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9569|回复: 2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摄影摄像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1-4-1 23:48: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如何拍摄领导
拍摄领导调研活动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各级领导在各地、各部门调研的新闻报道,特要求:
1、省市领导,特别是省市主要领导到各地调研检查工作,随行记者对省市领导调研活动的内容要有个大致的把握。记者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遗漏领导调研点的拍摄,所有要拍全,素材要丰富。如果是一篇2分钟的稿件,一定要拍摄10分钟以上的有效素材,尽量把所有的素材拍全。同时还要根据省市领导调研检查的内容配资料画面,以便编辑选择使用。
2、少拍大全景,多用中、近景。特别不要拍领导前呼后拥的场面,要拍领导情绪饱满、谈笑风生的画面。关于领导活动画面拍摄要成组成组的拍摄。一定要有过度镜头和领导人活动场所的空镜头,同时要注意画面的转接,切忌领导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尽量地减少前呼后拥的镜头,画面要有全景、中景、特写,多拍领导的固定画面,少用推拉摇移的镜头。特别要多拍摄领导和群众亲切交流的镜头。
3、省市领导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的感人场面一定要拍到,并务必要有同期声和背景声。领导到农村落后地区调研或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时,一定要注意选角度,不要把画面拍得太零乱和破落难看,尽量突出整洁生动的画面。
4、省市领导在会议室或其它室内画面要有近景、特写,要有不同角度的讲话镜头,当地领导要有听、记的画面。全景要有大全景,也要有摇的镜头,室内拍摄一定要补光。为拍摄领导的最佳形象,切忌采用仰、俯拍摄手法。会议拍摄时,要拍领导脱稿讲话镜头,不要拍领导低头看稿、喝水、摇头的镜头。
5、陪同省市领导调研检查工作的当地领导画面,不能过于突出,不要出现单独或特写的画面,一般是两个或三个人一起出现。
6、同期声要抄写出来,一定抄写被采访者的原话,需要后期添加的字句,编辑应根据上下文,进行添加,如抄大意,会给后期编辑造成麻烦。
7、时效性强的新闻,要及时反馈,以便当天或第二天及时播发,素材前要加字幕,同时在带子上注明素材所在的日期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70#
发表于 2025-9-16 10:37: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水到绝境是风景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张家乐


269#
发表于 2025-9-14 19:44: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神秘国产E卡口摄影机发布倒计时


原创[url=]摄像人网 [/url]
20250914
关注并标星摄像人网有器材也有技术 有视野也有深度
今年 4 月的 NAB 展会上,一家新的摄影机公司 Pixboom 突然现身,其带来了首款摄影机产品 Spark 的原型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经过深挖,该品牌的幕后是北京清智元视科技有限公司,但该公司似乎在刻意低调,始终保持着神秘感。
半年过去后,这款摄影机再次现身 IBC 展会现场,并且其官网上也预告将在 9 17 日发布。同时更多产品规格也得以披露,让我们来看看更详细的信息有哪些。
首先,Pixboom Spark 搭载了一块 1420 万像素的 Super35 画幅 CMOS 传感器,其尺寸为 25.34×16.90 毫米。其采用背照式结构,没有低通滤镜,并支持双原生 ISO,提高了低光性能。在 4.6K 片门全开(4608×3072)模式下,可实现超过 13 档的动态范围。
此外,这块传感器还具有全域快门,拍摄高速物体或快速甩镜头时都几乎不会出现果冻效应。
镜头适配方面,Spark提供了 PL 卡口和 E 卡口选项,且都采用了主动锁定设计。之前的消息说 E 卡口不支持通信,而最新消息显示 E 卡口同样实现了全功能和数据传输。但目前的资料没有提到有关自动对焦的信息。
拍摄格式方面,之前说的 4K/1000fps 其实只是个大致性的描述,具体的分辨率和帧率关系如下:
4.6K 片门全开(3:2670fps
DCI 4K16:9887fps
4K2.37:11171fps
2K16:91724fps
2K2.37:12182fps
Spark 可内录专用的压缩 RAW 格式,该格式的设计目的在于保持传感器动态范围的同时控制文件大小,2TB 容量可以记录约 7 分钟的 RAW。该机的内录媒体为专用的 Pixboom Pro 存储卡,它支持 10GB/s 高速写入,并可以通过 USB-C 接口实现高速输出,不需要专用读卡器。RAW 处理需要 Pixboom Cine 应用程序,该程序正在努力支持主流非编软件。Pixboom 表示未来他们可能会通过固件更新支持第三方的 SSD,但只能记录较低比特率的压缩格式。
接口方面,机身自带 12G-SDI 和全尺寸的 HDMI 2.0 输出,此外还有 USB-C、(同步锁相/时间码)和 GPIO 接口。机身配备了 Wi-Fi 功能,可通过 APP 进行远程控制和实时监看。供电方面则配备了集成的 V 口供电板和 DC-in 外接电源。
机身配备了一块 3.5 英寸 622 万像素的触摸屏,可在上面进行监看和调整参数。
Spark 机身采用铝合金制成,裸机自重不到 1.1 公斤。

