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状元变身“网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0:0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2016-06-25 赵天石 新闻传播学研

作者 | 赵天石

编辑 | Kate
本文为新闻传播学研原创出品


近日,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新状元们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下,状元们迅速走红。



最开始大规模传播的是“状元颜值”,这是个看脸的时代,状元也不例外,一夜成名的他们难以避免被大众的好奇心消费。



还有,小编细心地整理了状元们起了什么名字。



微博上,状元们还进行了直播。



状元们一夜之间成为“网红”。

在常人眼中,他们是即将进入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名校继续深造的学霸,是成绩优异勤奋刻苦未来无限光明的天之骄子。一年又一年的高考在进行着,媒体们亦乐此不彼地报道着新出炉的状元们。

而公众对优秀的人,尤其是在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成功者,总是充满了兴趣。


微博上人气很高的2012年青海高考理科状元,郭文韬,今年从北大毕业

我的父母从小学就开始收集各种各样的状元报道给我看。我妈还细心地做了剪报,划重点做标注后再给我看。

然而,很多年前,我便对状元报道失去了兴趣,因为媒体所报道的状元们实在是太相似了,个性被共性所淹没。他们要么是沉稳文静的,要么是活泼开朗的;他们在学习上不是刻苦钻研型的,就是善于思考和提问型;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他们是认真好学很好相处的;然后是他们的爱好,书法、乐器、打篮球出现概率最高。按这个范式,我想很快就能写出一篇“状元报道”。媒体们或多或少地对状元们进行了包装和修饰,以让他们更符合我们对状元的期待。

从某种程度上,出现在新闻中的状元们都是被剪辑的人,我们看到的他们都是片面的,因此失真了。


北京理科状元周展平和妈妈接受采访

为什么状元们的媒体形象越来越模糊和雷同呢?我觉得原因有两点。一是状元其实也是普通人,他们和同龄人一样,但媒体用关注对他们进行了拔高。我相信状元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许多学生也具备,但因为状元的身份,我们赞赏他们远超普通人。我想这就有点结果重于过程的意味在里面了,媒体和公众是“倒推”状元们的,有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

第二点是当媒体采写状元报道时,一个隐藏的前提是,我们是因为分数,更确切地说,是因为高分才关注到这些学子们的。这是受众最关心,因此也是媒体最感兴趣的的议题:他们为什么考了高分?他们怎样考了高分。这就使得投向状元的目光,从一开始就加了一层滤镜。

当你读状元报道时,你有没有不假思索地这样想过——

“你看他平时参加这么多社团活动,竟然没影响成绩。”

“你看她成绩那么好,竟然还有那么多才艺。”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状元报道通常都涉及性格为人,爱好,日常生活,同学老师评价等,除了作为补充丰富人物形象的功能外。

我认为,媒体或许也意识到了只报道分数和学习,这样实在太功利导向与应试教育导向,因此加入的这些内容,像是一种补偿机制,但由于前提和我们关注的出发点,状元的性格,才华都具有了某种附属性,潜台词是这些无关紧要的,有则更好,没有也无所谓,重点是他们是状元。



关于状元的另外一点思考,或许大家都不太愿意提起。

如果说状元是高考在社会中的阳光,励志而正面,那么它同时也投下了阴影,即关于对高考这种现行制度的反思。

教育在许多人心中,成了一种通向成功的体制,这种思维背后,是重视分数,乃至分数至上的粗暴评判,是一种无奈的畸形化。澎湃新闻22日报道了四川高考生自杀,对此学者熊丙奇认为“指责学生父母于事无补,社会对分数至上理念的宣扬让教育变得浮躁”。

当我们围观学习精英状元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有相当多的人被高考和社会对待高考的态度所伤害,从而痛苦甚至绝望呢?

我们对做题-考试-升学这样的学习模式向来缺乏好感。

当“高考工厂”、“吊瓶班”这样的新闻出现时,我们总是对教育的现状感到痛心。而当我们面对状元时,则又恢复了好感,好像忘了他们也是从这样的系统中走出来的。虽然,前者确实是极端的个例,但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绝不是一段轻松愉悦的学习时光。我们的态度似乎是矛盾和分裂的。一边想要批判它,一边为在这个过程中胜出的尖子送上鲜花。

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质疑这种评价标准的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依然频繁地使用着他,因为社会使用着它,绝大多数人也使用着它。



状元这个词和另一个词似乎总是一起出现,那就是“学霸”。

学霸这个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一方面,它可以指代那些成绩名列前茅的人。另一方面,它指代的是那些学习用功,挑灯夜读,天天泡图书馆的人。

这两类人是一种人吗?

