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报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83#
发表于 2023-10-7 20:00:19 | 只看该作者
地震报道:记者须知的现场状况与建议




9月 8 日周五,摩洛哥马拉喀什市和阿尔豪兹(Al Haouz)地区发生 6.8 级地震,据估计造成至少近 3,000 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是自 1960 年阿加迪尔(Agadir)地震造成至少 12,000 人死亡以来,摩洛哥经历的最严重震灾。

每逢灾害发生,人们都会处于紧张状态,急需可靠信息;在这些时候,记者能发挥的关键作用就更大,他们必须快速、准确地报道,同时不忘核实急速变化的细节,并确保自身安全。

我联系了有实地报道豪兹地震的摩洛哥记者,希望了解他们报道这场震灾的重要心得与分享;受访记者们还建议了正在寻找相关可靠信息的一些当地来源和项目:

记者们的实地见证

丹吉尔(Tangier)的 Medi1 广播电台记者 Wafaa Taouzri 分享了电台如何持续报道地震发生后不久发生的情况。新闻编辑室联系了内政部和卫生部等官方政府机构,以获取有关地震影响的最新资讯。Medi1 亦特别成立了一个危机小组,向听众传达经事实查核的即时信息。

拉巴特(Rabat)的 Al3omk 编辑 Mohamed Laghrouss 则强调了实地报道的必要性。Laghrouss 表示,地震发生后,Al3omk 在马拉喀什办事处即时增派两名记者,以提供即时更新,并协助在灾难现场直接核实信息。

卡萨布兰卡的 2M 电视台就派记者前往现场报道地震。电视台记者 Oussama Taïa 表示,该媒体以摩洛哥的所有三种官方语言进行报道:阿拉伯语、法语和塔马塞特语(Tamazight),后者是高阿特拉斯山脉地区使用的语言,而该地区在震灾中遭受的损伤是最为严重的。

灾害安全指引

记者在通报地震和其他天灾时必须确保从安全角度做好充分准备;他们应该尽可能参加灾难和危机报道培训,并在进入现场之前进行风险评估。

记者应该记住,地震是不可预测的;ICFJ 的专案经理 Fadwa Kamal 表示,在报道这些事件时保持灵活性并乐意适应变化是关键的。

她补充,摩洛哥地震发生的地区是山区地带,记者应掌握如何在崎岖蜿蜒的山路前进,特别是在地震引起的岩石滑坡后,这些道路会变得更加危险;Taïa 建议聘请熟悉这些山路的当地导游带领前行。

Kamal 亦说,记者应研究地震常见地区的地震历史,并考量地震在特定地点可能造成的在地后果。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新闻编辑室预测未来可能需要立即报道的领域。

她还建议记者在地震发生时记得 “蹲下、掩护并坚持住”。Kamal 的其他建议包括:
●确保为现场记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相关资源;
●仔细审视你要报道的区域,提前确认各个逃生、庇护与紧急应变地点,以及附近的医疗服务机构;
●与地方当局、紧急应变小组和灾害管理机构协调,请它们协助你进入限制区域;
●定时与同事和家人分享你的行程和联络信息。

打击有关地震的失实讯息

虚假和未经证实的信息往往会在灾害期间广泛传播;记者在发布任何信息之前,必须注意事实查核。

法新社数码验证记者 Yasmine Laabi 表示,在查核信息时,首先要监察事态发展,并在发布或转发信息之前跟进相关信息;并查核数据,以及交叉核实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动向。

Laabi 建议记者利用反向图像搜寻来核实多媒体内容最初发布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在地震发生的一周内,很多新闻网站都发布了一段在清真寺祈祷的视频,并声称该视频是在地震期间拍摄的。然而,豪兹地震发生在晚上11点10分,这并不是祈祷时间。

Laabi 补充,记者应关注定期与当地记者合作的媒体机构,并查询官方消息来源,以掌握有关伤亡人数的信息。

一些摩洛哥媒体已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核实信息;例如,摩洛哥新闻社推出了 “SOS 假新闻”,以监察和核实有关地震的信息。

Medi 1 亦发起了一项报道项目,以阻止有关地震的错误讯息的传播,并在其网站上创建了一个专页,专门发布有关地震的可靠信息。摩洛哥报纸出版商联合会则呼吁记者反击虚假叙述,并在报道中维持一贯的专业和伦理标准。
来源:国际记者网
作者:سفيان السعودي
编辑:程博

