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6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级硕士徐思凡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1: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7:48:52 | 只看该作者
2024527
今天阅读第二十七章《论罪行、宽恕和减刑》。第一,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罪行。因为在这样的地方只剩下自然法,所以破坏信约,忘恩负义,骄傲放纵以及一切有违道德准则的事就一定会被认为是罪恶。第二,没有民约法的地方就没有罪行。除了自然法之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法官,只有自己的良心会对其提出指控。第三,没有主权的地方就没有罪行。因为不存在主权的地方就不存在任何法律的保障,每个人都可以运用自身力量来保障自己。
2024528
今天阅读第二十八章《论惩罚和奖赏》。惩罚是指公众当局认为某人做或不做某事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为了让臣民的意志更好地服从法律,而对此人施加的痛苦。奖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赠予或契约。但是,主权者出于畏惧臣民具有的某种权势或能力,认为其足以威胁国家,并因此给予臣民利益时,就不能称为奖赏。
2024529
今天阅读第二十九章《论导致一个国家衰弱或解体的因素》。在政治实体中,赏罚机制是一个国家的神经,如果一个国家的肢体运动由灵界权力通过天罚和神眷的权威来推动,而主权者又使用晦涩难懂的词句来阻止人民的理解,其结果必然就是人们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导致国家的解体,活时陷入内战之中。
2024530
今天阅读第三十章《论主权代表者的职责》。主权者的职责是由人民赋予主权的目的来决定的,无论是君主还是会议,其职责都是保障人民的安全。这里的安全,并不是单纯的保全生命,还包括每个人通过自己合法的劳动并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能够获得的满足其生活所需的一切内容。
2024531
今天阅读第三十一章《论自然的上帝的王国(天国)》。。作者认为可以将上帝的王国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先知的,在自然的上帝王国中,根据正确的理性自然规则而承认天意安排的所有人都是他治下的臣民。同时,赋予上帝某种形象就是不崇拜上帝,因为一切形象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应该考虑自己赋予上帝属性的哲学意义,而应该考虑自己对其表现出的最高崇拜的虔诚的意义。
202461
今日休息,约拍毕业合照。
202462
今日休息,去医院面诊。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9:34:55 | 只看该作者
2024520
今天阅读了第二十一章《论臣民的自由》。自由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指不受阻碍的状态,那么自由人就是指在力量和智慧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被妨碍的人,本章中所探讨的臣民的自由,是指法律规定范围之外,人们可以自由地采取行动,做出理性判断最有利于自身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来理解臣民的自由:一种是语词以及其他可以产生同等效果的表达,另一种则是建立主权的目的,就是臣民间的和平共处以及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共同防御。
2024521
今天阅读了第二十二章《论臣民的政治团体和私人团体》。作者认为,团体时因某种利益或事业相互联合的任意数量的相似的团体,有些时正规的,有些是非正规的;有些从属于主权者的团体是政治团体,有些则是私人团体。可以从主权者发布的命令以及颁发的证书、国家的法律这两个方面来判断一个政治团体的权力范围。
2024522
今天阅读第二十三章《论主权权利的政务大臣》,政务大臣是国家主权者(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议会)委任处理某种事务并在该项事务上有权代表国家人格的人。除了接受委托负责整个国家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的政务大臣,,其余政务大臣都有自己的专门职责,比如军事管辖、教化人民、掌管司法事务。但是,如果国家的参议人员或参议会被认为是不具有司法裁判或管辖权,而仅仅是在主权者主动征询或并未征询的情况下提供意见,那么就不属于掌管公务的人。
2024523
今天阅读第二十四章《论国家的营养和殖民地》。国家的营养包括了生活物资的数量和分配,同时也包含了这些物资的管理和筹备,而且包括培育完成后通过便利的渠道输送到公众手中供其使用。而关于营养物资的分配第一条法律就是土地的分配法,在分配的过程中,主权者根据自己认为公正或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式分配给每个人,任何一个臣民或其看法都不会产生影响。其余商品的管理也需要一个公共的衡量价值尺度,那就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2024524
