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6612|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素养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7:50: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新京报:一些地方借“舆情监控”打击舆论监督
2011年06月17日 15:24:15  来源: 新京报
  



  在有些地方、部门的逻辑里,“舆情就是‘敌情’”,重视舆情监控变成了“重视控制舆情”,那无疑是执政水平不高的表现。  《人民日报》昨日发表评论《“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文章提出,媒介已来到双向交流的2.0时代,政府治理同样进入2.0时代,必须具备必要的媒介素养,不能只知打压甚至封堵舆论。“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政府一时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  的确,正因为舆情的重要,现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均很重视舆情监控,为此不但投入人力、物力不菲,还与时俱进,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从传统的平媒、广电,到网络传播“新贵”微博,都尽力去监测。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重视监控舆情,既可以通过媒体这个大平台,获取更丰富、更细致、更全面的社会资信信息,增益自身对社会、民情的了解,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有针对性地落实“执政为民”理念;更可以通过披览舆论对政府、对职能部门政绩、决策的评价、针砭,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我总结、反省和改进。  由此可见,如果能切实贯彻“重视舆情监控”的初衷,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就可以做到耳聪目明,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自身形象、行政效率均有好处。但不能不看到,尽管初衷不错,但在具体贯彻、落实中,一些地方的政府和职能部门,有意无意地“念歪了真经”。  这些地方、部门同样不惜工本地去搞舆情监控,查完报刊查网络,查罢本地查外地,正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忙得不亦乐乎。可他们如此忙碌,并非单纯为了搜集民情,而是为了“灭火”,将清扫媒体上不利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当作首要大事来抓。  在这些地方、部门的逻辑里,“舆情就是‘敌情’”,监测到的各种舆情、尤其负面舆情,不是用来提醒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反思和调整各项政策,而是搞“大扫除”的线索和证据;他们也分析、也研究,但目的不在于学习、汲取,而在于顺藤摸瓜,寻找这些“不友善”的记者、媒体的“罪证”,甚至建立“黑名单”,通过封杀、告状等手段打击舆论监督。  这种行径名为舆情监控,实则是“舆情控制”;名为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实则是讳疾忌医,惟恐“负面新闻”坏了自家“好事”。  然而这种偷换概念、歪念舆情监控真经的行为,不仅说到底是自欺欺人,徒劳无功的穷折腾,且最终蒙上、堵上的不仅是公众、也是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信息时代,不想让民众看的、听的,民众未必看不到、听不见,却足以让决策者自己变成瞎子、聋子,看不见隐患和危机,正所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到头来损人不利己。  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所说,“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公众的态度,这是执政水平和执政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和检验。”政府职能部门重视舆情监控是对的,但如果变成了“重视控制舆情”,那无疑是执政水平不高的表现。  □陈在田(学者)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1-06/17/c_13935851.ht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58#
发表于 2024-10-11 15:5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CBS NewsSays Interview With Ta-Nehisi Coates and Tony Dokoupil Did Not Meet Editorial Standards
On the evening of what should be a landmark moment a 60 Minuteselection special w VP Harris airs Monday night CBS News suddenly finds itself embroiled in lAffaire Dokoupil, in which a new senior executive had to explain why the tone taken by one of the news divisions rising stars was inappropriate.
CBS News executives on Monday told staffers that a recent interview conducted by Tony Dokoupil on CBS Morningsfailed to meet the networks editorial standards, a decision that has spurred some pushback.
Dokoupil last week interviewed author and journalist Ta-Nehisi Coates about his new book The Message.The segment raised eyebrows both among viewers and internally, because it progressed into a tense back-and-forth as Dokoupil grilled Coates on whether his writing expressed antipathy toward Israel.
来源:VARIETY
链接:https://variety.com/2024/tv/news/cbs-mornings-ta-nehisi-coates-tony-dokoupil-1236170365/
编辑:刘诗扬