1082#
发表于 2023-9-13 14:50: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摩洛哥地震伤者翻倍至5530人
摩洛哥内政部12日表示,该国8日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2901人遇难、5530人受伤。然而据外媒报道,尽管世界各国政府都多次表示愿意提供援助,摩洛哥当局目前只允许来自英国、卡塔尔、西班牙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搜救队在当地开展救援工作。这一行为遭到了国内外的质疑和批评。
四国救援力量
10日,英国表示已派出60名搜救专家、4只搜救犬、救援设备和一个医疗评估小组;据《多哈新闻》报道,卡塔尔已向地震灾区派出人道主义援助、搜救队和救援车辆;西班牙国防部表示,一支由56名救援人员和4只嗅探犬组成的西班牙军事搜救队已于10日抵达摩洛哥。另一架载有30名救援人员和4只搜救犬的军用飞机也已派出;阿联酋的警察救援队和救护车队也已出动。
更多国际援助
与此同时,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多个国际,以及联合国都表示准备向摩洛哥提供援助,但正在等待当局的回应和批准。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通常通过其灾害评估和协调小组,以及国际搜索救援咨询小组等机构管理国际社会对重大灾害和紧急情况的反应。联合国机构可在接到通知后12至48小时内部署,并根据受灾国政府以及驻该国的联合国驻地协调员或人道主义协调员的请求进行派遣。
不过,摩洛哥政府尚未请求他们提供帮助。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副发言人延斯·拉尔克(Jens Laerke)12日告诉外媒,“联合国已派出一个应急专家小组,在评估、协调和响应政府领导的努力方面提供支持。这支联合国小组是应联合国摩洛哥驻地协调员的请求派出的。国际搜索救援咨询小组可响应城市搜索救援需求,但尚未收到政府的任何请求。”
拉尔克说,“应由摩洛哥当局决定他们认为必要的支持。我们将继续就这些问题与摩洛哥当局保持密切沟通。”
“绿灯从未亮起,”来自法国的无国界救援组织的创始人阿诺·弗赖斯 (Arnaud Fraisse) 说。“我们所有常年定期接受此类培训的团队成员都感到很痛苦,因为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技能。”
摩洛哥政府态度
摩洛哥内政部在10日的一份声明中说,摩洛哥最初只接受四个国家的援助是“根据对当地需求的精确评估”做出的决定,并指出这并不是拒绝接受援助。当局补充说,协调不力的援助“将适得其反”。
摩洛哥战略情报研究所所长阿拉维(Abdelmalek Alaoui)告诉外媒,他认为摩洛哥迄今为止选择性接受援助的决定背后“没有地缘政治因素”。
“从第一天起,如何引导国际援助就是讨论的核心。我们担心如果以无组织的方式获得过多援助,处理起来会非常复杂。”阿拉维补充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农村山区”。
他说:“摩洛哥欢迎所有国际援助,但援助必须有组织,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如果只有一条路,却有一列很长的物流队伍试图到达那里,必须确保援助不会雪上加霜。”
“许多人都在谈论摩洛哥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并接受援助,但我要说的是,摩洛哥并没有拒绝国际援助,我们正在努力以最佳方式引导援助,以服务于人民的最佳利益。”阿拉维说。
外界看法
有声音称,德国近些年与摩洛哥“关系紧张”。但德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德国“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摩洛哥决定暂缓接受柏林提供的援助是出于政治考虑”。他补充说,“德国和摩洛哥之间的外交关系良好。”他还指出,摩洛哥官员感谢德国提供的帮助。
红十字国际联合会的卡罗琳·霍尔特(Caroline Holt)也认为进入一些地震灾区“极其复杂”,并表示“摩洛哥政府正在采取谨慎的开放措施。”她说:“在已经混乱的情况下,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敞开大门让所有人进来,从而带来进一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混乱。”
而该组织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主任霍萨姆·埃尔沙卡维(Hossam Elsharkawi)称,虽不愿在如此困难的时刻批评摩洛哥当局,但他认为,摩洛哥“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外部帮助”。该组织正在向当地红新月会分支机构提供资金,并且也有专家团队待命,准备进入该国。
“我们有30年处理类似灾难的经验,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将需要国际援助。”埃尔沙卡维说,“迄今为止,当地的应对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他们在第三天就筋疲力尽了,他们将需要额外的帮助。”
灾民等待救援
在受灾严重的的山区,仍有大量受困居民等待救助,也引发了摩洛哥国内对于政府救援不力的批评。
一名在摩洛哥地震中失去双亲的男子贾迈勒·拉巴基(Jamal Rbaki)表示,“我们等待帮助,人们死在废墟下,但没有人帮忙。”
拉巴基说,他不明白为什么政府的救援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到达他所在的地区,也不明白为什么在震区有这么多人遭受苦难时,一些外国援助的提议尚未被接受。
他说:“这是背叛。彻头彻尾的背叛。”他补充说,在某些地区,人们仍然被困在破烂的建筑物下。
来源:搜狐网
编辑:洪韵
1081#
发表于 2023-8-23 17:06: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博

