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尹晨曦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5#
发表于 2015-10-14 13:49:55 | 只看该作者
                       背影
  小时候,父亲总走在我前面,留给我一个高大的背影。
  妈妈总生气,爸爸不与我们同行,始终走在最前面。也许是他想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典型的理工学校的理科男那种。他待人诚恳、老实,不太懂得拒绝别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像一座大山爱着大山那里的子孙一样爱着你,是沉默的爱。从小到大直到我成年,无论他有多忙都一定每天早晨按时起来为我做好早饭。现在在寝室里听着《父亲》,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不懂事了,还常常不领情不吃早饭,一晃眼,留下了一个背影,人就不见了。
  才想起来最近来到学校和他几乎没有联系,他在qq上发消息问我:我还以为你失踪了!?你把我拉黑了吗???连用几个问号,表示我没有联系他的不解。指责中有关心,我也很想爸爸,想念那个高大的总走在我前面的背影。过去总觉得哪怕天塌下来,有爸爸在。
  很喜欢《父亲》里面的歌词,喜欢到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止不住的落泪。并不是因为唱得有多好,而是歌词句句都能触动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作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眼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孩子长大后,孩子总走在前面,留给父亲一个背影。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4 13:32:27 | 只看该作者
                                              青阳
  青阳,西方诗人称能给人内心带来无比温暖的柔和阳光为青阳。
  转眼已经来到学校一周,没有了前几天的不习惯。刚来的那三天,雨一直下个不停,像是在诉说着我的思念。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我来说,我想念家里的一切,想爸爸想妈妈。此时爸爸妈妈在家。于是我和室友下楼买东西的时候哭,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哭,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把枕头打湿了。
  第一天晚上在学校住宿的时候,窗外下着小雨。我睡在靠窗的床上,睡不着,我就只是睁开眼睛躺着,这时还没熄灯。我试探性地叫了寝室里面另外两个室友。可是她们好像睡了,没有人应我。夜里很安静,尤其是窗外的雨衬着我心里的安静。越想越安静,越静便越是想家。哭是脆弱,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方式。一个自贡老乡说:“你来我们寝室吧,大家都没睡呢。”我犹豫了一下,我一向害怕见生人。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我还是上楼去找她们了。那里很温暖,就像一个家一样。最让人感动的是在熄灯前的一瞬间她们还把我送回了寝室。
  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前,我一直认为大学生活如高中老师所说的那样悠闲而安逸。然而,在彭爷爷的一席讲话之后,我改变了对大学的看法。
  大学时人生的黄金分割点,以前觉得“上大学”就像是从山脚来到了山顶,可以尽情地区“享受”一览无余地美好风光。其实不然,我们仍然处于山脚下,我们需要另一份理想信念引领我们达到更高的山顶。而信念便是支撑我们行走于漫漫山路的旗帜。
  刚进学校,就听学姐说“如果大学你不学会展示自己,那就没人会知道你的优点。”这也许就是彭爷爷所说的要有要有勇气。有勇气去展示自己,有勇气去暴露自己的缺点,有勇气去面对现实。而我所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份勇气。
  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在苦难面前,需要静心。静心能让人变得更为冷静,更加理性。沉下心来,不要浮躁,鼓起勇气,坚定信念,去追逐你的理想。
  而现在所摆在我眼前的就是不适应,不适应生活赐予我的新生活。
  下床的室友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第二个家了。”她的笑很温暖,让我暂时忘却了眼前的困难。
  青阳,她们就像青阳一样,带给我温暖。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4 13:0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尹晨曦 于 2015-10-14 13:31 编辑

                                                 你受的苦,终将照亮你的路
  今天是9月24日,下午2:30文艺学院全体成员在西一601参加了09级新闻系学姐周慧晓婉关于庆祝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组建十周年院庆的报告会。
  据老师介绍,周慧晓婉学姐曾获辩论赛冠军、国家奖学金,曾作为交换生赴台湾静宜大学学习,也曾受邀参加香港文化电影节。在台湾学习期间,她与著名作词家林夕有过交集。林夕对她说:“既然你喜欢香港,就应该去,你一定行。”
  学姐从小时候讲到她如今的工作。追星到脑残粉的境界,她爸爸为了鼓励她考上高中应允她如果考上了就去上海看演唱会,她努力了她去了。高考数学70多分,也并没有影响到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大一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去参加各种活动。包括什么歌唱比赛,连海选都没进。”她自己说道,“然而任何东西都要去尝试,新闻部、分团委、大学生记者团等等都的却帮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那时候她们也背千字文、写文章、写稿子,运动会的时候写稿子写的人都已经处于游离状态了。大三的时候屡次考雅思失败,连考6次终于过关。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所以她说就算你以前怎么想象不到,怎么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真的也会实现。
  后来的讲话中,她又提到她妈妈曾经建议她去英国读书,但她坚持要去香港只是因为她喜欢的男生也打算去香港。每个人都有去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无论对错。在西科大,作为学生记者与央视记者同行去北川采访时,遭受冷眼。在香港,全英文的教学、严苛的学术环境以及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排斥并没有打消她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没有打败她。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一样,你尽可以消灭掉他,可你就是打不败他。
  而恰恰就是这些苦难与挫折,成就了现在的她。
所以她说:“只要你特别想做一件事,你身边的人和事都会帮你。要有一个梦想,要善于去抓住机遇,要用心做每一件事情。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
  特别喜欢一句话“你受的苦终将照亮你的路。”
  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4 13:0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尹晨曦 于 2015-10-14 13:09 编辑

                                           雏凤十年
  9月25日,上午10:00左右,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主办的十周年院庆庆典活动在东八演播大厅举办。此次活动邀请了院级领导、各兄弟院校的老师以及社会文艺界来宾,意在回首过去十年走过的历程,感恩母校,展望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金秋岁月、桂花飘香的季节,迎来了文学与艺术学院的“雏凤十年”。文学与艺术学院,坐落于西南科技大学风景如画的中心湖畔旁。十年风雨十年旅程十年光阴,十年沉淀十年求索十年峥嵘,文学与艺术学院凭借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一个理工科大学扩展成为一个具有7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十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活动开始之际,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子们慷慨激昂像是在歌颂祖国也是在欢庆十周年的典礼。主持人宣读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发来的贺信。院长郑剑平说:“院庆不是为了炫耀。”一在校研三学生代表发言说她用了宝贵的七年与文艺学院共同成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时刻铭记于学子心中。文学学院与艺术学院自合并以来承载了众多期望的目光,十年薪火相传十年厚积薄发,造就了一批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艺学子。如院长所说,文艺学院秉承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用文化传递真善美,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
  十年是一个年代,这次庆典活动无疑活跃了文艺学院校园氛围。总结是为了更强的凝聚,感恩是为了更好的铭记,展望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由四面八方到欢聚一堂,这里是众多文艺学子梦开始的地方。
  雏凤十年,期待下一个十年的相聚,再创辉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