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65#
发表于 2023-9-19 20:4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清新,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在2023级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9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西阶梯教室顺利举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代表学院,对来自五湖四海2023级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小清新”们深度理解学科内涵,深入拥抱时代,能够更加包容、勤奋、沉稳地走向未来,认识新闻传播,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下是周庆安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在清新,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新同学,大家早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136名2023级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巴基斯坦、巴西、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阿根廷、蒙古等14个国家。中国同学一共112人,来自28个省份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籍贯山东的有14人,数量最多。全体同学中有32名男生,104名女生。博士和硕士出生年份从1978年到2001年。最年长的同学和我同龄,欢迎你同龄人,你让我觉得我们都还很年轻。有23人出生于2000年,52人出生于2001年,是标准的00后,Z世代。他们的前置学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泰国马希隆大学、印尼总统大学等46所高校。

这组大数据显示,2023级的小清新们,代表着全球化的未来,也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还与学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高度吻合。在这个阳光灿烂的金秋时节,你们加入了学院大家庭,为这个金色的时代,增加了一抹清新。后天就要开课了,我想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再和大家再说几句开学的话。

对于研究生来说,学习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对于身处社交媒体时代的每一个移动端拥有者来说,学习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今天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系统吸收,而且是对于自身局限性的一次再认识。社交媒体环境中,我们很容易证明自己的正确,却越来越难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常常满足于自身获取的信息,形成了特殊的个人主义。

无论是当前全球范围内部分国家出现的民粹主义,还是遍布移动端社交平台的算法陷阱,都一再证明了认识自己是一件何其艰难的事情。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的七句名言之一是“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不是言必称希腊,而是在一个众声喧哗时代的自视。在清华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应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带货的自己、直播的自己、评论区的自己、游戏里的自己,都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只有不断地意识到自己并不完整,才能真正走进新的媒介研究空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未来几年各位更加重要的学习,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全力融入“清新”。清新是一个亮丽的名字,她不但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简称,更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性格。《说文解字》里说“清”是澄而後明,澄水之貌,这像是学院的学术性格,走正道、上主流,激浊扬清。那么“新”当然就可以引申为创新,求新,建新,这说的是追求学术发展的方式,敢于探索,勇于质疑,勤于创新,善于回答。在过去21年时间中,学院培养了超过2100名毕业生,其中大很多人进入了新闻传播的重点单位,践行了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人才培养理念。清新人从未停止思考,所以个个学术活跃、人人驻“颜”有术。

其次,深度理解学科。在两个百年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已经成为社会基本功能的新型基础学科。在人文精神的环境中,新闻传播与社会科学直接相关;在社会科学的语境中,新闻传播又更显人文。在大文科中,新闻传播又高度结合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因此,学院在十四五确立的五个主要学科方向,都带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新闻传播学科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建设之后,未来必然要通过深度的学科交叉,逐渐完成基础学科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继续完成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完成基础知识化的建构,与多个学科密切渗透,真正践行新闻传播作为基础社会功能的作用。

最后,深入拥抱时代。新闻传播是一个和时代密切相关的学科。今天我们很难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我们所处的大时代。这个全球大时代中,冲突和发展同在、进步与倒退博弈、欢乐与痛苦交织、振奋和焦虑并存,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主角,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甜酸苦辣,也不可避免会进退失据。因此,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借助这个学科最重要的特点,深入了解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开启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当前,学院通过全球胜任力、大篷车课堂、清影工作坊、国情调研、从乡村到全球等五种课程体系,全面建设了清新全球实践体系。希望通过这样的培养,更进一步帮助每一位同学认识所处的时代方位,认识全球面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师生共同用阅读、行走、沉浸、参与来完成新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学习。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师生共同用知识、行动、故事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在清华园这块沃土里,我们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聆听、交流、想象,而不必短期焦虑于外界的喧哗。但我们仍然应该意识到,即便在这里,我们也是不完整的。那么就让我们更加包容、更加勤奋、更加沉稳地走向属于自己、也属于清新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uL4v_OGDt44g_r8VYeqrQ
编辑:覃韵琪

364#
发表于 2023-9-17 17:27: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复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不必把专业看扁了,也不要把就业走窄了
正值开学季,2023级新闻学子纷纷步入大学,开启求学之旅。
今年夏天,针对“新闻学是否值得报考”的争论此起彼伏,高校学者、网红大V、媒体记者、各路网友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新闻学到底还值不值得学?新时代的新闻学子又该具备怎样的素养与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在2023级学生迎新大会上寄语新生,以下为全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寄语新生
各位同学、老师:下午好!
首先,欢迎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来复旦的各位新同学,祝贺你们!从今往后,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复旦新闻人!
欢迎你们进入复旦,感谢选择新闻传播专业。你们带着超重的期待来到复旦,也会带着失重的困惑进入新闻传播专业,在你们的期待或困惑中,有纯粹个人想象的成分,也掺杂了不少社会杂念,这也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何通过专业导航,找到通往理想的最佳路径?如何建立自己与世界的有效连接?如何在价值液态化、知识流量化的时代重构专业护城河?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要我们去打开。
快速迭代的传播技术革命深度改写了世界的存在方式,传播被置于人类生活的中心。在这万物皆流的流量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被前所未有地推向了激流的中心地带。

你们选择新闻传播专业,机遇是空前的,挑战也是对等的,关键看如何把握。既然传播如此重要,我们应该不担心未来的出路,不必从“当下主义”的门缝中把这个专业看扁了,也不要把专业前途看窄了。
有人把21世纪定义为“当下主义”时代,这里的“当下主义”是指:人们会将重心转到当下这个时刻、现场体验以及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东西上来。我们的文化就变成了人人都在试图抓住流逝瞬间的嘈杂状态。人们关注眼皮底下的瞬间风景,不会关心明天的云起云舒。造成这种当下主义困局的主因,与传播技术革命不无关系。
海尔斯曾说,信息技术催生人们的“超级注意力”,他认为 ,超级注意力的特征是在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偏爱多样化信息流,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超级注意力是当下和自己,罔顾他人的存在,对公共问题失去兴趣。韩炳哲认为,数字化的全联网和全社交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相反,它恰恰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无视他们的存在,寻找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从而造成 “他者的消失”。
现在不少的大学生,他们把很多精力损耗在短线利益的精打细算上,内卷、内耗,在长线问题上茫然、短视,不少头部大学盛产卷王,学生扎堆追求漂亮的指标、体面的成功。其实,真正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所谓成功学意义上的人生赢家,而是培养有利于增进国家、社会、新闻传播业长线福祉的人才。
当下的传播格局和行业生态还处在极不确定的状态,已知远远小于未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极为繁重。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格局和襟怀,付出更加深广的艰辛努力,这场旷世传播革命将我们的专业作业面延展到无边的海域,而我们的能力半径还没有匹配地延长。
各位选择新闻传播专业,当下以及未来的使命,就是要在宏观面上作出建设性的贡献,把新闻传播专业打造成与众多专业形成强关联的枢纽专业,把新闻传播业建设成为社会系统的中枢系统。
你们在这个关键节点进场,可谓重任在肩,这就需要你们超越短线目标、从个人的围城中抽身而出,真正从国家、社会、新闻传播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长线目标出发,以持久、坚韧的努力,莫为浮云遮望眼,放胆追梦,笃志求新。
各位同学要主动从当下主义和超级注意力中摆脱出来,以专业自觉和专业智慧,凝聚共同体的力量,破解传播社会化、流量化带来的专业化浓度被重度稀释、专业护城河破防的问题,推动深度媒介化社会向善、向好。
在时代和社会大格局里寻找自身的定位,你们会发现,事业线有千万条,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大家没必要拥堵在狭窄的人生巷道里,把自己围困在世俗的泥淖中,应该解开捆绑思想和思维的绳索,放眼长周期,在专业水域和公海深处大胆探索。

