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035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春季2011级新闻+评论写作任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8: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2-27 09:57 编辑

本学期每人写50篇新闻评论。鼓励向外投稿,发表的期末成绩适当加分。
写20篇新闻稿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4#
发表于 2013-7-7 10:34:46 | 只看该作者
麦迪空降,阿联回归,CBA欲上演三国演义?
                                                             李潇雄
摘要:“马布里效应的扩大和阿联回归引发的“联”锁反应已足够火爆,如果麦迪再来掀起“麦”浪,那CBA新赛季的竞技水平以及观赏度都会大大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赛季可能成为CBA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NBA著名球星麦迪昨天通过Facebook网站和个人博客宣布:加盟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青岛双星队。他的前火箭队战友姚明第一时间送出了祝贺:“期待麦迪在CBA过得愉快。”(《解放日报》10月11日)

CBA的新赛季还未开始,已经被各种重磅消息“轰炸”了一番。先是易建联“留洋五年”后“毕业”回归广东宏远,再是麦迪空降青岛双星。加上由马布里镇守的卫冕冠军北京金隅,CBA这是要上演三分天下吗?
新赛季,必然是血雨腥风。
阿联曾是CBA的三连冠得主,马布里是卫冕冠军,好戏能不能上演似乎得看“CBA新人”特雷西•麦格雷迪了。不过,同样是一身伤病,同样被美职篮抛弃的“独狼”马布里都能在中国风生水起,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拥有更高天赋、更多中国球迷的T-MAC呢?何况,有前人的经验,后来者居上也更加容易。
如姚老板所言“麦迪来,能提高CBA的关注度。”麦迪和阿联作为球星,以进军和回归两种姿态来到CBA,虎虎相斗必有一场厮杀。对于联盟来说,巨星带来的关注度和票房也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除此之外,对球队老板而言,他们带领球队夺得更好的成绩也很重要。
马布里夺冠的表演,让很多中国球迷开始接受这匹可爱的“独狼”。而“太空易”的归来并不会流失太多的国内球迷。而当年“MM”组合的影响也让麦迪的中国球迷比前两位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最过瘾的当数球迷,想象一下以前“广告明星”“跨洋偶像”如今就在你家门口的球馆打球,能不兴奋吗?
他们“回”、“来”中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
今年的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败北告诉我们,要赢仅靠外教可不行,最好球员也是外国的!不行?那让球员向外国球星学习学习总可以吧。麦迪以球员的身份到来,无论是队友还是对手,必定受益匪浅。虽然伤病剥夺了麦迪恐怖的得分能力,但他的组织能力在NBA中仍属上乘,这对于常年稀缺优质后卫的中国篮球,如获至宝。同时,他曾经在NBA成功的经验和对篮球运动的天赋式理解力以及根植在他身上的美国篮球文化,足够让中国球员在更衣室好好咀嚼一番。
而易建联的回归也正如一场及时雨。姚明因伤归隐,大郅也不敌岁月,阿联的归来正好可以给正在崛起的青年内线树立一个模板。虽然在美国频频遭遇尴尬,但在中国,他无疑是内线霸主。更何况在美国的磨砺了五年,他带回来的东西,肯定不少。
马布里效应的扩大和阿联回归引发的“联”锁反应已足够火爆,如果麦迪再来掀起“麦”浪,那CBA新赛季的竞技水平以及观赏度都会大大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赛季可能成为CBA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笔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2011级学生
联系方式:277194560@qq.com     电话 18281604774
13#
发表于 2013-7-7 10:34:30 | 只看该作者
                        百叟宴只是“一次性”尽孝行为
                                                                 李潇雄
重阳将近,瑞昌陈华腾摆出“百叟宴”,宴请空巢老人过重阳的举动在网上掀起了一阵暖暖的“尽孝风”。尽孝哥的有爱行为的确感人,但折射出的问题更引人深思。
陈华腾和同事们热热闹闹举办的“百叟宴”,不过宴请了八十多位老人,而我国老人数量早已过亿,在没有“尽孝哥”的地方,那些没被宴请的空巢老人怎么过重阳?无奈尽孝哥和网友热心有余,能力有限,不可能把类似的孝举辐射到全国范围的每一个老人。百叟宴只是“一次性”尽孝行为,不可能让老人得到持续、有保障的心理慰藉。不得不泼盆冷水——尽孝哥的“百叟宴”,不过杯水车薪。
目前,我国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仅仅停留在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层面上。钱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性化、多方位为老人服务的措施关怀到他们的内心,解决不了生活质量的问题。老人们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无法摆脱“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如何关心空巢老人,考验着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水平。