1080#
发表于 2023-8-14 23:01: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覃韵琪

1079#
发表于 2023-8-12 22:49: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说太早,就会脸疼

受不了一点,昨天在推文末尾跟大家汇报情况的时候,小图贴心地说,就不放图了,怕大家难过。言犹在耳啊……

结果今天就来放图了QAQ亲身演绎什么叫话说太早,就会脸疼……

其实昨天没放图真的没什么复杂的考虑,就是觉得一来很多书友看了真的会难过,因为我们已经难受过了。二来伤口总要包扎,不想一遍又一遍把它怼到朋友们面前,多少不太体面。三嘛中图网已经得到太多关注和帮助,朋友们也一直在评论区和后台留言支持我们,涿州同行们也都在这几天陆续赶到“案发现场”,他们发出的声音里也有我们的悲泣,他们发布的图片上也有我们的残肢和血迹。

但实在有太多朋友在问了,大部分是关心我们的现状,也有一小部分是比较合理的质疑——收到这么多的关注和帮助,到底损失几何呢?

实在很抱歉,确实是我们欠缺经验,也担心被误会为卖惨,所以没有发布太多现场图片。

但既然这次的灾难已经成为了一起如此明确的公共事件,我们就不能凭自己的任性做事,以文字描述进度实在是不够的,必须当做一个连续的、严肃的“报道”,明确让大家知道也看到仓库里的现状——确确实实,全军覆没了。

这是一张大副本仓库五号仓的全景图。换个角度是这样:



拉近一点是这样:

小图和同事已经基本脱敏,甚至可以扒拉着图片分辨里面有什么书。


不然怎么办呢,毕竟也见过叉车上阵的“大场面”了。



因为淤泥太多,这一整个仓库的书也没什么能“抢救”的了,全都要报废,所以就直接上家伙事了。


比较多的中华书局,仿佛能听到它们正在发出一些暗哑的声音。

下面这几张是发货仓,地上是大家已经下单的书籍,有打包好待发,和拣货完成正准备打包的:


这片区域有比较多的老版书:


另外还有一个小仓库,用来处理大家的退货,也堆放了一些原版书:

不少参加过线下淘书会的书友应该能认出来——


四号仓,也比较惨烈。


不知道它们经历了什么,被洪水裹着流淌了一地。
大家知道的嘛,四号仓比较多铁架子,不太好拍全景图,就只拍了这一张——


架子虽然变形了,但支撑效果不错,还有一些书没被水流冲到地上,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但还是被泡了,也只好一起报废。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对了,现场的同事人还怪好嘞,特意提醒小图跟大家说一声,在有限的阁楼货架上,二层书架的上边部分,以及三层,有一些书没被水冲到,目前人还暂时过不去,但远远看着书似乎是安好的(因为太远了所以没图),而且涿州这几天天气不错,应该也不会受潮,虽然没几本,算是微量幸存书,但咋说也是保留了一点火种吧!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心。我们要继续包扎伤口啦!

涿州的雨已经停了,太阳出来,大家一起向前看!各位晚安!

来源:中图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VMW3R5uZP6ogPpqs-ehbQ
编辑:秦克峰
1078#
发表于 2023-8-7 23:46: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秦克峰


1077#
发表于 2023-8-7 23:19: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秦克峰



1076#
发表于 2023-8-7 23:1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方周末记者痛斥涿州一镇书记:拒绝捐赠,让5000人挨饿

一条朋友圈火遍全网!多位大V都转发了这条朋友圈截图。在截图中,南方周末一位媒体工作者,在朋友圈痛骂涿州有些干部:你们但凡有点尿性,是个人,都干不出这些事……你们这些……禽兽不如……死了老百姓都要放烟花的。

一个媒体工作者本来应该是十分冷静的,但在是截图在这里,这位在知名报社工作的人,被气得脏话连篇,能想象得到他发抖的样子。







这位媒体工作者发出了严厉的指控,也相当于举报:

镇政府领导拒绝公益人士,但是当地老百姓又得不到物资,5000人处在挨饿之中。

一时间,这件事引发不小的关注。

回想之前有参与救灾的人员诉苦,在那里等了整整一天,也没有等到当地领导“分配”的点位。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也展开了讨论。王腾律师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如果信息属实,那可真有意思,作为父母官,明明自己的子民吃不上饭了,却因为害怕接受捐赠人捐赠后介入执行,而宁愿让老百姓饿肚子,拒绝捐赠,这种所谓的“父母官”,古往今来,从未缺位。

而在现场救援的人怎么说:

综合自网易号:爆角追踪
来源:聪明壹休哥(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pNvQFFK1SbuqUNQBGtnfg
编辑:秦克峰
1075#
发表于 2023-8-6 20:0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1074#
发表于 2023-8-5 21:01: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