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1465|回复: 11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1-8 22:56: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12-3 09:50 编辑

媒体是企业,但媒体经营和普通意义上的企业经营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拒绝照搬经济学的经营理论来谈论媒体经营,而是觉得媒体经营别是一家。开辟这个案例库,旨在展示媒体的内容经营和商业经营的情况。
【案例】
广告圈
据外媒报道,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于周五裁掉了四分之三的英国雇员。纸媒往何处去呀!

@广告导报
【《读者文摘》启动破产 裁员90人】据外媒报道,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于周五裁掉了四分之三的英国雇员;《读者文摘》是德惠特-华莱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立的;在20世纪90年代的全盛时期,拥有200万名读者。但现在不足40万册,而这其中还有30%左右是免费分发的。详见:http://t.cn/zjmQW3v




|
轉發(19)
|
評論(3)

今天08:15來自皮皮时光机


|
轉發(5)|
收藏|
評論

22分鐘前
來自媒体版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来自 1176#
 楼主| 发表于 2023-5-9 20:16: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想颠覆传统媒体,标杆失败了

据报道和知情人消息,曾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新闻初创公司之一———Vice Media,或将申请破产保护VICE曾估值近 60 亿美元,现在它正在努力以超过 10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自己(据《纽约时报》报道,这家资产包括 Vice News、Motherboard、Refinery29 和 Vice TV 的公司已与至少五家公司进行出售谈判,以避免申请破产。如果在未来几周内无法找到买家,该公司将采取措施申请破产)

同为曾提及要颠覆并取代“更传统”媒体公司的昔日明星媒体 VICE Media 和 BuzzFeed News,一家可能申请破产保护,一家上周已经宣布关闭,这也几乎标志着一个媒体时代的结束。



Vice 在 2017 年的估值达到 57 亿美元,因为包括鲁珀特·默多克 (Rupert Murdoch)、WPP 和迪士尼在内的媒体巨头都争相从其年轻人吸引力中分一杯羹,Vice 一直在寻求以约 1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

上周,该公司自两年前使用特殊目的收购工具 (Spac) 上市的计划失败后一直在评估其未来 - 宣布将取消其受欢迎的 Vice News Tonight 作为重组的一部分,这可能会导致超过100 名员工被裁员。

今年 2 月,Vice从其最大的债权人之一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筹集了超过 3000 万美元的债务融资,使 Vice 能够向供应商支付逾期账单。此前,Fortress 已经参与了 Vice 2019 年 2.5 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同月,于 2018 年接替备受争议的联合创始人肖恩·史密斯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南希·杜布克 (Nancy Dubuc) 意外宣布离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最新一轮融资给予该公司优惠待遇,如果公司出售,公司将首先获得报酬。如果该公司确实破产,据最先报道潜在破产消息的纽约时报报道,Fortress 很可能会控制 Vice 并通过拍卖将其出售。

“Vice Media Group 一直在对战略选择和规划进行全面评估,”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董事会和利益相关者继续专注于为公司寻找最佳途径。”



近三十年前,Vice 最初是蒙特利尔的一本朋克杂志,后来扩展到数字媒体和电视领域,与包括 Sky 和 HBO 在内的公司达成协议。

成功利用全球青年观众的媒体习惯的承诺吸引了包括迪士尼在内的公司数亿美元的投资,迪士尼在 2015 年探索了超过 30 亿美元的收购 Vice 的交易。迪士尼注销了其对 Vice 的 4 亿美元投资,因为2019年一文不值。



Vice 是 BuzzFeed 等一代快速崛起的数字媒体新贵之一,这些新贵曾威胁要用吸引千禧一代观众的秘诀取代传统媒体公司。

上周,在去年灾难性的首次公开募股后市值达到 7500 万美元的 BuzzFeed 宣布关闭其一度备受赞誉的 BuzzFeed News 业务的其余部分,并将在其余业务中裁员 180 名员工,这几乎标志着一个曾经承诺颠覆行业的网站时代的结束。

创始人乔纳·佩雷蒂 (Jonah Peretti) 周四告诉员工,“公司不能再继续为 BuzzFeed News 提供资金”,并将寻求在整个公司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裁员。他说,整个公司都受到了大流行、股市上市困难、经济不景气、股市下跌、数字广告放缓以及观众习惯改变的打击。

佩雷蒂建议,高质量的在线新闻可能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他写道:我决定过度投资 BuzzFeed News,因为我非常热爱他们的工作和使命。这让我很难接受大型平台不会提供支持专为社交媒体打造的优质免费新闻所需的发行或财务支持

BuzzFeed 在 2010 年代初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数十亿投资,因为它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交网络的爆炸式增长中发布内容。除了制作测验和列表等病毒式内容外,它还投资于原创新闻报道,相信这会吸引更高质量的广告商。

VICE》全球“REAL IMAGE COLLECTION 真实影像甄选” 专栏,该专栏由中国真实影像传媒(REAL IMAGE MEDIA)VICE合作推出,旨在向全球推荐华语国家和地区优秀的现实题材影像作品及所其关注的公共话题,希望世界对华语世界“眼见为实”。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cTDs3IMZpudfAa_VLZN9Q

编辑:洪韵


来自 1175#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23:20: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携大模型反击,生成式AI搜索功能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谷歌5月10日召开I/O开发者大会,该公司正在日益竞争的搜索市场为其核心搜索产品整合更多人工智能的功能。微软最近几个月加速了对搜索引擎Bing的更新,并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周三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举行的年度I/O大会上,谷歌推出了新版本谷歌搜索,可以对开放式提问做出响应。就在上周,微软也向所有用户开放了新Bing搜索功能。
发布会后,谷歌股价上涨4%,今年迄今为止,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了26%,远超标普500指数涨幅。
今年2月,谷歌在发布聊天机器人Bard之后,导致股价暴跌,市值缩水1000亿美元。该公司最新表示,现在Bard将像OpenAI的GPT-4一样是多模态的。
“我们正在重新构想我们所有的核心产品,包括搜索。”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开发者大会上表示。
他说,谷歌正在将生成人工智能整合到搜索以及Gmail和Google Photos等产品中,Gmail可以起草邮件,Google Photos可以对图像进行更改。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谷歌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地区的用户在未来几周内可通过等候名单获得搜索生成体验,谷歌称,将在试用阶段监控搜索结果的质量、速度和成本。
谷歌还更新了AI大模型PaLM 2,希望能够夺回其人工智能领导地位。该公司称这是“下一代通用的语言模型”,在某些任务上优于其他领先的AI系统。
据介绍,PaLM 2将为AI聊天机器人提供支撑,还可以在语言之间进行翻译、编写计算机代码,甚至可以分析和响应图像。 结合这些功能。例如,用户可以用英语询问有关法国餐馆的问题,系统将能够在网络上搜索法语的回答,找到答案,并翻译成英语,还能添加位置图片,为该地点创建数据库条目。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神经网络革命起始于大约10年前,且部分始于谷歌。”PaLM 2项目联合负责人Slav Petrov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在外部广泛使用这些模型,因为我们想看看人们可以用它们做什么。我们相信,由于过去几年我们在机器学习方面取得的惊人进步,它们会提供很多机会来做以前被认为神奇且遥不可及的事情。”
在微软支持的初创公司OpenAI推出ChatGPT之后,谷歌正在加速追赶,这也推动了科技巨头之间的新一轮技术竞赛。生成式AI可以使用过去的数据创建全新的内容,例如完整的文本、图像和软件代码。ChatGPT已成为许多生成AI的默认版本,帮助用户创建合同、旅行路线,甚至小说。
谷歌正在奋力捍卫搜索市场以及巨大的在线广告市场的份额。研究公司MAGNA估计,谷歌广告营收今年可达2860亿美元。
为了安抚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生成虚假信息的担忧,谷歌称将优先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并引用可信来源。谷歌还推出一项新功能,将标记它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从而让人们更容易审查图片的真实性。
谷歌强调,利用大型语言模型AI生成内容的一个挑战是高昂的费用。目前业内正在研究各种不同的方法,从而降低成本。
来源:第一财经
链接:
编辑:洪韵

