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65#
发表于 2023-7-30 17:31: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⑤|先有新闻后有观点,自说自话并非负责的表达
□钟星月



时而会看到这样的评论稿来稿,一个新闻由头放开头,第二段开始就洋洋洒洒写一大堆,说着说着就离题十万八千里,一千字评论文章读完了,一头雾水:这观点和叙述跟新闻有什么关系?怎么感觉新闻是新闻,评论是评论,这俩不是一家人?



原来,是有部分同学搞错了主次关系,偏离了新闻这一根本和核心: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件的观点表达,一定是先有新闻而后有观点,观点是在对新闻的思考后产生的,是附着于新闻的产物。



如果说,作者在阅读新闻之前,就已经有了对某类事件的刻板印象,还带着这种刻板印象,去有目的性地寻找可以装载的外壳,那么新闻本身就变成了工具,新闻评论也就成了个人的自说自话。作为一种面向大众公开发言的文体,这并非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与新闻本身八竿子打不着的评论,也无法在新闻的基础上,提供衍生价值。


举个例子,近日全网刷屏的一则新闻报道:主播王某(化名)把自己的《释放证明书》贴在朋友圈封面上,上面写着他的户籍所在地、犯罪事由和服刑时间。不知从何时起,打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刑满释放”,便会看到许多自述刑满释放的博主,用短视频或者直播进行分享和创作,甚至有人趁机开启了直播带货。



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励志网红”一事,澎湃新闻发表评论《“刑满释放”岂能成为流量密码》,文中写道:如果说流量是一种病,那么病根就是唯流量、唯利益,部分网友的猎奇、平台的放纵,共同制造了这些所谓的“励志网红”。



新京报评论刊发《“刑满释放”不该成为牟利的噱头与流量的密码》一文,提及: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再就业渠道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刑满释放”不值得拿来在公共平台上大肆宣扬。这也该是一个社会的共识。



红辣椒评论1月17日也刊发了重庆大学何晓琴同学的文章《刑释人员成“励志网红”?犯罪经历不应成为流量密码》,以及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徐天钰同学的文章《刑满释放人员卖惨带货:监管和关怀应当“两手抓”》。



何晓琴同学认为:我们对于自力更生的刑释人员再就业给予包容和支持,但同时也要警惕任何打着“刑释人员”旗号牟利变现的乱象,及时刹住追捧“纯狱风”网红的不良风气。徐天钰同学则认为:对于“刑满释放”作为标签吸引流量的问题,平台应当抓好监管,有关部门需落实关怀。



以上提及的几篇评论文章,都是基于刑释人员当“励志网红”这一新闻的个性化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述紧紧围绕新闻本身展开,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泛泛而谈,更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些文章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闻评论表达的“聚焦”,力求在千字左右的短文中将事情讲清楚讲透彻,从新闻本身的独特性出发,挖掘其内在特有的价值。



近两日,红辣椒评论也收到了不少同学针对这一事件的评论投稿,小编对比同学们的来稿发现,当大家扎堆评论某一轰动性新闻事件时,文章能否脱颖而出,更考验评析的角度和深度。而这就需要同学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钻研,全面了解新闻信息,寻找其个性化的特色,方能锁定击中社会痛点的问题,为凝聚社会共识尽一份力。



过去一周,无论是“女子称42岁未婚状态超好”引热议背后,关于生育和性别问题的探讨;还是网传王思聪付209万与被殴打者和解,所带来的群体性自嘲;亦或是读懂期待春节假期延长背后的民众期许,都能让我们从新闻本身出发,延伸出很多值得探讨的意义空间。



所以提笔之前,尽量避免先入为主地给新闻扣上帽子,仔细捋一捋新闻背后透露的哲理,然后在大家都懂的大道理之外,说出一些不一样的话、提供一些新的角度。



沃尔特·李普曼曾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写下:新闻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而是对已经显露出头角的那方面的报告。那么新闻评论,应该是对“显露出头角的那方面”进行深度挖掘,见微知著,预测未来,对于露出马脚的劣质社会风气要提倡及时扼杀,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举措应大力支持。这样,或许能让新闻评论提供更多的社会价值,引导公众透过新闻的冰山一角,去窥见和理解这个社会的全貌。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355820142713548&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4#
发表于 2023-7-30 17:16: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④|先把文章的旗帜立起来,再动笔也不迟
□刘昱


为什么想要写评论?除去完成写作任务等较为功利性的目的外,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所以决定拿起笔写上一篇文章。



而这,也涉及新闻评论独特的价值,即能够用观点去影响世界,用审慎的思考去给社会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也是评论员发声的意义与动力所在。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无法对万柳书院“少爷”与“老奴”的闹剧视而不见,无法对畸形“风情”试图“摇晃”社会价值观漠不关心,无法对粉丝接机扰乱公共秩序的乱象熟视无睹。



