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6868|回复: 9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漫画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3:15: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12-2 19:52 编辑

图说新闻的效果有时比文字更具艺术魅力。枯燥的文字新闻,机械的器材记录的视听新闻,有时远不如一幅独具创意的图画意蕴丰富。新闻漫画案例,就在于给大家展示这样的的图说新闻形式。
【案例】@网易新闻客户端
#新闻漫画#我的房子……我的本子……我的票子……我的孩子……我的妹子……活该你没本事!(约稿作家@大尸凶的漫画 版权所有@网易新闻客户端 ,转发请保留水印或注明出处。)




| 轉發(29) | 評論(13)
18分鐘前來自专业版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来自 727#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23:56: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明报》将停刊尊子漫画,去年十月起被港府不同部门批评至少6次
《明报》今日(11日)在报章刊登通知,指将于星期日(14日)起停刊“尊子漫画”和世纪版乜议员漫画,但未有交代停刊原因。《Yahoo 新闻》统计,去年 10 月至今,政府不同部门至少 6 次批评《明报》尊子漫画,平均每 4 个多星期就抨击一次。
《明报》今日仍刊出新的“尊子漫画”,并以编按方式公布停刊消息,编按内容为:“Emily版尊子漫画及世纪版乜议员漫画,将于14日(星期天)起停刊,《明报》多谢尊子40年来与我们一起见证时代的变迁。
尊子漫画过去多次被港府点名批评,最近一次在星期二(9日)的世纪版乜议员三格漫画,内容为两人对话,其中一人声称,“会考中英数不合格、胆固醇过高、痴肥、有心脏病、矮细、色盲、大近视”等人,“只要长官认为合适,都可以委任渠哋(他们)做防火灭罪委员会”。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当天在社交专页发文,批评内容扭曲、抹黑政府委任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及地区防火委员会委员原则,局长麦美娟予以严厉谴责。
民青局又指,《明报》近日接二连三针对政府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作出一些误导性的言论,扭曲解读建议方案内容,属政治凌驾道德的行为。
此外,4月1日,“尊子漫画”又抹黑政府“用200亿兴建监狱及聘请惩教人员来对付市民”,被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点名批评,政府非常乐意接受批评,但是对于一些并非批评、并非基于事实的误导性的指控,来挑动市民对政府的不满,他认为有责任将真相说出来,公开对这些误导性的指控作出谴责,并让市民有知情权。
邓局长还表示,事实上“尊子漫画”在过往六个月不只一次针对政府作出一些误导性的指控。过去半年中,无论是警队,又或是政务司司长办公室、甚至是劳福局,或是文体旅局,都已经就着一些误导性指控作出了谴责和澄清。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社
编辑:洪韵

来自 76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20:23: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潘洁

推荐
发表于 2015-10-11 13:10: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董增寿
新四大土豪:敢扶大爷大妈,敢拍马云涂鸦,敢吃新疆切糕,敢点青岛大虾。












10月10日 21:27 来自 iPad客户端


917#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毁灭之日:特朗普的盲目关税将造成经济灾难



编辑:梅镕缨



916#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02: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交枪保平安?



编辑:梅镕缨



915#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0:51: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此当局长,下场肯定比范进中举还惨


范进当局长
范进中举不久又有报喜锣敲,
接着戴上了市监局长的乌纱帽。
最欢喜的是范进的岳丈胡屠户——
他的注水肉生意有了强力依靠!
以前给猪注水老是害怕被抄,
黑灯瞎火偷偷摸摸心惊肉跳。
如今灯火通明一干就是通宵,
灌得猪们死去活来才给一刀。



贪官三要素        田志仁
探听到别的屠户也做这勾当,
老丈人忙向女婿秘密举报。
市监局长带上众多人员赶去,
当场拿住罚该户一个底儿掉。
对罚没物品一一细加清点,
悉数装车拉往胡家老巢。
屠户们被告知想做注水买卖,
就要到老胡家把注水费交。



合作愉快        李卫璋
发了大财的胡屠户买楼买车,
天天往城里跑去洗头洗脚。
范进惩治不法屠户口碑甚佳,
这官迷想尝尝当高官的味道。
可岳父对索要活动费连把手摇,
他深知有个局长当靠山的重要。
女婿升官心切出言不逊:
“你只识猪耳肥肠大尿脬!”
胡屠户虽不敢再扇女婿耳光,
却敢骂:“你去撒泡尿自己照照!”
翁婿时不时就吵将起来,
伴着后院猪被灌水的惨叫。


贪官照镜        史庆合



来源:讽刺与幽默报(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914#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20:14: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913#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20:42:10 | 只看该作者
童诗、漫画,碰上AI

在众多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的讨论中,AI对教育的影响尤为值得我们深思。《当AI的平仄撞上童诗的淤青》便从诗歌一角,为我们的思考撬开一丝缝隙。漫画家的画笔敲敲打打,则是从更多角度激荡人类思想的涟漪。AI参与的未来究竟什么样?此时的你我,其实也在书写答案。





当AI的平仄撞上童诗的淤青
诗歌教育正在经历“最浪漫的进化”


文丨周云龙
DeepSeek“诞生”在杭州,而在杭州话里,DeepSeek的读音接近“特别煞克”,是“特别厉害”的意思。这个方言梗,一词双关,有点意思。

打开朋友圈,时不时地就能看到一些DeepSeek的“用后感”,大多是“伤感”。前些天,一篇题为《DeepSeek,让诗人这个职业可以消失了?》的文章,再次激起一片焦虑:人工智能(AI)十几秒即可“口占一绝”,还有诗人什么事?诗人还有什么事(诗)?而笔者更为关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时代,诗句秒成,小学生的诗歌教育还要继续吗?怎么继续?
陶碗之争丨邝   飚
抢饭碗丨李茂渊
(请横屏品读)
竞争、机器猫  陈明焕
稻草人的绝望丨胡   兵
为此,笔者来到江苏阜宁县实验小学,采访了向阳路校区副校长徐为荣。该校正是一所“中华诗教示范学校”。徐校长的观点简单明确:面向小学生的诗歌教育,对诗歌文本的阅读理解固然是基础,是重点,但引导孩子创作诗歌,更能加深理解、激发创造、提升表达、助力自我认知与情感抒发。当AI取代了人类的生产,人生就成了一场体验。写诗是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咀嚼文字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体验。DeepSeek,给得了结果,给不了过程!

