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6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潘洁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7日 周一
收到新书许知远作《新闻业的怀乡病》,略知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先读了作者自序与目录,此书主要内容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业历史上的赫赫往事,有些惊喜,备考时只浮光掠影了解了些皮毛,对于具体史实不甚清楚,读此书刚好可以弥补。
4月18日 周二
查找毕业论文所分析案例up主的视频数据,进一步填充分析依据。阅读老师发送到的第六章媒体道德哲学的实践论
4月19日 周三
陪妈妈去医院检查肩周炎、甲状腺。晚上回宿舍继续读第六章内容。
4月20日 周四
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继续读第六章内容。
4月21日 周五
进一步整理参考文献,导师对文章结构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在传统的4i理论之外,尝试加入一些情感劳动的理解层次。读第六章内容。
4月22日 周六
和妈妈一起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博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办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主题珍藏展,参观了从文字复兴到印象派的著名画作,近距离观赏真迹感叹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美术技法。
4月23日 周日
读“一个时代的终结——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华盛顿邮报》”凯瑟琳女士从一个害羞、自卑依附于丈夫的女士意外成为了《华盛顿邮报》的掌舵人,经历了五角大楼文件时间并让她隐藏的正直与勇气为世人所知,这一切不可谓不传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9:48:51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3.11
读《论法的精神》第二章第三节,本节阐述了贵族整体的性质的基本法律:人民中的一部分掌握国家权力,并且以选择或任命的方式产生国家官员和参议会成员。
3.12
读《论法的精神》第二章第四节,本节论述了体现君主政体的性质的基本法律是要保留中间阶级——贵族——的特权,以防治君主变成专治暴君。
去瑜伽馆锻炼
3.13
读《论法的精神》第二章第五节,本节论述体现专制政体性质的基本法律是设置一个宰相。
整理结核病研讨会录音。
3.14
sora相关的信息,sora的使用原理、sora可能产生的问题。
整理结核病研讨会录音。
3.15
读《论法的精神》第三章第一节,本节通过阐释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的区别来说明政体原则的含义:政体的运作所需要的、该政体下人们的主观精神因素。
写结核病研讨会稿件。
3.16
去磁器口春游
3.17
在学校健身房锻炼
读数据科技伦理法律化问题探究,新技术正使人类面临严峻的风险社会危机,作者试图探究如何让伦理成为法律创新的指南针从而让法律和伦理有效对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20:08:02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2.4
读《乡土中国》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
12.5
读《规训与惩罚》
在书中的第三部分,福柯转而讨论更广义上的惩罚——规训。规训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力的特殊技术……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持久的运作机制” 。此部分第一章,福柯首先呈现的是受纪律规训的肉体形象,也就是驯顺的肉体。福柯倾向于将肉体视为含有能量的经济实体。而纪律作用于肉体,使肉体变得有用且顺从。他考察了一些机构如军队、收容所、医院、学校,勾画出一些对人体进行具体的政治干预的模式,从而描述纪律如何铭刻于肉体,并使肉体变得具有单元性、有机性、创生性这四种特点。其后,他总结了三种使那些技术得以如此有效且广泛运作的规训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检查恰恰是结合了前两者,是维系权力—知识关系的核心。
12.6
空间研究主题汇报中,一篇论文探讨的是地铁这一空间场域中的媒介使用行为,作者把上班族下班打卡、上地铁听音乐、回上司信息这一系列行为称之为“身体芭蕾”,这一些列动作就像芭蕾舞者绷着足尖一样不假思索。
12.7
读《乡土中国》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
12.8
写政治课期末论文。
12.9
准备新闻史期末论文,查资料整理文献。
12.10
看电影《涉过愤怒的海》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5:10:17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27
