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坑”专业、“一棒子打晕”式劝退?新闻学还有救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21: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天坑”专业、“一棒子打晕”式劝退?新闻学还有救吗?

导 读
近期,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季。关于新闻专业的探讨热度,也是居高不下,“要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等话题频频上热搜。
三十年前,传统媒体身处黄金时代,新闻学专业是顶流专业,新闻专业毕业生也是香饽饽。
三十年后,报考新闻会被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一棒子打晕”式地劝退,新闻专业甚至被调侃为“天坑”专业。
今非昔比,新闻专业就像是一个身患多种顽疾的“病人”。“病根”何在?有何“良方”?
近日,传媒茶话会对话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副总监曹德兰,广东广播电视台人力总监陈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方毅华。

新闻专业有三大“病”
1.与行业发展、实际脱节
“学新闻的不做新闻,做新闻的不学新闻,教新闻的没做过新闻,研究新闻的不关心新闻。”知名时评人曹林曾指出,这是新闻专业的致命危机。
不难发现,教新闻的没做过新闻,研究新闻的不关心新闻,这两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新闻教育与行业发展的脱节——教新闻的没做过新闻,难免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研究新闻的不关心新闻,就会闭门造车。



“新闻教育与行业脱节,师资问题和课程安排是重要的‘病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认为,现在新闻院系中具有行业经验的老师明显不足。很多新闻院系不得不让没有从业经验的老师就来教“新闻评论”“新闻采编实务”等实操课。这就导致老师把实务课讲成了理论课——本该带着学生走进现场、调研采访,却打开了书本和电脑开始念PPT,这样咋能培养出实践能力过关,业界需要的新闻人才?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目前,众多高校新闻院系仍然采用只重视传播理论和传播研究方法教学,开设人文素养、通识教育、逻辑思维的课程较少,这种失衡往往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眼界过窄,不能适应现在新闻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课程内容工作时用不上,新技术又没系统化学习。”河南台全媒体中心副总监曹德兰感叹,像广播电视节目编排、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更新非常快的实操课程,有些学校还在用十年前的教材、案例开展教学,教的还是十年前的处理方法。这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不足,赶不上行业需要的“趟儿”。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曾告诉传媒茶话会,媒体转型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岗位需求与高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总体而言,高校人才培养在新媒体人才的供给方面是不足的。比如新媒体运营岗位,在互联网企业中非常普遍,在媒体转型过程中也日益重要,但目前国内高校中较少有相应对位的专业培养。

2.轻教学重科研,发C刊成最重要的指挥棒

平日里,有很多老师和茶茶闲聊,自嘲成了论文机器,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写论文的路上。

为啥学界的老师都这么热衷写论文、发C刊?问题出在考核、奖励机制上。

某高校新闻实践课老师向传媒茶话会“大倒苦水”:“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好好教学生,是因为考核机制‘一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我们每年都有一定量的科研、论文任务。这些KPI是规则中明确标明的硬性任务,否则,无法保住工作。”
曾有媒体向茶茶爆料:“发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最高奖励80万元。发核心期刊是教师评级的必要条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讲到,过分追求论文、课题而忽视教学的现象,不只新闻学科,其他学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无论绩效考核,还是评职称,科研指标成了最重要指标,也是最简单、高效的评价指标,其他的指标比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弹性很大,这就导致了“唯”论文、“唯”课题的考核偏向。

发论文,做学术研究,这本是学界的使命,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成为最重要、唯一的指挥棒,就会对新闻传播这种偏实践、应用的学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撰文指出,发C刊确实是新闻传播学教师最崇尚的能力,流风所及,写论文、发论文,也成为各类课程教学的核心。这样的风气也影响了新传学子。他们的兴奋点不是去那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去实习,不是找什么报道选题、做出什么有影响力的报道,而是纷纷在谋划发C刊。久而久之陷入了发C刊—保研(读博、当老师)—发C刊的“师资自我复制”,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学生的利益。

3.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直以来,“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始终存在。质疑不仅仅包含了对新传学科缺乏重要理论、发端于其他学科的责难,也包含了对新闻专业缺乏门槛,人才培养相比其他专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发难。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非新传科班生进入媒体工作的环境之下,“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强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提到一个很残酷的数字: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5年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仅占总招聘人数的5%,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

这组数据一方面表明,新传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但也证明了在媒体行业,新传专业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面临来自其他专业的激烈竞争。


虽然新闻学也培养新闻摄影摄像、新媒体运营等“技术向”的能力,但是这些技能上手难度不高,非新闻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之后能够快速掌握。而且,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等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拥有其他学科背景,处理相关领域内的稿件比新闻专业学生更容易上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今新闻专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高的专业门槛。”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晓程此前告诉传媒茶话会,“这导致学新闻的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并不见得比别的专业学生技高一筹,也导致教新闻的学界共同体在学科发展上经常存在一定的‘有无学问’的合法性焦虑。”

“五味良方”治学科之病


1.优化考核机制,纠正“唯论文”偏向

“当新闻作品、实践经历成为新闻专业老师评级、评职称的考核指标时,他们就不会只顾着搞论文了。”王甫建议,可以把获奖作品、实践荣誉纳入到教师的日常能力考核中,给予优秀老师一定奖金激励,并逐步形成工资中的固定板块,倒逼教师提高实践水平。在老师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也会加强实践意识,营造重视实践的新闻专业环境。