应对空巢老人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有我们可借鉴的经验。如韩国为老人设置生活指导制,定期用电话和上门等形式来走访老人,提供咨询服务;又如瑞典建立的家庭扶助制度,培养专门的服务人员,在老人生活遇到困难时,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日本的老龄化问题也很突出,他们采用建立老年人照顾保险制度搭配专业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养老院事业来帮助老人的生活;而在英法德等国家,还有这样制度——只要大学生或者他年轻人,愿意与需要照顾的老人住在一起,那么国家就会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是减免其房租,条件十分优厚,既能减轻年轻人的压力,又能慰藉老人的心灵。
中国向来倡导“百行孝为先”,眼下空巢老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像尽孝哥这种牺牲自己的时间和财力换取社会“孝义”的英雄主义做法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要切实解决问题,还需要政府拿出更贴心的政策服务。
“尽孝风”如果让政府来主导,再结合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供更持续、更有保障的服务,才能广庇天下“老人”俱欢颜。
12#
发表于 2013-7-7 10:34:17 | 只看该作者
幼儿园问题丛生,需打“组合拳”
                                                          李潇雄
新闻源: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幼师虐童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温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已全面介入。目前,涉案女教师颜艳红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已被公安机关刑拘,参与拍照的女教师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7日。进一步的后续处置正在进行。(今日早报 2012年10月26日)
谈到“幼儿园印象”,那儿承载着多少人童年的美好回忆。可近年来的幼儿园高学费、校车事故、虐童案……人们对幼儿园单纯美好的印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已乱象丛生。
私立幼儿园的高学费、机关幼儿园的高门槛,成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拦路虎。不少地方传出“幼儿园学费高过高校学费”,还有不少机关幼儿园需要学生的父母是公务员或者需要交纳昂贵的赞助费。这些幼儿园俨然已成了少数人才能享用的“特殊”资源。
同时,这也养“肥”了学前教育市场,更多的私立幼儿园应时而生——很多幼儿园虽然价格依然不菲,但教育、管理的水平不敢恭维——即使如此,学前教育的市场,仍供不应求。很大程度上,公共事业的市场化导致了学前教育乱象丛生。
幼儿园的增加,也刺激了对幼师的需求。一方面是孩子入学的高门槛,另一方面是幼师上岗的低门槛。目前,我们的幼师教育还不规范。大多幼师学院在发放教师资格证时,缺乏过硬的考核。幼儿园在用人时,也缺乏严格的审核制度,大量聘用实习生或其他根本无从业资格的人,导致了幼师流动性大、责任心差。虐童案中的幼师,正是通过关系才走上幼师岗位的。难以想象,充满孩童天真笑声的幼儿园,滋生了多少灰色地带。
为匹配学费的高昂,许多幼儿园拿出了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加强英语、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启蒙教育。幼师学院在培养幼师时,也注重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心理课成为了边缘课程。而幼师的心理问题往往又是不可忽视的。幼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谁能保证她们的心理没有问题呢?谁又能保证她们如果心理有了问题,不会影响那些可爱的孩子呢?
政府加大投入低价高质的公办幼儿园,平衡供求关系;注视幼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幼师院校的管理……应对问题诸多的幼儿园,我们只能依靠“组合拳”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职业:学生
联系方式:18281604774@163.com T:18281604774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11#
发表于 2013-7-7 10:34:0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旷课拾遗”,需要大人的反思

(新闻源)近日,郑州两个小学生捡了一个钱包后,主动交给了民警叔叔,得到表扬。第二天下午,这俩学生和班长迟迟没来上课,家长急得报了警,找了一个多小时。原来,为了再被表扬,她们又去找钱包了。(河南商报2013年04月13日)
新闻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sb/htm ... t_877426.htm?div=-1