新闻史汇报本周主题是“九一八”事变后《申报》和《中央日报》国难话语的异同分析。这一组的分析我认为有失偏颇,该组同学认为《中央日报》打悲情牌,为不抵抗寻找借口。显然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待,当时的《中央日报》总编辑对蒋介石和胡汉民的看法必须平衡采纳,在党内派系倾轧的情况下,《中央日报》对民众爱国精神进行了肯定和赞美,无奈发声直接抗日是现实,在对该报变现进行评价时也应酌情和缓。
11.28
读 “在地”理性:生命历程视域下医院女性护工的健康实践。文章关注的焦点是女性护工。女性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的边缘群体,她们不仅面临健康困境,且鲜有研究关注,但同属这一群体的医院护工又是其中最靠近健康资源的职业。该研究在文化中心路径指引下,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关注女性护工生命历程中的健康实践。研究发现,在家庭私域、异乡漂泊以及照护工作阶段,宏观的经济政策、医疗保障制度和微观的家庭责任、工作环境等影响了其健康体验;而农村女性有着在地化的理性应对方式,直到她们成为护工后才形成传统乡土经验与现代医疗经验并置的健康理性。女性护工的健康实践是基于时空变化,由“家庭本位”传统驱动的发展理性,只有理解这种理性才能真正帮助她们从“他者化”的健康传播桎梏中解脱出来。
11.29
读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实务赋能、理念挑战与角色重塑。文章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业的应用实践及其效应入手,探究其对新闻传播的业务、机制的影响,以及对新闻专业、新闻理念和记者定位的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快速运用于国际大型媒体机构,但由于其模型本身的局限和使用中的问题,它在赋能的同时却不一定能够优化新闻业。新闻本源于社会实践,目前学界业界的讨论通常限于实务应用层面,但生成式智能正在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变革新闻工作机制,并驱动新闻的多模态转换,是否挑战了新闻观念?智能数据驱动新闻是否挑战了新作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变革将超越功能层面,深入到新闻的理念和结构层面。
11.30
读《乡土中国》
一、乡土本色
P13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涂尔干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P14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理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欲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乡村社会中也是有规则的,但是这种规则是内化的,人们从心去遵循它,虽然规则在规制行为,但人们从心即是从规则。但是在城市社会中,规则即法律,是外在的,从心不等于从规则。
12.1
休息
12.2
读《规训与惩罚》
纪律的历史环境是,当时产生了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其目标不是增加人体的技能,也不是强化对人体的征服,而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条使人体在变得更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当时正在形成一种强制人体的政策,一种对人体的各种因素、姿势和行为的精心操纵。人体正在进入一种探究它、打碎它和重新编排它的权力机制。一种“政治解剖学”也是一种“权力力学”正在誕生。它规定了人们如何操纵其他人的肉体,通过所选择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这样,纪律就制造出驯服的、训练有素的肉体。纪律既增强了人体的力量(从功利的经济角度看),又减弱了这些力量(从服从的政治角度看)。
12.3
读《旧地重游》
“这些回忆就像是圣马可教堂外面的鸽子一样,到处都是,在脚边,或是单个,或是成双,悦耳地咕咕叫着聚在一起,点着头,神气地走着,眯着眼睛,梳理脖颈间柔软的羽毛,如果我站着不动,它们有时会栖息在我的肩膀上;直到传来一阵中午的炮声,马上,它们全都扑棱棱地乱飞起来,人行道空荡荡,整个天空被喧嚣的鸽子遮得黑压压的。”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1:16:10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20
新闻史谈到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现象,着重谈到了储安平和《观察》周刊。老师提到储安平是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自由派的最突出代表人物当属胡适。他们对于社会时事、政治的看法是论政而不参政,传递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担当。这让我联想到叔本华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里谈到的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叔本华认为所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他能做他所想要的事,自由派知识分子所伸张的自由意志与此意义是相通的,这类文人在一定程度上信奉无政府主义,不相信任何权威。他们的主张或许不能对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蓝本,但是由这种观念而产生的对事件的看法却能启发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对自由派文人也不宜过分贬损。