今天阅读第二十五章《论建议》。任何人都无权声称自己可以成为他人的建议者,因为他无法说出自己在其中的利益;他只能提出一个理由,说明自己想要了解他人的计划,并以此要求获得提供建议的授权活时在其中谋求别的利益。因此,建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个人利益,至于对方的利益有可能只是附带或是完全没有考虑在内。
2024525
今天阅读第二十六章《论民约法和市民法》。民约法是指一日成为国家公民就有义务服从的法律,而不是成为某个国家的公民时才有义务要服从的法律。民约法时自然法指令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正义就是旅行信约并且将属于每个人的东西分给每个人,这是自然法的指令,而国家的每个臣民都订立了必须服从国法的信约立约的方式可以是聚集在一起推选出共同的代表者并在彼此之间立约,也可以是在被武力征服以后承诺服从以此来保全生命并与代表者立约因此,服从国法也是自然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4526
仅仅通过明文规定及对外公布并不足以赋予法律权威,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说明他来自主权者的意志。而法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法律的意义与意向,即权威的释义。所以,如何解释法律完全要看当局,有权解释法律的人只有全体臣民都要臣服的唯一主权者制定的人选。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6:19:24 | 只看该作者
2024年5月13日
今天阅读第十五章《论其他自然法》。前一章提到了第一和第二自然法,本章开头则开始阐释第三自然法:订立的信约必须履行。这条自然法里包含了正义的根源。因为没有信约的出现,就不会出现权利的转让,那么每个人对一切事物都有权利,也就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不义的,因此不履行信约就是不义。任何一件事如果不是不义的,就一定是正义的。
2024年5月14日
第四自然法概括为:接受他人因单纯的恩惠而赠予的利益时,要努力让施惠者不会有正当理由后悔自己曾经做出的善意行为。第五自然法是适应,其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让自己与他人相适应,遵守这条自然法即为合群,反之则为我行我素。第六自然法是,当犯错的人已经悔改,承诺不再重犯并请求宽恕的时候,就应该宽恕他曾经的过错,有利于促进人类和平。第七自然法是以怨报怨,就是在实施报复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应该考虑的不是过去承受的损失,而是将来会获得的好处。
2024年5月15日
今天阅读第十六章《论人、授权人、以及被人格化的事物》。所谓的人,如果不是言语和行为被视为发自其自身的个人,叫做自然人;若言语和行为被视为代表其他人或通过现实或虚拟方式属于它的任意其他事物的语言和行为的个人,叫做虚拟人或拟人。当拟人的言语和行为获得了被代表者的承认时,我们就称他为代理人,承认其言行的被代表者则被称为授权人。
2024年5月16日
今天进入第二部分《论国家》的学习,主要阅读了第十七章《论国家的成因、产生及定义》。在正义、公道、恭谨、仁爱以及可以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所有有些自然法缺乏某种可以使人服从的权威时,就会与各种让人们陷入偏私、骄傲和复仇境地的自然激情产生矛盾。因为自然法虽然存在,但人们只有在自己愿意并且可以得到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去遵守。而人类会以危险、害怕入侵者、担心有人威胁入侵者等各种名义,以保障自身安全为由进行领土扩张,即为侵略。自然就需要在人为的信约之外,建立共同权力,即让众人将所有的权力和力量委托给某个人或者某个可以通过多数意见将众人意志转化为一个统一意志的多人集团。在这种意义上,就不再是简单的同意或协调,而是所有人真正地同意在一个共同人格中。“国家”应运而生,这就是伟大“利维坦”的诞生,这是一群人互相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其行为授权,让其可以运用它认为有利于公共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来运用集体力量与手段的一个人格。
2024年5月17日
今天阅读了第十八章《论按信约建立的主权者的权利》。当一群人真正地经过共同协商做出决定,而且每个人都与所有其他个体订立信约,无论大多数人把代表众人集体人格的权利授予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团让其成为众人的代表者,赞成或反对这一代表的每个人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对这个人或这个集团以维护彼此之间的和平生活以及抵御外侮为目的的所有行为及判断授权,就如那些时自己的行为和判断一样。这样建立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按约建立的国家。
2024年5月18日
