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86974|回复: 8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0:36: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1
山西副教授挑错于丹著作 诉中华书局讨10万费用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7月08日07:39







  追踪反馈

  阎崇年悬赏案经过两次开庭审理,至今仍未有结论。怎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日,阎崇年悬赏案原告、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又成为另一起官司的原告,所诉对象则是一度在阎崇年悬赏案中“置身事外”的中华书局。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白平为中华书局出版的约5万字的《于丹〈论语〉心得》挑错,形成书面文字已近30万字,由此他要求中华书局支付挑错奖10万元(包括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的挑错奖)、召回涉诉图书。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于日前已正式受理此案。

  白平起诉称,2007年1月30日,中华书局会同30余家国内大型出版单位和网络媒体,在全国政协礼堂发出《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向社会庄重承诺“对指出出版错误的读者将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且承诺实施次品召回制度,发现次品流入社会,立即实施召回措施,真诚赔礼道歉”。中华书局在作出召回次品出版物的公开承诺后,至今从未召回过任何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也未向读者支付挑错奖励。他就此多次试图与中华书局友好协商,但中华书局一再推卸责任。

  白平认为,中华书局在全国政协礼堂发表的公开声明具有法律效力,属于悬赏广告,应当向自己支付报酬。中华书局拒不履行相应义务的行为,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否则虚假宣传、沽名钓誉的不法商业行为将畅行无阻,整个社会毫无诚信可言。

  在阎崇年悬赏门案的审理还没结果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起诉中华书局白平的代理律师王德怡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法院审理阎崇年悬赏门案的过程中,白平多次请求中华书局对其所挑错误出具书面意见,中华书局也曾书面回函承诺,表示将会通过律师转达检查结果。但5月18日,中华书局却表示将不会提供检查结论,“中华书局的产品出了问题,它没有理由置身事外,必须对社会作出交代”。据了解,目前,《于丹〈论语〉心得》已销售达800多万册。

  有法律界人士分析说,本案可能产生一些连锁反应:首先,除了阎崇年和于丹两位“明星”讲师的书可能涉案外,中华书局出版的其他书籍均可能涉案;其次,在《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上签字的共有36家单位,它们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被告。

  本报太原7月7日电  本报记者王斌本报实习生董玲玲

http://news.sohu.com/20100708/n273360229.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来自 714#
发表于 2023-5-30 16:17: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南法制报




来源:河南法制报


编辑:程博


826#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8月11日—17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825#
发表于 2025-8-10 17:09: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84日——10日)


立秋




保教费











南方都市报







制图


华商报




银川晚报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9100\wps40.png



来源:编前会
编辑:梅镕缨



图片26.png (1.45 MB, 下载次数: 3)

图片26.png
824#
发表于 2025-7-31 21:30: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天府新论》明确“不拉黑”一稿多投后,
多家期刊官宣压缩审稿期限/季刊改双月刊,论文好发了?【附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630日,“北京青年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来稿初审期限公告,宣布自202571日起压缩来稿初审期限,自投稿系统接收稿件之日起,20日内完成初审(退修稿件除外)。

公告原文如下:


今年来,已有期刊发布初审期限公告,表示将提高编务筛稿频率、压缩责编审稿期限。
今年512日,《学术交流》、《知与行》相继发布初审期限公告。此外,还有期刊明确将调整出版周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今年43日,“湖湘法学评论”微信公众平台发文确定:2025年起正式变更为双月刊!


56日,“抗日战争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在《会议报道 | 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再上新台阶》一文中提到:2026年《抗日战争研究》将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511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宣: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前段时间,《天府新论》微信公众号发布6条投稿温馨提示,其中提到该刊不歧视作者身份、不建议在读硕博生将导师挂名为第一作者、对于一稿多投行为不纳入黑名单管理等,仿佛给广大青年学者注入了“强心剂”。


现阶段,国内核心刊物较少,特别是CSSCI,但需要发文的作者却很多。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稿件能被尽早录用,或者投稿后尽快得到确切结果,等待通知的过程很耗费心力;好不容易接到录用通知,具体的见刊时间也尚未可知。
各个期刊释放的诸如压缩来稿初审期限、提高出版频率、不歧视作者身份、扶持青年学者成长等信息,是否意味着,发表期刊论文,可以不那么卷了呢?
不管怎样,当下,咱们有发表需求的学友还是绕不过这道坎。去年年末,南京大学联合发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据CSSCI官方发布的视频,首批“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发布,以下191个期刊,请青年学人收藏,少走弯路、多读书、早发表!