复习英语课内容,准备考试。
11.21
复习英语课内容准备考试。
英语考试
11.22
新闻传播理论讨论与分享期间董老师谈到同学们在进行专题分享研讨时,要体现问题意识,对于这些专业知识大家其实并不陌生,不必拘泥于泛而全的介绍,而是针对一个具体的方面大家展开讨论。同时老师提到,我们在写论文时也要有这种问题导向,明确你要研究额度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来展开你的论述。
11.23
符号学:
根据能指和所指中的不同偏向,可以将符号分为能指优势和所指优势两种。所指优势符号重在指明事实,遗忘语言本身,但并非意味着符号能完全再现真实,而只是说它能够逼近真实。能指优势亿艺术/仪式尤其文学符号为代表,重心在符号本身,而不是符号所指涉的事实。能指优势往往引发“符号拜物教”,品牌符号效应是能指优势的典范。
11.24
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针对"我能做我想要的"这句典型的意志自由的观点,叔本华认为它仅仅是人的一种自由的错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动力都源于外在的原因。在固定的情况下,我们事实上只能做出一个行为,一切都是必然的。而这种必然引起了另一个道德责任的问题。叔本华的回答是"性格必须负责,它要为行为的发生负责"。
11.25
读《浮生取义》
阅读到第四部分国之法,这部分作者分成了两个章节:法义和造福。作者提到,国家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保障人们正常的过日子和做人,充分实现幸福生活和人格价值。在中国的社会话语环境里,法义和礼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礼仪法义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没有法义礼义也会丧失屏障。在造福这一章节,作者提到了长沙赵四贞自杀事件中毛泽东的评论,虽然赵四贞自杀不是为了抗争旧道德,她本人也并没有多少新思想,但毛泽东指出逼死她的是她的娘家人婆家人和社会三面围墙,虽然社会好像没有直接迫害她,但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她无法寻找人格价值能够得以伸张,自由能够实现的条件,所以没有一个正义的国家,人们是不能能真正获得人格价值的。
11.26
到户外摄影。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20:44:53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13
新闻史课堂展示,齐辉老师指出了我们组汇报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大标题和具体结构不够贴合,有文不对题之嫌;有二级标题内容存在论据不能在逻辑上证明论点的问题。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改进的建议。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小组在汇报结束后也讨论了进一步修改内容大家的看法。
11.14
英语课堂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是从上海街头万圣节之夜这个事件看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这种现象。我负责的部分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上海万圣节,解构主义的部分理所应当谈到了索绪尔对符号能指所指的区分。从形式上来看,万圣节流传至中国,却摆脱了原有框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宗教走向世俗,再从世俗走向特殊化语境,万圣节的形式不再拘泥于扮鬼、捣蛋,而是以“中国特色”方式表达“中国话语”。只有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人才能理解其中内涵和笑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建构了中国人过洋节心照不宣的“共通意义空间”。
11.15
质化研究方法课上,同学们介绍了扎根理论这一研究方法。此前我对这一“理论”一知半解,结合同学的分享,可能让人疑惑的原因在于扎根理论这种研究方法的创始人一开始是想借助“理论”的高大上外表和量化这一当时主流的研究趋势,在社会学研究里开辟一条新路,增加它的合法性和学术界的接受性。老师谈到,目前学界对于扎根理论是样本认可量是几百,这其实与扎根理论原初的“不求样本数量”有一点悖逆。使用这一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本人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要求非常高,受样本本身的影响也大,因为耗时久,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
11.16
李金正老师区分了中西哲学中关于“存在”和“有”的本体论追问。西方形而上学将万物之本原的问题归结为高度抽象的“存在”(being)人头,二中国则对应于“有”、由于古老的语音符号抽离了其背后的指涉物,这就让听者必须追问符号的具体所指:某物究竟“是(be)”什么其之所是(存在之为存在)又是什么,而这正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本身。
11.17
