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万家凝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44#
发表于 2015-11-24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2015.11.23  星期一    雨日却慰勤人暖

      “看这里,看这里,广电一班,广电一班团组织生活本周就要开始啦。”我静坐在寝室中,对照着原先的策划书,编辑着宣传文本。蜡笔混乱的摆满了空间本就狭窄的桌子,蜡笔的笔头颜料,不着轻重染花了书本的页脚。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勇敢踏出脚步的一天。对绝大多数一班的同学来说,是真正融入班级集体活动的一天。而今日早晨,却是另外一幅光景。


      “请没有事情的同学,明天早晨10.30前来约定地点讨论团组织生活。”团支书在班群里不断刷新着消息,得到的回应寥寥可数。他原先带着冰冷而失望的腔调,告诉了我一切,而我也不能抽出最多的时间去协助他。我看着写好了很多任务的本子,再看着群中冰冷而有些凄凉意味,少有人应答的号召,起身,将本子一个个摞起,收起放在书堆中,也收起了我原先散乱摆放的心。


      是的,我要禁锢在一个地方,一件事情多久呢?


      我扭头观望窗外,九点了,又是一个昏暗的雨意天,远处天空的乌云难以消散,我数次伸出手,也没能撩开心中更深厚的屏障。


      “我们应该去支持团支书,他很多次没能得到我们的回应了。”得到的回应是一片寂静。深谙无人再回答,自己心中厚重不可喘气。我撑起了桌子,无力再去回应我原先参与活动的激情。


      “走吧。”

      我心中的椅子忽然被扭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一瞬间独特的感觉,强迫我抬头看向她们。扔在一旁的手机,被我立刻抓了起来。


      “真的该去了,上次只有4个人,团支书受到冷落很多次了,必须要支持他。”我们寝室有些人默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是的, 人人有自己的任务,但是人人若分出一些时间交给我们整个班集体,会让周身绝大多数人强烈感受其团结的力量。她们将耳机收起来,播放的音乐被关闭,亮堂的屏幕黑了下来,封闭的心灵敞开了起来,紧闭的室门开了起来,迈向楼下的脚步走了起来。
往楼下经过玻璃门,室友们不像往常般,或许会照照楼下的大镜子,正正衣冠。这般轻松的心,也被今早的雨牵紧。两三人一把伞,七个人一条心。我们勾住彼此的胳膊,去融入我们更大的团体。脚下的坑坑洼洼挤满了水,我们踏过它,它硬要扑向我们的鞋尾,冰冷的液体浸润了袜子,迸溅的水滴始终被我们不断抛弃在身后。我们抬起雨伞,寻找团支书的身影。我看到在这绝大多数人上课的时间,107广场少有人在,雨滴肆意啃噬我们的衣摆,二楼的身影却让我们忍不住,摆了摆手。今日的人数,比先前多了,我们的心更紧了。


      我走在最前方,想要转过身登上楼梯,一阵呼声钻入耳朵。我抬头看着他们,他们眼睛里闪现的激动与欣喜,在每一次活动中的一些无精打采的面庞是形成对比的。他们在上方依靠着栏杆,招着的手与楼下人抬起的手呼应。这样简单的动作,掀起了面前笼罩的一大片雨帘,存留的是雨滴升华后的纯净。
43#
发表于 2015-11-24 21:0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家凝 于 2015-11-24 21:09 编辑

2015.11.25   星期一    晨雨不敌晚来晴
      我们将伞抓在手中,雨水顺着伞面滴落在地板上,染上朵朵水花。飞散甩出去的,曾经相融的雨滴渐渐忘记了它们的模样。



      我们站在二楼,四处寻找避风处。这寒风只吹得多数薄衣裹着的我们颤栗,左手边是正在上课的教室,一行人快脚步飞也似的“躲”在墙的一面。丹丹不知何时赶了上来,刘海被奔跑过来携带的风打散了,眉宇间混合着近日因忙碌戏剧大赛,而精疲力尽的苦涩;拿着手机,一遍遍刷着通知消息的雅欣,默默的站在墙前。我离得她有些近,我眯起眼睛,注意到了她明显的黑眼圈。丹丹凌晨严肃而带着复杂的感情告诉我:“雅欣只作为戏剧大赛的联络人,却要一个人扛起过多的任务。”“无人回应,无人支持,无人报名。她刚刚哭了,没有人来齐。”“一个学长看着我们的戏剧对话,嘲讽似挖苦:‘新闻系的学生连剧本也写不出?’”——这是莫大的耻辱啊!