来源:学术治愈系(微信公众号)
编辑:何璇祺
823#
发表于 2025-7-21 18:50: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湖北日报乌龙操作:标题是“周渝民夫妇被骗”,正文却讲数学奥赛

传媒见闻今日在某社交平台上注意到,有网友指责湖北日报,点进一看才发现,原来7月19日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出现重大推送错误。这篇题为《周渝民夫妇被骗840万元,判决结果公布:相关责任人赔503万元》的文章,正文却讲的另一桩事——武汉选手在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占据金牌榜半壁江山。
这一“张冠李戴”的错误随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表示:如此明显的标题与正文不符,居然能通过记者、编发、审核等多重流程?
从网友晒出的截图看,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审核人员多达6人,一位网友评论:“6个人,没一个人发现问题?


目前,涉事文章已被删除,但删除前的截图仍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值得注意的是,传媒见闻在发稿前再次浏览湖北日报公众号,发现该标题的正文已被更换为与标题相符的内容,但整篇文章并未标注任何修改痕迹。
因此,小编推测,可能是湖北日报在当日推送了两篇标题相同的文章,其中一篇出现了正文错配的问题。尽管事后已悄悄修正,但这一“题文错位”的低级错误,仍暴露出新闻发布流程中值得警惕的内容把关漏洞。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杨泓艳


822#
发表于 2025-7-20 20:5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7月14日—20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821#
发表于 2025-7-17 22:17: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关于大连工业大学的报道,媒体们纷纷改了标题

“大连工业大学拟开除女学生”一事,近日引发广泛关注。
最早报道该事件的一些媒体,在标题中直接关联了“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等表述,同时将女生全名写入标题。
这些报道如今大多显示“标题已修改”。



但修改前的版本并未完全消失——在部分转载平台上,依然能看到原始标题的抓取记录。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开始质疑媒体泄露隐私后,媒体评论迅速上线:有媒体“三问大连工业大学”,有呼吁“别把女生拉出来游街”,也有评论指出“李某某首先是隐私权被粗暴践踏的受害者”。



正如博主“麦杰逊”所说:“把李某某的名字曝光出来给千万粉丝的是你们,引起轰动后,跳出来说不应该把李某某拉出来游街的,也是你们。”
不过,澎湃新闻在这事的表现上收获了点赞,其不仅探讨了大连工业大学公告存在的法律问题,而且明确指出李同学的全名可以不被“公告”。


其实李某某这事,《传媒见闻》最早在本周一推送文章《素人女生被实名曝光,从校园处分到微博热搜,新闻边界在哪?》时,就已指出李某某全名被媒体曝光的问题。
但评论区仍有不少批评声音认为,这不是媒体的错,而是学校公告的问题。
我们尊重不同意见。但问题是,即便公告提及了“李某某”的全名,将全名放进标题、让其实名冲上热搜,并持续转发的,又是谁?


标题可以修改,但被放大的隐私还能改回来吗?
参考资料:《“标题已修改”,是不是就免责了?》,万能的大叔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820#
发表于 2025-7-13 21:15: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77日—13日)

制图

沈阳晚报

北京晚报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华商报



安徽商报





威海晚报



银川晚报




重庆晚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819#
发表于 2025-7-7 19:59: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630日—76日)

制图

















南方都市报














华商报



安徽商报



厦门晚报



海峡都市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818#
发表于 2025-7-3 22:35: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藏商报》报头焕新
71日《西藏商报》头版
630日《西藏商报》头版
71日出版的《西藏商报》在头版发表《致读者》,内容如下: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在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71日起,《西藏商报》将以焕然一新的报头设计与您见面。此次改版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融合发展,报头巧妙借鉴哈达、古钱币等元素,突出媒体定位,彰显商业价值,展现时代新貌。
一直以来,感谢您的陪伴与支持。此次报头焕新是《西藏商报》全新旅程的起点。展望前路,初心与使命始终如一,我们将继续深耕经济、社会、民生领域,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西藏故事、记录发展足迹,为您带来更多温暖人心的篇章与生动鲜活的内容。
期待与您携手并肩,在市场脉动、万家灯火的点滴中,感受和见证独具魅力的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
西藏商报编辑部
202571


来源:编前会
编辑:梅镕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