徐为荣,60后,从事语文教学多年,2018年起分管学校的诗歌教育。每天,他都会在朋友圈推送一两首自己的原创诗词。
《回老家》
重回生地李王村,一路千寻故土痕。
邻里乡亲争与问,笑声先我入家门。

《春梦》
昨夜春风入我家,浅吹醉后梦生花。
岁长未减天真性,笑与曾孙地上爬。
(徐为荣新诗2首)
令徐为荣欣喜的是,仅2024年,该校就有14名小学生的诗作在国家级期刊《中华诗词》“校园诗稿”专栏刊发,而创作诗词已达4500多首的他,也只在这本刊物上亮相过两次。他信手翻出学生们的近作,在他看来,这些粗砺之作,有触觉的通感,有视角的错位,恰恰是AI难以企及的语境。诗歌是“镣铐之舞”,痛痒皆在平仄推敲间。AI的韵脚工整,却抽离了苦吟的体温;算法出口成章,却生成不出妙手偶得的惊喜。纸笺上未干的墨痕,才是诗歌创作者生命的年轮。
《初冬》
梁宇画(10岁)
田园树叶黄,室外北风狂。
窗上霜花美,家猫晒太阳。

《元宵节》
王思语(11岁)
春来二月雪飞飘,时到元宵兴致高。
火树银花灯似昼,载歌载舞乐如潮。

《马》
徐慧妍(11岁)
家住田原奔跑狂,杀敌从不乱中藏。
生肖列在羊之上,古代出征蹄倍忙。

《鸡冠花》
陈子涛(12岁)
房后数群鸡,黎明却不啼。
红冠沾夜露,白日蜜蜂迷。
未经雕琢的童趣,真实的生活气息,与AI一键生成的诗歌形成鲜明对比。不过,面对来势凶猛的人工智能,小学诗歌教育可以无视AI的存在吗?
谁是真正赢家?丨媛   媛
古AI时代丨赵曙合
闻声丧胆丨姚金才
“新”婚丨斯   政
伴丨谢家俊
徐为荣说,生成式AI虽能优化文字排列,却难以赋予情感温度。古诗词是格式化和定型化的,恰巧便于人工智能发挥其总结、整合、模仿的特长。而人只有具备一定创作基本功,积累一定诗歌“基本盘”,才能识别文本垃圾,进而实现人机共创。人的写诗能力只有达到甚至超越机器的水平,才可能借力辅助工具,产生具有一定价值的文本。

他还提到,诗歌教育在形式上可问计于它,创作上可依靠它启发词汇与表达方法,但不能依赖它代笔,养成惰性,束缚思维。另一方面,老师不宜过多宣传AI的便捷,诱发学生的思维依赖或依赖期待。他建议今后各地组织中小学生诗文竞赛,最好以现场作品为依据,防止AI代笔或是家长代笔,误导评委,也有失公平。
一整个拿捏丨吴慧君
改头换面丨闻   扬
“咸猪手”丨王建民
期盼丨贾萌&即梦AI
躺平新纪元丨李隆宇
有意思的是,笔者将同样的疑问“人工智能时代,诗句秒成,小学生的诗歌教育还要继续吗?”抛给DeepSeek,它先是思考了18秒,给出一段大词迭出、佳句成排的“长篇大论”,于是我又敲出3个字:说人话!这次,它略微“仔细思考”了一番,用时23秒,做出了如下表达——
写诗就是学“说人话”,把抽象情绪变成具体画面,培养将内心感受翻译成他人能懂画面的沟通力,在AI批量生产的文字空洞里,守护人类语言的褶皱与毛边。

写诗不只是文艺活动,而是心理健康课。诗歌能成为孩子倾诉烦恼的“树洞”:“爸爸的手机/长在了他的手上/我说话时/它发出贪吃蛇的绿光”,比直接说“爸爸总玩手机”更戳心。AI能生成一万首亲子诗,但没法消化孩子真实的委屈。

“地铁像贪吃蛇/吞下整座城市的人”“草原的风是绿色的/因为它偷吃了太多青草”,这类想象,恰恰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关键——AI只会用大数据组合现有比喻,而孩子有天生的“破坏式创新”。保护这种野生脑洞,等于给未来留点惊喜。
“空洞”“树洞”“脑洞”,DeepSeek的洞见,果然“特别厉害”。而它刀刃向内的自我批评,深刻、理性、中肯,超越了职场人群之大多数。它的即兴回答,其实也在提醒它的用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它希望用户拥有并保持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当AI的平仄格律愈发完美,那些带着淤青的童诗反而成为抵抗技术霸权的诗意宣言。诗歌教育正在经历的,不是被替代的危机,而是一场“最浪漫的进化”。
三个和尚丨孙   毅

收人丨史庆合
(作者系江苏电视台高级编辑)

来源:讽刺与幽默报(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06.png (232.31 KB, 下载次数: 2)

06.png
912#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6:44: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梦瑶

911#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20:58: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91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21:33: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909#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21:52: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诗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