体(报刊、电台、电视)时代单向的内容被动消费者,变成了网络媒体时代多向的内容消费者/创造者/传播者,自媒体同样有增加用户粘性、依靠流量赚钱的强烈需要,营销号没有传统媒体的职业操守和事实核查机制,不在乎内容是否真实,只在乎点击率、打赏、广告,如果假新闻更受欢迎,就专门创作假新闻。

内容农场(Content Farm):是指图谋网络广告等商业利益,以获取网络流量为主要目标,以各种手段大量、快速生产劣质网络文章的网站或企业。例子:“华商很难”、“多国渴望回归中国”、“多国女子都想嫁到中国”。

网络水军的软文:在某知名电商创始人涉嫌性侵事件中,水军软文将美国警方笔录中嫌疑人自己供述的单方面说法,故意说成是美国警方结论,误导中国公众。

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动机的假新闻(资讯战Infowar):
民主政体下政党争取选票:美国大选——拜登“老年痴呆”
其它势力介入选举:俄罗斯利用社交媒体煽动情绪,挑动美国民众对立
政治团体煽动民众情绪:纳粹二战前为排犹做舆论准备——犹太人贪婪、阴险、无恶不作
集权政体宣传和洗脑:朝鲜——美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为什么会有假新闻——技术:

除了经济和政治动机,还因为制作假新闻的技术越来越精良便宜,假新闻产品的破绽越来越少。眼见为实已经过时,现在是以假乱真的时代。大家看看下面三张照片里,哪一张人脸是用人工智能生成的?





答案是三张都是,它们都来自一个网站https://thispersondoesnotexist.com/
可以用人工智能生成完全不存在的人的照片。

再看这张照片:


刚才那个网站是随机生成头像,这个网站可以输入性别、年龄、种族、眼睛、头发颜色、头发长度,来按你的需要定制生成头像。在不远的未来,相信按情绪、动作、表情、姿态、场景、服装、职业生成照片的技术也会很快成熟。

我们再看一段视频:


这是三年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通过机器学习,让视频中奥巴马的口型符合任何语音。

上面的是美国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算是高科技,我们再看看普通人用网上公开下载的工具,制作的业余水平的作品。这是把特朗普的脸换成了一位著名喜剧明星的脸。


可以说我们的时代,制作假新闻的技术空前先进,制作假新闻的人有了空前强大的工具。


二、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


有很多人有动机制作假新闻,假新闻也可以做得很逼真,但更重要的是假新闻直戳人性的弱点。我们之所以相信假新闻,可能是由于:

见识不足,对假新闻涉及的领域缺乏知识积累和判断能力。
不够警惕,过分信任广泛传播的或亲友转来的信息。
先入为主,听到第一种说法就信以为真。
混淆了熟悉与真实(三人成虎)。
惰性,懒得去查证。
容易相信符合自己既有认知的事(反之亦然)
容易相信自己希望发生的事(反之亦然):金融诈骗的受害人
不喜欢被挑战和指出错误,甚至在看到与既有认知相反的证据时,有时会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既有认知(Backfire effect)。最成功的谣言与人们的已有认知、立场或担忧一拍即合,让人们觉得简直就是自己的想法,一拍大腿说我就知道是这样,之后任何的反驳证据都会被人们看成是对自己的否定、挑战和贬低,激发人们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让人加倍地坚信谣言、捍卫谣言。
喜欢消费符合自己观念的信息,厌恶不符合自己观念的信息。不少人获取信息不是为了得到新知或获取真相,而是为了自我肯定,感受那种已有认知得到确认和支持的那种优越感和快感,从而在算法的帮助下陷入信息茧房。

三、怎样防范假新闻

区分事实和意见

事实:可以验证,不基于信念或感情,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证明或证伪,与个人意见无关,通常使用精确的语言和单位,比如时间、地点、数字,通常不会使用“所有”、“任何”、“从不”、“最佳”、“最差”等绝对化的表述。
意见:无法验证的感觉、观点、想法、判断、信念,有时是个人基于事实做出的解读或分析,无法证实,别人可以持有相反的意见,会使用绝对化的表述。
媒体上最常见的:事实、分析和个人观点的混合
皮尤调查试题:5000名美国成年人中,只有26%能正确地从陈述中选择出所有事实,35%能正确地选择出所有意见。https://www.pewresearch.org/quiz/news-statements-quiz/
如果一项陈述符合某人的政治信念,他/她就更可能说这是事实,反之则更可能说这是意见。