于是,便有了一篇篇评论文章以笔为旗,试图用理性的声音去拨开迷雾、引导舆论,用思维和逻辑的力量承担起弥合社会价值的责任。



点开各大媒体的评论板块,可以看到,就《风情不摇晃》下架一事,新京报发表了《歌颂毒枭爱情,网络小说价值观不能乱“摇晃”》,强调“禁毒题材”领域的文学创作底线问题;围绕“粉丝借机致拥堵还向警察大喊”一事,人民网评以《粉丝接机造成拥堵,艺人不能置身事外》一文摆明态度,指出面对粉丝文化中的乱象,艺人应当以身作则、吸取教训。


而面对一众网友因为对金钱与地位的羡慕与渴望,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少爷”的膝下“老奴”一事,红网红辣椒评论连发数文探讨背后成因、分析社会心理、回应社会关切。



红网大学生作者于书涵(山东大学)在文章《抛去万柳书院少爷小姐的滤镜,剩下的是什么?》中认为,在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人们的“慕富”实际上反映出当前网络上有一股“躺平主义”与“跪下”风气在涌动,但这背后更多的是年轻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横生的无奈与疲惫。



红网大学生作者孙涵娇(重庆大学)则在文章《万柳书院“少爷”走红,财富成为社会凝视的必备条件?》中将目光放到这一现象透露出的“价值导向”问题,指出“资本和市场的干扰下,受众关注度从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转变为了财富价值……这非社会关注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惊喜于《中国奇谭》传达出的审美情趣与东方哲学,兴奋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旅游“烟火味”的回归,感动于春运开启后社会各界对快乐返乡、健康返乡所做出的努力。



对此,“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奇谭》的出圈重在走心”“乐见旅游业复苏,但也需要做好准备再出发”“如何让每一个游子都能平安、有序、温馨回家,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努力”等观点都在舆论场发出了掷地有声的声音。



其实,无论是“万柳书院”还是“中国奇谭”,人们的关注不仅是一种“围观”,更是一种“探究”,是一种想要通过明确而坚实的观点来收获思考与力量的集体行为。

而这也都说明一件事:评论作为一种表达自己立场与态度的文体,之所以能掀起公共空间的讨论热潮、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观点的力量不容忽视。



但在编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在行文过程中,时常只顾着陈述事实,一会举例子、一会摆现象,但分析来分析去,全文洋洋洒洒上千字却看不到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又或者是,直到文章最后才摆明态度、亮出观点,让人读起来觉得不够酣畅淋漓,也少了几分属于评论的“锐气”。



更有甚者,在标题这个按理来说是全文中心思想高度凝练的载体上,只放上一句轻飘飘的陈述句,既不见观点,也不见态度。比如,翻阅稿库发现,有的同学标题就孤零零的一句话《“精神鸦片”与“第九艺术”》,乍一看和新闻报道没两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可能是因为不少同学在动笔前,就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看到一个事件觉得自己有一堆话想说,但没能凝练出一个核心的观点就草草动笔,最后使得文章少了支柱、灵魂。



这便提示同学们要加强提炼观点的能力,在着手准备写评论的时候,先把文章的旗帜立起来,再动笔也不迟。要努力做到文章观点清晰独到有思想,要记录眼中的真实,发出自己的真见,而这其实需要无私的投入和付出,也需要对自己的知识架构与价值体系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这对于刚开始写作的同学来说或许很难,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809280898044212&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3#
发表于 2023-7-30 17:1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③:“关注青年,才能被青年关注”
□老朽


标题这句话不是在下原创,是中国青年报编委、评论部主任冯雪梅老师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说的。老朽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就“拿来主义”了。这句话也比较直观,想必不需要进行过多解释。



作为一个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评论版块负责人,说出这样的话,自有其道理。而我们也可以借用这句话,红辣椒评论因连续举办了八届的“评论之星”大赛,开展了“青椒计划”系列评论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年读者与作者,也算是一个与青年群体深度结缘的评论平台。



回望2023年第一个工作周的新闻事件,或者说与青年相关的新闻事件,还是很密集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春运大幕开启;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考;万柳书院“少爷”火爆全网;网络小说《风情不摇晃》被全网批判……作为一个小编,这些都是我们日常选稿的参考。



如今,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为了拉拢、争取更多的青年读者,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好似有了青年群体的支撑,媒体才能一呼百应,产生影响力。正如一些论者所言:“用户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它与信息资源一样,同样能转换为生产力。”



因此,作为媒体人,我们关注青年就是在关注媒体的未来,我们关注青年也是在关注自己的饭碗。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就是我们评论工作的日常。公考的年轻人,今年有多少人能上岸?春运大幕开启,你今年在哪里过年?万柳书院“少爷”,为何能引发年轻人这么多的注意力?网络小说创作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这些都是青年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应该及时了解这些动态,才能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了解哪方面的信息?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呢?



