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49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学校为什么能改变一个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2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9日,是John来到美国上学的第一天。那天下午2点多钟,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了他的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他激动的声音:“今天上学,真是棒极了,太帅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那种兴奋、激动的感情,真的是难以描述。

  我傍晚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他还在眉飞色舞地说他的学校怎么好怎么好,让另外的两位姐姐都受不了:“你怎么就会说你的学校好,好像别人的学校就不好似的。”然后他们在哈哈大笑。

  那天早上是我先生开车送他去上学的。他们一到校门口,校长和另外的一个老师就站在学校的门口迎接学生。一看到John,John对她说早上好,校长满脸笑容地说:“John, 早上好,你今天很精神啊。”站在旁边的一位老师很和蔼地对他说:“早上好,你叫什么名字。”John看了看我先生,我先生说:“你知道你叫什么名字的,对吧?你自己告诉她就可以了。”John对她说:“我叫John.”那位老师说:‘John, 很好。你知道你的课室吧?去吧。”校长也笑着对他说:“走好。”

  John一走进他的课室,哇!那个阵容啊,他简直像一个天王级的偶像明星,全班同学和老师,都站在课室的前面排成一排,抢着和他握手和自我介绍。因为一个月之前,校长也给了一本学校画册给John,上面有他同班同学的每一个学生的头像,John看了那本画册看了一个月,图画上的每一个人的头像都看熟悉了,那天看到真人,也有点觉得是看到了明星的真人一样,他也是很激动啊。

  John说,同学们对他很友好,老师也很照顾他。他说,有一次,同学们要组织小组活动的时候,大家要挑选人员,同学们第一个就选了他,他感到很开心。他看不明白老师写的那种的连写草体英语,老师专门为他一笔一画地在傍边写正楷,让他能看明白,他很感动。他说:“老师不会因为我不懂而看不起我,而是特别地照顾我,让我能跟得上。”

  因这个学校的傍边还有一个幼儿园,老师挑选他和别外一个同学去给幼儿园的小朋友送礼物,去和小朋友们玩,帮助小朋友。我还问他:“你去帮助小朋友,那你英语讲不来怎么办?”他说:“我现在就急了,我一定要把英语学好,我才可以和他们讲话。那些小朋友很可爱啊,每一个都像个小天使。”

  校长还让他放学的时候,领着低年级的小同学去搭校巴。我想,晕,他自己能搞定就不错了。不过,人家每次把任务完成得好好的。

  今天他不用去上学。他告诉我:“我太想去学校了,我的学校太好了。”我问他,除了和同学好玩,上课会闷吗?他说:“不可能闷。老师会把会闷的课和好玩的课穿插起来。比如说,上一节社会学,等到学生快闷的时候,老师会安排学生做手工。那些手工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有时候做陶瓷,有时候编一些小礼物。做完手工以后,又上数学了;我们上累了的话,老师又会说,让我们出去做体育运动。反正,每一天,没有闷的时候,都是开开心心。”

  我问他:“你能跟得上吗?”他说,“上文化课的时候,那些英语确实是跟不上。但老师和同学都很乐意去帮助我。他们不会因为我是外国人或者因为我的英语不好而看不起我。我不喜欢中国的教育方式。以前我的老师对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说:‘你活着简直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就算死了也是浪费国家的土地。’在中国,我不喜欢学校;在美国,我特别喜欢学校,我真的愿意整天呆在学校里。”

  他说:“我听不明白英语的时候,也很着急。幸亏叔叔(我先生)和哥哥(我儿子)在开学前教了我一个月,让我掌握了三百多个单词,也学了语法。要不然,真的不敢想象会怎么样。我现在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彻底改变了,跟我在中国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一定要说出好了多少倍的话,我会说我好了一千倍。我在学校混得那么好,学校对我那么好,老师对我那么好,同学们对我那么好,我一定要把我的学习搞上去,而且,我现在变得很喜欢学习。”

  9月13日,我带着四个小孩去参观普林斯顿大学。这所美国古老的美丽的大学校园,让他们流连忘返。那天,刚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新生入学日。我们和一个新生谈了话。也和一位教授谈了话。四个小孩都很喜欢这所大学。我告诉他们:“大家都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以后就要努力往这个目标奔。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

  John 问我:“ 我真的可以成功吗?”我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你长着一个很聪明的脑袋,很开朗的性格,天资很好,是一块很好的玉石。但玉不琢不成器,你要好好地改造你自己才行。”他问我:“阿姨,那你想改造我吗?”我反问他:“你说呢?”他说:“阿姨,你好好地改造我吧,我愿意接受改造。我想在学校总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想做一个优秀的人。”

  我告诉他:“如果你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爱读书的人,你就要远离不爱读书的人。不读书的人能说出不读书的优点;爱读书的人能说出读书的优点。人是会受你所接触的人所影响,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影响。”

