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92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媒体为什么有很大欺骗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草骑墙

    凡接触美国媒体的人,都觉得美国媒体客观、公正,敢于说真话,像对政府及时政的评论和抨击,更是一些国人所津津乐道并要求摹仿的,其实,美国媒体所有的表现,都是有一个统一的目的,维护现有统治阶层的稳定,维护美国在全球利益,对国民灌输更多的是服从这个制度,而不是相反。 为此,美国媒体是下了很大工夫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往往连国外的人都被其糊弄住,认为其所报道的新闻及观点相当可靠,使美国媒体进一步的在全球性新闻控制中占主导角色,获得了言论霸权。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表现的如此出色?
    让我们先从媒体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说起,美国媒体业也属于私营企业,像CNN、时代华纳公司、迪斯尼集团、新闻集团和西屋电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等,这些娱乐、新闻报业集团,他们本身就是美国国家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获得的是和任何公司同等的地位,而这些公司又属于股份公司,很多大公司在里面持有股份,它们也同样持有其它集团公司的股份,使其和美国整个经济集团组成利益共同体。 这些媒体报业集团既然是这个经济利益共同体的一部分,必然需要从任何角度来维护本利益集团的利益,也就是美国的利益,绝对不会吃里扒外。如果在这个共同体内部出现个别人,或者某一个媒体出现异常,这是很正常的,但它们这种紧密联系的关系会自然而然的将异己排除出去。这里就是用收入和聘用控制。美国媒体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当然,也有其它副业,但不是主要的。我们举个例子,像美国《华盛顿邮报》,据说,它所卖报纸所收取的费用只够买报纸上的油墨,剩下来的全靠广告,还有部分服务。在广告上,它们一般都和美国大公司签有合约,特别是持有这些媒体股份的大公司,往往订有长期合同。当然,也不都是美国公司或者美国人才在那上面做广告,但毕竟不是主流,其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在美国内部。也就是说,一旦某个媒体业失去广告来源,就离倒闭不远了。而CEO的聘用制更使媒体业的主管不敢轻举妄动,随时随地会丢掉饭碗。因此,美国媒体从维护自己利益出发,是希望美国经济欣欣向荣的,美国经济要欣欣向荣,就需要大量的财富,靠美国自身所创造的财富根本不能维持美国人的奢侈生活,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美国就需要不断的在世界各处掠夺,像美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巨额赤字,必须转移出去,否则美国的经济就会崩溃,或者难以为继。美国媒体是不会管这些增长的财富是在外面抢来的还是偷来的,它需要维护的就是这些钱怎样才能弄到美国来,怎样才能弄到自己的口袋里。

    这时,美国媒体业只要认为美国政府是在外面为美国弄钱,都会拼命的为其粉饰,撒谎、欺骗就成了常态。当然,这种欺骗绝对不是赤裸裸的,而是用非常巧妙的手段将自己刻画成“真相”的代言人,使你不知不觉中走入了其圈套。如果美国媒体业认为对某件事需要导向,它不会自己说出来,虽然他们有很多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但为了防止后面某事发生变故,他们自己是不会拿出自己的观点的,这时候就用采访的名义,去采访持这个观点的市民,最多的是学者,美国人对学者的讲话从来是信以为真的。让这些人说出这些媒体所想说的话。我们在这里举个例子,如果美国利益集团需要政府在国外行动,那么媒体业就开始做这方面的舆论准备,先登上政府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的一点信息,然后各媒体跟上,使这个消息源进一步扩大,这时候专家学者就开始频频露面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建议美国该怎么做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当然,也会登反对意见,但这些反对意见其所采访的,或者是在美国观点的名声不怎么好的学者,说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或者采访一些下层边缘性人物,满嘴的胡说八道。这时就在人们面前展现出这样一种画面,支持这件事的都是美国体面学者,有理有据,客观公正。而反对的却是,要么名声很差,要么就是近似街头混混那样的人,纯粹胡觉蛮缠。像中国住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例子非常明显,我记得美国媒体曾经大幅报道一个很不知名的所谓什么组织领导人,他跳出来强烈抨击美国,支持中国,后来再将他的底细抖漏出来,看看,什么人才支持中国。所有的人这时候都被欺骗了,那就是误炸,即使不同意误炸的人也不敢出声,谁愿意和那样的人持同样观点?