       我看着即使是已经来的同学们,眼神中是迷茫而没有方向的。因为没有主动去参与享受,怎么能获得快乐呢,哪怕看到这样脆弱的女孩不忍重负与还要赶稿子的压力哭泣,也不能为她做些什么么?而马上到来的团组织生活大赛中,组织者的屡次失望,也不值得关注么?



       寒风钻进了讨论者衣服的缝隙中,煎熬着每位因活动即将来临却准备不足者的心。


       接下来的进程,却拨开了之前茫然而混沌者的心中雨雾。


       “我觉得,我们可以买些小礼品,可以签字,让大家更多的关注我们的活动。”平日不经常讨论班级活动的同学,此时出着大家都想不到的点子。我们细细斟酌,发现可行,很受鼓舞的请胡勇记好这个点子。朱志君紧皱眉头,听着旁边同学的建议,又反驳回去,表明了更加严谨的做法。我倒是注意到她又背在身体前方的书包,她在讨论到重要细节时加上手部动作,指手画脚,却因为书包的限制,只能画出一个很小范围的圈,以示自己更多的想法。熊沁莹与杨丹丹背对着我们,我注意到她俩讨论的十分激烈,时而提高的声音让我听到一些不错的想法,而一旁站着的雅欣静静地听着她们两个的讨论,时而插一句,而丹丹十足表现了“具有演习天份”的特点,高潮激动之时往后退一步,面部表情一派自豪感与自信感,她对面的大熊也因一拍即合的顺利松了口气,面部一直呈现着微笑,虽然不时与丹丹一起笑场。



       夏萍与郑钦云是始终安静的倾听着,徐思浩与胡东胜与大家互动着,我倒是注意他们靠着栏杆的位置:刚刚大家不住抱怨天冷,这会好像都忘记了,洋溢着兴奋与参与热情的面庞却是大家真实的写照。或许团支书此刻是欣慰与激动的——这才是我们的一班,这才能称作“合作成就高效”。当然,这是一个与她们有些距离的近视眼,也就是我的所见,谁料得她们还会有更多好点子和更多丰富的肢体动作与表情呢。



      我挎着胡杨的胳膊,听着她给我介绍网上看好的一些小奖品,她的活动能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会愁着一些普通与大众的奖品吸引不到人,她却迅速打开手机大致选好了几个奖品,物美价廉,小巧精致,这样的东西,或许可以更好地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与博得喜爱声。



       而我呢?此刻正“无耻”使用室友的签字笔,描绘着属于一班的宣传画。黑白色的宣传画更加醒目,我绞尽脑汁想不出更好的图案,却“大义凛然”秉着“要原创,不要百度”的所为原则,撑起脸陷入苦思冥想状态。一旁的丹丹抓起手机,她盯着我,我侧过脸无神看着她,两人对视, 反应过来她要拍我,我迅速摆好姿势,没让她抓到扭曲面部表情的动作。这也的确是个小小的玩笑,照片是用来团组织生活的活动最终测评,不可随意。


       回想起大部分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开始时茫然的神情,现在已然换为参与后的兴奋与勇敢。所以这雨天阻挡不了大家走上楼梯汇合的脚步,踏在坑洼水泥地的脚印被水迅速填充,鞋印上的泥水却留在了讨论过后的地板上,这是我们心凝聚在一起的微妙的见证物。

42#
发表于 2015-11-22 14:17:56 | 只看该作者
2015.11.22 星期日  暖阳催得人早醒
      昨夜330后,我终于躺在了床上,进入梦乡。