再次强调,虽然白色机身的 Pixboom Spark 看起来像一台工业用高速机,但它完完全全是为影视制作而生的。厂商同样还提供了黑色机身选项,颜值还是不错的。
在高速电影摄影机领域,产品普遍昂贵,在 Pixboom 诞生之前,Freefly WAVE Ember 是为数不多的经济型选项。如今 Pixboom Spark 以更强的性能入局,未来可期。



最后就要说到价格了,NAB 上初次亮相之后,大批用户许愿它的售价能低于 4000 美金。坏消息是,真实价格至少要翻倍。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机的众筹价格为 8499 美元,最终零售价计划为 12999 美元。最便宜的早鸟价格为 7999 美元,包含一块 Pixboom Pro 存储卡,交付时间预计在 2026 年第一季度。
来源:摄像人网
链接:
编辑:梅镕缨



268#
发表于 2025-9-7 21:36:41 | 只看该作者
9.7【案例】

官方预告片显示:佳能新电影机真的像FX3

近期圈子里热度最高的新机应该就是佳能 EOS C50 电影机了,无论是佳能用户还是索尼用户,都希望这款机器能带来一些改变。为什么总拿 EOS C50 与 FX3 比?佳能官方其实从未有这种说法,而是这两款机型无论从市场定位、目标人群、画幅规格、甚至设计理念上,都有非常大的重合度,甚至外形也是如此。


通过上面这张官方发布的预告图片,可以用 AI 模拟还原出 EOS C50 的大致样貌如下,长方形机身,无 EVF。对比一下,是不是与索尼 FX3 非常相似?


而随着发布进入倒计时,佳能美国又发布了一条预告片:


EOS C50 真机以剪影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光线一闪而过,但通过截图并后期处理,我们还是能看出它的样子:


我们可以看到机身上安装了一个 XLR 手柄,看到这里你应该再次想到了 FX3。


索尼 FX3 的设计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而且可能是该品类中最成功的没有之一。与其死守 EOS C70 那种“独特”的设计,不如老老实实加入。巧了,尼康和松下大概率也是这么想的。
此外,9 月 9 日除了佳能 EOS C50 之外,还将同步发布两支镜头,其中一支是 RF 85mm f/1.4L VCM,这也是 RF 卡口 VCM 大光圈定焦镜头系列的第五支镜头,此前已经有了 20、24、35、50 四个焦距。


而另一支镜头暂时不明,外媒推测可能为 RF 11-55mm 镜头。

来源:摄影人网
编辑:何璇祺

267#
发表于 2025-8-20 19:43: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色彩的秘密:解锁摄影的色彩密码


CCD复古潮兴起,一时间各种老旧数码相机成了抢手货。自媒体盛行,手持简易摄像机成了每个博主出游必备随身好物。想要单反,想拍胶卷,想记录生活,等等原因致使人手一相机成了稀松平常之事。


但有了好装备,一定有好产出吗?有人用手机拍出百万大片,有人手持百万设备,拍成手机效果,硬件有了,软件又该从哪里装呢?摄影的基本常识又了解多少呢?
摄影的基本知识
想要快速上手摄影,除了有一个好的设备,更需要了解摄影基础知识,掌握摄影底层逻辑,软硬兼施才能让拍出来的作品顺心顺意。
在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中,一眼看去,照片的色彩与氛围可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学习了解摄影的色彩基础,是摄影的必要准备。
色彩的本质
色彩本质分为三类:光线的色彩、物体的色彩、对色彩的感知。
光线色彩
指可见光。三棱镜折射太阳光后产生一条连续的多彩光带,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可见光谱。其中,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的规定,红绿蓝被定为三基色,通过调整比例和强度,三种色光可以产生包括白色在内的多种色彩。
可见光谱

