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1:35
标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案例】
给时评作者提五个最基本的要求(转载)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上期评中评预告了“也许我会批评国内时评界”,因为“实在是有些看不过眼了”。拖了好几天,先向诸位道歉。究竟要不要写?坦率地说,也不是没有过犹豫,毕竟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以后恐怕也还得在这行混饭吃。所以拖了几天对我来说是好事,可以让我冷静下来。不过下面我在举例的时候仍然会指名道姓,一方面我们不是经常批评新闻报道中的“某官员”、“有关部门”吗?不能涉及自己就用另外一套标准;另一方面这些人都是我很敬重的时评作者,但在这篇文章,我想以批评来表达我的敬重。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此前对批评时评影响较大的是叶匡政的《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用语很直白,反对和支持的声音都不少。我对此是基本认同的,但叶文的不足之处是以揭示现象为主,而分析原因比较少。我自己偶尔也写时评,同时还是编辑,也算阅时评无数,以此为基础,谈几点写时评的要求。我以为,这是最基本的。
  
  一、明辨新闻事实
  
   如果你的评论是基于虚假的事实,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完全听信媒体报道,很多媒体是不靠谱的,很多媒体人的职业素质是值得怀疑的。众所周知的是黄静案,最后发现事实未必像先前想像的那样;我还想提的是彭宇案,最开始不管是纸媒还是电视媒体,平衡报道都做得很差:以影响最大的南京某电视栏目的节目来说,老太太一家发言的时长不到十分之一,尤其是其中一个段落,彭宇说了很长时间,轮到老太太一方,居然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就被硬生生切掉了。当时我感慨,给我同样的素材,我可以编出一个指向完全相反的片子,这个一点都不夸张。
  
   至于"张孟苏",当初也是骗倒了一大堆时评人,骗局穿帮之后,居然有时评人说"不管张孟苏的事件是否虚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弊端确实存在",难怪有人说"时评作者不要沦为耍嘴皮的诡辩家"。最近的一例是北外女生被退学。作为时评人,要有分辨的能力,这是基本功,不要说"我怎么知道这是假新闻",可供参考的指标很多:比如该媒体的公信力如何,该篇报道的质量怎样,等等。
  
  二、多收集相关资料
  
   光辨别新闻的真假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多查找背景资料。比如这次茅于轼的"廉租房论",原新闻只有一句话:"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但是茅于轼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所说的廉租房的对象是现有政策规定的具有城镇户口的贫民,还是包括了农民工在内?这些信息在新闻中都是没有的,需要自己去找。
  
   很多人完全基于这句话就开始大发评论,批评茅于轼没注意到寻租才是最关键的原因,茅于轼歧视穷人(实际上我认为单就这句话茅于轼也没错,但这涉及到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分歧,这里就不展开了)。茅于轼怎么会不懂得寻租最重要?又怎么会歧视穷人?——如果对茅于轼以往的言论和行为有所了解。比如刘洪波老师说茅于轼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争取农民工住廉租房,多大的建议,茅先生为何未说出重点,而去谈论厕所不要有,并身受舆论的炮火?是不是茅先生没有意识到他的廉租房不同于政策上的廉租房,从而忽视了一个重大的建议?"其实这哪里是新概念啊,这是茅于轼的老生常谈,而且,这不能怪茅于轼没说清楚(正如前面所说,这是访谈里面的其中一句而已,而非专论),而要怪评论者资料收集工作做得不够。
  
   而张鸣老师基于对穷人和茅于轼的了解,说"那些攻击茅于轼的伪穷人立场",我更赞成张鸣老师的看法。我认识的时评人莫之许,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据他说,写评论之前一般也会花两个小时收集相关资料,我想这是值得学习的。
  
  三、不要简化批评对象
  
   很多评论喜欢骂批评对象愚蠢、愚昧,说某件事如何荒唐,如果这些话不是意气之语,如果不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两个原因,那就是作者根本未能洞察事件背后的合理性。摄影记者卡帕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换成写时评,或可说:"如果你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你了解得不够多"。以肖志军事件为例,大多数评论都集中于签字制度,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们觉得肖志军的所作所为不可思议,所以只能习惯性地用那套法律、制度话语。而实际上的肖志军这样的人很多,他不过是知识谱系落伍而已,不是说一句"偏执"就可以完全抛开的。如果能够理解肖志军的行为模式,那这件事最有意义的讨论也许是中国的社会隔膜。
  
   再比如范美忠事件,郭松民之所以会在一虎一席谈落下风,还是在于太轻视对手了,难怪有人说会说"范美忠给时评家上了一课"。还有近期很火的《中国不高兴》,真的那么一无是处?至少我读了之后觉得不是那样的,而大多数报纸的评论都是一边倒批评该书,比如徐迅雷老师的《因为不高兴一路反到底》,有朋友跟我说文章一气呵成,读了很快意,但所以"快意",也就是出了一口气而已。我同意曹林兄所写的《"理性爱国主义"垄断理性符号太霸道》:"这是一本炒作色彩浓厚的书。""其间不乏深刻洞见和理性判断。""动不动就骂别人是"左愤",其实自己何尝不是"右愤"呢?"
  
   之所以会简单化、矮化批评对象,在我看来一是因为偷懒;二是太过放纵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等于人为把对手的水平降低,批评起来固然方便了,但“自己树靶子自己打”有什么意义呢?
  
  四、不要急于"学以致用"
  
   经常看到很多评论使用不恰当的分析工具,明显可以看出,作者是先知道了某个概念,太过急于"学以致用"。印象比较深的是几年前的曹林,经常看到他的评论引用某个政治学、经济学概念,但运用得未必恰当,比如用"边际效应递减"这个概念说姚明不应该得劳模,明显运用不当,这么说来,把盖茨评为全球最伟大的企业家也是没必要的,反正他也那么多荣誉了。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是否名正言顺?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让人别扭是因为:劳模是计划经济之下的激励机制,而姚明是市场经济的成功者。
  
   何清涟很早写过一篇《经济学理论与"屠龙术"》,批评经济学学者不搞脚踏实地的调查,只是坐在书斋纯粹靠理论发言。何清涟的批评完全适合时评人,且不说很多时评人连屠龙术还只是皮毛,远远不如何清涟批评的经济学学者。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经济学是显学,这种情况在经济评论中比较常见,很多经济评论连语气都把张五常学了个十足,但其经济学功底实在不敢恭维。所谓“厚积薄发”,这是急不得的。
  
  五、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写
  
   翻开报纸评论版,到处都是那么几个熟面孔,不仅量大,而且关注的领域也广,简直无所不通,让人惊讶。在我看来,要写好时评,首先是要熟悉,要么有专业知识,要么有生活阅历。临时抱佛脚的准备工作做得再足,也无法填补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的短板,何况很多人还基本不做准备工作。所以很多评论仔细一读,还真是"卑之无甚高论",而最可怕的不在于言常人之所言(虽然有其价值,但毕竟价值不大),而是很可能犯错。
  
   比如张鸣老师曾经写过一篇《中国观众看比赛时别乱嘘》,说奥运篮球比赛运动员罚球时中国观众的嘘声很不文明,其实如果经常看NBA,就知道这是常态,甚至可以说是篮球文化之一种。不仅仅是中国人这么做,说起来我们还是向美国人学的,即使硬要说不文明,至少也应该提到这个背景。张鸣老师这次少有的失手,很明显是因为贸然闯入不熟悉的领域。张鸣老师已是相当慎重的了,大多数评论都是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其他"万金油式"的时评作者太多,不提也罢。这点我也要自省,隔一天写一篇评中评太频繁了,虽然更多的只是综合众多评论者的意见,但也难免说错话。
  
   其实这五点并不是那么界线分明,而是互有交集,这么写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写出来希望与其他时评人、时评编辑共勉。现在时评很热,但同时又是泥沙俱下,从业者不自重,读者放弃的那一天也就不会远了。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1:54
【案例】
眼下时评的八种乱象令人担忧

2010-7-25 20:01 |

时评界八种乱象的原因既有时评人的,也有个别媒体的责任。笔者这样说,是希望大家都负起责来,把时评和时评界往“局面上生动活泼、形式上丰富多彩、秩序上井然有条理”方面引导,进而促进时评的长足发展。

    总得来说,时评界的人是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其作品流露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敬佩和由衷地感叹。在利益至上的时代,还有这等正义挞伐之人,好事,也非常难得! 不过,在时评总体情况上好的前提下,也时常见到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

其一,自树靶子,疯狂打击。有的时评人为了制造卖点和看点,时不时偷偷自树一个靶子,然后集中火力,猛裂开炮,大有不把阵地拿下,宁愿阵亡的气概。殊不知,轰炸了几天,才知道原来是个假想敌和稻草人!

其二,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有的时评人为了时评而时评,对原新闻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甚至断章取义,抓住一点立马舞刀弄枪,杀将过来,直杀得对方体无完肤,等仔细阅读和对比原新闻,才明白原来事实并非那么回事。结果,不仅冤枉了别人,也打了自己的脸。

其三,标题党大行其道。由于网络追求点击率,追求抢眼效果,制造买点和噱头,在标题上大下功夫,有的甚至违背道德准则,低谷、下流字眼充斥其中,夺人眼球,以低级趣味迎合和取悦读者。

其四,色评流行火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的人对色评趋之若鹜。不管新闻内容有没有涉及到色和性等问题,都能在文章中弄出或“裸”、或“裸奔”、或“处女”、或“荷尔蒙”、或“露底”、或“走光”、或“**”、“自慰”等脏字、色字、性字来,看上去很不舒服,甚至令人面红心跳。

其五,言过其实,夸大其辞。有的时评人为了制造买点和噱头,动辄“超强”、“震憾”、“炮轰”、“集体失语”、“集体沉沦”、“史上最牛”等,哗众取宠,夸大其辞,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实质上,有的问题几乎是时评人的臆测,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其六,跟风赶潮,进行泡沫式评论。时评人无不想充当时代的弄潮儿,绝不愿做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结果激起时评跟风赶潮,也吹出一定的时评泡沫。今天这“门”,明天那“门”,今天“炼”这,明天“炼”那,今天这“被”,明天那“被”,结果一个问题也没有被解决,有点像猴子掰玉米,到头来始终只抓到一个。

其七,玩文字游戏。有的时评人热衷玩文字游戏,经常采用“假”对“真”、“大”对“小”、“多”对“少”、“矮”对“高”等,用文字游戏做时评游戏,赚几个稿费。

其八,随意转载。有个别媒体口口声声严禁一稿多投,但是,自己却随意转载时评作者的时评,既不打招呼,也不付稿费,有的甚至把作者名字也省略了,再转几家,更有甚者可能署上了别人的姓名!很乱。

通观这八种现象,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既有时评人的责任,也有个别媒体的责任。笔者这样说,是希望大家都负起责来,把时评和时评界往“局面上生动活泼、形式上丰富多彩、秩序上井然有条理”方面引导,进而促进时评的长足发展。
                                         (本文来源:红网 。作者:沧海)


    http://news.163.com/09/0901/10/5I4C6V2V00012Q9L.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1:57
【案例】
杨恒均:中国再也不需要时评了!
2010-7-25 19:53 |

等了几十年,直到互联网出现,我才发现总算有一个地方发表不被编辑和审查的作品了。于是,辞掉了国外正规的工作,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网络小说作者。那是2004年底的事……那年,我离不惑之年只有365天了,也许是憋得太久的缘故,结果,一泄如注,一年半的时间写了《致命系列》三部曲等八、九部中长篇小说,将近130万字……
 
写到中国的苦难、灾难以及同胞的悲哀,有时我自己都被书中的故事弄得泪流满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显然已经进入状况了。小说出来后,算是得到了回报,当时网络上的读者特别是海外华人华侨给我写来一封又一封的信件,谢谢我让他们窥探了间谍世界,也让他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实际上,我后来一再坦白交代,当时我在国外创作小说,那些所谓幻想出来的故事,几乎全部是当时刊登在中国官方新闻报纸和海外中文报纸上的真实故事为原型,例如受伤后的农民工因为买不起火车票而从打工地爬了一千里路返回家乡……
 
2007年初我回到了1997年离开后很少几次回来的中国大陆,发现我竟然比在国外时更加无法了解中国了,于是接触了网络,同时才发现,在海外中文媒体甚至西方媒体中看到的新闻并不是全面的,我上网了,炒股了,泡女了……同时,我想,既然回到了大陆,应该有更丰富的创作素材,能够让我的小说更上一层楼,可是——
 
可是,我随即发现了问题,我面对了一个几千年未有之中国,在这块土地上,或者说,在这块第一次被互联网相对真实地反映出来的土地上,发生着千奇百怪的远远超过任何小说家能够想象的奇闻异事,而当山西黑窑洞的奴隶孩子暴光后,当我在网络上直视这些孩子的眼睛的时候,我几乎崩溃了,这些孩子眼中的天真和沧桑让我受不了,但更让我受不了几乎崩溃的却是:我那从小就有的要成为伟大小说家的梦想刹那间——彻底破灭了!
 
我曾经绞尽脑汁幻想出自认为超过了《悲惨世界》的凄惨故事,可是,我那些故事,如果和现实的中国相比,简直无异于歌功颂德!我崩溃,是我突然意识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任何自诩想象力丰富的小说家注定要成为笑柄。在目前的中国,除非你写奇幻小说,写第88个星球上的离奇故事,或者你每天去记录下这个地方发生的真实故事,否则,你的想象力永远无法超越在黑窑洞里儿童们那童稚的目光……
 
去年六月这个时候,我奋笔写下我2007年最牛的一篇时评《中国再也不需要小说了》,自那时起,决定封笔不写小说了。可是哥们姐们不乐意了,我就只好说忙。其实,我有自知自明啊,一篇小说要写几个月,如果我在现实中找到了原型,例如某件悲惨、或者离奇的事,等我加盐添醋地编出来了,抬头一看,却发现短短几个月里,现实世界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悲惨,更离奇的故事推陈出新……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也经过哥们姐们的多方疏导,我决定以博客为阵地写时评,一,可以配合我的博士研究项目;二,可以把我小说中准备用那些惊险故事推而广之的理念化整为零,由小说的批发转为用博客零售……
 
于是在2007年6月后,我开始把业余写作的主要时间放在时评写作上,当然,由于没有经过训练,更没有一家国内像样的报纸杂志肯接受我为专栏作家,所以说是写时评,其实只是杨氏日记而已。而且,大概因为没有篇幅限制,加上写小说讲故事啰嗦惯了,我的时评文章都偏长,结果——
 
前两天北京一个女编辑给我打电话,杨老师,我常常看你的时评……
 
那女编辑声音很好听,我又听她说“常常看”,简直是心花怒放啊,于是咳嗽一声想谦虚一两句,可是,她接下来的话却打断了我:……只是我一篇也没有看完,太长了耶……
 
心都凉透了啊,各位。可是,说实话,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否则我就不是博客杨恒均了,就可能是堂堂正正的专栏作家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网络上总算出了一帮不畏艰难险阻,要挑战自我极限,据说每一次都能够坚持阅读完我的博客,他们成为我继续写下去的精神支柱。
 
可是,网络在提速,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加速了,总体来讲,读者越来越没有耐心看长篇大论了(大家请注意,网络的发展趋势:从网络长篇小说到博客和时评,然后到微博客等等),我面临“失业”的困境……
 
写时评无非是要把事情说清楚,要让你的哥们姐们和你一样去思考,大家如果思考到一起去了,又可以去影响或者改变周围,可是,我做到了吗?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做到,可效果又如何?听说有的读者晚上看我的文章弄得无法睡好,因太长时间对着电脑而把眼睛弄坏了的,有一个读者的老婆当面向我告状,希望我不要写那么长,弄得我心里很不安,也不好受……
 
我没有改变世界,倒把我读者弄成了一个一个近视眼和夜猫子——不行,我应该写短一点,再写短一点……于是我去阅读当今时评家的文章,不错,比我的容易读,可是,有些却觉得并没有说清楚,有些也不短……
 
怎么办呢?是因为没有说清楚,还是因为太长?不知道是我们这些写时评的作者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网民们越来越不耐烦读博客了,因为——因为横空出世,互联网上出现了历史上最牛的,也是最短小精悍的“时评”——
 
就在我们胡主席发出了“以人为本”,就在大家激动得要从新找到老百姓在历史上崭新的定位的时候,那位海事局长喊出了历史上最短的一句话时评:你们老百姓算个屁!
 
就在上访户弄得一些地方贪官们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位北大的教授发出了具有科学眼光的时评:老上访户99%有精神病!
 ……

 还有迄今为止,不但比我所有的阐述党群关系,国家政权和人民关系、自由和民主等等加起来都更加牛逼的天下第一的“时评”——那是河南郑州规划局一位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的话: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这一句话让记者目瞪口呆,也让后来听到的所有的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们目瞪口呆,当然也让我杨恒均目瞪口呆……虽然大家最后都回过神来,可是回过神来的我却比任何人都多了一份伤心,一份灰心,一份绝望、一份悲哀……你们到底还让不让人活啊?
 
我写小说,你们用事实把我弄得想象力枯竭,可等我改弦易帜地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时评, 你们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却深刻得不能再深刻的一句话,点明了我用一百多万字想说清楚可至今没有说清楚的,想激起大家思考却大家都不肯思考,想让大家激动可大家就是不动的……我一个四十多岁才拿到博士的中年人啊,写那么多G8 时评,你以为我不累吗?你忍心竟然让一位小小的估计大学文凭都很山寨的副局长站出来,竟然只用那么弱弱的一句,一句啊,竟然让我痛不欲生……
 
你们,到底还让不让人我活啊,只要有你们在,我这种时评作者真是多余的,你们,怎么会那麽有才?一句话,抵得上我一百万字啊;你们,才是当之无愧的时评家啊!
 
——是你们,用言简意赅的“时评”启蒙着民众;是你们,在引导他们思考、思索和探索……是你们,用发自肺腑的一句话的“时评”,在老百姓奔向光明之路上,挥舞着前进的航标……
 
杨恒均 2009-6-20 沉重纪念《中国再也不需要小说了》问世两周年,暨沉痛悼念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封笔两周年……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33
【案例】
时代呼喊“老百姓时评”
     近年来,时评这个评论的新品种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国的党报、党刊、晚报、都市报和行业报刊纷纷开辟了时评专版、专栏。时评的昌盛,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下的政治清明,言论自由,思想解放,舆论环境宽松,同时也说明,时评这个新的评论载体越来受到公众的关注,颇受读者青睐和钟爱。
  
  但是,渐渐地读者越来越发现,时评在繁荣昌盛的同时,时评作者队伍越来越成为“脑残”,时评越来越与百姓疏远,时评越来越让人难懂,时评越来越“不好看”,所以有许许多多读者呼吁:“多些老百姓的时评”“多些草根时评”!百姓的呼吁是有一定道理的。去年春节期间,《钱江晚报》办了一个“老百姓时评”的专版,一时间许多读者纷纷下载互相传阅,拍手叫好。我说的“老百姓时评”是指时评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评论,具体说来概括如下:
  
  要多些“草根型”,少些“理论型”。从目前的时评队伍来看,不外是“专家学者型”、“媒体评论型”、“时评写手型”、“业余爱好型”。然从媒体刊用的时评来看,前三者俱多。所以时评与百姓尚有一定距离。“专家学者型”的时评人,思想深邃、理论高深,大都是从理论的高度,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阐述,尤其是从自身的专业研究高度评述时事。所以“在商言商”,有着浓厚的理论色彩,与百姓阅读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媒体评论型”的作者大都是媒体评论员,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出手快。但这些时评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相距甚远,似“评论”而“平论”,“口号”味浓,大道理多,“百姓情结”不足;“时评写手型”大都是“速记班”出身,思想敏锐,嗅觉灵敏,出手速度之快,是其他时评人无法比拟。虽然与“草根”阶层有“共同语言”,但往往“攻击一点不及其余”,象“八二迫击炮”一样往往“隔山打炮”,命中率和“杀伤力”不高。有时“王顾左右而言它”,“萝卜快了不洗泥”,口惠而实不至;“业余爱好型”时评作者,大都生活在基层,贴近百姓,但“时评”有着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站的不够“高”,语言虽犀利,但往往说话“冒黑烟”,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这样的“时评”命中率低。即使从中找出“闪光的语言”,往往只能是一句话时评,份量不足,价值不高。
  
  要少讲“黑话”,多讲“白话”。最近有一作家参加一个研讨会,会上那些“高人”满嘴的“黑话”,让他闻而所畏,不知所云。诸如满嘴的“解构”、“视域”、“维度”、“张力”……让他不知啥意思。类似的:“黑话”在时下的时评中随处可见。诸如,要求不说话为“诉求”、开始说为“滥觞”、阻拦为“遮敝”、愿望说“愿景”、转让说“让渡”、形成说“构建”、否定说“证伪”……,还有什么“整分合大背景下扩张理念凸显精神平瘠”时评标题,犹如现代天书,让人望而生畏。写时评是让看的,恰当新颖的词句,是构成文章“新”意的因素之一。有学问、有见识的人做文章,决不会排斥从国内外汲取新颖、科学、有生命的词句,但并非玄而又玄,生编硬套的词句就新颖。唐代诗人杜牧云:“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又说:“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时评中的“黑话”“天书”,大约是想显示其超凡的妙笔,以大家看不懂为深刻与新颖。时评应多些群众语言,多些“白话”,少些懵懂。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应具有通用性、大众性,多说“普通话”,摒弃“黑话”和“天书”,才能贴近读者,让受众所接受。
  
  要少议“热点”,多评“冷门”。时评作为时事评论,当然要关注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这也是时评这一评论新式武器所具有的功能。“热门”是大事,具有“轰动效应”,这是时评的好题材。但是对“热点”不妨“冷眼看”。有些“热点”具有“热效应”,具有其价值意义。诸如,“最牛钉子户”“华南虎事件”等等“热点”事件,是群众所关心的大事,关注的焦点,乘“热”而上,写成时评理所当然。可是有些“热点”纯粹是“猎奇”“搞怪”。像“颠倒歌”里一样的“人咬狗”之类新闻,并没有多少评论价值。虽然多元社会,什么猎奇搞怪的“新闻”都可以报道,但未必需要去评。像“芙蓉姐姐又脱衣”、“木子美又上床”之类,“热点”新闻只能有“狗仔队”去追。时评人却不必跟风去评,那样也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时下,只要有一个“热门”话题,诸如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上床,于是就有几十种评说,什么上床是生活所逼呀,上床是女人的魅力呀,上床是女人作贱呀等等,左角度,中角度,右角度评论一哄而起。评论的功能当然既要当“报喜鸟”,又要当“乌鸦嘴”,但却不是“张家短、李家长、隔壁的王五偷婆娘”的长舌妇,有无必要都喜欢去“捣牙。”时评当关注国家大事和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小事。群众的生产生活,油盐柴米酱醋茶之类“冷门”都是百姓的“大事”。当年,“大白菜”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至今人们记忆犹新,这看起来是“冷门”,但却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大事。时评应该多多关注牵设百姓利益的“冷门”。多些“老百姓的时评”,才是老百姓爱看想读的好时评。让我们共同写好“老百姓的时评”作出不懈努力。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也是写时评的一点粗浅体会,如有不妥,还望方家批评指点。(偶然看到,系转帖)


http://bbs.taihainet.com/showtopic-153466.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8 12:06
【案例】

观点:中国媒体开始展现犀利的一面(中文字幕)



[media=x,500,375][/media]



商业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国媒体开始顶着审查压力,涉足官员腐败等题材的报道。Raymond Zhong与《华尔街日报》社论版的Joseph Sternberg对此进行了讨论。




http://cn.wsj.com/gb/20110826/VID093928.asp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8 12:06
【案例】发散思维
[笑话]在路上捡了个鼠标垫,想配台电脑。朋友分析说:有了电脑还得买套家具,有了家具还得买套房子,有了房子还缺个女朋友,有了女朋友得结婚啊,结婚后得生孩子,生了孩子还得买奶粉啊,还要抚养你孩子长大,你孩子长大了说不定又捡一个鼠标垫,那缺的东西就更多了,我赶紧扔了那可怕的鼠标垫。。

http://www.haha.mx/joke/11192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8 12:06
【案例】社论的败笔
环球时报社评:希望骆家辉好好做“驻华大使”

2011年09月22日08:13  环球时报 微博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受到的关注,大大超过一个大使本应扮演的舆论角色。除了他对中美贸易和两国其他关系的一些态度,他个人“生活秀”激起的议论更热烈也更刺激。他乘飞机坐经济舱,身边没有大量随从,以及背双肩包、自己用优惠券买咖啡的“平民形象”,得到部分中国媒体的追捧和称赞。

  美国副总统拜登不久前花79元人民币在北京吃小吃,引起的关注非常类似。尽管这些“平民化的表现”决非像它们看上去的那样随性、简单,但中国舆论围绕他们的热议并没有兴趣触及它们背后的那些东西,舆论对官员们平民化作风的期待通过这些议论一览无余。

  如果说骆家辉们的“朴素行为”偶然被中国媒体捕捉到,他们的表现和媒体的议论都保持“纯天然”色彩,事情的有益度或许会更高些。但在骆家辉身边逐渐形成类似“狗仔队”的报道网络,他每一个行为都被媒体包装成美国官场“廉洁的细节”,事情就变味了。由于做报道的人国际知识匮乏,对看到的现象平添个人想象,一定要把骆家辉树成中国官员行为的“镜子”,一些报道的变形和失真无可避免。

  骆家辉身为大使,在中国本来就不该有太多警卫。拜登在北京街头吃碗面条的安保代价,比他在钓鱼台国宾馆里享用美食要昂贵得多。中国所有驻外大使赴任时都不会有大批随从,世界所有拜登一级的出访者都会很乐意在出访地有走进民间小食店的机会。把这些通通上升为美国政治的“廉洁”,这只能说是做这些评论的舆论环境是扭曲的。

  中国官场的官僚作风确实是严重的,一些官员喜欢前呼后拥也是事实,这为一些评论者针对骆家辉们牵强附会找材料,社会对这些评论囫囵吞枣,从而形成“骆家辉热”创造了条件。骆家辉带着家人到北京胡同里逛街,如此轻松的个人休闲都会大受赞扬,这的确挺夸张的。真实情况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不知有多少高官希望有和他一样的“北京胡同游”。

  除了中国舆论自身的问题,从骆家辉一方来说,他应有意避免自己成为中国舆论的这面“镜子”。实际上他有意无意地做了配合,或者出于他个人的偏好,或者出于美国驻华使馆“新的使命”,他似乎很享受自己在中国舆论中的“廉洁秀”,尽管他最清楚,他并没有中国互联网上宣传的那么“朴素”。

  美国驻华大使应致力于发展中美两国的关系,消除彼此的误解,而不是到中国舆论的内部纠结中积极扮演什么角色,以巧妙的方式干预中国舆论,增加中美之间新的误解和怀疑。当美国大使成为中国舆论的“政治明星”时,他自己不强化它,或者做一些“去明星化”的努力,在外交上是恰当的。

  中国积极炒作骆家辉“廉洁秀”的媒体也应当自重。批评中国官场的腐败和官僚主义尽可以找其他的场合和角度,过度美化一个外国驻华大使,尤其是当他在中国的使命“十分复杂”时,是非常不恰当的。中国媒体需要有以平常心看待骆家辉们私生活的大气和理性。

  希望骆家辉好好做美国的驻中国大使,也希望中国的一些媒体,不要把他的身份搞错了。▲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9-22/081323197696.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8 12:07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9-28 12:09 编辑

【案例】最没人性的社论
环球时报社评:先进交通不能像煤矿屡屡出事

  2011年09月28日08:17  环球时报 微博

  上海地铁10号线昨天的追尾事故致260人受伤,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发生极其相似的悲剧,实在太不应该。信号系统的万无一失并非做不到,但它在中国这么容易就被戳出大窟窿,中国人命关天的技术运行显然存在诸多疏漏。

  中国的煤矿怎么抓安全,重大伤亡还是层出不穷。地铁、动车这些快速交通系统绝不可陷入类似煤矿事故屡抓屡犯的低级循环,把人民群众的出行提速变成风险自负的无奈过程。

  动车出了问题可以减速,个别线路还可暂停运营。但让我们把上海的地铁关两天试试!那一定是这个超大城市交通的大瘫痪。事实上,地铁在上海、北京的交通中正从陪衬、配角逐渐走向主角的位置,两市的日运客量都达1000万人次左右。中国二线城市也在进入地铁时代,地铁在中国城市交通中没有退路。

  然而地铁不仅超负荷运转,还面临人才短缺、技术的成熟被其复杂性同步增加不断抵消的种种挑战。看似技术“很普通”的地铁,被迫跟着新的乘运条件不断应变,中国的地铁几乎永远都是“新的”。

  有不少专家抱怨中国地铁建得太快了,这种判断显然有道理。但中国同时面临公众对地铁的硬需求每天都在增加,这一现实与上述判断一直在顽强冲突。地铁的建设速度绝非用一纸命令就可以降下来那么简单。

  在中国搞一刀切,对地铁这么复杂的公共设施下应当“放慢”或者“快上”的绝对结论,显然都是无益的。中国或许长期面临安全风险比西方社会高一些的困境,中国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尽可能驾驭这个风险,我们得比发达社会做事更认真,避险更专注,这看似很难做到,但温州和上海这样的事故会不断倒逼我们,那些没有做到的人将一批批遭到惩罚和淘汰。

  上海已经有世界发达城市的外表,但地铁追尾、楼房失火等种种事故告诉我们,它的确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整个中国的管理仍很粗糙,当我们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快速接近发达国家的时候,它们只是中国欠发达基本现实中的一些现代化孤岛,我们因为它们产生的警惕,绝不应少于它们带给我们的骄傲。

  舆论对中国一些事物的激烈反应,标志着中国社会对安全的追求已经把西方社会作为唯一参照系。相对于中国人对生活质量的底线要求,这不能不说是划时代的进步。尽管这与中国的现实有一定脱节,但不断翻新的要求打开了中国社会的眼界,提升了中国人“活着”的起点。就像社会的演进没有回头路一样,中国人的眼睛也绝不可能再往身后看。不要抱怨民众的要求“不切实际”,任何做事者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可能快跑跟上。

  我们相信上海会以最严厉的态度追究昨天的地铁事故,不是为了平息舆论,而是致力于上海自我发展水平的升级。公众生命安全的紧要不容置辩,让2000万人的安全度都上一个台阶是多么宏大、又多么细致的使命。而在实现了基本工业化之后,这恰是“现代化”的真谛。▲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9-28/081723229249.shtml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9/2041927.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2 18:32
【案例】
赋体评论——新闻评论的创新形式

                                  柯卓英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随着世界传播格局的大变革,新闻评论同样面临挑战和机遇。时代的发展对新闻评论提出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功能的转变对新闻评论观产生一定影响,传播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催促着新闻评论的变革与创新。

   一、新闻评论与赋

    关于新闻评论的概念,范荣康先生认为:“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①]台湾林大椿先生认为:“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林大椿《新闻评论学》)丁法章先生给出的定义是: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②]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以上各家分别从文体、媒体、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给新闻评论以较全面的阐释。

    赋则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以四、六字句为主,讲求骈偶、藻饰和用典,要求声律谐协,可分为多种表现形式。骚赋产生于汉初,模拟《楚辞》创作而成,首推贾谊的《吊屈原赋》。文赋应当包括先秦两汉的古体文赋和唐宋的新体文赋,文赋主要渊源于古赋,吸收了俳赋和律体的某些形式、散文的创作方法等,体现出“以文为体”的特点。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骈散相间,并对秦汉散文进行借鉴。骈赋在魏晋六朝时期逐渐形成并得以繁荣。律赋名称之始尚不可考,律赋是唐代的新文体,其名大概出自唐五代之际。[④]敦煌俗赋源于民间,发端于先秦,受当时民间“谐隐”风俗和“主客问答”形式的影响很大,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形式。最早以赋名篇的四言诗体赋作是荀子的《赋篇》。诗体赋虽然不曾被忽略,但因数量远不及他体致分体研究未受到普遍关注。诗体赋形制方面在西汉前期比荀子赋有了较大发展,中期开始因为汉大赋的盛行基本上没有多大发展。唐代诗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总之,赋的多角度研究是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

    从以上分析来看,新闻评论和赋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赋是古代一种常用的文体,但两者在议论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著名的《阿房宫赋》就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议论性特点。古代发表评论的文体很多,散文、诗歌等文体均可以发表议论。新闻评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文体表现形式,论说文、诗歌、赋等文体均可以,只是一般都认为论说文是最普遍的适合于新闻评论的文体。唐代杜甫《戏为六绝句》、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就是诗体评论。以赋论文也古已有之,西晋陆机的《文赋》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白居易《赋赋》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篇论赋赋,其创作意图就是为科考律赋张本。所以赋可以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创新形式。

    二、赋的新闻性表现

    古代赋是具有新闻性的。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大赋最典型的作品,描写的是汉代诸侯、天子的重要活动及场面,虽属子虚乌有,但表明了赋体与重大事件有着密切关系。到了唐代一有重要事件,向天子献赋就具有了新闻实效性的特点,因而传播效果非常好。天宝十载,唐玄宗隆重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及天地,杜甫抓住时机献《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三大礼赋。杜甫创作中最善于捕捉新闻事件,许多诗歌比如三吏、三别都是极具新闻性的,而此次献赋,在新闻性、思想性、引导性等方面把握得极好,其中新闻性是最主要的一点,所以取得了显著效果,杜甫也因此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重大事件都会有文人创作赋来表达思想情感,因而同样具有新闻性。比如香港回归之际,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应邀撰写《香港回归赋》,辞赋家、文化学者高志其先生撰写了《香港回归赋》。曾任北京影视学院院长的张心豪教授创作了《香港回归赋》、《澳门回归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意义非凡,使用赋这种文体才足以表达中国人民的喜悦与自豪之感。而当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以后,许多文人学者迅速做出反应,以赋体文来表达全国人民的悲痛心情及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关爱之心,同时歌颂了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比如金学孟写有《痛哉蜀难赋》(见中国文学网),张宝林创作了《汶川震赋》(见《陕西诗词》2008年第3期)。再如重大新闻事件北京奥运会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则创作了《2008中国北京奥运赋》(见《今晚报》2008年6月3日)。这些创作都是针对当时的重大事件,因而具有新闻时效性、针对性、思想性的特点,充分表现出赋的新闻性特点。

    三、赋体评论是新闻评论之创新形式。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经济日报》新闻部张曙红先生在香港回归前夕撰写了《回归赋》作为七一要发表的社论,后来又结合长江截流重大事件创作了《大江截流赋》,这种尝试广受好评。张曙红先生认为特定的题材和特定的环境可以用特定的手法,在庆祝七一回归时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情感,用这种“赋体评论”来表达是比较恰当的,但“赋体评论”不是可以推广或者做很大延伸的一种形式,“赋体评论”就是一种特定题材的特定评论形式。

    新闻评论是不同于一般文艺评论的体裁,新闻评论具有依赖事实的新闻性、传播的时效性、论说的理论性、内容的思想性,以及传播知识的有益性等特点。而赋体文具有韵文的协畅性、语言的精美性、创作的修辞性等艺术特点。应该说新闻评论有多种表现形式,赋体评论是其中的一种,其他比如诗体评论等也是可以探索的。笔者认为赋体评论是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基本要素,以新闻性、政治性、大众性、说理性、指导性为特征,基于新闻事实而以赋体为表现形式的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创新形式。赋体评论融合了新闻评论与赋体文两种体裁,体现了新闻学与文学两门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既是对古代赋体文的继承与发展,又体现出新闻评论形式的变革与创新。

    纵观我国新闻评论的个性化、散文化、开放式、情感性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近年来有关新闻评论专著与教材的不断推出,表明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新闻评论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新闻评论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是新闻从业者的自我挑战,但由此可触发同行尝试多样化的新闻评论方式。赋体评论写作最大的难处在于新闻评论员对赋这种文体缺乏深入了解。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不仅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认真把握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而且需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掌握韵脚、平仄、典故,了解骚赋、文赋、骈赋、律赋、诗赋、俗赋等的不同分类,并学习古代各种文体的特点与长处,古为今用,灵活恰当地运用于新闻评论写作之中,同时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智能结构,促进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发展。尽管赋体评论是新闻评论形式的尝试与创新,但作为新闻评论学理论问题还是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



参考文献:



--------------------------------------------------------------------------------

[①]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③]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④]邝健行:《律赋论体》,《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原载《新闻知识》2009.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85e050100dqtq.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12 20:31
【案例】
【社会乱象】程新友:中国正在堕入“下流社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GDP已经达到40万亿人民币。经济虽然发展了,可惜底层却依旧没有出路。

曾经社会弥漫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乐观,可惜现今,固有的社会制度、固有的社会模式,已经很难有机会进入上升通道,所以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学生,即使上了大学,难有上升空间,难入主流社会!

