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1380|回复: 2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摄影摄像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3:48: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如何拍摄领导
拍摄领导调研活动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各级领导在各地、各部门调研的新闻报道,特要求:
1、省市领导,特别是省市主要领导到各地调研检查工作,随行记者对省市领导调研活动的内容要有个大致的把握。记者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遗漏领导调研点的拍摄,所有要拍全,素材要丰富。如果是一篇2分钟的稿件,一定要拍摄10分钟以上的有效素材,尽量把所有的素材拍全。同时还要根据省市领导调研检查的内容配资料画面,以便编辑选择使用。
2、少拍大全景,多用中、近景。特别不要拍领导前呼后拥的场面,要拍领导情绪饱满、谈笑风生的画面。关于领导活动画面拍摄要成组成组的拍摄。一定要有过度镜头和领导人活动场所的空镜头,同时要注意画面的转接,切忌领导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尽量地减少前呼后拥的镜头,画面要有全景、中景、特写,多拍领导的固定画面,少用推拉摇移的镜头。特别要多拍摄领导和群众亲切交流的镜头。
3、省市领导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的感人场面一定要拍到,并务必要有同期声和背景声。领导到农村落后地区调研或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时,一定要注意选角度,不要把画面拍得太零乱和破落难看,尽量突出整洁生动的画面。
4、省市领导在会议室或其它室内画面要有近景、特写,要有不同角度的讲话镜头,当地领导要有听、记的画面。全景要有大全景,也要有摇的镜头,室内拍摄一定要补光。为拍摄领导的最佳形象,切忌采用仰、俯拍摄手法。会议拍摄时,要拍领导脱稿讲话镜头,不要拍领导低头看稿、喝水、摇头的镜头。
5、陪同省市领导调研检查工作的当地领导画面,不能过于突出,不要出现单独或特写的画面,一般是两个或三个人一起出现。
6、同期声要抄写出来,一定抄写被采访者的原话,需要后期添加的字句,编辑应根据上下文,进行添加,如抄大意,会给后期编辑造成麻烦。
7、时效性强的新闻,要及时反馈,以便当天或第二天及时播发,素材前要加字幕,同时在带子上注明素材所在的日期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55#
发表于 2024-11-10 20:32: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李佳


2.2.jpg (258.45 KB, 下载次数: 1)

2.2.jpg
254#
发表于 2024-11-2 14:2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253#
发表于 2024-10-23 13:00: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梦瑶

252#
发表于 2024-10-5 15:06: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摄像头


编辑:徐思凡

251#
发表于 2024-9-25 22:4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250#
发表于 2024-8-23 18:5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小平您好”照片是如何被抓拍到的?人民日报又是如何编发的?



今天(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1984年国庆阅兵群众游行,“小平您好”的横幅,犹如流星,不经意间一闪即逝。但它的光芒,却留在人们心中,成为越来越清晰的时代标记。

“小平您好”的照片当年是如何被人民日报记者抓拍到的呢?人民日报又是如何编发的呢?整个过程,对记者是考验,对编辑同样是考验。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王东是人民日报社唯一的摄影记者。


当北京大学方队经过观礼台时,队伍中突然打出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王东“咔嚓咔嚓”地拍了两张,这个横幅就没有了,学生收起来,跑过去了。


王东等人之前看过预演里是没有这个横幅的。相比游行中常规打出的几十米长的横幅,这个横幅太小了,展示的时间也非常短,以至于它几乎没有引起其他摄影记者的注意。


游行结束后,参与者有的担心被开除,有的跑出去躲了起来。但最终什么事也没发生。没有责备,也没有肯定;没有批评,也没有表扬,就这么过去了。  


198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在2版刊发了王东拍摄的《小平您好》这张照片。


当时在北京学习的四川日报总编辑许川,给王东打电话,向他祝贺,说他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这是第一个对这张照片的反响。其他一些同志也对王东说这张照片有意义。