而现实却有些相悖,部分媒体往往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地搞一些所谓的青年产品,年轻人关注什么我不管;他们有什么心理需求我不关心,但我只想引导他们、影响他们、成为他们的导师⋯⋯然后对年轻人说:“帅哥,我们这是引导你们,过来点个赞呗!”“靓妹,本媒体为你量身定制的内容,转发则个?”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息、价值输出,只能让年轻人敬而远之。我们不能因为看不懂他们的“梗”,不习惯他们的话语表达方式,就说他们不说“人话”,如果这样即便是怀揣一颗为了青年好的心,也会慢慢地被年轻人所嫌弃。因为没有人愿意总是被训导,连你自己的方向都不明确,能把别人引向何方?



如果我们自诩以“舆论引导”为己任,那么,对于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讲死理”的灌输方式或者“要求”他们接受某种思想和观念,显得有些无的放矢。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对权威的消解,意味着所谓的高见,他们可能不听、不信、不以为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红辣椒评论虽然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网络评论平台,但拿公众号的读者来说吧,18~25岁年龄段的占到了总用户数的69.8%。从读者群体而言,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媒体,我们是一个年轻人编,年轻人写,写给年轻人,年轻人阅读的平台。只有关注年轻人,才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



从我们公众号跟评很容易发现,我们的读者他们不盲从于权威,也不会认名校光环。在这个“声音广场”上,谁都不会轻易说服别人,谁都不会轻易被别人说服。清北同学的来稿与高职高专同学的来稿,都会受到读者的“平等照顾”,即便你是某新闻学院院长的来稿,也会被大家“集体凝视”,然后被评得体无完肤。



青年因初生牛犊不怕虎,放浪不羁爱自由,才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作为一个媒体,我们应该与青年互相关注,互相担待,互相成就,携手前行。面对青年读者群体,我们如果真的想影响他们,或者真的有道理可讲,就分享出自己的想法,或许还能与大家产生一点共鸣,达成一定的共识。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442960796683679&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2#
发表于 2023-7-30 17:11: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②:新闻评论的初衷,是为社会公共利益发声
□钟星月



如何判断一个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需回归新闻评论的初衷:关注世界变动,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发声。编稿开始前,我会通过浏览热搜榜和其他媒体评论版话题,大致判断热点新闻,第一时间编发当下最热话题,抢占时效度第一落点,做到重大社会话题不失声。



近两日,关于疫情政策的调整,无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最重要话题。围绕疫情展开的相关衍生话题,已经持续讨论了将近半月。如:朋友圈卖抗原试剂、早阳还是晚阳好、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等等,关于这些现状的评论,都是对当下疫情的一种回应,能及时提供信息,缓解民众恐慌情绪,弥合社会价值观。



于是,在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我们看到中青评论即时刊发了文章《新冠感染"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解读政策调整背后的原因,强调人民至上的信念;新京报评论则发文《新冠"乙类乙管",一个标志性的结束与开始》,提出:当下的疫情防控并没有画上句号,而是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仍需以科学态度审慎对待。红辣椒评论同样第一时间编发了郑州大学王紫嫣同学的文章《新冠"乙类乙管":科学抗疫不等于躺平》,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给出掷地有声的响亮回应: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不等于躺平,我们要对疫情政策的调整有信心,同时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同类话题的长时间讨论,也许会让读者略感疲惫,此时我们要将视角放开,敏锐捕捉到当下读者群最关心的话题进行补充。在12.24日展开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无疑是这周的重磅热点话题。疫情的反复增加了考试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一困境,作为媒体应该及时回应读者关切,传递信息与人力量和慰藉。于是红辣椒评论公众号的头条连续几天刊发关于考研的话题,如《考研人请多些防护,祝愿"阳"流下多些平安》《讲真,请不要把考研太当回事儿!》《"下一站,上岸"是追梦人的攀岩》等,在留言区,读者或留言鼓励考研人,或分享各自的新冠感染经验,形成了自发良性互动的讨论空间。山东大学宋宵佳同学在文章里写下:作为同样关注这场考试的普通旁观者,我能做的仅有祝愿:"阳"流下,祝各位考研人苦尽甘来,一研为定!希望我们的祝福能传递到每个考研人心中。



再者,节庆类评论作为规范动作,也要在选稿时有目的性地注意,如之前的记者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话题,都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为集体记忆提供一个输出的窗口。和其余新闻评论抢时效不同,此类话题的时间、内容固定,作者可以提前筹划写作,因此比的更多的是思想的深度、文笔的优越、案例的丰富等维度。临近岁末,各大应用软件纷纷推出了年度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一年来的使用情况,朋友圈的分享在此时变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仪式感。12月26日,红辣椒评论刊发山东大学王瑶同学的文章:《岁末将至,我们为何如此期待年度报告?》,作者在文中提及:不论是平台走心的设计,还是用户期待的仪式感,每一份年度报告背后都凝聚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反思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在留言区,读者也表示这份仪式感带来了幸福快乐。