      文章在两点多已经完成了,不是仍在看书,而是在为一位远在武汉的朋友排解烦恼与忧愁,而这种烦恼与愤怒是她此刻将要爆发着的。


      一个月前的中午,我曾经接到她哭诉的电话。我忘记了睡觉,不断以比较冷静的口吻告诉她正确的做法。这段时间她的情况好了些,而今日,她又在凌晨2点半,向我不断发来信息,话语中字字透露着苦涩滋味,我看不见她的脸,却仿佛看见了她此刻躲在被窝里,却不能睡觉的矛盾心理。



      “我的室友,现在仍然在看视频。她们开着大灯,外放声音,发出放纵的哭笑。”话语间,她发送来一条语音,“这就是我宿舍的声音。”我看到语音,随即掀开遮挡住我的衣服,环视四周,确定室友基本都睡觉了,调低音量播放了语音。音量已经很小了,却还是听到电影中的各式各样的配乐,我联想着深夜2点的寝室仍在娱乐景象,不禁无言。



      “我计划明天八九点起来,现在听着噪音,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被笑声再次吵醒,我讨厌这种感觉,反反复复努力睡又被轻易吵醒。”我手捧手机,抬头,发现小台灯的光芒开始减弱,犹豫了些,没有关掉。我划动手机屏幕,看着2分钟内又迅速发来的十条信息,轻轻的发出叹息声。



      上了大学,事事不是能如你的意的,有时候,如果不去接受,不去忍耐,不去习惯,他人依旧不会关心你,自己却落得禁锢自己的痛苦下场。这是我曾经在一篇短文中看到的话,如今不知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输入到她的耳朵里,怕是听不进去,更加苦恼。我在黑暗中,为她出了个主意:“她们不睡觉,制造噪音,你可以大声读书或者背书,声音胜过她们。”她的信息很快反驳我:“凌晨3点了,哪里还有精力看书,只是困得已经不行了,在进入睡眠没多久再次被吵醒,我想念原来的生活。”话语间,一张照片在一条条信息中夹杂着发送过来。放大照片,这窗帘被帘外开得几近刺眼的光芒照得透底,她在上铺,而不断电的规定,让她的室友每日晚上晚睡,悠哉悠哉;上铺的她,辗转反侧。



   “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她们半夜执着的还在打毛衣,伴随着视频的音乐与咯咯的笑声。她们第二天睡到下午才起床,我不想自己因为作息被打乱而学习时间被打乱,我不想自己碌碌而为,可是我身边一堆庸人。”


    我尴尬的盯着屏幕,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得沉默,我只懊悔自己不能给她出更好的主意,只能承担倾听者的角色。直至将近快4点了,我看着手表,猛地想起明天还要6点多起来的计划,哭笑不已。静静听她哭诉到她真的累了,我与她道别,关了手机。再次抬头,桌角的小台灯,光芒微弱到已经看不见电脑键盘的字体,我按了按钮,疲惫地躺在床上。眼前一片昏暗, 我这里安静如水,远在武汉的她,却是苦恼睡觉也是奢望的事情,我逐渐混沌的大脑慢慢沉入深海,在一声浅浅叹息声中进入黑暗。



   我更希望她理解,无论周身人如何,进入大学,更需要的是一份能够接纳与忍耐的心。身边的事情不能件件顺心,不适应者会被淘汰。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做出最好的抉择,去平衡这种尴尬而令人痛苦的现状。


41#
发表于 2015-11-22 02:2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家凝 于 2015-11-22 02:25 编辑

2015.11.21  星期六    夜风吹得路人醒
      翻开每日必看的记录本,发现了被圈起的两段文字。今晚,需要继续执行另外两个任务。



      七点四十了,我惯性撩起袖子,瞄了一眼手表,“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去练健美操吗?”寝室一片肃静,刚刚在谈论事情的室友立刻安静,过了几秒,只传来一句轻声:“拜拜,目送你离开。”我严肃状,将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空中,声情并茂的解释若去了将会更加熟练且可以同时练习朗诵的优点,然而当我话说完了,她们保持着安静,有的戴着耳机的或许一开始也不知晓我在干什么,大部分是在敲打键盘,或是制作ppt,或是娱乐,我被室友显而易见“抛弃”在一边。



    “没办法了,继续独行。”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抓起手机与耳机塞进兜里,此时朱志君迟疑的做出要与我一同去的决定。已经接受现实的我迅速走向前,拍着她的肩,保持着冷静的腔调:“很好。”出门后搭着她的肩,心中却是为夜晚有个伴一同练习感到欣慰。