《小平您好》这张照片在1985年荣获全国新闻摄影最佳奖、全国好新闻特等奖。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后,这张照片更成为多家媒体的历史事件素材。


关于这张照片,王东认为自己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在天安门前用125分之1秒的速度把这个场面给定格在了胶片上,然后把它给洗出来送到人民日报社夜班编辑那里,就完成了作为摄影记者的任务。事情就这么简单。这张照片能够面世,还得感谢人民日报编辑们的慧眼。

王东(1934年—2018年2月1日),1984年,他拍摄的《小平您好》照片轰动全国。

有人评价,“小平您好”这个场景的出现,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它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人满怀希望、乐观积极的一种普遍心态。

还有人说,“小平您好”,一句简单的问候,但充满真挚的感情,就像是对亲朋、对家人的问候,真实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也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

也有人认为,一声“小平”而不是主席,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平等;一声“您好”而不是万岁,体现了群众对领袖的亲切而不是敬畏。

新华社摄影部在1984年国庆报道的总结中说:“这次报道中的重要失误,是漏拍了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游行的场面。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这条横幅比起那些巨大的模型和彩车,的确是过于朴素了,然而它在国内外人们心目中的反响,却异常强烈。电视台的摄影师和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分别通过荧屏和照片突出地表现了这条横幅,新华社却发不出一张这样的画面。漏拍这个镜头,绝非一时疏忽,症结在于新闻敏感不强。
新闻摄影是“失足恨”式的实践活动。当时,新华社记者杨绍明看到横幅后,想冲上去跟踪拍摄,却被现场执勤的战士拦住,争执之间,场面早消失了,对这件事,杨绍明至今还痛心疾首。

同时拍到《小平您好》照片的,还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贺延光。当时年轻的贺延光根本没有资格拿到采访国庆盛典的证件,只因为要随团采访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团,他才有机会与外宾一同站到了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南侧的观礼台上。



年轻的贺延光无愧于摄影界的天才,他一眼看到这个横幅,心头不禁一热,来不及对焦(当时没有傻瓜相机),赶紧用双手将相机高高举过头顶,一口气冲着那个方向连拍了三张,可说是盲拍的。正是这一刻意的举动记录下了这一瞬间永恒的历史!

关于《小平您好》的照片在人民日报刊发的经过,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郑兴东主编《好新闻的后面——编辑耕耘录》一书中,收录了《素质与判断——曹焕荣谈编发照片〈小平您好〉的体会》。

曹焕荣曾任人民日报编辑、主编,总编室副主任,华东分社社长兼人民日报华东版总编辑,国内政治部主任,新闻协调部主任等职。

摘录《素质与判断》如下:

1984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数十万军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和游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白天,我未能去广场采访,坐在办公室里收看电视。学生队伍通过广场时,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小平您好”的横幅。这虽是一瞬间,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天晚上,我值夜班,担负编《人民日报》第二版的任务。一上班,编辑们就兴致勃勃地谈起白天的阅兵和游行,谈论的一个热点是“小平您好”的横幅。我由此想到了照片,说:“要是有张照片就好了。”

10月2日凌晨一点多,编完国庆活动的几篇特写和通讯,我与国内政治部的徐如俊(当晚的编辑是各部抽的)去一楼摄影组挑照片。为了有更大的挑选余地,除本报记者拍摄的一套、新华社播发的一套照片外,还向《解放军报》要了一套。所以,摄影组的桌子上摆满了片子。一版编辑先去,把他们要用的照片挑走了。按计划,四版是报道阅兵、游行的摄影专版,编辑们也已将看中的片子拿走。我们在几十幅照片中翻着,我一眼看到了《小平您好》。

这幅照片的画面,在电视的直播中闪现过。然而,它能否见报,尤其是登在《人民日报》上?我的脑子转开了。
回到二楼办公室,我把预选的六幅照片交给当晚负责二版的编委保育钧(后来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2016年病逝),并向他推荐发《小平您好》那幅。他看到这幅照片,连连说:“不错!好!好!”马上把它从六幅中拿了出来。可不多会儿,他又挑出另外一幅,画面是欢乐的学生举着“祖国万岁”“我有一颗中国心”等标语。