在观点的自由市场,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破圈传播的,一定是被公众认可的声音。所以新闻评论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说话,回应民众困惑,给读者以力量,达到情感的共鸣。新闻评论要始终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抚慰人心的声音,定能产生穿越时空的恒久力量。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632247213849551&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1#
发表于 2023-7-30 17:07: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①:评论的公共价值,在于及时回应公众诉求
□刘昱



想知道人们最近都在关注什么事?各大平台的评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近段时间,无论是群众疯抢黄桃罐头、人均“宝娟我的嗓子”、“幻阳症”兴起、“布洛芬操”刷屏等疫情大小事,还是“草莓塔”爆火、《阿凡达2》上映、民族服饰变装、围炉煮茶走红等新鲜热点事,桩桩件件触动了评论人的心绪。



比如,新京报就“布洛芬操”一事发表《“布洛芬操”走红,快乐也是一味良药 | 新京报快评》,红星评论就黄桃罐头发表了《黄桃罐头无药效,厂家辟谣为何“不解风情”?》一文。而我们红辣椒评论也用《<阿凡达2>票房不及预期,“要剧情有特效”的痛点明显》《围炉煮茶:一种返璞但不归真的形式主义》等文章积极回应了公众关切。


再比如,就“幻阳症”一事,大家虽然将其当作一个网络新潮现象在玩梗,但背后是人们对中招成为“小阳人”的不安与担忧,如何缓解“幻阳症”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红网大学生作者王艺霏(重庆大学)在文章《“幻阳症”兴起,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该如何对抗?》中认为,担忧与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面对“不确定”,科学与理性永远都是最有力的武器。



事实上,也有些人持不一样的观点。正如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xinyueL网友跟评所言,焦虑的来源在于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多数来源于缺乏保障安全感,而保障如何真正落实到个体呢?没有流程与措施的保障,那么就算知道科学与理性的道理,也形同虚设。



如果说,新闻报道要具有新闻价值,那么新闻评论就应该具有评论价值,而评论价值很大一部分会体现在选题的取舍上。无论是“布洛芬操”,还是“幻阳症”,都是一种表象,背后则是反映公众舆论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或会湮没于层出不穷的热点汪洋之中。



正是因为新消息、新内容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尤其当事件错综复杂、有待厘清的时候,人们往往有着寻求进一步解读、表达观点的诉求。从评论编辑的角度看,这些是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只有在回应了公众诉求的同时,发出理性的声音或者呈现不一样的思考,这或许是评论的价值之一。



于是,只有更快完成相关新闻评论的撰写发布,才能更容易占据话语主动权,形成舆论走势。这也就说明,评论选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时”这个字。


比如,前阵子行程卡下线是一个舆论关注的热点。对此有人兴奋,甚至还有人不舍、有人不解,除了新闻报道呈现客观事实,如何从评论角度去深层解读,给出从人的感性出发,回到使人们理性认识问题的自然状态,这是评论选题的公共价值所在。



事实上,当时我们收到了许多稿件,观点形形色色,主要涉及对自由回归的欢呼、对烟火重燃的期待,以及对隐私安全的担忧等方面。我们认为,针对这个问题,可能在疫情防控发展形势、这一举措背后的底层逻辑等方面,是公众更应关注的。



或者,我们应当在这行程卡下线的关头,结合防疫的现实问题,对诸如“行程卡下线感染风险是否会加大”“现在出门安全吗”等问题进行澄清。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编辑了暨南大学卓子涵作者的《行程卡下线防疫不下线,人人都应对自己健康负责》,山东大学徐少磊作者的《行程卡下线,“病毒恐慌”也该翻篇了》。


再比如,世界杯于近日结束后,阿根廷夺冠、梅西获得金球奖这样的大热话题,自然获得了各大媒体的青睐。相比之下,赌球这个话题可以说是既过时又难写出新意,但翻阅稿库,仍有部分学生在写,这种情况下小编只能舍弃。



关于世界杯阿根廷夺冠的文教类话题,其实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事实上这也是平衡媒体平台评论观点的内容,可以适当精选择一二篇编发。



红辣椒评论山东大学李杰作者的《在给梅西的欢呼里,看见永远青春的少年》认为,人们之所以为阿根廷与梅西欢呼,不仅是为一场胜利而欢呼,而是因为人们在这片绿茵场上找回了曾经的热爱与坚守,人们为奋斗欢呼,为热血欢呼,也为青春欢呼。文章也获得了大量跟评,有人跟评认为,“梦想的缝合怎能不使人泪流满面”。



