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奖评委:部分稿件超长,内容很优秀,未能获奖,很遗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4 年度四川新闻奖通讯类第一组共收到来自央媒、省级媒体、各地市州报社以及行业媒体报送参评作品120篇,其中,央媒驻川机构24 篇、省级媒体50 篇、市州媒体(含成都)46篇。题材涵盖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各个方面,笔触涉及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成渝双城经济、乡村振兴、正党风转作风等新闻事实,不少报道新闻价值高,传播效果好。根据评奖规则,经过评委专家充分议论,本组评选出54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1件、二等奖16件、三等奖27件。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4件。

李弋 四川新闻奖评委、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


分析获得奖项的通讯作品,它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选题上,既有宏大主题,也有人情味浓的优质稿件

本次获奖通讯作品54件,既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叙事,也有青年登山传奇、乡村医生的动人故事。特别奖作品《四川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聚焦通道建设,以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背景,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召开为契机,行文深入浅出,描绘了四川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壮美图景。该稿件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头版。

精神文明报社的《“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获一等奖,作品聚焦总书记回信这一重大主题,从基层学校视角切入,以小见大,挖掘出其中的丰富内涵,让大众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下一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牵挂。故事真实生动,细节饱满,感染力强。

《AI识别、AI机器人巡检、AI超控养殖……南充AI养猪年产能近400万头》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为核心,聚焦南充AI养猪,紧扣科技赋能农业的时代脉搏,将传统生猪养殖与前沿AI技术结合,敏锐捕捉到产业升级的关键趋势,彰显出非凡的新闻前瞻性。

《筑梦“长江之巅” 问鼎“蜀山之王” 3名“90后”登顶贡嘎书写冰雪传奇》是甘孜州日报社报送的一篇聚焦中国年轻登山者突破极限、勇攀高峰的纪实通讯。记录下三名“90后”攀登者沿非传统路线登顶贡嘎山主峰的壮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攀登者突破极端环境登顶瞬间的震撼场景,和中华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传递了“敬畏自然、超越自我”的价值观。

二、采访上,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持续跟踪深入调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许多获奖作品都是记者深入一线调研、分赴各市州全方位探访才采写出的生动鲜活的报道。一等奖作品《10年,2.18亿元+4.4 亿元》报道的是知识产权案,四川法制报社记者多年来一直关注该案件进展,及时刊发动态消息,掌握了大量素材。案件终审后,记者数次通读10年来近50万字的判决书,并仔细阅读判决书涉及的法律法规全文;案件执行阶段,记者时刻关注涉案双方和执行法官的动态,写作时间长达 4 个月,修改数十次。《四川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人民日报记者结合总书记指示要求,围绕四川如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进行深入采访,到四川绵阳、成都高新区、成都成华区、四川达州等区域挖掘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行业发展亮点。报道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落地两方面深入报道四川产业发展动态,点面结合、数据详实,打磨出了一篇质效俱佳的作品。

三、表达上,重大主题轻量化表达贴近受众

通过2024年度四川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看到,主流媒体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以适应受众多元化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处理重大主题报道时,注重将硬主题的选题实现“软着陆”,让报道既保持权威性,又具备可读性和吸引力。《四川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行文深入浅出,从“TCL 的电视机即将发往波兰罗兹”这个典型案例入手,将四川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势与重要性展现出来。虽为硬主题新闻,表达上却力求创新,文风清新、简洁明了,可读性强。《“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报道角度新颖,突出学生主体感受与学校特色实践,实现了轻量化表达,使重大主题报道更加贴近受众,增强传播效果。



通讯一组评审现场。
四、效果上,既注重正能量传播,也看重流量的影响力

本次获奖作品有很多篇文章立足本土,关注地方,强调共情传播。《十位村支书 一个“强村梦”》是一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报道,文章采访扎实、文字流畅,故事娓娓道来,情感真挚,直击读者内心。标题生动形象,立意鲜明,巧妙展现了两镇10位村支书共谋发展、共筑梦想的奋斗历程,引发读者强烈共鸣,充分体现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三轮医生”守护乡村50年》以小人物为切口,呈现时代大主题,通过对一名普通乡村医生日常工作、生活的采访、拍摄,反映了乡村医生虽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但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者,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该通讯报道场景生动,文字鲜活、事迹感人,营造了向“‘村医’致敬让温暖传递”的浓浓舆论氛围。

《筑梦“长江之巅” 问鼎“蜀山之王” 3名“90 后”登顶贡嘎书写冰雪传奇》以三位“90后”凭借青春力量挑战世界级高峰为叙事主线,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与担当,引发广泛共鸣。报道发布后,在国内“登山圈”引起强烈反响,被“天府融媒体联合体”、新华社、学习强国等选用,省内各级媒体平台广泛转发,引发情感共鸣,实现了几何式增长传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本次参评作品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一、讲故事的能力有待提升。通讯的重要技巧是讲故事,目前获奖作品中讲故事的稿子较少,记者倾注感情来讲故事的稿子更少,概念化表述过多,一些表述过于主观,缺少感人细节,新闻写作三原则之一——客观性没有凸显出来。不讲故事的通讯势必影响传播力,很难获得大流量。

二、部分作品选题虽好质量却有待提高。某媒体此次报送了 5 篇通讯作品,好几篇通讯的选题看起来边缘,实际上比较重要,比如《大龄孤独症家庭的终极焦虑》《小区伪民宿隐忧》等稿件选题有问题意识,抓住了基层人民社会生活中的痛点和难点,真实地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百姓身上无小事”的观点,但是遗憾的是,5篇稿件都有质量问题,其中2篇有事实性差错,2篇有多处文字差错,还有一篇有三类差错,无法获奖。

三、部分稿件超长。有的稿件内容虽然很优秀,但字数超过了“消息 1000字,通讯4000字”的要求,未能获奖,很遗憾。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