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熊沁莹 于 2016-1-6 09:53 编辑
那些年跨过的大江大海
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翻开龙应台的大江大海,这一句话便随着一副模糊的黑白照片进入我的眼帘。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颠沛流离”四个字在我眼中只是是本上抽象的名字,你知道或不知道,它就不痛不痒的摆在那里。等到我翻开目录,那里整本书的支架撑起了我的兴趣。
在导序中她写了行道树,其中有这样一句:行道树不会把一生的灰尘回到在你身上,但是他们会以石头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忆来对付你。龙应台在行道树中将父母比作行道树,“他们往下守着路,却用脸,朝上接住整个城市的灰尘......谁,会停下脚步来问他们是什么树?”看到这的时候我就在沉思,父母之于我是什么?大概就真的像龙应台所说的行道树一样吧?我不曾问过他们的历史,也不曾用心去感受并想要了解过他们。“等到想去追问父母究竟是什么来历的时候,对不起,父亲,已经走了;母亲,眼睛看着你,似曾相识的眼神仿佛还带着你熟悉的温情,但是,你错了,她连最亲爱的你,都不记得了。”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心声,也许也会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吧。好在我还年轻,为时不晚。父母也许的却是我生命中的行道树,默默奉献,但是我会保护好它们,让它长满我道路的两旁。
“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那烽火幸存的,一生动荡,万里飘摇,也正以为他们那一带承受了,我们这一代,得以在和平中,天真而开阔地长大......”这是正本书的最为概括的话了。《大江大海》这本书讲诉的就是作者收集到的在一九四九年发生的事情,那里记录了那一代人的故事,他们被带往战场,冻死于荒野,曝尸于沟壑。这也是为何龙应台今天都还在想:到底要在那里种下一株会开大朵黄花的丝瓜。
历史走到了一九四九年,那个时代是国家感动、理想激励的时代;那个时代是贫困所迫、境遇所压的时代。书中写到的美君(龙应台的母亲)笔下鲜活的人物,在一九四九年,也就是美君二十四岁时离开了淳安古城,踏上了一条离家乡背道而驰的路。本以为还可回家,本以为还有缘相聚,可是命运就是那么可笑,后来大改造中美君的家乡被淹没在水库之下,这也就导致了她一生的遗憾。那句“这哪能和我们老家的河比......”将永远响在耳畔。
一九四九年的人们经历的远不止离乡之愁。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女人爬过众人的身体,下了车,就在离铁轨几步之遥的灌木后头蹲下来小解,转身要走回来,车子突然开了。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那个女人在追火车,一路追一路喊一路哭一路跌到,她的孩子在车厢里头也大哭,找妈妈,但是谁也没办法让火车停下......这一段写出了当时社会的无奈,想象出那个女人追火车时披头散发的样子,这是触动我内心的文字,那是该有怎样的痛,怎样的悔,就是那么一瞬间,孩子呀,妈妈就再也找不到你了,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你从我的视线中消失。
一九四九年是个贫困所迫,境遇所压的时代。在书中诗人管管对当时的回忆也是打动心弦的场景。在那个抓兵的年代,管管十九岁被抓去了,这就是回忆被抓后管管母亲来看的场景:大概是四点多钟太阳还没下来,这时就看见两个老太太不能走路,从梯田那边用屁股往下滑,碰到那个堑子,碰了以后往下滑。我一看就知道是我母亲就大喊:“我娘来了,我要去。”那个门口卫兵用枪一档不准。我说,那是我母亲呀,她不能走路,她眼睛看不见啊......母亲一路跌、一路爬、一路哭到眼前。后来拼命骗母亲很快回家,母亲将家里唯一两个大头拿出一个硬塞在怀中......”讲到这的时候管管多次流下眼泪。看到这我也含着泪读完,那个年代战争的重压,忍下了离乱的内伤。
一九四九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果一则寻人启事不能超过三十个字,平均每一个字,称称看,包含的思念有多重?以六十年做一个单位,算算看,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几次?
在蒙蒙的光阴隧道里,妻子仍在寻找丈夫,女儿仍在寻找父亲,兄弟仍在寻找兄弟。那被寻找的,是天地无情中一堆破碎的骸骨呢,还是茫茫人海中一个瘦弱、适宜的老人?
