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敏洪虚惊一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7 09: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有一篇文章让大家很是为“新东方”及其创始人俞敏洪捏了一把汗。
文章标题是《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大意是说,在退租1500个教学点并将8万套座椅捐给农村学校后,俞敏洪带着几百老师转行直播带货,带的还是农货,这是不合适的;新东方不应该学习李佳琦,不应该去赚“快钱”,而更应去做“农民主播”培训,更应转行研学……
文章本身,并不是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刊发这篇文章的是副部级央媒《经济日报》。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新东方刚刚因为政策调整而急速掉头转行,如今是不是又释放出新的政策信号了?俞敏洪带着新东方的老师们直播带货是不是违反了中央政策?这可与新东方全国几万员工直接相关呢。于是,各路媒体纷纷报道:“《经济日报》刊文: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央媒刊文点名新东方:赚快钱不是最佳示范”,云云。
俞敏洪自己也深夜回应,谦恭地表示感谢再感谢……
我也认真补课,阅读了这篇文章。看后,不禁感叹:还好,大家的担忧,恐怕是虚惊一场。
首先,这篇文章刊发在1113日第5版“时评”版,所以这是一个时评,发布在右下角,就版面语言来说,这个位置的文章与“社论”的量级是完全不同的。社论才意味着清晰的政策指向意义。其次,虽然《经济日报》公众号中说这是一篇“报道”,但它并非基于采访调研。
我说这篇文章缺乏调研,它缺乏到什么程度呢?文章里对新东方最大的指导(也花了最大篇幅)是建议新东方可以转行去做“研学”,其实,只要花一分钟时间打开新东方官网,就可以在首页很容易地注意到,新东方的研学业务早就开展得很深入了。他们的研学项目覆盖各个年龄段,有国内、国际、定制、亲子、线下、线上、短途、酷玩、沙漠、博物、热带、探索、领袖、人工智能、工具箱……,相比之下,那篇文章里的研学建议部分,就研学这个领域来说很初级,对新东方的基本业务进展也缺乏了解。
中央的经济政策是严肃的、反复斟酌的、建立在大量调研基础之上的,《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这样的文章,恐怕很难说是“代表中央经济政策方向”。
当然,所有看完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感觉到,作者和报社对新东方其实都没有恶意,是善意的提醒,希望在新东方的关键时刻给他们一点帮助,试图点醒他们。 文章让读者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也不难理解——俞敏洪是第十一、十二、十三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但副部级“央媒”在他面前有足够的心理优势。
我以前也在“央媒”工作过挺长时间。记得刚入行的时候,在某省接到一位老师的名片,上书“记者(副厅级)”,因为我不是新闻科班出身(是学法学的),所以当时第一个感觉是新奇且仰视:原来报道是分级别的,写作者的行政级别越高,文章就越深刻,越动人,越有文采、自带光芒……当然,很快地,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种推理了。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实事求是,没有深刻洞察,没有文通字顺,作者级别再高,又能如何呢?读者不看,看不下去,你硬塞到他眼睛上也进不了他的心里,不是么?既然这样,它能对国家和社会有多大的实际助益?
现实中,许多报道“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读者数量反反复复掰着指头算也就那么几个人。这类文章的“影响力”,往往只能靠着消费那个上级给予的级别。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来,许多媒体无法靠所传播的内容本身去打动人感染人,便有意无意、欲拒还迎地把自己从“新闻背后的人”折腾成“新闻当事人”,以此获得存在感。
后来,涉世越深,我对企业经营的敬意越高。尤其是民营企业。因为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一个创业者要在竞争中活下来,是千难万难的事,影响因素多如牛毛,任何一个处理不好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那可真是每天都像在打仗。如果看看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许多企业都是在千疮百孔下玩命奔跑。那篇文章说不应该去“赚快钱”,其实,哪有什么快钱呢?每一分钱都是非常难赚的,背后都有无数的付出。天上哪能掉馅饼呢?即便退一万步说有快钱慢钱吧,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新东方这个阶段的企业,几万员工要吃饭,每个员工后面都是一个家庭,现在就必须以最快速度转型,让他们去赚慢钱,每个月工资谁来发呢?市场竞争真刀真枪,可不提供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企业选择走什么路,是直播带货,还是养花种草,是宠物饲养,还是工业设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家自己的事。他们用自己的钱去承担经营风险,有什么问题呢?只要不违法违纪,尽管让人家去探索好了。请相信,对一件事的风险最上心的人一定是那个花自己钱的人。只有花别人的钱去冒险的人才会胡干乱上。比如贵州独山县那个县委书记,不管不顾,一下烧掉400亿造各种世界级大楼,将整个县老百姓和县政府财政几十年都坑了进去,但他自己并不需要对这些钱承担还债责任。这样的人,才尤其需要提前监督。
记得以前,许多办公室里的人总习惯于指导农民——这亩地种什么,那亩地种什么,今年该种这个,明年该种那个,还不允许人家农民不听。事实证明,这类命令往往都是瞎忙活,放开让农民自己种,立即就增产增收。道理也很简单:最关心田地收成的,永远是农民自己。
对于企业经营,我们外人真正应干的事是:当出现违法行为、当公众利益尤其是消费者利益遭到侵犯之时,坚决出手。比如,之前我曾经写过学霸君暴雷、自如公司“甲醛房”、京东亏待“京东帮”等等这些,虽然企业纷纷不高兴,但我想,只要是有常识的人,应该不至于认为这是越界。
至于人家内部如何管理,经营方向如何调整,确实不适合别人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请相信,创业者自己投入真金白银和时间精力,一己命运与团队前途牵涉其间,比我们旁观者明白得多、投入得多、聪明得多。尤其是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所积累下来的一些真正的企业家,他们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社会进步,响应中央政策,经历的事太多了,我们最好就不要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舞大刀了。
相信他们,不去折腾他们,让人家安心创业,少些惊吓。他们成功了,我们举杯相庆,为他们高兴;万一他们失败了,我们鼓励他们屡败屡战,为他们加油。
来源:呦呦鹿鸣
编辑:马皖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