来自 1174#
 楼主| 发表于 2023-6-20 22:05: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独立报》达到500万注册用户,收入同比增长12%
营业利润下降了65%,缘于对电子商务、独立电视、读者收入和国际扩张的投资。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透露,其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广告收入不再占收入的大部分,实现了两个长期目标。
独立报数字新闻和媒体公司(Independent Digital News and Media)透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收入增长创纪录,增长12%,达到4630万英镑。在该有限公司官方账目公布之前,这些数据已与《新闻公报》(Press Gazette)分享。
《独立报》表示,非广告收入——包括内容许可(Content Licensing)、联合(syndication)和电子商务——占总收入的57%,广告收入首次低于50%。一年前,广告收入约占总收入的60%。
独立报数字新闻和媒体公司主席约翰·帕顿(John Paton)告诉《新闻公报》,他“对团队在这里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非常高兴”。他强调,在周三,该团队在AOP数字出版奖(AOP Digital Publishing Awards)上获得了最佳商业策略多样化奖。
营业利润下降了65%,降至190万英镑,但《独立报》自2016年开始纯数字化以来,一直保持着每年盈利的势头。
帕顿告诉《新闻公报》,利润下降是由于对电子商务、独立电视、读者收入和国际扩张的投资,以及来自乌克兰的报道。
帕顿说:“我们不害怕减少利润来投资未来,我们每年都这样做。我们不怕说‘你知道吗,我们必须在这里削减成本’,尽管这可能很困难,但我们会重新部署这些成本,并投资于我们认为正在增长的领域。”
去年11月,迫于数字广告的压力,该公司将52个职位(其中30个是采编职位)置于裁员的危险之中,许多记者因此失去了工作。
帕顿说:“从2016年开始,《独立报》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不管有多难,比如全数字化,放弃印刷版报纸等等。”
他补充说:“在这里,我们从不害怕停止对增长速度不及预期的领域的投资,并将这些资源重新分配给增长的领域,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他指出,新任总编辑乔迪•格雷格(Geordie Greig)自1月份上任以来一直在扩大团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闻编辑部”。
格雷格的任命包括前《星期日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ay)总编辑特里斯坦·戴维斯(Tristan Davies)和副总编克洛伊·哈伯德(Chloe Hubbard)。戴维斯后来成为《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的联合副总编,负责向格雷格汇报工作。
对于格雷格的到来,帕顿说:“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者。他每天来的很早,走的很晚。他总是在线 —— 我可以告诉你,因为我的whatsapp在周末也满是他的信息。”
“因此,这个家伙真的带来了大量的精力、专业精神和经验,带领我们获得了我们想要的受人尊敬的全球声誉。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真的很令人兴奋。这很有活力。这不是一个走下坡路的地方,这是一个上升的地方。”
《独立报》的收入增长
《独立报》称其收入增长来自:
解决方案/品牌内容业务“独立点燃”(Independent Ignite)——同比增长127%
独立电视(Independent TV)自2020年底开播以来,同比增长52%
包括“独立报优品”(Indy Best)在内的电子商务增长了44%
授权(内容许可)和联合 (将独立内容出售给彭博社和雅虎等公司) ——增长17%
正如帕顿所说,《独立报》总收入的三分之一(32%)来自其“付费内容战略”——包括授权、联合出版和更多直接读者收入。
来自订阅读者的收入约为200万英镑,占总收入的4%,但帕顿表示,在“建立了所有其他部分”并获得500万免费注册用户后,“下一个重大推动”将在这一领域实现增长。
这就是《独立报》聘请戈登•汤姆森(Gordon Thomson)担任高级编辑的原因。汤姆森曾在DMGT(每日邮报集团)旗下的订阅品牌Mail+担任总编辑三年,负责推动付费订阅业务。
帕顿表示:“1亿的独立用户可以推动访问量,但我们想要亲自了解这些人。”他补充说,在过去的12个月里,facebook的注册用户增长了57%,最近几周注册用户达到了500万。
他预测《独立报》将在18到24个月内达到1000万注册用户的目标。
帕顿将《独立报》的500万注册用户与Reach的1270万注册用户进行了比较。“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已经在一款产品上做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帕顿说,独立电视台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利用视频”,而是制作“获奖纪录片”,比如国际记者贝尔·特鲁在乌克兰拍摄的《森林里的尸体》。
“我们正在以一种人们没有预料到的水平做事情,作为回报,我们得到了读者的信任,” 他说。“因此,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独立董事总经理兼前总编辑克里斯蒂安·布劳顿(Christian Broughton)专注于电子商务和独立电视战略,刚刚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帕顿表示,这表明“我们认为收入和产品的多样化是多么重要”。
《独立报》对美国的Mail Online(邮报在线)进行了评估
《独立报》目前约37%的收入来自英国以外,每月超过52%的访客来自英国以外,其中美国是一个特别的投资领域。
帕顿说,《独立报》总共有300名员工,其中约60人在美国。在过去的一年里,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的采编人数增加了50%,达到45人左右,商业广告也进一步增加。
首席执行官扎克·伦纳德(Zach Leonard)已经在美国“呆了几周”,并将“在那里呆更多的时间——因为我们的雄心是全球化的,”帕顿说。
伦纳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期待“领导我们在美国的投资,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商业竞争最激烈的媒体市场上提供独立的新闻”。
帕顿说,《独立报》适合美国,因为“那里的人重视独立”。帕顿设定了一个崇高的目标,他说:“为了好玩,在美国超过《每日邮报》(Daily Mail)是件很棒的事”,这“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有一个有竞争力的目标来激励你的团队是件好事……显然,《每日邮报》是一款很棒的产品。”
Ipsos iris数据显示,《独立报》目前在英国的月读者人数为2100万,目前正与《卫报》争夺第五大新闻网站的宝座。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独立报》4月份的访问量为2500万,而《每日邮报》的访问量为1.136亿,《卫报》的访问量为7390万。
《独立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独立报》与Facebook、新闻聚合商雅虎和MSN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扩大《独立报》在美国的影响力“仍然至关重要”。 帕顿说,《独立报》明白,现在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访问新闻网站,但注册用户策略和其他读者收入意味着他们不会“受制于社交媒体或者作为赢利武器的程序化广告的影响”。
《独立报》的四个时代——根据约翰·帕顿的说法
帕顿认为《独立报》经历了三个时代,现在正进入第四个时代。
它始于“辉煌的”印刷时代,“没有赚到任何钱”。
第二个时代,他说,是在2016年到2018年之间,在结束了印刷版报纸之后。“它的规模很小,但能马上盈利,”他说。
第三个时代开始于帕顿和伦纳德在2019年“联手”领导公司。“我们大幅扩大了公司的规模,”他说。
2019年至2022年期间,收入增长了70%,佩顿称之为“现象级”。“那是在新冠流行期间,在市面封锁期间,在所有这些事情期间。”他补充说,同期的采编预算翻了一番。
在此期间,随着独立电视台和西班牙语版的推出,以及在美国和亚洲的扩张,多元化程度加倍。
帕顿说,《独立报》现在处于第四时代,这意味着“多元化的延续,但现在我们有了人工智能的绝佳机会”。
帕顿说,《独立报》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工具,但它有可能以某种方式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记者专注于原创报道。
《独立报》最近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团队,由首席技术官克里斯·科德罗伊(Chris corderroy)领导,帕顿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创建我们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创建我们自己版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很重要,因为人工智能将让我们加强新闻报道。”
“我们不像其他人那样看待它,认为它会取代新闻业。那不是我们的把戏。我们认为它会加强和优化新闻业。”
他表示,如果这有助于提高效率,他们就可以“将节省下来的绝大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创造更有价值的新闻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发展我们的媒体公司”。
帕顿补充说,他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在五年内,《独立报》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通过视频消费的,而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帮助,比如创建简单的视频解释器。