读“生成式智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媒介记忆”。文章通过对比ChatGPT、中文主流媒体、西方主流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框架,探讨主流媒体对智能媒体媒介记忆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ChatGPT在中文语言环境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生成的涉华议题报道具有不同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框架,西方主流媒体显著影响ChatGPT英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但对ChatGPT中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没有显著影响;中文主流媒体和ChatGPT中文总体而言都倾向于采用正面主题框架以及中立以上态度,但中文主流媒体对ChatGPT中文的影响作 用尚不具有显著性;ChatGPT 中英文报道都倾向于采用分析评估叙事框架, 不受中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随着语料库的更新以及自主大模型的推出,中文主流媒体将在智能媒体的议题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
11.18
休息
11.19
读《浮生取义》在第六章里,作者谈到了“边缘人”的自杀问题。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中国自杀总体中患有精神疾病者占六成,这与西方占九成的统计数据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人可能认为,是中国人的观念问题,不认为某一类人是精神病患者所以统计数据有误差,但是从作者的走访调查看来并非如此。但共同的是,中西方的观念都认为精神病患者自杀并不是真正的自杀,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不被当做一个拥有人格的人看,自杀成为正常人的特权,因为自杀包含着对人格价值的正面追求。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5:51:37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6
同学课上分享了《前途》杂志,这本民国时期的杂质作为法西斯性质刊物在已有的历史中几乎没有被提及,这个小组的同学原创了专题内容,发掘了许多未被收录的的史料。中国人自办的法西斯刊物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空白,所谓研究的创新性也即看到前人研究的长处和短处,有所补足。
11.7
准备新闻传播理论小组展示PPT
11.8
同学课上分享了个案研究专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个案研究是否具有代表性、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某个研究样本、某种社会现象。对此,布洛维提出了扩展个案法,但这种方法的复杂性也不容置疑。面对个案的种种怀疑,波普的证伪逻辑带来一种启示,通过单个个案来揭示“一般”是困难的,但通过单个个案来否定“一般”确实可行的。这对我们自己所做的研究也有启示,如果我们能用证伪的方法来否定已有的理论或者把证违法作为自己的一种论述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论证手段。
11.9
李金正老师讲到“爱智慧”(philo sophia),并由此形成希腊文philosophia这也是英文philosophy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即爱智慧。老师讲到中国古代王阳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关系到中国哲学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不在于“学以致知”从而达到更高的知识境界。就像现代科学逻辑建模在先,经验观测在后,科学不同于技术,技术的知识来自于物质实践,然后再做到经验总结,而科学的知识来自于逻辑思辨,然后再有经验实证。
11.10
拍摄英语小组展示视频
11.11
读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部分第一章。康德对道德科学的伟大贡献是,他清除了这门科学中的一切幸福论。对古人来说,伦理学是关于幸福论的学说;对现代人来说,它的绝大部分一直是一种救世学说。前者想要证明德行与幸福是等同的;但这就好像有两个图形,不管怎样摆放,彼此永远不能重合。后者则曾设法把两者连结起来,不是用同一律,而是用因果律,从而使幸福成为德行的结果;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诡辩,不然就假定一个任何感官都不能感觉到的世界的存在。
康德认为,道德学原则似乎是根本不依经验及其教训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它是先验的,或形而上的。他承认,人类行为具有超越经验的一切可能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实际上是引向他称之为悟知的世界,纯智所思的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

11.12
准备英语小组展示的 PPT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8:08:45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0.30