以龙应台的一句话结尾: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
读《看见》有感
在将近两个月后我终于结束了《看见》,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脑海中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感想,只是一种故事背后的求知欲牵引着我。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交织着无数故事和话语,可是真要说出口中或写在纸上时,却又无从下笔。就像以前总是讨厌写文章一样,因为我们总是有太多顾虑,总想着思维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善,语言是否优美甚至是字数是否凑够。这样一件装裱好的文章,我们是否还能看到它内心真实想表现的感受?
我从《看见》里面一句话找到些许思路:要想”看见”,就要在蒙昧中睁开眼来。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是不能理解,什么事“蒙昧”,什么又是清楚,怎么样才能做到“看见”?我们每天从报纸上,新闻上了解到的就不是新闻吗?
带着这些答案,我走进了《看见》。它带领我们进入了第一章,这是我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当柴静被骂道:“回家问你妈、你妹,她们对新闻的欲望是什么,别当了主持人就不知道什么事人了......”我突然感觉有股电流流过大脑,这句话不仅骂醒了她,也点清了我。我作为一名大一刚刚接手新闻方面的知识,凭着浅薄的书本知识,我们只知道新闻的概念、新闻的特点。以为的按着模板来套用,又是真的忽视了新闻的基本,真实却也要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前提下回归群众、回归本真。
我们都需要了解新闻。新闻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了解到的真的是新闻事件的全部吗?在第二章,我走进了2003年的非典现场,看见的是一些我们应该却没能知道,至少是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的事。跟着《看见》走进那时的北京城。零三年的北京就像一个即将盖上的大锅盖,人们抢食,恐慌。那是的天好像“轰”一声,什么都塌了,工作停了,学校停了,商店关了,娱乐关了,整个日常生活都被连底抽掉了,曾经急促的街道也会有那么安静的一天。当时的我很小,我家离北京城也是远的着不到边,那时的我只知道当时非典严重,着这本书里我才发现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全部。期间有我摘抄了这样一段话:“病人一个接一个地出来,很多人举着吊瓶,我数了一下,二十九个人。这不可能,公布的没那么多。我又数了一遍,是,是,二十九个人。”当时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很震惊,我现在正在接受新闻知识教育,并且在未来更可能从事新闻行业,但是现在我看到的是我们群众得到的消息和真实的并不完全相同,那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侵犯了群众的所知权呢?有事我在想: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更是一名想知道真相的群众。
我想我开始明白那句: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睛。就像我们学的,我们了解到的新闻也许会因为编辑者的综合素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了解新闻事件时不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在2006年踩猫视频轰动一时,造成很大反响,视频主角引来无数网友指责、辱骂。跟随着柴静了解到踩猫背后更多的故事,才明白新闻工作者乃至接受信息者都应该不带过多情绪,不赞美,不责难,但求了解认识。
蒙昧就是自己本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那对耄耋老人暖暖的爱
我过江干活,是为了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江水深又凉哟,亲爱的,你回去吧,千万不要跨过那条江...... ---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谈到爱、谈到请,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们正在经历着或曾经经历过爱情。爱情是首歌,爱情是厮守,爱情更是几十年的不离不弃。那对耄耋老人诠释的就是深深的触动、暖暖的爱。喜欢这篇文章只是单纯的心灵触动,简短的文字在心底久久不曾忘怀。