今天阅读了第十九章《论按信约建立的国家的类型和主权继承问题》。当代表者是一个人时,这个国家就是君主国;当代表者是由聚集在一起的所有人组成的会议时,这个国家就是民主国家或平民国家;当代表者是其中一部分人组成的会议时,这个国家就是贵族国家。在任何一种完备的政府形式中,都是由现任主权者来制定继承规则。对民主政体来说,只要是被统治的人民没有被消灭殆尽,全民议会就不会消失,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继承权;在贵族政体中,如果议会的成员死亡,选任补位议员的权利有负责所有参议人员与官员选拔工作的议会以主权者的身份掌管;在君主政体中,关于继承权的问题比较复杂,会根据亲缘等远近关系来决定。
2024年5月19日
今天阅读的是《论宗法的管辖权和专制管辖权》。以力取得的管辖权或主权与按约建立的主权区别在于:在按约建立的国家,人们因为相互畏惧而选择主权者并服从他,但主权者本身不是他们畏惧的人。但是在以力取得的国家,人们服从的人也是他们畏惧的人。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5:23:12 | 只看该作者
202456
今天继续阅读第十章《论权势、身价、地位、尊重和资格》。权势分为原始的和获得的,而权势也不是绝对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是由其他人的需求和判断决定的。是否尊重也是该人权势的一种外在反映。
202457
今天阅读第十一章《论品行的差异》,品行的差异是指人类在建立和平、团结的共同生活时所必需的品质。而幸福本质上是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迁移的过程,人类欲望的目的并不是一瞬间一次性地享受,而是要保证通向未来欲望的道路一直存在。
202458
今天阅读第十二章《论宗教》。除人类之外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宗教的迹象或成果,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有人类的身上才有宗教的影子,因为兽类几乎没有预见性,但是人类会观察一件事情如何导致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并探索其中的因果关系。然而,当人类通过自己的推理认为存在一个无限、永恒且全能的上帝时,就只能接受一个事实,上帝是自己理解能力之外的事物,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宗教也应运而生,同时有人也会利用宗教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或好或坏。
202459
今天阅读《论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况》。如果两个人同时想要获得相同却不可共享的东西时,彼此间就会形成敌对关系,从而产生纷争。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这些激情都会让人产生和平的倾向。因此,理智会提出一些能够让人接受并且简单易行的和平条件,以及允许公共权力的存在。
2024510
今天阅读《论自然法、第二自然律和契约法》。如果每一个人都继续保持着可以凭借自由一直做任何事情的权利,那么人们就永远处在战争状态之中。因此,在别人也愿意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为了达到和平与自我保全的目的,在他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自愿放弃对某一种事物的自然权利;同时他人也需要出让与自己所让出的部分同等的自然权利。契约(权利的相互转让)也应运而生,而契约所具备的约束力并非来自契约的本质,因为语言是最容易破坏的东西,而是因为人们害怕毁约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2024511
今日进行了体育锻炼。
2024512
今日天气不错,休息,外出闲逛。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17:17:27 | 只看该作者
2024429
今天继续阅读《利维坦》,读到了第五章《论推理和学识》。首先作者对“推理”这个概念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同时指出:推理的作用和目的不是单纯地计算出一个或几个与名词初始定义和确定含义有很大差距的结论汇总和真理,而是从这些初始定义和确定含义出发,最终实现从一个结论到达另一个结论的过程。因此,理性思维和丰富的学识是极为重要的,而获得理性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努力。
  
2024430
今天阅读了第六章《论通常被称为“激情”的自觉运动的内在开端及其表达术语》。有两种运动形式是动物所特有的,一种是生命运动,一种是自觉运动。本章所谈的自觉运动是指预先在内心构想完成后才会发生的,比如设计好的说话、行走或肢体运动。同时,如果意向是朝着促使其产生的某种事物而去的,就称为欲望或愿望,这类欲望可以起到强化或辅助生命运动的作用。作者对单纯的激情和人类特有的特殊的激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解释。最后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无法杜绝欲望或恐惧的出现,就如同感觉不可能消失一样。
202451日