      试问,为何许多人的朗诵抒发不出感情,没有激昂的腔调与抑扬顿挫的节奏——缺少自信。今日已经是深夜来到操场的两人,一进入铁门,便是四处寻找一处绝佳位置,我表明需要寻找到一个完美圆心,以其半径画的圆圈人数不得太多。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终究要被残酷的现实“反对”与“鞭笞”,,操场人很多,这就决定了我们两人需要离他人很近的距离,去朗诵,去跳健美操。两人扭扭捏捏,捧起手机,搜寻出了诗歌,不约而同抬起头,观察周身经过的人,转了个方向,仍旧不放心。我有些厌倦这种顾忌太多的态度,打开手机,换着不同的腔调进行朗诵,脑海中不断回想陈霞朗诵《雨巷》时饱含深情抒发感情的一幕,自己的朗诵细节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正欲以填满着的感情释放最后一个字眼,察觉对面有人往我的方向走来,我不自觉的闭上了嘴,张开一半的嘴巴立刻闭了起来,随后却不断职责自己的顾虑与无自信。



      环顾四周,开始寻找朱志君,她在黑夜中来回踱着步子朗诵的身影吸引住了我。一开始的轻声细语,释放不出她的感情,字眼吐字咬的倒是比较清晰。我的眼睛跟着她的步伐同样做着往返运动,很快的,她的声音开始渐渐提高,音色变得优美起来,离我几米开外的距离,我可以清楚的听见她吐出的诗句。朗诵一半,她像是不满一开始选择的文稿,停住了朗诵。我见她站住,手机屏幕的光芒铺洒在她的脸上,认真而愈发自信的面庞被照亮。她不断滑动着屏幕,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诗歌。我听见她口中念念有词,念出了几首诗,不时更换着诗的风格。我再次打开手机,为自己打气,何必在乎周围人如何评价你的朗诵,感情真挚者自会引发听众共鸣,切入更好的相互欣赏的频道上。



      后来的健美操练习,自是一件更为锻炼人与考验自信力的事情。虽说如此,两人还是尽其所能做好自己,哪怕得周身人如何看待,在朗诵与健美操中寻找到自信与自豪感,便是让人已经很得意与不悔的了。

40#
发表于 2015-11-22 00:4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家凝 于 2015-11-22 00:50 编辑

2015.11.21   星期六   温回鸟啼风静时

      几天没能6点起来了?我睁开浑浊的眼睛,眼前一片昏暗,被子的黑暗掩盖了本该一个小时前拥有的光明。心神逐渐乱了,猛地起身,抽出藏在被窝里的手,看着手表上显示已经7点多的指针,看时匀速转动,静静盯时竟发现仿佛加快速度跑着,秒针一瞬走过一周,分钟失神时走过不易察觉的角度。



      我拨开遮挡住床外悬挂的衣服,头伸出来,审视一周,观察有无起床的人,下床是个技术活,一举一动,轻手轻脚,尽力不吵到室友们。而今日出去的我,早已心中默默策划了一个实验,今日出门,除执行往常该做的任务,还要去证明一些重要的事情,自己平日的起床行为也是实验之一。我起床时较乱的心逐渐静了,有了方向,背起背包去开始证明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实验”。
前段时间,曾写过与煎饼果子摊铺的阿姨的对话,那次经历,让我再次印证了人与人之间礼节与尊重的重要性。“无论对方身居何位,我们彼此是平等的,尊重了身边平凡的人,他们也许会报之微笑,或许无动于衷,或许会就此记住你——然而这些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礼节。”我时常这样提醒自己,看着表的指针指向7点20,我加快了脚步,往北门前进,煎饼果子的摊点再次出现。



      不像几个星期前,被一辆运货木车遮挡住,此时的它被还有些昏暗的雾气笼罩着,白底红字的招牌很是明显。“走路未至时便远远对他人呼喊,是对他人的不尊敬。”曾在一本书看过这样的话。我走到摊点,阿姨听到我渐进近的脚步声,头微微侧了侧,看清我是谁后,整个身子扭了过来,而面部呈现的表情竟有些惊喜笑容,这比淡淡的笑容更深入人心。她立刻将锅开始加热,拿起锅铲将活好的面铺到锅面上,虽与前几次的动作是一样的,今日的动作像是刻意放得更慢了些,做的更细致些。这位阿姨,便是我今日实施“实验”的第一位对象。