    美国在内部,对民众灌输的主要是,美国的这个制度是最优越的,统治阶层是最善良的,如果有错,那是其资本利益集团的代理人的错误,绝对不是美国资本集团本身。因此,美国媒体的报道经常出尔反尔,先说某些事可以干,像韩战越战,当不利时就立即话题一转,是总统或者是军方把事情办砸了,要怪就怪他们吧,与这个制度毫无关系。所以,我们看到美国近几十年来,从尼克松的“水门”、老布什的“伊朗门”,到克林顿的“拉链门”,似乎行政部门都有问题,这不就是制度出了问题吗?但没有,美国媒体业对这一点的底线把守得非常严密,绝对不会向制度上牵扯。它们更多的表现就是,我们将行政部门的坏人都捉出来了,看看我们的制度是多么优越。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被其骗的迷迷糊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31:45 | 只看该作者
美媒体:美国正在犯“历史性错误”





从前,有个超级大国,它忌妒竞争对手马不停蹄的现代化,拼命要维持某种均衡,于是在军事上大把大把花钱――多到不再顾及其他需要,结果它土崩瓦解。现在,也许是到更新这个故事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美国可能正在经历这个故事所说的事情,尽管是在不同意义上。


  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几乎不可避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在马不停蹄进行现代化的国家,而尚未遭遇严峻挑战的美国似乎正在走上苏联的老路。换种方式说,除非对这种情形进行更清楚的思考,否则,美国的不安全感可能会销蚀它的自信,从而一头栽入中国人爱说的“历史性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五角大楼新近发布的中国军力评估会成为有趣读物。这份几十页的报告讲到中国决心取得与美国的均衡,并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力量”。该报告的措辞让人纳闷。在其历史上多数时期中国一直主导东亚地区,如今它成为该地区主导力量有什么不正常吗?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报告制造了一个理由,它有意鼓动美国纳税人因新的假想敌――或称之为战略对手――而为新一轮军费埋单。军事支出成为美国应对各种挑战的最终途径,这种惯常反应难以扭转,也许永远不能消除。不过让人忧虑的是,随着赤字增加和其他生产领域继续被忽视,也许最终将导致这个国家的毁灭。

  中国对其棘手的社会需要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它知道要赶上美国,着力处不在军事,而是建立在其他代价更低的基础之上。空间计划经常反映军事支出,它也是历来超级大国的必争领域。这方面,中国的空间计划是另一个令人信服的例证。当中美外交官建议两国应在空间探索和研究领域携手合作时,五角大楼一些官员表现出近乎恐慌的状态,有人担心与中国合作会导致尖端技术外泄。然而在预算还不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转1年的情况下,中国如何能在探月项目上取得辉煌进步?NASA2007年预算是168亿美元。而过去13年里,中国空间项目的各种支出总共大约是193亿元人民币。

  问题在于,美国是否错误地将中国的挑战首先理解为军事威胁。今后真正的竞争在生产力、知识和理念领域。对中国的检验要以其自称的“和平崛起”为基础,并着手建立把两国的正当利益都纳入考虑的一个全新地区安全架构。与此同时,把重心放在经济现代化、劳动力技能提高及理念的完善上,以此应对未来长久的竞争。▲

  (摘自6月1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原题:中国来鸿――美国正栽入“历史的错误”中?作者霍华德·W·弗伦奇,汪析译)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30:09 | 只看该作者
这您老也好意思说?看看风景独好这边......我吐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9: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连采访伊拉克街头民众的话都给人家改了。
楼主居然好意思发这样的文章。不是扇你主子的耳光么?不想挣5毛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8:1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传媒存在着黑帮吗?不,表面上根本找不到。不仅找不到,而且西方人还会振振有词的告诉你:西方媒体是绝对自由的,不是某个政党的喉舌,不会为刻意宣扬某某主义而辛苦,而且新闻记者可以毫无顾忌地随便批评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是无冕之王,把持着除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忠实履行的是WatchDog看门狗职能,比如尼克松水门事件啊,克林顿丑闻揭批啊,都是他们的代表作。但是,实际的情况却远没有如此浪漫,原美国CBS知名记者伯纳德*戈德堡在2002年全美最烫手的一本书《偏见》中,揭开了冰山的一角。他本人一夜之间成了美国最危险的人和美国新闻界最痛恨的人。以下我引用他书中的原文来讲述一下这位敢讲实话的勇敢记者的真实境遇。