今天阅读第七章《论讨论的结束或决断》。文中提到:所有被求知欲控制的讨论,无论是成功还是中途放弃,都会有一个结果,比如某一事物将会存在,或将不存在,或已经存在,或尚未存在的假设,以上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意见,得到的完结叫做结论。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讨论不是从定义开始的,那么就可能是从自己的另一种想法开始的,再不然就是从其他人的话开始的,就说明他毫不怀疑说话人对真理的认识,因为此人的权威性而选择相信他所说的话。从这个逻辑上来说,此人说的话、做过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可能被“拟态”的,基于此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不真实的。
202452
今天阅读第八章《论通常意义上的“智慧”的美德和不良智慧的缺点》。通常意义上的美德都是指那些因为过于优秀而显得十分珍贵的东西,都是通过比较产生的。而智慧之德中有一种是自然的,其构想非常敏捷,即思想与思想之间的链接关系非常紧密,同时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朝着既定目标而去。这种构想上的快慢之分,就在于每个人的激情是不一样的,感兴趣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也导致了智慧的不同。但要小心激情的过度表达即疯狂,不能迷失自己那个恒常的目标,培养自己的自然理性。
202453
今天阅读第九章《论知识的几种主题》。作者认为知识一共有两种,一种是与事实有关的知识,属于绝对的知识,比如我们看到某件事正在进行,此时获得的知识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我们通常称为学识,是有条件的,比如一些数理知识。记录学识的一切含有断言推理论证的书籍统称为哲学书籍。
202454
今天休息,并进行了3小时的羽毛球锻炼。
202455
今天家里来客,招待客人,未读书。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5-8 16:06:10 | 只看该作者
2024422
本周学校事务较多,同时需要更新传媒教育网。今天准备了毕业论文答辩的汇报稿并制作了PPT
2024423
今天对毕业论文全文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修改,包括格式、基础语病等方面,并提交给答辩秘书。
2024424
今天进行了“新传先锋”的答辩汇报会,第三年参加了,更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2024425
今天依然是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基础概念、逻辑思路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2024426
今天对毕业论文答辩问题进行了预设,包括创新点、研究方法的落实、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提前准备好了应答方案。
2024427
今天对毕业论文进行最后的检查并打印,同时多次模拟了答辩汇报。
2024428
今天毕业论文正式答辩结束,答辩效果良好,老师也对研究生阶段论文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期待,答辩结果优秀。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9:30:17 | 只看该作者
2024415
    今天开启了福建之旅的第一天,很早就对这趟旅途充满了期待。落地泉州晋江机场后,错落的红墙房檐、不甚宽阔的林荫小道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高楼大厦不多,更像是本世纪初的一些建筑风格,不落寞反而充满着烟火气。
2024416
    今天去体验了泉州浔埔女簪花。刺桐花灿烂地盛开在了我的头发上,红的、黄的、紫的、蓝的,一圈圈的,柔和的日光打到脸上、牡蛎墙上、红瓦楞上,“青春”在此刻得到了具象化,而我正肆意地享受在其中。
2024417
在梧林传统古村落,典型的闽南官式古大厝雨夕阳美学交相辉映,红砖白石,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于天地间勾勒出一幅色泽鲜明的水彩画。漫步其中,我仿佛走进了近代侨民远渡重洋,为家庭、为祖国奔波、拼命的时光。
2024418
    “半城烟火半城仙”,在泉州古城走上几百米就能看见一座寺庙,房檐精致又不失亲近,闹市中的开元寺和香火甚旺的关帝庙尤其。这一路旅程中都在断断续续的思量着愿望,关于家庭幸福,关于学业顺利就再无其他。好像走出了世俗的评价体系后,就很少再有具体细致而又需要迫切达成的目标,我还要继续追寻着我真正想要的,而非随波逐流。
2024419
    今天在福州市区Citywalk,和好朋友闹了点小矛盾,我总是喜欢莫名其妙地生气,但是好在我的搭子脾气很好,能给我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我也需要改改对越亲近的人脾气越不好的坏毛病了。
2024420
    临时决定豪赌一把来到了平潭,意外的天气很好,还在晚上看到了蓝眼泪,根本就没有追,在吃完饭回民宿的路上就偶遇上了。相机拍不出万分之一的震撼,阿凡达的光随着海浪拍打在脚下,留下了一点点残存的星光,闪烁然后点点熄灭,有种不属于地球的魔幻之感。
2024421
    骑车环岛的一天,目及之处是一片蔚蓝,手下是随快随慢的马达,海水的腥臭混着热浪沁入鼻腔,耳后是风声和好朋友的细语,这一刻无限接近于我所向往的自由。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5:41:07 | 只看该作者