这种思考,在当时是免不了的。因为我们知道国庆游行的预演中并没有这个场面。对于大学生自发打出“小平您好”横幅这一激动人心的举动,事先谁也未料到。《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有关游行的文字报道,均未提到这个细节。我们不知主管部门的意见,不知这些学生的任何背景情况,甚至不知这幅照片的作者,因为记者还未来得及写照片说明。

保育钧对我说:“你去问问,是谁拍的。”我一打听,才知道是本报记者王东所摄。了解到这一点,反而使我们多了一层考虑:新华社和解放军报为什么没有同一场面的照片?是他们的记者没有抓拍到,还是有而不发?
手里拿着两幅照片,保育钧陷入沉思。他说:“能不能和游行指挥部联系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我说时间太晚了,找不到人了。

时间一分一分地消逝。在正常情况下,《人民日报》的截稿时间是零点,可这时已两点多了,必须当机立断。保育钧说:“这个场面很亲切,表达了年轻一代对小平同志的由衷敬意,我看能发。”在场的编辑都同意。徐如俊说:“这是一张难得的照片。”“好,就是它了!”保育钧一发话,我和小徐赶紧设计版面,为照片留出三栏的位置。鉴于记者是透过薄雾、逆光拍摄的,这幅照片的画面偏灰,制版效果可能不太理想,我跑到照相制版车间与工人师傅商量,请他们制版时处理得亮一些。师傅们满口答应。在这以后的审样过程中,各环节一路畅通。

就这样,《小平您好》作为独家的新闻照片刊登在10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3日,《人民日报》又用文字作了连续报道。这天,我问节后刚上班的王东,“游行时广场有那么多摄影记者,这一场面怎么就你拍到了呢?”他说:“游行时,我的位置在金水桥头。‘小平您好’的横幅是突然亮出来的,我见后,立刻按下快门。它从出现到消失,时间很短,我只拍了两张,横幅就不见了。能够抓拍到的人恐怕不多。”

据后来了解,当时仅两三位记者抓拍到了这个镜头,而王东这幅的画面和效果是最好的。国内外二十多家新闻单位纷纷前来索要,北京大学的学生给记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并要照片留作纪念。

通过《小平您好》的整个编发过程,可以看出政策水平和分析能力对于一个夜班编辑来说,该是多么重要。戏剧界有句行话说得好: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一个夜班编辑能否在较短时间里对一篇稿子、一幅照片做出恰当、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同样与其功底的深浅有关。

编辑的工作性质,要求他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有民主意识,讲究职业道德。工作中如果失当,势必挫伤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编辑要按编辑方针和版面要求处理稿件,对整个版面履行一定的职责,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应明确,编辑处理的是以别人名义发表的作品,这就同时要求他对记者负责。

凡好的编辑都能尊重记者的劳动,尊重原作。临动手前,先细细体察记者的思路如何,用意何在,作品蕴含着哪些“匠心”,出新之处又在哪里。在此基础上编改,才称得上严肃认真。

《小平您好》的照片见报后,从编辑角度看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没有积极地向一版推荐,在篇幅的处理上还没有突破常规,用了三栏,要是用到四栏以上,效果会更好些。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49#
发表于 2024-7-26 17:30: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47台转播车1000+台摄像机!史上最大规模奥运制作启动
2024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即将在北京时间明天凌晨 1 点 30 分举行。从明天起到 8 月 11 日,将有 329 项比赛在巴黎及法国其他城市举办。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作为奥运会的官方广播公司,将负责制作所有的电视、广播和数字媒体内容。