这里我有几点浅见,分享给各位,用7个关键词来概括,供你们参考、批评。
一是信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越是在社会大的基本面上信心走低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信念和信心。信心既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引擎,也是防止下沉和后退的防滑链。新闻理想以及专业信心,即便遭遇各种蹉跎,也得昂起不屈的头颅。关键时刻,不进则退。唯有前行,才能抵达。
二是好奇。对知识和世界保持永不枯竭的好奇。新闻传播专业注定是对未知的问题、领域和世界充满好奇的。在好奇心驱动下,去解密遮蔽的真相,打开未知的世界,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三是专注。在这个超级注意力沧海横流的当下,“专注”成了奢侈品。乱花迷眼的信息释放了海量的噪音和杂音,严重干扰了我们的专注,而且各种“知心”的算法推荐无孔不入,让我们难以专注。进入新闻传播专业,须锻造强大的意志和心智,将全时、全息的干扰拒之门外。
四是入世。学习新闻传播这个专业,注定是入世的 ,须直面你眼前的世界,且用专业的智慧和力量去影响你所面对的热气腾腾的世界。只不过,今天你们所面对的世界超级复杂,复杂到我们拼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弄明白。整个超复杂的世界除了实体世界,还有虚拟世界,虚虚实实之间,暧昧幽微,致使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难度骤然升级,这对我们专业能力提出了超高的要求,这就逼着我们加倍努力,快速提升入世、济世本领。
五是好学。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读书是超度不确定性的方舟。青春作伴好读书。“好学力行”是我们的院训,“博学而笃志”也写在我们的校训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界面超大,知识海岸线超长,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整个世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关怀,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困守在知识孤岛上,需要将知识链打造得足够长,足够结实。
六是践行。近年来,新闻传播专业脱实向虚的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务虚成了专业偏头疼。这种问题我们已采取猛力的措施纠偏止损,但还不够彻底。马克思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知行合一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刚需,知识与行动是强连接。新闻传播学是实践之学,行动之学,我们最大的实验室就是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全真社会。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中,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这里有无数的机遇,也有无限的挑战,关键看我们的行动。
七是有趣。“卓越而有趣”。淡化焦灼的功利之心,享受深度学习过程,保持内心的丰盈,拥有有趣的灵魂,舒展的性情,阳光的心态,给生活多一些空镜头,在求真、向善过程中,领略美的韵味和风情。
最后,祝你们不虚此行,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洪韵

363#
发表于 2023-9-14 23:21: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大学重庆日报签订合作协议 加强新闻评论人才联合培养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彭湃/摄
9月14日,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冯业栋率队到访重庆日报。重庆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张永才向重庆大学一行介绍了重庆日报的发展历程、媒体融合、媒体产品生产流程等相关情况。
随后,双方召开座谈会,就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基地等展开了交流。张永才总编辑代表重庆日报致辞并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表示,重庆日报现在拥有报纸、网站、客户端及若干个性化传播平台,将根据时代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力争早日构建起一个完整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接下来,重庆日报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在做好内容的同时,持续围绕党报主题宣传、深度报道等进行改版,将重庆日报打造成一张思想纸、观点纸、态度纸。新形势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希望以后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重庆大学的合作。
冯业栋副书记代表重庆大学致辞。他代表重庆大学向重庆日报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此行收获良多,希望与日报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继续携手,进一步提升重庆大学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并在新闻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会上,重庆大学与重庆日报签订了共建新闻评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就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合作展开长期合作,并通过合理配置媒体和高校的有效资源等方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探索媒体与高校合作培养新闻评论人才的新路径,共同开辟新闻事业发展新空间。
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新涯、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院长郭小安等参加走访交流。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编辑:洪韵

362#
发表于 2023-9-14 23:09: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播放量15亿+近百条热搜上榜 “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重庆大学第二届实习生交出亮眼成绩单
主流媒体联手高校联合培养青年传媒人才再创佳绩,在9月14日举行的“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第二届实习生总结交流会上,来自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29名同学交出了漂亮答卷:三个月实习期间,同学参与作品全网总播放量15亿,热搜上榜近百条。
29名同学全流程实践内容生产
作为第二届参与“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的重庆大学实习生,此次29名同学从今年7月开始,全方位全流程参与了上游新闻的各个内容生产环节,其中主要包括短视频内容编辑岗、热点新闻记者岗和时政、民生记者岗等,他们在岗位上认真学习,积极实践,配合指导老师完成了一篇又一篇内容作品。其中不仅有新闻消息和通讯等图文作品,还包括短视频、中视频和H5等新媒体作品,实习期间参与制作的《感谢雨中奋不顾身的逆行者》《男护士跳上担架争分夺秒救人》等稿件都收获了数百万流量。
沈玉茗同学参与制作了河北涿州水灾、大运会等题材报道,编辑制作的短视频流量数千万,点赞1万以上的就有21条,点赞10万以上的也有4条,点赞最高的作品达到68万。王柳儿同学在实习中不仅参与了账号定位搭建等运营工作,还亲自参与了多个短视频专题策划拍摄和剪辑,全流程实践新媒体产品生产。参与记者采访工作的同学也收获良多,彭湃同学参与了多条的文体题材采访报道和新闻策划,采访写作的稿件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经过实践,感受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把书本上的知识落实到了实践中。”沈玉茗等三名同学在现场回顾3个月的实践工作,分别进行了总结汇报,一条条作品让他们都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
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对同学们在实习中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赞赏:“这些经历不仅让你们收获了网络流量和工作经验,也在你们的人生经历中留下最深刻的烙印,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凌晓明对同学们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能以此次实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能力,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表示,学生们的成长肉眼可见,“我们希望继续与上游新闻深化合作,让更多同学能参与新闻生产实践之中。”郭小安表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将与上游新闻持续深化开展“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的各项合作,为同学们搭建好从学校到新闻生产一线的桥梁。
上游新闻总编辑陈旭表示,作为“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的发起单位,上游新闻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青年传媒人才,更是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新闻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发掘和培养新人,为新闻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年轻面孔的加入,也给上游新闻带来了年轻的活力。”上游新闻编委冯飞表示,感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作为主流媒体,上游新闻也将继续坚持自己的职责使命,培养更多优秀的传媒人才,“上游新闻会不断探索业界与学界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与成长平台。”
参会的还有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娜、副院长龙伟、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负责人等。
“重庆青年传媒人成长计划”自2022年启动,由上游新闻与重庆大学等7所高校新闻传媒院系及部门联合发起。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洪韵