底层青年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是最差的学校、一般的学校、就是依靠勤奋,上重点中学,也是少数。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书、买不起电脑、不能旅游、不能进艺术班学习,所以消息闭塞,孤陋寡闻,遇到自主招生,要考的素质、考的综合能力、考见多识广,他们就只有败下阵来,所以上重点大学是少数。

即使上了重点大学,他们的身心也会受到摧残,因为他们是你班上最穷的。只好拒绝各种聚会、拒绝名牌的诱惑、拒绝恋爱的诱惑,以最有限的钱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即使以优异成绩毕业,但是长期的压抑,会产生自闭、抑郁,会自卑,久而久之,人际交往能力,会产生障碍。

毕业了,要自己找工作,家里没有依靠,父母还望着他们来改变家庭命运!可惜,公开招聘形同虚设,没有人为你疏通关系,没有钱来疏通关系。由于家庭背景,就只有在社会的底层,慢慢挣扎。

固有的社会制度、社会模式、人们的思维模式,并没有给底层有上升通道,相反上升通道越来越窄。

社会利益格局基本固定,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已一目了然。赢者通吃的逻辑正在发挥效用,他们占据了最好的资源、渠道与话语权。后来者如想取而代之,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产业、人才和户籍政策、部门管理体制、社会结构分工机制、财富分配机制、行业规则和潜规则、生活与安居成本等都成为个人进步的阻碍,个人发展的代价太大,成长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天花板”,机会变得少而不均等。

赢者通吃的逻辑则让底层与“富二代”“官二代”们难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官二代、富二代从开始就享有最好的教育、医疗、生活资源,而农二代、贫二代却只能为最微薄的资源奋斗。

上行无望,另一种社会想象就是越来越突出,那就是中国社会越来越向下流动,这个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了。年轻人尤其是80后一代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流”的特征。

“下流社会”这个词原来自日本。社会学者三浦展认为,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曾引以为傲的中产阶层正在消失,世界已然出现“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的两极分化。而当今中国正在堕入他所说的“下流社会”。

如今,再也不是那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讲,社会资源早已被侵占完毕,生活没有了奔头了,得过且过,上行既然无望,不如自行堕入下流社会。

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混搭犬儒主义,“创业不如就业,就业不如被就业;经商不如做公务员,升官必然发财;打工不如啃老,反正都买不起房。”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相反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但由中流上升为上流的实属凤毛麟角,而由中流跌入下流的却大有人在。

一方面,中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人口的结构可以判断出未来的中国将会是怎样的人口结构。上有老、下有小的故事,已经从计划生育政策的80后群体看到,他们在各行各业打拼,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位幼儿,这样的家庭结构,你说他们会有多高的消费意愿?如果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贷款,他们对全盘人生又拥有多少热情?这场梦刚刚开始,梦的第一层还是父母健康、孩子可爱的美梦,而在盗梦空间结束时却总是以噩梦收场。

一方面,“涨”似乎可以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词汇,在房价涨、电价涨、菜价涨的年代里,只有工资不涨。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二十年前,在上海的公园里,年轻人在尽情的欢歌笑舞;二十年后,公园已被老人占领,年轻人不见踪影,他们已被生活的压力磨灭了热情。

二十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吃上国家粮,成为人上人,不为未来而担忧;二十年后,毕业即失业,即使就业,也为房子、车子、票子三座大山压迫,穷于奔波,再无别的人生追求。

这一个原本要成为社会中坚的群体,一个原本要承前启后的人群,一个以80后的标签在全国掀起讨论的群体,如今已经哑火。

而80后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早已赚够了资本,在最近的第三代移民潮中,你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选择了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离开中国,有的甚至带着荣誉,更重要的是带着金钱。

“上层逃离、中层下流、底层沦陷”的大剧已经在中国拉开序幕。

当代中国社会,从上往下、从外往里看,景色迷人,莺歌燕舞,如日中天,“风景这边独好”;从下往上、从里至外看,破坏与堕落百出,危机与混乱并存,“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新一代人选择不再坚守信念时,当底层青年上升没有空间时,下流社会真得挡不住吗?

当一个社会,上层在逃离,中层在下流,底层在沦陷时,这个社会能让人看到希望吗?

这个社会会好起来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0-15 12:46
【案例】社论的伦理
坏球时报社论:希望美国人好好做一个“游客”

38638 次点击
371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远方的河 于 2011-10-14 18:50:3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一个无名美国游客受到的关注,大大超过一个游客本应扮演的舆论角色。她在西湖所谓救起一个自杀者的“侠女形象”,得到部分中国媒体和网名的追捧和称赞。

  如果说这些美国人的“英雄行为”偶然被中国媒体捕捉到,他们的表现和媒体的议论都保持“纯天然”色彩,事情的有益度或许会更高些。但在对这个游客行为的报道,被媒体包装成美国人“高尚的细节”,事情就变味了。由于做报道的人国际知识匮乏,对看到的现象平添个人想象,一定要把这个美国人的救人行为树成中国人行为的“镜子”,一些报道的变形和失真无可避免。

  中国人的一些道德水准确实是严重的,一些人见死不救也是事实,这为一些评论者针对美国人牵强附会找材料,社会对这些评论囫囵吞枣,从而形成“美国救人热”创造了条件。一个水性很好甚至对西湖仰慕已久的美国游泳运动员不过附带救了一个想自杀的生活失意者,如此的个人行为都会大受赞扬,这的确挺夸张的。真实情况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希望有和她一样的“在西湖畅游”。

  除了中国舆论自身的问题,从那个美国人一方来说,她应有意避免自己成为中国舆论的这面“镜子”。实际上他有意无意地做了配合,或者出于他个人的偏好,或者出于美国人颠覆中国“新的使命”,她似乎很享受自己在中国舆论中的“英雄秀”,甚至四处张扬自己是美国人,尽管她最清楚,她并没有中国互联网上宣传的那么“伟大”。

  美国游客应该遵守中国法律,而不是到中国舆论的内部纠结中积极扮演什么角色,以巧妙的方式干预中国舆论,增加中美之间新的误解和怀疑。当一个普通美国人成为中国舆论的“明星”时,她自己不强化它,或者做一些“去明星化”的努力,在道德上是恰当的。

  中国积极炒作这个美国人“救人秀”的媒体也应当自重。批评中国的腐败和道德沦丧尽可以找其他的场合和角度,过度美化一个外国游客,尤其是当她在中国的使命“十分复杂”时,是非常不恰当的。中国媒体需要有以平常心看待这个美国游客行为的大气和理性。

  希望这个还留在中国的美国人好好做一个游客,也希望中国的一些媒体,不要把她的身份搞错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e=1&1=1#7842003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0-15 12:48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1-10-15 12:53 编辑

这样的讨论在二战时期,重庆也有过讨论,一个美国士兵,跳入长江去抢救一个中国落水妇女,当这个美国士兵回到岸边,发现他的衣物钱包都被中国人偷走,
很不幸,我们民族现在还没有进步。

美国游客应该遵守中国法律
——————————————
救你中国的人反倒成了不遵守你中国的法律?

楼主确实涉嫌侵权, 这分明是环球时报专用体

===============

请待我向胡总提出最真挚的歉意。

这真是报纸上的文章?

呵呵


模仿的文风,非常环球时报!!!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29 13:09
【案例】
菲律宾外长反驳环球时报的文章是“不负责任”

3096 次点击
20 个回复
2011/10/28 2:10:2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菲律宾民众示威抗议中国对南中国海申明主权

    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沙里欧向菲律宾媒体表示,中国官方媒体向其他争夺南海主权国家发出“杀一儆百”的评论,像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武力恫吓声明,这与菲律宾的立场背道而驰。他强调,菲律宾寻求透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法治方式解决西菲律宾海主权争议。法治是在争议海域推动和平与公平的有效工具。

    菲律宾总统府、外交部及国防部基于主权考量,于今年6月把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

    另据报道:在“环球时报”这篇评论见报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曾经回应表示,媒体有权自由发表评论,但希望他们扮演建设性的角色。她说,中国奉行的是睦邻友好的合作观及和平发展战略。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787525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29 18:56
【案例】新闻评论的逻辑思维
龙志:转发微博。
@吕明合[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一直警惕那种简单粗暴的归纳法:一个小孩被撞、几名路人没看到或漠视,就等于人民集体冷漠;一个老太碰瓷讹诈,就怀疑整个社会沉沦。甚至号召公权来介入私域,再树几个感动中国的道德典范。其实善的力量根植于人性、从未离开。以我观之,公民参与公益的热情和自觉一直在进步,虽然有那么多的体制障碍。 转发(3)|评论(1)6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3)| 收藏|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 23:56
【案例】
王佳微博:回复@Vic维克:恩,不挡道也是体制优越性 //@Vic维克:上次某个节目有人就这么问了好像,然后某领导好像说的是,得益于网球中心的放人,这是体制的优越性等等,哈哈,当时我就乐了 //@王佳微博:CCAV这无耻已不是一点点 //@任孟山: 搞不懂
@萧山博士[url=http://weibo.com/verify][/url]:【CCAV绝对是媒体界的奇葩!有图有真相!】对于睁眼说瞎话什么的,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娜姐作为体制外的榜样竟然被用来赞颂体制。
转发(146)|评论(52)今天 22:16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2 10:09
【案例】漫画体时评
【时评漫画】河南宋基会在郑州建造巨型宋庆龄雕像,宋基会回应称,雕像并非宋庆龄,而是“黄河女儿”。对于资金来源的质疑,宋基会相关人士称,资金是企业捐赠,跟善款无关。11月7日,广州美院方面表示,他们曾与宋基会签下雕像制作合同,在建雕塑就是宋庆龄。 http://163.fm/JzLBM6c @朱慧卿漫画



2011-11-09 12:00 来自享拍微博通 原文转发(5) | 原文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2 10:11
【案例】
话题:倪萍回应画作拍出百万元高价:那是做慈善[查看原文]

湘军哥 [网易北京市朝阳区网友]: 2011-11-12 09:12:45 发表
天朝志.冠希列传
陈冠希者,字勃久,号克洞子,又曰巨阳先生,天朝异制府人氏。冠希诞日,多有异象。是时,有青龙于其母上。俄而,诞下一肉物,形如巨阳。其父异之,欲弃,刹那间化为婴儿,不哭。祖翁喜之,曰:天降之,必冠乡里,希贵者也。故名之冠希。
冠希幼,招宠,上下溺之。时家资殷实,玩乐无忧,喜与女子同游,尚蒙昧,止搂抱。及长,以貌俊闻之乡里,常有处子卖身求一霄之爱,冠希一一纳之,尽欢而散。稍壮,冠希以貌从伶,名动府内,天朝亦有闻之。冠希年少,难持盛名,骄之,以天下美女皆为其妻妾。有倡伶兄弟曰谢霆锋者,妻柏汁美也。冠希见之,骚欲难奈,屡诱之,得。日夜操练,淫风艳雨,忘归。冠希齐人多矣,唯此女最中意,好怀旧,床第欢娱多摄录存于器。
一日,存器疵,冠希不精此道,请专能人士理之。未料,器中所存多女欢娱影像皆泄之。一时之间,冠希声名狼藉,遁出倡伶间。
冠希遁日久矣,近与嫩伶从旧事,躁动天下。居京长沙郡军哥闻之,记以粗略笔墨,男女勿蹈,惜之戒之。
顶[10]
http://comment.ent.163.com/ent2_ ... tml?keyfrom=pUsert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2 18:47
【案例】逻辑推演错误
姜春康:转:萨达姆在地窖里被拖出来绞死,本-拉登在卧室被打死拖出来,卡扎菲在下水道里被拖出来打死。。。。。这充分说明,宅男一般都死得很惨。
转发(4)| 收藏| 评论(1) 8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2 18:49
【案例】意见高度一致的危害
惊鸿照影的出版部落嗑://@红袖也添乱: //@孟庆德: //@老金曰: 甚是。哲学称之为:独断论与多元论之别。 //@郑克强: 这种思维方式比较独特,犹太人鼓励独立思考啊。
@应飚杭州[url=http://weibo.com/verify][/url]:犹太人规定:判处死刑时,如果审判官意见一致,则判决无效。这颠覆了固有观念,也显示这个民族的智慧。他们具有从所有角度来观察问题的传统,也与崇尚中庸之道不无关系。他们认为,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对人类非常重要。从中得到启示:对棘手问题做出判断要靠智慧,综合各方意见,一边倒可能是不全面的。 转发(123)|评论(31)11月11日 06:25 来自皮皮时光机
转发| 收藏| 评论 10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3 10:18
【案例】
2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评论员李铁:美国大使馆发放特殊环境津贴,补偿在华使馆人员的伤害。评论员的心理创伤嘛,也可以这样解决。哈哈
@笑蜀[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中大讲课讲到评论员的心理康复问题。认为评论员跟灾难记者类似,接触的题材往往是苦难,这容易造成精神伤害,而社会并无相应康复机制。若不能自我平𗗾,必放大伤害,走向绝望和偏执,并把这情绪传递给社会。不要只浸泡在媒体狂欢中,多体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真的都那么苦大仇深么? 转发(53)|评论(24)28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 收藏| 评论 2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5 11:10
【案例】新闻评论作者的责任意识
我的杂文缘   
2011-11-14 22:15:00
张鸣

最早接触杂文,是中学课本上的鲁迅文字。不过那时候正赶上文革,学校都不正经上课,鲁迅的文字,多少有点拗口,老师稀里糊涂地教,学生稀里糊涂地学,其实没人正经教正经学。生字都没认全,课程就过去了——反正也不考试,学校的主要事务是学工,学农,对于我们黑龙江兵团的学校而言,就是农忙时节帮连队干活。所以,即使像我这样公认爱读书的人,对课本上的杂文,也不甚了了。 真正喜欢上杂文,是文革末期。农场里爱看书的人多了起来,各有各的圈子,在圈子里传看各种禁书,小说居多,但也有散文,诗歌和杂文。这种时候,我有机会看到了鲁迅的单行本。先是看小说,然后杂文。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杂文,圈子里流传的书少,逮着什么看什么。活了十几岁,经历了文革初期的动荡,也算有了点社会阅历,对于鲁迅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很是入眼。正好这时候我负责给学校出板报,写大批判文章,看到鲁迅,新痒手痒,试着写几篇登到板报上。学生倒是欢迎,学校领导不高兴了,于是只好收手,继续大批判。 中学毕业,文革还没结束。我因为闯了祸,惹出文字狱,中学毕业证都没得到,就给发到一个偏远的兵团连队养猪。连队不比学校,里面没书。天天看着猪,无聊到极点,年轻,干的活再重,也有大量的富裕时间。带来的几本书,已经看烂了。好在连队还有个图书室,里面有一套鲁迅全集,是孤岛版的,里面有杂文,有小说,有学术著作还有翻译作品。其中,杂文的分量很大。于是,我就跟连队的文书(她负责图书管理)磨,开始一本本地借,后来整套都借出来了。横竖有的是时间,可以让我翻来覆去地看,看个够。那个时候,鲁迅杂文中的某些篇章,我都可以背下来。无论是谁,只消提及鲁迅的话,我就知道                              我的杂文缘

                                 它出自何篇。文革末期,兵团的知青中,流行打架,比谁会打,流行下棋,到处找人下,比试,掐尖。还有就是比试看谁博学,看谁读的古书多,谁看的外国小说多,谁的成语典故多,还有一项是比谁知道的鲁迅文字多。当年我在我们那一带,已经有了点读书的名气,因此,经常有知青前来比试,扬言掐尖。我的运气好,几乎每次都让挑战者铩羽而归,这其中,鲁迅的功劳最大,因为他在很多杂文中用了好些典故,我能反复看,连带着把典故也弄明白了点。虽然是一知半解,但蒙知青足够了。 后来,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再后来,做了所谓的学者。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认为学者是不能写别的文字的,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我当然也不能免俗,所以,有好长时间,一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学者,在故纸堆里吃灰,乐在其中。杂文,被彻底搁在了脑后。唯一跟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放纵一下自己的笔,让文字好看一点。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想过后来会跟杂文有什么关系,打死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被人称为杂文家。 我再次跟杂文结缘,是因为大学在上个世纪末,突然开始变糟了。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官僚挟带金钱的操弄下,变得乌烟瘴气。身在其中的我,气愤难消,不知不觉中,嘴上的牢骚发多了,就会写在纸上。正好那一阵我写学术文化随笔有了点小名气,好些报刊约我写专栏,写来写去,我的随笔也有了怨气。于是有报人就建议,干脆你写时评算了,想骂就直截了当地骂。 这个主意很好,于是我在教书之余,写随笔,随笔之余写时评。有些时评或者随笔,过于金刚怒目了,人们就管它们叫杂文。渐渐的,杂文是越来越多,几个杂文选刊,都在选,而且好些编杂文的高手,年末也都选我的杂文。于是,在杂文圈子里, 张鸣

最早接触杂文,是中学课本上的鲁迅文字。不过那时候正赶上文革,学校都不正经上课,鲁迅的文字,多少有点拗口,老师稀里糊涂地教,学生稀里糊涂地学,其实没人正经教正经学。生字都没认全,课程就过去了——反正也不考试,学校的主要事务是学工,学农,对于我们黑龙江兵团的学校而言,就是农忙时节帮连队干活。所以,即使像我这样公认爱读书的人,对课本上的杂文,也不甚了了。

我就成了杂文家了。成名成家,人之所愿,但做成一个杂文家,对一个学者而言,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好些人口中不说,眼睛里含着讽刺。 不过,在当今之世,这个多事之秋,尽管有这么些的人讥讽嘲笑,想让我收手重回象牙塔,不再用杂文管人间的烂事,似乎是不大可能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做学院派好,还是做入世派好,我真的想不明白,也没工夫去研究这方面的理论,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我的良心不容许我转回去,真的再次躲进象牙塔,不问人间疾苦,我会很难受。而且事实上,现在中国的学界,也没有什么象牙塔了,大家都在捞,捞钱,捞权。学者本身,已经变成了我杂文抨击的对象。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太明白什么是杂文。我只是在写,写出来的东西,人家说我是杂文,就是杂文了。至于我,无非是写点东西,表达一种声音,发泄一种情感,只要表达出来,发泄出来,也就尽够了。
真正喜欢上杂文,是文革末期。农场里爱看书的人多了起来,各有各的圈子,在圈子里传看各种禁书,小说居多,但也有散文,诗歌和杂文。这种时候,我有机会看到了鲁迅的单行本。先是看小说,然后杂文。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杂文,圈子里流传的书少,逮着什么看什么。活了十几岁,经历了文革初期的动荡,也算有了点社会阅历,对于鲁迅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很是入眼。正好这时候我负责给学校出板报,写大批判文章,看到鲁迅,新痒手痒,试着写几篇登到板报上。学生倒是欢迎,学校领导不高兴了,于是只好收手,继续大批判。

我就成了杂文家了。成名成家,人之所愿,但做成一个杂文家,对一个学者而言,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好些人口中不说,眼睛里含着讽刺。 不过,在当今之世,这个多事之秋,尽管有这么些的人讥讽嘲笑,想让我收手重回象牙塔,不再用杂文管人间的烂事,似乎是不大可能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做学院派好,还是做入世派好,我真的想不明白,也没工夫去研究这方面的理论,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我的良心不容许我转回去,真的再次躲进象牙塔,不问人间疾苦,我会很难受。而且事实上,现在中国的学界,也没有什么象牙塔了,大家都在捞,捞钱,捞权。学者本身,已经变成了我杂文抨击的对象。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太明白什么是杂文。我只是在写,写出来的东西,人家说我是杂文,就是杂文了。至于我,无非是写点东西,表达一种声音,发泄一种情感,只要表达出来,发泄出来,也就尽够了。 中学毕业,文革还没结束。我因为闯了祸,惹出文字狱,中学毕业证都没得到,就给发到一个偏远的兵团连队养猪。连队不比学校,里面没书。天天看着猪,无聊到极点,年轻,干的活再重,也有大量的富裕时间。带来的几本书,已经看烂了。好在连队还有个图书室,里面有一套鲁迅全集,是孤岛版的,里面有杂文,有小说,有学术著作还有翻译作品。其中,杂文的分量很大。于是,我就跟连队的文书(她负责图书管理)磨,开始一本本地借,后来整套都借出来了。横竖有的是时间,可以让我翻来覆去地看,看个够。那个时候,鲁迅杂文中的某些篇章,我都可以背下来。无论是谁,只消提及鲁迅的话,我就知道它出自何篇。文革末期,兵团的知青中,流行打架,比谁会打,流行下棋,到处找人下,比试,掐尖。还有就是比试看谁博学,看谁读的古书多,谁看的外国小说多,谁的成语典故多,还有一项是比谁知道的鲁迅文字多。当年我在我们那一带,已经有了点读书的名气,因此,经常有知青前来比试,扬言掐尖。我的运气好,几乎每次都让挑战者铩羽而归,这其中,鲁迅的功劳最大,因为他在很多杂文中用了好些典故,我能反复看,连带着把典故也弄明白了点。虽然是一知半解,但蒙知青足够了。

后来,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再后来,做了所谓的学者。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认为学者是不能写别的文字的,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我当然也不能免俗,所以,有好长时间,一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学者,在故纸堆里吃灰,乐在其中。杂文,被彻底搁在了脑后。唯一跟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放纵一下自己的笔,让文字好看一点。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想过后来会跟杂文有什么关系,打死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被人称为杂文家。

我再次跟杂文结缘,是因为大学在上个世纪末,突然开始变糟了。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官僚挟带金钱的操弄下,变得乌烟瘴气。身在其中的我,气愤难消,不知不觉中,嘴上的牢骚发多了,就会写在纸上。正好那一阵我写学术文化随笔有了点小名气,好些报刊约我写专栏,写来写去,我的随笔也有了怨气。于是有报人就建议,干脆你写时评算了,想骂就直截了当地骂。

它出自何篇。文革末期,兵团的知青中,流行打架,比谁会打,流行下棋,到处找人下,比试,掐尖。还有就是比试看谁博学,看谁读的古书多,谁看的外国小说多,谁的成语典故多,还有一项是比谁知道的鲁迅文字多。当年我在我们那一带,已经有了点读书的名气,因此,经常有知青前来比试,扬言掐尖。我的运气好,几乎每次都让挑战者铩羽而归,这其中,鲁迅的功劳最大,因为他在很多杂文中用了好些典故,我能反复看,连带着把典故也弄明白了点。虽然是一知半解,但蒙知青足够了。 后来,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再后来,做了所谓的学者。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认为学者是不能写别的文字的,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我当然也不能免俗,所以,有好长时间,一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学者,在故纸堆里吃灰,乐在其中。杂文,被彻底搁在了脑后。唯一跟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放纵一下自己的笔,让文字好看一点。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想过后来会跟杂文有什么关系,打死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被人称为杂文家。 我再次跟杂文结缘,是因为大学在上个世纪末,突然开始变糟了。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官僚挟带金钱的操弄下,变得乌烟瘴气。身在其中的我,气愤难消,不知不觉中,嘴上的牢骚发多了,就会写在纸上。正好那一阵我写学术文化随笔有了点小名气,好些报刊约我写专栏,写来写去,我的随笔也有了怨气。于是有报人就建议,干脆你写时评算了,想骂就直截了当地骂。 这个主意很好,于是我在教书之余,写随笔,随笔之余写时评。有些时评或者随笔,过于金刚怒目了,人们就管它们叫杂文。渐渐的,杂文是越来越多,几个杂文选刊,都在选,而且好些编杂文的高手,年末也都选我的杂文。于是,在杂文圈子里, 这个主意很好,于是我在教书之余,写随笔,随笔之余写时评。有些时评或者随笔,过于金刚怒目了,人们就管它们叫杂文。渐渐的,杂文是越来越多,几个杂文选刊,都在选,而且好些编杂文的高手,年末也都选我的杂文。于是,在杂文圈子里,我就成了杂文家了。成名成家,人之所愿,但做成一个杂文家,对一个学者而言,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好些人口中不说,眼睛里含着讽刺。

不过,在当今之世,这个多事之秋,尽管有这么些的人讥讽嘲笑,想让我收手重回象牙塔,不再用杂文管人间的烂事,似乎是不大可能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做学院派好,还是做入世派好,我真的想不明白,也没工夫去研究这方面的理论,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我的良心不容许我转回去,真的再次躲进象牙塔,不问人间疾苦,我会很难受。而且事实上,现在中国的学界,也没有什么象牙塔了,大家都在捞,捞钱,捞权。学者本身,已经变成了我杂文抨击的对象。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太明白什么是杂文。我只是在写,写出来的东西,人家说我是杂文,就是杂文了。至于我,无非是写点东西,表达一种声音,发泄一种情感,只要表达出来,发泄出来,也就尽够了。
http://zhangmingbk.blog.163.com/ ... 65220111014101505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5 20:08
《信息时报》评论部主编椿桦与时评作者在线交流写作经验

发表于 2010-9-16 14:49 |

本帖最后由 雷绍儒 于 2010-9-16 14:55 编辑




(雷绍儒 报道 整理)

  9月16日上午10点至12点,《信息时报》评论部主编椿桦应邀在“评论天下论坛”与时评作者就时评写作经验、时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在线交流。交流开始前,已有不少时评作者跟帖将自己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留言,等待椿桦老师的解答。上午10点,交流正式开始,椿桦老师就作者所提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回答,为作者答疑解惑,时评作者均表示受益匪浅。由于在线交流作者的问题较多,椿桦老师将原定的两个小时交流时间延长,直到接近13点的时候,此次在线交流圆满结束。



椿桦简介:

原名汪春华,安徽望江县人。新闻工作者、专栏作家。曾先后为《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现代快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撰写时评专栏。著有畅销文集《舆论尖刀》。新著《异论中国》2010年8月中出版上市。现居广州,系《信息时报》评论部主编。



交流开始:



椿桦:

  各位好:很高兴、很荣幸在这跟大伙儿一起聊天。感谢版主老刁的邀请,提供了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不过,今天挑的这个时间好象不怎么好啊!偏偏今天小区里帖出了停电通知,随时都有可能停电,真他妈太巧了。万一真的停电了,我会马上赶去报社,完成在线交流。不管参加的人多还是人少,我都会跟大家聊到中午12点。

  我这里所谈的对时评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见解,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信息时报对时评的用稿标准,对其他报纸未必适用。大家姑妄听之。另外,只要是跟时评有关的话题,咱们都可以聊,包括对我本人选稿用稿的疑问。

顺便强调一下,我谈的问题,都是小道理,绝不讲大道理。我认为,小道理往往更实用。呵呵!



吴帅:
  1,为什么有人稿子越写越好,越发越好,但有些人越写越差,越来越难发稿,原因是什么?5年后,时评还能成为一种谋生的工作吗?
  2,如果看过我的稿子,您觉得我文章的最大毛病,次要毛病是什么?