新闻事件中,孩子“旷课拾遗”的闹剧是我们教育的映射。大人怎么生活,孩子就在怎样游戏。需要反思的,是教育和我们自身。
   
   当孩子拾金不昧时,他们得到了警察、学校、老师、家长的多重表扬。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告诉他们,拾金不昧是责任,是法律所规定的,如不上交,是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反思,孩子应不应该受到这么重的表扬。他们仅仅是在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义务,就像应该完成家庭作业一样。遗憾的是,没有人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承受不了太重的压力,无论这压力来自批评或称赞,更受不了荣誉的引诱。

人之初,性本善。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而教育的手段,赞美或惩罚,适可而止。

棍棒出孝子,惩戒式的教育思维曾在我们民族的教育思维中占了上风,我们用严厉的惩罚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让其“有所畏”。后来,我们发现一味的惩戒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胆小。于是,我们开始学习美式的赞美教育。习惯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是个天才!

赞美,本身并没有错。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使人自信。可惜,我们由惩戒式的极端走入了赞美式的极端。我们要树立道德标兵,要评先进,要选出国旗下最美的小红旗手,我们用荣誉摧毁了赞美纯洁的本身。

从社会、学校到家长、老师,再到孩子们,都被荣誉牵着鼻子走。赞美所带来的自信腐朽成为了虚荣。事实上,我们教育中的虚荣已经很泛滥了。学校要评重点,老师要争职称,天真可爱的孩子因为追求“优秀”、“三好”,所以有了污秽和瑕疵。

惩罚和赞美,本身只是教育的手段,太轻易地带来自卑和虚荣。对孩子而言,比惩罚和赞美更重要的是:权力和责任。

央视《看见》栏目近日有一期节目,《温柔的坚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在大陆无法和同学融洽相处,父母送他去台湾接受融合教育。孩子在那儿学会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

特殊的孩子在那儿,犯错后,不会有严厉的责骂,而是温柔的告诫。正常的孩子在那儿会包容其他特殊的孩子,一起玩耍、交流。老师从来没有赞美这些正常的孩子,他们也没有抱怨,因为他们是自愿的。教育告诉他们,尊重每一个人是责任。一份不需要任何赞美的责任。一份和荣誉不相干的责任。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自愿的,不带有荣誉目的地完成。

大人对于孩子的教育,意味着孩子的行为准则。我们不必用惩罚去告诉:什么不能做。也不必用赞美,甚至是荣誉去诱导:做什么好。真正的教育,就是单纯地告知: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得到什么——义务与权力。


10#
发表于 2013-7-7 10:33:25 | 只看该作者
谁都别打着“文明”的旗号
新闻源:中国人“到此一游”的印记刻到了埃及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日前,一则关于“丁锦昊到此一游”的微博被网友大量转载,并“人肉”出这位丁锦昊是一位中学生。(2013年5月26日,《北京晨报》)
   