背景资料一、“我开始注意到,黑帮的帮众和新闻网络中的从业者有着相同的伎俩。……其实我对黑帮不算不尊重。在抢劫卡车和把受害者扔下大桥的时候,帮众总是怀着荣誉、忠诚和家族观念行动……抛开那些坏的不谈,看看那些真正作数的,他们是一群可敬的人,他们关心自已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并且只会伤害那些伤害他们的人——这让那些帮众有理由把那些碍他们事的人粉身碎骨。……一个帮众可能犯的最大的罪过就是对外人乱说帮里的事……对那些家族肮脏小秘密过于多嘴的话,他就很可能很快要‘生病’(注:有麻烦)了。和新闻黑帮一样……剧中的教父其实也就是丹*拉瑟,新闻业者的头目。”



背景资料二、丹*拉瑟:“地道的美国人,得克萨斯人,骄傲的前海军陆战队员……CBS主持人……每个人都害怕丹,他的西西里黑帮风格把世界一分为二,朋友和敌人,你可不能站错了队……”



背景资料三、作者本人伯纳德*戈德堡:“我生长在南布朗克斯一个蓝领阶级的民主党家庭……我所在的小学位于夏洛蒂街上……夏洛蒂街已经被公认为全美最破旧的贫民区之一……我认为自已是个保守的自由主义者。我依照自由主义者的方式行事。如今在美国,相当多的人持有和我相同的观点,但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媒体的认可和传播。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暗示,我是一个‘有着特殊政治目的’的政治激进分子……1972年,CBS新闻台雇了我。”



在揭露美国新闻媒体有政治偏见之前:“我是怎么在CBS新闻呆作25年的?而且这里面大多数时间我都在为丹*拉瑟工作!对比起来更为明显的是,仅仅四个月之前,当我在时隔七年之后回到‘CBS晚间新闻’ ,和康尼*陈一起坐在‘48小时’和‘直击’ 节目里时,拉瑟把脑袋伸到镜头前告诉千万的观众说,‘今晚的CBS晚间新闻,我们非常荣幸地欢迎我们的资深记者、同事和朋友,伯纳德*戈德堡,回来和我们分享他对今天发生的事情的独特看法。”



揭露美国新闻媒体有政治偏见之后:“我怎么就在几乎一夜之间从一个在CBS晚间新闻有自已的版块《伯尼*戈德堡的美国》的重要记者--变作了右翼的无赖?……媒体‘黑手党’ 气势汹汹地朝着我来了,没有一个头脑清楚的人敢打赌说我最后可以幸存下来。丹*拉瑟证实我被‘枪毙’,不在电视上露面这对一个电视记者来说无异于死亡。林博说我惹上麻烦的原因不过就是说实话。有个人敢反对‘新闻是自由的’这个70%美国人的共识,那这个人就有大麻烦了。美国宪法也无法救我,……要保住工作,他就没有言论自由……”



总结:“好像有两个美国,起码是两种美国文化:媒体精英的美国在躲避我,而另一个美国--在曼哈顿的美国--在感谢我,弹冠相庆我公开地说出了他们埋在心里多年的话。”

我们想知道,伯纳德*戈德堡仅仅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吗?

============================

林博说我惹上麻烦的原因不过就是说实话。有个人敢反对‘新闻是自由的’这个70%美国人的共识,那这个人就有大麻烦了。美国宪法也无法救我,……要保住工作,他就没有言论自由……”



呵呵~~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7:20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5月11日,《纽约时报》以一篇长达7500字的尴尬故事作为该期头条:《已辞职的纽约时报记者留下一长串的欺骗纪录》;《纽约时报》总编辑霍威尔·云尼斯发表声明:向虚假报道中提及的人们道歉,向所有读者道歉;《纽约时报》发表编辑声明:为新闻标准上的失误表示道歉;《纽约时报》以最贵重的4个整版的篇幅记录了这位27岁的美国黑人记者的令人遗憾的历史,四个整版上没有出现任何广告;同时,《纽约时报》网站也用了9个网页来公布布莱尔所做的不实报道,并公布专门的邮件地址请公众举报布莱尔报道中的不实之处。随后的日子里,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此事。一时间,布莱尔丑名远播。媒体研究中心负责人布伦特·波泽尔撰文称布莱尔为“明星小学生”。杰森·布莱尔声称自己的精神陷于困顿,不得不住进医院,寻求心理治疗。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6:2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怎样被骗进战争 War.Made.Easy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5:0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草根民众来说(包括知识分子),他们日常的所听所见所闻都来自于国际银行精英们精心搭建的功能强大的“新闻媒体畜牧场”的喇叭,而普通老百姓甚至许多国家的政府政要、高级智囊机构、知识分子也都是这个畜牧场上十分“听话”的牲畜,他们习惯于什么时候被“喂给新闻饲料”,并依据所配给的饲料进行“消化吸收”,成为他们所持有的思维意识形态立场上的“养分”,在这个他们认为是被媒体真实描绘的世界中长大,从一开始就被洗脑于无形。

