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40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秦克峰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6(周一)
今天开了组会,和老师汇报了近期的本科毕业论文进度情况,确定了下一步自己的计划。
近两周计划在本科毕业论文完成的基础之上阅读chatgpt相关文献的阅读,思考写作小论文的提纲,同时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目补充自己。
3.7(周二)
针对本科双学位新闻学毕业论文的摘要和结语进行完善修改。摘要形成研究简述背景+为何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研究结果+意义的整体框架。结语达到简洁凝练,概括总结的目的,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3.8(周三)
阅读与短视频和新闻节目相关的文献。《短视频新闻评论话语方式的四种转向——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个案分析》、《从<主播说联播>看主流新闻媒体融合创新》。思考:大部分关于研究《主播说联播》节目的文章都是从类似于影像定位、语言修辞、视听关系、播报方式几个方面去探析的,只是结合的侧重点不同,有结合评论方式、媒体融合、个性化研究等等。我在本文当中的创新点是结合新闻语态的分析+运用最新及大量案例文本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写作。
3.9(周四)
进一步完善新闻学论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做题目的调整。根据老师建议,因内容更聚焦于短视频平台研究的领域更侧重于主播说联播节目中的新闻语态,所以将原题目《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策略——以<主播说联播>为例》更换题目为《短视频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语言形态重构——以<主播说联播>为例》。思考:
3.10(周五)
完成定稿检测,成功提交本科新闻学的毕业论文~(目前剩余主修专业播音专业的毕业设计需要修改)
3.11(周六)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2-10
伦理学无疑是与“什么是善的行为”这个问题有关的;可是,既然和这个问题有关,如果它不准备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行为”,那么它显然就不是从本原着手。
3.12(周日)
阅读有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文献。总结笔记:ChatGPT生成内容引发讨论版权和新闻伦理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中提出了三个问题1.如何界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2.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所带来的传播风险?3.新闻出版行业应该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思考回答:1.是“生产”还是“创作”,这才是界定人还是非人提供内容的标准。2.监管+技术审核。3.积极研究,又依规谨慎行事,才可能实现“利用好”。
3.13(周一)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0-17
伦理学的直接目的是知识,而不是实践;而且,任何一个利用自然主义的谬误的人,无论他的一些实践原则多么正确,肯定设高达到这一首要的目的。
3.14(周二)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道德哲学建基在错误之上吗?18-25
为表明柏拉图实际是用有益性来证明道德性,惟一需要指出的是:1该论题应该满足的公式一一正义是他人的善一一意味着任何对它的反驳必须表现为证明正义是某人自己的利益;2有利于(某人)这个词不仅提供了问题的关键,而且提供了问题之解决的关键。
3.15(周三)
阅读有关chatgpt和新闻伦理相关的文献。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科研成果与人才评价的影响研究——基于ChatGPTMicrosoft Bing视角分析》一文中,提到了美国技术哲学家詹姆斯·摩尔提出科技伦理领域的摩尔定律,“伴随着技术革命,社会影响增大,伦理问题也增加了”。论文笔记:总结对待聊天机器人的态度:1.积极面对、谨慎使用;2.完善制度、规范使用;3.公开透明、开源“智能”,4.人机协作、共同治理。
3.16(周四)
了解chatgpt4的相关内容。总结: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场新的“数字革命”。目前chatgpt4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真正的智能和理解水平;拥有超强的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在聊天对话中表现得更加自然、流畅,几乎可以与人类完美媲美。
3.17(周五)
本科毕业设计:开始播音专业的毕业设计视频拍摄,围绕之前设定的主题《走进河南“新高考”》。
3.18(周六)
本科毕业设计:完成室内采访部分,采访高中一线教师,了解河南新高考改革3+1+2”和“赋分制”的落实情况和普及情况,学校的具体措施。
3.19(周日)
本科毕业设计:完成学生的采访部分,通过深入深入沟通,了解学生对改革的态度和目前的状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6:56:01 | 只看该作者
6.17(周一)
《数字化崇拜》