未成年人丁某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行为可恶,可我们在指责、批评、漫骂他人的不文明行径时,站在文明、道德一方的我们又有几分文明程度可言呢?
首先,事件曝出后,我们没有冷静地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文化会塑造出这样的人?也没有反思我们自己是否有着程度不尽相似的不文明行为。而是第一时间,“人肉搜索”出“元凶”,定要问个究竟:是谁干的?
找出是谁干的重要吗?我们清楚,是中国人干的。那我们为何要找到具体个人呢?因为我们要把责任推卸到个人身上——是他干的,与我们无关。我们为什么定要他站出来道歉,而不是咱们——中国人民,向埃及人民道歉?我们毫不脸红地站在文明和道德的一方,将一个未成年人当作“民族败类”来批评,倒将自己的罪责推卸得一干二净。
我们太习惯于推脱责任了,以至于意识不到推脱责任是不文明的;我们太习惯于不文明了,以至于意识不到我们有义务向埃及道歉;我们太习惯于不道歉,以至于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在推脱责任……但,孩子的行为是在模仿。我们在“讨伐”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时,别忘是谁充当了“榜样”!
其次,暂且不论“人肉搜索”本身就是一种极不文明的暴力行径。在网友“人肉搜索”出丁某具体信息时,应该发现了这是一位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他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公开。就算这位网友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也应该意识到“丁某”个人隐私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也应该知道报道或转载未成年人的姓名、年龄、就学经历等信息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可我们无视职业道德,无视法律,大肆报道:“据网友人肉搜索……”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才是最严重的不文明。
媒体是幸运的,在引用如此不准确的信息源时,恰好准确了。不过,虽然媒体规避了报道失实,却逃不了新闻伦理的“指控”。丁某犯错的事实应该让他及其监护人反思和道歉。但他现今才十五岁,铺天盖地的舆论“讨伐”会给这个尚且年幼的孩子造成怎样的人生阴影和摧残?是的,他毁坏了珍贵的文物,丢尽了民族的脸面。但他的人生又何尝不珍贵呢?舆论的“讨伐”丝毫不顾及“丁某”未成年人的身份。这场舆论“讨伐”的本身就不是一种文明的姿态,难道我们又要拿另外一种不文明去谴责、纠正别人的不文明吗?
不论是丁某本人、他的父母亲友,还是谴责他的网友、媒体,还有那些有过,或没有过不文明行为的同胞们,置于这样的舆论事件中,谁也别打着文明的旗号。这是一场“不文明”的闹剧,谁都没有优雅的“舞姿”。
别呼吁让孩子站出道歉了。我们想想自己吧,他不过是我们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而已。谁都别打着“文明”的旗号讨伐谁。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18281604774@163.com
                    电话 18281604774


9#
发表于 2013-7-7 10:33:11 | 只看该作者
                      就业难、起薪低,不代表读书无用

新闻源:据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调查,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平均为3683.6元,比去年降低近1000元。此外,今年的就业压力出现强势反弹,成为近4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新京报》2013/5/30)
新闻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 ... t_436207.htm?div=-1

面对“最难就业季”,不少毕业大学生选择了降低期望薪金。有人感叹,如今一个大学生的起薪还赶不上职业技校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的环境下,“读书无用论”似乎得到了验证。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时代早以远去,而“天之骄子”的光环也在高校扩招后褪去。在很多人的眼中,如今的大学生不过是一抓一大把的“廉价工”而已。

大学生起薪低是因为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低。大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不同,前者更重视人格的塑造、认识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后者在于业务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生隐形的潜力更强,而职校生显性的操作能力更强,上手更快。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发展潜力更大。这才是对整个职业生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起薪,说明不了什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不在于指导就业。所以,拿就业率去衡量大学成功与否,可笑。读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拿薪水高低去判定读书的价值,也是同样可笑。就业难、起薪低,不代表读书无用。

那么读书的意义何在?史蒂芬•霍金曾说: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读书在于修身养性,去浮躁;在于丰富见识,去无知;在于明断是非,去愚昧……如莎士比亚所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价值,无法用薪水去衡量。读书,使人豁达,心境如水,让社会多一丝书香气,少一些铜臭味。岂能说,读书无用?

“最难就业年”也正是90后就业“元年”。就业难、起薪低也有部分原因是毕业生自己眼高手低造成的。与其苦苦追逐一份不着边际的高薪工作,不如找准定位,多读书,完善自我。我们的问题在于,书读得不多,但想得太多。朋友,多读书吧。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找上门来。

就业难、起薪低,都不重要,坚信读书有用,随着在工作中的磨砺和学习,书籍最终会变成能力,顺便带来你所追求的薪金。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18281604774@163.com
                    电话 18281604774
新闻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 ... t_436207.htm?div=-1


