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德沦丧 北风太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7: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bystanders.blog.caixin.com/archives/39676
摘要:近墨者黑,道德沦丧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逆转人心不古的趋势,可描述“美好”现实,亦可进行“说教”。关键在于不用北风般的凌厉,而要像阳光般的温暖人心。
[url=]人心不古、道德沦丧[/url]——这或是我们这个社会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一路下行中,“小悦悦”或许是很多人心中的痛。
一、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17:25,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镇广佛五金城,一名2岁女童王悦独自跑出家门百米外,先后被两辆汽车碾压,最初路过的前18名行人未及时施救,直至第19位路人陈贤妹救起王悦,随后被送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2011年10月21日凌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宣告抢救无效离世。”
这并不是我们的特产。
“2008年7月17日,两位吉普赛女孩(分别为11岁和12岁)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滩意外溺亡,而海滩上众多的游客在这一过程中,依然晒着日光浴,未作任何施救措施。”
两个惨剧各有独特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点:众多路人中无人施救!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跳出两件事各自的背景,这对应于社会心理学的“旁观者效应”——紧急情况下,每个人施以援手的可能性与在场的人数成反比;人越多,每个人动手的可能性越小。
为何会这样?以往的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1)责任分散——就算我不施以援手,别人也会的;就算没人施以援手,我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与所有人平分的。(2)众人的许可——面对紧急情况,其实我是不确信是否需要动手的;因为其他人都没动,所以可以推定我也不需要行动。
但我今天真正想说的,跟“旁观者效应”没有关系——虽然我们自称“旁观者”,但绝不是冷漠的一族。相反,我想讨论一下道德沦丧的传染性、每个自认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个人能对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我们伟大的政府和公共机构又可以做点什么。
二、道德沦丧的高度传染性
我们是社会性的动物,不管我们自认为多么特立独行,我们的行为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在美国的印度朋友会说,很多印度人在美国都是淑女绅士,回到印度就立刻随地吐痰。
2008年《科学(Science)》发表了“The spreading of disorder” (且翻译为“无序状态的传播”),作者为荷兰Groningen大学的三位学者,他们做了一系列的社会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们认为别人不守规则或道德低下的时候(比如墙上有涂鸦、乱停车),他们自己也更有可能做违反道德或规则的事情(比如乱扔垃圾、甚至偷窃)。
比如,他们研究了环境对乱扔垃圾的影响。实验地点是一条明令禁止涂鸦的小街,街上也没有垃圾箱。荷兰也是个自行车“大国”。他们把毫无用处的小广告别到停放在那里的自行车上,然后观察人们如何处置这些小广告。

实验有两个环境:如上图所示,A中墙上没有任何涂鸦,77名车主只有三分之一乱扔垃圾;而在第二种环境中,在同样的街道,基本类似的天气情况,如图B所示,墙上有蓝七八糟的涂鸦,此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乱扔垃圾。
其他的几个实验也有同样的结果。再举一例,三位学者在一个邮筒中放置了一个信封,但有一张5欧元的纸币很明显的露在外面(如图所示),每个人都可以顺手牵羊且不费吹灰之力。比如,当周围环境整洁的时候,只有13%的人拿了钱;而当邮筒周围堆了垃圾的时候,有23%的人顺手牵了羊。