57#
发表于 2024-10-11 15:50: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Inside the turmoil at CBS News after a tense Ta-Nehisi Coates interview
Tony Dokoupils exchange led to a rebuke from executives, but the mogul who controls the network, Shari Redstone, came to his defense
Posted Thursday, October 10, 2024 11:44 am
Benjamin Mullin and Michael M. Grynbaum | The New York Times
Shari Redstone, the media mogul whose Paramount empire controls CBS News, criticized the networks leadership on Wednesday for its decision to reprimand a star morning show anchor over his handling of an on-air interview with the writer Ta-Nehisi Coates.
They made a mistake here,Ms. Redstone said during an appearance in Midtown Manhattan, adding, I think we all agree that this was not handled correctly.
Her remarks have added to the turmoil that has swirled inside CBS News in recent days, especially after top executives rebuked the anchor, Tony Dokoupil, on a newsroom-wide call on Monday, saying his interview had fallen short of editorial standards.
来源:Editor and Publisher
编辑:刘诗扬

56#
发表于 2024-6-16 22:15: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55#
发表于 2024-1-26 23:08:43 | 只看该作者
财政部公众号最好不要熬鸡汤|陶舜财经

  本周三的深夜,财政部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夜读”鸡汤稿件,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自媒体平台很普通的一条鸡汤,标题叫《降低期待,坦然面对不完美》,财政部公众号注明稿件是从新华社转发的。
  这篇很普通的稿件吸引关注,是因为直接触发了公众的联想,财政部直接刊文称“降低期待,坦然面对不完美”,它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一定程度上,能不能理解为是在针对经济领域进行预期管理?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已经有自己的明确结论:我认为,这些猜测是可以理解的,但都是错的
  那篇文章确实仅仅只是一则心灵鸡汤而已,它刊于1月22日的新华社公众号。


  那么为什么财政部公众号要在1月24日接近零点时分来转登呢?
  原因特别简单,社媒账号运营者都知道,遇到好文章要干嘛?收藏,转载,白名单。
  转载稿件没问题。但是这次引发了误解,而且是不小的误解,网络上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不少。

  身份很重要。
  “降低期待,坦然面对不完美”,由我来说,根本没人听,人微而言轻;新华社说,算是官方媒体的心灵抚慰;财政部呢,可能引起关于财政和经济联想。
  在此,我要先给财政部公众号的运营者说句公道话,引发那样的误会,这当然是出乎意料的,更不会是其转登稿件的初衷。
  那样的误解,最主要还是因为,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人们在心理上有创伤应激反应。
  李佳琦问直播间嫌贵的观众:“这么多年有没有认真工作,工资涨没涨。”
  这句话本身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经济周期的创伤应激反应之下,人们确实有感受到刺痛,很深的刺痛感,群体性的。
  作为一个明白人和新闻人,我能明白公众在关心什么,担忧什么。
  财政部公众号转发新华社夜读的频率很高,我统计了一下,仅2024年1月份,3日,6日,10日,13日,17日,20日,都做了夜读转载。1月份已经有7次,阅 读数据都很高,这说明鸡汤确实有读者,受欢迎。
  但这件事情值得商榷。
  财政部的自媒体为什么要做夜读?它有必要做夜读吗?
  这就要回过头去分析,这个公众账号的定位和功能是什么,毕竟是一个官方号。
  以下是财政部微信自己的介绍。


  按照上述定位,夜读鸡汤不该成为它的高频内容。甚至,有些受众可能要求更高一点,鸡汤稿件一篇都不该存在,过年过节或者纪念日与公众沟通情感的稿件除外。

  简言之,这不是一个媒体,这是政务发布平台,是自我期许,也是公众期许。
  那是否能调皮娱乐一下呢?当然可以,一定程度的调皮和娱乐,是网络友好型特征,但是一定要和主要定位相适应,相配合,那就是政务信息发布,网感,要集中围绕着那个主业。
  坦率地讲,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
  有人就要说了,官方号也想提高点击率,也想玩转流量啊。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这是旁逸斜出的冗余指标。
  如果真是那样,想要的就未免太多,既要又要还要。从绩效管理角度看,目标定得太多,完成率就会下降。应该经常回味,优先级排第一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也就是关键KPI),日常的工作是否有累进效应。
  官方号是权威信息发布的始发平台,它要努力把握好的是,信息的准确性、专业性、权威性,它的信息一经发布,将作为信息源头,被一切媒体标注、引用、评论,这还不够吗?
  官方机构不可能既做了信息发布,又成为玩转大流量的传播者,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做不到的。
  报道、解读、分析、评论、传播,是新闻媒体的专业工作。(完)



