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评论丨窦锋昌:这种“人畜无害”的新闻,主流媒体还是少做一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15:3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主流媒体开设的新媒体平台,到底如何解决稿件的“原创性”问题?
7月14日,一家主流媒体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刊发了一则趣闻,说的是在最新一期的《歌手》节目中,歌手孙楠与一名外国歌手的微小分数差异,引发了网友关于“13.8和13.11大小比较”的讨论。为了给出答案,媒体找出了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中的知识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当天晚上,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发了个朋友圈,大意是,“没有新闻可以不做,一方堂堂的主流大报,这样的选题也煞有介事地拿来当新闻发?”
这位朋友的点评可能有点情绪化,却说出了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事实,那就是很多主流媒体在纸刊上的采编风格和在新媒体端口的表现“判若两人”。刊发的许多稿件,如果不看账号名称和媒体logo,难以看出来自同一家媒体,纸上的媒体和网上的媒体出现了严重的“两张皮”现象。这个问题存在已久,于今为甚,急需业界关注并予以解决。
笔者本来没有留意到这条新闻,看到朋友圈之后,专门上网去看了看,发现刊登这条趣闻的媒体还不止一家,多家主流媒体都刊发了,而且都有比较高的转发量和点赞量。以这家党媒为例,截至7月15日晚上8点,转发量有3000多次,点赞量有7万多次,说明这条新闻引发了比较多的关注,带来了比较高的流量,应该也可以给这家媒体增加不少的粉丝数。
对于这样的采编手法,我们首先要给予“同情的理解”。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主流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开始尝试更加多元化的选题方向,包括娱乐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等,比如哪个明星离婚了生孩子了,或者哪个地方出现了什么搞笑的事件等等。这样的新闻无关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等宏大叙事,无非就是让人看了开心,打发一下闲暇时间,属于“人畜无害”的新闻。
相比之下,那些被归类为“性”和“腥”的新闻在传播效果上则要恶劣得多,基本就等同于“负面新闻”了,显然风险和危害很大。相比之下,多做点“13.8和13.11谁大谁小”之类的新闻,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党报党刊的新媒体与纸质媒体之间就产生了“两张皮”现象,突出的表现就是报道风格明显不一致:纸质报纸和杂志通常采用严谨、正规的专业报道风格;而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稿子则可能更加轻松、活泼,甚至“无厘头”,目的是吸引年轻读者。
这种“两张皮”现象源自采编理念上的差异。一般而言,在媒体编辑部里,纸质媒体的传统编辑部和新媒体的数字编辑部是两个不同的编辑部,往往由不同的运营团队负责,他们在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更注重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而后者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互动性。同时,在媒体内部,资源配置也不够均衡,一些党报党刊依旧把主要的资源特别是考核权重放在了纸质报刊上,新媒体平台通常是一个纯粹的编辑部,原创稿件没有持续稳定的供应量,导致新媒体编辑部对稿件的选择有限,很多时候只能以编辑稿件为主,因此只能跟着网络的热点去找选题。
这里提到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在主流媒体开设的新媒体平台上,到底如何解决稿件的“原创性”问题。“13.8和13.11谁大谁小”之类的新闻往往都不是媒体记者原创的稿件,而是编辑从网络热点新闻里挑选出来的,然后再配以适当的编辑手段推出。表面上看,这样的采编手法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既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人力和稿费成本,又可以获得很高的转发量和点赞量,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往往都“四平八稳”,发在纸质刊物上没有问题,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新闻红海中,这样的稿件通常不能带来很好的点击量。结果就是,在很多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上,原创稿件往往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稿件都是转载而来或者在转载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而来。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笔者不想一味地批评这种做法。党报党刊的新媒体账号确实也不能一直板着面孔说话,需要编发一些软性新闻,但要控制好比例,而且最好是形成几个固定的专栏,在晚上或者周末、节假日等相对轻松的时段去发。这样的栏目相当于纸质媒体上的“副刊”,既然是“副刊”,那就是可以有,但不能冲淡了主流新闻。
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产生了“两张皮”现象,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宏观角度来说,过度追求热门话题可能导致媒体的公信力受损,因为这些话题往往缺乏深度和思考价值。从媒体经营管理的微观角度来说,因为存在“两张皮”现象,使得广告客户等潜在的合作对象搞不清你的定位,会错过经营合作的机会,直接影响媒体的持续运营能力。
前段时间,笔者接触到一位在国内头部网络平台工作的资深公关,该平台正在寻找可以深度合作的媒体资源。在他看来,虽然主打“短平快”的各类新闻资讯会让媒体貌似传播力强大,但是这些资讯谈不上什么影响力,就像一地鸡毛,风一吹就散去了,没有价值。他们更愿意和《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这样的严肃、深度类媒体合作,这些媒体的新媒体推出的稿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原创度高,和纸质版的格调比较一致,较少存在“两张皮”的割裂现象。
回顾历史,这样的现象并非只出现在当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风起云涌的时候,也是先靠“社会新闻”占领市场的,在有了比较大的发行量之后,就开始渐渐减少社会新闻的比例,转而主打时政、经济、文化、教育等主流新闻,向主流媒体靠拢。
在笔者看来,如今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也到了转变生产理念的阶段。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主流媒体已经辛勤耕耘了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粉丝,眼下应该把发展的重心从做大流量转移到提升品质了。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全媒体理念,将纸质报刊和新媒体平台视为一个整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要组建统一的运营团队,负责纸质报刊和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确保两者在内容和风格上的一致性。同时,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纸质报刊和新媒体平台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实施上述改进措施,逐渐解决党报党刊新媒体与纸质报刊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从而切实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青年记者》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公众号)


编辑:刘诗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