    临近大北门,我径直走到路边的摊铺,一个大桌子上摆了几个铁桶,装的是不同种类的粥。燕麦椰奶粥是我的最爱,像往常般,我指着这种粥的铁桶,轻轻告诉阿姨我想要的种类。此时是7.30了,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刚刚人较稀少的马路上,多了些拿着早饭行走的人。阿姨的动作有条不紊,拿着带着长把的小容器舀着不同种类的粥,以尽快的速度打包给递给顾客们。前方的人终于拿到粥而离去,没有人再挡住我的视角,我用双手将钱递给了正在用塑料袋打包粥的阿姨。她抬头,准备接过我手中的钱,发现我是用双手递着的,有些惊讶,注视我了会。我看到她的嘴角,呈现出煎饼果子摊铺阿姨几个星期前,嘴角曾经露出的相似微妙笑意。临走前,我对阿姨告别,阿姨用毛巾擦着被粥无意泼到的桌子,眼睛却是始终注视着我的,她的面部的笑意,足以让后来再买粥的同学的心同样被温暖到。




   今日真的是“实验”吗?其实,并不是。这些基本做人礼节,是人人需要注意并要做的。一个微笑何必吝啬,一句问候何必裹藏,如果你也愿意在初冬的每天收获新的春风,请为人以礼相待周身的人们。
39#
发表于 2015-11-20 20:16:33 | 只看该作者
2015.11.20   星期五   红地纳枯叶
      站在跳台上的席老师穿着比前几次厚实了许多,身形远看像被撑大了些。她没有等待台下人争辩解释因两次未上课与自己未能练习熟练的喊声,弯下腰打开音乐开关,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击碎了刚刚的不满声,席老师跟随音乐舞动起来,一开头的双手握拳动作让台下同学纷纷提出“这个动作没有学”的现实,我们仅仅是惶恐般盯着老师以快节奏舞动的身姿,想到一些同学提出做不好扣分的现实,焦躁感剧增。台下一片“嘘”声 ,席老师头向右边侧了侧,右眼瞥了我们一眼,将身子转了过来,手臂保持着甩臂姿势,动作轻盈迅速,与身上衣服增多略显笨拙的形象形成反差,她的表情有些严肃,扯着嗓子告诉大家:如果不努力模仿,什么时候也学不会!前面几位女生面面相觑,站在原地有些尴尬,慢慢的开始挪动步子,手部动作也开始做起来,笨拙而缓慢的模仿着席老师加快速度的动作。后方的同学见前排人带起头,尴尬的气氛开始缓解了些,头向周围转了转,偷偷关注周围人有没有关注自己。从女孩们的背影可以观察到,她们僵直的身体开始移动起来,有些插在兜里的手掏了出来,放开了动作。一些模仿能力差些,慌了手脚,抬头看老师有无注意到自己。“女生们把头发都扎起来,原来说过了。”这下子,最后阻碍女孩们为自己形象的障碍被扫除掉:形象此刻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健美操。最后几位女孩将头发迅速扎起,担心随时可能再开始的练习,她们的秀发虽被禁锢跳动的身影中不再飞扬,轻盈矫健与逐渐熟练的动作却在我的心中定格成美丽一瞬间。
38#
发表于 2015-11-19 20:20:25 | 只看该作者
2015.11.19   星期四   明月几时有
    在你未能察觉的时候,有人一直盯着你,时候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我们做完试卷了,可以提前离开了。”我看着她动作利索的将书包收拾好,察觉自己的计算机试卷还没有提交,屏幕上突然跳出来“考试只剩5分钟”的几个血红大字让人“触目惊心”,我忙着挪动鼠标点击好,看着周红已然背好书包“屹立”在凳子旁的样子,自己再次自责清理东西速度慢的缺点。