到底谁是猴子?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3:08 | 只看该作者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如何谋求舆论霸权



2003年春,由美英等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一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战争。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向标榜新闻舆论"自由、客观、公正"的美国主流媒体,却对美国政府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肆意蹂躏另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鲜有微辞。他们不但在世界一片反战的呼声中为美国发动战争摇旗呐喊,制造舆论,而且在战争打响后一味替美军行动涂脂抹粉,欺骗舆论,骗取民心。那么,美国主流媒体为什么会被政府和军方牵着鼻子走呢?其奥秘就在于美国政府对媒体采取了"制新闻传播权"的策略。



  所谓"制新闻传播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集团对新闻传播权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和使用,从而在一定时空获得对舆论导向的主导地位,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符合其政治目的的传播效果。其实质是舆论霸权。在对伊拉克战争的准备和实施阶段,美国政府在谋求舆论霸权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手段:



  1、修正法规,调控"第四权力"



  "第四权力",是美国新闻界的无冕之王们对媒体的自诩,它是相对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大权力而言的。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媒体似乎真的很自由,但实际上却受着美国法律的严格制约。虽然美国的宪法上白纸黑字写有新闻自由,但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又限制了这种"自由"。而在《美国新闻管制训条》里更公然写道:"在未来战争中,军队必须战胜两个敌人,一个是军事战场上的敌人,一个是舆论战场上的敌人。后者包括本国和西方国家以及一切亲西方的无冕之王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美国刚刚向同盟国宣战,当时的总统威尔逊就下令成立"公共新闻委员会",负责发布关于战争的消息,充当政府与媒体间的联络员,以防止新闻媒体乱发战争消息,动摇民心和影响战争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美国又颁布了《美国报纸战时行为准则》,通过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将新闻媒介纳入了战争的轨道。在朝鲜战争期间,由于一些美国记者发表了对美国不利的消息和评论,"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于1951年颁布了一套更严格的新闻检查条令。正是这一条条禁令,把战时的美国媒体捆绑得动弹不得。



  越南战争期间的新闻媒体最终把美国政府搞得狼狈不堪的"教训",以及1982年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中控制媒体的"经验",加上世界新闻事业日益发达的趋势,使美国政府想出种种理由,加强了对媒体的管制,限制了媒体的新闻自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使美国意识到信息战已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媒体不但要管制,而且要充分利用,使其成为战争的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的二月中旬,美国军方就出台了一种《战地记者手册》,给记者的采访和发稿权又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并将此作为纪律,不得有违。开战前,设在卡塔尔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对所有前来采访战事的记者宣布了"三不规定":一是不准问美军和英军的伤亡情况,二是不准问与目前的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三是不准问与今后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美国战前宣布的这些规定,是具有法律效用的,谁敢违抗?正是美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权力对"第四权力"的强暴,才使得美国媒体在此次战争初期诞生出一个个谎言的畸形儿,谣言漫天飞。



  2、心理牵制,大念"国家利益"的紧箍咒



  应该说,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特别强烈,他们以自己是个美国公民而感到骄傲。但是,这种优越感也滋长了许多美国人骨子里的霸权心态,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在世界上说一不二。"9·11事件"给美国人包括美国的新闻人当头一棒,使他们赖以自豪的安全感与纽约曼哈顿岛那两栋100层高的摩天大厦一样,瞬间坍塌了。美国人的自尊心受到史无前例的伤害。就像一个目空一切的巨人,被一只小小的野蜂猛地蛰了一下眼睛,顿时陷入了疯狂境地,仿佛周围都是"狼来了",于是歇斯底里地伸胳膊踢腿,见谁可疑就扑打过去,甚至连自己的黑影子也要跺上两脚。