361#
发表于 2023-9-13 17:22: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年鉴品读 | 学人自述:甘惜分
甘惜分,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首都新闻学会理事、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
1916年4月17日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一个穷困家庭。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八路军120师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5年任新华通讯社绥蒙分社记者。1946年参加《绥蒙日报》的创办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9月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副教授。1958年,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授、新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校舆论研究所所长,1998年离休。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著有《新闻理论基础》《新闻论争三十年》《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甘惜分自选集》和《甘惜分文集》(共3册)等,主编有《新闻学大辞典》,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新闻理论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作用等问题的专著。
治学自述
Artical
记得小的时候,天天盼长大。到了老年,却总想让时光倒流,返老还青,想多做一点工作,以弥补前半生的懈怠。可是日历一页一页翻过,一年过去,又是一个新年,屈指一算,今年我已活到99岁了。已经过去这99年,我到底干了些什么,说起来惭愧。我已经过去的这一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段。前半段不到40年,经过了在穷困中挣扎的童年时代、朦胧的少年时代,到了战与火的青年时代,才勉强算作半个知识分子,拿起笔写点东西。那都是服从当时政治任务。经过动乱十多年,我的笔迹差不多片纸无存。那些应时之作,不是自己的独立思想,很少保存价值,由他去吧。
1954年以后,是我生命史的后一段,是命运的分界线和转折点。那年我奉调到北京大学工作,以后又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开始了我的学术生涯。这些年,人称我“桃李满天下”,这其实是不确切的。教出来的学生,都不是任何个人之力,而是党和政府及几十位教师的培养。至于科学研究,我无非写了一本书,编了一本文集,主编了一部《新闻学大辞典》,写了上百篇大小文章,如此区区之劳,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由于新闻学是政治性极其强烈的科学,党把新闻工作视为党的喉舌,所以新闻学研究必须服从党的需要。但还有另一种思维方式是以研究科学规律为出发点,研究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政治性、党性、群众性,研究新闻的社会监督作用和信息传播作用等等。这两种思维方式,如果搞得好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有利于国,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如果搞得不好,就可能造成对立。
就我自己来说,由于长期受党的教育,又在新华社工作过10年,我的新闻思维方式开始是完全正统的,也可以说是官方的思维方式。我那些年之所以被不少朋友和学生称为“正统派”,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经过最近几十年的长期研究,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探索新闻的规律,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移,这令我自己吃惊,也使一些朋友和学生惊异: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几十年的一个老干部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思想转折?
回答是清楚的:认识真理是逐步的,有一个发展过程。我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一步步向真理靠拢。我在《新闻论争三十年》一书的扉页上引用的马克思的话:“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今天我仍然恪守这句名言。但我并不全都否定我的学术思想历程的前半段历史。一切正确的思想该肯定的就应当肯定。党的历史,党的新闻史,曾有缺陷,有错误,但全部否定它,那是背叛。
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新闻大国了,报刊、广播、电视之多,均在世界前列。在一个经济上尚属发展中的国家,何以必需这么多新闻媒介,这件事大可研究。问题是这么庞大的新闻媒介群,其质量如何?一切有识之士都难免扼腕叹息。任何新闻媒介,评价其质量都离不开这样几条:第一,信息量如何?第二,言论如何?第三,对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又如何?第四,是否反映了国内外大事的真相?第五,是否生动活泼,令人爱不释手?以这几条衡量我国当前新闻媒介的质量,则很难令人乐观。何以我堂堂十多亿人口之大国,却不能以我之新闻传播媒介的高质量、高效能而震动世界?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
新媒体编辑:汪文
— 刊物基本信息 —
Basic Information
刊名:《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ISBN:978-7-5203-4769-3
主编:胡正荣
执行主编:朱鸿军
编辑部主任:沙垚
编辑部副主任:张萌
责任编辑:张满丽、刘瑞生、韩博、肖重斌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编辑:洪韵