   的确是比往日提前离开了半个小时,校园里的学生流量少了些,也决定了我们两人幸运的不用只在坑坑洼洼的地面行走,也不用高度集中注意力躲避往来的面包车。前方队伍不长,我搭着周红的肩膀,看着右侧几个女孩开始向队伍方向冲过去,我与她不由自主一起加快速度乃至带着小跑赶至队伍最后方,扭头发现我们成功更快地占据位置,不禁小小的沾沾自喜——这是排队时最常见的一幕。环视周围,没有发现与平日不同的场景,右侧的湖水被逐渐朝上蔓延的土坡遮挡,仅能踏着石板台阶朝上走着,才可“柳暗花明又一湖”。我的脚不受驱使般,踩着一片已经被踩碎纹理的枯叶,缓缓让它与地面揉搓着,落叶最后的纹理组织被地面的沙石肢解破碎。见它被自己摧残成这般模样,自己才恍然回神,便与周红讨论着我们专业特有的“时报”“周刊”,侃侃而谈,不亦乐乎,惹得前方几位同学频频回眸看着我俩,以至于为接下来知晓的一件事情作了铺垫。



   刚上车,我的手机屏幕亮了。我没有在意,准备按下待机键。一个人的名字却吸引住我的注意力,眼睛迅速向下方信息挪动:是不是你?我呆住,摆好了自己的坐姿,点开手机,发现上面赫然是周红和我排队时的照片,再仔细看,这定时的一刻仿佛正是我们两个正谈论到话题高潮的时刻,这相机抓拍我们的面目表情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周红正好背对这个手机的主人,故而仅留下一个背影。我迅速扭头看向坐在车上周红,她莫名其妙的也看着我。紧紧抓住她的袖子,我示意她不要说话。她立刻懂了,安静了几秒,也小声询问:怎么了。我指指屏幕:他竟然看到我们了。她一副不解的模样:什么?我只好打开照片给她看,当她看到备注与被拍的照片后,终于和我走在了同一个频道上,开始高度警惕。我们两个盯着这张照片,发觉照片的视角只能看见两位男生,我的视线在前方座位的两位男生与照片上做往返运动,对比成功,两人衣着一样——也就是说,前方坐着最右侧的男生,便是发过来照片的主人了?两人化作福尔摩斯,再排除副驾驶座位的女生,几乎确定前方这位男生是制造我们丑陋照片的“始作俑者”。得意的心情未平定,这位男生却半路下车了,惹得我们两人摸不着头脑。




    “我又不傻,认出你们了,怎么还会和你们乘坐同一辆车?”他在QQ另一侧“嘲笑”我们俩。他是与我们同级的一位工科男生,也是我的老乡。我们寝室朋友们未曾见过他,却曾在群里聊过天。我惊叹你是如何认出我们的。QQ的那侧虽看不见主人的表情,却从字句中看出得意来:你,我是听声音听出来的,你原来发过语音;而她,很逗,我刚刚看到你们两个聊天时,她笑得颤抖了。我“噗嗤”一声,翻了白眼,给周红看了这条信息。她立刻义正言辞状表明“并没有”,而我这方还在惊叹这个同学辨认人能力之强大,也在为刚刚发现我们在不经意时被他人早已发现并注意到感到惊奇。



   也许在你与他人谈论或者独行的时候,你会想到你在此刻也是他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吗?
37#
发表于 2015-11-18 22:23:36 | 只看该作者
2015.11.18   星期三   夜寒叶含早冬霜


    他的侧眼看到旁边凑近的几个身影,放下手中擦拭纸盒的抹布,将灯打向路边方向,灯影散乱,棚子里的光芒缓缓晃动。


    他两手没有插在兜里,两手轻轻搓着,也许是因为夜深的寒意,给宿舍楼下的黑暗驱逐的光芒没有暖意,平添份迷蒙萧瑟。


    眼睛被面前靠近的几个人吸引,会说话的眼睛绽放些光亮,灯泡中的光影在他的眸子里倒映出一丝热情火焰,嘴角的皱纹被牵扯得明显,被光芒映衬得明显起来,它的主人或许没有时间去想它代表的是年岁的流逝。闪亮的眸子驱使面前的人们动了下身子,拿起整齐摆放的排排器具中的一盒耳机,端详了起来。