历史语境的不同,其研究目的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对18、19世纪早期的政治经济学家——意味着全面认识资本主义革命,即以农业劳动为主要基础的社会向商业、制造业转变,直到工业社会的巨变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对卡尔·马克思——意味着考察资本主义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审视资本主义与其他形式的政治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理解最终使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变迁过程;对当代政治经济学来说,对大众媒介、信息及传播技术的研究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这些研究领域所涵盖的产业是构成当今政治经济的主要力量。
6.18(周二)
《数字化崇拜》
迷思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由列维·施特劳斯提出,指的是人们为了应对社会生活中难以完全解决的冲突而编出的故事或神话。把迷思概念和信息传播相互连接,则始于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他在《神话学》一书中,把大众传播过程中内涵意义的运作称为神话,也就是把迷思的概念引入到由信息传播技术所带来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现实变动的过程中,并推导出信息传播会引导人们形成一些固定化的信仰、观念。由此,说明神话(迷思)和常规(日常生活)塑造着受众或用户对传媒的知觉方式,而作为它们载体的媒介文本同时具有能够描述现实、形成社会关系、建构社会身份的作用,于是“迷思”便成为能够产生可能的意识形态意义的多元节点。
6.19(周三)
《数字化崇拜》
正如人们曾经开启了电报时代、电力时代、广播时代、电视时代一样,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电脑的时代。
在传播史上,文字的出现意味着批评性质的传播模式,诸如理性精神、怀疑态度和逻辑思维等等,而把批评和反批评的信息传播同时组合在一个或无数个具有交流性质的时空维度中,是电脑传播的表现特征,技术性能上升为文明迷思。
人们普遍认为电脑传播的力量将使得我们经历人类经验中划时代的转变,超越时间(历史的终结)、空间(地理的终结)和权力(政治的终结),彻底颠覆物质世界的形式结构的想象。
6.20(周四)
《数字化崇拜》
莫斯可认为迷思是那些能够激活个体和社会的叙事,能够为人们提供途径,使他们得以超越平凡的日常生活;它们能够提供通向另一种现实的入口,这种现实以崇高的许诺为特征。迷思往往提供对事物的新透视,从而为人们的超验性提供新的物质基础,而电脑传播恰恰完美的符合了这些特征。
这种迷思不仅来源于技术推广所带来的社会活力,更多的来源于技术功效被转化为集体信仰,最后成为被追捧的社会神话。
6.21(周五)
《数字化崇拜》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信息传播技术的神话模型有3个乌托邦指标:1、透明,就是信息传递的透明。但只要人与人存在差别和利益差异,信息传播过程就会称为一个利益组合或斗争的过程;2、拒绝社会排斥,消除信息传播的门槛。但信息传播的技术推广不得不遇到门槛,或经济(支付能力)、或文化(消化能力)、或政治(接收权力)。3、质询市场逻辑。但市场功效的社会反馈始终是一个被争论的政治问题。
6.22(周六)
《数字化崇拜》
莫斯可认为赛博空间就是一个迷思性的空间,它不仅是迷思上演的地方,它同时也促进了今天的迷思性思维方式,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模糊意识(文化理论家所说的阈限,亦称“感觉阈限”)。正如我们认为所处在电脑时代或是信息时代,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技术功效所带来的变化。
可以相信,随着电脑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它自然会演变为生活的一种环境,并可能通过电脑传播的信息引导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在这种背景下,电脑传播是在真实生活中活动并有可能开辟人类主体的活动领域。
6.23(周日)
《数字化崇拜》
通过建立“迷思”的概念,将信息传播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关联起来,并探讨了技术与社会通过“迷思”相互纠缠的关系,技术通过在社会推广过程中产生的功效产生“迷思”,而社会需求(民主或非民主)又会引导和控制“迷思”的方向。
这样一种辩证方式为我们理解今天的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了很多参考价值,简单举例来说,诸如共享空间、TOD模式等似乎便是对信息传播技术“迷思”的回应。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6.3(周一)
《理想国》
许多痛苦,包括亲人朋友的种种不满,其原因只有一个,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如果他们是大大方方,心平气和的人,年老对他们称不上是太大的痛苦。要不然的话,年轻轻的照样少不了烦恼。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的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难道不是谁强谁统治吗?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我的意思是,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当然有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统治者真是统治者的时候,是没有错误的,他总是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种种办法,叫老百姓照办。所以像我一上来就说过的,现在再说还是这句话——正义乃是强者的利益。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6.4(周二)
《理想国》
做父亲的告诉儿子,一切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们都谆谆告诫:为人必须正义。但是他们的谆谆告诫也并不颂扬正义本身,而只颂扬来自正义的好名声。
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前功尽弃。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如果我们想要有足够大的耕地和牧场,我们势必要从邻居那儿抢一块来;而邻居如果不以所得为满足,也无限制地追求财富的话,他们势必也要夺一块我们的土地。