76年的风和雨,76年来无处不在的小感动。在那个封建的时代,那个指腹为婚的年代,他们是不幸的,但遇到了彼此却是幸运的。她那年14,他20,她叫他先生,他绅士的待她,她有礼的回敬他,他们就这样相敬如宾走过了3年时光才真正成为夫妻,有了孩子。珍贵的回忆,暖暖的爱。
恋爱中的人们都是可爱的。那对耄耋老人暖暖的爱中充斥着感动。记得中间有这样场景:奶奶半夜突然想小解(那时候的农村晚上总是黑的,很是安静),爷爷就陪她走到院子里,那时候的她很害羞呢:“你站远点。”爷爷委屈地说道:“我不是怕你害怕吗?那我就站远点给你唱歌,你不要害怕,我陪着你呢,啊。”简短的对话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这也许就是我心中最美的恋爱吧,短短的话语,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字里行间中就充斥着暖暖的爱。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70年爷爷牵着奶奶的手从未放开。朴实的人,朴实的劳动,直到爷爷去世前,他们还在劳动。他们手拉手上山砍柴,还是像年轻时一样,他背柴,她走在后面。走了一段路,他背不动了,慢慢地放下柴:“我真的有些老了,再过两年就100岁了。”“先生要活到100岁吗?到时我也就老了,谁给你做饭?”“当然是你呀,再老也要给我做饭啊。”看看这些话时就是感觉短短的话语,暖暖的爱。
岁月总会流逝,可那段爱却是永恒。爷爷走了和那条叫“小不点”的宠物狗一起走了,奶奶开始为爷爷的后事做准备,她把早就为爷爷准备好的意见冬天的外套展开给他看:“记住,这件颜色浅的是秋衣,夏天过去后穿的,这件对襟的是春衣,脱掉冬装后衬里的......”什么都不必多说,行动中就已展示出了所有,任岁月冲刷,却抹不掉那对老人暖暖的爱。她定会借着月光寻找他。
平凡的生活,暖暖的感动。过着平淡的生活,一起走过年华岁月。这就是那对耄耋老人的爱,相比现在恋爱的年轻人,那份爱少了激情却多了平淡的感动。总是觉得奶奶一个人时回想起那些时光,一定心里怦怦直跳吧。
爱情也许就应该如此,小小的举动却是心头暖暖的爱。
读《青春》
《青春》这本书并不厚,但是说实话我是耐着性子看完的。从开始到结束,看完整本书,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也许每个人读书的感觉不同,但这仅仅是表达我作为一名读者的感想。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名字我认为应该是那种书写青春年少的文学书,书中可能会充满关于青春的回忆和勾起回忆的美好文字,但是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整本书和我想象中完全不同。刚开始我以为就像韩寒在序言中说的一样,“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很多人逝去的青春都不一样。但是看完后发现在整本书里暗中评判的色彩居多。那么我想问的是,青春已经逝去,为什幺将更多地焦点关注在不愉快上呢,更何况将伤口扩大化。如果说这本书是灰色的,那么《青春》就像是北京城上的阵雨,而它却忘了关注阵雨下的欣欣向荣。
“青春过往,人生一场就是在不同的时候竖起不同的指头”。这个标题吸引了我的兴趣。 这一章大概是这样讲的:作者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弱势群体要在窗上挂横幅,要用来讨工资,后来在一次赛车比赛中由于裁判不公,作者当众向仲裁竖起中指,被罚款一万。文中还有这样的话,“我只恨自己只有两个手,只能竖出两个中指来,而且当时还在打电话,无奈占用了一个中指......”看完这儿的时候,我笑了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的,高年级孩子的把我们的东西抢走了,我们无奈下只能在他背后骂着,竖着中指,然后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属于我们的东西被拿走。如今看到这个后,我变为了冷笑,这样的做法真的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吗?在后面的文字中作者对整个不公流程进行解释,但是我只想说的是,不论再多的不满,无数的不公,用这样的方法并没有维权的效果,只增笑耳罢了。故事中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欺负我没问题,欺负我两次没问题,你要再欺负我,以为我是受虐狂啊”。也许结合故事背景许多人都认为这句话很对,很能表现感情。但是作者呢,在整篇文章中是否教我们怎样去正确拒绝被欺呢?难道也是想作者一样竖起中指吗?