椿桦:

  第一个问题好回答:你多看看那些你认为稿子越写越好、越发越多的大牛们的文章即可。5年后,时评是否能作为谋生工具?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写时评,不要把境界定得那么高,很多情况下,谋生的意义大于“仗义执言”或者“民粹”的意义。我认为5年后,时评这碗饭仍然有得吃,而且有可能会吃得更好。因为,时评见证了社会言论的开放,言论开放程度的提高,又会反作用于时评的发展。另外,随着作者们维权意识的觉醒,网络媒体免费转载的历史将终结,到时,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将付费用稿。

  吴帅的第二个问题:你的稿子,信息时报也编发过几篇。这几篇稿子基本符合我们的定位:本地化、平民化。但以个人之见,我对你的稿子的总体印象是:中规中矩,缺乏激情。现在是信息垃圾时代,现代人生活与工作节奏快,对于没有激情,不能给人的阅读带来快感的信息,基本都会忽略不看的。阅读的快感从何而来?我认为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方面的问题,我在下面会慢慢提到。





张大路:

  我要问一个找话题的问题(这或许就是小虾与大牛之间的差距)

  有时候很苦恼。苦恼什么呢?对着电脑,在网易、新浪与搜狐之间找来找去,两三个小时也找不到一篇值得下手的新闻进行评论。也有的时候,觉得值得一评的话题实在太多了,可是第二天再一看见报的稿子,自己写的新闻由头竟然没有一个报纸选用。

  不过,据我揣摩,好像编辑比较喜好这样几个类型的新闻:教育类,比如开学接送啊,还有像什么“齐全哥”以及教育免费,还有就是高考公平;医疗类,像什么药价、医疗纠纷;官员类,像什么贪官啊,还有官员搞什么政策出来;房价类~~~~~~~

  想请椿桦编辑站在时评编辑的角度,给小虾们讲一堂选题课,重点讲解一下选新闻的窍门。

  一是,在当天新闻非常非常淡的情况,应该怎么下手选新闻;

  二是,在当天新闻非常非常多的情况,应该怎么下手选新闻。


椿桦:

  张大路的问题提得很有代表性,非常值得讨论。找选题的重要性,事关一篇评论的“生死”,所以马虎不得。以我所见,我觉得大家任何时候,都应当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这是应对选题困惑的一个重要手段。

  热点新闻有时候的确很多,有时候又很少,甚至没有。而时评投稿,又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过程,这时候“逆向思维”可以帮上大忙,它可以让文章脱颖而出,也可以让普通的新闻选题变得不普通。

  当天热点新闻很多时,你选稿的原则,应当以该新闻是否与群众生活有关系,奇闻趣事如果仅仅是奇趣,可以放弃。一个热点题材,很多人评论,让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就很重要——这时候,不妨多看看网友跟帖,当绝大多数网友反对某事情时,你是否可以尝试赞成?一个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同样,评论版也不能迎合多数普通读者的认知水平,人云亦云。你的标新立异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甚至能说得很生动,很好看,被选用机会就会大于多数持相同观点的人。这是“逆向思维”的作用,这个作用在新闻平淡时也可以运用。

  写时评,要始终保持惊奇的心态。有这种心态,就可以在所谓平淡的新闻中发现不平淡的观点。打个比方,几乎每年都会暴雨成灾,甚至破夺命的新闻,官方按惯例都会发布相关数字。这个新闻够“平淡”的吧?但我记得范大中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我忘了,但思路我还记得——他质疑,为什么每次灾害都发生相同的夺命问题?官方难道仅仅只是公布数字,而不注重防范,以至于相同死亡年年上演,年年公布?这个质问,就很不“平淡”。





宣华华:

  请椿桦牛多谈谈“逆向思维”吧,最好能具体的举几个印象比较深的文章


椿桦:

  我认为“逆向思维”,不只是反向思维,在时评写作中,还算是一种“旁门左道”,任何小事情,都有可能通过它,而发现大问题。

  这个问题值得多谈,但具体事例,我没有准备。找几个我有印象的说说吧。

  东莞火车站工作人员帮助乘客越窗进车事件,导致站长免职。这个事情,多数人以民粹的姿态,赞扬工作人员,指责上有处理不公。这符合多数普通民众的感情。但只有极少数人唱反调,认为上级处理得对。我印象较深的是刘洪波的一篇文章,他说,在没有出事故的情况下,大家当然赞扬工作人员,如果出了事故,人们可能反过来指责工作人员做得不对。所以我认为,时评作者不要怕自己的立场惹怒公众,不要怕被骂,只要认为自己的道理讲得通,可以跟多数人的暴力作斗争。

  关于面粉添加剂问题,多数人都认为加了有害健康。但时评作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这时候,如果反过来部:不加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呢?我们应当论证不加添加剂的可能性——呵呵,我所持的就是这个观点。





老刁:

  请教椿桦一个问题,信息时报上登的时评文章明显不同与其他报刊。是什么让您喜欢登载那样的文章?能否结合一篇具体的文章谈谈那种风格的文章比传统时评文章有何优势,有哪些地方是您感觉不甚满意的?谢谢!

椿桦:

  信息时报的评论定位是本地化、平民化,从2009年开始,我们侧重于选择关于本地选题的评论,但基本上每天也会选一篇甚至两篇国内热点评论的来稿。我们的评论风格与其他报纸的确有一点区别。区别在——不拘一格。我们拒绝格式化的时评文本,拒绝按套路写作。时下的评论套路,也不能怪作者,而是许多媒体需要这样,你不这样,他也要给你改成这样。

  信息时报的评论定位是本地化、平民化,从2009年开始,我们侧重于选择关于本地选题的评论,但基本上每天也会选一篇甚至两篇国内热点评论的来稿。我们的评论风格与其他报纸的确有一点区别。区别在——不拘一格。我们拒绝格式化的时评文本,拒绝按套路写作。时下的评论套路,也不能怪作者,而是许多媒体需要这样,你不这样,他也要给你改成这样。
  所谓格式化文本,就是新闻一开篇就复制新闻导语,然后注明出处,所谓倒叙、插叙等手法,在这个文本中,是无效的。

  严格来说,复制新闻导语,不那么太合法——导语是新闻记者写的,你完成照抄下来,我总是觉得不太合适。所以,我提倡,新闻的由头,要作者自己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来提炼。允许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同时,新闻由头不一定出现在开头,根据作者评论的需要,它可以出现在新闻中间,甚至可以出现在新闻的结尾处。呵呵,这种做法,可能不够主流,大家听听就算了。

  另外,本报评论要求,不讲大道理,要讲小道理,讲实用的道理,评论不为批评而批评。语言当然希望活泼些,有文采些,能给人想象的空间则最好了。呵呵!





皇甫天:

  我也想问的是,编辑们都是怎样选择新闻题材的。还有,好像信息时报比较侧重本地评论,在本地题材方面是怎样选取,又有怎样的侧重。比如我在在语言、风格方面的把握能力比较弱,在这方面信息时报有什么要求。


椿桦:

  呵呵,你的问题,我在跟其他人的答问中一并提了。顺便强调一下,信息时报由于侧重本地,而且时评文本跟其他报纸略有区别,因此,专门为本报供稿的自由撰稿人,几乎没有。所以,本报多为定向约稿。但每天也会一点点位置发国内评论的来稿,同时,供本地评论来稿,也会优先采用。





姜德斌:

  写久了,会感觉有些疲累,似乎遇到瓶颈,该怎么调整和突破?同样的话题写过很多次,但是新闻依旧会出现,问题还存在,又该如何写出新意来?


椿桦:

  您后面的问题,我在答复其他朋友的提问时,也说了一些心得,您可以看看,参考一下。关于上面一个问题,想突破自己,必须多读书——你也说到,写久了,觉得疲劳。如果你每天都把时间花在写稿,看新闻,和工作之上,当然会累,也当然没法突破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你适当停停笔,多看看书,多思考或研究优秀的文章之亮点。

  我认为,提高发稿量,不在于稿子写得多,而在于精。每一篇文章写出来,至少都要让自己非常满意。因为,差的稿子,会降低作者知编辑及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即使写得多,也多为无用功。

  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时评写作。





皇甫天:

  作为出过书的牛叉,能否谈谈时评写作积累如何导向出书??或者说,平常写时评多了,怎样才能提拔到出书的高度??能否介绍下出书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其中甘苦!谢谢!


椿桦:

  呵呵,说到这里,我顺便卖一下广告:昨天出版社发来好消息——《异论中国》在当当网卖断货了,昨天要求紧急补货。当当网半个月前提走大约两三百本书,在半个月的时间就卖光了。加上其他的书店,估计销量不错。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当然,《异论中国》的畅销,不是时评的幸运,因为我并没将他包装成时评作品。大家通过平时的阅读经验也可以留意到,时评集是很难畅销的。
  所以,写时评,不一定非得出书。同样,出不了书,也不代表你的时评写得不好。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问过我。
  我的两本书:《舆论尖刀》、《异论中国》的出版很顺利,第一本,是出版商通过我的博客主动联系我的;第二本,是我找出版社,出版社立马应承下来了。整个出版的运作,都是出版社自己投资和包装,我个人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如果说有困难或者甘苦,那就是,《舆论尖刀》出版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来自上面的压力。批评的声音不少,书的发行遇到了一些措折,一位宣传部门的阅评专家甚至发出了:“舆论尖刀到底要刺谁”的声音。

  在这里,我顺便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应出版社邀请,我今年开始主编《中国年度时评》一书,2010年度的正在选稿中,大家如果有兴趣将作品编进本书,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其他人的作品给我,这样,大家的优秀作品都有机会成书。具体推荐标准、方法,及邮箱,我稍后在这里独家公布。





雷绍儒:

  写评论一年多了,感觉现在媒体特别喜欢发一些生涩难懂的评论,评论不是对新闻的解读吗?应该更让普通受众易懂不是吗?
  我和同样写评论的室友都觉得,评论应该向那种语言简练、流畅、同时蕴含着大道理的方向发展,也有编辑曾对我说,评论应该向着杂文的方向发展。
  请问椿桦老师,您觉得今后评论应该走向哪种方向呢?


椿桦:

  你遇到的困惑,至少在信息时报,不成其为困惑。的确,现在有些评论写得生涩难懂,这主要是语言风格的差异,有些作者的思维可能跟一般人不同,语言特别的绕。但不管怎么样,评论让多数人无法看懂,是不成功的。同时,这样的评论不可能是主流。
  我认为,评论不仅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而且我还认为,评论语言中甚至不宜出现长句,那些复句、句群什么的,最好不要用。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因为时间的紧张感,让许多人不愿意在一文章语言上花时间琢磨。呵呵!
  时评文本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多元的。可以写成杂文,甚至也可以写成随笔。鲁迅的杂文,在当时那个时代,其实就是时评。时评,就是时事评论,只要是评说时事,什么形式都行,甚至打油诗都可以。杂文选刊上,现在选的许多是时评,甚至还有打油诗、小小说什么的。我认为这很好,如果有足够的版面,我愿意提倡时评形式的多样化.





堂吉韦德:

  为什么很多报纸都把时评版撤了,这说明时评的市场在萎缩吗?


椿桦:

  不会,个别地方领导的不开明,并不会阻挡“革命”的宏流,哈哈!





Laisulon:

  想问一下春华老师,一般会看新人的来稿吗?是否有用稿惯性,有时候自己文章的观点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观点惊人相似,却往往没有发~~~~~~~~~~~~~


椿桦:

  不瞒您说,用稿惯性大多数编辑都有,优秀的老作者往往都能获得优秀阅稿权。同等条件下,老作者文章被选用的几率要大些。但是你也得注意到,老作者也经历过“新作者”的时期不是?所以,总体来说,机会都是平等。新作者的文章水平超过老作者的话,肯定会选新作者的,因为稿子好看,是编辑的最高标准,你不知道,编辑发现一篇好文章,内心的喜悦有多强。





粟海:

  汪老师好!请问如何制作一个好标题?谢谢。


椿桦:

  好标题,首先要有好观点,这是前提。至于如何把标题做得引人注目,让编辑从茫茫稿海中一眼发现,不妨参考我的以下建议:

  一是,标题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二是,标题字数少,言简意赅,字数以控制在13个字以内为宜。

  三是,可想法创造一些概念,例如,沙井无盖而夺命,标题中可概括“杀井”。再如,广州取消出租车0.5元燃油附加费,你可以将“五毛”这个词弄到标题中,五岳散人给我们写过这篇评论,标题是:有违民意的“五毛”不会长久。它一语双关,没有任何政治风险,反而让官方像哑巴吞了黄莲般难受。这种技巧,不妨多用。





金石:

  时评的无力感挫败感,可能是每个写手都遇到过的问题。请问椿编有这个体会么,如果你也遇到了,怎样解脱,尤其你是专门从事这个工作的。谢谢。


椿桦:

  不知道您的“无力感挫败感”是何意。是指时评发表了,对舆论的影响不大,官员置之不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大道理。作者们更重视的是文章能够发表,至于能否产生社会影响,那是附加的价值,有更好,没有,不会也不应当有“挫败感”。





宣华华:

  椿桦牛身为作者和编辑,自己难道对时评本身没有一些困惑吗??


椿桦:

  呵呵,很少思考这问题。我现在本身写稿不多,一来工作忙,现在主要精力用于编书、写书。二来,约稿很多,但我基本只保持两三篇的写稿量,都是命题作文,以后可能还会减少。我写了十来年的时评,实话说,也的确有些累了。没时间,加累,算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哈哈!





司马童:

  迟到了,不知椿桦还在不在:你是怎么看待同城专投这个问题,作为缺乏所谓用稿根据地的非牛类作者,让他如何确定稿投谁家?


椿桦:

  延长一下时间,再回答题一下这个问题:同城专投,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作者遵守诚信很重要。你宁可牺牲一部分发稿的几率,最好也遵守这个底线,不要给编辑形成“这个作者喜欢同城多投”的印象,这样的话,最终只会减少发稿几率。全国那么多媒体,也不少那几家嘛!

  至于如何定向投稿,这看你的文章适合哪个媒体。例如,文风活泼,且评论广州新闻的,可以考虑信息时报。严肃且宏大叙事的,可以投南方都市报,诸如此类。有空的话,不妨研究一下自己主合作媒体的用稿定位与文章风格。





张大路:

  感谢椿桦老师的回答。再提一个问题:

  就以前段时间金陵晚报报道了南京一个两岁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上垄断行业班,出手两百万给他买了一套房为例,当时媒体一片讨伐的声音。我当时还很奇怪,怎么在报纸上没看到这则新闻,后来在该报的电子版子仔细查找,结果发现,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倒是真的有,但是,所刊登的版面并不是新闻版块。你们能猜到在哪个版吗?房地产广告版。

这下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这个明明就是开发商为宣传房子所用的软文,以证明房子多么多么好卖

  可大家伙傻了八叽地冲上去一阵猛批评,这么个评论法,最后失去的难道不是时评的公信力吗?

  如果依然这么干下去,会不会有这样一天----一提到时评,人家就说:哦,那是一帮愤青撒野的地方。不过,有人对于我的这个观点,认为时评要有热情,其次才是客观冷静

  请问作为编辑,您认为时评应该怎么把握火候

椿桦:

  最后一个问题。新闻虽然有广告之嫌,但只要有评论价值,是可以评的。作者的眼里不该有广告与非广告之分,只要觉得有话可说即可。许多名人作秀,炒作,不也是广告么,但还是有不少人评论啊!有的人,甚至专门针对广告提出批评呢,呵呵!

  避免无效评论,应当注意的不是选题,而是观点是否有价值,有突破。昨天,我看到一篇来稿评论“性感城市”,作者的主题是:评性感城市,吃饱了撑的——这样的评论,我估计应属于无效评论。




交流结束



椿桦:

  不好意思,最后,我学下某大人物的话:耽误大家吃饭时间了!呵呵,限于时间,在线交流结束吧!如有问题没有应答到,请多原谅。感谢大家的信任,感谢大家花时间在这听我废话。俺的发言如有不妥,请多提意见——我保证不会跟你翻脸:)哈哈!再见!




    原交流贴地址:http://pinglun.5d6d.com/thread-239-1-1.html                    


收藏 分享 00 0 支持 反对  

  管理 点评回复 引用 编辑 文章推送 TOP

  

张亚蓉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张亚蓉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11-4 注册时间2010-5-17 阅读权限30 精华0 积分225 帖子101  
中级会员



IP  编辑  禁止  帖子
沙发  发表于 2010-11-5 13:36 | 只看该作者
哎呀 终于看完了!眼睛都花了哇!不知道这个网站能不能把字变大点,加粗点哦。好 准备写时评 抢饭碗去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8 09:48
【案例】逻辑推理
@老鬼阿定[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五毛式逻辑:1,A:这鸡蛋真难吃。B:请拿出建设性的意见来,有本事你下个好吃的蛋来。2,A:这鸡蛋真难吃。B:下蛋的是一只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鸡。3,A:这鸡蛋真难吃。B:比前年的蛋已经进步很多了。4,A:这鸡蛋真难吃。B:你就是吃这鸡蛋长大的,你有什么权力说这蛋不好吃?http://t.cn/S2Dixh

转发(19)|评论(7)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29 17:45
【案例】
“限广令”就是计划思维下的蛋
2011年11月29日 16:07:21
作者:魏英杰 编辑:胡韵 星评

       

提要:“限广令”的政策合理性及其效果仍然让人怀疑。从政策本身来说,广电总局作为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监管部门,当然可以推出这个规定那个规定,但其是否具有政策合理性,还得看相关规定是否合乎行业发展规律。


  继发布“限娱令”后,广电总局再出重拳,祭出“限广令”。据此,自2012年元旦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将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时,忍不住八卦了一下。我发了条微博说,要把相关禁令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放在一起看,才能看出其中端倪。因为这次全会的关键词之一是建设文化强国,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所以“限娱令”当是配合贯彻落实《决定》的一个具体措施。

  如今看来,这确实不是开玩笑。针对“限广令”,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限广令”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能够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公益文化服务的职能。值得注意,和以往广电总局发布的各式各样的文件通知有所不同,这次“限广令”以《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的形式下发。“规格”不一样,更可见其重视程度。

  既便如此,“限广令”的政策合理性及其效果仍然让人怀疑。从政策本身来说,广电总局作为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监管部门,当然可以推出这个规定那个规定,但其是否具有政策合理性,还得看相关规定是否合乎行业发展规律。这就有必要厘清,内地电视台究竟是个公益性机构还是营利性机构。答案是,内地电视台既不是纯粹的公益性机构,但也不是完全的市场化机构,而是二者的“混合体”。

  从社会属性上讲,电视台固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不过,这不仅不妨碍,而且也难以遏制电视台追求盈利的冲动。问题很简单,内地电视台并不靠财政拨款养活,所以就必须允许人家找市场讨口饭吃。更何况,着眼于文化体制改革,依赖于市场且承担一定公益性职能,这将是文化事业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意味着,管理部门虽然可以要求各地电视台更多体现其公益性属性,但除非政府把电视台养起来,否则没有理由禁止电视台进行商业活动。

  说到这里,问题就相对清楚了。广电总局既然不允许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那么就有必要评估,相关政策将给电视台造成多大经济损失,而这种损失是否可能危及其生存。如果一味依靠行政强制提高电视台的公益性,却不顾电视台的死活,这种政策要么将遭到明里暗里的抵制,要么管理部门只能以另外的妥协或补偿来换取这种利益牺牲。

  这里所谓的妥协,很可能会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即有关部门允许或默许电视台从其他方面找补损失。而所谓补偿,最简单办法是给予电视台一定财政补贴。当然,这是不太可能的。否则的话,观众肯定会追问:不让电视台从广告客户那掏钱,却让老百姓掏钱(财政补贴当然是老百姓的钱),这算哪门子道理?从以往经验看,各地电视台总是有办法规避政策,或者另外开辟“战场”。例如,广电总局不允许播放哪类电视剧了,电视台就大肆拍摄和播放另一类电视剧,搞到观众连叫恶心为止。

  娱乐这东西就像野草一样,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因为,娱乐精神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情感,不可能因一纸禁令就销声匿迹。“娱乐至死”固然问题不小,“按计划娱乐”的坏处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过度娱乐会让人意志消沉,规定只能怎么娱乐,却将让一个社会变得毫无生趣。就此而言,“限广令”和“限娱令”一样,都是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计划性思维下的蛋。说到底,已经一脚踩进商业竞争领域的内地电视台,无论如何都难以抵挡市场的诱惑。“限广令”的最终结局,至此便已一目了然。(摘自《经济观察网》)


http://viewpoint.inewsweek.cn/commentary/commentary-659.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7 22:03
【案例】
某报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李克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07日 06 版)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日在官网同时发出声明,称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并承认企业在互联互通及价格上存在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整改提速降费。这意味着在严肃的执法面前,电信、联通两巨头已公开承认“垄断”的客观存在,表明对其近一个月的宽带接入领域反垄断调查已取得重大进展。(《中国青年报》12月6日)
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声明不能改变垄断的事实,更不能因为企业“服软”就中止反垄断调查,而应继续进行并切实打破垄断,使国内上网资费降至合理水平。此时此刻,笔者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既然当事企业均已承认垄断事实,承认上网费用存在垄断高价,那此前公开向央视叫板、否认“垄断”存在的某报,是否也该就自己的公开偏袒和颠倒是非向“人民”坦诚道歉呢?
央视曝出国家发改委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消息后,某报便利用巨幅版面为两大电信巨头鸣冤叫屈,并借员工之口对国家职能部门对电信、联通相关行为的“垄断”定性表达了强烈不满——“难以接受”,“震惊!冤枉!委屈!无奈!”还从“基本概念厘清了吗”、“垄断事实查明了吗”、“全球行情吃准了吗”、“新闻素养丢掉了吗”四方面反驳央视报道,声称“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
某报可谓慷慨激昂、义正词严,俨然央视发布了“假消息”。然而,让公众意想不到,或许连某报自己也不曾想到的,是该报发表如此义正词严的辩解文章仅仅20天后,倒是电信、联通两大巨头自己“服软”了。至此,真相已基本明了,到底是谁没有“厘清基本概念”,是谁没有“吃准全球行情”,又是谁“丢掉了新闻素养”,恐怕全国人民也都心明眼亮了。
新闻媒体应主动行使监督权。它应当是客观公正的,要为公众代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然而,我国个别媒体受部门办报体制的影响,时时处处以部门利益为导向,罔顾事实和伦理,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经常站在公众利益的对立面,维护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其媒体良知和社会公信力早已不复存在。
显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领域是否存在垄断,已不是理论上的争议,目前不仅早有广大消费者的反映和投诉,也有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立案调查,还有当事人公开的承认。这些意味着,此前某报否定垄断的辩解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强词夺理,变成了部门和企业利益的代言人,因此应向公众公开道歉。


http://zqb.cyol.com/html/2011-12/07/nw.D110000zgqnb_20111207_4-06.htm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0 18:27
【案例】
王明轩:哈哈,据我听知,鲨鱼的牙有很多颗,而且脱落后还能再长出来!这可能才是该漫画的真实含义! //@赵客观天 // @瑾瑜先生 : // @西贝日尧宝盖儿丁 // @北京联通黑莓 :// @matop3 : 传神!// @雷宾建
◆◆@冷溪近卫团[url=http://club.weibo.com/intro][/url]:国外对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反垄断的漫画,真传神啊!
转发(638)|评论(103)12月9日 23:50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11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2-26 15:00
民主就是不攀亲
在一个大多数人素质低得来远光灯都不关,少数领导素质高得来车队压着双黄线走直线,大多数人素质低得来一辈子都没见过选票,少数领导素质高得来已悄悄买到船票……的末法情结国家里,我也觉得革命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我还觉得,说某人没读过书就不能发表个人观点,跟说没学习过中央文件就不能谈国家大事,一样的愚不可及。


我反对暴力革命。但这个菜刀都实名的国家自1949以后便没有暴力革命,那些对生活忿忿不平的人偶尔上演非常6+1,还来不及起义,便就义。剩下的暴民,在维稳密奏折子里其实人数理论上有十三亿。他们所要,不过工资高一些物价低一些,安全感多一些税收少一些,这正是国家在新闻联播里天天真诚表示的,传说中的公平正义。这样的强弱分明,你还要说,民主和自由这些制度是相当的有害呀,你们素质低……大家很难不邪恶地想起不知是否伪托王朔所说的:一群太监在谈论,房事多伤身啊,幸好我们阉了的。我举这样一个段子,可见素质实在低,但这并不影响我反对暴力革命,追求温和民主,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参选。可见素质低不一定就不能搞民主。


暴力革命其实都是高素质的人干的,比如朱闯、李闯和毛闯,低素质的人才去干民主和自由,比如曼德拉和哈维尔。民主从来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它只是公平一点的财富分配机制,通俗来讲,民主普世论就是公司里谁干得好谁拿得多,民主素质论就是年终时却对你说,你长得可是太难看了,少拿点,跪安吧。

我只是讲些故事。2001年我去埃及,金字塔附近可是脏乱差,骗子巨多,牵骆驼的小孩常利用你的异域情怀让你骑着骆驼,以胡夫金字塔为背景拍照,然后猛抽骆驼撒丫子开跑,等跑到沙漠边缘,小孩就问你要MONEY、MONEY,沙子底下还忽然钻出来一群阿拉丁般的剽悍男子,把你的兜掏光才行。大街上汽车闯红灯、交警收黑钱这些低素质,也很常见。可大家知道,十年后那里发生了什么。
开个经济片区会议都要封掉三条街的交通状况下,总说中国人不适合搞民主是因为还不关远光灯,总拿灯光管制来说民主的事,就很不好玩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灯光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叫朝鲜。 那里人民穿戴整齐,那里人民上公车秩序井然,那里的人民随便在墙上写字,也会被叫去问话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至于东亚地区容易出现暴君,我迅速在脑中搜索了一下亚洲地图,不知道暴君指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还是羞对国人就跳崖自杀的韩国卢武铉,是有点丑闻就集体辞职的日本内阁,还是顺应大势释放了昂山素姬的吴登盛将军。要知道,现在连成吉思汗的蒙古,都从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主动民主了。 我觉得中国人的民主素质在提高。不要说中国还有两亿五千万不开化的人群,你得看到乌坎那些人不过是些渔民、妇孺、打工仔……剩下的我无需答,林祖銮已帮我们答。有人问,难道你看不见基层选村长的贿选,甚至杀人的。我看见了。这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但过去真在睡觉,现在至少是装睡,装睡就是民主基础,比叫不醒好。 你只是说革命,他说革命就是暴力;你改说民主,他就说咱们的尺寸跟那个叫民主的洋妞不合适,还是与国情互相自摸好些;你说那就改革,他稍微满意些,还是要交待一下必须等上面通知,而上面,在中国其实是个虚拟词。我觉得说天鹅绒革命在中国没消费基础,是一个奇特的逻辑。因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苹果机且已把它追成了街机,坐地铁都要抱本乔布斯传而不是铁人王进喜,看外国电影都要看原声而不是译制版才有腔调的国度,你说祖先在我们身体内早安插好了一个独特的阀门,只接受产品,不接受思想,只知道故事,不接受民主的感染,这在制造原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中国人要的是自己过得爽的自由,要的是猪哼哼的权利。这有错吗,要知道全世界人民都自私,民主不是学雷锋,民主只是要一个都能自保的底线,你帮他们划分合理。勒庞这本《乌合之众》扒的是全人类劣根性的皮,不单中国人,美国人的祖先也这个蛋性。五月花号船上那102名由清教徒、工人、农民、渔民、契约奴组成的乌合之众,能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中国目前的民众素质并不比那群流亡者低,为什么不能拥有民主,否则怎么解释那么多中国人在动车、汶川地震、免费午餐、救助尘肺病,以及涌向那个村、那道坎的身影。中国人的自由观有一点跟世界相通,一直在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不用再惧怕老婆刚怀了个孩子就冲进来一群人把她拖到人流室,肉身普及一道基本国策;不再惧怕孩子上学坐上校车的时候,也是坐上了孝车,你自己坐上了动车,就是坐上了买一送一的灵车;也不再惧怕好容易摆个烧烤摊,城管上来就把你打成肉串;更不会惧怕,你不过说了上面这些话,忽然不仅帖子不见了,而且整个的人都不见了…… 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天赋权利,为什么要拒绝权利。 真正促使我想谈一谈的话题是:一人一票真的中国最大的急迫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一个误会,我愿意这样看这个逻辑:一人一票当然不是最急迫,但它是最重要。最急迫是上班打卡领工资生病了赶紧去医院,你得第一时间去做;最重要就是,你十年前就想到十年后你的权利。不要眼里只有最急迫,没有最重要,不要被政府GDP成功教育,活得太急,煎得太急。 有人问,当选人大代表对你那么重要吗。这是一个误会,我

2003年我在美国的波特兰,那个信仰东正教的清静的城市里却有很多醉汉,有天晚上我跟同事金焱就被一个喝醉的流浪汉追赶,面目凶狠地要钱,当时我觉得美国确实乱得要垮了。第二天我在大街上又看到一群流浪汉,排着队在投票箱前面红耳赤地争论着什么,我也觉得很鄙夷,内心深深地表示支持伊拉克。可是大家知道,民主的美国没有被醉鬼和流浪汉搞垮,禁酒和收容制度严格的伊拉克垮了。

开个经济片区会议都要封掉三条街的交通状况下,总说中国人不适合搞民主是因为还不关远光灯,总拿灯光管制来说民主的事,就很不好玩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灯光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叫朝鲜。 那里人民穿戴整齐,那里人民上公车秩序井然,那里的人民随便在墙上写字,也会被叫去问话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至于东亚地区容易出现暴君,我迅速在脑中搜索了一下亚洲地图,不知道暴君指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还是羞对国人就跳崖自杀的韩国卢武铉,是有点丑闻就集体辞职的日本内阁,还是顺应大势释放了昂山素姬的吴登盛将军。要知道,现在连成吉思汗的蒙古,都从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主动民主了。 我觉得中国人的民主素质在提高。不要说中国还有两亿五千万不开化的人群,你得看到乌坎那些人不过是些渔民、妇孺、打工仔……剩下的我无需答,林祖銮已帮我们答。有人问,难道你看不见基层选村长的贿选,甚至杀人的。我看见了。这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但过去真在睡觉,现在至少是装睡,装睡就是民主基础,比叫不醒好。 你只是说革命,他说革命就是暴力;你改说民主,他就说咱们的尺寸跟那个叫民主的洋妞不合适,还是与国情互相自摸好些;你说那就改革,他稍微满意些,还是要交待一下必须等上面通知,而上面,在中国其实是个虚拟词。我觉得说天鹅绒革命在中国没消费基础,是一个奇特的逻辑。因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苹果机且已把它追成了街机,坐地铁都要抱本乔布斯传而不是铁人王进喜,看外国电影都要看原声而不是译制版才有腔调的国度,你说祖先在我们身体内早安插好了一个独特的阀门,只接受产品,不接受思想,只知道故事,不接受民主的感染,这在制造原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中国人要的是自己过得爽的自由,要的是猪哼哼的权利。这有错吗,要知道全世界人民都自私,民主不是学雷锋,民主只是要一个都能自保的底线,你帮他们划分合理。勒庞这本《乌合之众》扒的是全人类劣根性的皮,不单中国人,美国人的祖先也这个蛋性。五月花号船上那102名由清教徒、工人、农民、渔民、契约奴组成的乌合之众,能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中国目前的民众素质并不比那群流亡者低,为什么不能拥有民主,否则怎么解释那么多中国人在动车、汶川地震、免费午餐、救助尘肺病,以及涌向那个村、那道坎的身影。中国人的自由观有一点跟世界相通,一直在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不用再惧怕老婆刚怀了个孩子就冲进来一群人把她拖到人流室,肉身普及一道基本国策;不再惧怕孩子上学坐上校车的时候,也是坐上了孝车,你自己坐上了动车,就是坐上了买一送一的灵车;也不再惧怕好容易摆个烧烤摊,城管上来就把你打成肉串;更不会惧怕,你不过说了上面这些话,忽然不仅帖子不见了,而且整个的人都不见了…… 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天赋权利,为什么要拒绝权利。 真正促使我想谈一谈的话题是:一人一票真的中国最大的急迫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一个误会,我愿意这样看这个逻辑:一人一票当然不是最急迫,但它是最重要。最急迫是上班打卡领工资生病了赶紧去医院,你得第一时间去做;最重要就是,你十年前就想到十年后你的权利。不要眼里只有最急迫,没有最重要,不要被政府GDP成功教育,活得太急,煎得太急。 有人问,当选人大代表对你那么重要吗。这是一个误会,我
互联网这么发达,中国人办出国护照也不需要三代以上的政审,我们轻易可以知道素质低的利比亚、南非、缅甸甚至曾为我们不屑的越南都民主了。也知道民主国家其实也挺多鸡贼。罗马到处都是小偷,巴黎遍地狗屎、美国的哈雷机师们也常常不关远光灯还放着烧包级的加强低音炮……所以素质论、国民性其实是很扯的话题,否则你解释不了同宗同族原本素质也低的香港人,为什么能在狭窄的铜锣湾大道能够秩序井然;台湾这个小岛,国民党一直说“中国人劣根性都很丑陋,不能急,慢慢等吧”,忽然就民主正果了。龙应台当年确实写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来抱怨中国人的民主隐忧,台湾一度海鲜垃圾成山。台湾的报界早年也报道过当地人不习惯关远光灯。可民主就是这么怪,你动起真格,大街的情形比想像得快得多。因为,制度是因,远光灯是果。