“我认为明年将会非常精彩,” 他说。营业利润下降了65%,缘于对电子商务、独立电视、读者收入和国际扩张的投资。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透露,其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广告收入不再占收入的大部分,实现了两个长期目标。
独立报数字新闻和媒体公司(Independent Digital News and Media)透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收入增长创纪录,增长12%,达到4630万英镑。在该有限公司官方账目公布之前,这些数据已与《新闻公报》(Press Gazette)分享。
《独立报》表示,非广告收入——包括内容许可(Content Licensing)、联合(syndication)和电子商务——占总收入的57%,广告收入首次低于50%。一年前,广告收入约占总收入的60%。
独立报数字新闻和媒体公司主席约翰·帕顿(John Paton)告诉《新闻公报》,他“对团队在这里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非常高兴”。他强调,在周三,该团队在AOP数字出版奖(AOP Digital Publishing Awards)上获得了最佳商业策略多样化奖。
营业利润下降了65%,降至190万英镑,但《独立报》自2016年开始纯数字化以来,一直保持着每年盈利的势头。
帕顿告诉《新闻公报》,利润下降是由于对电子商务、独立电视、读者收入和国际扩张的投资,以及来自乌克兰的报道。
帕顿说:“我们不害怕减少利润来投资未来,我们每年都这样做。我们不怕说‘你知道吗,我们必须在这里削减成本’,尽管这可能很困难,但我们会重新部署这些成本,并投资于我们认为正在增长的领域。”
去年11月,迫于数字广告的压力,该公司将52个职位(其中30个是采编职位)置于裁员的危险之中,许多记者因此失去了工作。
帕顿说:“从2016年开始,《独立报》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不管有多难,比如全数字化,放弃印刷版报纸等等。”
他补充说:“在这里,我们从不害怕停止对增长速度不及预期的领域的投资,并将这些资源重新分配给增长的领域,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他指出,新任总编辑乔迪•格雷格(Geordie Greig)自1月份上任以来一直在扩大团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闻编辑部”。
格雷格的任命包括前《星期日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ay)总编辑特里斯坦·戴维斯(Tristan Davies)和副总编克洛伊·哈伯德(Chloe Hubbard)。戴维斯后来成为《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的联合副总编,负责向格雷格汇报工作。
对于格雷格的到来,帕顿说:“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者。他每天来的很早,走的很晚。他总是在线 —— 我可以告诉你,因为我的whatsapp在周末也满是他的信息。”
“因此,这个家伙真的带来了大量的精力、专业精神和经验,带领我们获得了我们想要的受人尊敬的全球声誉。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真的很令人兴奋。这很有活力。这不是一个走下坡路的地方,这是一个上升的地方。”
《独立报》的收入增长
《独立报》称其收入增长来自:
解决方案/品牌内容业务“独立点燃”(Independent Ignite)——同比增长127%
独立电视(Independent TV)自2020年底开播以来,同比增长52%
包括“独立报优品”(Indy Best)在内的电子商务增长了44%
授权(内容许可)和联合 (将独立内容出售给彭博社和雅虎等公司) ——增长17%
正如帕顿所说,《独立报》总收入的三分之一(32%)来自其“付费内容战略”——包括授权、联合出版和更多直接读者收入。
来自订阅读者的收入约为200万英镑,占总收入的4%,但帕顿表示,在“建立了所有其他部分”并获得500万免费注册用户后,“下一个重大推动”将在这一领域实现增长。
这就是《独立报》聘请戈登•汤姆森(Gordon Thomson)担任高级编辑的原因。汤姆森曾在DMGT(每日邮报集团)旗下的订阅品牌Mail+担任总编辑三年,负责推动付费订阅业务。
帕顿表示:“1亿的独立用户可以推动访问量,但我们想要亲自了解这些人。”他补充说,在过去的12个月里,facebook的注册用户增长了57%,最近几周注册用户达到了500万。
他预测《独立报》将在18到24个月内达到1000万注册用户的目标。
帕顿将《独立报》的500万注册用户与Reach的1270万注册用户进行了比较。“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已经在一款产品上做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帕顿说,独立电视台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利用视频”,而是制作“获奖纪录片”,比如国际记者贝尔·特鲁在乌克兰拍摄的《森林里的尸体》。
“我们正在以一种人们没有预料到的水平做事情,作为回报,我们得到了读者的信任,” 他说。“因此,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独立董事总经理兼前总编辑克里斯蒂安·布劳顿(Christian Broughton)专注于电子商务和独立电视战略,刚刚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帕顿表示,这表明“我们认为收入和产品的多样化是多么重要”。
《独立报》对美国的Mail Online(邮报在线)进行了评估
《独立报》目前约37%的收入来自英国以外,每月超过52%的访客来自英国以外,其中美国是一个特别的投资领域。
帕顿说,《独立报》总共有300名员工,其中约60人在美国。在过去的一年里,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的采编人数增加了50%,达到45人左右,商业广告也进一步增加。
首席执行官扎克·伦纳德(Zach Leonard)已经在美国“呆了几周”,并将“在那里呆更多的时间——因为我们的雄心是全球化的,”帕顿说。
伦纳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期待“领导我们在美国的投资,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商业竞争最激烈的媒体市场上提供独立的新闻”。
帕顿说,《独立报》适合美国,因为“那里的人重视独立”。帕顿设定了一个崇高的目标,他说:“为了好玩,在美国超过《每日邮报》(Daily Mail)是件很棒的事”,这“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有一个有竞争力的目标来激励你的团队是件好事……显然,《每日邮报》是一款很棒的产品。”
Ipsos iris数据显示,《独立报》目前在英国的月读者人数为2100万,目前正与《卫报》争夺第五大新闻网站的宝座。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独立报》4月份的访问量为2500万,而《每日邮报》的访问量为1.136亿,《卫报》的访问量为7390万。
《独立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独立报》与Facebook、新闻聚合商雅虎和MSN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扩大《独立报》在美国的影响力“仍然至关重要”。 帕顿说,《独立报》明白,现在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访问新闻网站,但注册用户策略和其他读者收入意味着他们不会“受制于社交媒体或者作为赢利武器的程序化广告的影响”。
《独立报》的四个时代——根据约翰·帕顿的说法
帕顿认为《独立报》经历了三个时代,现在正进入第四个时代。
它始于“辉煌的”印刷时代,“没有赚到任何钱”。
第二个时代,他说,是在2016年到2018年之间,在结束了印刷版报纸之后。“它的规模很小,但能马上盈利,”他说。
第三个时代开始于帕顿和伦纳德在2019年“联手”领导公司。“我们大幅扩大了公司的规模,”他说。
2019年至2022年期间,收入增长了70%,佩顿称之为“现象级”。“那是在新冠流行期间,在市面封锁期间,在所有这些事情期间。”他补充说,同期的采编预算翻了一番。
在此期间,随着独立电视台和西班牙语版的推出,以及在美国和亚洲的扩张,多元化程度加倍。
帕顿说,《独立报》现在处于第四时代,这意味着“多元化的延续,但现在我们有了人工智能的绝佳机会”。
帕顿说,《独立报》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工具,但它有可能以某种方式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记者专注于原创报道。
《独立报》最近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团队,由首席技术官克里斯·科德罗伊(Chris corderroy)领导,帕顿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创建我们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创建我们自己版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很重要,因为人工智能将让我们加强新闻报道。”
“我们不像其他人那样看待它,认为它会取代新闻业。那不是我们的把戏。我们认为它会加强和优化新闻业。”
他表示,如果这有助于提高效率,他们就可以“将节省下来的绝大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创造更有价值的新闻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发展我们的媒体公司”。
帕顿补充说,他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在五年内,《独立报》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通过视频消费的,而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帮助,比如创建简单的视频解释器。
“我认为明年将会非常精彩”,他说。
来源:媒变前沿MediaChange(公众号)
编辑:洪韵