书籍的出版必定会有读者的观看,那么试问我们的作者是否应该正视自己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传播更准确的信息呢?《青春》的序言中,作者这样写道:“理想本身什么都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就是有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的表达。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强调理想是救赎者青春的一种方式。我甚至不觉得年轻人需要什么救赎,什么防线,什么理想,什么希望,都不需要。” 在正文中作者也提到那一辈的年轻人机灵,勤奋,却又困苦,无望。而我想表达的是生活有时是现实的,但是如果真的没了理想,人或许也就不是人了吧。在我们正本书中充满了灰色色彩,青春也许会有灰色,但是既然过去,为何又要将灰色加黑呢?作者出版书籍是否会对读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耐着性子抱着些许玩味心态继续读着,就在书中第19页最上方的一小段引文中看到一个错误,书中将“朋友”错打成了“朋反”。刚看到时我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叫住临座的室友看了眼,的却是印刷错误了。室友当时说了句:“这书怎么还有错误,真不仔细。”后来我想了想,为什么我们作者、编者不能更仔细的审核呢。有时候小的错误不仅带给整本书、作者不好的名誉之外,还有可能传授读者错误的信息。你说是吗。我还是认为书籍的出版必定会有读者的观看,我们作者当然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但是你们的想法不仅仅代表个人,更甚者灌输在读者身上。所以请在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下传授读者正确的判断方法,在思想上注意,更要在细节上完善。我们正当年,对于未知的青春,而书本就是我们获取的途径。
在此仅以一名读者身份表达读后感想。书的封面问了这样个问题: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那里?我想回答的是,愿我们以正确前人之例筑未来七彩青春。
用心感受星空之美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远离喧嚣的大都市,挑个晴好的晚上,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眼睛里只剩下这数千年更古不变的满天星斗。在这星空下,用心感受星空之美。
前几天结束了《星座之美》这本书。它被放在图书馆一楼的角落里,静静地立在书架的最底下层。当时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时是被它精致的名字所吸引的。“星座之美”是什么?我知道星座,难道关于星座还有什么值得挖掘的东西吗?我慢慢将它从众多书中抽出。看到封面的第一眼我就觉得:恩,就是它了,没选错。
封面是张星空图很契合组题。上面是黑色,下面泛着墨蓝色,整个封面都布满颗颗星星,中间还有一条斜着的紫红色银河,封面上还有隐约可现的两头狮子和豹子,左上方写着四个大字“星座之美”。看到这本书的一刻就在想:我是什么星座呢?里面是有每颗星星的名字吗?要是全都认得出来,是不是件很厉害的事?
我迫不及待翻开书,在书的第一页就被分成四张图,分别写着:春、下、秋、冬。“难道星座还有季节之分?”我在心里疑惑道。带着疑问继续探寻。果然在目录中了解到,星座有春季星座、夏季星座、秋季星座和冬季星座。看到这儿时,我突然想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知识中知道地球会绕着太阳公转,而星星依靠太阳发光,自然会在不同季节看到不同变化。那么这样知识就能串联起来,星座也有季节之分也就能解释的通了。
我继续往下看着直到整本书看完。书中以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代表星座为中心,介绍了星座的由来和有关的神话传说,而且还介绍了定位方法。在读本书的同时让我了解到的是专业学习之外的世界。在以前也别是我们这一辈人越来越关注星座,包括星座运势,星座配对,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星座一些更深的奥秘和无穷的魅力,然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
用心去感受星座之美,它既神秘又有趣。比如我们最关注的星座就是在大约5000年前,居住在古巴比伦的迦勒底人发现:星辰在同一个季节是相同的能作为季节的标志。在书中几个星星连在一起就构成了星座图案,并且还有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看完每一个故事才发现真的很敬佩古希腊人,他们的脑洞是有多大,他们是如何将漆黑的星空描绘成美丽的画卷,又给它披上神秘的纱衣。再想想我们自己有事写个文章还要从网上找找他人的素材,或者我们也曾有过关于某件事情的灵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没有实现。着也许就是平常人和不平凡人的区别吧。
