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公共讨论得以继续,而不是终止|青椒训练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红网青椒训练营导师、人民日报海外网评论部主任牛宁

餐饮品牌西贝因“预制菜”引发的争议,最终以企业道歉暂告一段落。回顾这场风波,西贝被指“教科书级反面案例”,从强硬回应,到前后不一的承诺,再到缺乏诚意的道歉,全过程一波三折,情节丰富,“瓜中带瓜”,让很多媒体或公号或博主都做足了分析。其中,有就事论事分析食品行业现状,也有人拱火浇油带节奏,还有人袖手旁观默默“吃瓜”……舆论场人声鼎沸,也让很多人赚足流量。
在此不多讨论这些行业议题。不过从餐饮业的这场争端,可以看出当下商业社会一个更普遍的现象:在各行各业,真诚正在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从自媒体时代到AI时代,内容创作的门槛降低了,但真诚、真实、真心的态度却愈发难得。
在广义传媒业,某些自媒体为博流量夸大其词、断章取义;一些内容平台利用算法推送迎合偏好的信息,制造“信息茧房”;甚至出现AI生成内容不加标注,混淆人机创作界限的现象。“外卖小哥发现带血字条协助杭州警方破获恶性案件”“上海退休教授靠阳台核电池供电”……等假消息被当成真新闻的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只要几分钟,AI便能生成一条具备完整新闻要素的假新闻,甚至比“真新闻”更像真的。这些现象背后,一方面是流量变现驱动下的利益链生意经,另一方面,是平台或个人把用户和读者“当傻子”,认为大众是可以被当成随意操纵的对象。
然而,很多互联网用户远比想象中聪明。也许在舆情发生的一开始,会有混乱,有迷茫,会有鱼龙混杂的各执一词,但也不难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会理性停留一刻,选择“让子弹飞一会”,这个过程,大家等的是专业回复,想看的是真实情况,期待的是真相大白。
如同西贝案例中,其实很多网友抵制的并非“预制菜”,就像很多人并不排斥隔夜的柠檬水一样,毕竟“性价比”这笔账并不难算。大家抵制的是不真诚、不专业、不“讲究”,如果开局已经默认对用户开启“好糊弄”模式,后面再华丽的公关话术也无济于事。
在媒体领域亦是如此,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永远是真诚创作、尊重受众的内容创作者。在评论写作方面,真正的观点交流,不会是一场自嗨式的情绪输出,而是与读者建立真诚对话的平台。一些评论文章(公关稿同理)发出来会“挨骂”,就在于创作者陷入了“自话自说”的陷阱,要么沉迷于堆砌专业术语显得高深,要么挥舞着居高临下的说教大棒。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读者的戏弄?这种“你猜”“你品”的傲慢姿态,本质上也是在消耗读者的信任。
把评论写作当成一项负责任的公共表达,多一点理性思辩,少一些情绪化对抗。文字一旦发出,便会在舆论场中激起涟漪,因此作者需要为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负责。这就要求我们摒弃“理所当然”“唯我独尊”的思维,将笔下观点视为一场开放性的思辨邀约,让“我的观点”成为“讨论的起点”,而非“不容置疑的终点”。
也就是,多一份真诚,多一些共通的意义空间,让公共讨论得以继续,而不是终止。


来源:王小杨评论笔记(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