360#
发表于 2023-9-11 16:58: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校长张树庭开学致辞|站在更高处,淬炼更好的自己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欢迎5716名同学加入中国传媒大学大家庭。其中,211名同学正在2800多公里之外的海南陵水,通过线上同步参加开学典礼。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小白杨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家长、向关心中传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今天恰逢第39个教师节,向所有老师送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
同学们,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破茧成蝶,你们努力拼搏如愿来到这里,此时的你们,一定对未来满怀憧憬、对中传充满期待!中传是什么样子?我想用一句由廖祥忠书记原创提出、校园里人人耳熟能详的话来回答:“中传,一个随时点亮你心灯的神奇地方。”在我看来,这种神奇体现为三个方面:
中传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鼓励你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生命的美妙在于独特。学校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每一个阶段的你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学校欣赏你坚守初心的笃行,尊重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在这里,每一条道路都不会孤独,每一份热爱都会被看见。你不必纠结自己是“社牛”还是“社恐”,也不必内耗自己是否完美,只要敢于追求,就一定能在中传找到喜爱的赛道,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中传重视学生成长的多样性,助力你发现自己、塑造自我。中传的美好有很多,被提及最多的是兼容并包。学校提倡交叉融合、创新创造,鼓励每一位同学去寻找自己的热爱、志趣和方向。学校为同学们提供多元课程、多种舞台、多维实践、多彩文化,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够在中传这片沃土深深扎根、汲取营养。在这里,只要你努力,尽可以在传媒大舞台上快意驰骋;只要你用心,就一定有足够的空间和机遇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传激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托举你成就自己、成就未来。来到中传,你将正式开启链接传媒世界的大门,加速奔赴数字技术的星辰大海。你将从专业视角感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媒体的一日千里,从全球格局理解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国际传播的任重道远。在这里,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高水平专业赛事、高层次国际交流,将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你不仅拥有做梦的权利、试错的机会,还会发现自己更多的优势,挖掘自身无限的可能,不断在高处向上跃升、触摸梦想。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站在中传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站在了引以为傲的人生更高处,注定将开启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如何充分把握学校为你们准备的一切,在最美好的年华,找到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淬炼出更好的自己?为此,我想请大家从今天起,认真上好“五堂大课”。
一是正视迷茫
上好“发现自我”的青春大课
当刚入校的新鲜感和期待感逐渐褪去,同学们或许会在有些时刻感到迷茫,比如当未来目标还不明确的时候,当面对身边太多优秀的人而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当听到网络上一些诸如“读书无用”之类说法的时候。如何正视迷茫?这堂课,希望大家能够懂得:
产生迷茫是青春的正常现象。迷茫意味着变化,意味着比较和选择。从舒适区走向未知区,大概率会经历茫然、怀疑和孤独。但谁的青春不迷茫呢?我在大家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迷茫过,因为所学专业与自己的期待不符、普通话口音太重而产生社交恐惧等等。我想告诉大家,产生迷茫并不可怕,它只是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的暂时“失焦”,是年轻人在发现自我、蜕变成长中通常要经历的过程。
正视迷茫是成长的必修课。青春的迷茫让人保有“痛感”,会驱使大家不断探索,该成为怎样的自己。面对迷茫,需要做的是,直面现实、付诸行动,把迷茫当作一次压力测试的机会、一次清零重启的机会、一次整装再出发的机会,在与迷茫较量的行动中,逐步明确目标、找到方向、发现热爱。人生万事须自为,当你用心走过这一切,就会在高低起落中体悟出“处处是风景”“步步皆收获”的人生真谛。
海明威曾说,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茫,然而,青春会成长,迷茫会散去!同学们,“正视迷茫、战胜迷茫”这一堂青春大课,老师们会陪伴大家共同面对,助力你们发现自我、收获成长!
二是磨炼自己
上好“自找苦吃”的成长大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他指出:“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上好这堂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把“迎难吃苦”当作人生的历练和考验。这堂课,希望大家能够学会:
善于在学海中自找苦吃。一寸光阴不可轻,寒冬腊月清晨中坚持练声、寂静深夜实验室里专注操作、喧嚣周末泡在教室排练节目、跋山涉水只为拍摄一个画面……这些中传学习生活的日常,坚持下来需要咬定青山、持之以恒。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那些不负光阴学有所成者,大都是在自找苦吃的漫长过程中终有所获的。
乐于在实践中自找苦吃。中传人要登高远眺,更要踏实前行。大学期间,大家要热爱劳动,从每天收拾好床铺、打扫好宿舍做起,养成“扫一屋”的自觉,将来才可能有“扫天下”的本领;要行万里路,到南疆北陲,到田间地头,锻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论文和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
勤于在锻炼中自找苦吃。身体状态会影响心态,更决定了你们走向未来的步伐是否矫健。磨砺心性要有坚强的意志,锻炼身体要有顽强的毅力。大家要上好中传“一游一跑”特色体育课,培养自己热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日行万步、畅游击水,练的是筋骨、强的是意志,要让健康体魄和积极心态成为自己追逐梦想最坚实的支撑。
同学们,大学时光,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进取、选择了成长、选择了未来。做到了“想吃苦”“能吃苦”,方能理解“有苦吃”是成长的机遇、人生的馈赠,才能品尝到“苦尽甘来”的甜美和收获。
三是练就本领
上好“融合创新”的专业大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如今,传媒业态已向深度融合推进、社会形态正向数字智能转型,同学们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长专业才干。这堂课,学校有科学系统的安排,这里着重强调几点:
养成踏实学习的习惯。读书求知是上大学的首要任务。中传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大家要好好做个读书人,多读原著、常读经典,无论是大阅城还是林下书吧,期待常看到你们如饥似渴手不释卷的身影,那将是中传最靓丽的风景。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长期实践的。大家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厚度、有专业本领的人。
树立交叉融合的意识。交叉融合是中传的学科特色、专业优势,是学校引领传媒教育的法宝。学校鼓励同学们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成为智能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构建了智能传媒教育课程体系,期待大家拥有人机共生意识,培育融合创新能力,驾驭数字智能科技,弄潮数字智能时代。
培养开拓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天地是否宽广。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应当自觉成为引领创新的中坚力量。希望大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敏锐把握时代脉动,瞄准专业前沿领域,让创新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紧密关联,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同学们,读书是对大学的基本尊重,逃课是对自己的最狠摧残。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学好专业、拓展边界,博观约取、守正创新,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热爱的赛道上朝着目标全力奔跑。
四是涵养品格
上好“爱与责任”的人生大课
拥有对父母亲朋、对社会大众、对国家民族的爱与责任,才能成为有情怀有格局的完整的人。爱与责任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类美好品格,能让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高贵。这堂课,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
懂得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父母的每一次叮嘱,也是朋友的每一份关心、陌生人的每一个善意,请足够敏感地去感知,更要学会珍惜。没有哪份爱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把被爱的感动变成感念和感恩的实际行动。
传递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一场双向奔赴、一次彼此成就。被爱是一种幸福,真诚地爱别人是更大的幸福。希望大家从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真心的付出做起,积极投身公益志愿活动,做让世界充满爱和阳光的事,在爱与责任的传递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传播爱与责任。让爱充满人间,是传媒人的责任。一代代传媒人,因爱而选择,因责任而坚守。希望大家像他们一样,用传媒的影响去分享爱,用传媒人多彩的语言去传播爱,手执炬火、点燃希望,传播温暖、照亮心灵,让爱与责任更加光明而闪耀。
几年前,我们学校“光明影院”志愿团队的同学在手记里写道:“特别希望有一种语言能够跨越黑暗的障碍,瞬间带给观众光明,然而这种语言或者技法现在没有,创造它就是我们的使命。”我深深为之动容。如今,“光明影院”团队师生已经把500多部无障碍视听作品送到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越来越多视障人士走进五彩斑斓的电影世界,这正是中传师生践行爱与责任的典范。
同学们,为别人点亮一束光,也能照亮自己的路,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一份爱,能够让自己收获幸福,世界也将因此而更精彩。当星星点点的爱与责任如光芒般汇聚,个人和社会的幸福感都会获得极大提升。
五是立志担当
上好“家国情怀”的信念大课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这堂课,希望大家做到:
厚植家国情怀。心系家国,才能志存高远。青年人应当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中传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刻在中传人骨子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在天安门广场,祖国的心脏,你们的师哥师姐庄严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今天,希望你们坚定地传承,勇敢地担当,用实际行动将这铿锵誓言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坚定理想志向。意在经世,必须胸怀天下。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时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希望大家能像与你们同龄的青年马克思一样,在自己的青春时期,就树立起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志向,仰望星空、知行合一,做真善美爱的传播者,做引领传媒创新的探索者,做实干兴邦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做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
同学们生逢伟大时代,自当不负盛世。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领会并牢记传媒的职责和使命,坚定不移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用使命与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有梦不觉天涯远,不负韶华行且知。今天的中传,正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新征程上,你们与学校同行,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并肩,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定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祝愿大家在应该奋斗的岁月里,珍惜春光,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学们,请元气满满地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吧!
祝福大家!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编辑:洪韵
359#
发表于 2023-9-6 23:15:29 | 只看该作者
新闻方法论|找到打开自己、专业和世界的最佳路径