  John很坚定地说:“行,我以后会改过来。”

  我记得有一个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很多人不一定认同,但从 John 身上,很应验这句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3:49 | 只看该作者
你活着简直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就算死了也是浪费国家的土地。



+++++++++++++++++++++++++++++++++++++++++++



多么恶毒的语言!尤其是对一个孩子说的时候!!中国人歹毒起来真是无人能比!!即使说这样歹毒的话,还没忘了所谓“国家的利益”!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啊!教师居然可以这么说学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3:05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7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1:4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教育的方式是说的是往里灌,还是诱导式的。中国的教育是老师说,学生记,老师说的就是真理,学生记不住就不及格。美国的教育是老师问,学生自己去摸索找答案,老师说得也可能错,学生有道理的话,就算本来不是在正确答案里的,也能得分。 懂这区别哪?
同样,这区别也影响到硕士,博士的发挥。中国的学生数理化基础非常好,这是对的,但当他们开始要走到科技的最前面的时候,就开始发现问题了,因为从小到大都是别人给答案,但新的发现和发明要靠大胆的构思和假设,要靠自己去研究跟探索。
大部分的中国学者是在别人的领导下研究的,懂不懂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1:2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就是分不清楚中国与美国的国情,美国人口2亿多点,80%住在城市,中国人口14亿,80%在农村,美国是超级大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反差大的国情你们考虑了吗?美国教育水平真的那么高吗?其实,美国科技大部分是外来移民科学家创作的,本土美国人并不很出色。这怎么能证明美国教育制度好?在学习上中国孩子是相当吃苦的,也是相当勤奋的,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在美国也一直是出类拔萃的,可基础都是在国内院校打下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1:03 | 只看该作者
先进国家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学习。
但只有让大家都能自由的说话,真理才能在社会碰撞中显现出来。
只要这个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还在不断的威胁,抓捕讲真话的人;只要网络上还在删贴,封贴,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教育也不可能有以人为本的改革。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0:10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30:01 | 只看该作者
当奥巴马向全体中小学生发表演讲时受到批评这事能在国内发生。。。中国的孩子就有救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28:53 | 只看该作者
    在某一领域投入极深,而忽视更广泛的做有思辨能力的公民的机会,那将是耶鲁的失败。


美国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人有头脑
陈志武
2009-07-29 中国改革杂志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对很多挑战,现在提的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艰难?产业结构升级为什么难以实现?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及国有制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紧密相关。
  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如从某种意义上,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行得通的。在“小政府”的专制统治中,当官的也用不着宏观调控经济。
  时代前进, 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工程学院都侧重于技能型的工程系科。但经济发展促成了教育的全面转型,目前美国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美国教育体系已经转为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也基于此,耶鲁制定的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如果学生在大学从耶鲁毕业后,在某一领域投入极深,而忽视更广泛的做有思辨能力的公民的机会,那将是耶鲁的失败。
  产业结构升级绝对是受教育约束的。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移也非常困难。从上幼儿园到读研究生,中国教育一直强调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科学和工程几乎被所有家长、老师所认同,这样的教育体制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建立创新型社会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只看重硬技术、偏重训练工程思维,这样离开市场和人性的研究,难以建立价值。
  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时期,每年都会安排涉及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课程,每门课程完全由授课老师决定教材和内容。以人文社会课程为例,可能先是重点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是非洲、拉美等等。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深度会慢慢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就会绕着五大洲讲一圈。但就是这种非常广泛的了解,从小培养了美国孩子“全球化”的视野与思维。
  在美国, 思辨能力的训练自幼儿园开始就是教育的重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老师给孩子们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或辩论。其二是科学方法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的准备。而现在为止,我接触的一些国内博士研究生、甚至科学家,从他们研究、思考和做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
  美国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被愚弄。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听到任何话都自然去怀疑、审视,然后去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话逻辑上、事实上或数据上是否站得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却是培养自主思考非常重要的开端。同时,还能够把思想表达得很清楚,给人以足够的说服力。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国家建立等多方面愿望和渴求迫切时,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304618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8:2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公民在网上查看了很多小学和初中的什么《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

和《思想品德》书籍到处都是教我们的孩子怎样做一个新时代的“新臣民”,

而非常关键的“公民权利、自由、平等”幺么只言片语、幺么根本就没涉及,

十足培养一群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可是那些发号施令的成人未必品行端正。

因为他们应该公开的从来就不会透明,只会作秀和搞典型和样板。。。

好公民与好臣民是有本质区别的,今后的孩子不可能老老实实听话。

因为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公民。

健康,自由和公民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必不可少的东东

新公民,公共利益,公民社会和新公共服务是二十一世纪公民必备得政治理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