在警车有事没事都喜欢拉一下警笛表示威严,军车总以打南海的架势冲过红灯,仅仅开个经济片区会议都要封掉三条街的交通状况下,总说中国人不适合搞民主是因为还不关远光灯,总拿灯光管制来说民主的事,就很不好玩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灯光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叫朝鲜。
开个经济片区会议都要封掉三条街的交通状况下,总说中国人不适合搞民主是因为还不关远光灯,总拿灯光管制来说民主的事,就很不好玩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灯光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叫朝鲜。 那里人民穿戴整齐,那里人民上公车秩序井然,那里的人民随便在墙上写字,也会被叫去问话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至于东亚地区容易出现暴君,我迅速在脑中搜索了一下亚洲地图,不知道暴君指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还是羞对国人就跳崖自杀的韩国卢武铉,是有点丑闻就集体辞职的日本内阁,还是顺应大势释放了昂山素姬的吴登盛将军。要知道,现在连成吉思汗的蒙古,都从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主动民主了。 我觉得中国人的民主素质在提高。不要说中国还有两亿五千万不开化的人群,你得看到乌坎那些人不过是些渔民、妇孺、打工仔……剩下的我无需答,林祖銮已帮我们答。有人问,难道你看不见基层选村长的贿选,甚至杀人的。我看见了。这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但过去真在睡觉,现在至少是装睡,装睡就是民主基础,比叫不醒好。 你只是说革命,他说革命就是暴力;你改说民主,他就说咱们的尺寸跟那个叫民主的洋妞不合适,还是与国情互相自摸好些;你说那就改革,他稍微满意些,还是要交待一下必须等上面通知,而上面,在中国其实是个虚拟词。我觉得说天鹅绒革命在中国没消费基础,是一个奇特的逻辑。因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苹果机且已把它追成了街机,坐地铁都要抱本乔布斯传而不是铁人王进喜,看外国电影都要看原声而不是译制版才有腔调的国度,你说祖先在我们身体内早安插好了一个独特的阀门,只接受产品,不接受思想,只知道故事,不接受民主的感染,这在制造原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中国人要的是自己过得爽的自由,要的是猪哼哼的权利。这有错吗,要知道全世界人民都自私,民主不是学雷锋,民主只是要一个都能自保的底线,你帮他们划分合理。勒庞这本《乌合之众》扒的是全人类劣根性的皮,不单中国人,美国人的祖先也这个蛋性。五月花号船上那102名由清教徒、工人、农民、渔民、契约奴组成的乌合之众,能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中国目前的民众素质并不比那群流亡者低,为什么不能拥有民主,否则怎么解释那么多中国人在动车、汶川地震、免费午餐、救助尘肺病,以及涌向那个村、那道坎的身影。中国人的自由观有一点跟世界相通,一直在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不用再惧怕老婆刚怀了个孩子就冲进来一群人把她拖到人流室,肉身普及一道基本国策;不再惧怕孩子上学坐上校车的时候,也是坐上了孝车,你自己坐上了动车,就是坐上了买一送一的灵车;也不再惧怕好容易摆个烧烤摊,城管上来就把你打成肉串;更不会惧怕,你不过说了上面这些话,忽然不仅帖子不见了,而且整个的人都不见了…… 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天赋权利,为什么要拒绝权利。 真正促使我想谈一谈的话题是:一人一票真的中国最大的急迫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一个误会,我愿意这样看这个逻辑:一人一票当然不是最急迫,但它是最重要。最急迫是上班打卡领工资生病了赶紧去医院,你得第一时间去做;最重要就是,你十年前就想到十年后你的权利。不要眼里只有最急迫,没有最重要,不要被政府GDP成功教育,活得太急,煎得太急。 有人问,当选人大代表对你那么重要吗。这是一个误会,我

那里人民穿戴整齐,那里人民上公车秩序井然,那里的人民随便在墙上写字,也会被叫去问话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至于东亚地区容易出现暴君,我迅速在脑中搜索了一下亚洲地图,不知道暴君指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还是羞对国人就跳崖自杀的韩国卢武铉,是有点丑闻就集体辞职的日本内阁,还是顺应大势释放了昂山素姬的吴登盛将军。要知道,现在连成吉思汗的蒙古,都从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主动民主了。


我觉得中国人的民主素质在提高。不要说中国还有两亿五千万不开化的人群,你得看到乌坎那些人不过是些渔民、妇孺、打工仔……剩下的我无需答,林祖銮已帮我们答。有人问,难道你看不见基层选村长的贿选,甚至杀人的。我看见了。这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但过去真在睡觉,现在至少是装睡,装睡就是民主基础,比叫不醒好。

你只是说革命,他说革命就是暴力;你改说民主,他就说咱们的尺寸跟那个叫民主的洋妞不合适,还是与国情互相自摸好些;你说那就改革,他稍微满意些,还是要交待一下必须等上面通知,而上面,在中国其实是个虚拟词。我觉得说天鹅绒革命在中国没消费基础,是一个奇特的逻辑。因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苹果机且已把它追成了街机,坐地铁都要抱本乔布斯传而不是铁人王进喜,看外国电影都要看原声而不是译制版才有腔调的国度,你说祖先在我们身体内早安插好了一个独特的阀门,只接受产品,不接受思想,只知道故事,不接受民主的感染,这在制造原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在一个大多数人素质低得来远光灯都不关,少数领导素质高得来车队压着双黄线走直线,大多数人素质低得来一辈子都没见过选票,少数领导素质高得来已悄悄买到船票……的末法情结国家里,我也觉得革命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我还觉得,说某人没读过书就不能发表个人观点,跟说没学习过中央文件就不能谈国家大事,一样的愚不可及。 我反对暴力革命。但这个菜刀都实名的国家自1949以后便没有暴力革命,那些对生活忿忿不平的人偶尔上演非常6+1,还来不及起义,便就义。剩下的暴民,在维稳密奏折子里其实人数理论上有十三亿。他们所要,不过工资高一些物价低一些,安全感多一些税收少一些,这正是国家在新闻联播里天天真诚表示的,传说中的公平正义。这样的强弱分明,你还要说,民主和自由这些制度是相当的有害呀,你们素质低……大家很难不邪恶地想起不知是否伪托王朔所说的:一群太监在谈论,房事多伤身啊,幸好我们阉了的。我举这样一个段子,可见素质实在低,但这并不影响我反对暴力革命,追求温和民主,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参选。可见素质低不一定就不能搞民主。 暴力革命其实都是高素质的人干的,比如朱闯、李闯和毛闯,低素质的人才去干民主和自由,比如曼德拉和哈维尔。民主从来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它只是公平一点的财富分配机制,通俗来讲,民主普世论就是公司里谁干得好谁拿得多,民主素质论就是年终时却对你说,你长得可是太难看了,少拿点,跪安吧。 我只是讲些故事。2001年我去埃及,金字塔附近可是脏乱差,骗子巨多,牵骆驼的小孩常利用你的异域情怀让你骑着骆驼,以胡夫金字塔为背景拍照,然后猛抽骆驼撒丫子开跑,等跑到沙漠边缘,小孩就问你要MONEY、MONEY,沙子底下还忽然钻出来一群阿拉丁般的剽悍男子,把你的兜掏光才行。大街上汽车闯红灯、交警收黑钱这些低素质,也很常见。可大家知道,十年后那里发生了什么。 2003年我在美国的波特兰,那个信仰东正教的清静的城市里却有很多醉汉,有天晚上我跟同事金焱就被一个喝醉的流浪汉追赶,面目凶狠地要钱,当时我觉得美国确实乱得要垮了。第二天我在大街上又看到一群流浪汉,排着队在投票箱前面红耳赤地争论着什么,我也觉得很鄙夷,内心深深地表示支持伊拉克。可是大家知道,民主的美国没有被醉鬼和流浪汉搞垮,禁酒和收容制度严格的伊拉克垮了。 互联网这么发达,中国人办出国护照也不需要三代以上的政审,我们轻易可以知道素质低的利比亚、南非、缅甸甚至曾为我们不屑的越南都民主了。也知道民主国家其实也挺多鸡贼。罗马到处都是小偷,巴黎遍地狗屎、美国的哈雷机师们也常常不关远光灯还放着烧包级的加强低音炮……所以素质论、国民性其实是很扯的话题,否则你解释不了同宗同族原本素质也低的香港人,为什么能在狭窄的铜锣湾大道能够秩序井然;台湾这个小岛,国民党一直说“中国人劣根性都很丑陋,不能急,慢慢等吧”,忽然就民主正果了。龙应台当年确实写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来抱怨中国人的民主隐忧,台湾一度海鲜垃圾成山。台湾的报界早年也报道过当地人不习惯关远光灯。可民主就是这么怪,你动起真格,大街的情形比想像得快得多。因为,制度是因,远光灯是果。 在警车有事没事都喜欢拉一下警笛表示威严,军车总以打南海的架势冲过红灯,仅仅

中国人要的是自己过得爽的自由,要的是猪哼哼的权利。这有错吗,要知道全世界人民都自私,民主不是学雷锋,民主只是要一个都能自保的底线,你帮他们划分合理。勒庞这本《乌合之众》扒的是全人类劣根性的皮,不单中国人,美国人的祖先也这个蛋性。五月花号船上那102名由清教徒、工人、农民、渔民、契约奴组成的乌合之众,能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中国目前的民众素质并不比那群流亡者低,为什么不能拥有民主,否则怎么解释那么多中国人在动车、汶川地震、免费午餐、救助尘肺病,以及涌向那个村、那道坎的身影。中国人的自由观有一点跟世界相通,一直在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不用再惧怕老婆刚怀了个孩子就冲进来一群人把她拖到人流室,肉身普及一道基本国策;不再惧怕孩子上学坐上校车的时候,也是坐上了孝车,你自己坐上了动车,就是坐上了买一送一的灵车;也不再惧怕好容易摆个烧烤摊,城管上来就把你打成肉串;更不会惧怕,你不过说了上面这些话,忽然不仅帖子不见了,而且整个的人都不见了……

开个经济片区会议都要封掉三条街的交通状况下,总说中国人不适合搞民主是因为还不关远光灯,总拿灯光管制来说民主的事,就很不好玩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灯光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叫朝鲜。 那里人民穿戴整齐,那里人民上公车秩序井然,那里的人民随便在墙上写字,也会被叫去问话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至于东亚地区容易出现暴君,我迅速在脑中搜索了一下亚洲地图,不知道暴君指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还是羞对国人就跳崖自杀的韩国卢武铉,是有点丑闻就集体辞职的日本内阁,还是顺应大势释放了昂山素姬的吴登盛将军。要知道,现在连成吉思汗的蒙古,都从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主动民主了。 我觉得中国人的民主素质在提高。不要说中国还有两亿五千万不开化的人群,你得看到乌坎那些人不过是些渔民、妇孺、打工仔……剩下的我无需答,林祖銮已帮我们答。有人问,难道你看不见基层选村长的贿选,甚至杀人的。我看见了。这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但过去真在睡觉,现在至少是装睡,装睡就是民主基础,比叫不醒好。 你只是说革命,他说革命就是暴力;你改说民主,他就说咱们的尺寸跟那个叫民主的洋妞不合适,还是与国情互相自摸好些;你说那就改革,他稍微满意些,还是要交待一下必须等上面通知,而上面,在中国其实是个虚拟词。我觉得说天鹅绒革命在中国没消费基础,是一个奇特的逻辑。因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苹果机且已把它追成了街机,坐地铁都要抱本乔布斯传而不是铁人王进喜,看外国电影都要看原声而不是译制版才有腔调的国度,你说祖先在我们身体内早安插好了一个独特的阀门,只接受产品,不接受思想,只知道故事,不接受民主的感染,这在制造原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中国人要的是自己过得爽的自由,要的是猪哼哼的权利。这有错吗,要知道全世界人民都自私,民主不是学雷锋,民主只是要一个都能自保的底线,你帮他们划分合理。勒庞这本《乌合之众》扒的是全人类劣根性的皮,不单中国人,美国人的祖先也这个蛋性。五月花号船上那102名由清教徒、工人、农民、渔民、契约奴组成的乌合之众,能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中国目前的民众素质并不比那群流亡者低,为什么不能拥有民主,否则怎么解释那么多中国人在动车、汶川地震、免费午餐、救助尘肺病,以及涌向那个村、那道坎的身影。中国人的自由观有一点跟世界相通,一直在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不用再惧怕老婆刚怀了个孩子就冲进来一群人把她拖到人流室,肉身普及一道基本国策;不再惧怕孩子上学坐上校车的时候,也是坐上了孝车,你自己坐上了动车,就是坐上了买一送一的灵车;也不再惧怕好容易摆个烧烤摊,城管上来就把你打成肉串;更不会惧怕,你不过说了上面这些话,忽然不仅帖子不见了,而且整个的人都不见了…… 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天赋权利,为什么要拒绝权利。 真正促使我想谈一谈的话题是:一人一票真的中国最大的急迫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一个误会,我愿意这样看这个逻辑:一人一票当然不是最急迫,但它是最重要。最急迫是上班打卡领工资生病了赶紧去医院,你得第一时间去做;最重要就是,你十年前就想到十年后你的权利。不要眼里只有最急迫,没有最重要,不要被政府GDP成功教育,活得太急,煎得太急。 有人问,当选人大代表对你那么重要吗。这是一个误会,我
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天赋权利,为什么要拒绝权利。

真正促使我想谈一谈的话题是:一人一票真的中国最大的急迫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一个误会,我愿意这样看这个逻辑:一人一票当然不是最急迫,但它是最重要。最急迫是上班打卡领工资生病了赶紧去医院,你得第一时间去做;最重要就是,你十年前就想到十年后你的权利。不要眼里只有最急迫,没有最重要,不要被政府GDP成功教育,活得太急,煎得太急。


有人问,当选人大代表对你那么重要吗。这是一个误会,我认为坚持参选,比是否当选,更重要。还有一个误会,参选的样子一点不拉风,却很苦逼,我隔三差五就压低声音打电话到武侯区人大,很是怕打扰人家,咳,那个,开始没有,呵,打扰了……还常委托我妈去问居委会,因为我去问会触动大妈们的神经,我妈每次也先行默念一下台词,再打……那样子很像地下党。

认为坚持参选,比是否当选,更重要。还有一个误会,参选的样子一点不拉风,却很苦逼,我隔三差五就压低声音打电话到武侯区人大,很是怕打扰人家,咳,那个,开始没有,呵,打扰了……还常委托我妈去问居委会,因为我去问会触动大妈们的神经,我妈每次也先行默念一下台词,再打……那样子很像地下党。 如果普选,我不担心共产党当选。一人一票本身就是最大的破冰意义,根本不选,和选一下再上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大家还是选共产党,证明这个政党仍然是这个国家最令人信服的党,如果……再说下去就敏感词了,具体例子参见1996年台湾国民党史。至于马化腾参选,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每一次都有富豪参选,具体操作中也没见过谁真的当选。你养成民众珍惜选票的习惯,他们就不会为了Q币出卖尊严。 所以就必然引出下面这个观点:“当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和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所以问题并不是要把共产党给怎么怎么样,共产党只是一个名称,体制只是一个名称。改变了人民,就是改变了一切。” 这一刻,我简直有加入党的冲动。我只有三句读后感:一、从政治学,这是正确的,从数学它却犯了一个错误,十三亿八千万减去三亿八千万,还剩下整整十亿。二、就算那八千万,好多也常常忘了自己是党员。三、从亲缘学,我觉得谁也不必急着代表我,去跟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党攀亲。 民主是个很大的话题,我只取一意,本文切题:民主就是不攀亲。 注:(本文为我的民主观——中国人为什么惧怕权利之一)
如果普选,我不担心共产党当选。一人一票本身就是最大的破冰意义,根本不选,和选一下再上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大家还是选共产党,证明这个政党仍然是这个国家最令人信服的党,如果……再说下去就敏感词了,具体例子参见1996年台湾国民党史。至于马化腾参选,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每一次都有富豪参选,具体操作中也没见过谁真的当选。你养成民众珍惜选票的习惯,他们就不会为了Q币出卖尊严。

所以就必然引出下面这个观点:“当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和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所以问题并不是要把共产党给怎么怎么样,共产党只是一个名称,体制只是一个名称。改变了人民,就是改变了一切。”


这一刻,我简直有加入党的冲动。我只有三句读后感:一、从政治学,这是正确的,从数学它却犯了一个错误,十三亿八千万减去三亿八千万,还剩下整整十亿。二、就算那八千万,好多也常常忘了自己是党员。三、从亲缘学,我觉得谁也不必急着代表我,去跟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党攀亲。


民主是个很大的话题,我只取一意,本文切题:民主就是不攀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 21:36
【案例】新京报2012年元旦社论
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已有人阅读 2012-01-01 03:21   新京报   编者按:你若是向往光明,黑暗的唯一意义就只在于衬托光明;你若为追求美好世界而生,你的一生便已在美好世界之中。公平、正义、平等、透明、开放、理性、良善、美好……这一切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其实就取决我们自己。
  ■ 社论

  今日,新年第一天。我们遇见昨日之明日,我们来到了久违的2012。

  阳光依旧温暖,生活仍在继续。过去几年间,总会有人谈起2012,谈起传说中惊世骇俗的玛雅历法与世界末日,谈到拯救人类的“避难船”。然而,正如地图不是世界本身,这个世界没有因为某个文明的历法缺失而停止,也从来不缺有关光明或者黑暗的传说,但它们都不是现实本身。

  走进2012,我们从“想象中的灾难”,走进现实的喜怒哀乐、跋山涉水、柴米油盐。

  回想过去一年,新旧更替,荣耀与悲伤同在。有人说地球已经转入“振动模式”——不仅有了“阿拉伯之春”,有了日本大地震,有了欧债危机,有了伦敦骚乱,有了“占领华尔街”,还有了俄罗斯的“反普京”潮……在中国,有经济冷热,有通胀起落,有了千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有了房价进入拐点,有了个税起征点提高,也有了动车事故,有了“郭美美”,有了“黑监狱”,有了瘦肉精……

  但是,过去一年乃至更漫长的历史中,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人们总会抱着一些共同的善良的愿望,坚定如常——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美而不是更丑;希望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希望国家变得更有希望而不是避而不谈;希望空气多些清新,社会少些戾气。

  今年有了微博的勃兴,这个国家越来越像是一个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像邻居一样生活。嘘寒问暖,相互救济。网络之外,也有纷争但不是混乱。从大连到乌坎,种种博弈的背后,是中国重整价值聚合共识重新出发,是中国人有了更多精神上的追求——要面包,更要玫瑰;要生活,更要美好生活。

  为了可以期许的未来,为了可以安居的现在,从天堂回到故乡,从星空回到大地,从虚幻回到真实,告别抽象的幸福,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守卫与追求日益具体。房价何时落到可以承受的水平?牛奶何时能够放心喝下?孩子在学校能否有免费午餐,上学路上能否不遇车祸?当老人倒在大街,谁能受良心驱使去扶起他们,而不是对可能的危险夸大其辞?当民意积聚,如何让权力运行于阳光之下?冲突来临时,卷入其中的各方能否守住共同的底线,坐下来“有事好好说”?

  围观继续改变中国,也改变着围观者与被围观者。不容忽视的是,网上的媒体聚焦与公民聚集只能解决极小一部分问题。正如上涨的潮水不能托起海底的船只,这种聚焦与聚议并不能为社会营造一个底线。现实是,网络之外,有很多的人期待关注,也有很多的“沉没声音”等待打捞。他们的贫穷、苦难甚至遭遇的不公,需要一个“制度安全阀”,而不只是围观者散兵游勇的救济,顾此失彼的热忱。

  严冬渐去,新春将至。积极生活的人知道如何控制意义。所以,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杜布切克说“你可以摧毁花朵,却不能阻挡春天”。你若是向往光明,黑暗的唯一意义就只在于衬托光明;你若为追求美好世界而生,你的一生便已在美好世界之中。公平、正义、平等、透明、开放、理性、良善、美好……这一切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其实就取决于我们自己。

  为美好世界,为美好生活,也请相信时间。时间会毁灭一切,也会成就一切。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们就不需要在四月守着土地哭泣,伤感自己一无所获。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无私而自行。让万物生长,让社会生长,大自然从未失信于人,它的信用足以给你我以信心。

  让我们拥抱新的一年吧。所有的人,无论此刻你身处何方,在新的一年以及将来的年年,请带着自己的期许去生活,去努力。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你的价值观,构成了这个国家的价值观。你是大地,你是时间。你是你所期许的国家,你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http://news.bjnews.com.cn/2012/0101/144519.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7 13:23
【案例】
@周述恒[url=http://weibo.com/verify][/url]:转:【反民主人士请看过来】:这个超牛的帖子,第一个问题就把某些鸟人打趴下了……
转发(1287)|评论(342)1月6日 21:33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7 20:20
【案例】
孙小宁在十月不是一般的牛!航母造几艘了?//@朱华超: 牛!
@孙小宁在十月继<<应敦促美国改革开放>>后,环球时报又出重拳,今日该报国际论坛又发号施令了<<应理直气壮敦促美国改革>>,这可不是一般的牛逼呀! @隐形爱人_敏
转发(22)|评论(8)5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收藏| 评论 2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0 11:32
【案例】January 9, 2012, 9:00 pm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the Transcending of Mortality
By STANLEY FISH

Stanley Fish on education, law and society.
Tags:
digital humanities, scholarship, the Internet


This is a blog. There, I’ve said it. I have been resisting saying it — I have always referred to this space as a “column” — not only because “blog” is an ugly word (as are clog, smog and slog), but because blogs are provisional, ephemeral, interactive, communal, available to challenge, interruption and interpolation, and not meant to last; whereas in a professional life now going into its 50th year I have been building arguments that are intended to be decisive, comprehensive, monumental, definitive and, most important, all mine.

In “Changing Places” and “Small World,” the novelist David Lodge fashions a comical/satirical portrait of a literary critic named Morris Zapp, whose ambition, as his last name suggests, is to write about a topic with such force and completeness that no other critic will be able to say a word about it. The job will have been done forever. That has always been my aim, and the content of that aim — a desire for pre-eminence, authority and disciplinary power — is what blogs and the digital humanities stand against.

The point is made concisely by Kathleen Fitzpatrick in her new book, “Planned Obsolescence: Publishing,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Academy”: “… a blog privileges immediacy — the newest posts appear first on the screen and older posts quickly lose currency…. This emphasis on the present works at cross purposes with much long-form scholarship, which needs stability and longevity in order to make its points.”

As Fitzpatrick well sees, long-form scholarship — books and articles submitted to learned journals and university presses — needs more than that. It needs the interdependent notions of author, text and originality. In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scholarship, a credentialed author — someone with a Ph.D. or working toward one — gets an idea (that’s the original part) and applies it to a text or a set of problems, and produces, all by himself, a new text that is offered to readers with the promise that if they follow (that is, submit to) it, they will gain an increase in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Fitzpatrick comments: “It is … not enough that the text be finished; it also has to be new, springing entirely from the head of the author, and always distinguishing itself from the writing of other authors.”

Fitzpatrick contends, first, that authorship has never been thus isolated — one always writ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nd in conversation with, innumerable predecessors and contemporaries who are in effect one’s collaborators — and, second, that the “myth” of the stand-alone, masterful author is exposed for the fiction it is by the new forms of communication — blogs, links, hypertext, re-mixes, mash-ups, multi-modalities and much more — that have emer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effect of these technologies is to transform a hitherto linear experience — a lone reader facing a stable text provided by an author who dictates the shape of reading by doling out information in a sequence he controls — into a multi-directional experience in which voices (and images) enter, interact and proliferate in ways that decenter the authority of the author who becomes just another participant. Again Fitzpatrick: “we need to think less about completed products and more about text in process; less about individual authorship and more about collaboration; less about originality and more about remix; less about ownership and more about sharing.”

“Text in process” is a bit of an oxymoron: for if the process is not occurring with an eye toward the emergence of finished artifact but with an eye toward its own elaboration and complication — more links, more voices, more commentary — the notion of “text” loses its coherence; there is no longer any text to point to because it “exists” only in a state of perpetual alteration: “Digital text is, above all, malleable … there is little sense in attempting to replicate the permanence of print [itself an il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vision] in a medium whose chief value is change.” (Fitzpatrick)

Nor is there any sense in holding on to the concept of “author,” for as Fitzpatrick observes, “all of the texts publishe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ill become multi-author by virtue of their interpenetration with the writings of others.” Fitzpatrick insists that there will still be a place for individual authors, but with a difference: the collective, she says,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the elimination of individual, but rather as … a fertile community composed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each of which is always working in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But this is just like “text in process”: if the individual is defined and constituted by relationships, the individual is not really an entity that can be said to have ownership of either its intentions or their effects; the individual is (as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used to tell us) just a relay through which messages circulating in the network pass and are sent along. Mark Poster draws the moral: “[T]he shift … to the globally networked computer is a move that elicits a rearticulation of the author from the center of the text to its margins, from the source of meaning to an offering, a point in a sequence of a continuously transformed matrix of signification”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Internet?”, 2001).

Meaning everywhere and nowhere, produced not by anyone but by everyone in concert, meaning not waiting for us at the end of a linear chain of authored thought in the form of a sentence or an essay or a book, but immediately and multiply present in a cornucopia of ever-expanding significances.

There are two things I want to say about this vision: first, that it is theological, a description its adherents would most likely resist, and, second, that it is political, a description its adherents would most likely embrace.

The vision is theological because it promises to liberate us from the confines of the linear, temporal medium in the context of which knowledge is discrete, partial and situated — knowledge at this time and this place experienced by this limited being — and deliver us into a spatial universe where knowledge is everywhere available in a full and immediate presence to which everyone has access as a node or relay in the meaning-producing system. In many theologies that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dition (to be achieved only when human life ends) in which the self exchanges its limited, fallen perspective for the perspective (not a perspective at all) of union with deity, where there is no distance between the would-be knower and the object of his cognitive apprehension because, in Milton’s words,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is “all in all.”

The obstacle to this happy state is mortality itself. To be mortal is to be capable of dying (as opposed to going on and on and on), and therefore of having a beginning, middle and end, which is what sentences, narratives and arguments have: you start here and end there with the completed thought or story or conclusion (quod erat demonstrandum).

What both the religious and digital visions offer (if only in prospect) is a steady yet dynamic state where there is movement and change, but no center, no beginning and end, just all middle (as the novelist Robert Coover saw in his piece “The End of Books,”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1, 1992.) Delivered from linearity, from time-bound, sharply delineated meanings, from mortality, from death, everyone, no longer a one, will revel i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universal dance, a “mystical dance” of “mazes intricate, / Eccentric, intervolved, yet regular / Then most when most irregular they seem, / And in their motions harmony divine / So smooths her charming tones, that God’s own ear / Listens delighted.” (John Milton, “Paradise Lost,” V, 620, 622-627)

Now, no one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ommunity talks like that, although they do speak, as Fitzpatrick does, of the “impoverished” medium of print (imply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 medium more full and authentic), and they do predict, without very many specifics, a new era of expanding, borderless collaboration in which all the infirmities of linearity will be removed.

Chief among those infirmities are the institutions that operate to keep scholar separated from scholar, readers separate from the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umption of meaning, and ordinary men and women separate from the knowledge-making machinery from which they are excluded by the gate-keeping mechanisms of departments, colleges,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presses and other engines dedicated to the maintaining of the status quo.

This is the political component of the digital vision, and it is heard when Fitzpatrick writes that “access to the work we produce must be opened up as a site of conversation not just among scholars but also between scholars and the broader culture”; whe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Manifesto 2.0 tells us that while the period since World War II has seen “the proliferation of ever smaller and more rigorous areas of expertise and sub-expertise and the consequent emergence of private languages and specialized jargon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s about integr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digital anarchy”; when Matthew Kirschenbaum call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scholarship apart from “the more traditional structures of academic publishing, which … are perceived as outgrowths of dysfunctional and outmoded practices surrounding peer review, tenure and promotion” (“What Is Digital Humanities and What’s It Doing in English Departments,” ADE Bulletin, Number 150, 2010); when Michael Shanks promotes a “deep interdisciplinarity” or “transdisciplinarity” that is not “premised upon longstanding disciplinary borders” (Artereality).

The rhetoric of these statements (which could easily be multiplied) is not one of reform, but of revolution. As Mark Sample puts it, “It’s all about innovation and disruptio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s really an insurgent humanities.” The project is insurgent in relation, first, to the present exclusionary structures of access and accreditation and, second, to the hegemony of global capitalism of which those structures are an extension. Digital humanities, declares the Manifesto, “have a utopian core shaped by its genealogical descent from the counterculture-cyberculture of the ’60s and ’70s. This is why it affirms the value of the open, the infinite, the expansive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culture and scholarship.”

It is, then, a left agenda (although the digital has no inherent political valence) that self-identifies with civil liberties, the elimination of boundaries, a strong First Amendment, the weakening or end of copyright and the Facebook/YouTube revolutions that have swept across the Arab world.

The ambitions of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re at times less grand and more local.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s viewed by some of its proponents a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dismal situation many humanists, especially younger ones, now find themselves in. The movement, Kirschenbaum reports, has been “galvanized by a group of younger (or not so young) graduate students, faculty members … who now wield the label ‘digital humanities’ instrumentally amid an increasingly monstrous institutional terrain defined by declining public support for higher education, rising tuitions, shrinking endowments, the prolifer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 for-profit university, and underlying it all, the conversion of full-time, tenure-track academic labor to a part-time adjunct workforce.”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t is claimed, can help alter that “monstrous terrain” in at least two ways. The first is to open up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public whose support the traditional humanities has lost. If anyone and everyone can join in, if the invitation of open access is widely accepted, appreciation of what humanists do will grow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university. Familiarity will breed not contempt, but fellowship. “Only in this way,” Fitzpatrick declares, “can we ensure the continued support for the university not simply as a credentialing center, but rather as a center of thought.”

The second way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an help, or so it is said, is it to confer on students skills that will be attractive to employe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y. In a forthcoming piece (“The Humanities and the Fear of Being Useful,” in Inside Higher Education), Paul Jay and Gerald Graff argue that “because student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re trained to deal with concrete issues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ivacy,” they will be equipped “to enter fields related to everything from writing computer programs to text encoding and text editing, electronic publishing, interface design, and archive construction.” Get into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get a job. Not a bad slogan.

I am aware that in this decidedly abstract (and linear) discussion I have still said nothing at all about the “humanities” part of digital humanities. Doe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offer new and better ways to realize traditional humanities goals? Or doe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ompletely change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a humanities goal (and work in the humanities) might be?

The pertinent challenge to this burgeoning field has been issued by one of its pioneer members, Jerome McGann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e general field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cholarship will not take up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any significant way until one can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se tools hav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make to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aesthetic works” (“Ivanhoe Game Summary,” 2002). What might those contributions be? Are they forthcoming?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I shall take up in the next column, oops, I mean blog.
http://opinionator.blogs.nytimes ... tality/?ref=opinion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0 16:57
【案例】
“北大笑长”人头狗身漫画被指侵权(图)
2012-01-20 07:59:20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 有60200人参与

核心提示:一幅名为《北大笑长雕塑》的漫画被指控将北大校长周其凤画成人头狗身,在微博上引起不小争议,不少网友指责其涉嫌侵犯周其凤的名誉权。漫画的作者邝飚表示,这只是一幅灰色幽默性质的漫画,并非有所指。在回复网友的质疑时,邝飚否认自己画的是北大校长周其凤。


网络热传“北大笑长”人头狗身抱骨头漫画

周其凤 (资料图)
近日,一幅名为《北大笑长雕塑》的漫画在微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不少网友指责其涉嫌侵犯北大校长周其凤的名誉权,一名北大学生更是发布公开信,希望“校长站出来,讨一个说法。”
昨天下午,漫画的作者邝飚表示,该作品只是一个灰色幽默性质的漫画,对于网友如何评论自己并不干涉。
引发关注
“北大笑长”抱骨头漫画惹争议
本月16日零时,供职于南方都市报的职业漫画撰稿人邝飚在他的微博上更新了一幅名为《北大笑长雕塑》的漫画。
在这幅漫画中所谓的“北大笑长”被刻画成狗身人头形象,手中抱着骨头,身后的尾巴还在摇摆,站在污秽物上,周围更是苍蝇乱飞。
这样一幅漫画一经发布就引来了网友的极大争议,当天的转载量就超过了3000条,评论更是有1300多条。
网友BillyHa就在评论中表示,“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进行这样恶意的揣测和侮辱,太过分了。”但也有网友说:“这只是一种幽默讽刺而已,漫画本来就应该夸张。”
北大反应
学生:这是侮辱 校长办:暂不表态
这幅漫画在北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虽然学校已经放假,但昨天下午记者在北大走访时,仍然有不少留校的同学知道此事并表示非常愤怒。
一位来自北大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涉及了对校长的人身攻击。校长在学校口碑很好,为人和善。受到这样的侮辱令人无法接受。”
而在人人网上,一名北大学子还发表了一封致北大校长的公开信,表示希望校长“对于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的事件,大可以向对方讨一个说法。”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了北大校长办公室,但负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经放假,他们对这件事并不清楚,暂不表态。
作者说法
这只是灰色幽默 并非有所指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该漫画的作者邝飚。
邝飚表示,这只是一幅灰色幽默性质的漫画,荒诞、夸张、借代、比喻,这都是漫画艺术表现形式,自己并非有所指。
对于网友的评论和指责,邝飚说:“每个人的阅历不同,世界观也不同。我对网友的评论不干涉,也无权干涉别人的思想。你们先入为主了,为什么一定要认定我画了什么或有所指呢?”
而对于记者关于“是否认为侵权”的提问,邝飚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直强调自己的作品是灰色幽默漫画,“读者的误解我能理解,我该说的都说了,就在这里,大家都看得到。”
在邝飚对其他网友的回复中记者看到,他曾否认自己画的是北大校长周其凤,请不要对号入座。
律师观点
该行为已经构成侵权
随后,记者联系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的李长军律师,李律师告诉记者,在微博等公共平台发布这样带有明显指示性的漫画,致使不确定第三方在看到漫画时引起对该个人社会负面评价及影响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侵权。
虽然漫画的名称并没有直接标注“北大校长周其凤”等字样,作者也在回复中辩解自己所画的是狗而不是人,但从漫画以及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所有不确定第三方都可以从漫画中明显的分辨出所画的就是周其凤本人。
“法律上看的是事实,在事实层面该漫画已经对北大校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是一种侵权行为,作者的辩解并不成立。”李律师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被侵害者可以去法院起诉申请立案,并追究漫画作者侵犯自己名誉权的行为。同时可以要求漫画创作者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
新闻漫画专家

缺少标准 是否侵权非常难界定
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报》的徐鹏飞老([url=]微博[/url])师昨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具有夸张和讽刺性,这幅《北大笑长雕塑》的漫画作品在性质上属于文艺评论的范畴。
“因为漫画一般并不特定指代某一个人,这幅漫画也同样是使用了校长的谐音‘笑长’。所以漫画作品是否侵权非常难界定,在国内也没有什么明文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漫画的创作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把握一个度。这幅作品并没有刊登在报纸上,只能作为个人的观点。”徐鹏飞说。

http://news.163.com/12/0120/07/7O6QUFGA00011229.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10 15:57
【案例】
演员孙海英认罪还要悔改!//@在月亮上垂钓: 它就是那只哈巴狗!!!//@官员财产公示: 他们不是国家的狗,不是人民的狗,而是党的狗,装作是为了国家利益,其实是为了一党私利。//@ZTG8383: ||
@吴稼祥
: 没有最贱,只有更贱。
@徐子林-叮咚【环球时报】堪称全球最不要脸的【狗媒体】啊:头版重量级评论,把哥惊呆了
收起|查看大图|向左转|向右转

转发(3143)
|
评论(1007)
今天12:59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
收藏|
评论
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11 19:14
【案例】逻辑思辨
话题:江苏省地震局澄清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传言[查看原文] 关闭
跟贴和微博关注关系全面整合,可同时关注跟贴和微博,快去“我的跟贴”页看看吧~ 意见反馈>>

快速发贴 上一页1234...19下一页热门跟贴 (跟贴568条 有26368人参与)手机也能看跟贴>>
网易江苏省苏州市网友 ip:117.81.*.* 2012-02-11 08:13:44 发表 地震预测不出来,你怎么澄清不会发生地震呢!!!顶[6216]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粪屎鸡俗 [网易天津市滨海新区网友]: 2012-02-11 08:11:21 发表 你要是说这是谣言,那就代表你能预测,证明前几次大地震你在渎职顶[4513]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叶倾城117 [网易广东省中山市网友]: 2012-02-11 08:06:20 发表 专家别出来辟谣好么顶[2217]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VEH0VR0001124J.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16 10:43
【案例】
乔子鲲:消除负面新闻乃破坏舆论生态

2012年02月16日03:49  京华时报

  客观的舆论生态,首先就靠媒体的自律。而在个别媒体弃守原则和底线之后,媒体同行的自我揭短、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调查,就显得极为关键。

  正常的舆论生态,是对现实社会的客观反映,该“正面报道”就正面切入,该舆论监督就负面展现。若果因为人为因素作用,导致一些负面新闻消失,那么舆论生态就被破坏了。

  在实际中,这种人为因素屡见不鲜。有的宣传部门被称为“灭火队”,出现本地的负面报道就要到媒体去攻关灭火。在互联网环境下,商业化的公关公司“灭火队”蜂起,删除一帖2000元之类的明码标价已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势下,报道称中国质量新闻网以缴纳会费为名,行“消费投诉内部消化”的“收钱毙稿”之实,并无甚新奇,玩的还是老一套。然而,这种正规网站公开招纳会员、明码标价并明确表示可减少负面新闻影响,却是罕见。

  尽管这家网站的负责人表示,减少负面新闻并不代表“收钱毙稿”,同时指称可能代理公司工作人员表述时不准确,在实际运行中到底有无“收钱毙稿”情况还有待国家质检总局介入调查后的结论。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媒体打“擦边球”的把戏花样迭出,甚至成其“生存之道”,不能不令人遗憾。

  有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关质量一类的新闻媒体吃的就是“质量”。有的食品企业感慨,个别媒体以曝光食品质量问题为要挟让他们不胜其扰,你要理它了就上它的当,你要不理它就被它惦记,最后只好花钱买平安。其中,尤以“3·15”这个特殊日期为最。有的借机早早地拉起广告,有的就如这家网站般拉“优秀企业”缴纳巨额会费成为会员单位。是以,在这个节日里有多少企业在大作广告好不风光,又有谁知其中一些企业心中的苦?