认识自己的个人偏见

另外一个方法是归纳总结自己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会导致媒体消费方面的哪些偏见,提前给自己做预警。
以本人为例:男性、中产白领、70后、自由派、大城市居民、中国人、汉族、东北人、文科生、名校毕业生、无神论者、异性恋
上述因素怎样影响你消费的资讯,会造成哪些偏见?
仍以本人为例:不熟悉快手、抖音、B站等年轻人的媒体平台、对农村和小城市既不了解也不关心、习惯性地高估全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素质、对官媒(比如观网球报)本能地怀疑……

建立自己的媒体意识形态倾向和可信度的坐标系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张图,把美国读者能读到的主要新闻机构放到一个坐标系里,横轴是政治倾向性,越靠左越自由,越靠右越保守,纵轴是报道的可信度,越靠上越严谨可信,越靠下越不可信。可以看到最上方绿色框里,虽然媒体左右立场不同,但都属于相当有公信度的媒体,比如偏左的纽约时报和偏右的华尔街日报。

没有一家媒体是天然值得信任的,也没有一家媒体是不带价值观的倾向性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在心中建立一个类似的坐标系,看到新闻来自某家媒体,就对其真实度和可能存在的偏差有心理准备。对待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这种自媒体,尤其需要这种坐标系。对官方发布、一流媒体、经过历史检验的可信来源的报道,默认为靠谱,直到被证据证伪;其它来源的内容,默认为不靠谱,直到被证据证明。

防范假新闻的一些大原则

注意媒体本身的倾向性和可信度
区分事实和意见
兼听则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消费与自己既有观点不一致的其它可信媒体,听取反方的意见
耐心,假新闻传播速度比真新闻快六倍(MIT研究),所以真相比谣言慢很多
核查可疑的事实,警惕cherry-picking(只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故意忽略不利的证据)。美国法庭作证誓词:truth, whole truth, nothing but the truth.
警惕标题党、震惊体
警惕含有感情色彩的诱导性用词和标签,比如:承认(暗示试图隐瞒)、窜访
警惕企图挑动情绪和激发反应的文章
警惕以转发、点赞、打赏为主要诉求的文章
警惕图文。研究表明:只要有图,哪怕完全不能证明文字内容,人们相信的可能性会上升60-70%,这就是为什么网络谣言往往是图文的。
不分享转发自己无法确认真实性的消息。互联网先驱Jon Postel原则:Be liberal in what you accept, and conservative in whatyou send. 接收时自由,发送时保守。
不盲目相信转发链:官媒和名人一样可能转发假新闻
三年前人民网转发自媒体,自媒体则是上了国外假新闻网站的当,这条假新闻至今还在人民网微博上。

警惕算法推荐推送的新闻(信息茧房)
培养自主选择新闻来源的习惯
上过的当,要总结教训
保持怀疑精神,不要放弃思考

一些小工具

反向图片搜索引擎,搜索不明图片最早的出处
      视频也可以截图搜索
搜索引擎:关键词+辟谣,关键词+事实核查
微信官方辟谣:公号——谣言过滤器、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
专业网站和公号的辟谣专栏:果壳、丁香医生
查询微信公众号的“关于公众号”信息。账号主体是个人还是机构,注册时间,名称记录有无多次更改(营销号特征)

中文互联网世界的外媒假新闻

重灾区——垃圾场:语言、网墙、知识三重障碍
境外特色:洋葱新闻、知名媒体的讽刺(Satire)专栏、专门的假新闻网站
检查网址:gov, com, edu, org通常属于比较靠谱的,格外需要警惕:biz, info, net, xyz,这些是相当廉价的域名,广泛被假新闻网站采用,正经媒体通常不会使用这类域名。
查看文章日期(旧新闻变成假新闻)
检查原始出处:网站的about us栏目,网站上其它文章可疑吗?是假冒知名媒体吗?如果是个人社交媒体,经过认证吗?有可信度吗?
谷歌+Wikipedia搜索机构名称
谷歌新闻里搜索新闻关键字
搜索报道中提及的消息来源和人物是否真有其人,是否真的发表过观点
检查有无拼写和语法错误
如果是重大新闻,其它媒体有无跟进报道(例如今年7月网传特朗普感染新冠)
搜索作者背景
相信匿名消息来源需要媒体有极高公信力,以及有合理的匿名理由
报道中的超链接是否真实和相关
去国外事实核查网站核对:snopes.com,factcheck.org

讲座总结

承认假新闻的强大和个人认知的偏见,保持警觉
建立适合自己的媒体信任评估体系,信任值得信任的,怀疑值得怀疑的
学习使用基本的事实核查工具
做负责的信息消费者和传播者,不传播无法确认真实度的信息
提高自身学识和媒体素养


演讲者简介:曾任公务员、外交官、咨询师、互联网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长期关注网络媒体生态问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雅典论坛
作者:宋崝

编辑:冯梦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