所谓选题,公共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这里面体现的是公众的关注点,是与用户共鸣的出发点。于我们广大的年轻作者而言,也需要多点公共情怀,对热点保持基本的新闻敏感,养成独立思考、判断选题的能力,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洪流。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911464517275893&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0#
发表于 2023-7-30 17:04: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⑦|以评论为“砖”,引出更多明辨之“玉”

□刘昱



最近,在编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候一篇评论浏览量高,不一定是评论本身有多么出彩,而有可能是这篇评论承担了一块“砖”的功能,抛砖引玉,引来了众多网友发表真知灼见。甚至有的关于评论的评论,比评论文章本身还要更精彩、更丰盈,毕竟,道理越讲越清,真理越辩越明。



在讨论这个现象之前,我们不妨先审视一下当今的网络环境。



起初,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因其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质,一时搅动了人们关于理想、民主、平等的乌托邦式期待。甚至有人扬言,互联网这一“流动空间”将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和平与共享。



但是,在打破原有地理空间所强调的边界后,脱离身份和传统社会的道德束缚,与畅所欲言的自由所相伴偕行的,却是大量非理性言论的涌出,以及情绪的蔓延。并且,由于大数据推送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观点在群体的作用下愈发走向极化,这也引起了大众的警惕与隐忧。



于是,理性的价值被重申,一种提倡人们跳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与世界对话的思想开始流行,这背后其实也承载着人们最初对网络空间的美好期许。而评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讲道理的文体,无疑成了一个极佳的载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二字的意义得到了拓展,其承担的不再仅仅是“发声”、引导舆论等基础性作用,还能够由此搭建起一个“对话的广场”,允许各种不同的想法彼此交锋、迸发灵感,滋养出一片追求共识与进步的土壤。而这也正是我们红辣椒评论所一直追求的。


比如近日,全民都在高度关注“胡鑫宇案”,在此案发生以来的三个月里,舆论场上各种猜测、言论层出不穷,而随着胡鑫宇遗体的被发现,种种疑问等待解答。对此,红星评论刊发《失踪106天后胡鑫宇遗体被发现,廓清疑问是对一条生命的尊重》,强调“查清案件的完整真相,拿出更多事实来给家属和社会一个公开透明的交代,是案件善后必须要做的工作”。



红辣椒评论也先后发表了吉林大学刘一昂的《用公开和专业拨开胡鑫宇案迷雾,莫让谣言带偏节奏》、黑龙江大学何逸铭的《真相大白之前,请慎提“学校有问题”》等数篇文章。



刘一昂认为,“谣言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公开和专业永远是追寻真相的利剑”;何逸铭则表示,“恶意推定如同空中楼阁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是在罔顾真事实、主持假公道,对逝者既不敬也不恭”。他们均以文章为旗,呼吁人们在关注案件的同时多些理性、少些盲从。



而点开文章的留言区,我们更欣喜于看到更多网友发表对此事的看法。比如,网友“唔呃呃呃”赞同文章观点,表示“舆论不可忽视的同时,群众确实也要给相关部门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我觉得在民主的监督下一定会有个公正的结果的”;网友“第三人称”则从公众心理出发分析舆论成因,指出“正是因为事情的蹊跷,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阴谋论。这个时候媒体报道的准确性,实时跟踪反倒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同学是刚开始写评论,其看待世界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往往比较青涩稚嫩。而这也是文章能够打开进一步讨论空间的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今年春晚的脱口秀节目《给我一分钟》被许多网友直言“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子梁在其文章《令人直呼尴尬,春晚脱口秀为何不讨好?》中认为,该节目引群嘲的主要原因是“以‘冒犯’著称的脱口秀这种艺术形式与春晚舞台根本上的不相容”以及“脱口秀演员自身表演不够到位”。



但在留言区中,网友“RX.”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表示“当前本土的脱口秀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委婉的、适应于汉语语言表达的、接受度更高类似于‘话里有话’的内涵表达,其与春晚并非格格不入;其次,脱口秀演员的基本功并不差,年轻演员在春晚大场面难免紧张扛不住大镜头,但他们也是真实的我们,让春晚更亲切”。



可以看到,一篇篇评论文章不仅能够为公众答疑解惑,更能由此打开公众议题讨论的大门,让公众思维汇在一起,引发进一步共同关注、共同思考。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写评论成了一件“危险”的事。尽管发表一篇评论的确要做好接受来自四面八方批评的准备,但这也正是写评论的魅力所在。通过一次挥笔,我们能更近距离地了解公众的想法、舆论的水温,这是一个与世界对话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720313538794370&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59#
发表于 2023-7-29 21:14: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认知与洞见
编辑:潘洁

358#
发表于 2023-7-4 22:15: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现场后……