突然然我联想到:古希腊人是否会不会像我们古代先辈们一样饭后闲余就望着同一片天空,联想着美丽的神话故事。也许是的,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才生的爱情故事,而在《星座之美》中这两颗星虽然名字不同,但也认为是两对星星,并也有属于它们的故事。
在《星空之美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利用星星远航的内容。在很久以前,波利尼西亚人就是依靠姓陈的导航才能跨越赤道来到当时还是一种孤岛的夏威夷。这也就现正了,在没有钟表的古代,星辰告了我们时刻,让我们知道了季节,也是航海的路标。这本书也因此告诉我一些更久远的故事。
星星不仅仅只挂在空中魅力,它们还有更多的奥秘。我从《星座之美》中就了解到了更多,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北斗七星,知道它是由七个星星组成的勺子状,也像“S”形。但是并不全是,在北斗的“勺柄”上的第二颗星实际上是两颗,被称为相互绕转的“联星”,所以在古时阿拉伯人就用这两颗星来检查士兵的实力。看到这个故事和图片的时候,我惊讶到了,原来星座真的很神秘,有许多未知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探索。
《星座之美》用心感受,不仅能带给你读书的乐趣,更能让你感受四季星空的韵律之美和64星座的神秘之美。
琥珀—穿越时空的灵魂
近来结束了一本书《琥珀》,我看书有个坏习惯就是看它的封面,然后根据吸引程度来决定书是否继续读下去。,抽出这本书的一刻,吸引我的是封面的一句话:穿越时空的精灵。它的注解是:有一种东西可可以让时空凝结、可以让历史还原,可以让生命永存,这就是琥
书的封面很酷。它的整个身体是黑色的,“琥珀”两个白色字竖立在中间,旁边包围它的是两个金黄色琥珀图片,右边的里面是个植物,像羽毛般躺在金黄色的液体中,叶脉的纹路依旧清晰可见。左边是动物琥珀,里面是只螳螂,侧着身子静静待在金黄色的空间里,你们能清楚地看见四只细触须,两只较强壮的前触上面还有极细小的毛须,脑袋上顶着透明水泡样的眼睛和细长的角触。这就是它的封面,很美、很酷,让你一眼就能明白它想要带给你的是什么,带着兴趣,我开始了《琥珀》探索之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琥珀只有些简单的了解。在我了解中琥珀就是用树脂包裹住动物或植物,然后成金黄色的透明状。在走完《琥珀》这本书后,我才真正对它有所了解。琥珀不只我认为的只有金黄色,它生而具有千万种色泽,于金黄橙黄中变化万千。琥珀不仅仅是用树脂简单包裹,树脂还要被沉积物迅速埋藏,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间才能形成。因此琥珀发生在白垩纪时期,那个时期是恐龙生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造山运动非常剧烈。琥珀大多形成于那个时代,这也就为我们后代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古代,琥珀常常作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而被佩戴;在欧洲的古籍中,人们就常把波罗的海琥珀称为“北方黄金”。而在现在它有的被作为珍贵材料、放在艺术品上。这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琥珀,不仅有很大的美观功能而且还有更高的教育参考和药用价值。
说到它的美观价值,那真是有说不完的话。琥珀的种类很多,有的植物琥珀、动物琥珀还有微生物琥珀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姿态,有的是密密麻麻的幼虫一片凝结在树脂里成了琥珀;有的是蜻蜓,细细的极有纹理的翅膀和一节一节的尾部,大大透明的眼睛......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毛毛虫正要脱壳时,翅膀已经打开,身体还在蛹衣里是就被树脂包裹,也就永远定格了,成为了时空的精灵。
看完整本的时候,突然觉得世界很奇妙,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有它必然的联系。比如在琥珀中,蝎子,青蛙,蜥蜴被命为琥珀三宝,因为这几种在树上出现的几率极小,因而被树脂裹住并成为琥珀的机会也就不大了。
在琥珀中,小小的精灵从那个世界被漂流到这个时代,它们像是静静躺在透明的海洋里,它们舒展着自己的身子,向我们展示自然的奥秘与它们那个世纪的故事。
非洲印象
一谈到非洲,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贫穷、饥饿与死忙,但是近来读到《非洲的面孔》这本书时,我感悟到到的是非洲人们的力量和魅力。《非洲的面孔》带给我不同的印象。