物体色彩
即肉眼可见的物体反映的颜色。彩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是因为物体表面对光谱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除了彩色的物体,还有相对的消色物体,也就是黑白灰物体。
事实上,当光线变化时,物体所吸收与反射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并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固有色”。

在绘画作品中角度不同用色不同

色彩的感知
指光源发出的色光或物体反射的色光进入人的眼睛,通过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机制,最终形成了人对色彩的感知。
色彩的感知并非完全客观,大脑会将当前的视觉信息与之前积累的颜色知识及经验进行对比和匹配,这种综合的过程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仍然认知到特定的色彩。


草地在不同光/季节中有不同颜色

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指的是:色相、饱和度、明度。
色相
色相是指颜色的倾向,它可以用来帮助区分不同的色彩类型。通过色相环,可以对颜色进行基本定位。通常用来描述某个颜色属于哪种颜色类型或介于哪两种颜色类型之间。
色相环

饱和度
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度属性,表示色彩与灰色的混合程度。高饱和度的色彩更鲜艳饱满,而低饱和度的色彩更趋向于灰色。调整饱和度,可以改变色彩的鲜艳程度,从而影响色彩的强度和表现力。


低饱和度 VS 高饱和度

明度
明度是色彩的亮度属性,描述了色彩的明暗程度。较高的明度表示色彩较为明亮,而较低的明度则表示色彩较为暗淡。
明度赋予了色彩更多变化的可能性:同样是红色相,可以是厚重的深红色,也可以是明亮的粉色。

明度变化图

色调
色调是指构成画面色彩的整体关系,用来描述画面中各种颜色的特称,包括颜色的色相、明暗、温度、色彩的感受与风格等。
冷暖
色彩的冷暖,也是色彩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


冷色调 VS 暖色调

基调
指的是一部影片色彩构成的总倾向,是一种色彩或几种相近色彩所构成的主导色调。基调的考察对象不再是单一画面,而是对一部影片总体色彩特征的总结。

影片《我的阿勒泰》主基调为绿色

一部好的作品或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其中还包括影像风格、构图、机位、镜头运动等等,多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善于摄影的人,一个接近专业的人。但快速上手摄影,不如从简单的色彩开始学起。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266#
发表于 2025-8-15 00:44: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外卖小哥电动车被拖走



编辑:张席睿



265#
发表于 2025-8-11 22:39: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五个佳能拍摄技巧,拍出电影感

以下分享来自UP主【蓝染青】


Hello 大家好,我是@蓝染青。今天我手把手用佳能EOS C80教大家五个相机拍摄超实用技巧!
佳能EOS C80这台电影机,我已经用了很久了,这是一台甲方很喜欢而且性能很强的赚钱机器。



很多人会问:EOS C80 和EOS C70 是什么关系?其实它们是共生关系——C70继续主打Super 35mm画幅市场,C80则填补了这类方块造型全画幅电影机的空白,两者共同完善了佳能Cinema EOS的布局。


C80的核心底气来自一堆 “硬货”:全新6K全画幅背照堆栈式CMOS、16档动态范围、第二代全像素双核CMOS AF II对焦系统、内录6K 12bit Cinema RAW Light、4K 120P全画幅无裁切升格…… 可以说,它既有C70的紧凑机身,又藏着C400级别的核心性能,难怪被称为 “小 C400”。



那么这段时间我也是总结了5个佳能相机拍摄技巧,我觉得非常适合刚到手佳能C系机器的朋友们,直接照抄应用这些技巧,这样大家拍摄起来也能事半功倍。

1.焦段不够功能来凑
在我们相机里有一个传感器模式,里面可以选择全画幅或者Super 35mm模式。如果我们选择Super 35mm模式,那我们的画面就会放大1.5倍左右,这就很适合我们拍摄时焦段不够长,又没时间换镜头的时候应急使用。