  媒体肩负的是道义,护佑的是公共利益、公众利益。惟此才有受众的信任,才能铸就自己的公信力。无论什么媒体都应当恪守这一基本准则。弃守了它,最终就会斯文扫地,让受众唾弃。是以,有良知的媒体把这种信任看得比生命还重。因为,失去了它,就没有立足的根基。

  舆论生态破坏了,侵犯的是公众知情权,扰乱的是社会发展秩序。客观的舆论生态,首先就靠媒体的自律。而在个别媒体弃守原则和底线之后,媒体同行的自我揭短、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调查,就显得极为关键。一些媒体的“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就是靠其他媒体这种不留情面的监督才得以曝光的。在各种压力和诱惑俱在的情势下,媒体如何坚守这种良知、捍卫媒体品格,值得各类媒体深思,更值得时时自我检视。

  相关报道见昨天A10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2-16/034923939884.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2 21:35
【案例】
诗人白鸦此乃新闻东厂所为。//@顾建平: 成功地阉割了一个新闻节目,还让它继续存活这么久,够残忍。
@诗人白鸦央视最近的故事太多了,看人家策划主编几年前的话,:《焦点访谈》要么是夸人的,要么是批评人的,但唯独不是讲道理的!牛!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79)
|
評論(110)
今天12:08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4 01:40
【案例】
野天化石字很小,事很大 //@孤木无心://@胡同台妹_宮鈴: 很有意思的點評,很心酸的調侃 //@龙兄:搞笑的点评不搞笑的新闻。//@柳塘风: //@鲁开盛: 倒数第五条,最狠! //@郎心铁: //@简历义工:
@黄俊杰转。搞笑的新闻和不搞笑的点评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91)
|
評論(21)
今天00:24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3-14 19:05
【案例】
李伊琳墙的倒掉真的是毫无前兆的。上帝关了扇窗的同时,确实会开一扇门…… //@笑蜀:73条最大的意义,就是神州处处黑监狱,人人随时成黑囚。
@浩正刘臻@李承鹏 的雄文,估计存活不了太久,愈看从速,求扩散。


轉發(815) | 評論(184) 今天16:22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6)| 收藏| 評論(3) 4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6 22:48
【案例】

老留学所以,布鲁梅的学习思维理论把实践、判断、写作等动作定义为高级思维。难怪说他的理论受佛法影响。

@老留学学习思维的方法之一是读一些经典。如希腊柏拉图和德国康德等哲学家的书籍。而不是仅是学习逻辑。后者只是工具。而文史哲可以丰富思想。没有人文的内容,只玩逻辑那是急功近利;如同背佛法而无修行。轉發(1) | 評論(1)2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轉發| 收藏| 評論1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0 12:15
【案例】
假如司马迁是记者

2012年03月19日11:47  《新闻实践》杂志
  李 乔

  司马迁是史学家,没赶上传媒时代。但我敢说,他若是真当了记者,绝对会是个好记者。这从他的《史记》里可以看出来,不是瞎猜。

  他写史,极重调查访问,决不光从“金匮石室”里找死资料,也不像郑樵(宋代史学家)说的只是“局蹐于七八种书”,而是常像如今的记者那样行脚上路,采访人物,访查古迹,蒐集散逸的传说逸闻。他虽是史家,记的是旧闻,但一些写作风格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却与后世的新闻记者相仿。

  他写的史传人物,有的当时还健在,他就直接采访他们。《游侠列传》里的郭解,司马迁采访过他,印象是:“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这让我们知晓这位名震江湖的大侠,原来是位外貌既不帅,也不善言谈的人物。但这是史上的真大侠,不是金庸杜撰的那种。李广将军,司马迁写他的传记时也还活着,《李将军列传》记采访李广的印象是:“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若不是司马迁的亲访,我们怎会想到令匈奴胆寒的“汉之飞将军”,看去竟像个村野之人。司马迁的这些人物采访记录,颇像新闻体裁的“人物印象记”。他的这些调查,虽可用“新史学”名词叫作“田野调查”,但从新闻学角度看,无疑也就是采访。

  一个好记者不仅要会采访,也要会写编者按、后记之类文字。司马迁可说是写这类文字的先师。“太史公曰”是《史记》传记末尾的议论文字,对于正文,它既像是补充,又像是引申,言近旨远,见解精辟,与后世的编者按、后记颇近似。

  新闻记者天然求新,媒体要靠创新求生存。司马迁是个创新意识极强的人,“纪传体史书”就是他的伟大创造。侠客、巫卜、医者、商贩、俳优,这些向来为庙堂及流俗所轻贱者,司马迁却硬往史书里写,且赞之有加。

  司马迁要是当了记者,走基层想来是不用督促的。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9/114724137974.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9 19:13
【案例】见闻与感悟
魏雅华:靠写时评吃饭,早饿死了

2012年03月29日04:51  中国青年报

  没想到,我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时评《低稿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浪”,不仅报刊转载,网上跟帖也如雨。常有人问我,你发表一篇时评能挣多少钱?我回答,靠写时评吃饭,早饿死了。

  写时评很难,它不同于别的文章:第一,时评作者必须摸准社会脉搏,才清楚该写什么。时评有极强的时效,是易碎品,如果3天不能见报,便进垃圾箱了。第二,时评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往往还要搜集相关资料数据,这时常会很耗费时间和精力。

  可一篇时评的稿费仅仅100元上下。这还是国家级、省市级的大报。如果一个时评作者一个月能发30篇时评,月收入也就3000元上下,和一个在工地上干活的人差不多。您说,靠写时评吃饭,是不是早饿死了?

  如果时评稿件真的不值钱,那么饿死活该,我也无话可说。可事实并非如此。

  我投给《中国青年报》的那篇时评,发表当天,便有几十家网站转载,3天之内,转载的报纸和网站数达到140多家。如果他们都能按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付酬,您可以算一算,一篇时评,能值多少钱。就是按1999年低得可怜的稿酬标准,一篇时评,也能值好几万元。

  网站转载要不要付酬?这一点国家版权局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付酬。不付酬是违法的,国务院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付酬。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法律空白。仅仅是无人监管,所以这条规定,形同虚设。

  网站会说,我的网站不是商业网站,是免费开放的,所以不付费。这是胡说。有哪家网站不刊登广告,中国的大型门户网站哪一家不是日进斗金?它们凭什么赢利?没有海量的新闻及评论,谁还去看这些网站?网站还能存活吗?它们一边无偿使用时评作者的稿件,一边声明“版权所有,不得擅自下载或镜像”。对此该作何评论?

  在美国,全国发行的报刊的稿费标准,每千字的稿费在750~2000美元之间。欧洲的报刊,每千字稿酬大多为四五百欧元。在这些国家,一个时评作者,每个月只要发表几篇时评,就能让一家人活得很滋润。这才是物有所值。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3-29/045124191885.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 18:08
【案例】
有报天天读 //@闻记天下:对于新闻资讯的严谨性,我觉得凤凰可以做的更多,因此我想借此机会通过汤先生向凤凰提出一个愚见:开通一个观众反馈或者观众挑错渠道。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也相信高手在民间。在很多专业知识问题上,有很多专业认识他们会提出专业看法专业意见,我想这也是凤凰的资源。
@汤本[url=http://weibo.com/verify][/url]:@闻记天下 说:当然,很可能您听了一些谣言,我们一起来澄清,好吗?心平气和告诉我,哪个新闻评论您不喜欢,我可以改进。我们心平气和地讨论天下事,包括您在内的观众,是我的两个老板之一。谢谢您有话就说,很坦诚,我喜欢! 轉發(23) | 評論 今天11:55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4)| 收藏| 評論 今天16:44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4-9 17:16
【案例】
简不单828回复@张明扬在1917:你到底是想独立还是闹独立嘛 //@张明扬在1917: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主报的企图! //@简不单828:上海经济评论会单独发行吗 //@简不单828:期待 //@孙鉴: 欢迎批评和来搞。
@东方早报[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周刊4月10日创刊】敬请期待这位东早周刊系列的新成员。身体周刊(周六);上海书评(周日);艺术评论(周一);上海经济评论(周二)。http://t.cn/zO9kaaE 轉發(63) | 評論(18) 今天13:36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1 17:23
【案例】

马少华:与刘海明老师讨论评论开头的叙事处理

独木桥自横发表于 2006-8-23 01:30

与刘海明老师讨论评论开头的叙事处理





少华按:海明兄多年前是我的一位评论作者,现在是我教评论的同行。最近在我的博客上频频发言,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使我受益颇多。可以看出,他在新闻评论教学和新闻评论写作上的思考与探求非常认真。昨天,他就新闻评论开头部分的叙事方法问题提出来与我讨论。我们先在邮件中,然后我征求了他的意见之后,今天把这些内容贴到博客上来。当然,我们的讨论只是比较浅地触及了这个问题,谈不上结论。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待于对读者接受过程的考察,也有待于朋友们的参与。

  海明兄以自己的一篇评论为例。我考虑到这篇文章刚写出来尚未发表,也许不宜于全文公开,只节录了他开头的一部分。


下面是我们的邮件往还:





  马老师:


 现在,许多编辑喜欢开门见山,在编辑的时候,将新闻事实放在标题下面。有的时候,一个新闻事件,统筹几篇同题评论,这样做效果不错。一般情况下,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中国的阅读习惯。新闻写作,时下比较重视叙事化写作。评论写作,议论的成分较多,有限的叙事篇幅,如何将叙事和议论有机融合成一体,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所以,我的习惯,喜欢先来一段“引言”,然后引入新闻事件,跟着再发表个人的议论。有的编辑说这样入门太慢,不适应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我的看法,人们阅读文章,不是去赶火车或者飞机,需要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尽管这个阶段很短暂。作为作者和编辑,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不是更好?


  下面,是我今天的写的一篇稿子,当作文本吧。当然,这不是纯时评体,而是时评性杂文了。





    看看广州教育局这张“脸”


      □刘海明


  据说,“变脸”是川剧的绝活,这门技艺,不被外传的。前段时间,“变脸”绝活流传海外,一度引起轰动。其实,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假如没有社会生活,变脸不仅难以成为绝活,恐怕连舞台也登不上。何以为证?看看下面这则新闻中,就知道“变脸”发明人是谁了。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前往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时遭拒,遭工作人员扬言报警威胁;8月16,广州市教育局作出回应:工作人员将他当成一般的群众来访是不妥的,尤其在知道其政协委员身份的情况下,说出报警的话更是不妥的。(《南方都市报》2006年8月17日)


   政协不是执法机关,也不能发放制服。所以,孟浩这个政协委员去广州市教育局搞调查,想不“微服”都不成。经常穿制服的人都知道,微服出门办事,麻烦就是多。所以,许多部门竞相申请要定做统一的制服,与其说是吓唬人,不如说是提醒他人:我是制服,甭拿制服不当权力。孟浩没有制服,却有幸看到了人世间难得的一幕:职能部门的“变脸”技术。(略)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6/0817/10/2ONK2HA30001124J.html





  最后,希望仁兄劳逸结合,那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活力。爬山就爬山,能步行,就别开车,身体是锻炼出来的,开车对身体未必是好事。当然,京城太大,离开车真的不行。


刘海明


2006.8.17










  海明老师:


  你好!


  你的问题和例子都很好。


  在我看来,开头的叙事,的确是一个值得讲究的地方,因为开头的位是一个优势位置,既承担着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责任,也影响着全篇的节奏。


  我在中南的教材中是这样谈的:


  “摆在前头的,无非是两类:一类是叙事(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与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归纳出的问题、要批驳的别的观点,都属叙事的性质);另一类则是判断(结论、预测,都属判断)。


  在新闻评论的开头首先叙事,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办法。20世纪初,我国第一位新闻学教授徐宝璜先生在《新闻学》一书中写道:


  “社论既以批评新闻为事,故其结构,普通宜分为三部。首先特此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简明叙出,以为批评之基础。次以种种理由而批评之。最后为结论。”。

  但是,应该认识到,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本身,不可能像消息中那样吸引人,因为它们往往是已经报道过、读者已经看过的事实。这就需要尽可能地由叙事这种客观性信息转入主观性信息:论点、判断。”


  ……


  “如果说,新闻评论把事实摆在前头总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把结论(判断)摆在前头,是除此之外更为普遍、更合乎效率原则的一种开头。实际上,一个表明结论的判断句本身,往往就包含了判断的对象(事实)和对这个事实本身的判断。这种开头也为近代以来许多新闻评论作品所证明。


  比如:我国早期报纸评论家王韬在《旺贸易不在增埠》一文中,第一句话就说:“呜呼!吾窃谓英人增埠之计左也。”


  1904年《东方杂志》第1期发表评论日俄战争局势的时评《马加罗甫死》,第一句话即为:“呜呼!马加罗甫死,而俄国极东之运命尽矣。”





  在正在编写的教材中,又加了如一一段:





  “考虑到一开始就合盘端出论点会给读者以突兀的感觉,也有人认为开头并不一定要完全说出论点,而要暗示出论点,就可以了。


  总之,代表作者主观性信息的判断,应尽可能早地出现,它们是对读者的一个暗示:我已经思考和开始说话了,请别走开,并由此把读者带入自己的论证节奏之中。纯粹的叙事性内容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

  这次的教材,还加入了曹林的一个例子,与你的比较相近:


  《商给官打分:恶性媚商竞争下的权力迷失》


  为了吸引像您这样的公司,我们夷平高山、砍光丛林、填平沼泽、让河流改道,重建城填……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您在我们国家能有一个更便捷的做生意环境——这是当年菲律宾政府为招商引资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做的广告,这种引资姿态是够疯狂的了,可相比之下,如今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似乎更疯狂,为引来资本,“砍光丛林”已不算什么,甚至突破了底线不惜在政治制度上迎合商人,比如江苏昆山的“企业主给官员打分”。


  去年昆山跃居中国百强县市第一名,是什么让昆山如此发达呢?“官员以服务客商为己任”成为当地政府津津乐道的一个经验,服务到什么程度呢?该市外经贸委负责人提到了“企业主给官员打分”:每年年初,全体企业主都会给政府官员无记名打分,打分比较低的政府官员,对不起,请你走人,不要再当官了。昆山每年都有干部因为“效率效能会”评议不合格被淘汰了。




  曹林介绍说:


  “我看书喜欢做纪录,首段的材料来自我的读书笔记(上个月看的《当公司统治世界》),一直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想专门就此写一篇文章的,文章还没写,就看到了这条新闻,就首先用到这篇文章中去了。我写时评一般不愿意首段就引新闻源,一般都想用一两句比较精彩或点题的语言把新闻源自然地引出来。”


  这种处理,主要是为了避免叙事的单一和同质化。是可以选择的。


  但是,如果与新闻本事无关的议论放在前边过长,我感觉的确可能影响“进入的速度”。比如你从川剧变脸引出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前往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时遭拒的事。


  你说“人们阅读文章,不是去赶火车或者飞机,需要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尽管这个阶段很短暂。作为作者和编辑,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不是更好?”

  而据我们一般对读者阅读新闻作品的了解,读者虽然不是赶火车,但一般可能很快就会匆匆放弃,所以,作者从容的空间很小,特别是在开头。


  当然,阅读新闻评论的读者心理究竟是什么样的,的确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基础之上的数据分析才能确切说准。而这个工作,目前没有人做。


  我可以把这个讨论贴到博客去吗?考虑到你的文章还未发表,我可以不贴你的文章,或者等你的文章发表之后再贴。







少华老师:


  看完您的邮件,确实受益匪浅。其实,我一直想做一些有关阅读新闻评论情况的读者调查,设计到评论版的受众群体、受众对评论文章易读性的评价以及阅读的习惯,等等。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给您当助手,调查。


  您可以在博客上讨论这个话题,邮件、文章都可以。文章发表与否,不是最关键的,我们要的是了解评论这种文体本身。


祝好!


刘海明
http://bbs.rednet.cn/thread-4875755-1-1.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4-13 21:28
【案例】
电视炫丑是另一种虚假广告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2日08:47  法制日报 微博
  日前,在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前举行的“创新创优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作了主题演讲,同时强调了总局不允许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节目做嘉宾的意见(4月11日《华西都市报》)。

  看罢这则报道,我立马选择“站队”到了广电总局一边———“网络炫丑、电视走红”的邪路,早就应该将它死死堵住了!而网民的眼睛同样也是雪亮的:网站就此作了一个相关的网络问卷,上万参与者中,支持这一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现象蔓延正确举措的,占了投票人数的七成多,呈现了“一边倒”的公众认同。

  广电总局“禁止网络红人上电视做嘉宾”的新规,之所以没有引来太多的“误解误读”,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近些年来观众对于那些通过网络丑炒和恶炒造势鼓噪,继而登上电视“镀金”谋利者的“成名”之道,可谓厌恶已深。倘若这样的“风光途径”和“成功模式”也被后来者纷纷借鉴与复制,某些“电视娱乐”的教化功劳与“电视愚乐”又有何异?娱乐节目过犹不及的警醒,事实上连普通百姓也早已忧心忡忡。同时,不允许很有争议的网络红人与炫丑人物入选电视嘉宾,其实等于告知了公众:像“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记者”曹爱文等正面网络红人,根本不必担心会被阻挡于“荧屏过滤”之外。

  正常适当的电视娱乐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道文化美餐;毫无节制的“电视炫丑”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广大受众,人们既愿听广电总局高层发出的“限丑”之言,更期待看到下步有关电视媒体的具体之行。联想到一度泛滥的个别文娱明星屡屡涉身代言“虚假广告”,曾引得公众的群起炮轰。我便想到,对于整治不得人心的“电视炫丑”,是否也可参照打压“虚假广告”的方式,发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对于一段时期内投诉居前的电视频道,来个排名公示,并减少或暂停其娱乐节目的制播。

  抵制“假恶丑”,才能更加弘扬“真善美”。堵上了“网络炫丑、电视走红”的谋名邪路,不仅可以断了那些挖空心思、恶搞求红者的成名捷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努力方向:“上镜”不容易,“下作”没活路!

  浙江司马童 媒体人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2/084724260005.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4-13 23:26
【案例】
倒逼式新闻频现 公众焦虑与克制心态交织

2012年04月12日10:14  工人日报

  “倒逼”式新闻本身加上新闻背后的民意所向,共同形成一种力量,它让那些躲着、拖着改革者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明智的改革者应珍视公众的克制和忍耐心态

  近日的广州,“有毒胶水”令数十名年轻工人突然晕倒,出现丧失记忆、目光呆滞、手脚发抖等症状,这些年轻工人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4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以“广州胶水中毒事件倒逼用工环境改善”为题,报道了今年2月底广州陆续发现39名皮具企业的工人胶水中毒,该市对以箱包皮具制鞋企业为主的职业中毒隐患进行集中排查,15人被刑拘,3000多家企业受到行政处罚,这是截至3月26日的数字。

  由果溯因,由表象追问症结,“民推官动”,“倒逼”句式的新闻标题充斥大小媒体。“意大利打假倒逼中国品牌意识”,“公开‘三公’经费倒逼政府养廉”,“云南大旱倒逼节水立法提速”,“医保支付制度倒逼公立医院改革”,“成本上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等,例子俯拾即是。仅广州胶水中毒事件,之前还有同是职业病的尘肺病,也给不少工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做成“倒逼”句式新闻并不难——“务工者尘肺病频发倒逼职业病保护提速”。

  “倒逼”不过是“迫使”、“推动”等老词的升级版。一个“逼”字,多了几分凌厉与危急,再加一个“倒”字,强化了反常规、逆向促动之义。大凡到了“倒逼”的程度,通常新闻事件很轰动。如2011年某网站推出“10个令人心碎的民间倒逼事件”中,“郭美美事件:倒逼公共慈善透明”,“徐武事件:倒逼精神卫生法出台”,“小悦悦事件:倒逼社会道德建设”,“血色校车事件:倒逼校车安全管理”,“7·23动车事故:倒逼中国铁路改革”,“大连PX事件:倒逼生态环境保护”等,桩桩件件均是当时引发全民热议的焦点性新闻,记录下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发展之路上所付出的沉痛教训与痛苦记忆。

  “倒逼”式新闻频现,显示出公众的焦虑与克制心态的交织。

  一来人们对突发负面新闻表示震惊及痛心,但也明白,“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或是某一偶然的“不速之客”触及原有体制痼疾,唤起公众警醒,“必须有所改变”,这样的焦虑心态换一个角度看,也是公众对相关改革应提速的热望。

  与此同时,“倒逼”式新闻本身显示出公众并未停留在对个案新闻事件的震惊与气愤上,而是开始反思如何从体制机制上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事件最初引发的愤怒、指责等情绪渐渐褪去,激情让位于理性,公众对问题的性质、原因、化解之道等,大体达成了共识。人们越来越明白,如果不从体制机制上寻求治本之路,“有毒胶水”很可能换个时间或地点而击中另一群无辜工人,大旱之灾很可能令更多的农田颗粒无收,“三公”经费很可能变换各种“马甲”与公众“躲猫猫”,诸如此类。

  其实,“倒逼”句式新闻中,或多或少含有简单线性思维成分,而现实矛盾的化解远非1+1=2那么简单。以2011年“10个令人心碎的民间倒逼事件”为例,其中只有少数几个事件确实倒逼出了新规新政的出台,而更多事件的后续意义仍停留于拉响警报,短期内还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化解希望。仅一个“小悦悦事件:倒逼社会道德建设”,其中的社会道德建设无疑是庞大而长期的社会工程,让谁拿出一个药到病除的方子,恐怕都是苛求。

  “倒逼”式新闻在一步步改变着现实。新闻本身加上新闻背后的民意所向,共同形成一种力量,它让那些躲着、拖着改革者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明智的改革者应珍视公众的克制和忍耐心态,最好不要让同类负面事件接连刺激公众。要知道,一次次“倒逼”式的呼唤可能会消减公众“给政府改革一段时间”的耐心。改革需要时间,但将公众的焦虑与克制维持在适当限度之内,则取决于改革的实际进程是不是让公众看到了希望与信心。刘文宁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2/10142426053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9 20:37
【案例】
五家地方卫视启动选秀节目 电视选秀口号撞车

2012年04月19日10:26  北京日报

  随着夏天的临近,荧屏选秀“大战”又将展开。目前已有五家地方卫视先后宣布,将推出各自的选秀节目。“寻找中国最好听的声音”、“盲眼”选拔、评委为选手“保驾护航”……初听这些选秀节目的噱头,你或许会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目前已对外宣布的选秀节目包括青海卫视《花儿朵朵》、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和云南卫视《完美声音》。这五档节目中,有三档打出了雷同的口号。《激情唱响》声称“寻找中国最好听的声音”;《完美声音》则宣布“寻找中国最动听的声音”;而《天籁之声》也发誓“选出全中国最好听的声音”。面对竞争对手的这些口号,《花儿朵朵》的负责人很是不屑:“我们去年就已经喊出类似的口号啦!”

  如果说口号雷同还算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么选拔“新招”的“撞车”就难免显得尴尬。几天前,《天籁之声》节目组刚表示,今年选秀将尝试“盲眼选拔”,即在不看选手相貌、年龄和着装造型的情况下,由评委完全根据声音来决定选手是否晋级。没想到,《完美声音》方面随后也宣布,将一改以往选秀节目“以貌取人”的审美倾向,“独创”盲听环节,在比赛进行时,不让选手在评委面前露出真容,仅凭其演唱实力来赢得晋级通行证。

  以往的选秀节目中,评委有时会对选手进行挖苦、讽刺,因此也被冠以“毒舌”的头衔;今年的各档选秀节目,各路评委不约而同“改邪归正”,扮演起了选手们的良师益友。《激情唱响》方面承诺,评委将为选手提供全程专业指导;《完美声音》的评委,也将变身为选手的“护航者”;而《天籁之声》更是下了血本,邀请专业明星直接为选手进行指导。

  为什么选秀节目总是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游洁毫不客气地指出,此类节目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走“国外版权加本土开发”的路数,正是因为有些节目并未购买国外的模板,也没有进行自主开发,而是简单地照搬国外同类节目的操作模式,才导致这些节目频频“撞车”。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创意惹的祸。

  另外,对于各档选秀节目拿来当作卖点的“盲眼选拔”,游洁表示并不看好。“这种‘盲眼选拔’顶多只能保证一次性的公平,下一次再比赛的时候,选手和评委可能就都认识了,因为你很难把他们完全隔开。”她甚至认为,即使真正实现了用声音选人,也未必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明星,毕竟好歌喉只是先决条件,当明星却必须是脸蛋和声音二者兼具才行。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9/10262429699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2 09:38
【案例】
孙维国:“砖家”是怎么成为专家的?

2012年04月22日08:03  南方都市报

  4月19日,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人民网4月20日)。

  铬虽然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如果长期超标摄入,铬在体内长期累积就可能危害健康。人体长期大量摄入铬超标的胶囊药,不仅影响身体的抗氧化系统,使人体容易得一些慢性的氧化性的疾病,而且由于抗氧化系统受到了损伤,又容易发生肿瘤等异常增生的疾病。

  这都是医学常识,即便是普通民众,现在许多人也通过毒胶囊事件了解了这一医学常识,作为“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不可能不懂得这些常识。所以,孙忠实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必须有一个前提才能成立,即所吃胶囊药铬含量不超标,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否则,“一天吃六个胶囊”尤其是长期吃铬超标胶囊药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现实是,被媒体曝光的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 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这样的药若长期服用会是什么后果?孙忠实比民众更清楚。而从媒体报道可见,制售毒胶囊已是“行业公开秘密”,且长期存在,铬含量超标的“毒胶囊”也已经大量流入市场。换言之,铬含量超标的毒胶囊已经给民众身体健康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孙忠实还说:“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试问,如果民众发现自己吃的胶囊药是曝光的超标毒胶囊,你让民众如何冷静?怎能不恐慌?民众更没有人故意夸大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的危害,其危害均有科学的医学数据作支撑,这些医学知识孙忠实不会不知道吧?