就是这样,要战争了。
我们且不说战争造成好的或坏的结果,只说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战争的起源。战争使城邦在公私两方面遭到极大的灾难。
一个人没有能用言辞描绘出诸神与英雄的真正本性来,就等于一个画家没有画出他所要画的对象来一样。
  因为年轻人分辨不出什么是寓言,什么不是寓言。先入为主,早年E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6.5(周三)
《理想国》
过分的快乐有如过分的痛苦可以使人失态忘形。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所以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那么如果有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同一种的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
6.6(周四)
富则奢侈、懒散和要求变革,贫则粗野、低劣,也要求变革。
当政者在考虑城邦的规模或要拥有的疆土大小时似乎应该规定一个不能超过的最佳限度。什么限度最佳呢?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我认为这就是最佳限度,不能超过它。
全体公民无例外地,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给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
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真正的立法家不应当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的事情,不论是在政治秩序不好妁国家还是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因为在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是无济于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有的不难设计出来,有的则可以从前人的法律条例中很方便地引申出来。
似乎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分内的事”这个品质在使国家完善方面与智慧、节制、勇敢较量能力大小。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不正义应该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它天生就不应该领导的而是应该像奴隶一样为统治部分服务的,——不是吗?我觉得我们要说的正是这种东西。不正义、不节制、懦怯、无知,总之,一切的邪恶,正就是三者的混淆与迷失。
6.7(周五)
《理想国》
在知识和无知之间有一种被我们称之为意见的东西。
许多美的东西都会以某种方式显得既是美的,又是丑的。你所问及的其他东西也无不如此。
6.8(周六)
《理想国》
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我认为,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如果他不是一个冒牌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话。
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
一个真正专心致志于真实存在的人是的确无暇关注琐碎人事,或者充满敌意和妒忌与人争吵不休的;他的注意力永远放在永恒不变的事物上,他看到这种事物相互间既不伤害也不被伤害,按照理性的要求有秩序地活动着,因而竭力摹仿它们,并且尽可能使自己像它们。
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
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的东西。
6.9(周日)
《理想国》
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7:47:45 | 只看该作者
5.27(周一)
《道德情操论》
无论人类的心灵在什么时候不幸失去了平静,要使它恢复平静,与人共处和交谈,无疑是最有效的两贴药方;而这药方,同时也是保持自得其乐与满足的心情所迫切需要的那种平静与愉快的心情的最佳防腐剂。那些隐居沉思的人,往往整天呆坐在家里沉思默想他们的悲伤或怨恨,虽然他们也许时常有比别人更多的仁慈、更多的慷慨,以及更高尚的荣誉感,不过,他们却很少具有在一般社会人士中相当常见的那种平静的性情。

在一些灾难事故的报道中,媒体特别喜欢报道一个又一个的获救故事,而不去多报道那些死难者的悲惨,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们的同情,不仅包括同情别人的痛苦,也包括同情别人的快乐。在同情所指的两个方向,人们实际上更愿意同情快乐。这也说明,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人们更愿意通过体会别人的快乐而获得快乐,而不愿总是沉浸在别人的苦难中。
5.28(周二)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的另一个概念——合宜。合宜是基于同情而推出的概念,是判断人的行为举止的标准。亚当·斯密认为,旁观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合宜,在当事人的表现同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情绪完全一致时,它在后者看来必然是正确而又合宜的。当后者设身处地发现前者的原始激情并不符合自己的感受时,那么,这些感情在他看来必然是不正确而又不合宜的,并且同激起这些感情的原因不相适应。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镜子,我们希望合群,因此我们会更多地观察别人,比对自己,以争取自己在行为上的合宜。
5.29(周三)
《道德情操论》
这两种不同的努力,即旁观者努力要体会主要当事人的情感,以及主要当事人努力要把他的情感克制在旁观者能够体会附和的那个程度,是两组不同的美德赖以建立的基础。坦白谦逊与宽容仁慈,这些温柔、殷勤与和蔼可亲的美德,建立在前一种努力的基础上;而高贵、庄严与可敬的美德,即克己、自制、驾驭情感,必使我们本性抒发的一切行为举止都符合我们自身尊严、荣誉与合宜的美德,则是源自于后一种努力。