202441
今天开始阅读新书《利维坦》。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近代,众多思想家纷纷涌现,勇于抨击旧制度、为新制度摇旗呐喊,本书的作者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就是其中之一霍布斯出生在一个穷困的英国乡村郊区牧师家庭,因为家境贫寒,从少年时代开始霍布斯就一直在伯父的资助下求学。幸运的是他既勤奋又有天赋,十四岁便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十五岁入读牛津大学攻读古典哲学和经院派逻辑,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讲授逻辑学;二十二岁的时候,在大学校长的推荐下,霍布斯成为一位大贵族的家庭教师,这位大贵族后来成为德芬郡的伯爵,这是一个在当时英国非常有实力的家族。得益于这个身份,霍布斯结识了当时在英国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名流,并受到了他们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作为家庭教师陪同贵族子弟周游欧洲列国也让他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意识到牛津现有的教育正在与社会和时代脱节。他需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这时他结识的一大批科学家和思想进步的哲学家就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就属伽利略和培根,而且霍布斯还曾经担任过培根的秘书。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霍布斯对当时那个处在巨大变化中的社会有着非常敏锐的触觉,这让他能够抓住历史发展的脉络,并通过严谨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证,充分表达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和上层社会的思想和诉求。在巴黎期间,他写了《论公民》(1647)、《论物体》(1655)和《论人》(1658)等著作。
202442
"利维坦"(Leviathan)这个名字是一个音译,出自《圣经》,原本是指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霍布斯采用这个书名,用以比喻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机器,并为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护。而随着人类的媒介化生存逐渐进入数字平台时代,本应为受众提供平等、客观媒介服务的互联网数字平台由于获得了难以比拟的信息权力地位,因此也浮现出鲜明的帝国主义扩张特征,即“数字利维坦”现象。
例如,数字化捕捉了我们的行为资料,并描绘比对出我们的数位孪生形象。数据让用户的行为更有效率地被预测,在满足我们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引导我们思考和决策的风险。网络与数位服务模糊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现实世界的自我行动更多地满足于虚拟自我的需求,而我们所认识的自己,是被算法经过一套精密的计算逻辑后被捏造与造像的自己。在此过程中,数字利维坦开始建立。所以,在阅读本书时,也可以带着数字利维坦的视角来思考作者提出的理论。
202443
总览目录,可以发现《利维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地阐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哲学观点,他认为宇宙是由物质微粒构成的,物体是独立、客观的存在,物质则是永恒的存在,它们既不可能由人创造,也不可能被人毁灭,物质一直处在运动的状态中。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阐述了人在自然状态下必然遭受的不幸的生活以及在这种不幸的状态下每个人都享有"生而平等"的绝对权利。第三部分主要是抨击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力,以及教会独立于国家政权的地位。他运用《圣经》中的经文来指出教会对外公布的各种教规教义的荒谬之处,认为教会的权力必须绝对服从于世俗政权,并且只能作为辅助政权。第四部分作者将矛头指向了罗马教会,揭露了教会内部的各种腐败和黑暗。
202444
总览序言,可以发现作为近代唯物主义思想杰出代表的霍布斯,首先,在作品中运用了17-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论证自己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科学发展情况,在思想史的发展和进步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作者否认了神的存在,揭露了宗教的本质,也撼动了整个封建制度重要的精神支柱。最后,在政治思想方面,霍布斯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家,他在这部书中完全打破了旧有的思想体系的限制,完全挣脱了伦理道德和宗教道德的枷锁,并站在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的角度上,代表早期新型的大资产阶级和贵族来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虽然受到时代和经验的限制,作者在书中的观点不免有自相矛盾之处,这也是他所处的阶级立场所造成的,这种两面性几乎在所有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身上都有所体现,而这种矛盾性也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多么复杂多变。带着对作者霍布斯和写作背景的概览,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所阐述地观点。