来自 1173#
 楼主| 发表于 2023-6-22 19:2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总台又一地方总站揭牌!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主题宣传、文旅项目、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品牌传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战略合作。

6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总站同时运行揭牌。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与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并共同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总站运行揭牌。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出席仪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黄传芳与河南省副省长张敏共同签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河南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与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为总台河南总站运行揭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黄传芳与河南省副省长张敏代表双方签约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河南省委常委、秘书长陈星,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河南省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等出席活动。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
楼阳生在致辞中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覆盖最广的广播电视机构。总台和河南省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影响力强的合作成果。今天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河南总站的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
楼阳生指出,河南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两个确保”奋斗目标,作出实施“十大战略”重大部署,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希望双方共同发力,发挥优势,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心系人民,镜头聚焦群众创造、基层实践;担起使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勇于创新,打造央地媒体融合发展样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营造更好氛围、注入更强动力。
河南省将落细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项内容,为总台和河南总站在豫发展给予全力支持、提供最优服务。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
慎海雄在致辞中表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明源远流长,文化浓墨重彩。长期以来,总台与河南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见证河南总站运行揭牌,标志着总台与河南开启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崭新篇章。
慎海雄指出,总台将进一步发挥党的宣传报道主力军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南擘画的宏伟蓝图,为谱写中原“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新篇章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进一步深化总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深入挖掘中原大地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满屏皆精品” 更好展现中原文化之美、黄河文化之韵、中华文化之魂,与河南携手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进一步发挥总台强大媒体资源优势,创新开拓服务地方发展的新空间,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主题宣传、文旅项目、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品牌传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党的意识形态重镇和国家广播电视台的强大优势,深入挖掘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file:///C:/Users/hongy/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72/wps7.png
活动现场发布了“强国建设·奋进河南”大型品牌传播工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黄传芳为郑州、开封、洛阳、南阳、新乡5个首批合作城市颁牌。
各方将探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发挥总台强大媒体资源和平台优势,强力打造具有河南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区域IP,促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广泛传播,加快推进河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在豫举行了文化艺术界人士座谈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张海,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周彦生,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登封市嵩山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兼总教练刘海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及河南总站负责同志,河南省有关单位和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南阳市、新乡市有关负责人,中央新闻单位驻豫机构和河南省新闻媒体等参加活动。


来源:广电独家

编辑:洪韵

8.jpg (99.79 KB, 下载次数: 254)

8.jpg
117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市两天疯涨2230%,美国保守派媒体Newsmax市值超过福克斯


美国股民对Newsmax Inc.的热捧推动本周刚上市的这家保守派媒体暴涨2230%,市值一举超过了福克斯公司。
纽约时间41日,该股大涨近180%,收报233美元。Newsmax在公开交易首日就飙升了735%且多次停牌。Newsmax1000万股易手,市值增加192亿美元。
Newsmax30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了老牌媒体福克斯。
此次上市之时,随着特朗普和其他右翼政客在近期选举中崛起,右翼黄金时段内容的观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该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鲁迪(Christopher Ruddy331日表示,他看到了一个进入市场的机会,因为福克斯公司旗下的福克斯新闻在“中右翼市场”没有竞争对手。
从账面上看,这波行情使该公司最大股东实现了暴富。鲁迪持有的该公司近三分之一股份市值达到91亿美元。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他由此跻身最富有的美国人之列,身家超过Bill AckmanMark Cuban等著名高净值人士。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创始人Thomas Peterffy持股目前价值近54亿美元。
这种疯涨彷佛是2020年和2021年迷因股大热再现,彼时股民涌入小盘股推动了惊人的上涨,但市场对基本面价值的传统估算却远远落后。那两年有十几家公司(其中多为小企业)在IPO后即刻出现了类似的飙升。华尔街内外的投机者推动其大涨,但股价最终暴跌逾90%
公开信息显示,Newsmax是一家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保守派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及数字媒体公司,由克里斯托弗·鲁迪于1998年创立。该公司通过流媒体、在线和印刷平台,已成功触达超4000万美国家庭。其媒体业务包括Newsmax频道、免费流媒体频道Newsmax2Newsmax应用程序、流媒体服务Newsmax+、网站Newsmax.com以及《Newsmax杂志》。
根据监管文件,Newsmax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过5500万美元,营收约为8000万美元,总负债为1.42亿美元,而资产仅为6900万美元。其2024年全年营收为1.71亿美元。
在美国,纯电视网络进行IPO的情况十分罕见。Dealogic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都没有能与Newsmax相媲美的案例。Newsmax上市之际,美国传统有线电视正遭受困境,因为消费者纷纷放弃有线电视套餐,转而选择流媒体服务。如今,新闻和体育直播吸引了最多的观众,也带来了最多的广告收入。
鲁迪表示,Newsmax是“美国第四大有线电视新闻频道,仅次于CNN”。尼尔森(Nielsen331日证实,Newsmax的收视率“一直”排在福克斯新闻、MSNBCCNN之后,位列第四。
不过,根据尼尔森的数据,Newsmax的观众规模仍不及福克斯新闻。在1230日至320日期间,Newsmax的黄金时段平均观众数量为30.9万人,白天时段平均观众数量为21.1万人。而在同一时期,福克斯新闻的黄金时段平均吸引了近310万观众,白天时段约有200万观众。
来源:i商周公众号
编辑:梅镕缨

1171#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晨报》副刊暂停稿费发放





编辑:梅镕缨


图片9.png (330.74 KB, 下载次数: 0)

图片9.png

图片8.png (1.42 MB, 下载次数: 0)

图片8.png

图片7.png (212.5 KB, 下载次数: 0)

图片7.png

图片6.png (380.82 KB, 下载次数: 0)

图片6.png

图片5.png (415.71 KB, 下载次数: 0)

图片5.png

图片4.png (1.72 MB, 下载次数: 0)

图片4.png
117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马化腾:为什么有了QQ,腾讯还要做微信?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张家乐
1169#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连续两年利润破7亿

327日,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工作委员会官方微信发表题为《“创”字当头,加快形成党报经营“新质生产力”》的文章透露,“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去年利润是7.63亿,传统经营板块和新媒体收入都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其中新华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实现纯利润2.48亿元。”
据了解,新华报业传媒集团2021年利润总额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2023年又突破7亿元大关,达到7.26亿元。有媒体报道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从2018年到2023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已超过2018年初该集团净资产,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今年2月,中国记者官微也曾刊发题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逆势盈利的5个秘诀》的文章,介绍该集团的成功经验。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116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19:5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流量2.6亿!揭秘羊晚融媒轻骑兵的破圈密码

羊城晚报2025全国两会前方报道团队

2025年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羊城晚报融媒轻骑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两会报道答卷。
26名前方记者,160余人的后方团队,在为期8天的两会时间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团队,前后方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会场内外同频共振,融媒产品创意迭出,融媒报道精彩纷呈,融媒故事源源不断。
全国两会期间,羊城晚报含报网端全媒体全平台《聚焦2025全国两会——逐梦现代化奋发向前行》专题共集纳推转重点两会报道4396篇(条),原创短视频199条,精品海报104张,创意长图17组,H5SVG互动产品5件,主报《羊城晚报》累计推出约51个整版。截至312日,羊城晚报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全网累计阅读量约2.6亿,其中海外传播矩阵累计流量超3105万。


羊城晚报2025全国两会融媒产品精彩纷呈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7位在前线奋战的记者,其中5位是持证采访记者、2位是“00记者,听听他们讲述本次两会采访报道背后的那些故事。

点击视频,一键了解羊晚融媒轻骑兵的十八般武艺
四次出征,每次都是全新体验
时政新闻部
侯梦菲

今年是我第四次以持证记者的身份,跟随广东代表团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尽管对大会各项议程已轻车熟路,但还是压力山大。
今年,羊城晚报两会报道最大的特色就是视频优先。本次两会的视频产品大多是于我们设在首都宾馆的直播间完成。两会期间,我每天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听会、邀约代表、撰写提纲、出镜、采访、写稿、核版……所以,我和周巍通常是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2-3点才回到房间,第二天亦是如此。每天呆在工作间的时长超过18小时。

在直播间工作到凌晨两点
作为一名具有“i人属性的文字记者,我本就不擅长出镜,尤其面对林蓝、李东生、冯兴亚、何小鹏、钟铮、高文等大咖时,内心更加紧张。幸好,在周巍的帮助下,我与诸位大咖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没有出现卡壳,圆满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
其中最难忘的是,我在人民大会堂偶遇奥运冠军张雨霏。被媒体包围的她,微笑着婉拒了所有媒体的提问。我鼓起勇气,问了三遍关于十五运会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她的回应,这条视频也迅速成为了爆款内容,全网累计流量超1100万。