  专家是公共知识分子,是“社会良心”,所言所行均应与此契合,然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专家表现令公众失望。不仅说一些违背常识的话,甚至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与“社会良心”相差甚远。在笔者看来,孙忠实就是一位说话违背常识、信口开河的“砖家”。

  不过,笔者不解的是,这样的“砖家”是怎么成为专家的?都知道滥竽充数的典故,而今,在专家队伍里到底有多少是滥竽充数的“砖家”?这一问题一直是笔糊涂账,现在看来,相关部门应该就此好好查一查,纳税人的钱不能养那些丢失社会良心、胡言乱语的“砖家”,专家也不应该是“终身制”。

  □孙维国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4-22/08032431041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7 17:38
【案例】
何龙:悬赏“正面报道”是“负面新闻”

2012年04月27日16:10  羊城晚报
  何龙

  广东大亚湾区政府设奖奖励媒体记者、通讯员对当地成绩成就的正面报道,其中中央级媒体每篇报道最高奖1万元,而市级媒体最低可得100元。这一“内部文件”近日被记者曝光,变相贿赂与媒介伦理问题再度凸显。

  为了吸引媒体的“正面报道”而悬赏,这不是一般的“奖励”,轻言是收买,重言是贿赂。贿赂一般理解是用钱、物来收买某人;而法律上的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贿赂的主要特征,是双方或多方利用公权力进行利益交易。大亚湾区政府是权力机构,如果出色完成职责并有新闻价值,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给予报道,这是天经地义的。对政府而言,报道彰显了政府的功绩;对媒体来说,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也带来受众,这是你情我愿的正当行为。但一旦为了宣传对“正面”进行奖励,无论是商业机构还是权力机关,都难逃收买或贿赂的嫌疑;而媒体的报道应该只看新闻价值不看“奖励”价格,收受“奖励”,采编人员就是利用自己的权力获取利益,同样难逃有偿新闻的指责甚至是受贿的指控。

  美国曾有一个剧作者邀请一位剧评家喝咖啡。这位剧评家写了篇剧评给一家著名报纸,当编辑得知剧评家喝过剧作者的咖啡后,就拒绝刊登这篇剧评,理由是他喝过剧作者的咖啡,可能使剧评失去客观性。编辑如此斤斤计较于一杯咖啡,在我们这里一定被看成小题大做。可是在严格遵守新闻伦理的社会,人们认为尽管这是一个小小的“蚁穴”,但如果不加封堵,可以酿成大缺口,最后冲毁“千里之堤”。

  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商业、团体、机关、个人等与媒体在经济上的关系还十分暧昧,利益输送与收受相当普遍,已经从潜规则浮升为明规则。基于这样的社会情境,贸然说大亚湾区政府悬赏“正面报道”是一种贿赂似乎不太现实,但这至少属于“此风不可长”的范畴。

  所谓“正面”与“负面”其实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广州媒体经常报道广州的“负面新闻”,广州就常常得到人们的正面评价。常有坏新闻的地方不会太坏,全是好新闻的地方一定不好。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呈现事物负面有助改进,允许负面报道说明自信,更说明有改进的意愿。大亚湾要是悬赏找问题提建议者,并把问题和建议公开给媒体,相信它所带来的评价将远比悬赏“正面报道”更为正面!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4-27/161024340877.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7 19:53
【案例】
按我的恶趣味,我本该写篇《从今日社论看北京日报的拙劣样板戏》[size=1em]Published on
May 7, 2012
in
Article.
1
Comment


按我的恶趣味,我应该写篇《从今日社论看北京日报的拙劣样板戏》。
国盲陈光诚一进一出美国大使馆,搅合得官媒在内的媒体们都鸡犬不宁,我们昨儿刚赶完一期陈光诚的封面专题,嘴边的白沫儿还没擦干净,今儿就看见《北京日报》出了一篇2了吧唧的社论,语气像极了咆哮女主播朝鲜李春姬,字里行间透出的戾气,震得我白沫又吐了一地……遇到这种不要脸的主儿,我就特别想念从容不迫,但骂骂就怂的胡锡进总编辑……
入正题。
该文一上来,就使用了“鸡鸣狗盗之举”一词来形容美大使馆收留陈光诚一事儿,顺便不忘轻描淡写地来一句“陈光诚本人的诉求实在够不上有多大分量和多大格局”。矮马,用流氓对付残疾人,让村民殴打蝙蝠侠——这么大阵仗还嫌分量格局不够大,我估摸我党抗日也就这规模了。再说了,人家就收留了几天被你折磨的残疾人,就成了鸡鸣狗盗?这都不是贼喊捉贼啊,这尼玛仿佛杀人犯指责死者家属表情丰富啊。
当然会有些没有通感的人质疑,死者家属?你美大使馆跟我国残疾有个毛的亲属关系啊?——所以你干涉内政!哎呀,其实我一直不大明白,在一个号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奇葩的“不关你事儿你别管”观念有点过于发达了吧?越级投诉是禁区,跨省揭黑是禁区,扶摔倒老太太是禁区,帮盲人过马路也是禁区……真该把天安门上“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标语撤下来,换成“干你P事玩儿蛋去吧”。
为了证明上面这个2B观念的合理性,文章的作者,使用了我这辈子见过的最2的“将心比心”手法,丫说:假如在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他国驻美使馆也如此兴致勃勃、明目张胆地接待美国政客口中的“刁民”、“暴徒”,支持他们“现在就革命”、“重塑美国”,那么美方的反应又将是如何?
首先,占领华尔街的米国人……就算被纽约警察打死,也不会进中国大使馆的(这会是比科恩兄弟的《阅后即焚》更扯淡的桥段)……所以这个类比……就好像凤姐说不喜欢她的男人都是GAY一样……有点误会了自己的定位。
其次,美国的社会运动有着开放和透明的运作环境,他们天天都在“革命”,都在“重塑美国”,人民政客都司空见惯,你支持或不支持,能有什么区别,谁会在意?所以这个类比,就好像蚂蚁对大象说,等我把你绊倒,你就知道过马路要小心了……还是……误会了自己的定位。
误会自己,还恶心别人。说它恶心,是因为它时时处处都在挑弄人性之恶。(恶趣味结束,下面开始假正经……想看段子的可以遁了……)
诸如“不干涉内政”,这条2B论述在咱这国家似乎还挺得人心——没错,人心多少都希望,自己当街出丑,其他人能视同陌路,多少都希望自己打孩子时,别人不要来插手,虽是人性之恶,也是人之常情。
又比如“平民生活秀”,这条无耻的指责也得到不少人应和——这我也能理解——当别人做了一件备受称赞的事情,并衬得自己形象扫地,也难免因妒意而有过恶意的揣测和攻击。
再比如“出于何种动机,意欲达成何种目的,大家不妨自去琢磨”,这一句三段,你平时从朋友嘴里听到的频率,也不会太低——行为找不到瑕疵,心里又实在不爽,就诋毁他人的动机;想指责他人,又不愿承担举证责任,就只能含沙射影;想显得聪明,却又不足够聪明,就制造神秘……
人人心里都有一只小恶魔,让你自私、慵懒、妒忌,却比那个整日督促你正直,鞭策你慷慨的小天shi(连名字都这么不招待见……)更能取悦你自己。我们不可能只与善良的人相处,不可能只与上进的人共事,不可能拦住人性里恶的成分从周遭吸取养分。也许你今天还会怀疑,像这样污名化一个人,是不是有点太容易?明天遇事儿不爽,捡起今天鄙夷过的武器刺向无辜的人,也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这也正是这篇狗屎的社论,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我骂着它,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朋友被骂时恼怒的反应,甚至也有我自己,不愿被人察觉的惭愧心情。这时我才明白,它的罪恶并不滔天,它只是把你我连成这面冰冷砖墙的灰泥。
陈光诚之于我们大多数人,就像另一个国家的热带雨林,你为保护它而上街游行,为它躺到了推土机的车底,雨林付之一炬时你为它流泪伤心,家里的盆栽却还是忘记浇水,上班迟到也会践踏草坪。理想总显得疏远是因为你把他过继给了别人,殊不知每个月的汇款或隔三差五的打听,并不是他成长至今的原因。
我从来不觉得那些唱样板戏的有什么改变的可能性——没人能骂醒一个装睡的人——我骂骂咧咧这么多只想确认,我平日仰仗的这些自以为是的清醒,别只是睡梦中的抽搐而已。

http://blog.myneverland.org/archives/1288

[size=1.5em]ZolaMay 7, 2012 at 8:02 am

再比如“出于何种动机,意欲达成何种目的,大家不妨自去琢磨”,这一句三段,你平时从朋友嘴里听到的频率,也不会太低——行为找不到瑕疵,心里又实在不爽,就诋毁他人的动机;想指责他人,又不愿承担举证责任,就只能含沙射影;想显得聪明,却又不足够聪明,就制造神秘……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2 11:06
【案例】
删掉什么即向孩子遮蔽什么

徐百柯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4月06日   09 版)

    我们批评过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虚妄,也呼吁过中学历史教材的真实。必修课所学,必将塑造少年们的心智,所以必须予以重视——少年中国,便是明日中国。

    还有许多知识,不是必修,或许只有一部分少年感兴趣、会去看。那么他们今日所见所学,也极可能经由其心智,参与塑造明日中国。这不是危言耸听。

    新闻学便属这类知识。其影响的范围,或许还不算太小,毕竟我们的中小学里广有所谓“小记者”的传统,吸引不少优秀学生。从这一点来看,为少年写的新闻学入门读本,有价值,当然也会有市场。

    新闻学名教授陈力丹与人合著的《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一书,不久前出版。他在回答网友提问“中学开这门课意义何在”时,说得坦率:意义在于这是出版社商业策划,一本可以赚钱的书,客观上是进行一点新闻学知识的普及。

    然而出这样一本书却伴随着不小的烦恼,陈力丹抱怨道:“一本只有10万字(扩张后15万字)的书稿,在出版社方面的要求下,几经交涉,但最终出来的书仍然比作者妥协修改之后少了7000字。”

    无奈的陈教授强调,这并非因为上级审查,而是自我审查的结果。那么,这本书的读者,各地中学生们,今日之中国少年,作何感想?

    他们阅读第一章“什么是新闻”时,在第五节“不能因为感人而把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新闻”中,将看不到具体的案例,因为此节“例子被全删”。第二章“只有很少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中,原第六节“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会被打折扣”遭遇“整节被删除”。第三章“新闻的真与假”的第二节“新闻的‘假’”,“部分被删除”,第四节“学会识别假新闻”同样“部分被删除”。第四章“客观:新闻从业的基本准则”,第四节“新闻做到完全客观很难”,部分被删除。第五章“怎么写新闻”,及第六章“传媒是个什么样的行业”,未被删节。最后第七章“新闻传播中的‘把关’”,第二节“强制的‘关卡’——新闻管控”,部分被删除。

    坦率地说,这些“被删除”我大多看不明白理由。比如“不能因为感人而把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新闻”,所举例子是汶川地震后媒体上出现的一条“母爱短信”的“新闻”,说救援人员在垮塌房下发现一位双膝跪地把孩子护在身下的遇难母亲,孩子无恙安睡,怀中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陈力丹分析说,有学者对这条地震中最感人的“新闻”之一进行了追踪考证,发现其最初在5月15、16日作为“无头消息”出现于网络媒体,17日被3家传统媒体未加核实转载,接下来被各路媒体跟进报道,迅速传遍全国。他的结论很简单: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不论目的如何正当,都不能刊播虚假新闻,无论故事多么令人感动,都要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才能刊出或播出。

    论证有问题吗?结论出格吗?我尽量把自己放在一个中学生的立场上,抱歉,我不觉得这个例子伤害或误导了我的心灵。

    我倒是相信,看过陈教授对此案例所进行的新闻学分析后,将来去当记者编辑的人,至少不会再打着春运的旗号编造奇情新闻,像今年的什么摩托妈妈千里走单骑,什么儿子打工10年回家一次母亲思念过度精神失常……

    关于新闻的“假”,书中如下表述被拒绝放行:我国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类似写作套路,某时某地某会议隆重召开;某会议胜利闭幕;某决定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儿;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某某人经过了多少日夜的奋战,终于……这些八股式的套话和套路,有多少是真的,记者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习惯了,脱口而出,用不着思考,其本质就是“假”。

    原稿中基于新闻规律的判断也被删除:随着国家和社会法治进步,以及中国新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的提升,那种由行政命令或者长官意志来决定发什么不发什么的新闻现象,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有人给陈力丹的博客留言,觉得这些内容没有必要删掉,“一是因为内容本身并非‘洪水猛兽’,二是因为这是写给我们下一代的新闻学启蒙教程”。

    进一步说,这些内容本不应该删掉。媒体的功用,对转型社会尤为重要。新闻学的这些事例、分析与判断,并不高深,不属振聋发聩,但称“启蒙”不为过——中国少年养成公民素质,明日中国开启更理性空间,都能在其中觅到影子。
http://zqb.cyol.com/html/2011-04/06/nw.D110000zgqnb_20110406_1-09.htm

奇荒//@王星WX: 我采访过当时随同温的人,确认所谓qq聊天系捏造 //@三皮-:你是如何考证的?温怒斥将领的新闻是假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有是怎么回事? //@王星WX:我考证过,那条和温怒斥将领一样,是地震几大假新闻之一 //@李鸿文_:遮蔽什么即是此国之“特色”是什么 //@唐远清: ……
@中青在线【删掉什么即向孩子遮蔽什么】新闻学教授陈力丹与人合著的《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最终出来的书比作者妥协修改之后少了7000字。陈力丹表示这些被删除大多看不明白理由。如“不能因为感人而把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新闻”,例子是汶川地震的一条“母爱短信”的“新闻”http://t.cn/hBjkgP轉發(8)
|
評論(3)
2011-4-6 14:38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8 13:16
【案例】
  北京日报:唱响主旋律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

  长石

  近来,惹人眼球的一些所谓新闻中,不少是负面报道,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建筑质量、官员贪腐等热点层出不穷。在一些媒体的炒作下,似乎中国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有问题,似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发展前景迷茫黯淡。

  事实上,这只是个别媒体所营造出的一种错觉。中国的社会本身就很庞杂,现实又很复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发展整体上是进步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些问题更多是中国发展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符。作为媒体,就应该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全面地介绍给国内外读者,毫无节制地纠缠于个别音符,有意无意地抹掉发展成就,这不是一个负责任媒体所应有的报道取向。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媒体的目光如果老盯着犄角旮旯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恐怕多少版面都报道不完。一个社会所需的,不是大量负面新闻所暗示出的不安定感,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有那么多的好人好事,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发展成就,可一些媒体就是看不到,或是假装看不到。

  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报道取向在国内一些媒体,尤其是个别小报小刊中普遍存在。他们要么是热衷于散布一些负面、极端的情绪和言论,要么是大肆炒作丑闻八卦,靠搞猎奇性、煽动性消息来吸引眼球。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受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观念所蛊惑,有的则是利字当头,为了赚取些廉价的掌声,抛弃了媒体的职业底线。

  一直以来,西方的那套新闻理论和新闻观在国内一些人中十分吃香。有的媒体工作者更是言必称西方,将“新闻自由”、“第四权力”等奉为金科玉律。在他们眼中,宣传国家的发展成就就是“虚伪”的,而揭黑唱衰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实际上,这恰恰是不懂西方新闻观的表现。在西方两党和多党政治形态中,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为了得到执政机会,大作负面新闻,相互攻讦,造谣抹黑是其惯用伎俩。我们的国情与西方不同,照搬这种“乌贼战术”,极易涣散和分化社会共识,不利于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中国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打着“客观报道”的旗号指手画脚的媒体,而是有责任、有担当,真正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媒体。我们的媒体,理应成为中国富强和发展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以积极的态度去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营造出积极、鼓劲、向上的舆论氛围。中国当下利益高度分化,冲突对立客观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要做的就是站在建设性的立场去纾解矛盾、弥合对立、凝聚共识,而不是揣着利益的目的去围观起哄、煽风点火。

  中国的媒体要坚持自己的新闻观,西方的那套东西根本不值得效仿,照抄照搬只会造成无可预料的社会后果,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求我们的媒体在从事报道活动时,要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就自降格调,甚至心甘情愿地被人当枪使。

  中国媒体要唱响主旋律,这是由中国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符合中国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实际。这个实际就是,中国要发展必须保持社会稳定,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舆论环境。这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更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5-18/07402443646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9 12:21
【案例】
宋晓阳学生身上有一个开关,老师是启动开关的人,接下去如何运行,要靠学生自己。//@何明家-佑恩她爹:目标!尤其是带领学生思考独立精神!//@中青报曹林: 那是一个熏的过程//@六月独奏: “老师仅只是激发了你们对新闻评论的热情,对介入时事的表达习惯,作为老师只是提供了技术上的建议,只是在激发你们
@中青报曹林[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新闻评论课程就要结束了,刚群发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亲爱的同学们,自由,都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这是我刚刚在微博中刚谈到的:我对自由的理解。   不需要哪个人来教我什么是客观,客... http://t.cn/zOrtapn (使用新浪长微博工具发布 http://t.cn/zOXAaic
轉發(128) | 評論(35) 5月26日23:36 來自新浪博客
轉發(2)| 收藏| 評論 今天11:15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5 22:30
【案例】
抵制《非你莫属》注定失败

2012年06月04日11:50  新京报

  这并不是《非你莫属》第一次处在风口浪尖。之前的刘俐俐事件,主持人和老板团的表现就已经招来口诛笔伐。不过,当事人张绍刚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没错”。

  我自认为是平心静气看了引发事端的关于法国留学生郭杰的节目。在我看来,对比早前的刘俐俐,本期节目实际上算是风平浪静,郭杰的“晕倒”是瞬间发生的事情,当事人自己也很快爬起,在被鉴定为“假”之后,无力辩白而狼狈离场。看来,总结了刘俐俐事件的经验之后,无论是节目组还是张绍刚,已经不会再犯诸如言辞偏颇,刻意对抗的低级错误了。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事件持续发酵,郭杰会带着造假者的烙印,消失江湖。无论是张绍刚还是节目组本身,恐怕还会自得与如此这般就实践了自我期许:“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求职者,关心保护弱势群体。”

  当然,随后的反弹已经在说明,无论是张绍刚还是文颐,乃至整个节目,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也没有保护“弱势群体”。由于文颐的不懂装懂,由于张绍刚的撩拨和导引,已经对郭杰造成了肆意诽谤和人格之侮辱,甚至对于整个留法学生群体造成了侮辱性影响。这也恐怕是李开复先生拍案而起发起抵制节目活动的原因。

  在我看来,《非你莫属》之所以风波不断,屡屡制造出话题刺激民众,究其原因在于话语体系的不同。正是话语体系的不同,使得所谓“公平公正”,所谓“保护弱势”,落实在行为上和节目内容上,往往与民众心理差异甚大,甚至截然相反。

  比如,公平公正,并不是如我们所理解的职场双方、老板和员工在人格上的平等。恰恰相反,节目中所谓公平公正,实际上将一种不平等关系波及到每一个人,而在展示真实的思路和口号下,将一些潜规则放大:想求职,就要认可这种人格上的不平等,就是要让老板让求职者站着被挑剔被羞辱。只要你是老板,不管有多少真材实料就拥有话语权,就可以肆意用文雅的方式羞辱你——只要你的额头刻着“成功”二字。至于所谓弱势群体,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求职者处于弱势地位,应该给予某种特定的宽容和尊重。恰恰相反,节目所谓的弱势是他们理解的“弱势”,是除了羞辱之外还可以供悲悯慈善之用的“弱势”,是一种面对彻底跪下之后者之哀求,所谓成功者自以为的良心发现。

  张绍刚及其剧组拒不道歉的底气所在哪里?表面上的商业逻辑无法掩盖背后话语系统的“正朔”感。金钱财富不过是表面,谄媚“财富权力”才是节目骨子里的优越感、傲慢感的来源。李开复的抵制运动,在这个意义上,注定失败。

  □谢勇(广州 媒体人)

http://news.sina.com.cn/m/2012-06-04/115024532261.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6-14 22:50
【案例】中国青年报:警惕假新闻背后蠢蠢欲动的投机
2012年06月13日09:48  中国青年报
  近来经济政策的微调,引发了舆论对放松楼市调控的猜测,虽然中央及相关部委一再强调“限购政策绝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的消息铺天盖地。尤其是《投资者报》的一则消息更加剧了舆论的猜测。这篇题为“发改委人士: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的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受访时表示:受外部经济影响,再加上房地产政策引发的经济真空,经济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有意通过集中放项目来提振经济。
  如果有基本的新闻素养,就能够判断出这条新闻是很不靠谱的,因为通篇新闻都是引述“发改委内部人士”、“住建部内部人士”的话,而没有一个可以核实的姓名。按照新闻业职业规范,这样的报道是不合格的,是不能刊登到报纸上的。其一,读者无法判断这种匿名,是由于“信息敏感而不愿透露真实姓名”,还是纯属记者的凭空编造;其二,很多时候,匿名即意味着发言者不准备对自己的言论负责,那么,媒体和记者凭什么要为这样的言论负责呢?
  通篇无从查证且耸人听闻的“发改委内部人士”、“住建部内部人士”之言论,只会给消费者错误的暗示。我注意到,一些房产商大佬纷纷转发此条消息,以此证明中央的楼市调控很快就会松动,房地产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不过,消息刊登不到一天,国家发改委新闻办公室迅速发表声明称,有关“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的报道纯属捏造,发改委最近无人接受过《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
  有必要审视这条假新闻出笼的背景和流程。如果假新闻纯粹是因为记者技术不过关、不守行业规范、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制造出来的,那倒没什么可怕。随着官方的澄清和权威的表态,假新闻的影响很容易消除。最令人担心的是,这样的假新闻是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在背后操控。与房市利益绑在一起的人,他们期待中央政府放松调控,希望限购这个紧箍咒能放开,寄希望于“给地产项目开口子”来赢得房价的报复性反弹。可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坚称“限购政策不动摇”,于是,盼松绑心切的利益相关者也许就会借助操纵舆论和传播虚假消息来制造混乱。
  通过操纵舆论来影响预期,这是某些房产商及其利益相关者惯用的手段。从近来媒体对“房市回暖”、“逆市反弹”的报道,可以看到背后有一双手。看看这些报道的标题,就知道背后房产商忙碌的身影:深圳、北京等城市又出现了千人排队购房的盛况;南京楼市要触底反弹;6月上海楼市利好不断;“卖得好”成5月楼市关键词;楼市报复性反弹……这些新闻,显然都在竭力营造一种幻觉和暗示:房价已经到底,楼市正在反弹,消费者赶紧出手。微博上、电视里、报纸上,很多专家也在为“反弹”造势。
  这样的舆论背后,能看到房产商和某些地方政府那颗“恢复昔日荣光”的蠢蠢欲动的心和那只或明或暗的手。
  其实,正如中央政府一再强调“不会放松调控”所传递的信号,央行降息绝不意味着调控松动和“救楼市”,“稳增长”并不等于放松楼市调控。从总理到相关主管部门反复强调,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大方向没有任何改变。当然,这样的表态是房产商和某些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官员所不希望看到的。从当下舆论呈现出的纷繁复杂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就能看到其背后激烈的利益博弈。越是信息混乱的时候,决策者和公众越要擦亮双眼。曹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6-13/09482458450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15 16:37
【案例】
李鸿谷匿名信息源的讨论,有价值;但分析清楚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区别,更重要。比如中青报,其属性,或者说其传统与文化,是大众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其实也可以讨论一下。两种传播,信息抵达的终端,极不相同,功能差异巨大。//@何刚: 匿名消息源,对媒体很重要。
@投资者报社【《投资者报》社论:中青报,警惕当惯了喉舌没脑子】这则报道的争议在于发改委否认接受过本报的采访。显然,事情的真相不能如此简单地以被报道方面的否认加以确认。仅因“采访对象匿名”认定假新闻,既不负责也无逻辑。匿名人士并不等于不存在,具名人士也不一定说出了事实和真相。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66)
|
評論(57)
今天13:41
來自皮皮时光机
轉發|
收藏|
評論
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17 10:46
【案例】逻辑思维
土豆苗如此显而易见的自相矛盾,却让大众迷糊了那么多年。
@余世存非常道最早指出我们矛盾、混乱的人,大概是李洪林先生。三十多年前,他公开说,《国际歌》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而《东方红》却说“他是人民大救星”。他的话以文件形式从北京传达到各省高级干部,有人说:“如果张志新不能平反,那么李洪林就该枪毙;如果李洪林的发言是正确的,张志新就必须平反。”轉發(31)
|
評論(13)
6月17日10:17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6月17日10:32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23 21:29
【案例】
潘洪其以胡总之糊涂,羡慕美国都不配。 //@高晓松:胡总差矣,屈原被怀念最主要原因是他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诗篇,被当作大诗人音乐家传颂。历代拧巴投江的多了,胡总您为党国抱个粽子投个江试试?况且屈原殉葬跟爱国有毛关系?照你说法孔子周游列国不独爱鲁国政府该批斗否?
@胡锡进屈原自己是贵族,效忠没落政权统治的楚国,最后还因楚被灭投河自尽。按一些人制定的“爱国”和“爱政府”区分术,他实在不配全中国人为他吃了两千多年粽子。但我们敬仰屈原,怀念屈原,就因为他对那个“烂透的楚国”不舍不弃。呵呵,爱国主义永远是简单的。中国再破,我也爱它。美国再好,我只羡慕它。 轉發(19325) | 評論(7535) 今天16:52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4)|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27 17:38
【案例】
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

2012年06月27日09:27  中国青年报
  曹林(微博)

  遭遇到网络编辑泡制的黄色标题,同事小白近来心力交瘁。当年的瓮安事件震惊中外,小白深入当地采访官员和群众,探寻那起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后当地治理生态的重建,写出了深度调查《曾让瓮安不安的小镇救赎之路》,忠实反映一个小镇反思中的自我救赎。没想到,报道刊发后网站转载时,标题被篡改成了耸人听闻的《瓮安官员称黑社会是政府养大的》。这一标题完全扭曲了文章的原意,报道通篇写的都是浴火重生后的变化,只是谈到当年黑恶势力形成时,当地一位官员反思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黑恶势力是我们政府养大的——没想到这句话被无良编辑割裂语境、无视文意地单拎了出来,加粗加黑做成了“惊人”标题。

  在这个缺乏耐心、浮躁轻率的浅阅读时代,标题的误导下,很少有人再去细读报道原文,网民情绪轻易就被标题煽动起,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了政府和官员,谩骂如暴风雨般涌向当地官员。于是,一篇反思瓮安事件、反映政府重建公信努力的深度报道,在标题被网络编辑篡改后,沦为网络一次消费公众情绪、拉升点击率的机会。当然,这样的反应正是网编所期待的效果,可这是出乎记者意料之外的,更是接受采访的瓮安官方所始料不及的,同事打电话让相关网站的编辑改掉这一扭曲报道、刺激民愤的黄色标题,没想网编们一个比一个霸道,就是不改。

  同事的愤慨,我深有体会,相信很多采写新闻的人都有切肤之痛。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反思当下中国社会的极端主义,我写了一篇评论呼应并延伸这一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题目为《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没想到某网站在转载时,将题目改为极具挑动性、起哄性的《中青报驳某些媒体:极端是因权力被垄断》,并列的标题是《人民日报昨日发文:民众应摈弃狭隘极端主义 客观看待腐败》——这样的标题,是对两家报纸评论的双重扭曲,用政治斗争的思维看待不同观点和误导公众,篡改评论观点,刻意营造冲突,消费公众情绪。

  这样的黄色标题,是当下新闻界的一颗毒瘤——它既制造着假新闻,误导着公众,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网络编辑与传统记者的合作关系,更以“惟恐新闻不刺激,惟恐冲突不激烈”的嗜血偏好,加剧着社会的冲突。

  作为一个纸媒从业者,我并不认为网络新闻编辑只是搬运新闻的机器,不认为网络媒体在转载新闻时必须忠实于原标题,而认同其转载的过程有标题的编辑权。我也承认,网络编辑有时做的标题更好,更能敏锐地把握读者的兴奋点和新闻的价值点,但转载毕竟只是转载,网络对标题的编辑权是有限的,必须忠实于新闻报道原文,不能无中生有捏造不存在的观点,不能断章取义放大不合作者原意的信息,不能为了点击率而渲染和夸大冲突,不能为了迎合某种低级趣味而制造低俗的噱头。必须在读懂原文、理解报道的基础上对标题进行再创作,而不能凌驾于作者和报道之上,滥用转载时的编辑权。缺乏文字理解能力的话,就忠实地做一个新闻搬运工和信息抓取机器,不自作聪明,不想当然,不画蛇添足,这种不作为也是网编的一种职业伦理。

  可是,这基本的伦理尚未成为网编的共识。传统媒体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自上而下从编辑到记者,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的职业规范,而网络媒体在中国发展的这些年中,尚未建立起一套职业规范。没有规范,就没有底线,没有底线,很多时候就会无所顾忌。在点击率和经营压力下,网络的考评机制甚至纵容编辑做耸人听闻的黄色标题,鼓励网编的流氓化、轻浮化、小报化、嗜血化。加上当下新媒体发展的强势(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传统媒体面对网络的冲击缺乏平等的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博弈局面,加剧着网络在转载中对传统媒体权利的肆意侵犯。面对网媒小偷般的转载和强盗般的篡改标题,虽然敢怒敢言却拿它没有办法。

  说这种黄色标题是新闻毒瘤,一点也不夸张。其一,它制造着假新闻,标题党喜欢诡辩假标题不是假新闻,其实不然,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标题捏造了并不存在的信息,当然也是假新闻。而断章取义的夸大,则为假新闻的传播滋生了土壤;其二,误导着公众,不要辨称新闻原文没有变化,在只读标题的浮躁传播语境中,公众很容易被标题牵着鼻子走;其三,破坏着传统媒体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政府部门本就对记者小心翼翼,担心某句话被放大后引发误解,记者小心地通过善意的报道修复这种不信任的裂痕,可网媒一个断章取义,足以毁掉纸媒无数的修复努力,更让官方对媒体充满防范;其四,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的合作关系。本来,网媒与纸媒的良性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助推舆论监督,纸媒发掘新闻,网媒扩大影响,纸媒继续跟进,可网媒为了点击率而扭曲纸媒报道,则使合作遇到了巨大障碍。最重要的是,网络黄色标题党的这种“惟恐冲突不激烈,篡改标题挑情绪”的起哄习惯,纯粹是在消费网络的民粹情绪和阶层冲突,利用公众的某种不满赢利,这样的标题只会向本就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输入更多的暴戾,更多的情绪化,更多的仇恨和对抗。

  黄色标题党的毒瘤危害新闻界,某些网媒网编不自律,终会自食苦果的。

http://news.sina.com.cn/m/2012-06-27/09272466592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1 10:46
【案例】
电脑也有言论自由?
吴修铭 2012年06月21日
sina
tencent
more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机器会说话吗?如果会,它们享有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权吗?

这听起来像是不切实际的问题,一个哲学范畴或科幻小说里的问题。但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并且会产生重要的后果。

按图放大
Graham Roumieu
在当今世界中,我们许多的日常决定都依赖于电脑。开车去工作时,GPS设备可以提供最佳路线;在办公桌前,微软Word能够提示你的拼写错误,Facebook为你推荐新的朋友。在过去几年里,有人提议说,当电脑在做出这些选择时,它实际上是在“说话”,它也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the First Amendment)的保护。

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个坏主意,它挑战了政府监管公司、保护消费者的能力。

第一次有关机器话语权的争论是在网络搜索的语境下出现的。2003年,一家公司因不满谷歌搜索结果排名而提起民事诉讼,控告谷歌。谷歌坚持认为他们的搜索结果受宪法言论自由的保护(在一份未正式公布的判决书里,法院宣判谷歌获胜)。今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联邦政府调查,谷歌委托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教授尤金·沃洛赫(EugeneVolokh)起草一份更为详尽、覆盖氛围更广的类似陈词。沃洛赫教授在他的论文里写道:“谷歌、微软必应、雅虎搜索以及其他的搜索引擎都是言者。

对于不是律师的人来说,这个观点听起来很奇怪, 但逻辑是这样的。以问答专栏作家安·兰德斯(AnnLanders)为例,她对读者问题的回答肯定是发表言论的一种形式。同样的,当你在谷歌上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时,搜索引擎当时必须决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怎样排列答案的顺序。如果这些回答是“话语”,那么政府任何监管谷歌的行为,就像修改安·兰德斯的文章一样,都应作为审查而受到审视。

但理论往往在现实中碰壁。不妨考虑一下以下几个例子:谷歌曾被指控利用自己在搜索领域的主导地位来阻挠竞争对手,此外在有些情况下没有明确划分广告与搜索结果的界限,这引起了反垄断当局和消费者保护协会官员的注意;Facebook的电脑系统做出的“决定”可能涉及广泛传播你的私人信息;亚马逊等网上商店的推荐有一天也许会成为出版商们打败竞争对手的工具。一般来说,这些行为都可能违反保护消费者的有关法律。但是如果将这些电脑所做的决定称之为“言论”,司法部门就必须想到这些法律可能成为潜在的审查制度,这使得第一修正案反而成为这些公司反监管的强大工具。

是否有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电脑所做的决定应该被认为是言论”的理论吗?从法律逻辑上讲,谷歌、安·兰德斯、苏格拉底(Socrates)以及其他答案提供者都有些相同之处。但是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这种比较不成立。苏格拉底是因为坚持个人观点而死的;电脑程序则是用来为我们服务的实用工具。保护电脑的“话语权”,并不是第一修正法案的直接目的,它是用来保护真正的人类免受国家审查的迫害。当第一修正案用来保护商业机器免受正规检查时,它已经远离了它的初衷。

第一修正案确实已经被扩展到用来保护商业言论(像广告)和企业用于政治事务上的费用(后者更具争议),但是商业话语只享有有限的保护。虽然公司言论问题具有争议,但是竞选的花费至少是第一修正法案主要保护的政治体系的一部分。

其实很容易划定界限:按一般规则,非人类的或者机械化的选择结果不应受到第一修正案的完全保护,并且很多时候它们根本不应该被当做是“言论”(如果涉及某个人类个体对特定内容做出特定的选择,自然又是另一个问题)。

谷歌的辩护律师争辩说,自从人类对电脑编程使它可以“说话”,电脑就享有言论自由权。这就好像数字信息可获继承似的。但是程序员在第一修正案允许的范围内设计任何他喜欢的程序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从而也拥有与他一样的宪法权利。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博士创造的怪兽可以走路,可以说话,但这并不代表它有资格替博士投票。

电脑每天都在做数万亿个无形的决定;而每个决定都可能成为受保护言论的可能性值得我们深思。当谷歌声称第一修正案保护他们的搜索结果时,却从来没有正式表示他们受宪法保护进而可以忽略隐私权和反垄断法。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在将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的崇高原则变成保护商业利益的低端工具之前,必须再三考虑。给予电脑那些本来属于人类的权利相当于将机器置于我们之上。

吳修銘(Tim Wu),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著有《主控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
翻译:许欣

http://cn.nytimes.com/article/opinion/2012/06/21/c21wu/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6 09:27
【案例】
杨桐//@孙旭阳:这评论深得混球报社论之精髓,那就是偷换概念。它在评价中国养老困局时,把养老等同于养老金,之后移足欧洲,抛开诸列强与中国的差矣,而在欧洲内部进行经济实力的对比,以德国经济地位抹杀生育率之价值,最后,反倒以德国推迟退休年龄的无奈之举为中国当局张目。逻辑真一个乱 /
@新浪评论【环球时报:“养老”有困境,不必全怪计划生育】一些人将“养老”困境归咎于“一胎”,而将解决办法寄托于“二胎”,有失偏颇。国外养老保险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经济制度成熟的国家。我国社保制度实行时间短,资金短缺是必然的。美德等国也也为养老金发愁,中国出现困境不足为奇。http://t.cn/zW5Gp5H
轉發(108) | 評論(96) 5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9 18:30
【案例】逻辑矛盾
梁幕天配图很精彩//@陈业文新大都: Bush指指点点,在说什么呢?//@吉祥幸运: 布什胸前像章亮了//@杜芝富: 转发微博
@杜芝富【带路光荣 解放美国】平壤方面宣称:美国发布的"朝鲜人权纪录"基本不真实,朝鲜发布的"美国人权纪录"是完全属实的,为什么呢?因为朝鲜发布的"纪录"中的各大案例,均可以在美国各大新闻报纸上找到出处。而美方发布的“纪录”里大部分案例根本都无法在朝鲜的新闻报纸上找得到,说明美国人很喜欢撒谎。

轉發(919) | 評論(190) 7月7日22:37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10 18:17
【案例】
周明华1非常有柴//@江南梅: 有才~//@旅游时报王琪: 给裸体穿衣是央视与时俱进的结果,现在有空调了,不必脱衣避暑 //@温暖阳光2008: 强烈支持,穿好衣服,小心感冒……//@胖橘子猫: //@热电影: 最后一张真相了...
@醒来的大鸦响应CCTV,反低俗运动,给名画穿上衣服……
轉發(13079) | 評論(2228) 今天13:56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7-28 20:39
【案例】

请别扼杀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文/张晓舟《时尚先生》总主笔、作家

音乐,是用来让人闭嘴的。一个主持人或解说员,不单要学会说话,还要学会闭嘴。
      奥运开幕式,连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唱主题歌的时候央视主持人都不懂得闭嘴,而这是基本的修养,真的需要教吗?