5.30(周四)
《道德情操论》
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情,恨是一种不愉快的感情。
贪婪和野心两种目标的不同,仅仅在于它们是否伟大,一个吝啬鬼对于半便士的追求同一个具有野心的人征服一个王国的意图一样狂热。
5.31(周五)
《道德情操论》

实际上,人们对别人的苦难是感觉迟钝的。当事人的苦难是旁观者所不能体会的,所以,旁观者对当事人的要求其实是有些严苛的。对英雄的崇拜也是这样。有些人在那些必然产生“激动不已的剧烈情绪”的情况下,竟然能完全控制自己,会使旁观者敬佩。根据我们对人类天性中通常具有的弱点的感受,我们不能合乎情理地认为他一定能坚持。我们看到那种能做出如此高尚和巨大努力的内心力量时便会大为吃惊。

6.1(周六)
《道德情操论》
仁慈犹如美化建筑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呼吁人们实践仁慈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好比支撑整个大厦的中心支柱。这根柱子一旦动摇,那么人类社会这个宏大而雄伟的建筑必定会在转眼间土崩瓦解。所以,正义必须要靠强制来推行。
6.2(周日)
《道德情操论》
人生中不幸与失调的主要来源,似乎是源自过度高估各种永久的处境彼此之间的差别。贪心过度高估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差别;野心过度高估私人职位与公共职位之间的差别;虚荣心过度高估默默无闻与声名远播之间的差别。一个醉心于任何这样过度热望的人,不仅在他实际的处境中是不幸的,而且也往往想要扰乱社会的平静,以便达到他如此痴心羡慕的处境。然而,最微不足道的观察或许便可使他确信,一颗善良的心,在人生所有不同的平常处境中,也可以是同等平静的、同等快乐的、同等满足的。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7:18:43 | 只看该作者
5.20(周一)
《论法的精神》
第一节 三种政体的性质,政体有三种:共和、君主、专制。(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共和、君主、贵族)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的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基本法、宪法)。
共和:全体人民或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
君主:单独一人执政,遵守法律。
专制:单独一人执政,不依法律,按个人意志。
共和国政体分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民主政治下,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贵族政治下,部分人们握有最高权力。
5.21(周二)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在谈到司法独立时曾经提到,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涉及到了司法方面的问题。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使我们反思我国的司法独立。首先,司法机关应该能够制约政府,使之依法行政。其次,在强调司法独立的同时,还要防止权力被滥用。另外,也要强化司法的监督。我国的法律系统一直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善于学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至今仍对人类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更要从中学习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5.22(周三)
《论法的精神》
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要想为一个国家立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智慧。因此,我们需要全体公民的普遍参与,但由于所有人的意见是不可能完全统一的,所以就需要有一些人来进行最后的决断。我们都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平等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因此,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人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权利。也只有在权利与义务都对等的前提下,自由才会存在。所有刑罚的最终目的都应当是为了保护公民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刑法的制定也应当从这一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事件,考察其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而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就处以某种刑罚。
5.23(周四)
《论法的精神》第二章
品德的泯灭使人们不但丧失平等的精神,还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滥用平等):每个人都要同他们所选举的领导平等,人民不能容忍将权力委托给他人;共和国里不再服从指挥,不再有风纪,不再爱秩序,最后不再有品德;人民要分享一切公共钱财,懒惰又奢侈,选票可以交易,人民从自由中获取越多,便越接近丧失自由。
许多小暴君由此形成,人民残存的一点自由不久也将成为不可容忍的东西,单一的暴君因此产生,人民最终丧失一切,包括腐化的“好处”(放纵与奢侈)。
5.24(周五)
《论法的精神》第三章
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孟德斯鸠区分了上帝的法、物质的法、人的法,否认上帝创造一切。世界一切并非命运产生,其背后存在一种根本理性,法是根本理性与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论物质世界还是之外的想象世界,必定存在不变的规律。每一不同,都有其同一性;每一变化,都有其永恒性。