据 OBS 预测,他们将制作超过 11000 小时的奥运会相关内容,超过了三年前东京奥运会的 10200 小时。其中比赛和颁奖典礼的报道内容超过 4000 小时,此外版权持有者还能获得数千小时的额外内容,包括幕后花絮、运动员教练访谈、以及全面的赛前和赛后报道等等。

像奥运会这样的全球体育盛事,身背推动电视转播技术发展的责任。与退回 HD 的欧洲杯和欧冠联赛不同,本届奥运会将继续走北京冬奥会的路线,采用超高清(UHD)高动态范围(HDR)标准制作,5.14 沉浸式音频也将同步提供逼真的听觉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比赛现场。
8K 也是本届奥运会的重点试验内容,也是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提供 8K 超高清公用信号制作。当地时间16日上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红” 8K 转播车抵达法兰西体育场,完成与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的交接。“中国红”将在这里进行巴黎奥运会田径比赛和闭幕式 8K 国际公用信号制作。

今夜的开幕式将是有史以来最艰巨的转播挑战,因为它将在长达 6 公里的塞纳河河道及沿线区域举办,这也是现代奥运历史上首次将开幕式从体育场搬到开放式城市空间。约 10500 名运动员将搭乘上百艘船,由东向西而行,穿过巴黎的市中心。船队的行程始于巴黎植物园附近的奥斯特里茨桥,绕过市中心的两个岛屿圣路易岛和西岱岛,穿过数十个大桥和关口。随后开幕式的最后部分将在夏乐宫继续进行。

为了顺利转播,OBS 采用了全新开发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他们建造了 4 艘专门的摄像船,上面配备了专门设计的摄像系统,包括集成式的云台摄像机,以及带 Z 轴减震臂的四轴增稳摄像系统。(下图)

开幕式将总共动用 100 多套摄像机系统,这一数字是东京奥运会的三倍。无人机、摄像机器人、摄像摇臂、和索道摄像系统都将被用于开幕式拍摄。此外,运动员所在的船上还将部署超过 200 台手机。
OBS 本次的目标之一就是捕捉巴黎独特的城市氛围,利用地标级建筑和景点为转播提供如画般的背景。因此他们与巴黎当局合作,不但在巴黎全程设置了转播站,还计划安装多达 12 台风景机位,重点展示巴黎最具标志性的景色。
而在整个奥运赛程中,OBS 将动用 47 台转播车,超过 1000 台摄像机,超过 20 个多机回放系统,超过 3600 支麦克风。为了增强奥运会的叙事性,OBS 还将首次引入电影镜头。能拍出浅景深画面的电影摄影机将带给观众更具沉浸感的激烈比赛——包括捕捉运动员的情绪、现场观众的反应、以及看台上热烈的氛围,这是奥运会报道中前所未有的方式。

实时数据和新技术的结合则将呈现运动员精彩表现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动态数据驱动的图形和多个摄像机角度的重播,观众的体验将得到彻底的改变。例如,观众将能够看到跳水运动员的跳跃高度、腾空时间长度以及入水速度等复杂细节。同样,在网球等运动中,它可以让观众了解运动员面对发球时的闪电级快速反应。
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成功的基础上,“运动员时刻”将覆盖比以往更多的运动项目,让更多运动员在离开赛场后能立即与家乡的家人和朋友联系。

以大约 160 多名内部雇员为核心,OBS 集合了来自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300 多名工作人员,合作完成本届奥运转播,他们都是全球电视转播行业精英中的精英。顺便提一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中标巴黎奥运会转播项目最多的国际媒体。