如果你觉得焦段还是不够长,还可以再打开数字影像防抖功能,这个时候画面还可以再放大1.2倍左右,并且我建议大家把这两个功能设置成快捷键,这样在拍摄中就可以更灵活快速的切换画面大小了。



2.合理使用三基础ISO
相信大家也听说过ISO越高,噪点越多的原理,但佳能这个三基础ISO搭配C-Log2/C-Log3/RAW使用就非常实用。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有三个基础ISO,在C-Log2/3/RAW下的三基础ISO分别是800、3200、12800,即使在夜晚开启BASE 12800的情况下,画面也是完全可用的。



除了夜晚,假如在直播中灯光功率没有特别大,但是甲方又想要看得清背景时,就可以开启第二、第三档的基础ISO来缩小光圈、减少虚化。还有拍摄产品视频时,一般来说不会开非常大的光圈,那这个时候也可以开启12800这个档位的BASE ISO来缩小光圈,节约灯光成本。所以三基础ISO对于单人或小团队拍摄来说,其实是一种能降低制作成本的方案,而且我强烈建议大家把三基础ISO切换设置成快捷键来使用。



3.视频对焦必设功能:AF锁定和AF对焦框
当我们打开自动对焦之后,可以把AF对焦框功能设置成拇指方便按下的快捷键,按下之后就可以快速地切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对焦区域框,方便我们拍摄不同的题材。



另外搭配AF锁定功能使用的话,按下AF锁定再操作镜头对焦环,可以进行更准、更精确的手动丝滑对焦手感,这是自动对焦没办法给到的感觉。我们取消AF锁定之后,相机就会自动恢复AF自动对焦模式,熟练操作之后就可以在快拍中提高我们素材画面的可用性。



4.拍摄前必看波形图和伪色
这是曝光监看中最好用的工具,可以非常精准的去监看和控制画面曝光,同样也建议大家把波形图这个功能设置成快捷键,比如默认的4号WFM键。因为波形图一直打开难免会阻挡到画面,所以我们可以在曝光前期打开波形图,拍摄的时候关闭波形图就好了。



而且佳能这个“线+点”的波形图,就是在波形图的基础上,在画面增加红框作为点测光,单独显示此区域的亮度,那么整体曝光就看波形图整体波形,人物肤色就以红框点测光显示为主,这样就可以“双重监看”,曝光也会更通俗易“看” 。



伪色功能更厉害,不同亮度对应不同颜色,一眼就知道哪里过曝、哪里欠曝,比友商的直方图精准 10 倍。建议也设为自定义快捷键,比如录制按键旁的10 号键这样点出伪色图也更方便,需要时一键呼出,拍完再关掉,完全不影响正常构图。对新手来说,这相当于多了个 “光影教练”,对老手而言,则是提升效率的 “精准工具”—— 毕竟,曝光靠猜不如靠 “看”,伪色就是让光影 “看得见” 的神器。



5.机内套LUT风格化前置拍摄
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LUT放进内存卡,然后在菜单里找到CP,先选择CP文件,也就是选择曲线,建议选择C-Log2,接着点击编辑CP文件,然后把保护这个设置取消。接着就翻到下面这个Look File设置,点进去之后就是可以注册我们内存卡里面的LUT文件了。注册完成之后就可以把LUT打开,那么现在我们拍摄的画面就是已经调好色的画面,后期的素材也是不同调色的风格化素材,这就比较适合效率为主、质感为辅的快速拍摄出片的时候来使用。



以上五个技巧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啦,我使用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或许C80 不是 “完美机器”,但它是一台 “懂创作” 的机器 —— 从解决 C70 的痛点,到升级全画幅性能,再到照顾不同团队的工作流,每一处设计都戳中了创作者的需求。



如果你想入一台能兼顾专业质感和实用效率的全画幅电影机,C80 值得重点考虑。



来源:摄影人网(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264#
发表于 2025-6-18 23:29: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特拉维夫的天空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张家乐

263#
发表于 2025-6-1 21:13: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亩产三万斤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谁指使的?