202445
   今日没有读书,前往宣城查济村旅游。
202446
   今日没有读书,依旧在查济村旅游。虽在清明节假日期间,但人不算很多,商业化气息不是很浓厚地小村庄,耳畔是淅淅沥沥的流水,但是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不知为何。
202447
   今日返校值班,事务较多,对毕业论文进行了修改,形成第四稿。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5:09:28 | 只看该作者
2024325
今天继续阅读了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所要解决的还是自韦伯时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即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以往的冲突论学者如齐美尔、韦伯都对之抱以比较悲观的态度,但哈氏是个理想主义者,其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是无法解决的,这在他这本书的导论里便出现了萌芽,即用沟通的手段加以解决。哈贝马斯认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行动并不是只有一种工具——目的行为,即工具理性,理性有另一种存在形式即沟通理性,概括来说即主体有表达意见、质疑对方和论证观点的意愿和能力。哈氏认同波普尔的观点,将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维度的世界,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并由此将行为四种行为,第一种是行为者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直接互动,即工具(策略)行为;第二种是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客观世界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即规范行为;第三是行为者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即戏剧行为。最后哈贝马斯提出一个新的行为概念,即交往行为。交往行为并非行动者与世界直接产生联系,而是一种协调行为的机制,使得一个个孤立的个人之间形成双向的互动,组成人们的生活世界。

2024326
今天继续阅读了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昨天读到的部分其实是一种沟通理性。这一沟通理性使得人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自我陈述、评价、规范调节等行为,形成一种互动,即交往实践。在这一实践中,人们对于自己的表述进行论证、对于他人的表述进行认可或批驳,最后达成、维系或者更新彼此之间的共识,从而塑造彼此共同的一个背景知识、维持共同的生活世界。那么这一交往实践是依靠什么形成的?哈氏在其导论中便已提出其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即有效性要求。有效性要求是一种共同的要求,即建立在处于同一生活世界中的人共同拥有、共同认可的基础上,因此大家在交往的行为中能依据这一共同的标准而进行主体之间的论证与批判。这一有效性要求包括对客观世界、文化世界和主观心理世界的不同要求,即真实性要求、正确性要求、适当性要求和可理解性要求,分别应用于陈述事实、证明行为、评价价值和解释符号。当一种表达、一种行为符合有效性要求,或者可以接受有效性要求的批判的时候,就可以证明其具有沟通合理性的,而这一沟通合理性正是协调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手段。

2024327
今天轮到我在学院楼进行党员值班,主要是组织并参与了学院春季照片会的会务工作。

2024328
今天是党员值班的第二天,同时参加了新播党支部的三月理论学习会,对党史党章进行了学习。

2024329
今天是党员值班的第三天,主要是对班级同学的毕业档案材料进行了整理,补写了部分同学第一学年的鉴定表。

2024330
今天主要针对毕业论文的二稿反馈进行了修改,老师提出了一些细节性的修改建议:1. 论文中数据的引用要及时进行更新; 2. 对标题的概括要更加精确; 3. 可以以访谈者对一些政治事件的态度、行为为案例,会更加恰当。同时提交了论文指导记录、诚信承诺书等其他过程性材料。
2024331
今天排版了一篇学院的新传就业小纸条,并进行了体育锻炼。下周开始正式阅读《利维坦》并整理好读书笔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