编者按:媒体与往事,大家与回忆,文字里的新闻岁月,新闻里的实践方法,荣耀往昔,启迪当下。澎湃评论部出品。本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在2023级学生迎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老师:下午好!

首先,欢迎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来复旦的各位新同学,祝贺你们!从今往后,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复旦新闻人!
欢迎你们进入复旦,感谢选择新闻传播专业。你们带着超重的期待来到复旦,也会带着失重的困惑进入新闻传播专业,在你们的期待或困惑中,有纯粹个人想象的成分,也掺杂了不少社会杂念,这也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何通过专业导航,找到通往理想的最佳路径?如何建立自己与世界的有效连接?如何在价值液态化、知识流量化的时代重构专业护城河?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要我们去打开。

快速迭代的传播技术革命深度改写了世界的存在方式,传播被置于人类生活的中心。在这万物皆流的流量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被前所未有地推向了激流的中心地带。你们选择新闻传播专业,机遇是空前的,挑战也是对等的,关键看如何把握。既然传播如此重要,我们应该不担心未来的出路,不必从“当下主义”的门缝中把这个专业看扁了,也不要把专业前途看窄了。

有人把21世纪定义为“当下主义” 时代,这里的“当下主义”是指:人们会将重心转到当下这个时刻、现场体验以及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东西上来。我们的文化就变成了人人都在试图抓住流逝瞬间的嘈杂状态。人们关注眼皮底下的瞬间风景,不会关心明天的云起云舒。造成这种当下主义困局的主因,与传播技术革命不无关系。海尔斯曾说,信息技术催生人们的“超级注意力”,他认为 ,超级注意力的特征是在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偏爱多样化信息流,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超级注意力只是当下和自己,罔顾他人的存在,对公共问题失去兴趣。韩炳哲认为,数字化的全联网和全社交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相反,它恰恰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无视他们的存在,寻找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从而造成 “他者的消失”。

现在不少的大学生,他们把很多精力损耗在短线利益的精打细算上,内卷、内耗,在长线问题上茫然、短视,不少头部大学盛产卷王,学生扎堆追求漂亮的指标、体面的成功。其实,真正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所谓成功学意义上的人生赢家,而是培养有利于增进国家、社会、新闻传播业长线福祉的人才。

当下的传播格局和行业生态还处在极不确定的状态,已知远远小于未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极为繁重。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格局和襟怀,付出更加深广的艰辛努力,这场旷世传播革命将我们的专业作业面延展到无边的海域,而我们的能力半径还没有匹配地延长。各位选择新闻传播专业,当下以及未来的使命,就是要在宏观面上作出建设性的贡献,把新闻传播专业打造成与众多专业形成强关联的枢纽专业,把新闻传播业建设成为社会系统的中枢系统。

你们在这个关键节点进场,可谓重任在肩,这就需要你们超越短线目标、从个人的围城中抽身而出,真正从国家、社会、新闻传播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长线目标出发,以持久、坚韧的努力,莫为浮云遮望眼,放胆追梦,笃志求新。各位同学要主动从当下主义和超级注意力中摆脱出来,以专业自觉和专业智慧,凝聚共同体的力量,破解传播社会化、流量化带来的专业化浓度被重度稀释、专业护城河破防的问题,推动深度媒介化社会向善、向好。

在时代和社会大格局里寻找自身的定位,你们会发现,事业线有千万条,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大家没必要拥堵在狭窄的人生巷道里,把自己围困在世俗的泥淖中,应该解开捆绑思想和思维的绳索,放眼长周期,在专业水域和公海深处大胆探索。这里我有几点浅见,分享给各位,用7个关键词来概括,供你们参考、批评。

一是信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越是在社会大的基本面上信心走低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信念和信心。信心既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引擎,也是防止下沉和后退的防滑链。新闻理想以及专业信心,即便遭遇各种蹉跎,也得昂起不屈的头颅。关键时刻,不进则退。唯有前行,才能抵达。

二是好奇。对知识和世界保持永不枯竭的好奇。新闻传播专业注定是对未知的问题、领域和世界充满好奇的。在好奇心驱动下,去解密遮蔽的真相,打开未知的世界,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三是专注。在这个超级注意力沧海横流的当下,“专注”成了奢侈品。乱花迷眼的信息释放了海量的噪音和杂音,严重干扰了我们的专注,而且各种“知心”的算法推荐无孔不入,让我们难以专注。进入新闻传播专业,须锻造强大的意志和心智,将全时、全息的干扰拒之门外。

四是入世。学习新闻传播这个专业,注定是入世的 ,须直面你眼前的世界,且用专业的智慧和力量去影响你所面对的热气腾腾的世界。只不过,今天你们所面对的世界超级复杂,复杂到我们拼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弄明白。整个超复杂的世界除了实体世界,还有虚拟世界,虚虚实实之间,暧昧幽微,致使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难度骤然升级,这对我们专业能力提出了超高的要求,这就逼着我们加倍努力,快速提升入世、济世本领。

五是好学。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读书是超度不确定性的方舟。青春作伴好读书。“好学力行”是我们的院训,“博学而笃志”也写在我们的校训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界面超大,知识海岸线超长,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整个世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关怀,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困守在知识孤岛上,需要将知识链打造得足够长,足够结实。

六是践行。近年来,新闻传播专业脱实向虚的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务虚成了专业偏头疼。这种问题我们已采取猛力的措施纠偏止损,但还不够彻底。马克思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知行合一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刚需,知识与行动是强连接。新闻传播学是实践之学,行动之学,我们最大的实验室就是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全真社会。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中,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这里有无数的机遇,也有无限的挑战,关键看我们的行动。