导读
眼下,从人民日报到各地党报,越来越多的现场评论开始出现。鲜活的话语表达、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成为党报评论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
2023年4月9日,湖北日报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评论员参与其中,目睹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江豚嬉浪、白鹭翩飞的美景,从不同视角、维度切入,完成了《“一瓢水”之净  “一江水”之变》《蚂蚁虽小  抱团却有无穷之力》《共同呵护“只此青绿”》三篇现场评论。
这组现场评论不仅在报纸评论版推出,也与新闻通讯、视频、照片、H5、长图,共同构成湖北日报客户端“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专题。经历此次采访,有一种感受更加深切:用“现场感”为评论做价值增量,既有必要,又有空间。

现场评论要把握好“现场”
现场评论,是评论员抵达新闻现场、走近新闻当事人,进行现场观察、采访、调研,进而创作的观点文本。现场评论本质上是评论的一种,关键在于把准“现场”二字,以更具现场感的表达增加文本的可读性、鲜活感,让观点的呈现更具说服力。
现场评论,评论员必须“在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介入,考验评论员的判断力、洞察力、行动力。
第一种是以采访者的身份。在到达现场之前,深入了解采访事项、采访对象,初拟采访提纲。要把握的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尽可能挖掘更多的细节、打捞更多金句,这些都可以成为评论写作的“点睛之笔”。
第二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在大型采访报道中,评论员是整个报道团队中的一员,与记者同伴到达现场后,由记者进行采访,自己则当好一名倾听者、旁观者,尽可能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捕捉更多心里话、土味话,这些鲜活话语是评论文本创作的“源头活水”。
第三种是以调研者的身份。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评论员可以前期做好资料搜集、消化,带着问题意识、现实指向、目标导向,深入走进现场、剖析现象,揭示原因、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提出方案。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现场评论的“现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待在办公室”“坐在书斋中”,语言官腔太浓、文风浮夸呆板、观点失焦无力、内容悬浮空中等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提升评论信息增量、情感增量、思想增量,给党报评论注入新气象。 

现场评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一)把握在场性与客观性的边界

在场性,包含画面、场景、人物、细节、话语,评论员置身其中,捕捉新变化、挖掘新细节、思考新视角,会生发出自身的体会、感受,这些真实的体验能增强评论的场景感。
现场评论的场景,不局限单个,往往是多个场景的组合,从对比中找到差异性、从总结中提炼共性。在此次美丽湖北长江行中,场景丰富多元,但是可以提取主要元素。比如在巴东儿童公园、江陵县普济镇西庄湖村,评论员看到老百姓们开心的笑脸,“笑脸”就是一个鲜明要素,体现了生态保护带来生活环境之变。评论员提取这一要素,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笑脸”聚合并化为评论中的一段,由此,老百姓的获得感不仅有了形象的表达,也让评论有了更多人情味、真实感。

巴东儿童公园内放风筝的孩子。湖北日报记者 柯皓 摄

评论归根结底是观点文本,客观性是新闻存在的前提,也是评论的立身之本。在场性蕴含着“我”这一视角,既有参与性,也有客观角度的观察。在采访中,评论员以观察员、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客观视角看待被采访对象、分析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置身其中可能带来的主观色彩,从而让评论基准线立得住、立得稳。 
  
(二)调配好现场感与纵深感的比例

现场评论,有现场、有评论,具有一定的混合属性。评论员像是一台摄像机,记录下真实、鲜活的现场以及活泼的话语。比如采访团在长江、清江上乘船而行,看到沿岸景象,在现场评论写作时,先用景色描写将读者带入场景之中,再切入观点。让文章在观点、事例、故事之间合理切换,情感的穿透力、道理的深刻性,为现场评论注入鲜活度、深刻度。
增加现场描述,不代表论证的效度就一定减弱,现实的往往是深刻的,故事挖得越细,反而越能说服人、打动人。比如,在巴东王家滩环保码头,评论员抓取到一个现场负责人的故事,他在江边长大,以前江边脏乱差,如今环境变好了,经常带家人来江边散步。这个故事虽小,却是长江生态之变带给老百姓幸福感的生动例子。可见,挖掘了人物故事的现场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点+材料”论证模式,让读者有“切身感”,并产生“代入感”“共鸣感”,进而提升评论的论证效度,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现场感和纵深感要打好配合,现场元素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纵深感就是要有深度思考,提高评论的思想价值。现场与历史、当下与过去擦出评论的“火花”,这是思想的闪烁,也是深刻的洞见。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感和纵深感要调配好比例,过度渲染场景、夸大实际感受、过度放大细节,就可能稀释评论核心观点,导致评论扭曲变形、寡淡无味。