南非世界杯开幕式,听孙正平老师洪水泛滥般的解说,差不多淹没了这个有史以来音乐性最强的世界杯开幕式。
      那几乎是一场非洲音乐会而不只是开幕式。这才叫歌舞升平普天同庆,这才是黑非洲的野性力量,节奏狂欢——— 肉体的狂欢,酒神的狂欢。此情此景,一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坐怀不乱的中国解说员情何以堪?惟有强颜欢悦提高嗓门,但非洲人的煽情是从下半身自下而上直抵灵魂,咱们的主旋律煽情是从嗓子眼自上而下直奔脚后跟——— 字正腔圆,毫无瑕疵,孙正平老师简直是堪称银嗓子喉宝,但是他总是像一个脚后跟,总是落后于瞬息万变的赛场。好在开幕式是按部就班的,念念通稿就行了,于是,孙正平活活把一场天花乱坠群魔乱舞的非洲歌舞狂欢弄成孙正平诗歌朗诵会或孙正平播音艺术学习班。
     现场的声音调小,而孙正平的声音响遏行云,久久回荡在非洲大地。从NBA到世界杯,孙老师总是满面春风地出席一个又一个英模报告会。孙正平就像一道玻璃门,将观众与现场生生隔开。有首歌叫《Bang Bang Bang》,不料CCTV是按拼音来发音的,于是孙老师昂然照本宣科:“下面一首歌叫《梆梆梆》!”
     按照官职级别,伦敦奥运开幕式少不了孙正平。衷心祈祷孙老师行行好,别再扼杀很可能是有史以来音乐性最强的奥运开幕式,我愿意出一百块钱请他闭嘴,或者说,出一百块钱,请央视能够屏蔽孙正平的声音而又保留现场的声音。
      据悉,丹尼·鲍尔将请出英国著名演员马克·里朗斯助阵,他曾两度参演《暴风雨》,而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他将首次饰演剧中的“凯列班”一角,并现场表演《暴风雨》的第三幕第二场,这段戏中里朗斯有一句台词:“不要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和悦耳的乐曲,使人心神愉悦,不会伤人”,这句台词也将刻在为本届奥运会特制的大钟上。这句话将体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核心价值”,我衷心祈祷,在马克·里朗斯念这句话的时候,央视只打出字幕翻译,孙正平或朱军不要跟着同声用中文朗诵。
      您老人家少朗诵几句会死吗?如果您老人家少朗诵几句不单不会死,而且可以多收我等观众小民孝敬的红包,岂不是更爽?
http://blog.163.com/london_decameron/blog/static/207298088201252911334831/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7-31 22:13
【案例】
黑客冒充《纽约时报》前总编写社论蒙骗报社编辑

一名黑客以美国《纽约时报》前执行编辑凯勒的名义撰写一篇社论,发布在互联网上。《纽约时报》编辑比尔顿信以为真把文章发布在自己的微博里,并称社论为“重点稿”。其后该假冒社论被识破,凯勒进行了辟谣,比尔顿在微博将其删除。


去年还担任《纽约时报》执行编辑的比尔·凯勒,如今仍是该报的专栏作家。
黑客冒充前总编写社论

据新华社电 一名黑客以美国《纽约时报》前执行编辑的名义撰写一篇社论,发布在互联网上。这家媒体据信周末出版了这篇文章。

文章仿得太像了

比尔·凯勒截至去年9月仍担任《纽约时报》执行编辑。黑客便以他的名义撰写这篇关于“维基揭秘”网站的社论。

无论从哪方面看,文章如此真实,以至于《纽约时报》丝毫没有发现作假,甚至技术编辑尼克·比尔顿把文章的链接粘贴在他的微博客里,而且称文章为“重点稿”。

识破这篇伪造文章为数不多的线索之一是它的互联网网址以www.opinion-nytimes.com开头,法新社称,真正《纽约时报》网站网址以www.nytimes.com开头。

当事人辟谣

现为《纽约时报》撰稿人的凯勒29日经由微博客澄清真相:“有一篇以我名义撰写、关于‘维基揭秘'的虚假评论文章。强调‘虚假',不是我的。”

比尔顿随后回应:“我刚刚删除昨晚发布的一条微博留言,那来自一个假《纽约时报》比尔·凯勒账户。”

“维基揭秘”承认伪造

事后,“维基揭秘”通过其微博承认是他们的黑客制造了这次乌龙事件。

黑客钟爱《纽约时报》?

其实,这不是黑客第一次瞄准《纽约时报》。2009年《纽约时报》曾声明称:“有些《纽约时报》的读者浏览本报网站时,发现网站会弹出广告悬浮窗,这种悬浮窗会显示病毒警告,点击后会重定向到伪装的网站。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修补有关的问题。如果你看到同样的广告,请不要点击,而应当退出弹出的网站,并重启浏览器。”

据美国杀毒网站称,这个网站上的所谓安全软件全是由黑客软件伪装的。读者曾反映,这则广告完全劫持了他的浏览器,其电脑中毒根本无法关闭非法网页而浏览其它网站。

http://news.163.com/12/0731/08/87NS7OLH0001121M.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1 19:06
【案例】
强大的长江日报社论:赶快收拾人心

16703 次点击
126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风2012 于 2012/8/1 11:53: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正文开始前,摘一段网友的话,俺在微博上看见的,纯属转载,谢绝内涵解读:1948年11月4日,南京《中央日报》发表殷海光执笔的社论《赶快收拾人心》说,“国家在这样风雨飘摇之秋,老百姓在这样痛苦的时分,安慰在哪里呢?希望又在哪里呢?”2012年7月31日《长江日报》发表刘敏执笔的社评《赶快收拾人心》说,“合法性资源不是可以无限透支,修复合法性的时间也不是无限多。”





赶快收拾人心



来源:长江日报社论   2012 年 7 月 31 日 星期 二  



    □ 本报评论员 刘敏



    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冲突或抗议事件,在许多地方屡有发生。近段时间,群体性冲突事件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征、新的行为方式。某些事件的冲突性甚至达到一个新的级别,不论是情绪还是行为的激烈程度,都堪称近年少见。



    从诸多事件的发生来看,环境问题常常成为导火索,但核心原因是政府行为失当。在一些攸关民众利益的问题,或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政府表现出对民意的轻视、傲慢,有时是蛮横与霸道,令人不满。一些地方的政府又不注意去疏导社会情绪,甚至不认为这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于是社会情绪长期压抑和累积,一旦遇到“引信”,便爆发出来。



    客观地说,各个地方的政府行为逻辑,有其共性的一面,未必是哪个地方表现得更为严重和糟糕,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还可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克制与隐忍。但是这都没有能缓解或避免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冲突可能是因为利益,也可能不是,拿钱摆平不可能一直奏效下去。有时候,理性协商与对话,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这个判断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不是说不要协商与对话,而是在一些冲突事件中,民众走上街头根本不是为了跟政府讲道理,也不是为了将政府拉回到谈判桌前,行动的意义直接地来自身体行动本身。



    面对这种局面,政府可用的有效手段,其实相当匮乏,某种程度上,底线之上已经无计可施。不仅如此,政府事实上处于进退失据的困境:进,强力弹压,只会激化矛盾,让局面更加不可收拾;退,应为不为、无所作为,很可能意味着自动放弃维护社会秩序的政府职责。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讲,政府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政府的政治与道义的合法性。只要合法性足够坚实,哪怕使用限度以内的必要暴力,也不会产生颠覆性的后果。但若合法性资源稀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怎么做都会遭致普遍的反对。



    对于不断发生的群体性冲突事件,现在到了从政治和道义合法性方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了。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种种不当行为,以及“捂盖子”、“不出事就是没问题”、“花钱买平安”等错误做法,就是在回避问题,主动制造与社会的紧张与对抗,实际上就是在耗损合法性资源,与民心渐行渐远。



    经济发展的成就,不能等同或代替合法性资源的获取。新的政治和道义合法性资源从哪里来,政府将如何重新树立公共权威性,都是重大的时代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前景。



    合法性资源不是可以无限透支,修复合法性的时间也不是无限多。当务之急,是赶快收拾人心,重塑合法性,这是为人民、国家和历史负责的正确做法。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07/31/content_5042869.htm


另外付一篇俺在凯迪搜到的关于殷海光那篇《赶快收拾人心》的链接,如下:
傅国涌:“赶快收拾人心”——读《殷海光文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8513990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5 10:35
【案例】
刘洪波:生活没有太多重口味   
2012-08-02 22:43:23|  






  网上看新闻,刚好看到一家网站的头题,“北京红会向遇难者发1万-3万不等慰问金”,紧接着,是“铁道部1850万宣传片黑幕:回扣达700万”。
  两个新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一个是慰问,一个是腐败。慰问属于关怀,而非定责与赔偿,因此,慰问金不能谈多少,每个雨灾死难者得到1万到3万元,没什么不好的。腐败属于罪恶,性质上说也没有多少的问题,多和少都违背公正。
  但就是这么两个不同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新闻,放在一起,却使人不免产生一点“价值换算”,这也算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自然而然的效果吧。简单算术,可知,铁道部一部5分钟宣传片,可用于慰问死难者617人至1850人;其中光回扣,就可用以慰问233人至700人。可供慰问死亡平民的钱,很少,这表示中国确实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但拍摄宣传片和回扣的钱,表示中国到底又是还是有实力,尤其是有魔力。


  前几天,我还在同一天看到新闻两条,一条是“退休副院长挪用公款45万免刑罚”,一条是“男子偷一只鸡被判3年缓刑”。前面说的是某航天研究院副院长朱某将45万元公款借给一个经营单位,其妻也到该单位工作,被查明挪用后,浡“鉴于情节轻微等”,免予刑罚。后面说的是重庆合川区年近6旬男子谢某盗窃一只鸡,翻墙逃离时,恰被发现抓住,谢某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锤威胁“放不放,不放老子砍死你”,法院认定抢劫罪,判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000元。
  这两个案件,判得铁不铁、准不准?朱某挪用“只有”45万元,且已归还,今天确算官员犯罪的轻微级,免予刑罚,说得过去。谢某与之年龄相当,出门随带锤子,不知是去寻活打工还是蓄意作案,带着锤子又何以能“砍死你”,也不无蹊跷,但既是认定抢劫,判3缓3,也属从轻发落,罚款1000元,总比真去坐牢好吧,这一想,也不冤枉。


  翻看报纸,有一条新闻说,武汉有4个拾荒人在一个拆迁工地挖出400斤大铁砣,用摩托车载运到废品站换钱,老板越看越不对劲,遂报警,原是巨型航空炸弹,幸未炸响。脑子里马上想起一部台湾电影《稻草人》,那里面,日据时期的佃农陈发、陈阔嘴两兄弟家境能好难,一天租田上掉下一个航空炸弹未响,片警便押解两兄弟像服侍老爷一样,将炸弹抬去区公所“呈献天皇”。日军见炸弹,大为惊恐,要求立即丢到海里。俩兄弟只好从命,但炸弹触海即炸,浮起死鱼无数,兄弟俩满载而归,于是全家人好好地吃上了一回鱼。
  一个是电影情节,一个是生活现实,结局也大为不同,但捡了炸弹当宝贝去换取一点什么,这是一样的。极小的愿望,极大的冒险,收入与风险的巨大不对等行为,后面都有着寻常生活的悲欣,但只要不像电影那样夸张地表现,人们大概只当生活的悲欣为趣事,而且还要指责那贩卖废炸弹的人无知,不拿性命当性命。


  再讲一个故事。我所在的城市,媒体报道一个社区住着10多万人,仅有一个5米的道口可以出入,每天堵人,盛况空前,乃至成立“治堵队”也无济于事。媒体接着又报道说,这里已纳入改造计划,但暂时没有开发商出资,所以计划未能执行。
  大概,这就是治堵的良策吧。拆掉,而非多开出口,人员确实就不会再堵了,但那样,得以享受不堵的生活的,跟现在这10多万人有一毛钱关系没有呢?这些现在被堵的人,又会到哪里去?这是治堵的城市思维,而那里居住的人,是不在考虑之中的。住在里面的人怎么想,与城市怎么想,这是两回事。


  上面这些拉杂的故事,都是对比性的,有两件事的对比,也有一件事不同视角的对比。这些对比材料,可见现实的丰富与差别,令人感触良多,又难以尽述,惟让人叹息而已。生活原本没有太多重口味,但无处不是况味复杂。
                            2012-7-30

http://blog.163.com/liuhb_163blo ... 54112012721043239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7 11:30
【案例】
收视率造假事件屡次曝光 需引入司法调查严惩

2012年08月07日11:12  新京报  
  继2010年《人民日报》带头揭露收视率数据作假后,有关“收视率数据存在重大问题”的声音一直也在业界流传。8月初,制片人王建锋在新浪连发数条微博直指电视台收视率造假,并提供了长达十几页的资料数据,这其中有和数据公司交易的合同文本,该公司联系人的短信对话截屏,也有索福瑞三天内收视率的显著提升数据。此次曝光再次引发业界及大众对于收视率及其功用、公正性、独立性的质疑。收视率是可以购买的吗?

  有关收视率的争论最有名的莫过于崔永元一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实际上,收视率是严格基于统计学的调查科学,样本的数量、分布、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等都被详细考量。收视率调查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到1996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与法国索福瑞合作,再到央视、各上星频道、地面频道普遍接受、采纳、引用收视率调查数据并以此为衡量指标,整个过程与中国电视市场化的过程隐隐呼应。

  虽然在此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对“收视率至上”“唯收视率”的争议,但由于其严肃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被大面积采信,索福瑞收视率成为中国电视市场唯一通行货币。截至去年,索福瑞的市场价值已经接近5亿。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收视率”又爱又恨?内地电视台的经济来源70%以上来源于广告,整个电视行业将近一千亿的广告投放则主要依据收视率。根据媒介机构的数据,对于排行前列的电视台,广告主一般愿意为千人观看付出8元,收视率超过1的30集电视剧,广告主大约愿意付出2880万元的广告费;超过0.5则愿意多支付1440万元的费用,收视率过3则愿意支付过亿的广告费。面对巨额的广告诱导,电视台的考量也完全依照收视率进行:绩效的发放、人员的考核、节目的编排……相对于竞争激烈的电视创新和靠内容来争取高收视率,“做收视率”便成为一种便利的捷径。

  与收视率利益密切相关的还有广告代理公司。为获取更多的利益,许多广告公司一方面打压强势平台的收视数据以压低广告时段代理价格,一方面“培养”优质平台代理其广告,获取不菲的回报。

  今年6月,原央视索福瑞总经理王兰柱就曾发布微博称:目前收视率的乱象已影响到广电、广告行业健康发展;收视率已不只是索福瑞的问题,电视、广告、制作机构、广电都存在问题;收视率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阻碍。

  由于收视率关涉巨大的利益,即便是尼尔森也曾经遭遇极大的信任危机,但这并没有妨碍尼尔森成为全球收视调查市场上的知名品牌。美国国会众议院就曾经因为尼尔森公司的视听率调查受到人们质疑,而专门举办听证会。

  在中国样本户信息、数据信息被认为是索福瑞的核心商业机密,一旦泄露、被操纵、被修改将会按照刑事案件处理。2008年西安的一名技术维护人员就曾因为收买样本户而被起诉判刑。但由于索福瑞没有执法能力,对于更多的案例只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其他原因不了了之。

  每次收视率造假事件被曝光,都会引发业界对于收视率为王,索福瑞是否足够独立,索福瑞一家独大好不好的争议,也能听到索福瑞连连喊冤,这样周而复始。倘若不对每一次数据异动提出异议、保存证据、引入司法进行调查、严惩违法个人和机构,就算市场有更多的调查机构、花更多的钱进行技术改善,索福瑞发再多的申明,都无济于事。

  □梅子笑(北京 媒体人)

http://news.sina.com.cn/m/2012-0 ... l?bsh_bid=116130318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7 11:39
【案例】
衙外俺真想到这些"报社"当评论员,天天太TM喜悦了!


標籤:
收藏:7月25日09:27
保存取消
评论  +加標籤



轉發(105)| 取消收藏| 評論(40)7月25日09:10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7 18:39
【案例】联想力
衙外但也有人说,1356是:要散吾溜。 //@资深女单:真会扯……关系……还有那个1287的故事~
@衙外冬日娜说,1356是13亿人民56个民族.....
轉發(7) | 評論(1) 16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10 10:05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8-10 10:09 编辑

【案例】
。//@笑蜀: 评的到位。先存后转
@羅世宏:台灣聯合報對大陸事務的兩篇社論(之二)。






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割,不过是党需要苟延残喘而已。现在,它们才是风雨同舟,不论是否同船异梦。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8-17 11:41
【案例】
曹林:舆论应对课别成对付记者攻略讲座

 舆论应对课别成了“怎么对付记者”
  一位媒体人跟一名官员聊突发、热点事件中的信息公开,这名刚经过舆论应对培训的官员说,讲课的媒体人教他们:政府部门遭遇质疑时,应该死扛着不回应,回应容易制造新的热点,而不回应,虽然会挨骂,可热点几天就过去了,再大的丑闻和疑点,媒体和公众也很快会遗忘。   

  媒体人这样上舆论应对和危机公关课,其实是教官员怎么对付记者和媒体,表面上是“站在政府一边”,实际上是害了政府。政府部门和官员如果学以致用,不仅回避不了追问,更会砸了官方公信力。

  传播学者张志安(微博)博士讲过另外一件事,一次舆论应对课上,一名讲媒体应对的老师在台上讲:记者就是一条狗,饿了你就喂他,不听话了你就揍他,如果碰见想成名的你就拿名利诱惑他。话音未落,底下的官员使劲鼓掌。

  某大学一名教授则更低级地直接给相关部门编了一本对付记者的册子,教授“请男记者吃饭一定要有女作陪”之类的“灭火”技巧。这样的媒体应对课,真的讲歪了,它不是构建官方、媒体、公众良性互动的正能量。而带着“让媒体闭嘴”、“让热点自然降温”等心态去打交道,只会使官方与媒体陷入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中。

  媒体和官方需要坦诚的沟通与合作,官方和媒体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朋友。官方不应与个别腐败官员和失职渎职者捆绑在一起,不应拿政府整体的公信力替某些腐败官员去背书,而应该与媒体一起合作去找问题,去揪出干部队伍中的败类。舆论应对课,不应该讲成怎么对付记者。出了事,形成了负面舆论——舆论应对的要义在于,怎么通过努力消除和减少负面舆论,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乏说服力的证据和做得不够的信息公开。舆论应对如果真有技巧,也只在于,如何以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公众认可的逻辑、有公信力的方式去说服公众,而不是玩弄转移视线的花招和让人闭嘴。

  曾有一位评论员去应聘某地的网评员,考官问他,如果本地出现负面新闻,如何应对?这位朋友回答说:实话实说是最好的应对策略。考官立刻说:那还要你有什么用?从这段对话看,某些地方在舆论应对上都被那种讲歪了的媒体应对课给误导了。跟媒体打交道确实有技巧,但如果本着想捂瞒、说谎、愚民、指鹿为马的心态去做,结果只会很糟。

  再高明的舆论应对技巧,也无法做到:明明是坏事,却在危机公关后变成好事;明明欺世盗名,舆论却能一片叫好;明明一派胡言和谎言,却能不借助强力而真正地平息舆论。民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也不像过去那样容易集体被愚弄,新媒体方兴未艾,舆论一律也难以做到。别无他法,惟有坦诚地公开和沟通。

  有些地方出了丑闻后,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喜欢用糖衣炮弹。我曾跟一位官员开玩笑说,“有偿不新闻”今天真的不太管用了。新闻界确实有败类,小小红包就能摆平,但你无法摆平每一个记者,结果还是会被报道出来。且不说道德,就拿利益权衡来说,你的那个红包,真的没有把新闻曝出来后对记者个人声誉、对媒体形象带来的利益提升大。记者有职业追求,媒体有影响力考虑,红包的诱惑是打压不了这种职业冲动的。把给红包这事儿报道出来,所带来的利益远比这个红包更大。所以,还是不要送红包。

  再回到开头那个舆论应对“技巧”:出了事不回应,热点很快会过去——这确实抓住了媒体的一大局限和缺陷,即很容易健忘,很容易被此起彼伏的热点牵着鼻子走。再大的丑闻,三天后就被更大的丑闻淹没了。但官员们千万不要忘记另一个舆论传播规律,就是丑闻的记忆效应。在这个丑闻上,虽然政府没有回应,躲过去了。但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这一次放弃了澄清的机会之后,舆论会形成印象,以后其他地方发生类似丑闻后,这件丑闻会经常被反复提及。而且丑闻还有累积效应,这件事上政府未作回应,公众就会形成刻板印象,很多事累积在一起就会导致说谎成性的无赖形象。很多地方政府无论说什么,当地百姓都不信,正是一次次丑闻累积后形成的公信坍塌。(曹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8-16/150024980416.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1 11:02
【案例】思想深刻,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洞见,加上语言的形象
叶匡政形象!//@风月史鉴: //@夏骏: 刘哥一言九鼎。
@孙大午一位法律界老前辈说:“中国的公、检、法,应该是魏、蜀、吴”的关系。而现在变成了“刘、关、张”的关系。 轉發(1227) | 評論(251) 8月19日22:55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42)| 收藏| 評論(19)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8-21 18:52
【案例】
张召忠:电视评论员应无条件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核心提示:张召忠日前在北京签售后接受专访,称“对于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就是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有冲突不可避免,但现在条件下,因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国防大学教授、军事专家张召忠日前在北京举行新作《百年航母》、《走向深蓝》主题讲座及签售会上侃侃而谈。当天现场的众多读者,提问踊跃,场面十分火爆。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铁杆粉丝。一位50多岁的先生激动地说,今年是张召忠教授上电视20周年,从1992年张教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三十六计古今谈》做节目,到现在的电视直播时政评论,自己已经追随他20年。
如何在电视荧屏上经久不衰保持自己的观众缘?为自己保鲜的秘诀是什么?作为一名电视评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签售之后,记者专访张召忠教授。
张召忠,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研究范围涉及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联合作战、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国际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曾获国家及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军育才奖等多种奖励,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发表论文专著数千万字,海洋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有:《未来海洋世纪的冲击》《海战法概论》《现代海战启示录》;战争和军事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有:《兵器知识库》《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谁在制造战争》《网络战争》《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打赢信息化战争》《百年航母》《下一场战争》《话说国防》《明天我们安全吗》《下一个目标是谁》《中国让战争走开》《走向深蓝》等。
1.第一次化妆失败从此不用化妆师
虽然当天的气温高达34摄氏度,但现场读者热情不减。国防讲座、读者提问、签名售书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有的读者拿着好几套要求签名,说回去送朋友。待最后一位读者手捧签名书满意而去,始终精神百倍地保持军容姿态的张召忠,其白色军装已被汗水打湿。他边擦汗边接过助理递过的水,记者打趣地说:“屋子里太热了,您的妆都花了吧?”
张教授笑着嗔斥:“又不上节目,化什么妆。”
“坊间流传,您从不让化妆师给您化妆,全都是自己化。我同事让我问问,有这事吗?”
“上节目时还真是我自己化妆,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1992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与海军记者站合作了一个36期的节目叫《三十六计古今谈》,主要是讲三十六计的故事。当时节目组没有化妆师,只好由主持人张莉代劳。“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化妆,估计也是张莉第一次给男人化妆,她差不多给我化了快两个小时。打腻子、施粉黛、描眉画眼、涂口红、做头发……化成个什么样子,我也没好意思看,就赶紧录节目了。节目录完之后,海军政治部首长宴请节目组的主创人员,我也参加了。宴会开始前,我到洗手间里去照了一下镜子,把自己吓了一跳,因为镜子里面的人根本不是我。张莉完全按照给女人化妆的程序给我抹了一遍,看着镜子里的我,我伤心透顶,悲恸欲绝。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自己化妆。我绝不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张召忠!”
“您用什么牌的化妆品?化妆技术怎么样?”
“我现在自己化妆的技术经常得到专业化妆师的表扬,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服帖,化了妆就像是没化一样。”
第一次上电视,对电视节目录制的程序完全不熟悉。《三十六计古今谈》的节目形态是主持人开头结尾串连,先说一下三十六计中每一计的原文,接下来由张召忠解释原文的现代释义,并通过大量战例来阐释这些古老计谋的实际运用。节目专门有研究军事谋略的专家撰写解说词和案例,经过各级领导审定之后,再由张召忠和主持人张莉在演播室里完成。所有解说词都是预先准备好且经过审查的,他和主持人的任务就是提前背下来在摄像机前面绘声绘色地说一遍。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任务,但对于他来说太难了,因为不习惯背诵别人撰写的稿子,想用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语言讲述,但领导感觉那样没法把握。于是,每一集都会因此而争争吵吵。结果,张召忠录了十几集就中途退出了,他感觉自己不适合做电视。
以后,央视军事部“军事天地”节目的制片人吴少华找到他,希望做个系列节目“舰船知识”。这是他的强项,于是他答应下来。“舰船知识”系列节目的形态是现场访谈,张召忠和主持人张莉要下部队,到海军舰艇和潜艇上去录制,在航行中的军舰上给观众讲述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军舰礼仪、技术性能和作战方面的情况。这个节目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他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到军舰上采访和了解情况,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不再有过去那种拘束感和紧张感。这个节目广受好评,当时收视率居中央电视台前几名。
2.“今日关注”,临到直播前还换题
“科索沃战争让您一炮走红,还有伊拉克战争的直播和评论。这些年来常见您参加‘今日关注’、‘军情解码’、‘书香北京’等。您都做些什么类型的节目?是什么让您长盛不衰?一直保持很高的收视率?”
谈到往事,张教授都能清楚地说出日期,让记者十分惊讶。
“1999年3月24日,当天凌晨3点钟,我被电话铃声吵醒,原来科索沃战争爆发了。中央电视台启动了直播机制,在早上六点钟新闻节目中,著名主持人海峡和我就科索沃战争爆发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直播和评论。”在张召忠的记忆中,那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对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和评论。
“2003年3月20日上午,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电话,让我立即赶往电视台,参加中文国际频道伊拉克战争的直播。由于是突发事件,电视台紧急开了个窗口,播完后就又恢复了正常节目的播出。由于前方战事不断推进,电视台领导就决定不断增长直播时段,从几十分钟增加到几个小时,连续直播了一个多月,从晚上七点半直播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我全程参加了那次伊拉克战争直播。”
多年来,张召忠参加的节目还有“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海峡两岸”、“中国报道”和“今日关注”、“防务新观察”等。2003年以后,他经常参加北京电视台的“环球冲浪”节目,2010年这个节目取消,创办了“军情解码”和“书香北京”。
电视直播评论讲究的是首发和首评,突发事件、重大危机或战争爆发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评论,第一时间要发出声音。张教授说,“今日关注”的直播,经常是临到直播前还要换题。“有一次发给我的策划案是朝鲜问题,可临到直播前智利发生大地震,我们只好临时决定换地震的题目。6月26日,节目的内容是菲律宾问题,可直播前突然看到中海油宣布了南海9个区块对外招标,我们立即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评论。距离直播还有十几分钟,现做短片、上字幕、改标题、做地图、设问题。他们在直播室跑来跑去,分秒必争,直播线上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一丝不苟。这让我想起了在长达一个多月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期间,主持人、专家、节目组人员、直播线工作人员和领导,全部在一线忙来忙去,吃盒饭,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有的干脆躺在地板上休息一会儿。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任何观众都绝对不会相信,如此严谨的新闻评论节目居然是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的。”

电视新闻评论与娱乐节目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敏感性、危险性太大。从媒体规律来看,总希望评论员对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度点评,最好是提出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评论规律来看,对突发事件、危机和战争必须要在来不及查找资料的情况下,对其发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需要有相当深厚的技术装备、战术战略和政治外交功底。评论员必须把问题讲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吞吞吐吐,尤其不能把网上不准确的信息、把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内容直接说出来,要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重要的是确保在口径上不出偏差。
客观上来讲,在直播中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危机和战争进行评论,并不知道具体口径和要求,尽管如此,评论员必须根据平时学习、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准确把握,进行正确的评论。很多人认为,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新闻评论,与在网络上、微博和博客上评论是一样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如何才能坚持原则,不犯错误,还能把收视率提高,这个难度才是最大的挑战。

3.在节目直播和录制过程中从不看策划
“电视评论与知识结构有关,您做电视评论20年,难道不感到知识枯竭吗?20年来您做评论节目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张教授说,“我上过三四个大学:1968年学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它奠定了我的理工科专业基础,对我后来从事科技装备研究非常重要。电视评论中,我经常会向深处谈,一谈到技术装备大家就心里有底了,感觉不再空虚和漂浮。1974年我在北大学阿拉伯语,并进修了英语,这使我开阔了眼界,出访过很多国家,接待过十几个国家军舰的来访,并在国外常驻、工作和学习了很长时间。这些经历,让我对外事活动和外交事务比较熟悉,电视评论中能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军事问题,把军事话题提升到国际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不是仅限于玩儿兵器、讲性能、看热闹的初级状态。1994年以后,我作为军队的国际法专家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和研讨活动,对国际海洋法、海战法、武装冲突法和世界军事历史等有了深入研究。对历史和法律问题研究的最大好处是在谈及黄岩岛、钓鱼岛、台海形势等重大敏感话题的时候,能够从历史的纵深、法律的规范和严谨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懂一点历史和法律,能够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避免说过头话、偏激的话和极端的话。”
令张教授受益匪浅的是,2000年,他在国防大学学习联合作战指挥,有机会把国防大学的所有课程全都听了一遍,还有机会与来自全军的部队指战员进行交流,从而让他的许多理论知识得到扩充,所缺乏的实践经验也得到弥补。以后,他又到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国防部的业务,从而对国际危机处置、国防部业务管理、武器装备发展和反恐作战等有了基本了解,曾经参加过马岛海战、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指挥员也给他们讲了不少课,同时还对英国及北约的军事设施、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参观访问,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对于他评论危机、冲突和战争非常受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6月28日,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读书》栏目约我连续录制了五期‘走向深蓝’系列节目。在节目录制之前,编导给我送来了7本书,总共300万字。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个节目,所以心中没底,就用十几天的时间,把送来的书都看了一遍,此外还看了好几本别的相关内容的书。开录之后,35分钟一集,连续录制,非常顺利地录制完成,所有人都非常满意。”说到此,张教授难抑自豪。
“节目的功夫在节目之外,就节目准备的节目不可能好看。我参加的所有节目都有专业的编导和策划,他们经常在节目之前把策划案发给我,但我在节目直播和录制过程中,从来都不看策划。为什么?我认为编导和策划完成的文案只是他们的书面认知,要变成节目还需要主持人的二次加工和再创作,优秀和平庸的主持人之间的差别就在这一刻拉开。如果编导的策划案是A,主持人的任务就是把它变成B,我的任务就是配合主持人把节目变成C,决不能是A+!所以我不仅不能看策划案,更不能预先准备好答案到节目中去背诵,我必须眼睛盯着主持人,脑子跟着主持人的思路去反应、去思考、去回答。在节目到了直播和录播的时候,主持人就是乐队的总指挥,我只是一个演奏员,我必须与他保持协调,才能步调一致,节奏和谐。凡是好看的节目、收视率高的节目,都是主持人努力挖掘和勇于挑战专家的节目,按部就班、顺着策划案往下推的节目不可能有收视率。战争之所以扣人心弦就在于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军事演习之所以不受人待见就因为未交战已知胜负,把演习玩儿成了演戏,是形式主义的再现。”
4.为强迫记忆 十几年前开始无纸化办公
“听说您有个习惯,看过的东西一律扔掉,是为锻炼记忆力吗?”
张教授说,几十年来,自己每天都要抽几个小时上网、看报、读书。为了强迫记忆,我看过的东西一律扔掉,所以我十几年前就养成了无纸化办公、电子阅读的习惯。电视直播与写书作文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翻阅资料,全靠脑子中的记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记忆力那么好,很多事件、时间、地点、人名都记得清清楚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我出版过20多部专著、总计4000多万字,没有一个字是找人代笔的,所有著作都是我自己完成,连查找资料也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我备课、讲课、做多媒体,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完成。我从来没有在别人的作品前面署名。学者的责任在于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找人代笔、徒有虚名是一种学术腐败。学问有高有低,观点有对有错,但做学问的态度必须端正,绝对不能沽名钓誉。”
张召忠是从农民到士兵、从士兵到将军的,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后门,在每一个进步的台阶上没有送过任何礼,也没有受过任何贿。40多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长起来,全靠刻苦学习成就了自己。他说,自己是一个整天辛勤耕耘的人。无论作电视评论、讲课、写文章、写书,都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管名气有多大,职务有多高,都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千万不要不知道天高地厚。无论是说话、办事儿、讲课、做节目,都不能盛气凌人,不能说大话、官话、套话、假话、废话,一定要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最复杂的问题,要接地气,草根儿化。
“电视机前的观众有高级领导干部,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百姓,甚至很多人是老人、小孩和文盲,我讲的那些东西能让他们听得懂、感兴趣是最大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入耳入心,对节目建立感情,锁定节目追着看。有一次‘防务新观察’在军事博物馆现场录制节目,突然有一位观众激动万分地跑过来要与我合影,他们开玩笑说,哈,原来你的粉丝是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啊。是的,我讲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们在静静地听讲。”
5.60岁不退休 组织特批延长服役
“除去要有广博的知识外,做一个优秀的电视评论员还需要什么素质”?
对于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就是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道德品质就是要求在做人上要严格要求自己,防止出现负面效应,要能够在观众中保持一定的威望。
新闻电视评论员与娱乐明星完全不同,不可能一夜成名,相反,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可能在直播中身败名裂。伊拉克战争直播天天进行,每天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在伊拉克战争的马拉松直播中,一个人有多少知识、多少观点可以说之不尽,讲之不绝啊?
“要给人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张教授说,“成名自然是件好事儿。出名之后,找我做节目的多了,我写的书好卖了,自己有点什么事儿也好办了。但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必然就有坏。作为名人,在公众面前说话办事儿就要格外注意,否则就会产生很坏的社会负面效应。作为名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社会监督力增强了,在公开场合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就会感到很不方便
“在山根底下一身短打扮还嫌热,爬到山顶后才发现那里还有积雪,这就是古人说的高处不胜寒。今年4月份,社会上因为黄岩岛争端一片喊杀叫打的声音,我在‘今日关注’中引用孙子名言: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慍而致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有大国胸怀、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黄岩岛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用外交的和平的方式解决,一方面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不能放弃使用武力。在上海电视台的一个三分钟电话连线中,他们预设了一个圈套儿,问我:如果开战的可能性是100%,现在中国对菲律宾开战的可能性是多少?我说30%是战争,30%是经济,这两个手段加在一起是60%。另外还有40%是外交和政治解决手段。我的这些电视访谈语言,第二天网上铺天盖地,你想反悔都不行,有视频为证。如果是一般的学者,网络不会如此热炒,因为是我说的话,所以本身就构成新闻热点,你看有多危险!