此外,本届奥运转播团队中也将有更多女性加入。今年,OBS 担任关键广播运营职位的女性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32 名女性评论员比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增加了 80%。场馆制作团队中的女性人数也更多,尤其是负责制作的职位。事实上,OBS 场馆管理职位中有三分之二由女性担任(而东京奥运会上女性占比为 50/50)。
OBS 为每届奥运会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广播培训计划 (BTP),该计划为当地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机会难得的重量级赛事广播工作经验。在 OBS 广播专家的指导下,学生在整个奥运会期间能获得了大量培训机会,以及进行技能实践并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广播行业储备后备人才。
在北京冬奥会上,OBS 为超过 650 名中国学生提供了培训和实习机会。二在巴黎奥运会上,OBS 聘请了 1100 多名 BTP 学生担任各种有偿职位。
本届奥运会的国际广播中心(IBC)设在巴黎勒布尔歇展览中心,它是转播工作的核心总部,内容制作、信号采集和分发的工作都将在 IBC 内进行。
得益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全球云基础设施,OBS Live Cloud 将首次成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分发直播信号的主要方式。该解决方案将大大减少场馆和国际广播中心的物理空间和电力需求。虽然国际广播中心的内部空间超过了 40000 平方米,它的占地面积比几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小了 13%(比里约奥运会小了 23%),电力消耗减少了 44%(比里约奥运会减少了 72%)。

从制作规模上说,巴黎奥运会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奥运转播项目,未来 17 天,让我们一起见证!

来源:摄像人网
编辑:程正元


248#
发表于 2024-7-14 17:05:55 | 只看该作者
就传播而言,这张摄影轻松击败了一切短视频

周日早晨,一觉醒来,很多中国人都在朋友圈看到一张照片:被几位保镖簇拥的特朗普面带血污,右手振臂高呼,星条旗飘扬。

很多人是看到照片后,才知道了这条爆炸性新闻:特朗普遇刺,耳朵受伤,但人幸免为难。



无数人在朋友圈发了同一张照片,我想了想,也转发了同一张,不少朋友留言:预定了普利策新闻奖。

《纽约客》的网站迅速刊登了一篇文章《特朗普遇刺事件及一张将流传千古的照片》(The Attempt on Donald Trump’s Life and an Image That Will Last)。

很少见到高贵冷艳的《纽约客》如此煽情:特朗普背对着蓝天,四名特勤局特工贴身环绕他,其中一人直视镜头,眼睛被黑色墨镜遮挡。一面美国国旗仿佛在上方飘浮。特朗普嘴唇紧闭,眼睛眯成一条缝,下巴微微抬起。他的右耳上方和脸颊上有血迹。他远眺着镜头之外——向着公众,向着未来——他是不屈不挠的。试图杀死他的人失败了。

我还想补充一下,这张照片中最抢眼的一位特勤人员是一位英勇的女性。考虑到特朗普歧视女性的传言,这让照片具备了更多的言外之意与想象空间。

“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政治危机和冲突时代的不可磨灭的画面”,《纽约客》说。

《纽约客》说这张照片“让人想起了硫磺岛上的海军陆战队员”,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中国的网友也的确将这张照片与那张二战中美军最有名的一张照片做成同框,享受相同待遇的还有欧仁·德拉克罗瓦的油画《自由引领人民》。



引发网友如此联想的不仅是国旗飘扬的相似姿势,也是他们对这些图像的经典认定。

当然,也有国内网友暗戳戳地觉得:这么像,恐怕是摆拍吧。

即使撇去阴谋论,这么说恐怕也没有错。如《纽约客》所说:在那个舞台上,特朗普似乎很清楚自己正在塑造的形象。这是一张完美捕捉了他希望被看待模样的照片。



这不是记者的摆拍,但却是特朗普的摆拍。

对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据说是唯一一张当年拍摄当年就夺得普立兹摄影奖的照片,也一直被人怀疑是摆拍。

还有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特朗普刚刚倒向舞台,头部向下,离地很近血从他的脸颊滴落,头被框在一个人(或许是特勤人员)的腿间。



这次暗杀事件当然有助于选情,悲情叙事对选举总是有好处的。

但这张照片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升了特朗普的形象,尤其是他一直想打造的硬汉形象。马斯克也转发了这张照片,稍晚之后,他又发了一条推文:上一次美国出现这么坚韧的总统,还是(一百多年前的)西奥多.罗斯福。

马斯克这么说,当然很可能也是在嘲讽拜登那垂垂老矣吹弹可破的公关形象。

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特朗普,看了这张照片之后,你在心底里可能会附和这套硬汉叙事:有多少人可以在枪响之后,还可以如此无畏的作硬汉状。

这张照片很可能改变了选情。

上一次,有照片如此疯传是什么时候?我不太记得了。

这几年,但凡有新闻发生,但凡有视频镜头,短视频似乎统治了一切。

一个有趣的对照是:在这次暗杀事件中,短视频去哪了,为何没有一统舆论场?