在两会前就策划并拍摄的《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也生动展现了基层代表的风采,让茂名化橘红和连南八宝袋火遍会场内外。

如果问我今年两会的心情如何,一组水瓶微日记最能表达↓↓↓
水瓶上的两会微日记


爆款视频的背后
是未雨绸缪和锲而不舍
音视频部
周巍

在进入驻地的那一刻,我们内心就一个想法:要做爆款。对,就是这么牛气冲天。
有赖于整个报道团队的紧密配合和通力合作,这次我们制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他带着化橘红树苗来全国两会啦》短视频,各平台总播放量超2000万,总转赞评超13万;《全国人大代表张雨霏:希望全运会越办越好,期待自己在大湾区的表现!》各平台总播放量超1100万;《今年再招5000人!董明珠向省委书记保证》短视频总播放量超400万。


要说爆款作品背后的秘诀,其实就两点:未雨绸缪、锲而不舍。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他带着化橘红树苗来全国两会啦》的视频,在全国两会开幕前的策划阶段,我们乘车6小时到茂名化州采访廖志略代表,倾听他的履职心声,与他促膝长谈到深夜12点。在聊到他将带着化橘红树苗参加广东团代表小组会议时,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拍到这个画面。在进入驻地的第一天我们就跟他确认行动时间。我当时的想法是:一刻也不能错过,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细节,每一句话,都要拍下来。这些画面弥足珍贵且不可复制,能够及时地将基层代表的心声传播出去,就是对他们履职成果的最大尊重。


在全国人大会议开幕的当天,我们早早来到大会堂守候,会堂内人头攒动,四处都是媒体围堵代表采访的场景。想要抓流量,靠的就是脑子快身体好脑子快是指看到代表们的一瞬间,心底就要快速地有针对性地提问;身体好则是要抢占有利身位,拍到好画面。这两点,我与侯梦菲配合默契,在全国人大代表张雨霏走进大会堂的那一刻我们就盯紧了她,梦菲迅速贴到了张雨霏身边向她提问,我用常年健身练出来的麒麟臂挤开身位,拿到了正面的角度拍摄,完成了这次简短而不简单的采访。

实在困了就在直播间眯一会儿
持证随团采访期间,我们的工作地点呈三点一线:驻地直播间分组讨论会人民大会堂。报道任务繁重,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也十分考验记者的抗压能力。但产品持续攀升的传播数据,也一点点地消解心头的压力;转评赞的数据,是鼓励也是动力;总结经验,我们明年将再接再厉,续写佳绩。
两会险记
北京记者站
王莉
这是我第一次持证报道全国两会,整个过程仿佛搭乘了一趟超长的过山车,起伏跌宕,回味无穷。
出发,满怀期待。填写完报名信息后,我便开始琢磨,持证记者究竟能做些什么?出镜报道无疑能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于是我萌生了做一档视频新闻栏目的想法,并将其命名为《两会莉场》。
起点,一波三折。栏目的首战34日的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听会议、写文案,对于常驻北京的我来说已是易如反掌,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镜头前自如流畅地播报,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拍摄及回传素材。然而,开录时状况百出:缺一只收音麦,提词器忘带,发布厅即将清场……我心里又慌又急,摄像搭子曾育文老师倒是稳如泰山,开机,开录!趁着关灯清场前的几分钟,总算顺利完成。



过程,气充志定。人大会议开幕当天,代表入场前,我们抓拍到了被人群簇拥入场的雷军,和雷军身后即将走红的周云杰;在首场部长通道,我抢占第一排的绝佳位置,并获得了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提问的机会,顺利完成了今年两会广东媒体首问
终点,感慨万千。最后一期《两会莉场》,我们从容地在大会堂清场前录制,在安保的催促声中淡定地看回放。那一刻,心中竟有些许不舍——这次两会报道之旅原来已经结束了。

感谢搭档曾育文老师的镜头,避开了紧张,保留了气宇轩昂;感谢剪辑小黑屋里不分日夜奋战的老师们,幕后的默默无闻,是最响亮的号角;感谢整个两会报道团队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的齐心协力,让远在北京站的我倍感温暖,不再孤单。这趟过山车已进站,期待再次排队上场!
轻骑兵之姿,奏响两会强音
经济新闻部
孙绮曼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工作中,我作为羊城晚报融媒轻骑兵的一员,秉承一人一团队的职业素养,以全国政协持证记者的身份前往报道前线。
用一句话总结我的全国两会初体验:上了一次央视,做了一条爆款,采了一批大咖,写了一组大稿。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产出稿子50条,视频13个,海报13张,新媒体长图3张,总流量超百万。


在采访全国两会政协小组会议时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内容创新是轻骑兵撒手锏。两会期间,来自深圳的全国政协委员张春华在经济界别小组会议上作了一首打油诗,接地气地为广东call”。在新闻现场,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制作成了视频和图文报道,轻量化、场景化的表达让严肃的政治议题变得可触摸,视频产品在羊城晚报全媒体矩阵观看量超50万,在全网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圳政协视频号转发,深圳商报就这一细节进行报道,引用羊城晚报报道内容。


全能素养是轻骑兵生存法则。独自行走在人民大会堂、驻地酒店,我既是手持pocket的摄像师,也是面对镜头的出镜主持;在小组讨论现场,既要速记代表观点,又要即时拍摄短视频,做讲解、抓热点、抢时效,采编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迭代。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当两会报道进入分秒必争的融媒时代,轻骑兵的价值不仅在于,更在于。每个我们都是中央厨房的枢纽,每个作品都是多终端传播的起点。只有用快闪的节奏、有温度的表达传递民生实事、经济脉动,才能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赛道上跑出 加速度,让两会声音直抵人心。
每一分钟都不能虚度
音视频部
曾育文

2017年开始,我就多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报道工作,但今年是我第一次持上会记者证,第一次冲在最前线,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感动。
代表委员们要高效建言资政,这让我也有了每一分钟都不能虚度的紧迫感。全国两会是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各大媒体同台竞技的舞台。358点半,第一场代表通道开启。为了能占据绝佳的拍摄位置,媒体人卷出花,凌晨5点半的北京,气温接近零度,从各地赶来的媒体人已在人民大会堂门口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队,大家扛着长枪短炮和梯子等设备,跺着脚抵御寒冷,摩拳擦掌等待着。代表委员一入场,就被大家围得寸步难行,各大媒体为拿到一手资料,又采又拍,各显神通,现场热闹非凡。

在广东团组开放日现场埋头奋战

今年的全国两会,羊城晚报融媒体报道中台前移,将后期和审发岗位也前移北京,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前方拍摄完成传回素材,后方及时响应,剪辑、包装、审核、发布,一气呵成,这也让我深刻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
让世界感受文化共鸣
对外传播部
刘泳希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作为外宣记者,我主要做了在广东团组开放日上对印尼安塔拉国家通讯社记者戴思佳的全程采访Vlog。在携手并进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戴思佳在去年参与过羊城晚报对外传播部主办的印度尼西亚主流媒体记者湾区行活动,参访了广州和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年全国两会选题策划时,大家便提议制作一个聊天对话式Vlog产品,分享她对广东的感受和在广东的见闻。


采访印尼安塔拉国家通讯社记者戴思佳(左)
在前期与她沟通聊天中,我惊讶地发现,油条在粤语和印尼语的发音都类似于油炸鬼,印尼语很多发音都是源于中国的方言,此外,还有很多客家人在印尼经商并定居,所以他们对“HAKKA(客家)特别熟悉,当我提到广东梅州是客家之乡时,她也表示特别想再次来到广东看看更多的地方文化!这次的拍摄让我受益匪浅,文化外宣是国际传播的重点之一,如何通过我们的产品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共鸣,更是我们需要深度挖掘的重点课题。
团队协作创造无限可能
音视频部
梁岚