七是有趣。“卓越而有趣”。淡化焦灼的功利之心,享受深度学习过程,保持内心的丰盈,拥有有趣的灵魂,舒展的性情,阳光的心态,给生活多一些空镜头,在求真、向善过程中,领略美的韵味和风情。
最后,祝你们不虚此行,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潘洁

358#
发表于 2023-9-6 22:22: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ysPaRkFkx9tShxzV3eknQ
编辑:潘洁


357#
发表于 2023-9-5 10:17: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石长顺教授,在其教学生涯中始终保持着登顶之心,为中国电视学的研究与发展坚持不懈的追求。年轻时去西藏当兵,在风雨交加的漆黑夜晚独自上山侦察“取情报”毫无畏惧,后来为给边防驻军放一场久违的电影连夜转场多地,险些坠入悬崖,从不退缩,昭示他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磨炼意志敢于登顶;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在创办电视台期间,为赶制完成重点电视节目,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不歇息,送省台和中央台播发,许多电视作品在全省和全国评选中获奖,把基层电视台业务做到登顶;被高校引进从事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后,课堂教学年年获学生好评和同行赞许,科研上深耕和开辟电视研究的诸多新领域,“极致”烙印到了骨子里,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拼搏、攀登、探究等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他说:“我这一生可以说都在触‘电’,放电影、做电视、教电视,我都会保持时刻充电状态,我是军人出身,当兵就当最好的兵!”






一、师者:三尺讲台育桃李,教泽绵长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本分,老师首先要站好讲台。”石长顺教授一旦站在讲台,浑身充满激情,他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对自己的一种考试,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力图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们反映说:“听石老师上课,我们感受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有一种马上要去一线实践的冲动。”听到这些话,石老师特别高兴,他认为,如果上完一堂课没有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触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这堂课是不成功的。

石老师现在应邀各地讲学,总会碰到学生述说当年听他讲课的一段情景,并且绘声绘色,仿佛记忆犹新,这点让石老师特别感动,因为他讲的专业知识点学生们记住了,并且融入他们的实践之中起到指导作用,这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快意。

1998年,石老师从某市电视台被引进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自此便开始专职从事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教学、研究工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6本专著和教材,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专著或新教材。他说,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码字”到深夜至凌晨方才休息,长期浸泡在自己喜欢的学海中收获颇丰。2009年以来先后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首届华中科大“师表奖”治学楷模称号、“华中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即便荣誉加身也未敢懈怠。

石老师常说,一个老师的立身之本,就是站好站稳三尺讲台。教学是老师的名片,而如何衡量这一名片,应该是老师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他无疑用自己登顶的行动和决心书写着教师光荣的使命。从地方电视台台长转型到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石老师就把自己在行伍中的军人雷厉风行与该校严谨的治学风气融合一起,学生在他身边自然就会被这种精神感染。在学校每年两次的上课质量评估排名中,石老师总是名列前茅,而且数次在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排名第一。石老师说,要站好讲台,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充满爱,把这种爱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你就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备课、教学与指导中去,就会充满激情面对着学生。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视创作模式在不断变化,电视教学的理念也必须更新发展。石老师教学时,除了把基本的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还一直坚持在各电视台从事业务创作指导,力求把最前沿的动态和科研新成果传达给他们。如他主讲的“电视专题与专栏”,应该早已烂熟于心、应用自如。可每一堂课前他还要认真备课,做到既要有学理的讲解,又要有术理的分析,常伴以优秀的业界案例,分享国内外最新模式的电视节目形态,努力开启学生的新视野。这种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教学的极致用功就是石老师登顶教学生涯中不竭的动力源泉。学生们说,听石老师的课不走神,每一堂课总是能够收获最前沿的学术和业界信息,获得许多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研究选题,石老师把握了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

一位随堂抽查听课的教授听过石老师的四节课后,随手写下了听课的“真实记录”:“他,一个用尽所有气力的演讲者,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手势有力;他,一个纵览全局的学者,一口气历数中国电视的七个‘新’,各类数据了然于胸,脱口而出;他,一个充满自信的教师,第一个问题还没讲完,就已紧紧抓住了学生;他,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一个严肃的课堂上学生笑声频频爆发。”

“电视专题专栏”作为教育部1998年版的广播电视专业目录主干课,可在当时却无相应的专门教材。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正值电视媒介的栏目化制播时代急缺此类书,为适应教学需求,石长顺老师开始编写《电视栏目解析》教材(2003),被称为第一次系统地建立了电视专题与专栏课程体系。该教材分别对电视新闻、电视社教、电视娱乐、电视生活服务等主要节目形态进行分析,其中将生活服务节目从传统的社教节目中独立出来,这在当时是独具新意并有前瞻性地结构安排。该教材被业界和学界认可,并于2005年获得了全国高校出版社论著一等奖。后来在该书的基础上,修订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石老师就是这样,教授一门课研发一本教材,绝不马虎,真正做到了专业极致。

石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让学生深怀感激。常有学生找他谈心,总觉得听不够老师说话,每一次交流石老师都会明确主题,针对学生实际规划学生学业任务,学则行,行则有结果。考上石老师博士研究生的石永军,在读书时就高质量超额完成了整个读博期间所要求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其中《融合与突破:广电产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被收录进《中国新闻年鉴(2008)》,并荣获第十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而其博士论文《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是在入学不到半年,师生一起讨论确定的。在这期间,石长顺老师敏锐地发现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他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与此同时,公共信息的传播很有可能被其他的信息淹没。谁能够促进公共信息的传播,起到社会整合的功能?这是石老师所考虑的问题。石永军说:“最后论文完成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反响很好,《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部分成果也获得2009年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石老师对此也很欣慰。”

谈到论文指导,石永军说导师对他的帮助很大,现在一直采用当时导师传授的研究与写作方法。石长顺教授强调做文章一定要注重论题与分论点的提炼,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行文思路、逻辑观点。石教授说,要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发现你文章的价值,就一定要在行文结构上清晰明了,让读者从论点上大致了解你文章的意图,引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石永军认为,石教授“作为一个传播学学者,他是从传播效果上考虑问题的”,达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传者:孜孜以求探索广电学科发展新空间
如果说石老师年轻在西藏某部队当侦察兵时锻炼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那么从事广播电视学教学与研究,则锻造了石老师洞察专业发展的火眼金睛。即便多年之后在讲到广播电视学专业名录修订时,石老师仍然为自己的执着和提议兴奋不已。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报请经教育部批准,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在这种背景下,石老师于1998年从业界被引进到该校组建开办广播电视专业。1999年,由时任新闻学系副系主任的石长顺老师负责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并从1997级新闻学专业分流一半学生进入首届广播电视专业学习。在石长顺老师的带领下,经广电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该校广电专业在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专业排名位居第二,评为A++,紧随中国人民大学之后。