  美国的媒体在这种情形下,也失去应有的理性,自觉不自觉得陷入了民族主义的泥潭。而美国政府,正是抓住美国媒体人的这种心理,大念维护美国利益的"紧箍咒",鼓动媒体为美国发动"先发制人"的不道义的战争制造舆论。这使得美国主流媒体原有的一点新闻客观性,又被所谓的"国家利益"和"爱国主义"激情所淹没。



  就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吧,布什总统说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必须解除。然而,到目前为止,不要说联合国核监会没有查出什么来,美军占领巴格达后也没有发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另一个理由,是说伊拉克没有遵守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好像美国就是维护联合国决议的卫士。而恰恰是联合国安理会不同意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美国偏偏撇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宣战。美国的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制导和诱使下,也一再为美国发动战争的荒诞理由辩解。而对美军在伊拉克使用的各种当代最先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伊拉克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重大伤亡,美国媒体却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为了狭隘的"国家利益",他们按照美国政府的意志,不顾事实,妖魔化伊拉克,为美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



  3、设置栏栅,对媒体亲疏有别



  不管美国的战时宣传纪律有多严,总有一些媒体想打擦边球;加上美国政府可以管得了本国的媒体,却难以管得住世界上其他国家主持正义的媒体舆论。对这样的媒体,美国政府和军方采取的方法是:选择他们认为友好的媒体前来采访;阻止他们认为不友好的媒体前来采访,不给他们获取真实消息的机会。这就像在所有媒体前设置了一道栏栅,顺我者则过,逆我者则停。



  在这次战争开打前,美国防部批准了671名记者随美英军队行动。在这些采访人员中,美英自己的记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仅"听话"的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一家就派了20多人。美国政府比较信赖的本国其他主流媒体,如美联社、福克斯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都有大批人马上了前线。而外国媒体中,亲美国的赞成对伊拉克动武的日本有10人获准上前线,韩国也有3人跟美军同行。不赞成对伊动武的中国,仅有新华社一名记者获准随美军一起行动,且被放在"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而强烈反战的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记者,就被另眼相待了。4月2日,总部设在日内瓦的欧洲广播联盟发表声明,抗议美军设在卡塔尔的司令部对未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媒体的记者在伊拉克的采访活动设置障碍。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使这些媒体只能依赖第三方消息来源,或者"单方面"派人进入伊拉克采访。而这种采访手段也受到了限制,许多进入伊拉克采访的人被美英军扣留,并被强行遣送回科威特。



  反战的葡萄牙国家电视台两名记者,竟在美军控制的伊拉克南部区域采访时遭到美军的"非法拘留",度过了72小时梦魇般的生活。美军说他们是间谍,用枪指着他们的脑袋命令其躺在地下,并用脚踩他俩的头部和手部,使这两名记者受尽了虐待。为此,葡萄牙新闻协调委员会4月2日也发表一项声明,要求美国当局尊重葡萄牙记者在伊拉克战场进行正当采访的权力,停止对记者采取"非法的、凌辱的和随心所欲的行为"。



  4、欲擒故纵,安排记者嵌入军营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第一次安排600多名国内外记者到军营,与美英军人一起到战火纷飞的第一线采访。美国这么做,表面上是增强了战事的透明度,给了媒体以报道的选择权,实际上,这正是美国政府和军方采取的一种控制舆论的策略。



  试想,一个记者坐在美军或英军的一辆坦克车里,在他极有限的视野里,他看到的只能是美英部队在沙漠上一往无前推进的情景,只能是美英军队艰苦作战的生活,只能是这一方的炮火射向敌方的轰鸣,他们由此发出的报道也只能是对美英军队的赞扬。



  人是感情的动物,记者也不例外。当他们与前线军人同生死、共患难,或许还受到军人特殊保护时,怎么忍心揭露军方的失利和错误呢?即使有胆子写出来,稿件也不能不在军方严格的审查中被枪毙。



  新闻有局部的真实和全局的真实,有表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嵌入军营前线的记者,在发回的电视图象中,是美军为了不伤害伊拉克民众而用坦克围着伊军占领的村庄迟迟不肯开火的镜头,是美英军人发给伊拉克难民救济食物的镜头,给人看到的是这支侵略军的"菩萨心肠"。而他们对美英军队的真实意图,对伊拉克平民大量伤亡的惨象毫无所知,他们从前线发出去的报道,只是局部的、表象的、片面的真实,并在客观上以此掩盖了这次战争本质的、全局的真实。因为他们"嵌入"在那样的环境中,只能作那样的"亲历式"报道。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全面、客观地反映这场战争,仅在一方的坦克或装甲车的视野里是绝对做不到的。



