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深媒体人讲述:我是如何逃过两次心梗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15:3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浙江法制报》记者陈洋根在家中猝死,去世时还不到50岁。这已是今年10月以来所知的第三位病逝的媒体人。

另两位为10月17日病逝的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总编辑、“女童保护”创始团队成员高昌(本名鲁晟,终年48岁),以及10月15日病逝的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徐博(终年43岁)。

多名媒体记者在步入中年后突然病逝,引起媒体同行的关注。有媒体朋友私信告诉“传媒特训营”,就在徐博病逝的同一天,南昌电视台资深编导陈章翔心跳骤停去世,终年46岁。10月3日,信息时报东莞站站长尹仁祥突发心梗离世,终年50岁。

实际上最近两年来,媒体人突发疾病离世的噩耗不断传来。

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不幸离世的媒体同行中,年龄最小的仅30多岁,大部分人年龄集中在50岁上下,其中多名同行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四五十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刻,他们的离开,也意味着一个完整家庭的破碎。

事实上一直以来,就有人将媒体行业列为高危职业。

为拼抢新闻,媒体记者往往24小时待命,且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这些都让新闻记者成为媒体行业中的高危人群。

此前,有健康类媒体发布的媒体人健康问题的报道中显示,当代媒体人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包括:肠胃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而精神压力引发的焦虑问题也让媒体人的精神状况不佳,焦虑症和抑郁症也伴随着媒体记者。这些都促发了媒体工作者猝死的发生。

近日,一位曾经两次经历心梗的媒体人,向“传媒特训营”讲述了自己两次心梗的经历及感受,分享给大家。由于某些原因,我们采取匿名处理。

2012年夏天,我请一个从上海来的朋友吃晚饭,晚饭结束时,就觉得后背出了很多汗,但也没当回事,以为只是吃饭吃热了。

回到家想早点休息,当时感觉胸口有点憋闷,喘不上气,恰好那几天我有些感冒、鼻塞、咽痛,就以为是感冒症状加重了。

我本身睡眠不太好,加上感冒,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还总想着事。

不知怎的就想起前几天去世的一个同事。他是报社的副总,起初医院诊断是肝癌,他心理压力很大,四处求医问药,后来确诊是肝炎,心理压力一下子没有了,于是他申请回报社工作。恰好那个时候报社在宁波有个活动,领导担心他身体还在恢复,没想安排他去,但他觉得没事,还是主动去了。报社领导还特意派了一个记者陪同,住在他的隔壁。后来在宁波的时候,他就觉得胸口疼,开始以为是肝部疼,没当回事,第二天早上陪同的记者去敲门,发现叫不应他,等服务员打开门后,发现人已经倒下了,后来送去做手术抢救,手术台都没下来人就没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想起这个事情,可能是冥冥中的天意,想到这我有点担心,就打算去医院。但即便是那个时候,我也没觉得自己有多严重,也没让家人陪着去。

到了北京朝阳医院,我先做了心电图,又拿了药服下,等着检查结果。后来,医生拿着心电图就把我拉走了,拉到了朝阳医院地下一层一个大诊室里,那里有三四十张病床,乌泱乌泱全是病人,像野战医院,医生给我找了个床,躺上去就拉进了手术室,做支架手术。

我还记得打麻药的时候,医生问我:“你是干什么的?”他说,你命太硬了,你心脏的血管以前就堵过。

等于三根血管我堵了两根,但之前我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当时我想,我还是做了一些善事,帮过一些人的,好人好报吧。

在ICU观察完回到普通病房,同病房的老同志是人民日报的。他来做房颤手术,结果手术被推迟了。他说是因为前面临时加了一个手术,有个30岁的小伙子踢球时倒下了,拉到医院抢救,但也没救过来,很可惜。

我第二次心梗是去年春天,政协大会胜利闭幕的那天下午。当时的主要症状也是胸闷,胸闷了大约一周后,我才趁着每个月去医院拿药的机会检查了一下,检查后又被医生留在了医院,做了第二次支架手术。

这就是我两次心梗的经历,十年前的时候我还不到四十岁,年龄并不大,这也让我意识到,心梗这件事情并不完全跟年龄有关。

我觉得,每个人还是应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重视自己身体的症状。我是遗传性血压高,但一直没有服药,那时候年轻,总觉得“不能这一辈子都吃药吧”,其实血压一直高,但自己从来没有感觉,现在知道这才是最危险的。

还有,以前我一直抽烟,最厉害时一天两盒,当然不全是一个人抽。第一次心梗之前正是我抽烟抽得最凶的时候,总说戒烟,但就是没有动力。十年前手术后把烟给戒了,去年手术后把酒戒了(包括茅台,哈哈哈)。别人问我戒烟有什么秘诀,我说,再抽就死了,你还抽吗?

一方面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烟酒要适量。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点健康医学基本常识,比如心梗,其实是有抢救窗口期的,如果早点发现早点治疗,会最大程度地保命。很多人心梗前有胸闷、后背发紧或疼痛等症状,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说白了这是为自己争取时间。

前段时间,上海前媒体人杨海鹏突然去世,他去世前发朋友圈说天热,连吃了两根冰棍,当然,我们很难说这跟他的去世有直接关系,但冷饮会刺激胃及血管收缩,这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

当然,目前还没有权威统计说媒体人猝死或者重病的概率就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此敏感而已。但媒体人确实有长期上夜班、熬夜和工作压力大的现实情况存在,如果工作当中发现不舒服,就要及时就医。其实媒体行业多数情况下工作时间还是比较灵活的,如果生病了换班休息,比起一些公司或者单位来说,并不是那么严格。健康意识、医学常识、适度锻炼,三者都很重要。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主任医师罗民教授说,心梗发生之前一般有五个征兆:

第一,在发作之前的数日内,有犯困疲劳的感觉,莫名其妙不愿动;

第二,胸口常有憋闷感,总感觉提不上来气;

第三,心梗要发作的时候,在胸部会出现压迫感,疼痛感,同时伴随着牙疼、头疼、后背疼等隐痛;

第四,出现左侧肢体的麻木、疼痛,尤其是左上肢的疼痛;

第五,很多人在心梗前会出现心慌烦躁,情绪焦虑的感觉,会感觉坐卧不宁,不耐烦,严重的还有眩晕和恶心。

当出现类似情况时要高度警惕,减少活动,到通风地方,服用速效救心丸,并尽快就医。

来源:传媒特训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90LSQ6waIhhHLobr4AhBQ

编辑:张铭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