最近,我在阅读心理学家荣格的书籍,里面有句话说到「每个阴影中都藏着一个拒绝认错的固执灵魂」。
说得一点也不错。
毕竟智人更擅长自我辩护而非认错。
就比如那张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力最大的造假照片《欢悦在早稻卫星上》,作者至今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图片上,四位孩童站在生长着的早稻上嬉戏打闹,就像站在沙发上一样,宛如AI合成般不可思议的照片却是1950年代的照片。


记者声称,他不知道这些高产田是假的,就像他不知道这密密层层的稻穗下藏着各种不能被孩子们知晓的罪恶和不堪。
「被蒙蔽」的年轻记者
1958年3月,复旦新闻系毕业的于澄建在国社总社工作了两年后,被二次分配到湖北分社工作。
「没有接触过实际工作,特别对农村情况一点都不了解」,这是他一生的辩词。但真实的原因可能是,那时下放了大批年轻干部到基层。
1958年,正是「敢想敢干」的「大跃进」年代,最先「赶英超美」的是各地的粮食产量。
负责经济工作的老革命李先念,曾长期在老家鄂豫根据地工作。这里地处两省交界、大别山下,素来贫困。
但恰恰是这个地方,所辖的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在县委领导的点名鼓励之下,向省委发射了一颗亩产超过30000斤的「卫星」!
我曾经写过一位革命老区麻城籍领导的家传,讲起幼时的读书经历,他整整痛哭了三个多小时。
在这样的地方亩产三万斤,凭常识就不可能。
省委组织派出了验收团,领队是当时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张体学,于澄建随行摄影。
在这次验收中,于澄建拍下了这张孩子们在稻穗上跳动的照片,「证实」了当地稻田的「高产」。
同年8月15日,最高党报一版首次刊登了这张照片。
奇迹是「打包」出来的
「亩产三万六千斤」的惊人数据,令建国一社成为了所谓的「天下第一田」。后来有人向毛主席报告,「麻城县的亩产36957.5斤是假典型、假报告」。
事情被揭穿后,于澄建站出来说,自己是事后才知道真相。
但那时,所有打造早稻高产神话的流程都是公开见报的。深耕、肥足、密植,虽然农户也曾提出违背常识,但既然连钱学森都论证能做到,也「只能跟着人云亦云,听从组织的安排」。


根据当时的报道,建国一社先是将试验田深翻了1尺5寸,施以大量的底肥,再是移栽了8亩稻田的禾苗。为了不让密度太大的禾苗沤烂,他们还从县城借来一台鼓风机,日夜不停地给禾苗鼓风。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看到麻城县这边有三万斤亩产的卫星,那边广西环江县便放言要放一颗亩产超10万斤的。且操作方法极其简单,只需在过秤现场,让农户一次又一次地将谷子重复上称,便可得到了亩产13万斤的「高产神话」。
于澄建的照片鼓励了全国的摄影师,随后,类似的照片陆续出现在各种报纸版面上,有的是姑娘坐到麦穗上面,有的是拿着尺子丈量接近成人高度的禾苗。
然而,惊人的粮食产量带来的还有天文数字一般的征购粮任务。那些亩产上万斤的村子很快就需要面临无粮可吃的后果。1959年开始,建国一社的社员们开始以草籽树皮为食;广西环江县在1959到1962年三年间,人口锐减了四万多。
当年带队验收建国一社亩产三万斤的副书记张体学,在1961年时公开检讨粮食减产,实际产量比1958年虚报数少62%。
实际上可能远远不止。
不认,再犯
于澄建拍摄的那张照片曾有无数的模仿者和跟风者。事实上,时至今日,新闻造假的绝非他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人。
但成为这一时代标签的唯独只他一人。
1980年代,于澄建曾撰文称当时自己不调查、不研究、不懂农业生产,加上大脑发热,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报,因而才产生这样浮夸失实、误国害民的报道。
2004年,在媒体采访中,他又强调只是抓拍了小孩在上面玩的画面,并非专门导演。
事实上,在「反右倾」「拔白旗」的压力下,即便是最高党报也要注重发挥宣传作用,毕竟「高产试验是新生事物,记者应为新生事物呼喊」。
从普通农民到各级领导,没人敢戳破这个谎言,于澄建也不敢。这本在情理之中,不必苛求。
但作品与人,你选哪个?
如果大方承认,所有照片将面临自证清白的窘境。
但与做人清白相比,我宁愿选择讲出真相。
于澄建生于1934年,如果还在世的话,该有91岁了,留给他说最后的真话的机会不多了。
我写了那么家传,很多传主大方承认当年做的糗事。
试问在官场或职场上,谁没说过一句半句假话或者违心的话?尤其在权力面前,不敢说真话,并不可耻。只有找借口为自己辩护的,才是真的羞耻。
毕竟,我们都是历史的「共谋者」。