8#
发表于 2013-7-7 10:32:50 | 只看该作者
                       紧闭的门,脆弱的安全意识
记者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在火灾现场一水池内又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截止目前,事故遇难人数共120人,受伤77人。(新华网长春6月5日电)
多遗憾,这120位工人再也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火灾发生,“门”原本意味着逃生的希望,但紧闭的门却将求生的希望推向了极致的反面。是什么堵塞了安全通道,是什么紧锁了逃生之门,是什么漠视了劳动者的生存环境,甚至关上了他们的生命之门?
我们常说,人不是死于灾难,而是死于无知与愚昧。在此时事故中,关于“门”有几种说法。一说是起火时,门被堵死,人们只能向一扇门逃跑;一说是车间仅仅只有一个侧门,其他出口均被反锁;另一说是,该公司规定,在上班时间会将大部分车间门关闭,以防止随意走动扰乱工作秩序……说法繁多,真相还有待调查,但所有的说法都指向一个事实:求生之门未能畅通。
大火在吉林燃起,隐患却在全国普遍存在。我们已不止一次地听闻,某次火灾发生,安全通道堵塞,或是消防栓没水。当警钟一敲再敲,我们却置若罔闻。
近年来,我生活在高校,地处地震活跃地带。虽然宿舍楼修建了完善的安全通道,而且我就住在安全出口附近。但是,当地震来临,我却无法从安全通道逃生,需要绕一个大圈子从正门逃出。为了方便管理,安全通道的门常年由“铁将军”把关,整栋楼只开放正门。我唯一一次见到安全通道真正畅通,是在逃生演习之时。当灾难真正来临,根本来不及开锁。在教学楼配置了“常闭式防火门”——摸上去质地不错,但常闭式的门,却是长期敞开,方便师生出入。所谓的“防火门”形同虚设而已。高校的安全意识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无法估量,我们为了“方便”、“省事儿”,关上了多少逃生之门。想想吧,当灾难来临,伤害是来自灾难本身,还是来自“图方便”、“省事儿”所带来的隐患?灾难只是一根引线,真正的火药桶是我们自身的麻痹大意。
灾难一次次地来临,我们一次次付出惨痛的代价。可是,我们却浑然不知“伤”在何处。那一扇扇关闭的求生之门、一次次对安全隐患的马虎,就是我们的“命门”。一味追求方便、高效,可要牢记:安全是底线。
我国有法律规定,要求安全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善。待法律落实,却变成了只要配备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即可。对安全的法律规定缩水成了一张“消防证”,至于日常期间,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能正常使用等问题成了管理漏洞。
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公民在安全意识、求生技能等方面不如许多发达国家。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一面应该着力提高公民安全意识,强化公民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更应该行使公共管理职能,严格落实安全规定,不能让公共安全隐患如此普遍地存在。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无知与愚昧。可别再让警钟又成为一次空响。应该畅通的安全通道就让它畅通吧,应该常闭的防火门就让它关上吧,应该敞开的逃生之门就别再上锁了……做到这些,并不困难啊。


新闻源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05/c_124811776.htm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18281604774@163.com
            电话 18281604774
(注:恳请编辑老师提出批评、建议。学生先感谢!)

7#
发表于 2013-7-7 10:32:40 | 只看该作者
请用良心来对待环境治理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贵重?不是珠宝,亦不是钞票。最贵重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水……而我们常常拿最贵重的东西去换珠宝、钞票。多愚昧。
河北省政府与河北省环境保护厅6月4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该省环境质量状况,2012年该省河流水质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新社石家庄6月4日电)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问题,不惜以环境污染、破坏为代价,全力追求经济发展目标。犹如摩登女郎不惜以割肉来达到减肥的效果,只为穿上漂亮的衣服。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掩盖了环境破坏的“隐隐作痛”。可如今,痛楚已扩散成绞心之痛,令人不得不直视:我们的环境已如此脆弱不堪。
如何治理环境往往是政府工作的难题。谓之“难”,是全方位的“难”:环境治理手段缺乏;环境治理工作费时费力费资源;环境治理起效慢……更难的是,如何让政府真正重视环境治理工作。环境工作起效慢,地方官员换届快。致力于环境治理工作,政绩增长慢,但相反,破坏环境搞经济,政绩反倒能坐上“火箭”。在经济增长为主导的政绩评估下,政府官员要重视环境治理工作,更多地需要良心驱使。
对于百姓而言,环境治理工作影响着我们的基本生活,一旦政府没有重视环境,官民矛盾就会激化。PX项目引发的多次地方性群体性事件就是例证。经济发展,是百姓对幸福的追求;环境良好,是百姓基本生存的要求。如果颠倒,当“环境良好”成了百姓的一种奢求,那必然是一场悲剧。而悲剧的是,现实恰恰如此。
虽然悲剧已经发生,但幸运的是,环境已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情况正在慢慢变好。正如此次新闻发布会的通报所言:2012年,河北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完成了当年初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声环境质量总体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环境治理工作的考核除了各项指标的衡量,还应该有良心的衡量,并且更加重要。
环境治理,是一项为将来造福、为过往赎罪的工作,这只能用良心来衡量,而不是指标。我们明白,环境治理的任务指标完成,并不代表环境就美好了。但是,当管理者的良心受到严厉拷问时,他一定会用心对待这项“赎罪与造福”的工作。对我们而言,环境治理的数据、指标、任务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政府正在为环境一天天努力,而环境也“识趣”地一天天变好。
我猜想,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中国梦:将来的天空像过去一样蔚蓝,将来的河流像过去一样清澈,将来的阳光依然灿烂。请用良心对待环境治理,这比用指标对待环境治理更加实在。