5.25(周六)
《论法的精神》第三章
所有这些规律(上帝、哲学家、立法者的规律)之先存在的,渊源于我们生命本质的,就是自然法,即社会建立以前人类所接受的规律。
自然法第一条:和平。
人类的畏惧,使得自然状态下人应当先想如何保存生命。在推究生命的起源时,霍布斯认为人类最初想的是征服,故自然法第一条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孟德斯鸠认为这是将社会建立以后的事强加在社会建立前的人类身上,建立社会以后,人类才互相攻打和自卫。
5.26(周日)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勤奋有才华,精通所有基础学科,并且将这些基础学科作为研究的工具。这本书中得出的所有结论都是在孟德斯鸠经过充分的论证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孟德斯鸠大量阅读其他著作,并了解所有早期法律,还经常参加学术界各种活动。孟德斯鸠把法律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分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像孟德斯鸠一样,坚持实践,看到问题或事物的本质,不能肤浅的思考问题。比如当代社会出现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运用新方法和新视角来提出法律应对方案。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6:18:35 | 只看该作者
5.6(周一)
《景观社会》
景观是德波新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德波借其概括他眼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质,具体来说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了对本真生活的渴望与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德波眼里,景观性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新发现。
在德波这里,景观是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尤为重要的是,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
5.7(周二)
《景观社会》
首先,景观已经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标,更通俗的说,景观已然成为现今人们“占主导地位的生活的现有模式。”人之存在不再由自己真实的需要构成,而是由景观所指向的展示性目标和异化性的需要堆积而至。所以,德波有言“建立在现代工业之上的社会,它不是偶然地或表面上具有景观特征,而是本质上就是景观主义社会。”
5.8(周三)
《景观社会》
景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它通过肯定性的表象,将人们锚定于资本家在生产和消费中“已做出的选择”。例如现实生活中广告的统治。二是通过审查而展现出来的景观,也必然是现存体制合法性的同谋。景观,当然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换句话说,无论是通过广告还是通过其他影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景观,其本质都是认同性地或者是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的欲望结构。我们以对商品疯狂的追逐来肯定资本主义的市场体制,或者是在影像文化的引诱下,将现存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误认为本真的存在方式,自愿成为五体投地的奴隶。三,景观还通过支配生产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来达到对现代人的全面控制,即对人的非劳作时间的控制。景观的主要捕捉对象其实恰恰是生产之外人的闲暇时间。由此,资本对人的统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大大扩展了。并且,也正是由于景观能在一切闲暇时间中对人发生颠倒性欲望驱动,才使物质生产更加远离人之真实需要,从而更直接地服务于资本的剩余价值增值。
5.9(周四)
《景观社会》
德波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景观社会的分离批判理论。他认为,分离是景观发生的现实社会基础。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他们的产品中分离出来的人们,以日益强大的力量制造他们世界的每个细部,同时他们也发现,他们与这个世界越来越疏离。他们的生活越是他们自己的产物,他们就越是被排除于这一生活之外。

5.10(周五)
《景观社会》
集中的景观与弥散的景观:景观被区分为集中的景观和弥散的景观二者之间彼此否定却又相互支持代表着景观力量的两个相对又相继的形式。集中的景观通过个人崇拜、独裁、集权、残酷与野蛮的暴力等发生效用;弥散的景观则更具意识形态性并再现出“世界的美国化”——一个威胁同时引诱着那些一度盛行过传统形式资产阶级民主的国家的进程。集中的景观无法将社会的大部分包含在内;而景观弥散时则只有小部分可以逃脱。5.11(周六)
5.12(周日)
《景观社会》
德波的论述中,景观社会空间在精神本性上,同时是一种分离或内在精神分裂的空间。根据德波的理解,景观社会首先是一个“完美分离”的社会。在生产领域,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劳动成果是分离的;在消费领域,社会主体作为一个被动的消费者与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是分离的,人只是沦落为一台被动的消费机器;与此同时,生产与消费,艺术与生活、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也是分离的,这样一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了地理距离的景观社会,却生产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人之间,甚至每个人自身的精神和意识之间的内在分裂或分离。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5:22:35 | 只看该作者