作为音视频部的新成员,我有幸加入两会剪辑团队,参与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工作。在8天的高强度报道周期中,我承担了短视频剪辑、动态包装、海报设计等多类型任务。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主流媒体在重大时政报道中的专业性与高效性。
两会报道对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近乎严苛。我们三人组成的剪辑小组需要实时响应前方记者回传的素材,从粗剪到精修、从画面包装到字幕校对,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制作与发布。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背后,是团队协作释放的强大能量。策划、拍摄、剪辑、包装各环节形成高效流水线,面对面沟通协作成为常态化操作。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理解,新时代媒体人既要保持对内容的敬畏,也要在技术迭代中持续突破创作边界。未来,我将带着在这次经历里淬炼出的专业态度,继续投身于融媒体报道的创新实践中。

来源:羊城晚报全媒视界公众号
编辑:梅镕缨

116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20:44: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百度“复活”贴吧

312日,百度贴吧进行了一次重要更新。
以往版本的更新,均为解决部分已知问题,提升体验。但此次更新,则引入了包括“打分”、“抽奖”等互动新玩法、接入DeepSeek满血版的AI智能体、贴吧小组件、吧单等在内的新功能,同时还打造了一个新版个人主页,带来视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更好逛了,也更好玩了,也更容易经验加3了。”有用户告诉AI蓝媒汇。
以新功能“吧单”为例,该产品类似于“歌单”,将同一兴趣爱好类型涉及的贴吧全部收集起来,方便用户浏览关注进吧,找到同好,比如“集邮大师”吧单、“爬宠要怎么养”等吧单。
在这背后,百度的目光正放在贴吧这个“情怀式”产品上,主打“聊兴趣,上贴吧”,希望将贴吧真正打造成为年轻人都爱的潮流兴趣社区。
消息显示,为应对搜索竞争,百度开始重新UGC,重新审视百度贴吧,并在战略调整上适当减少广告,以促进老用户回归贴吧。
这一战略方向已被明确列入百度贴吧相关负责人的 OKR 之中。据了解,在汇报关系上,百度贴吧被放在百度信息分发平台总经理、百家号负责人李小婉下面。
不仅在C端,百度贴吧围绕用户体验也大作文章,AI蓝媒汇注意到,在B端,百度贴吧也于日前再次上线了“官方吧”入口,向B端企业产品开放。根据介绍,该“官方吧”打出了“在你的地盘,遇见你的粉丝”等口号,以吸引企业产品入驻。



目前比较知名的“官方吧”,多在游戏领域,比如“绝地求生吧”、“网易阴阳师吧”等。
AI蓝媒汇注意到,区别以往,目前该“官方吧”入驻,仅支持企业认证,不支持个人认证。同时根据协议,官方吧创建后,担任官方吧吧主的百度账号无需参与《百度贴吧吧主制度》要求的考核,但需要每年通过本平台进行官方吧身份资质年审认证。
此种逻辑类似于微博对蓝V的年审,以及微信对于公众号的年审,意在进一步规范官方吧生态,以及服务于商业化,从B端进行收费。
种种动作表明,一方面百度正在大模型赛道上通过文心一言不断迭代,另一方面,百度也正在押宝贴吧这个已经存续22年的产品,试图盘活重振其昔日辉煌,以应对当下搜索之变局。

争夺兴趣社区
80后的广州人李明,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在上贴吧了。
最近一次发帖,还是在20231月,彼时的他终于摇到了号,于是上去“广州摇号吧”发帖宣告此事,算是以这个仪式感宣告自己摇号多年生涯的终章。
“从14年开始摇号,时不时会上贴吧去看一下同样在摇号的人情况是怎么样的,相关动态了解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李明告诉AI蓝媒汇,这正是几年来他还玩贴吧的唯一理由。而摇号结束之后,他也基本上就忘掉这个产品了。
但在大学时期,李明则是贴吧的狂热用户。
无论是在自家大学的官方校吧以及小号,还是在NBA吧、凯尔特人吧、米兰吧等体育吧,都能看到李明的活跃身影,甚至其个人也参与了不少“爆吧”事件。
但现在的他,一方面体育这个兴趣领域,早就转移到懂球帝、虎扑等平台,“它们的内容会纯粹一些,而相比之下贴吧过于野蛮;二是灌水内容太多,很多帖子都是无意义的,单纯是为了所谓的经验,而有些贴吧成为死吧,点进去基本上都是广告贴。”另一方面,有关生活分享类,则是转移到小红书,“后者丰富,且有用多了。”
这也正是百度贴吧面临的压力。



百度贴吧作为中文互联网曾经最大的社区,一度在2015年注册用户突破10亿,并拥有3亿月活,但在随后,却逐步衰退沉寂。数据显示,到了2021年,贴吧的月活用户从2015年的3亿降到了3743万,5年时间就流失了近九成用户。
一个在百度内部经久不衰的议题是,“贴吧要是做好了,还能有小红书什么事。”
只是市场没有如果。
针对百度开始重视 UGC ,并在战略上适当减少广告,李明认为此举做对了。“贴吧的用户基础还是在的,同时,贴吧在兴趣社区上包罗万象,以及能提供一些有用信息的优势。”他说道。
00后游戏玩家四四,同样赞同这一点观察。
他告诉AI蓝媒汇,他对于百度贴吧的认知几乎和入坑GTA的时间相同,毕竟当时能集中找到大量游戏内容、攻略的社区,有且只有里面玩家自建的“5吧”,当然,现在也是。这种内容跨度、覆盖面,是其他平台完全不具备的。
在他看来,在这些相对小众的5吧等贴吧中,恰恰可以找到在这个领域最真实的UGC,优质与否用户完全可以用脚投票选出。
不过这些的前提,都需要百度贴吧能否构建一个更好的内容生态。
百度已经迈出了这一步,许多用户眼下最大的期待是,希望后续在商业化压力下内容生态不要变形。
保卫搜索入口
事实上,百度在内容生态建设上,必须要迎头赶上了。
数据显示,百度搜索的市场份额一直是处于下滑状态。以国内市场为例,百度市场份额已经从2021年的86.82%逐步降低至2024年的60%
压力主要来自抖音小红书等发力站内搜索的冲击,比如去年第四季度,小红书的日均搜索量来到了 6 亿次附近,小红书搜索的体量已经逼近百度的一半,但本质上,是百度自身搜索内容池的萎缩。



80后的天津人杨华,就告诉AI蓝媒汇,以前想搜索什么信息,她都是在百度。但这两年,首选换成了小红书。
“比如想获取一些实时的信息。像前段时间老铺黄金爆火,我也准备去买点,当天早上去小红书一搜,就能知道现在具体店铺的排队情况是怎样的,有用户会发,这种即时的动态,百度眼下是缺少的。”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应对抖音小红书等不断对搜索市场的入侵,还是迎合AI搜索的发展趋势,百度都需要再次审视UGC内容,丰富自身UGC内容池,从而提供“有用”、“有趣”的搜索内容。
在此背景下,贴吧作为百度核心UGC内容池,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百度贴吧共有约2300万个兴趣主题贴吧,虽说用户规模上不复昔日辉煌,但不少贴吧,比如“孙笑川吧”、“抗压背锅吧”,依旧拥有不少人气。以“抗压背锅吧”为例,该贴吧有575万用户关注,累计发帖超过2亿。
显然,贴吧的生命力还在。



来源:AI蓝媒汇公众号
编辑:梅镕缨


1166#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22:19: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主播:李炮儿

李炮儿是一位专注于挑战类内容的主播,他乐于接受粉丝提出的各类挑战,并以“开干,我追求的就是真实体验”为口号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编辑:梅镕缨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20:35: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1164#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21:14: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3亿月活的微信接入DeepSeek,腾讯在下一盘超级大棋?