  事实说明,美国政府的这一策略已经达到目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项调查表明:86%的美国人是从电视里了解伊拉克战争消息的,而安插在军队里的电视记者已经成为美国公众关于伊拉克战争消息的主要来源。



  5、挥舞大棒,封杀不利的声音



  美国政府和军方,为了获得对伊战争的绝对有利的舆论霸权,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舆论,不论是来自敌方的,还是他国的,或者是本国的,一律挥舞大棒,格杀勿论。



  伊拉克电视台是萨达姆总统用来痛击美国、鼓舞士气、争取民心的最强大的舆论工具,也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是,美军在战争的初期,没有按惯例对其轰炸,因为美方以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占领并利用它,没想到行动受阻,战争难以速战速决。因此,美方等不得了,在开战的第6天,开始轰炸伊拉克电视台,使其陷于瘫痪。在阿富汗战争中因报道独家新闻而声名鹊起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因要保持其舆论的独立性,在3月23日晚播放了美国5个战俘和美英军队士兵尸体的镜头,惹怒了美国,使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两天后宣布吊销"半岛"电视台两名记者的记者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驻巴格达的记者阿内特是一名资深记者,曾获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然而,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因为他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时说,由于遭到伊拉克的抵抗,美国的初步作战计划已经失败。这显然得罪了美国总统和军方,不利于美国舆论。于是,在美国政府强大的压力下,NBC于4月1日将其开除。4月8日,攻入巴格达的美军,居然向住在巴勒斯坦饭店里的外国自由媒体的记者开枪射击,导致7人伤亡。鉴于美国政府和军方对不利舆论的强烈反感和严厉封杀,许多媒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只好保持沉默,屈从美国的舆论基调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2:46 | 只看该作者
谎言与真实 美国媒体是戴着面具的伪君子?



新闻的真实为所有新闻人所追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的表现却让人有理由怀疑:一直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为傲的美国媒体是否是一直戴着面具的伪君子?本文选取的两个人物皆出自当今美国的顶尖媒体:近乎疯狂地制造虚假新闻的《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对新闻真实性要求近乎苛刻的《洛杉矶时报》的记者索尼亚·纳扎里奥。似乎他们中的哪一个都难以真正代表美国新闻人,但从他们的事例中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媒体对真实的追求从来都是社会对诚信的追求的镜子。



欺骗152岁的媒体巨人



  一部移动电话,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编故事的脑袋,坐在纽约布鲁克林家里的杰森·布莱尔曾轻易欺骗了《纽约时报》,这家有着152年历史的报纸。



  1998年,在马里兰大学读书的杰森·布莱尔以言辞华丽的简历和较好的学习成绩争取到了在《纽约时报》实习的机会。1998年夏天结束的时候,布莱尔以还有一些大学课程需要尽快修完为由回到了学校。1999年,当他再次回到《纽约时报》的时候,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他已经完成了在马里兰大学的学习,但该校官方后来证明他至少还有一年才能完成学业。



  就是这个连学士学位都没有的杰森·布莱尔,却以其天才的亲和力和语言能力在这家世界级大报中如鱼得水,迅速从一名实习生升级为《纽约时报》的正式记者。2002年,由于他在城市新闻报道中错误百出,城市新闻部主任乔纳森·兰德曼写信给编辑室主任:我们必须停止使用布莱尔的稿件,马上!被口头和书面严厉警告后,布莱尔的工作陷入危机,一段时间内他的表现得到改善。2002年10月,《纽约时报》的两位首席编辑说,他们确信布莱尔已经改变了工作态度。布莱尔春风得意,进入了人手紧缺的国内报道组,并担任华盛顿新闻的主要报道记者。



  从2002年10月直到2003年4月,布莱尔的报道范围遍及6个州,20个城市。这期间,他的同事们都惊诧于他非凡的生产力和他看上去不知疲倦的体质。一位编辑在给布莱尔的电子邮件中说:“你这人真能到处跑。”从华盛顿的系列阻击手杀人案到对美国失踪女兵杰西卡家人的采访,布莱尔的稿件频繁地出现在头条位置,一颗明星正冉冉升起。



  2003年4月底,《圣安东尼奥快报》编辑正式提请《纽约时报》,要求《纽约时报》调查关于两名失踪女兵的署名布莱尔的文章,声称该文章跟《圣安东尼奥快报》上的一篇文章几乎一模一样。这引起了《纽约时报》的高度重视,布莱尔的冬天近了。