有意无意地,当我们觉得别人道德沦丧之时,也是我们自己降低道德标准的那一刻。
这一结论是令人沮丧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加速这道德沦丧的进程;这也是令人充满希望的:把上述的实验倒过来看,把街道打扫干净,我们不就可以减少乱扔垃圾和小偷小摸的人了吗?
三、别人的道德水准
人们有“从众心理”——别人高尚,我也高尚;别人卑鄙,我也卑鄙。如何逆转道德沦丧的进程,关键在于如何让每个人都知道别人的“高尚”。
再让我引用一篇论文:“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ve, and reconstructive power of social norms.”(姑且翻译成“社会规范的建设性、破坏性,以及重建作用”)
研究者监测了290户家庭的用电量,每周他们会在每户的门把上挂一张表格。一类表格是描述性的,他们给出了该用户的用电量,邻居的平均用电量,以及一些节约用电的小窍门。结果发现,收到这类表的家庭中,用电量高的开始节约用电;而低于平均水平的那些用户,用电量竟然上升了。
另一类表格中,除了上述的信息,他们加上了一个表情:如果用电量低于平均水平,就给一个笑脸:
如果用电量高于平均水平,就给一个不开心的表情:
结果发现,用电量高的用户依然开始节约用电;而低于平均水平的那些用户,用电量没有上升。
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一个笑脸,包含了社会对节约用电的推崇,是一种隐性的“说教”,就如幼儿园给小朋友发的小红花。获得了社会的许可和嘉奖,优秀的行为会得到加强。
Robert B. Cialdini在他的《Influence》一书中提出:当人们的行为比“大家的预期”更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描述现实(或同时进行“说教”)来提升道德;而当人们的行为比“大家的预期”更差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描述现实,而采取“说教式”的方法。
蝙蝠侠在《暗黑骑士》最后背的黑锅,却是这一原则的例外:他用自己的黑锅给大家描述了一个“更美好”的现实。只有Gotham[url=]市民相信[/url]那真的是现实 ,这黑锅才有意义。
说到这里,得给CCTV发一朵小红花:2011年10月21日的《新闻30分》播出了《抬车救人?该出手时就出手》。2011年10月19日,江西南昌一名2岁女孩被汽车撞到并在压在车下,周围众多民众携手抬车救人。央视的评论道:“帮助别人的氛围可以激发善举,勇气也可以相互传染,其实,在每个人的心底,善良和勇气都不会缺乏,缺少的可能是自主的萌发,所以,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当我们想解救他人的危难时,不妨振臂一呼,把善举和勇气传染给更多的人。”
赤果果的“说教”,亦是赤果果的“报喜不报忧”。
四、失败的说教
很可惜,道德沦丧的黑手撕碎了CCTV给我们描绘的一纸美好;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总是成为三月第一周的热门话题,然后被罄竹难书的“消费者受难记”淹没;“见义勇为”也成了高考的加分机器。
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描述现状的可信度与说教的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
当CCTV开始说教的时候,我们所想到的,是我们有多少次被蒙在鼓里。一个卑鄙下流的人,也有权力说教,只是没人愿意听。另一方面,当每个人开始做“恶”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周围的每个人:我开始做“恶”了,所以你做“恶”也没什么关系。
学雷锋见义勇为或金钱奖励有可能毁掉那残存的高尚。
确实,那些好人好事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社会也需要给这些人这些事提供正确的激励。但,上媒体、树典型、发现金,或许是下下策了。未经证实的消息:“见义勇为”的陈贤妹,也被人指责她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伸出援手。每每树一个“高大全”的典型,得到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若找不出破绽,也会安慰自己说“那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五、以法律的名义说教
以法律的名义“说教”,这也是可行的方法。Roland Bénabou 和Jean Tirole在“Laws and Norms”中探讨了法律的“说教”作用。
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Bernard Madoff 被判刑150年——很明显,他再活一百多年的可能性是零。又如荷兰的贩卖大麻的咖啡店(coffeeshop),按照法律依然是不合法的,但依然生意兴隆。
这都是在用法律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事情是为这个社会所不齿的。
也有人提出以法律形式规定“救助责任(Duty to rescue )”,即在碰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不施援手的人将会受到法律追究。
在美国,有10个州规定,路人必须拨打911或以其他方式援手。在欧洲很多国家,不施援手的路人可能触犯刑法;比如在法国,有可能会被处以5年徒刑和10万美金左右的罚款。但是,这些法律都很少真正被实施——这也是因为很少有见死不救的路人。另外,这些国家也都有相配套的“好撒马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即,在施救时,如果善意救助造成损害,则提供救助者可以免责。
想以此类法律来“说教”,在我国或许也只是事倍功无。当然,有很多人认为,那些“见死不救”的人,是真的应该受到惩罚的。
六、北风与太阳
“有一次,北风和太阳正在争论谁比较有本事。他们正好看到有个人走过,那个人穿着一件斗篷。他们就说了,谁可以让那个人脱掉那件斗篷,就算谁比较有本事。于是,北风就拚命地吹。怎知,他吹得越厉害,那个人就越是用斗篷包紧自己。最后,北风没办法,只好放弃。接着,太阳出来晒了一下,那个人就立刻把斗篷脱掉了。于是,北风只好认输啦。”
那18名路人,在网上不知收到了多少口诛笔伐;言语没有最恶毒,只有更恶毒。英国《卫报》报道说,其中某些人甚至受到了骚扰和威胁。用严刑峻法对付冷漠的路人,或许是有着同样的逻辑。
这样的行为,与那凌厉的北风没有区别:如果那肮脏的斗篷是挂在枝头,风再猛一些,也是可以把斗篷吹落在地的。可惜,我们都是人。当我们强迫别人、要求别人道德高尚的时候,我们已经给旁人一个道德败坏的形象,成了道德沦丧的推手。
不如宽容,让他人的冷漠接受他们自己良心的审判;不如从自己做起,一丝一毫都是阳光的温暖。
遇到紧急情况,请报警。
何英华
Toulouse School of Economics



如有意交流本文内容可发邮件至team.bystanders@gmail.com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诚征代笔,且尚无人应征。作者没有所贴图片之版权,如涉及侵权,请告知。
部分参考文献:
Cialdini, R. B. (1984). Influence.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Nick Pisa (20 July 2008). "Italians sunbathe next to drowned gipsy children". The Daily Telegraph.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europe/italy/2437887/Italians-sunbathe-next-to-drowned-gipsy-children.html
Roland Bénabou and Jean Tirole (2010), “Laws and Norms,” mimeo
Schultz, W., Nolan, J., Cialdini, R. Goldstein, N. and V. Griskevicius (2007),“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ve, and Reconstructive Power of Social Norm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5), 429-433.
"Chinese toddler ignored after hit-and-run dies".guardian.co.uk. 21 October 201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