   他的眼睛转向拿起盒子的手,又将视线转向手的主人,搓着的双手停住方才重复多遍的动作,拿起另一盒耳机,动作有些焦急拆开,包装耳机的内部塑料袋子被摩擦出声响,蜷缩的它们被展开一部分,被迫脱离或许相伴一阵子的耳机,抛弃到架子的角落,无法停止伸展身体,依旧“滋啦”嘶喊着。


    动作持续着,掏出钥匙划破装有电池的塑料包装,电池被抠出,被那双手熟练麻利地装上耳机。他低下头,走到灯泡下方,细细端详被光芒迅速覆盖了的耳机,手指加快速度调试按钮,眸子在面前的身影与耳机间流转,看不见他暗处的神情。


    好了。他踏到摊前,将匆匆装置好的耳机递了出去,眼神中流露期待,两手轻轻合起,直了些腰,嘴角始终是咧开的。


    我们想买七个,请帮我们都调试好,能不能用。摊前的女孩拿起盒子,随意看了一眼,搁置在架子上,眼镜后面的眸子直视他,问道。


   他的眼睛熠熠生辉,呈现出笑意。随即将手指向棚子的告示,划出一道弧线:直接打我的电话,我们公司就在学校外面。


    棚子上面的数字吸引不了人的注意,诚信二字与后面紧跟的数字大小无异,却在看者眼中被放大许多倍,灯泡的光芒在两字上增加了色彩与亮度。


   或许在后来,看着对面逐渐消失的身影,他会数着用零钱叠起的一小部分钱,欣慰的笑了。
望向并看不清楚的黑暗处,光芒照亮不到,心在那方却是闪现着光辉的。
36#
发表于 2015-11-17 21:28:45 | 只看该作者
2015.11.17   周二  不曾相识晴日归



     坐下的同学们一阵小骚动,一些人面部立刻呈现焦急与惊讶的神情,不敢置信杨蓉老师刚刚给我们提的要求。



     就在前两分钟,一位同学惶急跑上前,侧着身子小声询问我,今天上午的朗诵我有无准备,有无配乐。我倒是颇为轻松自信地看着她:“老师应该不会让每人朗诵,不然一节课都用来朗诵么?”同学倒是放宽了心,松懈一口气。话还是热乎的,阳老师便是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令不少没有准备的同学大吃一惊。我没有回过头看,也从窃窃私语或是头一排周身同学掏出手机认命般开始寻找朗诵文章;一些已找好文章的同学,察觉自己没有摘抄到本子上,也急匆匆铺平桌上的本子,将手机上已经选好的美文写好在本子上,也算是临时抱佛脚,亦得一心安。我虽抄好稿子与准备好背景音乐,却也没有提前几天,又没有胆量在大庭广众之下饱含激情或是含蓄的腔调去朗诵,旋转文字中蕴含的舞蹈之姿,“怯怯懦懦”地在柳池旁抱着薄薄的纸张以蚊子般的声音念给自己听罢了,并没有做好齐全的准备。




     “请曹梓元同学先上来朗诵。”同学们开始敏感的发现,朗诵的顺序是按照学籍上的学号进行的,排列靠前的痛瞬间从后方传来吸气的声音,又立刻安静了下来,想是急忙准备朗诵了。未曾脱离脑海中的想象,曹梓元自信地走上讲台,至少从他面不改色的神情与平静的腔调,可看出他自身的自信与独特的气质。“我的朗诵是:我的南方和北方。”开口充满浑厚与充满磁性的嗓音,让坐下本是慌忙与准备朗诵而躁动的同学们瞬间安静了下来。他的朗诵抑扬顿挫,而他虽拿着稿子,却也在稿子与坐下的同学们做着感情的交流,在适当的时候直视台下,朗诵的气势是由他个人制造出来的,不亏他曾进入校园电视台播音组以及主持人大赛获奖的经历。



     一场精彩的朗诵很快结束,阳老师比较满意的评价:“曹梓元给大家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感情饱满,情感丰富,吐字清晰,普通话很标准。只是没有准备好配乐,有的话就更好了。”说罢,便请同学们仔细审视台上的ppt,第六条的配乐亦或是要有创新的朗诵形式,一些同学没有准备充分,对第六条有些躲避。