作为广电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石老师敏锐地指出了广播电视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必须关注广播电视业界前沿动态,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要求。石老师带领专业教师团队,一门课一门课地梳理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建立广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并将专业建设的眼光转向内涵式发展。

他凭借自己多年的业务实践和教学实际发现,“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体系与广电业界的媒体运营现状存在一定偏差。如主干课程“电视专题与专栏”的教学内容,按照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范畴,应限定在电视“新闻”专题与专栏教学内容中,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实务早已超出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突破原始教学内容界线,涉及综艺娱乐节目、社教节目等。据了解,许多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相关电视专题教学内容也只占教案的30%。石长顺教授认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不能漠视业界的发展变化,也不能忽视广播电视实务运作情况,必须适合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受一个高校教师的责任驱动,石长顺教授利用教育部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于2007年在教育部教指委相关会上提出修改广播电视专业名称的建议,后适逢国家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修改机遇,石教授再次提出并受命草拟修订广播电视专业名录建议稿。后经教育部发送全国相关高校反复征求意见,获得赞同批准,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调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修订为“广播电视学”。这样的创造性贡献在他的专业研究中,成果迭出。

奔跑、攀登是一种习惯。石老师一旦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这样的特质贯穿到他致力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力行中。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属两个二级学科,即新闻学、传播学,传统学科博士点基本上依次申报建点,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往往忽视或限制了广播电视等相关专业的发展。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成熟的专业教育体系应是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点的全链条建设,这也是衡量检验一个高校专业发展水平的标识。2006年,根据“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文件精神,石长顺教授担纲主持申报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广播电视传播学。旨在培养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传播学科领域具有广博而坚实基础理论,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善于对广播电视(及视听新)媒体创新与发展给予理论阐释与指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后获准建设广播电视专业博士点,设置了广播电视传播史论、广播电视传播实务、广播电视传播文化及广播电视艺术四个研究方向,使得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发展更加明晰。

对于石老师在广播电视学学科知识谱系的构建探索,可以视其为学科建设的登顶了。世界广播电视发展近百年,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其社会影响力相比,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却显得相对薄弱。对此,石长顺教授长期关注并致力于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研究,在其代表作论文《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中得到集中体现。研究认为,衡量广播电视学能否成立的标志,应看其是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否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否能与其他学科划清界限。根据上述条件判断,石教授提出了广播电视的知识体系是由三大模块构成,即可观察或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学研究客体、广播电视现象和定律。在此基础上,他探索建立起广播电视学科知识体系图。从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客体来看,其对象应该涵盖广播、电视、视听新媒体三大系统,在未来甚至可能包含更多的系统,如广播电视技术和广播电视艺术。从广播电视的现象和定律来看,广播电视学应该研究广播电视的系统运作、传播活动及其规律。此外,还应建立广播电视的元理论、科技哲学、广播电视学史,及广播电视学和视听新媒体等多个二级体系,并与技术学、新闻学和艺术学交叉重塑。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他应该是在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中开创了别样的风景了,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脚步。

三、学者:致力构建广电学科理论体系
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本领磨砺,更需要深厚的理论积累。石老师说,他为了读书可以通宵达旦,在讲述他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深造的日子,他说自己可能是唯一一个从始至终没有旷过课的学生,课余闲暇时间基本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通读理论书籍,贪婪地读书近乎痴迷。他认为,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建设需要广播电视学及相关学说的理论支撑,而广播电视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尤其重要。石教授在整理他从事高等教育头十年学术研究成果文集《电视话语的重构》中,从电视基础理论,到电视应用理论、视听新媒体研究都有所涉及;接着出版了第二个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文集《传媒进化论》,从融合传播创新研究,到电视传媒进化研究、传播教育改革研究,显示出其对广电学理论体系建构与发展研究的一脉相承。这些成果出版可以说是其电视人生的很大飞跃,也是他从事电视研究的心血凝聚。

石老师在电视研究中,注重广电基础理论研究—以基本概念的系统阐释作为发端。

石老师于1986年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其间出于对传媒业务工作的困惑求解,在那个电视理论极度缺乏的年代,开始自行探讨从理论上给予研究回答,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其中不乏纯学术的研究,如对当时最热门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专题片”的概念争鸣进行首次界定与阐释,后经公开发表后又被中央电视台收入其主编的《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一书。其间,还针对电视新闻实务研究的“论电视现场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获湖北省首届广播电视论文唯一的一等奖,在广电界引起一定反响。他回忆往事,觉得这些来自实践的研究文章现在看来虽有些稚嫩,但它却是业界早期实践急切需要回答而还没有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他对当时自己的大胆而严谨的概念阐释感到无比欣慰,他说,自己所做的即是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写出的一些较为接“地气”的文章。他喜欢沉下去研究的感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石老师在电视人生攀登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于广播电视学研究框架的确立。石教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中国电视理论的历史观照(2002)开始,到电视学理论体系建构模式,与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的论述一脉相承。

关于广播电视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石教授认为,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传媒经过近80年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已形成了基于文献分析法、现象描述法、教学总结法以及理论整合法之上的四种电视理论体系建构模式:政治模式、业务模式、教学模式和学术模式。他认为,理论体系建构的方法与模式背后透露的媒体研究生态才是解释现状的钥匙。

其间,石教授在主持申报建设并主讲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博士课”“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中,带领博士生们一道持续接力研究,从媒介理论研究与方法角度建构电视学体系,即将电视的四种理论(反映论、媒介论、制度论、过程论)和传播的三大研究思潮(功能学派、文化学派、政治经济学派)融合,较好地解决了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问题,重构了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其中,部分博士课讨论选题发言,如“电视学的建构与研究路径”,经整理成文被《新闻大学》刊载(2007)。

如果说,研究框架的建构明确了广播电视学体系的思路,那么,石教授进入高校后的第一本学术专著《电视传播学》(2000)的出版则是其潜心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该书通过电视学和传播学的嫁接,在边缘学科交叉中践行了一条电视理论框架的探索之路。

鉴于上述研究基础,石老师于2013年成功申报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13AXW008),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0)。

2020年,可称得上是石教授研究成果的丰收之年,当年,与《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同步问世出版了另外两本著作,包括《传媒进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融合新闻学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0多年的传媒研究生涯,石教授在广播电视实务研究、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理论体系的探索,以及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研究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0多部专著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可以说一步一个坚实的印迹,铭刻着石老师在电视人生登顶的脚印。