来源:财经少侠(公众号)
作者:陶舜财经
编辑:李梦瑶



54#
发表于 2022-12-16 21:3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恶搞和假新闻难区分 讽刺戏谑容易造成误导


(法新社华盛顿15日电) 网路上幽默的虚构故事经常让人会心一笑,但研究人员却笑不出来,因为不仅公众可能遭到愚弄,有时中招的甚至是媒体。专家警告,讽刺戏谑文比我们以为的更容易造成误导。
美国考虑徵收呼吸税?卡达世界杯期间禁止庆祝得分,因为这样太gay?杀虫剂制造商为可以杀死蚊子的臭屁而延揽乌干达男人?
这些荒谬至极的讽刺、恶搞、玩笑时常让人捧腹,却也经常被人信以为真,而且这种情况举世皆然。由于这些笑话常会成为假新闻主要来源,必须进行事实查核予以揭穿,尽管这么做会引起内容发表者反弹。
有多个讽刺性网站模仿正规媒体网站,提供看起来像是正常新闻的内容,其实却是捏造的故事,经常让读者感到困惑。
有时即使表明相关内容为戏谑讽刺文,标示免责声明,许多读者还是只看表面、不明究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University)的波尔森(Shannon Poulsen)研究幽默和假新闻之间的关连。她告诉法新社:「讽刺文比我们以为的更容易造成误导。」
「由于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信以为真,我想要说,这是值得注意而且严重的假新闻态样。」 法国数位电视频道CNews主持人普罗(Pascal Praud)今年9月在直播时,把一个恶搞推特帐号上的所谓能源部长言论误以为真。 法新社追踪一篇所谓「放致命臭屁男子」的文章,结果源头也是一个恶搞网站,但是英国畅销小报「太阳报」(TheSun)还是刊登这报导,并在脸书(Facebook)上引发热议,留言多达数千则。
至于跟卡达世界杯有关的那个消息,上月透过德国世界报(Die Welt)的讽刺时事版面披露,还被信以为真地在脸书、加密通讯软体Telegram和推特(Twitter)等平台上广为转发。
美国讽刺恶搞新闻网站「洋葱」(The Onion)刊登的内容则是太几可乱真,线上论坛不时会有人嘲笑受骗上当的读者。
尽管如此,创作这些非真实内容的始作俑者,却对事实查核网站揭露真相之举不假辞色。
印度讽刺性网站Fauxy今年9月就因为一篇自家文章被查出是假新闻,对孟买事实查核机构Boom Live发出法律通知,指控对方损害其声誉。
Boom Live编辑雅各(JencyJacob)主张事实查核有其必要,因为许多容易受骗的读者把这些内容当真,不断转传。

「我们通常避免拆穿讽刺性文章,因为我们相信那是有效的表达形式。但是一旦我们认为文章没有充分免责声明,而且被读者广泛地信以为真,就只能选择揭穿它。」
来源:RFI
链接:https://www.rfi.fr/cn/国际报道/20221215-恶搞和假新闻难区分-讽刺戏谑容易造成误导
编辑:吴氏垂心



53#
发表于 2022-11-22 18:48: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就是把比较清晰的图片,上传到百度搜索引擎。然后呢,就能搜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如果搜出来的结果,其时间、内容都大体一致,那么可信度比较高。
如果标题五花八门、时间跨度好几年,说明同一个画面被多次架构成了假消息,这种我一般就不会转发了。
编辑:屈妍君



52#
发表于 2022-11-4 18:4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51#
发表于 2022-9-19 16:13: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你有“媒介素养”吗?永远不要直接相信一张截图……