(三)抓取典型小事件,精准反映大主题

现场评论,评论员抵达现场、获得一线视角,见人见事见细节,如何抓住一个“点”去反映主题,考验评论员平时积淀的功力、现场抓取的能力。
在采访行进过程中,具体的事件杂、采访人物多,评论员要精准捕捉结合点,做到“以小见大”,这离不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长期累积的功底。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讲话、文件的精神要吃透,同时,必须结合湖北实际做足前期准备,打好提前量。
评论员不能被单个故事、场景、人物束缚,必须“摆进去”,又必须“跳出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比如,采访团上下游同取长江“一瓢水”,是一个关键节点时刻。评论员抓取这一点,但不局限于此,而是拉长时间维度、增加历史厚度,看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湖北五年来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需要警惕的是,现场评论要善于抓住亮点,但不可写成一地一部门的总结报告、表扬成绩单,要有辩证思维、问题感,看到其中的不足、差距,进而产生新思考、推动新作为。
评论员抓取的“点”越有代表性,论述的穿透力就越强。比如,在沿江行进过程中,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人参与是一个普遍共识。评论员选取公益组织“三峡蚁工”作为代表,并把在“三峡蚁工”办公点采访时看到的标语,用作现场评论的结尾,即“单个蚂蚁力量虽小,抱团却有无穷之力”。这一抓取,充分体现了评论员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增加了现场感,也突出强化了主题。

现场评论要“融”中出新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要求新求变,守正创新、“融”中出新。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消息、通讯、评论、述评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混合属性在增强,现场评论的鲜活感、故事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可开发的可能性空间还很大。比如,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让党报评论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增进了党报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现场评论作为一类仍在生长着的评论产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主播说联播”、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的“两会同心圆”……各大媒体的融合评论产品竞相登场,这启发我们,现场评论要从媒体融合浪潮中找到突破点、发力点。
现场评论的融合转型,离不开评论员的转型。从评论员到全媒体评论员,厚实的文字功底之外,也要转思维、转阵地、转作业方式,在创新表达、交流互动、媒体技能等方面不断修炼、精进,在视觉化呈现、融合传播上进一步创新,以激发现场评论之力,扩大党报评论影响力。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评论理论中心)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3年6月(上),原标题用“现场感”为党报评论做价值增量。引用请参考原文。


来源:传媒评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bTGVz4CeIR5VMtJB_8IHw
编辑:覃韵琪

357#
发表于 2023-6-27 22:36: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现场后……

导读

眼下,从人民日报到各地党报,越来越多的现场评论开始出现。鲜活的话语表达、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成为党报评论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


2023年4月9日,湖北日报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评论员参与其中,目睹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江豚嬉浪、白鹭翩飞的美景,从不同视角、维度切入,完成了《“一瓢水”之净  “一江水”之变》《蚂蚁虽小  抱团却有无穷之力》《共同呵护“只此青绿”》三篇现场评论。


这组现场评论不仅在报纸评论版推出,也与新闻通讯、视频、照片、H5、长图,共同构成湖北日报客户端“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专题。经历此次采访,有一种感受更加深切:用“现场感”为评论做价值增量,既有必要,又有空间。
现场评论要把握好“现场”
现场评论,是评论员抵达新闻现场、走近新闻当事人,进行现场观察、采访、调研,进而创作的观点文本。现场评论本质上是评论的一种,关键在于把准“现场”二字,以更具现场感的表达增加文本的可读性、鲜活感,让观点的呈现更具说服力。

现场评论,评论员必须“在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介入,考验评论员的判断力、洞察力、行动力。

第一种是以采访者的身份。在到达现场之前,深入了解采访事项、采访对象,初拟采访提纲。要把握的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尽可能挖掘更多的细节、打捞更多金句,这些都可以成为评论写作的“点睛之笔”。

第二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在大型采访报道中,评论员是整个报道团队中的一员,与记者同伴到达现场后,由记者进行采访,自己则当好一名倾听者、旁观者,尽可能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捕捉更多心里话、土味话,这些鲜活话语是评论文本创作的“源头活水”。

第三种是以调研者的身份。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评论员可以前期做好资料搜集、消化,带着问题意识、现实指向、目标导向,深入走进现场、剖析现象,揭示原因、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提出方案。

现场评论的“现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待在办公室”“坐在书斋中”,语言官腔太浓、文风浮夸呆板、观点失焦无力、内容悬浮空中等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提升评论信息增量、情感增量、思想增量,给党报评论注入新气象。 

现场评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一)把握在场性与客观性的边界

在场性,包含画面、场景、人物、细节、话语,评论员置身其中,捕捉新变化、挖掘新细节、思考新视角,会生发出自身的体会、感受,这些真实的体验能增强评论的场景感。

现场评论的场景,不局限单个,往往是多个场景的组合,从对比中找到差异性、从总结中提炼共性。在此次美丽湖北长江行中,场景丰富多元,但是可以提取主要元素。比如在巴东儿童公园、江陵县普济镇西庄湖村,评论员看到老百姓们开心的笑脸,“笑脸”就是一个鲜明要素,体现了生态保护带来生活环境之变。评论员提取这一要素,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笑脸”聚合并化为评论中的一段,由此,老百姓的获得感不仅有了形象的表达,也让评论有了更多人情味、真实感。