昨日,微信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R1模型,在微信聊天界面顶部进入搜索栏,页面会出现“AI搜索”入口,点击后出现输入框,并有“快速问答”、“深度思考”两个选项可选。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近日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在灰度测试范围内的用户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这次AI搜索接入DeepSeek-R1,不涉及与DeepSeek的合作,与此前腾讯云上线DeepSeek模型类似。腾讯多个产品正在探索接入DeepSeek。
旗下系列产品接入DeepSeek,腾讯不可谓不速度——就在上周,腾讯云AI代码助手、腾讯元宝APP也接入了DeepSeek-R1。
要知道,自业内开展大模型军备竞赛以来,相较其他大厂,腾讯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这次在接入DeepSeek上如此迅速,显然更符合腾讯谨慎的产品路线——DeepSeek模型的优秀,已经是业内的共识。此外,腾讯更关心的是应用落地,应用能抢占用户心智,这就够了,至于是用自家的混元大模型,还是其他家的,并没那么重要。

腾讯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为拥有超13亿月活的“超级应用”,微信+DeepSeek,被业内称作“王炸”般的存在。一方面,DeepSeek出圈之后,彼此相互独立的各大互联网App独占的搜索场景,或者说独占的用户流量池在流失。另一方面,从搜索这项能力来看,微信此举既像是一种防御,也像是AI 大模型开源路线占上风后的重大战略选择。
腾讯在已有混元大模型的基础上,为何要在微信搜索中接入 DeepSeek - R1?背后有什么考虑和战略意图?对此,国内某开源社区平台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表示,微信接入 DeepSeek - R1”有技术、竞争等多方面的原因,背后也有着生态、市场等多维度的战略构想,能给腾讯带来用户、商业等多领域的好处。”

首先是技术互补。DeepSeek - R1 在长文本推理和复杂逻辑推演上有优势,能弥补混元模型在即时性问答之外的短板,在处理 “对比分析类” 问题时,可整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全网信息源,生成结构化答案。

其次是分散风险。相比竞争对手主推自研 AI 模型,腾讯选择与新兴 AI 公司合作的策略显示出其差异化思维,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研发风险,同时保持灵活性。
最后是,利用开源特性。DeepSeek R1 是开源模型,采用 MIT 许可协议,支持免费商用、任意修改和衍生开发等,腾讯可以较低成本实现智能化升级。
“AI 服务的接入为腾讯带来了新的商业化可能,无论是通过直接向用户收费,还是基于 AI 搜索的广告变现等方式,都能为腾讯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能促进微信其他业务场景的创新,推动整体业务的发展。”该开源社区平台负责人表示。
另有业内观点认为,腾讯一贯在技术创新上慢半拍,但喜欢在新技术趋势明朗后,利用自己超级应用和巨大流量进行战略布局。从微信生态的商业化探索来看,此举也将重塑微信的商业化天花板:B端可通过API向企业输出智能客服、营销文案生成等能力。C端也可推出订阅制AI服务,激活用户付费意愿等。


DeepSeek或带来腾讯系的价值重估?
DeepSeek R1横空出世并震动海内外后,国内二级市场出现围绕DeepSeek投资热潮。梦网科技、杭锦科技等股价段时间翻倍,优刻得涨幅接近300%,每日互动最高涨幅400%。腾讯及微信拥抱DeepSeek是否会带给腾讯系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价值重估的机会呢?
国信证券建议重点关注阅文集团、腾讯音乐等。
西南证券计算机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湘杰认为,微信接入DeepSeek从生态方来看,核心利好的还是腾讯公司本身,以及以及它的生态企业,比如微盟、有赞这样的港股上市公司。
华西证券计算机AI团队刘泽晶则表示,DeepSeek R1惊艳全球,是国产AI应用的“诺曼底时刻”。微信接入DeepSeek,更大的意义是“DeepSeek正在“改变全球AI生态,‘国产-开源’组合拳,剑指全球AI话语权。
在AI 智能体方面,他建议关注开普云、彩讯股份等。

微信拥抱DeepSeek如此快速,势必也将形成行业的压力传导——对于字节跳动、阿里这样的大厂而言,如何分配自家大模型和接入DeepSeek的力度,如何应对当下的局势,这需要重新审视;百度已经在此前宣布文心大模型将开源。
对于很多腰部乃至头部的AI公司而言,是依托垂直领域的技术纵深构建护城河,还是转型为生态链上的模块化服务商,这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来源:财联社
编辑:程正元