范以锦建议,要纠正“唯”论文的偏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论文要接地气,立足现实前沿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以宽阔视野引领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二是处理好论文、课题与教学的关系,要找到平衡点。也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建立教书育人的科学的评估体系,操作规则要细化,要像论文、课题一样有明晰的考核指标。

同时,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考核制度应该更加严格。杜绝新闻专业学生“水作业”“水考试”“水实习”等现象。曹德兰建议学校、学院建立适当激励与惩罚规则,鼓励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帮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

2.创新培养模式,解决与行业脱节问题

传媒茶话会曾就“全媒体人才培养,新闻传播院校扮演何种角色?”话题专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

他认为,目前培养模式基于传统媒体,没有向智能融媒体转变,导致传媒人才供给与传媒业态发展需求脱节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重要难题之一。

廖祥忠建议,面向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发展趋势,新闻传媒院校培养全媒体人才,必须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交叉式、融合式培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多元专业素养,突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此才能培养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解决与行业脱节的问题,要用新的思维去看待行业的发展。不要守在为媒体培养人才的层面上,现在新闻传播人才是全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要老盯住传统媒体,而是要考虑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范以锦建议,要适应这一新趋势,新闻学界需经常调研媒体前沿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教材编写、授课方式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地创新。

3.加强学界、业界联动,鼓励学生、老师走出象牙塔

曹德兰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两年进河南台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待工作,没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做新闻的热情与活力不够。这与新闻院系学生的实践不足有很大关系。他们普遍没有充分的媒体实习经历,自然很难做出质量上乘的新闻作品,从实践中培养创作能力获得的满足感更是无从谈起。

对此,曹德兰强烈建议要切实加强学界与业界互动,打破校园围墙,鼓励学生与老师走进行业、走进媒体一线,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成长为专业人才。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目前,很多新传院系强化了与业界的交流与融合,强化新闻实践,并大力引进传媒业界人士进课堂。

比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中国甘肃网等在地媒体每年会联合开展“重走中国西北角”暑期采访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21年成立之初,就先后引进了三位央媒原总编辑或社长到学院任教。

4.不做“短期技术培训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虽然新闻专业要紧跟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也不能唯行业亦步亦趋。

方毅华指出,新闻专业没必要紧追着业界跑,新闻院系又不是新闻行业的“短期技术培训班”。虽然新闻专业确实需要适应业界的变化,加强短视频、AIGC等教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新闻敏感、新闻操守,做好“育人”工作。

除此之外,新闻专业还需要继续加强新闻采写、新闻评论等传统课程,夯实学生的采写编评基本功,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不管在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党政机关,抑或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些能力都是干出成绩的刚需。

方毅华认为,纵使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但正确的价值操守、熟练的采写基本功永远是新闻人的“定心石”。即使不做新闻了,这块“定心石”也能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职业,逐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广东广播电视台人力总监陈霞补充,新闻院系应该抓住基础理论教学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5.找准定位、分层次办学

《中国新闻教育事业2023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约有637所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专业布点共计1073个。

范以锦主张办新闻院系应该找准定位,分层次办学。顶尖的院系可定位于学术型,多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拔尖人才;次之的院系要将学术型与应用型兼顾;层次较低的院系就应把精力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

但分层次定位办学,并不是要将科研与教学完全分割开来。新闻院系要做好科研与教学、学术与应用的平衡。范以锦提醒,“即便是顶尖的学院也不能专门做学术。至于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层次较低的新闻院系,也不能办成‘新闻技工学校’,要有一定科研和学术含量。”



曾有媒体向茶茶爆料:“发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最高奖励80万元。发核心期刊是教师评级的必要条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讲到,过分追求论文、课题而忽视教学的现象,不只新闻学科,其他学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无论绩效考核,还是评职称,科研指标成了最重要指标,也是最简单、高效的评价指标,其他的指标比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弹性很大,这就导致了“唯”论文、“唯”课题的考核偏向。

发论文,做学术研究,这本是学界的使命,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成为最重要、唯一的指挥棒,就会对新闻传播这种偏实践、应用的学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撰文指出,发C刊确实是新闻传播学教师最崇尚的能力,流风所及,写论文、发论文,也成为各类课程教学的核心。这样的风气也影响了新传学子。他们的兴奋点不是去那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去实习,不是找什么报道选题、做出什么有影响力的报道,而是纷纷在谋划发C刊。久而久之陷入了发C刊—保研(读博、当老师)—发C刊的“师资自我复制”,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学生的利益。

3.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直以来,“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始终存在。质疑不仅仅包含了对新传学科缺乏重要理论、发端于其他学科的责难,也包含了对新闻专业缺乏门槛,人才培养相比其他专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发难。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非新传科班生进入媒体工作的环境之下,“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强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提到一个很残酷的数字: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5年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仅占总招聘人数的5%,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

这组数据一方面表明,新传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但也证明了在媒体行业,新传专业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面临来自其他专业的激烈竞争。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UwI5cEk1tIhGHilv2H2sQ
编辑:秦克峰
迁移:李梦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