巴东儿童公园内放风筝的孩子。湖北日报记者 柯皓 摄


评论归根结底是观点文本,客观性是新闻存在的前提,也是评论的立身之本。在场性蕴含着“我”这一视角,既有参与性,也有客观角度的观察。在采访中,评论员以观察员、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客观视角看待被采访对象、分析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置身其中可能带来的主观色彩,从而让评论基准线立得住、立得稳。   

(二)调配好现场感与纵深感的比例

现场评论,有现场、有评论,具有一定的混合属性。评论员像是一台摄像机,记录下真实、鲜活的现场以及活泼的话语。比如采访团在长江、清江上乘船而行,看到沿岸景象,在现场评论写作时,先用景色描写将读者带入场景之中,再切入观点。让文章在观点、事例、故事之间合理切换,情感的穿透力、道理的深刻性,为现场评论注入鲜活度、深刻度。

增加现场描述,不代表论证的效度就一定减弱,现实的往往是深刻的,故事挖得越细,反而越能说服人、打动人。比如,在巴东王家滩环保码头,评论员抓取到一个现场负责人的故事,他在江边长大,以前江边脏乱差,如今环境变好了,经常带家人来江边散步。这个故事虽小,却是长江生态之变带给老百姓幸福感的生动例子。可见,挖掘了人物故事的现场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点+材料”论证模式,让读者有“切身感”,并产生“代入感”“共鸣感”,进而提升评论的论证效度,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现场感和纵深感要打好配合,现场元素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纵深感就是要有深度思考,提高评论的思想价值。现场与历史、当下与过去擦出评论的“火花”,这是思想的闪烁,也是深刻的洞见。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感和纵深感要调配好比例,过度渲染场景、夸大实际感受、过度放大细节,就可能稀释评论核心观点,导致评论扭曲变形、寡淡无味。

(三)抓取典型小事件,精准反映大主题

现场评论,评论员抵达现场、获得一线视角,见人见事见细节,如何抓住一个“点”去反映主题,考验评论员平时积淀的功力、现场抓取的能力。

在采访行进过程中,具体的事件杂、采访人物多,评论员要精准捕捉结合点,做到“以小见大”,这离不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长期累积的功底。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讲话、文件的精神要吃透,同时,必须结合湖北实际做足前期准备,打好提前量。

评论员不能被单个故事、场景、人物束缚,必须“摆进去”,又必须“跳出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比如,采访团上下游同取长江“一瓢水”,是一个关键节点时刻。评论员抓取这一点,但不局限于此,而是拉长时间维度、增加历史厚度,看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湖北五年来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需要警惕的是,现场评论要善于抓住亮点,但不可写成一地一部门的总结报告、表扬成绩单,要有辩证思维、问题感,看到其中的不足、差距,进而产生新思考、推动新作为。

评论员抓取的“点”越有代表性,论述的穿透力就越强。比如,在沿江行进过程中,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人参与是一个普遍共识。评论员选取公益组织“三峡蚁工”作为代表,并把在“三峡蚁工”办公点采访时看到的标语,用作现场评论的结尾,即“单个蚂蚁力量虽小,抱团却有无穷之力”。这一抓取,充分体现了评论员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增加了现场感,也突出强化了主题。

现场评论要“融”中出新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要求新求变,守正创新、“融”中出新。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消息、通讯、评论、述评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混合属性在增强,现场评论的鲜活感、故事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可开发的可能性空间还很大。比如,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让党报评论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增进了党报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现场评论作为一类仍在生长着的评论产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主播说联播”、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的“两会同心圆”……各大媒体的融合评论产品竞相登场,这启发我们,现场评论要从媒体融合浪潮中找到突破点、发力点。

现场评论的融合转型,离不开评论员的转型。从评论员到全媒体评论员,厚实的文字功底之外,也要转思维、转阵地、转作业方式,在创新表达、交流互动、媒体技能等方面不断修炼、精进,在视觉化呈现、融合传播上进一步创新,以激发现场评论之力,扩大党报评论影响力。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59yVzbMO4sYCOfhWYF7yg
编辑:秦克峰
356#
发表于 2023-6-16 22:07: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渝论·青年说”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拟获奖作品名单公示

“渝论·青年说”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拟获奖作品75件。
现将拟获奖作品名单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评议。公示日期为6月16日至6月19日。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承办单位将认真受理,按照《评选办法》对有关举报进行认真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评委会决定。
联系人:臧博
电 话:15922900050
邮 箱:cqplds@163.com

编辑:潘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