1163#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21:39: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上海报业集团:坚定打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攻坚战
2024年是上海报业集团系统性变革的破题之年,2025年则是重点突破之年,将全面打响内容创新、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2月11日,上海报业集团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在题为“创新求索  破浪致远  坚定打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攻坚战”的讲话中表示,自1月1日起,解放、文汇、新民三大报“三端合一”,全新的上观新闻精彩亮相,打造上海媒体移动传播旗舰平台和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客户端领先品牌,打响“第一枪”;春节开工首日,澎湃新闻启动上线以来最大力度最大规模优化调整;各媒体按照集团系统性变革方案,尽锐出击密集开题。从深入调研到方案打磨再到新产品上线,系统性变革持续推进,跑出了“上报速度”!
2024年的收获
李芸表示,2024年上海报业集团高举旗帜,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奋力转型,经济运行逆势向上。集团媒体荣获包括2项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内的全国级奖项29项,124件作品全网点击量(播放量)破亿,1264件作品点击量(播放量)超千万。817个账号入驻第三方平台,总粉丝数4.5亿,各媒体在视频号、抖音号两大主要视频平台的粉丝数较2023年分别增长26%、8%,日均生产视频805分钟(不含直播),全年直播4600场+,构筑起融合传播的新高地。截至去年底,集团各媒体海外账号粉丝数总计1100万,海外账号总阅读量超15亿。同时,上海报业集团积极推动媒体经营向“新闻+”全案服务模式转型,积极扩容“文化+”产业布局,强化监管盘活资源严控风险,去年超额完成集团全年营收和利润目标,其中新媒体收入占媒体主业收入达73.09%,创新服务收入占媒体主业收入50.75%。李芸表示,2024年系统性变革破冰开路,制定出台了《集团深入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工作方案》,以构建强大的媒体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体系为标尺,以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全媒体经营模式为基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解放日报持续做强时政、评论、深度报道,强化“大时政”头部内容。文汇报整合《文学报》,聚焦提升人文思想领域优势。新民晚报打响民生内容品牌,聚焦服务城市治理。澎湃新闻全面转型“专精深”,持续保持在全国互联网原创新闻媒体的领先优势。界面财联社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力打造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积极迈向资本市场。新闻晨报重点打造“随申嗨”文旅商体展资讯服务平台。上海日报探索针对特定群体的互联网精品内容订阅付费模式。东方网转型成为具有文化传播特色的数字内容服务商和文创产品运营商。“过去这一年,我们强化自我革命的自觉,不畏惧、不迟疑、不懈怠,坚定地在改革创新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过这一年,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各种难题和挑战都是有解的。我们也更加坚定,信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才会有信心和希望!”李芸如是说。
2025年的发力重点
李芸透露,2025年上报集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要求,在市委、市委宣传部坚强领导下,服务大局,抢抓机遇,主动变革,加快建设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前沿科技为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实绩彰显担当,以实战淬炼铁军,继续成为引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先行者。一、全面打响内容创新攻坚战2025年,集团积极推动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界面财联社三大平台变革焕新、提升能级。同时,在集团改革方案框架内,推动其他媒体依据自身禀赋,集中资源兵力,做优做强垂直领域与优势领域。当前要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一要提升舆论引导力。紧紧围绕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围绕上海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举措成效,精准设置议题,强化沟通联动,抢占主动权主导权,推出一批兼具专业深度和情感温度的内容报道,讲清楚政策举措成效背后的逻辑。把握“时度效”,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密切关注微观感受,以人为本,反映数字背后的体感、焦点背后的民情,积极有效传递信息、化解疑虑,避免出现“温差、落差、反差”。做强评论,推动年轻生力军在互联网上善于发声,立足“深”与“准”,打造评论品牌矩阵,打造建设性舆论监督品牌。建强智库,让更多“文章”变成“文件”,“谋划”影响“规划”,“对策”融入“决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金点子”。做强原创,树牢精品意识,聚焦各自特色定位和优势领域,从中华文化沃土和上海国际大都市中汲取创意灵感、系统谋划策划,力争每年拿出几部焕发时代光芒、体现思想张力、彰显文化审美的扛鼎之作。
二要提升平台影响力。内容创新攻坚战要从建平台向扩影响持续深化、递进。解放日报要加强评论理论,做精“百姓话思想”“信仰之路”“上海企业在海外”等高辨识度党媒品牌。文汇报建设“文艺评论矩阵”,做强“文汇理论”等专业IP和“大家”“城市软实力讲述”等系列人文类视频王牌产品。新民晚报建设“民生品牌矩阵”,打造“民生帮办”“新民直播”“市民文体”等民生工作群。上观新闻围绕“稳预期强信心促消费”“五大中心”“新质生产力”“人民城市建设”等核心发展议题,突出权威深度视角,提升视频直播品质,增加用户受众粘性。澎湃新闻持续打造“新引擎”“ 奔流”“超级公司”“超级产业链”等系列IP,强势推出“中欧50年50人”“信心从何而来”“寻找基辛格”“深度政经观察理解城市2.0计划”“大方之谈”等重磅策划。界面财联社重点推出“出海的人”“预言家”“领先布局 奋进踊跃”等系列策划,做强“Invest China投资中国”“链接市场 沟通全球”等国际传播项目。上海日报重点打造MagHub经济外宣账号,扩大“机遇中国”对外宣介,着力提升“外媒看中国”等明星工作IP的国际影响力。新闻晨报重点孵化“上海腔势Chance”“魔都荡马路”“100家宝藏小店”等一批文旅商体展垂类视频号。东方网重点发力纵相视频、ModuCity融媒工作室。三要提升国传战斗力。把上海的综合优势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传播优势,全面推进全领域、全平台、全流程、多主体国际传播。打造旗舰项目,以“Why China·上海之声”为牵引,做大上报国际传播矩阵,重点打造一批辨识度高、传播力强的外宣品牌,全力实现集团外宣平台海外社媒账号影响力倍增目标。建好服务平台,立足上海做好“主场外交”,持续拓展SIXTHTONE、CNS、IP SHANGHAI、老外讲故事等平台功能,着力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让每一个来过上海的人成为上海精彩的传播者。做好经济外宣,打造国际媒体报道中国的首选信源,及时全面阐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有理有据驳斥西方唱衰看空论调,引导国际社会客观认识中国。加速海外建站,进一步抢占源头舆论先手,提高国际重大新闻的“在场感”和“首发率”。四要提升传播效能效力。全力打造科学评价体系。在实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科学占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设立为精品内容服务、向重点项目聚焦、向优秀人才倾斜的绩效考评体系,构建覆盖全媒体、全端口、全形态的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一媒一策、一门类一办法,采用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点赞量等多维指标,评价内容传播效果;通过下载量、日活、时长等客观评估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进一步凸显“指挥棒”和“度量衡”作用。全力提升内容运营能力。配齐专业化的内容运营团队,以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更加颗粒化、精细化研究内容的影响力,对无效内容进行削减,对有影响力的内容加大投入,围绕不同平台和渠道的用户需求开展差异化运营,实现精准匹配和价值最大化。大流量、正能量、高质量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正能量前提下的大流量,有流量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但是没流量的“自娱自乐”一定称不上是好作品。二、全面打响科技引领攻坚战春节前,DeepSeek一举引爆全球。李芸表示,对于媒体而言,只有保持高度的技术敏锐,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打造新产品,拓展新渠道,才能赶上时代浪潮,占据传播制高点。对个人而言,主动去学习AI工具,将它转化成职业竞争力辅助力,这才是最务实的生存之计。今年上报集团要重点抓3方面工作:一是建设新平台。建成AI智能生产传播平台,集聚最先进的生产工具,颠覆式重构融合发展技术底座,实现“更智慧、更可控、更高效”的新质生产力。在生产环节,实现内容核查、语音转文字、智能配乐、自动翻译、文本图片转视频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基于真人孪生、数字分身、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的表达创新,助力精品创作。在传播环节,依托海量数据信息帮助媒体更好勾勒用户画像,建立深度连接,实现精准推送个性分发,开展用户互动,指导内容策划、运营和推广。在评估环节,精准实现传播效果评估与数据考核,通过捕捉受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判断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帮助媒体提升管理效率。整合构建集团媒资库,深挖AI时代内容资源的数据价值,建设集团媒资工具平台,形成符合大模型研发需求的标准化语料产品,构建内容数据双循环。
二是抢抓新布局。超前布局未来传播渠道,在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全场景智能生态中抢占先机,打开人机交互新传播空间。在“万物皆媒”时代,任何智能终端都不仅仅是内容分发接收终端,也是人机互动、协同、陪伴的能动主体。目前,澎湃新闻已经与华为、腾讯智行、阿里斑马智行等车机生态服务商以及比亚迪、长城等主流车企达成内容生态合作,是全国主流媒体中最早一批开展的车机生态项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头部科技企业、互联网大厂、科研机构等协同合作,构建以媒体为核心场景的全链条创新孵化转化机制,打造开放共赢的良性生态。探索AI智能体应用产品。AI智能体可能很快会成为新的平台入口,长期看甚至会颠覆现有的各种客户端软件。我们必须敏感地关注到,当前AI智能体正在从“工具”转变为“行动者”,在传播中展现出自主决策和协作能力,形成以智能体为中介的新型传播关系,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媒介角色,更使得用户体验进入全新的阶段,我们必须“踏上点”,借势借力,坚定出发,敏捷迭代。三是激活新人才。全方位助力专业能力升级,畅通专业人才成长通道,进一步完善复合型人才评估体系,让内容与技术团队心智打通,联合共创,共享C位。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素养”为支柱的人才能力体系,帮助媒体人迅速掌握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可视化等核心技能,更好胜任智能化采编、生产、分发、反馈等媒体场景实践。全方位调整生产作战体系,大力借鉴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团队文化,自上而下打破部门墙,推行“主理人”、“项目小组”、“揭榜挂帅”等新机制,更加柔性、轻巧、扁平,更加开放、包容、共享,集约高效汇聚生产要素,激发生产潜能。颠覆性的变化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用起来”是硬道理。AI应用是一项长周期的工作,人机协作需要建立信任与适应的过程,只有下场行动,才能克服恐慌与焦虑。三、全面打响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现媒体可持续发展,打响高质量发展攻坚战,要着重把握好3个要点。一是经营转型向“深”提升。“深”,就是深刻理解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深化媒体的品牌优势、内容优势和传播优势,深化与新兴产业、多元领域和广泛受众的链接。要进一步做深文旅商体展融合联动,助推消费转型升级;做深金融信息服务,打造信息披露、品牌传播、融资对接、舆情管理等一站式信息服务体系;做深全媒体传播,探索直播、短视频等新商业模式;做深媒体智库,为政府提供多方面支持与服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产业发展向“精”前行。“精”,就是精准定位、精确执行、精进能力、精益求精,不求大而全,务求高质效。上海书城、江南书局、新华悦读等要成为“书香上海”的引领性标杆性品牌。上报园区、新华文创等要成为赋能上海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海富、小伙伴、尚音等项目要助力提升区域文化教育产业能级。瑞力、众源两大产业基金要更好发挥“瞭望哨”“链接器”的枢纽功能,实现传媒、科技、资本协同发展,为打造“最懂科技的传媒集团”提供可持续的平台支撑。新华传媒要积极探索新兴文化业务领域,不断提升影响力。
三是集团治理向“实”发力。着力提升集团治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专业化,就是要科学把握传媒规律、技术规律、产业规律、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不断提高科学研判,决策和统筹能力;不断强化成本意识,效能意识,提高企业管理力,持续提升科学管理的精细度、颗粒度。规范化,就是要合规经营,规范执行;实施成本绩效管理,强化对资金的统筹;提高监管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守牢安全底线,做到监督在要害,管理在关键。管理就是竞争力,“管得住”是各种创新突破最首要的前提。李芸最后强调,打赢三场攻坚战,必须始终坚持党建领航。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凝心聚力助发展,要着眼长远建队伍,要锲而不舍抓作风。“创新求索,破浪致远!11年来,上报集团遵循党中央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坚定前行。创新变革是我们最鲜明的标识。改革没有标准答案,能否开新局、再突破,考验我们的智慧;改革没有完成时,面对各种风浪变局,考验我们的定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坚信:做好自己,上海报业一定有未来,上报人一定有未来!”
来源:传媒瞭望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ugKHE74RtAEU9_vraH_4Q
编辑:刘诗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