新闻源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6-04/4893833.shtml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如果稿件有幸被采用,样刊及稿费请邮至此)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18281604774@163.com
            电话 18281604774



6#
发表于 2013-7-7 10:31:58 | 只看该作者
                     六月飞“雪”,他们在表达什么?
记者微访:疯狂的纸屑像雪花一样,从整栋教学楼倾泻而下,而楼下的学弟学妹们高声呼喊:“高三加油!”昨天,在福建南平八中发生的这一幕,迅速在微博上被转发,不少网友直呼“过瘾”。然而也有网友表示,“做卫生的阿姨好惨烈。”(武汉晚报 2013 6 6)
又到了高考的日子,许多地方爆出了高三学子“考前抛书”的事件。近年来,此类事件愈演愈烈。大多数人将这解读为考前的压力释放,或批评,或理解,却少有人关心他们在表达什么。那漫天飘洒的纸屑,都印着青春记忆,将它们洒向空中,绝不只是压力宣泄这么简单。
那些作业本、试卷、书籍,代表他们过去的、即将结束的生活,撕毁它们,抛!那是一种破坏的快感,是学生对十年寒窗的尖锐回应,是破茧成蝶的最后挣扎,是告别青涩的信封,是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奏响的青春乐章,是青春期的叛逆外露的尾巴……那更是对中国功利性教育的严厉控诉。
试想一下,如果那载满青春符号的试卷真的那么重要,他们还会抛吗?当高考的铃声即将响起,这一切的束缚定要冲破——哪能一辈子都当温顺的小绵羊呢?反抗过去的压抑,这些书本就成了出气筒。那洋洋洒洒的“雪”,不仅是告别中学的句号,还有一种反抗的美感。
十余年的寒窗苦读,尤其是高三,孩子们远离了青山绿水的出游,远离了激情碰撞的球场,远离了朋友相聚的欢笑,也远离了偶像剧和动漫……听听MP3,已属奢侈享受。与他们亲密的,只有都做不完的试题、背不完的笔记和看不完的书。说高三学子如机器人一般,毫不为过。如今已走到高三的终点,这些试卷、笔记、书本已经完成使命。毁坏它们,有一种“脱笼之鹄”的激动。六月飞“雪”,也是这种激情的表达。
当砖头已经敲开了门,还有人把这砖当宝贝吗?我们希望前边不再有相同的门,即使有也会用不同的敲门砖。这掠夺了我们宝贵年华的试卷书本,垃圾箱是它最好的归属。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永恒的知识,而是偶然的分数。我们追求的不是美好的人生历练,而是名校带来的光荣。当下的教育似乎告诉我们,踏进名校就成功了一半。可它并没有如实地说,人生是场苦旅,在名校也不见得能轻松几分。
一场高考让多少朝气蓬勃的面孔变得暮气横秋,一场六月飞“雪”表达着多少不能言说的痛苦与委屈。
高考的钟声已经敲响,祝他们好运。不知为何,高考竟让我联想到蛮荒时期,愚昧的人们用童男童女祭河神。文明时代,我们把多少青春的欢乐、浪漫的梦想祭献给高考,换来一张印着“功利”的通知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