以下文章来源于铜期声 ,作者荆烽
近日,与华东某媒体朋友小酌,适逢英女王弥留之际,各路信源甚嚣尘上,自媒体鱼龙混杂、捕风捉影,朋友见状停下酒杯,开启工作模式:多方求证,等待最终消息刊发。
受他这种“碰到新闻闲不住”的情绪传染,我也开始刷起了手机。点开微信的「直播」页面,令我不免有些惊讶:
澎湃、看看、极目、红星,专业的新闻媒体早已拉起了直播:女王、王子、白金汉宫……熟悉的人物和场景,依稀让我回想起11年前威廉王子大婚时我们做过的直播。“一有新闻拉直播”,本是久经锤炼的电视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如今,已经被各大媒体的视频号小编们所传承。
更为令人唏嘘的是,当年我们直播的主题是“灰姑娘嫁给王子”的童话般美好的爱情故事,如今见证这场婚礼的女王,已经即将走完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而当年我们那场直播的主持人、著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也已经是与我们天人永隔了。
回到女王病危这桩新闻。稍有媒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新闻的权威信源,舍BBC其谁?于是当晚十时许,就有如下截图在社交媒体流传:

在看过不下一百张传播假消息的类似截图之后,我很容易识别这种截图承载信息的真伪——用户名根本就不是BBC,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人账号,起了一个类似BBC的名字(可以理解为昵称)。
于是,我就跑到朋友圈,在所有转发类似截图(有多个版本)的帖子下面回复了一个字:「假」。一位西南地区媒体的朋友当即表示不满:这不是BBC的消息么?你说假的就假的啊?
第二天一早,我刚一睁眼,就收到此君转来新华社的官方消息推送,以及质问:这也是假的?
我哭笑不得,但还是耐着性子向这位兄台解释了推特平台的昵称是可以随便起的、今天凌晨女王确实过世了但在此之前发布这一消息是不对的、BBC官方消息是北京时间1:32发布的所以此前一切的“新闻”都是假的……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这篇文章想说的,还是我写过不止一次的「媒介素养」的话题。何谓媒介素养?
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在各种环境中以适合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评估(evaluate)及制造(create)媒体信息的能力,又称媒介素养。
来自wiki
这里是来自于维基百科的定义,也是我比较喜欢和认同的一个版本的定义。因为它更加强调媒介使用者(也就是我们)的自主性:作为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公民,我们都是主动去使用媒介的。没错,尽管在当下这个媒介环境中,专业媒体日渐式微、算法分发炮制茧房、舆情场域加速分裂、传播螺旋裹挟流量……但我仍旧相信,我们,都是,主动,去,使用媒介的。
大众媒体以降,我们是读者、听众、观众、受众、用户,这是从媒体的形态(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定义的;我们是被教育的人民?被引导的舆论?被服务的消费者,还是待割的韭菜?这是从媒体的立身之本和由此决定的价值观的视角来观测的,这里不展开。
我只想说,我们,是,主动,去,使用媒介的。所以我们的媒介素养,就很重要。
为了说清楚媒介素养是什么,需要先搞清楚它不是什么。有两点:
其一,媒介素养不是指媒体从业者的新闻生产专业技能。尽管各类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千差万别、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性也亟待提高,但这个并不叫做媒介素养,而属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公民的媒介素养与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但不能混为一谈。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这个时代,媒介无处不在。一方面,人人都可以发布内容(学者称为「公民新闻」时代);另一方面,媒介素养除了包含对信息的「获取」和「甄别」,也包括对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所以,媒介素养与媒体专业素质两个概念开始融合。但只要我们牢记媒介素养的主体是「公民」,就不会将二者混淆。
其二,媒介素养不是指政府or企业面对媒体说话的水平。尽管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在面对媒体时或惊慌失措、或词不达意、或鸵鸟心态、或强词夺理,这些拙劣表现的背后是他们对于媒体存在的价值、运作的规律缺乏基本的认知,这个应该叫做「公关意识」。
我记得去年的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白岩松提交了一份题为《全面注重并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的提案。白所提出的核心问题是“许多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欠缺,面对镜头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这里就是一种典型的对于媒介素养概念的误用,他所指的概念,应当是政府官员的公关意识和公关水平。
媒介素养在当下这个信息供给严重过剩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在信息制造和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的当下,似是而非、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笼罩着我们的感官。传统大众传播中的「把关人」早已踪迹不见,唯一能够对信息进行「把关」的只剩下了我们自身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帮助我们免受病菌感染之苦——而虚假信息或者错误观点带来的伤害,比病菌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号接下来会尝试解构一些所谓「热点」信息,从公民媒介素养提升的角度,看看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说来就来,你可以先记住如下几点,看看对于信息的甄别有没有帮助:
1.
永远不要直接相信一张截图,或是转发的聊天记录——至少要评估一下伪造这个内容的成本是否足够低
2.
3.
试图找到信息或数据的发布者或源头,无论是权威媒体的报道,还是机构的官方网站/微信公号,抑或是学术论文
4.
5.
了解这个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包括这个账号是不是确实代表这个机构而不是李鬼号,以及这个机构的公信力如何
6.
7.
确定这个内容的发布时间——时过境迁,刻舟求剑,此一时而彼一时也。