5.6(周一)
《景观社会》
“分离即是景观的开始也是景观的结束......景观汇合着分离物,但是他把分离物当做分离物进行汇合。”景观的分离包括权利的分离、生产的分离、产品的分离、劳动者与产品的分离、生产者之间交往的隔离和非劳动时间的分离。首先权利自古就有景观属性,现有秩序下权力的分离具有“单边输出”和“被动观看”的特点。
5.7(周二)
《景观社会》
“景观是一台生产和粉饰异化的新机器”。列斐伏尔的“信息异化”理论和马克思的“资本对人的异化”共同为德波“关注对维持异化与剥夺状态的社会机制”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5.8(周三)
《景观社会》
景观社会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被构造出来的情境”,其是一种和视觉有关的概念。同时指由意识形态灌注,并且对真实世界或时间现实外甚至伪造的视觉表象。
5.9(周四)
《景观社会》
《景观社会》在一定程度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异化概念、拜物教理论的进一步补充、深化和抽象。因此,景观是以视觉为中心,但不仅仅是视觉概念。代表着一种有距离的景观体验。

5.10(周五)
《景观社会》
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没有关注宗教神学的基础是现实生活本身的分离,倘要真正消除人们心中的幻象,唯有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德波则认为景观就是对宗教的幻觉的“物质重构”。正是他将生活本身迷雾化了,总而言之,我们从宗教幻觉中才到物化的实地,又一次陷入资本的景观迷雾。
5.11(周六)
《景观社会》
景观的另一大特点是“去体验化”,是过去对现在的统治。这点与现象学中人只能“在体验”化正好相悖,主要原因是现象学强调的人的在场感知,而景观则是“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这是一个商品的世界,它统治着所有被经历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消费过去。
5.12(周日)
《景观社会》
景观的虚无导出了三个核心要素,即“图像”、“凝视”和“分裂与统一”。现如今,我们进入了图像化时代,甚至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影像化的时代。无论是图像还是影像,都体现出专业化和自主化的特点。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7:33:04 | 只看该作者
4.29(周一)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九章
这章节内容首先,既然分歧无法得到客观解决,本章讨论的是否能诉诸于相对主义解决分歧。但以不同伦理观念的不可通约性为起点,而将不同伦理观念进行「我们」和「他们」简单化界的相对主义是无法接受的。但是,相对主义的关切是正确的,即群体的反应和关系也是我们伦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远距离相对主义的基础进行修正。其次,对于我们伦理生活而言,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作为知识的伦理信念,也不是来自于决断的伦理信念,而是作为「信心」的伦理信念。也就是说,对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实践信心,而这种信心作为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我们的社会确定、支持个体所持有的态度。最后,威廉斯认为伦理会同须由基本欲望或利益来解释,而这同样要求会同程序不是被强制的。这种伦理会同必定会从人类生活内部生长出来的。这就需要自由的制度,为自由探讨而且为多样的生活与某些伦理多样性敞开空间。
4.30(周二)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十章
威廉斯认为诉诸于道德系统和道德义务无助于回答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无法解释有助于我们伦理生活的那些选择。但威廉斯并没有否认义务观念的重要性,而是认为我们基于我们所要选择过的生活,判断何种重要并赋予审思优先性,这就是我们的义务。而这最终会导向一种基于欲望的实践必然性。
5.1(周三)
休谟《人性论》
休谟在一开始首先向我们阐明,我们通过理性推论得来的道理十分具有说服力,不过当我们在日常生活经验当中,依照我们本身具有的一切公认的原理,我们很难去信服理性得来的结论,并且几乎没有人会按照这种推论的原则行动。
5.2(周四)
休谟《人性论》
《人性论》第一卷第一章的最后,讨论的是抽象观念的话题。关于抽象观念,休谟首先赞同贝克莱的观点,即:一切一般观念都只是一些附在某一名词上的特殊观念,这个名词给予那些特殊观念以一种比较广泛的意义,使它们在需要时唤起那些和它们相似的其他各个观念来。休谟认为,抽象观念的产生,要么是其表象着每一种特殊程度的数量与质量,要么其不表象任何特殊程度的数量与质量,简而言之,就是抽象观念所产生的是一个有蕴含的东西还是一个仅形式的东西。休谟赞成前者而明确反对后者,并用证明来阐释。他的结论总的来说,就是抽象的观念附在名词上后,由我们习惯性的联系,能够生成相关联的一切特殊的观念,即抽象观念在本性方面特殊而在表象方面一般。

5.3(周五)
休谟《人性论》
休谟从正反两面进行证明。正面来说,心灵虽然不是无限的,它不能在思维抽象观念的时候明确地表象出一切相关的特殊观念,但它可在同时对一切可能的数量、质量形成概念,处于一种潜能状态而非现实状态。反面来说,任何数量或质量的程度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无法设想这个数量或质量,以下又有三个证明。第一,什么是差异?就是可以和别的对象相互区别。什么是区别?就是可以和别的对象有分离。如果抽象的概念能够抽出细节使得其与本质相分,那它便能作为形式而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线”的概念,它脱离了长度的限制还如何成其为“线”呢?第二,既然休谟认为观念是从印象当中来的,那它应当和印象拥有同等的在数量与质量的程度上的确定性。第三,其实和第一点很相似,即我们不能形成在数量、质量上没有限制的任何观念。从而,休谟确定抽象观念是一个实质蕴含着内容的语词。
5.4(周六)