  4月29日,布莱尔被召回编辑室回答《圣安东尼奥快报》关于其剽窃该报内容的指控。在为期两天的一系列紧张谈话过程中,国内版编辑罗伯特一再坚持让布莱尔拿出他确实采访过失踪士兵母亲的证据。在罗伯特的小办公室内,罗伯特问布莱尔:既然你到过那位母亲的家里,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布莱尔毫不犹豫,他向罗伯特描述了微红的房顶和白色的房子,车库里停着的红色吉普车以及盛开在院子中的玫瑰花。罗伯特后来检查了摄影师发回来的关于这所房子的并未公开发表的照片,布莱尔所说的分毫不差。



  《纽约时报》并未就此罢休,该报迅速组织由三名编辑和两名调查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布莱尔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底的所有作品展开全面调查以挽救这家152年历史的大报,布莱尔杜撰新闻的内幕拉开。结果是自布莱尔从事国内新闻报道以来所写的73篇文章中至少36篇文章存在问题。5月1日,失去信心的布莱尔向报社提出辞职。



  布莱尔利用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使自己伪装成身在事发现场。有时看起来他好象是在维吉尼亚或得克萨斯,其实,他正呆在纽约用笔记本电脑搜寻着信息。用移动电话和电子邮件与编辑们联系。有的采访他先是通过电话进行,然后在互联网上搜索其它媒体的相关信息,运用他编故事的天才加以想象,一篇头条就诞生了。伊拉克战争期间,他曾撰写了5篇关于失踪女兵杰西卡的报道,而自己却根本没有去过杰西卡家。



  通常,一篇较重要的报道由记者和摄影师共同完成,尽管布莱尔未到现场,但他通过查询报社的图片资料库便可获得所需的细节信息。对于大多数与布莱尔预约的摄影师来说,布莱尔经常只通过电话与他们联系。比如4月6日,按理他应该在克里弗兰采访。自由摄影师海拉茨于是与布莱尔预约在克里弗兰教堂外见面。海拉茨几乎被布莱尔搞疯了,他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2点直到晚上10点多一共给布莱尔打了15遍电话,也没有见到布莱尔的影子。前3次他与布莱尔通话时布莱尔每次都有不能与海拉茨见面的理由,最后干脆再也联系不上他了。“后来布莱尔解释说他不得不半途离开克里弗兰教堂,去修理他的移动电话,这就是他后来为什么不能接电话的理由。”



  2003年5月11日,《纽约时报》以一篇长达7500字的尴尬故事作为该期头条:《已辞职的纽约时报记者留下一长串的欺骗纪录》;《纽约时报》总编辑霍威尔·云尼斯发表声明:向虚假报道中提及的人们道歉,向所有读者道歉;《纽约时报》发表编辑声明:为新闻标准上的失误表示道歉;《纽约时报》以最贵重的4个整版的篇幅记录了这位27岁的美国黑人记者的令人遗憾的历史,四个整版上没有出现任何广告;同时,《纽约时报》网站也用了9个网页来公布布莱尔所做的不实报道,并公布专门的邮件地址请公众举报布莱尔报道中的不实之处。随后的日子里,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此事。一时间,布莱尔丑名远播。媒体研究中心负责人布伦特·波泽尔撰文称布莱尔为“明星小学生”。杰森·布莱尔声称自己的精神陷于困顿,不得不住进医院,寻求心理治疗。



  布莱尔仅仅是375名《纽约时报》记者中的一员,但是他带来的将不只是下周、下月、下年度各期报纸的暗淡。“这是个巨大的丑闻,”《纽约时报》发行人亚瑟·苏兹伯格说,“这是对报纸与读者间信任关系的废除。”



真实的力量



  “动人、详尽地报道了一个洪都拉斯男孩寻找已经移民美国的母亲的惊险之旅。”这是2003年度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对特稿写作奖获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的颁奖评价。43岁的《洛杉矶时报》女记者索尼亚·纳扎里奥凭借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恩里克的旅程》获得全美新闻界的最高奖项;同行的《洛杉矶时报》55岁的摄影记者唐·巴特雷特获得2003年度普利策专题摄影奖。