读《浮生取义》。黄贺铂老师为大家留的期末作业是读一本用质化研究方法写的著作或博士论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查阅资料后,我选择了吴飞所著《浮生取义》。作者选取了他自己的家乡——河北的一个县作为田野点,通过亲属和各个村里比较有社会地位的话事人走访调查了许多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在书的开头作者先辨析了两个概念:“冤枉”和“委屈”,作者认为冤枉指的是人在面对社会层面的不公时所会产生的情绪,而委屈更多出现在家庭关系或者说亲密关系里。随后作者又梳理了一直以来的关于自杀学的相关文献,在西方看来,自杀不论从情感层面还是从医学层面都是某种紊乱导致的,自杀是违背人性的,因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10.31
读《规训与惩罚》。第二部分是“惩罚”。进入18世纪以后,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和社会变迁的影响,酷刑被视为是暴虐、野蛮的君主专制的象征,以惩罚为中心的整个司法制度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惩罚开始具有“普遍性”,即为了顺应社会的普遍思想和要求,君主的“至上权力”下放到代表公共权力的司法官员手中、一些“科学”领域的专家也开始左右司法审判的结果、惩罚的目的变为保卫社会。同时,惩罚开始具有“温和性”,即刑罚不再任意、直接、残暴,而变成一种利用符号、利益、时间来发挥功能的机制,但是仍然应该被视为作用于肉体的权力技术学。
11.1
黄贺铂老师讲到了媒介物质性和媒介可供性的概念意义,有为我们推荐了基本“异质性媒介”的书目供大家阅读,如《章鱼的心灵》《末日松茸》《奇云》。在审视媒介的时候不放放宽眼界,传播学被称为十字路口型的学科,通过其他学科或者某种奇异的想象力去探索传播的可能性是极有意思的过程。

11.2
李金正老师讲到巴门尼德与形而上学,巴门尼德将现象世界理解为“非存在”,万物背后的不变的本质理解为“存在”,由此得出存在着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的论断。唯有思维才能真正把握存在,作为一般抽象物的思维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存在,巴门尼德理解为思维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笛卡尔称为我思故我在。

11.3
找新闻史资料
11.4
找新闻史资料

11.5
读《浮生取义》。因为作者的这项研究是针对亲密关系中的自杀行为,所以在后文里作者又阐释了“过日子”这个说法的意涵,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关系中。在第二部分“家之礼”中,作者分三个章节就具体案例谈了人伦、礼义、命运三个话题。在琐碎的家长里短里作者抽象出了一种观点:可以把家庭政治理解为一种权力的游戏,一些自杀者把家庭中权力的游戏当成真正的权力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赢得胜利。而爱、慈、孝不仅是对亲密关系的一种表达,而且是维持这种亲密关系的一种政治方式。家庭政治的根本目的是“好好过日子”,如果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再多的胜利也没有意义。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0:02:16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0月16日
课上同学分享“从纸上到街头:工人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一文,文章中作者提到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用报刊启蒙工人,让工人认识到自己的被压迫境遇。初读文章时,我认为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作者看到了报道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文章和实际的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但老师指出,从史料中我们无法直接得出对“工人运动思潮”的报道对工人运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一手史料中只是对工人的呈现,由于工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呈现,所以这篇文章得出的结论有待商榷。这也启发我们在读文献时跳脱出作者思维之外审视各因素关系。
10月17日
读《大问题》。摘抄:
道德是一套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或规则。道德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比如“说真话”、“待人如己”),不要做什么(比如“不要撒谎”、“不要杀人”、“不要偷窃")。《旧约》中的“十诫”以及《新约》中要彼此相爱的命令,构成了西方传统中大部分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们也因此可以被恰当地称为犹太一基督教道德。道德规则往往是以“十诫”或命令的形式提出来的,它们通常会辅以“应当”或“不应当”这些词。道德与与道德规则一无论是否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一形成了每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定了被允许事物的限度,也规定了什么是可以期望的。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看法,道德的关键是义务——做你应当做的事情。然而,道德是一种更大的追求的部分, 正是这种追求赋予了道德以重要性。我们为什么不应当自相残杀?为什么应当互相帮助?我们可以给出何种理由去捍卫这一种性伦理而不是另一种?我们为什么应当是道德的?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必定要大于道德本身,因为它一定给我们提供了接受道德原则和规则的原因。这个答案被称为好的生活。它是一个没有确切含义的说法,但我们都很清楚它指的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应当想要什么?我们最高兴的应当是什么?什么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什么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应当接受什么?应当试图改变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进,人哲学之前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然而哲学有时却会令人惊讶地改变这些答案,或者至少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论证来支持这些答案。
10月18日
课堂展示“田野调查专题”,准备多时,老师和同学们对结果表现得比较满意,结合上一小组的回报,补充了一些没有顾及到的知识点。老师补充了田野调查的“历史感”问题,即在调查中我们目光所及不能只停留在选定的田野点、我们访谈观察的人、我们已有的研究设想。而是要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超脱自己本身研究的功利性,这样才能捕捉到更多信息。
10月19日
读《革命之路》。
读《大问题》。摘抄:
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还有许多。事实上,人类有多少目标,就有多少种对好的生活的可能看法。有些非常普通的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与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非常接近,例如,追求巨额财富或政治权力的生活就与成功伦理的生活很是类似。然而“权力” 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它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个人的。它是成长为一一个人的权力,“扩展自己意识”的权力,开发才能和进行创造的权力。例如,弗里德里希.尼采就用“权力意志”这种说法捍卫了这样一种观念。许多哲学家(尤其是英国的伦理学家)主张,人的活动只是为了快乐,尼采反对这种主张,并且辛辣地讽刺说:“人类并不渴望快乐;只有英国人才这样。”尼采在其《权力意志》 一书中主强。所有人最终需要的是权力:

不是需要,也不是欲望——不, 对权力的爱才是人类的恶庵你可以给他们一切——健康、 营养、住处,他们还是不快乐,因为那个恶魔坚持要求得到满足。你可以剥夺他们的-切而只满足这个恶魔:而后他们就几近陶醉了。

尼采还说,关于好的生活的所有其他似是而非的观念,实际上只不过是追求权力的不同方式罢了。现时代的争名夺利是如此,甚至宗教也概莫能外。但尼采认为,至高意义上的权力只留给了那些自主地、创造性地生活的人,比如艺术家、哲学家或圣人。例如,作曲家莫扎特可能认为好的生活就是富有艺术创造性的生活,这并不排斥他可以在生活中享受很多快乐。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好的生活就是符合他在哲学探讨中所捍卫的那些道德原则的生活,虽然他也享有快乐和成功。对于他而言,好的生活就是智慧的生活、坚持原则的生活、创造性地思考的生活。甚至当这些意味看他的死亡时,人也应当对此矢志不渝。

10月20日
读《革命之路》。书中有一个角色是男女主人公邻居的儿子,他患有精神疾病但同时又是一个数学天才。当他得知主人公夫妇要移居巴黎时,他不像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计划不靠谱,反而非常高兴,赞赏他们用于离开常人装聋作哑的无聊生活,开始真正的人生。但当他得知主人公夫妇因为种种借口取消巴黎计划,他愤怒地指出男主人公的懦弱和女主人公的虚伪。这个形象让我想到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的“他者”形象,遂想要读福柯的原文。
10月21日
读《革命之路》。读时一直没有明白书名的含义,在看过相关书评后,我理解为“革命之路”意味着主人公夫妇面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萧条和二战后人民思想上的空虚对商品化乏味文化的厌倦的反叛,“去巴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破解自己生活、婚姻困局的解药,但事实上所谓“欲壑难平”,世上本无某种对生活困局的直接解答,问题不断出现、欲望不断出现,生活永远会让我们面临各种问题,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而我们面对“绝望的生活”要做的正是像哪个“天才与疯子”的角色说得一样,需要承认绝望、直面绝望的勇气。
10月22日
准备英语课汇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7:25:40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0.9