     第二组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袁明月与王菲菲共同朗诵的《长江之歌》,她们是众位朗诵的同学们,形式较为创新的一组,两位搭档组合,让朗诵的感情得到更加饱满的释放。而吸引我的是袁明月的嗓音似一股股溪流潺潺流淌,恰到好处的声调提高却又较好的抒发长江奔流不息的气势之雄壮;王菲菲的朗诵含情中又充满力度,抑扬顿挫丶铿锵有韵,她们两个印证了我对江南女子婉约清亮的嗓音与不屈不伸的情节的赞赏。阳老师对她们提出建议后,二人在后来再次上场,而这第二次的朗诵,让我已经醉心于两人的朗诵声与长江之歌之气势相融为一体的听觉盛宴中。




     “那么我呢?”,在时间流逝匆匆,第一轮朗诵结束后收拾书本的我,在心中默默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挑战与命题。



35#
发表于 2015-11-17 19:23:57 | 只看该作者
2015.11.16  周一  梧桐道边两季景




     我们像往常一样往梧桐大道深处行走着,路旁梧桐叶低处黄枯稀疏,稀稀拉拉垂落在枝干上,往高处一瞥,多数叶子还是青郁的,地面的微红枯叶不仅铺满人行道与马路,也未妥协行道树旁的铁栅栏的阻挡,些许坠落舞动于附近体育场内,更添一份晚秋苍凉萧瑟意。




     头扭向一边,笔直盯着前方。我们是像往常一样的行走,旁行的人却不像往常一般将我视为路人般简单瞥过便擦身而过,而是有些好奇与打量着我们几个人,不少还侧过头或是加快速度来到我的身边一看究竟——我的手中拿着“文学与艺术学院”白字红底的大牌子,很是惹眼,不难理解路过一些学生目光被我手中的牌子吸引。一些远远走过来,定睛一看,口中还念出了印上的字体,一些指指点点,有些笑意。旁行的一位组员迅速往闪到右侧,作出要躲开我的样子,开玩笑道:“我们快离开她远一点。”我受到感染,眼睛往四处瞅了瞅,默默而不后悔的把牌子举到了正前方,恰好让大牌子挡住了我的脸,只剩下身子,而旁行的组员更加“不满”,“你这样只挡住自己,我们反而更加凸出了。”我躲在牌子后方,内心涌出的简单的快乐覆盖了整个面庞,却没有通过自己的笑容表达,反而是从几位同学结伴向前更快行走时也畅快笑谈的爽朗笑声传递出来。




     我们行走的快,前方不远处一队伍清扫大队映入眼帘,大概有20来人,我们6人当即呆住,随即自我安慰:他们学院人更多。我注意到他们男生居多,不少男生手中没有拿着清洁工具,反而本就是少数的女生手中人手一把扫帚。女生没有因为比例的尴尬而扭捏,反而比男生更加欢快的交谈,几位手举扫把,一些将扫帚拖在地下,马路上的梧桐叶被扫帚尾强行拖走了一部分,还是顽强的停留在了这片马路上;几位将扫帚掂起在半空,不时摇摆一下,倒是显出一派轻松的样子。男生们没有拿着劳动工具的几位倒是勾肩搭背,不知畅谈着什么,不亦乐乎,以至于行走到马路正中央,我立刻回想起刘老师反复提醒的“马路交通规则”,还好这些同学注意到了将要到来的车辆,也像是回想起自己的交通意识般,右侧的男生开始往右边靠拢,而左侧的一小群也自然的被带向右侧人行道,方才看着拥挤的马路此刻变得瞬间“空旷起来”。我为他们暗自庆幸,刘老师的车要是开过来了,怕是又为那一幕不满了。





     回过头向前看,组员们离我有一段距离了,我匆匆低下头看着手表,把握与确定好时间后,加快步伐赶向他们。这样的义务劳动,不说是让我们在值日中获得了怎样的劳动感触,在到达较远的值日地点前,至少我再次安下心不急着向前走,去观察行人的眼光与自己几次擦身而过的梧桐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