休谟《人性论》
主观的语言陷阱:抽象观念首先是作为一个名词而出现的,对于这样的一个名词,我们在解读之前就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假设。假设为逻辑概念,它就不需要任何内容,假设为本体概念,它就要包含实质内容。
5.5(周日)
休谟《人性论》
客观的逻辑陷阱:要理解休谟设下的导出抽象观念蕴含内容的逻辑路线,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一章节他在讲什么。这是“论知性”中的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观念有两种即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产生于简单印象,印象总比观念的活泼程度更高,我们可以理解为两者性质相同而程度有别,简单观念分为简单印象下属的感觉印象所产生的相应的观念和由感觉印象产生的反省印象所产生的相应的观念即次生观念。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6:19:34 | 只看该作者
4.22(周一)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七章:语言学转向
道德哲学中的某些重大争论与价值的形而上学有关。例如,事实与价值之间,事物的不以我们的思想为转移的存在方式与我们投射在其存在方式上的评价之间,是否有某种根本的区分?迄今为止,这些争论一直都处于背景之中。在第七至第九章,威廉斯把它们带到了前台。他在第七章中关心的是,通过使用分析哲学的主要方法论工具——也就是语言分析——我们能够为这些争论带来什么样的洞见。
4.23(周二)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七章:语言学转向
在语言中发现的是大量“混合”词汇,诸如“贞洁的”、“不守信的”、“残忍的”和“傲慢的”。这些词汇代表威廉斯所谓“厚重的”伦理概念。对威廉斯来说,厚重的伦理概念这个观念是特别重要的。
4.24(周三)
课程学习:《论文写作规范课程》结课

4.25(周四)
参加学校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

4.26(周五)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八章:知识,科学,趋同
这是本书的核心。正是在这一章中,威廉则直接地处理了关于价值形而上学的这些问题
“客观性”这个词是以一种混乱的多种多样的方式被使用的。
4.27(周六)
参加校外活动
4.28(周日)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八章:知识,科学,趋同
威廉斯的立场如下。我们有时候确实在我们的伦理信念上实现趋同,而且那些信念有时候确实堪称“知识”。当所说的信念包含厚重的伦理概念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此,那些使用“贞洁”这个概念的人在一种特定行为是否贞洁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并无困难,或者说,在知道这一点上并无困难。然而,问题在于在他们初次使用贞洁这个概念时援引的是什么。假定这种概念是评价性和事实性的独特结合,使用这种概念就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世界中,有些事被引以为豪,另一些是则遭人厌恶。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9:26:37 | 只看该作者
4.8(周一)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第六章
在威廉斯关于哲学伦理学的一般怀疑论的注视下,一种伦理理论的观念已经多多少少破灭了。正如他在第七十二页所云:“与其说这种怀疑论是关于伦理学的,不如说就是关于哲学的”。
4.9(周二)
投稿新闻评论作品《高校成绩单寄给家长:大学生需要从“依赖”到“独立”》
“独立性”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它涵盖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思想独立等多个方面。在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依赖外部监督的学习模式,在老师的步步引导和学校的强力监管之下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恰好从“依赖”到“独立”的时期,在较为开放的课堂和包容的校园环境里,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而学习也是一场持久战,战场也并非止于学校。当学生跨出学校大门,社会上不会再有“成绩单”,也同样不再有学校和家长等监督者。继续深入学习所依靠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纯粹热爱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大学作为万千学子进入社会的最后缓冲地带,当需更加注重重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
4.10(周三)
晚上学习新闻学论文写作规范的课程。
学习不同期刊投稿的要求;学习我们学校的硕士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4.11(周四)
学习《景观社会》
德波借助“景观”来表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质,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它成为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遮蔽了社会本真的存在。

4.12(周五)
思考《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思考功利主义相关内容。
功利主义之所以具有这种特征是因为有支持它的直觉,它的鼓吹者把这些直觉看成启蒙反思的产物,这种直觉本身提供了一个理由,去保护和鼓励非反思层次上的非功利主义思考:这是因为,按照不是把福利最大化的方式行事,人们更有可能在那个层次上把福利最大化。
4.13(周六)
学习英语,备考六级
4.14(周日)
参加校外活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