“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同于欧美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虽然他们在公共性和公共利益性上有一定的重合,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石教授在申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09BXW015)论证中的第一句话。这项基于“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等论文的研究,延续了石教授对公共服务电视本质的一贯学术追求。他认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语,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是实现城乡和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他从公共电视的历史观照、公共利益的现实考量和公共服务的理想追求等方面,探索转型中的公共电视和中国电视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对无厘头的自我游戏、故作矫情的主持嘲笑、窥视心理的婚恋娱乐、模式化的真人秀泛滥等进行反思,揭示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种戏谑调侃下变得虚弱、虚伪的消费文化。这些观点到后来一一得到了验证。

他虔诚地深入钻研探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转型,以专著《公共电视》(2007)为转折标志,围绕上述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又先后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公共电视的公共文化服务诉求》《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历史使命》《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等。与此同时,还探讨了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书被收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社科文库”。

2021年5月2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首批新书—石长顺教授的《传媒进化论》等书在湖北武汉发布,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学术期刊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新书首发仪式与研讨座谈会。

在该书后记中石教授的自述可看作是对他的电视人生的素描:从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藏某部兼任新闻通讯报道工作,是在艰苦环境中种下的新闻种子,到从事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和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经历已有40多年。无论是雪域高原艰苦环境磨砺身心,还是对从事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筹备成立并主持一家地方电视台工作,以此开始长达十多年的传媒业界经历,并与新闻传播领域相伴相生。其间创业的艰辛、深入一线采拍的苦乐、经常数十小时的连续工作研究……换来一系列的成果和奖励,都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是对他人生攀登至顶的勇气和大爱之境的意义阐释。

来源:镜鉴工作室

编辑:潘洁


356#
发表于 2023-9-4 17:4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某顶尖高校新闻学院的本科毕业情况是这样的


某高校新闻学院,国内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都是一流中的一流。姑且给个代号D。今年它的本科就业情况是这样的:

大约六成要继续深造,三成去上班。嗯,还有一成在干嘛,诸位必然是懂的。

这当然只是大面上的数据。而且,也不用死盯着“你懂的”那一成,惊呼10%失业。毕竟一流中的一流,所谓脱下孔乙己长衫,总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对吧?

投入产出比,这一点至关重要。

新闻学院到底值得不值得读,值得二字,就是投入产出比。

但你如果非要讲情怀讲理想讲意义,我昨儿已经写文章表示过了:意义这个玩意儿,见鬼去吧。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成去上班的,是个啥情况。

16%进了党政机关,10%进了其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则高达35%。算个总数字,就是超过一半进了国字头。

大背景是今天的学子很多都想混国字头——这个想法对不对,我就放着不讨论,但这个想法总属于客观存在。而基于这种现实,有超过一半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上达成这个想法,你要说有多失败,那是完全谈不上的。

另外要指出的是,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未必就是狭义的“新闻”,连媒体都未必等于新闻媒体,新闻学院不是只有一个新闻专业的。

在这批就业的本科生中,16%去了机关里的公共管理,11%去了媒体,5%去了广告公关。也就是大约三成的人还是做了和本专业比较相关的事。

这个比率很低吗?也谈不上。文科专业不是理工医,就业范围很大,不干和本专业有关的,多了去。

接下来,着重谈谈性价比。


我知道前阵子关于读新闻到底是不是好选择的声势浩大的讨论。

很遗憾,我几乎没见到痛批张雪峰这一方的人(当然包括教授博导)拿性价比说事的。

生活是要讲性价比的,讲roi的,不然不就和一条快干死的鱼说我去引大海水救你一样不着边际么?

教授博导们不能因为自己吃香喝辣衣食无忧,就只和人高来高去有的没的吧?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名校新闻之所以今天出了问题,是因为性价比出问题了。请注意,我也就是说说名校,主要就是所谓C9或第一批985。其他学校啥情况,我确实不大清楚。

以D为例。这个学院要进去,考分高得惊人。有这分数,似乎还有更多选择。如果以当年如此高的高考考分对比四年后的就业是这么个情况,确实性价比也就一般了。

BTW,在那六成要去读研深造的学生中,也有六成是本校读研。


新闻学院的高门槛,是有历史渊源的。

当初,社会学作为资产阶级的学科,是被砍的,传播学也不例外。以至于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个传播学博士,今天还正当年。但新闻学没有。因为新闻事关宣传,笔杆子又是重中之重,自然就非常重视新闻。

所以,历来就是精英中的精英才有资格读新闻。讲到这句话,我又要岔开说一句: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筛选机制,文科高等教育越发如此。至于教了什么,远没有那套筛选机制筛出来的料是什么重要。

精英中的精英读了新闻之后,在分配全包的时代下,自然就去了让很多人不得不羡慕嫉妒仰望的所在。所以,投入产出比,是合理的。

说个真实的段子给你们听。

我有个与我同为70后的朋友,是上海东北高校非新闻系的毕业生。当初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是该校新闻的。基于自己的现实,他说不考虑。介绍人说:你一个**专业的,竟然还看不上新闻的?。据我这个朋友讲,介绍人说这话的时候,就像看到了恐龙一样得惊讶。著名新闻学院就是这么屌。

讲一句实话,著名新闻学院的著名之处,是其教研水平有多高吗?也许有吧。但它的毕业生占据了各种新闻单位(包含且不限于新闻媒体)的各种关键岗位,恐怕更有因果关系吧?

北大堂堂中国顶尖中的顶尖,其新闻专业在学科中的地位却和北大不大match(北大新闻师生不要打我,评估放在那里的),我看和当年教员一句庙小妖风大是有关的。历史上就不待见嘛!


然后,90年代中期,包分配结束了。再然后,本世纪初,互联网来了。再然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移动互联网来了。

这一波一波的大潮,不断冲击着新闻专业的投入产出比。毕业就去高大上的宣传单位上班?哪怕就是纯在985高校毕业生里看,怕也是僧多粥少咯。

但新闻专业随即摸出了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新闻二字的圣化。是的,在我眼里,新闻情怀也是神圣化的一种。

靠着这个圣化,又勉力撑了一阵子。去不了高大上的宣传单位,可以去市场化媒体嘛。银子不够情怀凑,这事可行的。

但再后来,你们也是懂的,是吧。

什么?去自媒体大号上班?妈的,这怎么可以!


我的结论其实很简单。

新闻学院(泛指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学院,不单指新闻)就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它本身不是立不住,无非就是考分太高。而这个玩意儿,是有点市场化的。

今年齐刷刷门槛下降了,有人称张雪峰凭一己之力如何如何,我看还可以再降点。

降到一定程度,这个学院,又可以考虑了嘛。

不要谈什么意义,谈什么圣化,这个年代,都是属于没意思透了的话儿。
来源:扯氮集(公众号)
编辑:潘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