特朗普这场竞选活动是有直播画面的,可以瞬间生产出无数的短视频,我好像也看到了几个,但几乎都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唯一一则有点印象的,似乎与那张照片是同一背景:特朗普挥舞着拳头,嘴里似乎在高喊着:Fight。

如果不是那句“Fight”,这则短视频可能就更没人传播了。

新闻摄影,借着这张照片,重新回到公众舆论的焦点之中。就传播性而言,这张新闻摄影轻松击败了一切短视频。

更重要的是,无论一则短视频多么流行,多么有传播度,我们很少用经典来定义它,更何况是“不可磨灭”呢?

但这张照片做到了,就像布列松与罗伯特.卡帕的那些经典作品一样。

写这篇文章时,我一度怀疑这张照片不是记者拍的,可能是普通公众拍的呢?

还好,在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确定,这张照片出自美联社摄影记者埃文.瓦奇(Evan Vucci)之手。



这张照片会不会得普利策我不知道,但埃文.瓦奇在2021年就得过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了,当时的获奖作品是美国社会对弗洛伊德之死的反应。

也因此,这张照片是再纯正不过的新闻摄影。当然,我并不觉得如果出自公众之手,这张照片就不是新闻摄影了。

我只是想强调,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摄影,仍然具备着动人心魄,甚至摄人心魂的力量。

这也是经典的魅力,专业的魅力。

我相信,不少人看到这张照片之后,会多少改变一些对特朗普的看法,比如,从“一个恶棍”变为“一个有种的恶棍”。

这个“专业”当然是技术性的,

抓拍没那么容易,在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中,光手不抖这条,绝大多数普通人就做不到。

更何况,这是一个刚刚还子弹横飞的场域。任何一个普通人的想法应当是,先趴一会,让子弹再飞一会,怎么会想到第一时间起来拍照呢?

但事实是,现场有无数摄影记者在拍照。当然,这对专业的摄影记者而言其实也不算什么,正如卡帕那句名言所说的,“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炮火横飞尚且不怕,何况是子弹已经射出。



当然,因为你是摄影记者,你也因此有了更好的机位。这当然是一种拍摄优势,但在子弹袭来时,也意味着你离子弹更近。

这个“专业”也是一种价值观上的。

就像我的朋友说的那样,“这个摄影记者大概率不支持特朗普”。这话当然是戏言为主,但埃文.瓦奇在2020年11月大选时,也拍过一张照片:特朗普侃侃而谈的画面右侧,是一张巨大的白宫“出口标志”。

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无论埃文.瓦奇是否支持特朗普,他都会以新闻摄影的专业来要求自己,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位粉丝或支持者。

假定埃文.瓦奇真的不支持特朗普,这丝毫不会妨碍他拍摄并发布这张可能会改变特朗普选情的照片。这就叫专业,这就是短视频时代与社交媒体时代最弥足珍贵的专业。

这种专业或许食古不化,或许繁琐,或许因为标榜冷静而缺乏激情,或许因为标榜中立而缺乏自媒体式的鼓动能力,但它总会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宣示它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埃文.瓦奇给这世界提了个醒,新闻摄影虽像拜登一样垂垂老矣,但猛志固常在。

原标题丨一张流传千古的照片,重新定义了特朗普



来源: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AV2r5h74e3npYj3Lot2Eg
编辑:李梦瑶


247#
发表于 2024-7-14 16:58: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梦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