显然,他们有所重合,但不是完全等同的。

而我们很多时候,却把他们混为一谈。学霸更像一个标签,提到它我们下意识地想到了厚厚的题集和镜片与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这些让绝大多数人都感到无趣乏味的事物。



我有一种这样的感觉:

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称“学渣”,即便是那些成绩还不错的也不喜欢被人叫“学霸”,总是摆摆手说:“唉,我就是个学渣”。

有几次期末我的成绩还不错,同学们羡慕地说“学霸”;当我准备开始做作业时,一旁还在吃喝玩乐的别人看到了,也会感叹一句“好学霸啊”。

听到这样的“夸奖”我总是开心不起来,因为我开始学习了,好像就不接地气了。

“学习是苦差,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是许多人的看法,因此能坚持乃至乐在其中的人必定都是毅力超群的,当我们用学渣自称的时候,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际上却感到心安理得,因为和“学霸”比,自己的意志不坚定,自我管理还无能,所以成了弱势群体。

反观学霸,学习是他生活公转的中心;与此同时,学渣则把时间大把地花在了其他更有意思的事情上;而学霸简直成了苦行僧。

当我们说“你好学霸啊”,我们实际上想说:“我可做不到”。


卢凯悦

2014年,被媒体称为“美女学霸”的卢凯悦,未参加高考就收到了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在内的11所世界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当被问到究竟凭着什么条件打动众多英美名校招生官时,卢凯悦说,她也没有答案,唯一可以传授的经验是:做最真实的自己。

我想,卢凯悦绝对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学霸。

当我们习惯用“学霸”、“状元”来统一表示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肯定及赞扬时,我们下意识地把他们的优秀简化了。难道他们只是成绩好和分数高吗?

如今,“状元”和“学霸”成为了标签,成为了我们建构对一个学生印象的快捷路径,但我们也很容易选择性地忽略了属于他们的另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往往比分数、荣誉、排名更重要。

一个精彩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成功的人,他们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大家却对他的成绩最感兴趣。相比之下,其他方面都成了点缀,没有也无所谓。

所以,当我再回头去读状元报道的时候,读到那些描写他们学习之外、一笔带过的事情的时候,我想是不是记者其实也有点心虚呢?

因为状元和学霸或许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丰富和优秀,我们却狭隘地从成绩这个角度去看待他们。



高中的时候我加入学生会。指导老师曾对我说:“你的其他荣誉和经历都是0,而成绩是最前面的那个1。正是这个1,才让你后面的0有了意义。”这句话令当时和现在的我都感到有点寒心。

如果说状元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投射了人们对于金榜题名式成功的高度期望,那么它更是一个巨大而刺眼的光环,让人们屏蔽掉除了分数之外的其他东西。

所以,“状元“其实是一种做减法的夸奖,当读书是否有用、知识改变命运是否正确被拿出来广泛讨论时,它和“学霸”都逐渐成为了一种变味的赏识。

当“学霸”和“状元”的含义在人们心中从学习好,到努力学习,热爱学习,再到一心学习,只会学习,甚至到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时候,我认为,这就不再是一个夸奖的词语了,而是一个需要批判,值得反思的词语。

前几天有这样一则新闻:



在报道中,曾经风光一时的状元们的近况显得“不尽人意”,可以说相当平凡,其中有一位女生还让记者“帮忙征婚”。

这则新闻令不少人感受到了状元们的“落差”,从而对状元,以及对这种过于关心状元的现象感到失望。点赞最多的留言这么写道:



当媒体和公众们追捧状元的时候,反对和不屑的声音几乎和赞扬声音几乎同一天诞生。

持“高分低能”、“状元又如何”观点的人们,举出历史上的落榜名人和成绩不佳的富商,试图推翻这股推崇状元的思潮。但仔细一分析他们的“成功观”却又令人感到疑惑:成功确实不是一次高分,一个状元的头衔所能带来的,但成功就意味着出名和赚钱,或者是名利双收吗?我觉得无论追捧或者反追捧的声音,其实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把成功寄托在了分数上,一个把成功寄托在了别的事物上,如名利。

如今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工作的马兰洁是1981年连云港市高考文科全市第一名。回想起20多年前的高考经历,她说:

“那早已经过去的事,成为状元只是一种偶然,个别朋友可能告诉过我的孩子‘你的妈妈是位高考状元’,我自己是不会主动去告诉孩子我曾经也是高考状元,因为没有必要,人不能为过去的荣誉而活。

炒作状元是社会的失败。

无论高考是否取得成功,是否成为状元,都不能代表一辈子的成败。”

当一部分人忙着“光环化”状元,另一部分人忙着“去光环化”的时候,他们都带有了某种压抑和焦虑。不是仰视状元,就是俯视状元,很难平视状元,这是媒体和公众常常遭遇的局面。

在高考这样突如其来的成功面前,无论考生还是我们都很难有平常心。我们如何看待状元,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当下社会对个人的评价体系。事实上,至少是目前为止,这个评价的标准还是僵化和单一的。

这条评论说得很好:



为什么当我被人叫学霸时会不那么开心呢?

是因为“别人在玩耍而我学习不接地气”吗?

我突然想到,进入大学后,评价一个人的方面变得更多元了。你可以是实习达人,社团骨干还有创业先锋,而别人如果还从成绩上来夸你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你在别的方面其实做的不够?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希望别人能够看到除了学习还算挺用功,成绩还不错之外的我,也希望我们能在看待学生时,有成绩和分数之外的出发点和视角。

当大家越来越不看重“学霸”和“状元”这些词语的时候,当媒体和公众不再把“状元”和“学霸”当做一种猎奇的,郑重的,公开的,例行的表彰仪式时,我相信,这是一种社会观念的进步。





作者 | 赵天石

知乎ID | 赵未青

豆瓣ID | 赵未青

本文由 新闻传播学研 原创出品

转载请授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0r6MCGDsTxfG6xiu#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