非洲人们拥有着跟我们相差很大的地方,当然这也是他们的魅力所在。在我们中国婴儿出生后会赶紧放进保温消菌箱里,而在非洲的加纳,卡塞纳族的婴儿刚刚离开母亲的子宫几分钟,它就要接受人生第一次冷水沐浴,这也是中觉醒仪式。当看到这儿的时候,大家可能心里面觉得非洲人也真是不可理喻,仅仅为了什么仪式要让刚出生的婴儿遭受寒冷痛苦。但是经过翻阅资料可以发现这种“觉醒仪式”不仅是非洲的传统仪式,代表对新生儿无限的期望与祝愿,而且还可以刺激他的生理循环。非洲的乌达比族生活在艰苦的沙漠环境中,婴儿的死亡率也就极高,因此他们的母亲在婴儿出生的3天后会给他们取个乳名预防夭折,如果他们能活到12岁,父母给他们一个成人名字。看到这儿的时候我不禁感慨:爱哪里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国度却有相同的爱。父母并不需要孩子成为自己的专属品,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的成长。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也就意味着要经历各种各样仪式,非洲的孩子们在这种风俗与环境下成长。比如他们会在头上编满辫子,往身上涂满白垩土和油脂混合物,还有他们独特的求爱方式。在求爱的过程中,男子会画好妆容然后表演魅舞来吸引女子,在跳舞等过程中他们通常变换姿势,露出洁白的牙齿,在他们眼中眼神是交流的精髓,正如我们的老话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可能就是我们相同的地方。每个地域和习俗都有不同,也各有他们的魅力。对非洲的印象是他们充满了热情和力量。
然而我对非洲的印象还不只这些。他们不仅展示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意志,也让我看到了一些令人不解的习俗。比如非洲人脸上的复杂纹身,刚开始我以为那只是用颜料画上去的,但是在《非洲的面孔》中我才明白,他们会用剃刀在皮肤上割出小口,然后再将草木灰埋入皮肤,已制造出这种精致凸起纹路。了解到这个我就震惊了,在脸上动刀子然后还往里面塞灰,反正我是很不理解的。都说身体是父母给的,也是神赐的。那么信仰神的非洲人怎么会用如此方式来装饰呢?
如果说这是我不能接受的,那么非洲的“割礼”就是令我更不赞同的一种行为了。在《非洲的面孔》中只是几句寥寥带过:非洲的男孩和女孩在承认之前都要经受“割礼”,长辈通常会用冷水使其麻木减少痛苦,男孩如果在个开始大叫出声,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这几段文字的时候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立马掏出手机百度“割礼”。百度的结果却让我毛骨悚然。女孩割礼就是在成年前禁止性交而将阴蒂切除,可想而知在那个没有麻醉剂、切割器具有如此简陋的地方,肉体上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不仅如此女孩割礼时并不被顾忌隐私,受礼人的父亲、兄弟、邻居等都会应邀观看手术,这又是何等的心理创伤。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好在我并不是生在非洲。
非洲是个神秘又充满活力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拥有着他们的习俗,复杂好看的发饰;黝黑发亮的皮肤,洁白灿烂的笑容;独特的求爱方式还有些不为理解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非洲印象。
书不可不读
–读《阅读改变人生》有感
前几天学校请了位张教授进行了一场讲座,其中有这样一句:“最好每天读书一小时,而且要读好层次的书。”后来我到图书馆就找到了《阅读改变人生》,想寻找我的答案。
读书其实是有很大的学问。从前朋友就推荐,让我去找找《如何读好一本书》,它和《阅读改变人生》有着相通处,那就是告诉人们: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培养和学习。只有明白为何读书,如何读书,才会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会读书,读好书。我们都读过书,初高中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读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当然还有许多言情小说或者书中带有插画,图片的书籍。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还真是浪费了时间损失了精力。好书不怕读,真正的好书就是你随便翻来一页都能吸引人的兴趣,如若不然那些语言毫无内涵,字句经不起推敲的书本还是不读为好。
高尔基说过:“每本书就像阶梯的一小级,每攀登一级,我们就会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理想,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我喜欢这句话。读书给人带来人精神的养分,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大把的时间自我安排,为何不趁机丰富自己,肚子里有了墨水,整个人都会是充实的。
大学生乃至青少年应该如何读书?许多人一谈到读书,就想到名著。其实我认为不然,读书可以根据兴趣,可以涉猎更广泛的书籍。比如哲学书,刚开始我们读不懂,但是慢慢读下去你会发现其中内涵。我们青少年更应立足于个人静读,有空多到书店,图书馆走走。有句俗语说得好:墨水少总比没有好。我们也应该切记,读书不讲速度,不能吃“快餐”。
多读书,会读书。读书的学问很大,我们要学的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