来源:华人家传俱乐部(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262#
发表于 2025-5-22 15:25: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梅镕缨

261#
发表于 2025-4-19 22:25: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三名新京报记者,在缅甸震区拍了上万张图片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距震中17.2公里的曼德勒是缅甸人口第二多省份,也是该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无数建筑物倒塌、多次余震、次生灾害发生,多地救援力量深入震区展开救援。新京报记者陶冉、闫沫琛、丛之翔前后3批次前往灾区,将最新情况传回。

50个瞬间,震后曼德勒 灾难
曼德勒多个地区遭到毁灭性破坏,顷刻间,居民变得一无所有。他们靠坐在唯一没有倒塌的建筑旁;他们时不时回到原来是家的废墟上,再看一眼;他们声泪俱下,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房子是如何倒塌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两个灾民站在废墟里,寻找还能使用的物品。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一对夫妻带着孩子站在废墟里。他们地震时什么都没拿出来,回到家后,这里已遭遇了一场大火,所有的东西都没了。新京报记者 陶冉


4月11日,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地区,一只狗在水中降温,这里地震后又经历了火灾。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灾民坐在仅剩的一间屋子前。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9日下午,曼德勒市阿马拉布拉区Joao xia村,一名村民讲述,自己的摩托压在被震垮的房子下面。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9日下午,曼德勒市阿马拉布拉区Joao xia村一受灾民居中的厨房。满地建筑碎块上,放着燃烧的炭,一侧放着调味料,一侧挂着锅。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9日下午,曼德勒市阿马拉布拉区Joao xia村,一张手绘图画在倒塌的建筑废墟中显露一角。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3月31日,被震毁的Win Star酒店,有住户反映,酒店最上2层为后来加建的钢结构板房。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救援
多支中国救援队伍前往震区开展救援工作。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曼德勒40度高温,他们在天空公寓救出了被困120小时的孕妇;他们拿着生命探测仪走过每一片废墟。


3月29日,夜幕降临,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坍塌的废墟前,救援队员们不分昼夜,竭尽全力在废墟中搜寻和营救被困者。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4月3日,曼德勒,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抵达重点搜救点位,准备展开救援。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3日,曼德勒,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在35、75、76号重点搜救点位展开地毯式排查。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6日,倒塌的Sky Villa公寓,救援人员被吊车吊高,查看A栋各楼层情况。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3月30日,缅甸曼德勒帕拉宫酒店的废墟前,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正在仔细评估现场情况,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破拆救援。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3月30日夜间,救援人员在Sky Villa一侧开展救援。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3月29日,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坍塌的废墟前,漆黑的夜晚,经过多方救援力量的紧密协作,一名被困孕妇终于成功被救出。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一处废墟的现场,中国香港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伍以及建筑工人共同商讨救援方案。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一处废墟的现场,在经过艰苦的破拆工作后,救援人员不幸发现了遇难者。当地医疗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迅速上前处理遗体。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一处废墟的现场,傍晚的余晖下,中国救援队伍正在准备生命探测仪,计划对废墟下可能的生还者进行精确搜索。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4月11日,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地区,救援队员在被地震和火灾损毁的村庄消杀。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8日,曼德勒,40度高温,中国培训的消杀人员完成消杀工作后,汗水大滴大滴地流下来。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安置

目前,中国政府已向缅甸提供了六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多支救援力量协助当地救援队搭起帐篷,建立安置点,为他们送上家庭赈济包。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村民们等待发放物资。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一位小灾民抱着家里的婴儿。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村民排队领取物资。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曼德勒,受灾群众等待发放物资。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村民领取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援助的赈济家庭包和毛巾被等物资。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7日,玛哈昂梅安置点,受灾群众排队领取午餐。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4日,曼德勒玛哈昂梅足球场临时安置点内的受灾民众领取午餐。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6日,巴图体育馆安置点,小朋友入住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援建的帐篷后,在安置点玩耍。不远处是一座因地震而倾斜的建筑。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曼德勒的生活还有“明天”