  每年约有4万8千名来自中美洲的孩子趴在穿越墨西哥的货运火车的车顶上,经历悲惨的旅程去寻找离开他们偷渡到美国挣钱的父母,其中约有75%是寻找他们的母亲。在旅程中,这些孩子(有的甚至只有7岁)被强盗抢劫、强奸,被腐败的警察和移民官欺凌。有的孩子被杀,有的孩子掉下火车致残或殒命。



  2000年5月,在得克萨斯州拉雷多南部与墨西哥新拉雷多接壤处,纳扎里奥遇到了恩里克。当时恩里克的寻母之旅已经接近成功,那已经是恩里克的第8次尝试了。纳扎里奥与巴特雷特用2周的时间跟随恩里克完成了他寻母的最后旅程,见证了恩里克与母亲在北卡罗莱纳州重逢的场景。后来,他们又先后三次到北卡罗莱纳州对母子两人进行采访,详细了解了恩里克寻母的路线和过程。



  经过充分准备,2000年5月至9月,纳扎里奥和巴特雷特象偷渡的移民一样,趴在火车顶上,经历了被强盗抢劫、被当地警察围捕的过程。从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经过南洪都拉斯,穿越危地马拉和墨西哥一直到美国,重走了恩里克的寻母路程。他们采访并拍摄了村民、走私者和其他一些恩里克寻母过程中遇到的人,最后同几十个其他孩子一起完成了与恩里克同样的偷渡旅程。



  “穿越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格兰德河是非常危险的挑战。”纳扎里奥说,“成百的人死在河里,很多人被急流和漩涡吞没。即使顺利过去了,很多人也不会再继续踏上征途,因为过河后还要徒步走4天的时间来穿越沙漠。我知道除非我携带特殊装备,否则我很难完成这次采访。我带了一部移动电话,一个治疗蛇咬伤的工具包和一个救生圈。



  “作为记者,你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你将看到许多人间惨剧。但我不能帮助他们,我只能是个旁观者。否则我将看不到事实。这一点很多人不理解,他们在看了恩里克的故事后,发邮件给我,问我:你是人吗?你怎么能这样?”



  故事的自始至终,恩里克的全名没有在文章中出现。“对于青少年的采访,我必须小心。我不希望给他们带来麻烦。在描写他们之前,我必须征得他们父母的同意。我随身携带了很多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做成的表格,表格上记录了我是否能与这孩子会见,是否可以为他们拍照,是否可以在报纸上使用这些材料。我第一次与恩里克的母亲劳得斯见面的时候,她填写了这个表格,同意了我们的采访。但是她提出了一个签署表格的条件:我们不得泄露他们在北卡罗莱纳州居住的城镇的名字,毕竟他们的身份是非法移民。我在表格上注明了她的条件,答应她我将不泄露他们生活的具体信息。”



  因为不能使用母子俩的全名,人们有理由怀疑新闻的真实性。让纳扎里奥欣慰的是,她所有的采访资料都是能够被证明的。在重走恩里克之旅的过程中,纳扎里奥尽最大努力找到了恩里克能够记得起来的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恩里克曾在火车顶上被人抢劫并失足掉下火车,险些丧命。有很多人帮助了他,纳扎里奥找到了帮助过恩里克的每个人。在恩里克的家乡,纳扎里奥也找到了能为恩里克的故事提供保证的每个人。



  《恩里克的旅程》共有3万余字,纳扎里奥经历了2年的时间调查、写就,文章记录了恩里克长达8900英里,耗时120天的寻母历程。长达3万字的《恩里克的旅程》中有7000余字是关于正文细节内容来源的注释。这些注释足以证实文章中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其详尽和可核实性令人叹为观止。比如:恩里克丢失母亲的联系方式的地点,可以证明这一事件的当事人的姓名、地址;恩里克给人洗了2周的车才挣到打往洪都拉斯的电话费,洗车赚取电话费的数额、证明人;恩里克悲惨童年的见证人以及对这些人的访谈;证明恩里克染上毒瘾的人的姓名……甚至是恩里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都有具体人来证明。“即使是恩里克亲口告诉我的事情,我也尽量去找别人核实。”纳扎里奥说。



  “在我重走恩里克旅程时,我只随身带了很少的钱,也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拿出过移动电话。即使我在飞驰的火车的顶上我都要克制自己不打电话给我的丈夫。我从不当着孩子们的面吃东西和喝水。有一段在火车上的16个小时的车程我一点东西都没有吃,一点水都没有喝。看上去我应该有能力在路上帮助那些孩子。但我是在尽我最大的能力减少我对事实的干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