新闻史课上齐辉老师重申了新闻史研究中,史料的选择标准:最好是一手史料,也就是某人本人所写的文本,而不是别人对他作品的描述或评价;史料的选取要尽可能丰富,也就是说不仅要找某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他写的著作,还有相关事件的政府公文、团体组织的声明等等来相互佐证。
10.10
读“都市报崛起”专题相关论文。西南地区的华西都市报、东南地区的南方系报刊,以及大陆其他省市出现的都市类报刊总得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新闻界在寻求计划与宣传之外的更多可能性,这些报刊的内容题材多样,但都是围绕人民群众身边事、关心事,颇有现在自媒体或一些传统媒体向融合发展的理念之一:用户需求思维的色彩,这也让都市报的媒体融合与转型有了一种先天性的优势。但是在看过这些报刊目前的内容呈现后,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曾如日中天、站在新闻业界制高点的报刊已经泯然众人矣。或许是因为大量自媒体和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官方媒体内容多样化,传统都市报在融媒后其独特性已经大大减弱。近日看到网友“金泉少侠”分享自己2011年策划“跪行救女事件”始末,其中细节联想如今广州媒体生态变化体现地直接:“金泉少侠”为了让想要筹钱求女的谢三秀引起媒体注意,他特意选择了广州大道上南方报社门口让谢三秀跪行到体育中心的天河城,这个区域汇集了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赶来的速度快、能吸引的媒体多。而如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想要获得援助、辩解冤屈则大多求助于网络大V,在大V之间实现信息增值、点燃话题热度。
10.11
读“质的方法研究”主题论文,结合黄贺铂的讲解和同学们课上的展示,学习到了在使用质化研究方法时有潘绥铭先生所谓的“求同法”、“求异法”两种取向,潘老师认为使用求同法的研究者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其共性进行归类,寻找其共性再加以解释,效率低下且得出的结论的客观性与对现实的说明性有待商榷,而“求异法”(对调查单位的多样化呈现)能够更加体现调查的开放性,也让研究结果的呈现能超脱出研究者的思维定式。
10.12
李金正老师讲到了泰勒制中的“经济人”假设: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个人利益,追求最大程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整理田野调查主题汇报的时候了解到了马林诺夫斯基做的“库拉圈”研究,这项研究就否定了“经济人”的合理性。后福特主义就是对这种理念的颠覆,它强调个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大众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转向针对目标消费者的小规模、小批量产品,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细分市场、利基市场是一个道理。鲍德里亚认为,这个时代消费的对象从有形的物质转化为无形的符号,消费行为趋向于一种审美行为,而审美的要义之一是非功利性,奢侈品上的大LOGO,未尝不是一种部落图腾。
10.13
收集关于“田野调查法”的资料。
看了一位做“读外报”内容的博主分享了一篇外媒对哈佛大学部分学生反对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的行为的报道,是辩证看待西方媒体言论自由的一个典型案例。报道显示,在这些学生做出和平抗疫后,一辆周身屏幕的卡车在校园里循环播放这些学生的照片、姓名,并称他们为“哈佛首要反犹分子”。紧接着对冲基金的CEO在推特上呼吁将这些学生列入黑名单,他和其他公司将不再录用他们,多位商界领袖表示支持。以色列一对富豪夫妇辞去学院执行委员会职务以示对哈弗校长迟来的、无温不火的回应的不满。最后部分学生收回了之前的言论。
10.14
休息

10.15
读束开荣“流动的媒介化生存:平台劳动中的移动交互界面——基于“送外卖”的田野调查”作者在田野中发现一个骑手可以选择“常驻点”或修改“常驻点”来平衡外卖平台的系统派单给自己的流动带来的局限,同时这些骑手所参考的“热力图”以及城市移动能源供应,也成为他们在城市空间流动的依据。移动交互界面所建构的城市对应赛博空间,城市的移动能源布局对应物质空间,我们所的生活的现实物质空间对应实体空间(这种实体空间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根据外卖员所定位的“常驻点”为圆心向外辐射,并由外卖员对“驻留”与“流动”的调整而不断被反复编制),原本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的城市脉络变成了一种流动的空间,赛博空间(信息流动)、实体空间(人的流动)以及物质空间(能源流动)三者之间的边界消融。除此之外,作者在与这些外卖骑手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骑手不愿意送医院的订单,因为医院的电梯不好等很容易超时,包括一些其他的公共机构相对来说进入程序会更繁琐一些。但是有一位骑手说到,送某所医院的订单时回想起孩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候白天跑单,晚上去医院照顾孩子。这种特殊的个人记忆和生存感悟勾连起原子化个体与流动空间的意义价值。对这一细节的体察,或许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