小朋友守着病床上的父母;逃出来的人到处张贴启事,以求亲人的再现;当掉黄金,为了救家人一命;一个村子的家庭都居住在街边搭起的临时帐篷里。无论怎样,城市在恢复,曼德勒的生活还在继续。


3月30日,曾经矗立的曼德勒帕拉宫酒店,如今只剩下三层废墟,周围充满了废墟和瓦砾。经过猛烈的坍塌,酒店的楼层已经变得支离破碎,残骸散落一地,现场满是难以想象的破坏。新京报记者 闫沫琛 摄


4月4日,曼德勒综合医院,一位少年正守护着病床上的患者。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5日,多支中国救援力量在缅甸曼德勒开展医疗巡诊。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6日,倒塌的Sky Villa公寓附近寺庙的树上,张贴着家属寻找失联亲友的告示。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8日下午,曼德勒市最大的黄金店铺中,不断有人来典当黄金。卖金子的人着急用钱,要么是家中受损,要么是亲友受伤。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5日下午,曼德勒市马哈穆尼寺主建筑一走廊穹顶垮塌,当地军人正在搬运塌毁的碎块。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5日下午,曼德勒市马哈穆尼寺内一建筑顶端被震歪,已逐步开始维护、修缮。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僧侣和民众坐在废墟前。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3月30日下午,僧侣和当地居民在Sky Villa废墟附近张望,废墟旁放着抢救出的佛像。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5日,曼德勒综合医院旁搭设的安置点外,小朋友在路边冲凉。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5日,Mandalar Thiri体育场内的灾民在树荫下乘凉,旁边放着他们带出来的物资。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5日,曼德勒的一处灾民安置点,受灾民众将衣物席地而晒。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4日,安置点内,受灾群众用木棍、布料搭建起帐篷。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曼德勒玛哈昂梅足球场临时安置点内的一家三口。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4日晚,在缅甸曼德勒市的一处安置点,一位小朋友在雨棚下祈祷。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4日21时,在缅甸曼德勒市的一处安置点,200多顶帐篷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受灾民众在应急灯光下忙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4日晚,曼德勒的一处安置点,灯光照亮了蚊帐,家长正为小朋友扇风。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5日下午,曼德勒市马哈穆尼寺外的一处废墟前,路过的僧侣和骑摩托的居民。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6日,倒塌的Sky Villa公寓附近寺庙,大量寻找亲友的家属聚集于此,寺庙百米外,是Sky Villa公寓废墟。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4月5日,小朋友在伊洛瓦底江岸边玩耍。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4日attach],曼德勒玛哈昂梅足球场临时安置点,儿童好奇地看着救援人员搭建帐篷。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4月9日,玛哈昂梅安置点,小朋友在帐篷外踢球。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公众号)
原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jLc44BaqqDMr90u7qdHXg

编辑:张家乐


图片1.png (1.5 MB, 下载次数: )

图片1.png

图片3.png (1.23 MB, 下载次数: )

图片3.png

图片10.png (743.86 KB, 下载次数: )

图片10.png

图片9.png (1.72 MB, 下载次数: )

图片9.png

图片8.png (1.67 MB, 下载次数: )

图片8.png

图片7.png (1.45 MB, 下载次数: )

图片7.png

图片6.png (1.42 MB, 下载次数: )

图片6.png

图片5.png (1.11 MB, 下载次数: )

图片5.png

图片4.png (1.25 MB, 下载次数: )

图片4.png

图片3.png (1.23 MB, 下载次数: )

图片3.png

图片2.png (1.21 MB, 下载次数: )

图片2.png

图片1.png (1.5 MB, 下载次数: )

图片1.png

图片43.png (1.53 MB, 下载次数: )

图片43.png

图片42.png (971.93 KB, 下载次数: )

图片42.png

图片41.png (1.09 MB, 下载次数: )

图片41.png

图片40.png (1.28 MB, 下载次数: )

图片40.png

图片39.png (1.22 MB, 下载次数: )

图片39.png

图片38.png (1.17 MB, 下载次数: )

图片38.png

图片36.png (932.76 KB, 下载次数: )

图片36.png

图片35.png (965.09 KB, 下载次数: )

图片35.pn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