来源:长江

编辑:邓秋雨

50#
发表于 2021-12-23 17:04: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印度知名女主播高调辞职:我要去哈佛教书啦!哈佛:不,我们没请你,你被骗了。

近日,印度媒体报道了一件匪夷所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诈骗案,案件的开端和结束都充满着各种未解之谜。

一切还得从印度一位知名女主播说起。

Nidhi Razdan是新德里电视台的一位前新闻女主播和执行编辑,现年44岁的她在印度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电视记者,

她的推特账号上也坐拥着96万名粉丝。

然而她在电视台主播事业如日中天的情况下,居然决定辞职不干了。

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另有高就:我要去哈佛教书啦!

去年她高兴地对外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我要转换赛道了,我将在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担任教授,指导新闻学课程。

对于Nidhi来说,这简直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

在哈佛教书是她的梦想,她也认为这是她能够暂时远离印度媒体恶劣环境的机会。

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所有人,她要离开印度的新闻业,去哈佛教书,开展她全新的事业和生活了。

虽然她最高学历是印度理工学院新闻学研究生,而不是博士学位,但她自从1999年就开始在新德里电视台工作,在长达21年的新闻生涯里,她负责报道了各种新闻事件,并主持了一系列的节目。

如此优秀的媒体人,被聘请到哈佛担任教授,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所有人都替她感到非常高兴,并为她送上祝福。

紧接着,她把辞职信递交了,工作也交接好了,身边所有亲友都知道她将前往美国也为她一一饯行。

她也向新雇主发去了个人的重要信息,比如她护照的所有资料,医疗记录和银行账号等等,万事俱备,就差飞去美国了。

然而,一封邮件却把她从美梦中一下子惊醒过来。

在今年一月的一天晚上,半夜起来的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邮件。

“我们并没有查到任何关于您的记录,或有您名字的预约。”,邮件最后还写着,“我们祝福您的未来一切顺利。”

直到这一刻,Nidhi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到哈佛教书的这份工作根本就不存在。

她当时差点就晕厥了,她放弃了自己在新闻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成绩,最终才发现自己栽倒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骗局里。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假的。”

然而她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她后来才得知至少有另外4名女性,也遭到了类似的诈骗。

而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印度新闻界里的高知女性,比如知名女主播和独立记者等等。

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受害者是印度知名的独立记者Rohini Singh,她经常为印度媒体《The Wire》供稿,也在推特上有将近79万名粉丝。

Rohini是在2019年8月中旬收到一个叫Tauseef Ahmad的男人发来的私信,他自称自己是在哈佛就读的研究生。两人因为是老乡还聊得特别投契。

接着他就表示想邀请她参加一个高规格的媒体研讨会,并称哈佛大学会承担所有费用。

在Rohini表达有兴趣之后,Tauseef就将她介绍给一名叫Alex Hirschman的同事,但从这里她就开始感到很不对劲。

因为这位Alex给她发送邮件的邮箱地址并非是一个哈佛官方的电子邮箱,电话也不是美国的号码,觉得非常可疑的她决定不再和他们联系了。

但是骗子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继续寻觅下一个目标对象。

另一位女记者Zainab Sikander也在2019年8月22日收到了Tauseef发来的推特消息,邀请她参加在哈佛举行的一场权威媒体会议。

话术套路都是一模一样的,Zainab也很聪明,她要求对方提供哈佛邀请的正式文件,结果那头就再也没有回应。

于是Zainab便认定这一切都只是骗局。

之后还有好几位女记者也被骗了,其中有的人还向哈佛大学通报了有人利用哈佛的名声招摇撞骗,然而哈佛并没有采取行动来阻止骗局。

在这段期间,诈骗团伙不断从失败中学习,他们的诈骗技术和设备也都不断在精进。

在冒充哈佛上,他们变得更大胆更深思熟虑了。他们购买了一个叫HarvardCareer.com的域名,并建立了一个电子邮件服务器,这样他们就可以发送带有哈佛名字后缀的电子邮件。

因此在骗子盯上Nidhi之前,他们已经训练有素,诈骗手法也已经炉火纯青。

2019年11月14日,骗子联系上了Nidhi,她收到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来自一名叫Melisha的哈佛女学生,同样也是邀请她参加哈佛举办的媒体研讨会。

然后她通过电子邮件又被介绍给另一名学生Tauseef Ahmad。Tauseef首先向她无意间透露,哈佛文理学院在招老师的消息。

他们鼓励她到HarvardCareer.com网上申请这份工作,然后还让她的老板作为推荐人到这个官网上写推荐信。

随后她就被告知,自己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哈佛副教务长Bharat Anand会亲自面试她。

不过奇怪的是面试当天他们并没有视频,而是通过打电话进行的。

Nidhi事后表示,“这就是我觉得我搞砸了的地方,我当时应该坚持视频通话的。”

于是在所谓的面试之后,2020年2月,Nidhi被告知自己拿到了哈佛的这份工作offer。
她还收到了一份以假乱真的合同,其中包括仲裁条款、保险细节等所有内容。

这一切实在太真实了,一度让她以为自己2020年6月真的会去哈佛教书了。所以她全程几乎是照足骗子的指示去做。

他们要求她安装一个叫Team Viewer的能够共享屏幕的电脑软件,但实际上骗子可疑通过这个软件访问她电脑上的所有文件,但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一点。

课程原本应该在9月份开始,但就在课程开始之前,她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说由于 疫情导致课程延迟。之后骗子多次利用疫情作为借口拖延时间。

Nidhi也提出过想和哈佛那边的教职工先联系上。骗子就多次邀请她与哈佛文理学院院长进行视频通话,然而每次通话都是在约定时间到来的最后一刻被取消。

到2020年12月,Nidhi实在忍不了了,她决定主动联系哈佛大学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一直没有回信。

然后她直接给院长Emma Dench的办公室发了电子邮件,询问那几次取消的视频通话。

于是她就收到了文章开头的那封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邮件。

得知自己上当之后,她马上就对自己的电脑进行取证分析,结果发现自己的电子账户很可能已被黑客入侵,她的电脑上也被安装了病毒软件。

原本她还以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是一件孤立的诈骗事件。后来才发现其他人也曾经差点上当。

然而至今,整个诈骗案背后的动机与目的都依旧是个迷。

与典型诈骗案不同,骗子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来行骗,但却没有利用他们骗取到的个人信息来勒索敲诈受害者,取得任何金钱利益。

而这系列骗局最大的受害者就是Nidhi,她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羞辱了,还丢了自己的饭碗。

可调查了快一年时间,到现在仍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出,这场精心策划的诈骗案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多伦多大学的公民实验室资深研究员Bill Marczak也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这桩诈骗案的主谋肯定是付出了很大心血的,但是我们看不出他最终想要获得什么。“

在被骗了1年后,Nidhi才终于有勇气说出自己所经历的这场骗局细节。不过有的网友们却表示,她被骗真的是因为她太天真了,这毕竟是哈佛啊!

“首先亮起红灯,以及第一个你应该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到底有什么资格成为一个大学教授,而且还是哈佛的教授!!!人应该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活在自己幻想出来的美好泡沫里。”

“女士,你怎么会相信没有博士学位的你会收到来自哈佛大学的大学教授职位呢?”

不过也有网友为Nidhi发声,认为这时候怪责受害者太愚蠢,其实就是传播受害者有罪论。

“不!不!请不要这样做!有时候人很轻易上当,但社会工程学的全部意义在于,有人即使不愚蠢或狂妄自大也有可能被骗。你们是在羞辱受害者,将来某天这可能也会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所以请严肃认真对待这件事。”

如今Nidhi在一所印度大学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同时也在为《海湾新闻》撰稿,

这也算是换个方式来圆自己的教书梦吧...

来源:Ins优选
编辑:蒋可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