“最危险的还不止这些,前些年就不断有人冒充我的名义非法出版图书,公然在书店和地摊上叫卖,责编、出版社都是真的,就是作者是假的,我完全不知情。现在升级了,冒充我的名义开设的微博、博客多得是,我通过好多途径辟谣,我跟他们说,我没有开设任何微博,只是2011年之前在人民网开过博客,现在也不更新了。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有些人PS我的图像和字幕,擅自制作有关我的电视评论视频在网上流传,这不仅严重侵犯了我的名誉,也损害了节目的权威。”
张召忠今年60岁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特批他延长服役期。谈到未来的打算,张教授说,作为学者,一辈子研究海洋、军事和战争却无缘参战,只好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今年,自己出版了《百年航母》和《走向深蓝》两部专著,这是一个老海军在42年军龄中长期积累下来压箱底儿的存货。年底前,他还打算把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积蓄再折腾一通,撰写一本如何依法治海的专著,与前两本书构成中国全面走向深蓝的三部曲。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责任编辑:NN011


http://news.163.com/12/0821/04/89DEEE4F00011229_2.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3 16:20
【案例】
赵相斌如果为百姓鼓与呼,可能自行了断的机会都没了……
@江湖侠客W(新浪特约评论员)没有勇气用一支秃笔为百姓鼓与呼,却有勇气选择自我了断。难道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从老舍到徐怀谦?
轉發(7) | 評論(4) 今天15:1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9-16 19:55
【案例】
连清川你们还真好意思拿出来呢。搞得好像你们自己不明白自己是神马玩意儿似的。神马玩意儿! //@五角场将进酒:,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贵报社评和署名评论的区别,这和国内批评者对贵报社评的看法并不冲突。此外,你既然以此为辩护,为什么不提《外交政策》这篇《China’s Fox News》http://t.cn/zlhR4Wd
@王文评论美国《外交家》刊登“中国《环球时报》被误读了吗?”一文,专门探讨对环球时报评论版的研究,认为评论越来越有影响力、多元化,而不是被外界说的那样民族主义。作者寇艾伦是著名的中国通。http://t.cn/zlhTvcV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0)
|
評論(25)
今天17:3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1)
1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9-25 20:01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2-9-25 20:02 编辑

【案例】
记者为何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白红义

  几天前,甫一出狱的顾雏军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重提7年前入狱的往事,抛出诸多猛料,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在报道之外,一位参加了发布会的记者在微博上感慨:许多在现场的年轻记者“由于不了解这些历史恩怨在争取到提问机会时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令人扼腕”。她认为,这“反映出媒体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积淀下来有经验的记者太少,人才流失严重”。我能够理解这位记者抒发的上述感受,但并不认为她的看法切中了问题的本质。
  20世纪以来,世界新闻业最大的内部结构变化,就是一面倒地朝向高度商业化发展。在商业化的新闻生产环境中,雇主真正希望得到的是既年轻又富有经验的记者。发达的欧美新闻业如此,日益商业化的中国新闻业也无法摆脱这一普遍趋势的影响。过去10年来,学者们对中国记者的相关调查数据都表明,中国记者的平均年龄正日趋走低,学历则提高得很快,他们大多处于一线新闻采编岗位。这种变化趋势基本上符合了商品化新闻生产追求年轻的高素质员工的逻辑。
  中国新闻业经过20年的市场化运作,商业运作的逻辑已经深深地嵌入中国媒体的血脉之中。身处于这一浪潮中的中国记者既能享受到市场化带来的若干革新,但是也日渐体会到商业冲击的无奈。商业逻辑进入新闻业后,记者的工作性质也随之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此时,记者的工作就变成了运用专业技能生产具有使用价值的新闻。记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光环似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最朴实无华的劳工生活。很多记者以“新闻民工”作为自我身份的认同,在现实中则表现为跳槽次数增多、从业年限缩短,职业忠诚度处于下降趋势。于是,记者成了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往往变为下一个工作的过渡或跳板。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经说“新闻业是惶惶不安的人、贪得无厌的人、叛逆造反的人或无耻屈服的人最多的行业之一”。回顾我短暂而又难言成功的记者生涯,似乎就是在一种“惶惶不安”的状态中度过的。在不同的媒体单位之间辗转,在各异的新闻现场奔走,看似潇洒快活却有着难以名状的悲戚。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就从一个满怀热情的菜鸟变成意兴阑珊的“老记”,直至最终离开记者岗位。就我个人而言,从新闻工作到学术工作的转变虽然只是个体的自主选择,但过往的职业生涯和生存状态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新闻是一种被社会赋予了特殊期待的行业,坚守或离开都不应该只是为了赚钱而已。更值得追问的则是这种选择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记者的离开?在笔者看来,社会、组织与个体都是影响记者职业流动的可能因素。
  第一重因素是社会情境的变化。新闻原本是现代性的产物,但在后现代特质占据主流的社会中,当前的新闻工作正深陷伴随消费社会与科技进步协同而来的速度竞赛中,新闻的时间与速度、传受双方关系、新闻工作的稳定性及媒体组织角色等不同层面都在发生改变,促使报道倾向快速浅薄。以往在新闻专业的逻辑下,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人脉关系的长期经营是一门学问,更是新闻工作的核心,确保记者获得正确、深入的信息来源,建立自己在行业中的专业地位。但在当下,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共舞”关系似乎已不复存在。因为新闻已是商品,只需用“好看”瞬时吸引眼球,是否深度与正确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新闻不是志业,而是随时可能离开、可以替换的工作,所以个人无需作出专业承诺,更不用在乎专业地位;因为新闻要的只是消息来源的简单发言,满足新闻写作需要引述的形式要件,事件一过就不再重要,所以就没有长期维持关系的必要。在这种社会情境下,新闻的本质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新闻运作规则的改变也是根本性的。
  第二重因素来自新闻组织的变化。在新闻学的专业论述中,新闻记者的自主性被置放在一个绝对核心的位置。但落到新闻实践中,新闻组织才是实际主导新闻工作的力量。新闻需要组织内部的分工才能完成,记者也得依靠组织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可以说,组织提供了新闻工作的必要资源,同时也约束与控制着个人行为。当中国的许多新闻组织从一个不用操心营收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型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时,新的组织运作逻辑也随之诞生了。毫无疑问,维持生存是这一组织运作逻辑的根本。在新闻业务上,它往往奉行一种“风险规避”的工作常规,免遭来自其他力量的钳制。在这一原则下,即使面临无可避免的危机,这些组织早已失去应有的担当,奔走在一线的记者更容易成为各种控制力量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组织内部已经形成鲜明的阶层分化,一线记者成为一个明显的“下滑阶层”。在内部管理上,它引入缩小固定工资比例、加大“计件工资”分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刺激年轻的记者们更加努力工作。这种新闻常规与分配方式与商品化新闻生产的其他特征一起,强化了将新闻生产作为一种获利手段的观念。在劳动力市场严重饱和、就业竞争压力和经济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记者的劳动时间被最大限度地延长,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弹性劳动”。从组织运作的逻辑来看,这种手段能够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但对记者个体伤害甚大,这便是大量“新闻民工”被市场制造出来的原因。
  第三重因素则是记者个体的变化。从一般情况看,新入行的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经历大约两年左右的社会化过程后,其新闻理想和职业雄心会因种种现实制约而逐渐受挫,经济利益上的追求日渐成为最主要的工作驱动力。记者这一职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大、流动性高,能长期留下来的人多半是兴趣使然,新闻圈中不乏这样的新闻理想主义者。但是更多的年轻记者,可能是抱着与新闻前辈们不同的想象进入新闻业的,一旦禁不住现实的严峻考验,这群普遍缺乏信仰的人不是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就是殊途同归地进入为工作而工作的境地,失去工作的价值,没有工作的目标,只有一种工作的状态。当他们的采访报道工作屡屡因为外力的因素受挫时,当他们的报道遭遇外部控制而无法得到组织庇护时,当他们结婚生子却无法看到未来的前途时,种种因素带来的“底层感”会极大地干扰记者对于这份职业的坚持。
  笔者虽然归纳出上述三大因素,但记者的职业流动绝非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许多人只是将提高记者薪酬作为阻止人才流失的灵丹妙药,显然是低估了问题的复杂性。如果将记者视为具有理性选择能力的经济人,那么他们的坚守或离开自然就是一种衡量成本收益后的理性行为,但个体的理性带来的,却是整个新闻行业的不尽如人意,中国记者的专业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09/25/content_679175.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11 17:08
【案例】
人民日报:若不能不计毁誉改革将寸步难行
2012年10月11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改革开放,永葆探索创新的朝气(人民观点·锻造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 ②)

  本报评论部

  今天的中国,改革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只有更加自觉地思创新、促改革,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过攻坚期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到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1/3个世纪。这么多年过去,当我们倒拨时钟,回到这部壮阔史诗的卷首,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依然撼人心魄,改革先行者勇往直前的足音仍旧清晰可闻。

  从辽宁到广东,切掉胆囊的任仲夷“浑身是胆”,一心要杀出一条血路。“不要人夸颜色好”的项南勇闯雷区,支持包产到户,为企业家松绑撑腰。“大不了回秦城监狱去”,蛇口工业区奠基人袁庚无惧非议,誓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费改革”、“拎着乌纱帽往前冲”,改革先锋们以燃烧的激情,开辟出一段闪光的岁月。他们身上展现的改革创新精神,熔铸成时代精神的核心。

  今天的中国,改革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正因如此,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改革越往前走,人们对它的期待越高,遇到的困难也越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也越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过去普调一级工资、粮价上涨几分钱,老百姓就欢天喜地;现在搞医保社保,成百上千亿地投入,却仍有人抱怨是“太平洋里磕鸡蛋——这哪算做蛋汤”。过去建一个工厂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大家无条件欢迎;现在则要面对种种质疑:会不会挤占耕地,会不会破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搞改革,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没有不计毁誉的心理素质,没有坚不可摧的创新意志,我们就会寸步难行。

  更为复杂的挑战在于,随着改革走向深入,那种皆大欢喜的普惠式改革,空间越来越小。社会多元带来的利益分化,时常令改革者面对“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当分歧的根本不在于“是非”而在于“取舍”,当矛盾的化解很难再靠觉悟、靠动员,改革就从“理当如此”的抉择,变为一种你来我往的博弈。面对转型期社会这些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要有大刀阔斧的果敢决断,又要有如烹小鲜的灵活细致、周密安排。

  继续深化改革,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前辈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今天,我们的财力增强了,实力提高了,对规律的认识加深了,方方面面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能不能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中国走到今天,无论围绕改革的具体路径还有多少争议,坚持改革、深化开放,这都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更加自觉地思创新、促改革,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过攻坚期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创造新的辉煌。

分享到:保存 打印 关闭
网友热评已有29931人参与
白山钓叟
吉林
有一点还是要记住,不能以损害广大百姓的利益,做自己的政绩。不能以损害国家的利益,做自己的政绩。
2012-10-11 16:52:53
梅龙天桥
广东深圳
邓小平理论: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 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 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P364)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 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年P229)
2012-10-11 16:52:23
wendychina900
山西忻州
好文章,三十年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许多人的心态仍然害怕市场和个体自由。
2012-10-11 16:52:17
耳顺的博客
河北邢台
社会多元带来的利益分化,时常令改革者面对“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
2012-10-11 16:51:25
ffzw
北京朝阳
人民日报:若不能不计毁誉改革将寸步难行。这篇文章让人看不懂,吞吞吐吐。
2012-10-11 16:48:42
phzxjsq
浙江嘉兴
“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是的,必须抛弃以往的所谓“必须坚持”,要敢于新的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承受风险。
社会走到今天,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徘徊多年,体制、机制对社会发展的障碍已暴露无疑,举国上下,亿民同心,人心思改,暗潮涌动。我相信,这是中国即将出现创世伟人的前兆。
突破束缚中国历史进步的瓶颈,让中国走向更加的开放,更加的民主,更加的自由和法制,走向世界人类的共同的普世价值观,已经为期不远!
2012-10-11 16:48:35
咸阳网民
陕西西安
空谈有什么用,敢立法公布官员的财产吗?
2012-10-11 16:47:48
伐檀工
浙江绍兴
任何事情都没有事先完美无缺的预案理论,都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民日报的观点本身就是违背马列主义实践论的观点的。我的观点是:不是理论准备不充分,而是特权阶层不愿 将他们既得利益拱手相让。这才是核心问题!

2012-10-11 16:47:15
心心相印
四川遂宁
写得很好!我们的国家现在确实是这样,要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必须要砍掉滋生在这个圈里面毒瘤。
2012-10-11 16:46:53
jwb222
湖南长沙
改革是手段,不是目标。改革的目的是要过好日子,让绝大多数人过好日子。只要改革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毁”有多少?“誉”有多少?自然是很明了的!还需要担心吗?
回复 支持 2012-10-11 16:45:47
查看所有29931条评论 >>

http://news.sina.com.cn/pl/2012-10-11/044325333218.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0-25 10:06
【案例】
传统媒体是新闻生产主力 莫当网媒跟屁虫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在年底把纸刊和网络杂志《野兽日报》合并,推出全数字化的《全球新闻周刊》并裁员,从而结束这家杂志为期80年的纸版发行史。又一家纸媒“关张”,新媒体的拥趸们欢欣鼓舞,弹冠相庆,传统媒体则如丧考妣。
  我倒觉得,传统媒体的同行们不必忧伤,不要以为自己这个行业没有明天了。美国《新闻周刊》告别“纸版发行史”,只是个案而已,并非普遍现象。他们走到今天,并非都是新媒体的冲击,更有其自身经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告别“纸版发行史”,并不意味着纸媒的死亡,而是为了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是与新媒体融合的结果,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新媒体只是阅读的渠道,传媒业还是一个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行业,内容不死,思想不死,传统媒体就不会死。
  但是,传统媒体不能无视新媒体这个新“渠道”的冲击。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思改革和融合,毫无主见和判断地追随新媒体,只有死路一条。
  一个需要澄清的事实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新媒体对讯息的快捷传播,更符合公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所以纸媒要扩展报道的影响力,离不开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同样离不开传统媒体,无论是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供给,还是在公信力上,它都严重依赖传统媒体。如果哪一天所有的传统媒体,从报纸到电视台到杂志,都拒绝网站转载新闻,那么,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将会一片空白。至少在目前,传统媒体仍然是新闻生产的主力。微博也一样,如果哪一天将微博中首发于传统媒体的内容都剔除,它所传播的有效资讯将非常有限。
  毫无疑问,如果哪一天全世界电脑的复制和粘贴键都突然失灵,那么网站基本上就得关门,新媒体就会成为死媒体。这样说,倒不是因为传统媒体人的自负,而是想强调两者的互补关系,两者已经融为一体,离了谁都不行。
  不过,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传统媒体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由于读者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一些纸媒的发行量在下跌;一方面,由于信息管制的不均衡,很多信息能从网上看到,从传统媒体上看不见,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不可避免地在一次次公共事件中流失,被读者抛弃。
  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一直都对“微博主流媒体化,主流媒体边缘化”的趋势耿耿于怀。《小康》杂志2012媒体信用调查显示,微博公信力首超广播、杂志。在“公众心目中公信力最强的主流网络媒体”排行中,新浪、腾讯远超人民网和新华网,微博排在了“受访者心目中公信力最强”媒体类型的第四位,位列广播、杂志之前。不得不承认,在这场传统媒体与微博所代表的新媒体的遭遇战中,传统媒体基本上是败了。
  节节败退,不仅在“他杀”,更重要的是一些传统媒体在“自杀”。“自杀”的一个特征是,丢掉了传统媒体应该坚守的“传统”优势,或惊慌失措或偷懒或无主见地被新媒体牵着鼻子走。
  不得不说,在议程设置上,传统媒体是失职的;在创造社会流行语方面,传统媒体得分基本为零;在设置讨论话题上,传统媒体基本没有贡献;在引领公众讨论和引导舆论上,传统媒体也非常乏力。很多都市报的版面上,新闻基本上是从网上扒来的,都是“网友曝”如何如何;很多广播节目,也是从这里抄一段,从那里抄一段,开口闭口都“某某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前段时间“元芳,你怎么看”无厘头地在网上走红,引曝微博讨论,几天后不少纸媒竟然花很大的版面炒微博冷饭。难怪很多读者批评:纸媒难道没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信息去报道?
  新媒体提供了很多谈资,信息海洋中的话题取之不竭,这也养了一大批偷懒的编辑和记者,不去创造性地设置议题进而引导讨论,而是奉行“拿来主义”,成为网络的跟屁虫。
  当然,新媒体也是一个新闻富矿,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但这应该是一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展现新闻纸品质和“传统”之优势的地方。“传统”不是媒体的麻烦,而是优势,这些传统优势包括:不轻信传言、核实信源的习惯;不轻听偏信,兼听则明的客观品质;不乱贴标签和想当然,深入现场、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求索真相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不被愤怒左右,不迎合不取媚,一事当前先问真相,真假优先于立场。可一些传统媒体完全丢掉了这些传统,在精神上沦为新媒体的附庸,网上的信息竟然不加求证就拿到版面上;消费网上的情绪,而不是负责任地引导。
  传统媒体坚守传统并融合新媒体技术,才有光明的前途;当网媒跟屁虫,只有死路一条。

http://news.sina.com.cn/m/2012-10-24/100625427758.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30 12:49
【案例】
曹林: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2012年10月30日04:59  中国青年报 评论(48人参与)
  曹林

  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很复杂,是哲学家常做的事;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则是媒体人爱做的事,因为传媒很多时候面对的是没多少耐心、不愿动脑子、厌恶复杂的大众。信息海洋中,偷懒的读者总希望能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理解力去读懂一个可能很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便成了一种媒体追求。但很多时候,过度简单化的报道思维,会扭曲事实和真相。

  比如近来引起舆论争议的一条新闻,就是“简单化”惹的祸。媒体报道称,北京患白血病的5岁男孩帅帅去世。2011年8月,帅帅被医院确诊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有可能康复。其父母做完配型检查后,双方都能移植,但首选为父亲。2012年5月,因帅帅父亲拒绝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中断每月给孩子的生活费,帅帅母亲以孩子的名义将这位父亲告上了法庭。因“拒捐造血干细胞相救”,此前这个父亲就一直陷于舆论谴责的漩涡中,孩子的去世,更点燃了舆论的怒火,这个父亲一时成千夫所指。

  媒体这样的叙述,确实容易激起愤怒,新闻很简单地将父亲描述成了一个冷血的人,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救,拒绝承担医疗费,拒绝捐造血干细胞救儿子,简直“禽兽不如”。这种报道的叙述逻辑非常简单,这位父亲就是一个敌人,一个恶人,他置5岁孩子的生死于不顾,他的心比铁还硬。这样的愤怒控诉,自然极有感染力,很容易激起公众的愤怒。当下浮躁的传播语境下,吸引眼球是很简单的:不复杂的迫害情节,加上一个“敌人”,就能让站在道德高地的人们群情激愤。

  可事实真这么简单吗?一个父亲果真会无情到那种地步吗?事情的善恶和是非真像媒体描述的那么简单吗?即使这个父亲真的“拒绝造血干细胞移植”了,又是怎样一种力量使一个本该倾力救孩子的父亲变得这么无情?从一些新闻报道中,看不到这种深入的调查,听不到那位父亲的声音,只有对“一个不可理喻的狠心父亲”形象的简化描述。帅帅离世后,有媒体采访到那位父亲,尽可能还原了事实和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描述,让公众看到了一个远远超越“狠心父亲”这个简单形象的复杂事实,看到了这个家庭一直以来的矛盾,还有对孩子救治过程中的冲突。这个家庭复杂的纠葛,孩子的有病不治,远非一个“狠心”可以概括。

  每天各大媒体生产的新闻中,充斥着类似简单化的叙述和段子化的处理。

  这种简单化已经形成一种新闻叙事的模式:一个有着弱势身份标签的受害者,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或者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底层人”,一个垄断着各种资源的强者;或者是一个强势的政府部门,一个求告无门的“受欺凌者”——这样的简单新闻故事占据媒体报道的很大部分,很容易唤起一种共同的“受害”感觉,形成热点。当然,判断的逻辑也是非常简单的:二元对立并虚假两难,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底层就代表着正义,弱者就代表着道德优势,权力就是恶的,体制就是罪恶的代名词。

  当记者和评论员不是站在“事实高地”和“逻辑高地”,而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时,叙事的简单化,思维的简单化,加上判断的简单化,便生产出一条条远离了事实真相的新闻。这些简单化的新闻和评论,虽然因为符合公众的期待、迎合了舆论的情绪而广为传播,却扭曲了事实,误导了舆论,还会在消费公众情绪的同时酝酿着社会的戾气。当每个人都在正义凛然地讨伐那个被简单地贴上“狠心父亲”、“禽兽父亲”标签的人时,传递的不是正气,而是可怕的戾气。

  媒体人应警惕这种简单化,简单化虽然方便着叙述者,也方便传播,方便形成热点,方便没有耐心的庸众接受和理解,方便滋养道学家的批判欲,各种方便——却失去了新闻最核心的东西:真实。在微博最火的时候,曾有对复杂和冗长深恶痛绝的同行建议媒体应该多写“微博化新闻”:用尽可能短的言语去写新闻,有利于在微博中传播,也是读者的福音。我是竭力反对的,新闻当然不应该废话,但也不能简化,文字应该以叙述事实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长短。事实需要1000字来描述,微博化的结果,是新闻都写成了段子。而新闻的段子化,正是当下媒体的一大弊病。

(原标题: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http://news.sina.com.cn/pl/2012-10-30/045925467071.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 10:13
【案例】
詹万承:纸媒网媒谁也不是谁的跟屁虫

2012年11月01日04:39  中国青年报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似乎把采编权下放给了网友们,这也常让不少传统新闻人喟叹,纸媒成了网媒的复读机:今天爆红热传的微博,就是明天纸媒的重点推荐阅读;当天门户网站的头条,就是第二天的纸媒的头版头条。

  我看并不尽然。微博上一条段子的的爆红,网站上一条新闻的热评,受众面总的来说还是狭窄,不可能期盼看新闻联播读党报的老父亲,清楚地知道吴法天约架挨打了,司马南演讲被扔鞋了,这些事件的主角是依托微博而走红,但事实信息传达的价值却超越了个人身份。

  纸媒作为“二道贩子”,对相关事件进行梳理,对各方观点罗列点评,就能将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约架的传统意义,现在是否还应被热捧?扔鞋作为言论表达方式,应有怎样的限定?这些可能都是网络时代的新议题,再次传播是有意义的,不能简单说成是网媒的跟屁虫。

  事实上,根据现有的媒介操作规范来看,反而是网媒像纸媒的跟屁虫。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除开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少数网站外,绝大部分的网站不具备自采新闻资格,也就是说,所有的新闻都是转载而来,而纸媒就成了最主要源头。

  出现纸媒网媒谁是谁跟屁虫这种伪问题,更大程度上是源于:除开现实生活之外,新型的网络生活已经出现并且初具雏形。但现实与网络的映照,又并非一一对应,甚至可以说许多时候还是扭曲变形、光怪陆离。你无法简单的评价,“元芳,你怎么看?”这类无厘头式的网络语言,有多大的价值或者具备怎样严格的意义,可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网络语言就是一点一点冲击着传统语态,那是另一个生活场域,有一套自己的语言方式和行事逻辑。

  自媒体的兴起,也并不代表着传统媒体的必然消亡,就像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刻,新闻联播插播的“莫言是首位获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还是引发新一轮的传播与热议,因为一些媒体与官方的紧密关系,它们的发声就超越了简单的信息层次,反而更像是一种态度的彰显。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天的热点事件发生后,还有人会对照第二天的党报来揣测官方的态度。

  但这就对一般的都市报类媒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没有自己的独家新闻,没有自己的独到观点,作为新闻纸存在的意义无疑是值得怀疑的。因为阅读终端仍在不断下移,打开手机就可以阅读到新闻,关注他人微博就可以了解到需要的信息,作为门户网站的新闻形态都在受到猛烈冲击,因为人家没必要登录到你的首页来了解信息,上自己的社交媒体就可以一网打尽了,所以如果纸媒还抱残守缺地认为自己不可取代,那无疑是自寻死路。许多纸媒在新闻方面早已乏善可陈了,只要广告额下降到一定程度,关门是迟早的事。

  自媒体是如此地无所不在,虽然无法取代官方的通讯社电视台报纸,可是自媒体也有自媒体的好处,人民日报不会猜测重要会议什么时候召开,但自媒体会有这种猜测,在介乎准确信息的有与没有之间,自媒体提供了一种模糊晦暗的信息,它并不见得准确,但有着一个大致的指向,当更多的讨论出现,更权威的人参与讨论,真实的信息可能就会由此产生。

  那些说纸媒是网媒的跟屁虫的人,很有可能是一群长时间泡在网上的媒体从业人员,当他前一天刷完一天的微博浏览完了各大门户的新闻,第二天打开报纸一看还是昨天的新闻,难免可能会感叹,纸媒真是不争气,天天就知道炒网媒冷饭。可是只要转念想一下,那些上完一天班从车间走出来的工人,吃完晚饭翻翻报纸,可能就会觉得新鲜事怎么这么多。

(原标题:纸媒网媒谁也不是谁的跟屁虫)
http://news.sina.com.cn/pl/2012-11-01/043925483497.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1-1 13:45
【案例】
曹林:一事当前习惯站队 不适合当记者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
  近来一条新闻因为充满了戏剧色彩,而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报道称:最近,沈阳一名男子沿着铁路行走时,被经过的火车鸣笛声给惊吓着了,于是他就骂了火车司机。随后火车停下,火车司机下车与这名男子发生撕扯,导致火车在闹市区停留了两小时,造成了交通严重拥堵。   
  火车司机的脾气竟如此火爆,竟然置行驶的火车于不顾,置交通拥堵于不顾,而下车与人打架,简直野蛮和霸道之极。看到这条新闻的人,自然都会被记者的描述所感染,愤怒地痛斥这个火车司机的荒唐行为,并顺着报道的逻辑将问题归到向来被舆论视为“铁老大”的部门身上。
  可,且慢愤怒,这并非事实。据相关调查称,事实完全相反,火车司机并非肇事者,恰恰是受害者。一男子沿着铁路行走,司机为安全而鸣笛,可能被鸣笛声吓到的他,就骂了司机。司机并未理睬,开车继续前行。而那名男子火气未消,带着一帮人在原地等候,等火车返回经过时,跳上火车,将司机拉下车进行殴打。于是就有了“火车在闹市区停留两小时造成严重拥堵”的结果。
  原来如此,那男子也太暴躁、太嚣张了。可为什么在记者的报道中,却完全是相反的描述?除了采访不扎实,被表象迷惑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事当前,不顾事实如何,而是先选择站队。站在一个“弱者”的立场,一个“反抗强者”的立场,一个迎和民众喜好、容易赢得公众鼓掌的立场。这条新闻中就是如此,面对一个火车司机与行人的纠纷。记者并没有深入地探寻真相,而是先入为主地站队,站到了多数人都有的身份——“行人”这一边,站到了批判铁路部门的那一边。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铁路部门是一个强势的存在,那么所有依附于其身的符号都被当作公众的“对立面”,“火车司机”自然也被当成了一种强势符号。那个行人,似乎就成了“火车司机”欺凌的对象。
  这种站队的报道,很容易取悦读者,并在网上成为热点。行人打火车司机,不会被当成新闻,而火车司机竟然打行人,就是大新闻了。可惜,新闻报道不是编段子,不是写剧本,也不是比拼精彩和荒诞,而必须忠于事实。记者写报道,不是帮人申冤,不是替谁维权,也不是当某个群体的利益代言人,而必须站在中立、公正的旁观者的位置去记录真相。一事当前先站队者,不适合当记者,而适合当鼓动家。
  可惜这种站队思维在新闻报道中大行其道,很有市场,越会站队,越会迎合某个群体的记者,似乎越受欢迎,写的新闻越容易引起“轰动”。
  一些记者已习惯了这样的站队。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一般都有冲突,记者报道的时候,就会选择站在哪一边替他说话。比如,当发生医患冲突时,记者会先入为主地站到患者那一边。毕竟,因为医生门槛比较高,这辈子多数人都成不了医生,尤其是记者,只会有一天躺到床上成为医生救治的对象,患者可能是每一个人的归宿。于是,为迎合这种多数人的利益感,记者就会站到患者一方替患者维权。当带着“替弱者维权”的立场去报道时,关于医患冲突的报道自然就很难保持客观了。也有无理取闹的患者,医院也很弱势。当年著名的深圳“八毛门”事件,医院显然就深受患者的谎言之害,媒体也被患者牵着鼻子走。不客气地说,当下医患的交恶,与一些媒体在医患冲突中不客观的报道、对医生的妖魔化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当消费者与企业发生冲突时,有些记者也会“本能”站在消费者那一边。因为记者也是“消费者”,替消费者维权、反抗强势的企业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并非如此,站队远离了新闻专业主义。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消费者曝光某饮料内含水银,毒死了人,媒体也跟在后面炮轰企业,可后来真相却是,有人故意投毒,并故意把矛头指向企业混淆视线。当鸡蛋与石头碰撞时,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这话很流行,很有道义上的美感,其实站不住脚,尤其对记者而言,因为你无法判断谁是强者谁是弱者,更无法根据强弱身份来判断是非对错。
  记者在生活中有很多身份,患者、消费者、乘客、家长,但作为记者时,就应该去掉这些利益身份,远离站队,而做一个公正的旁观者。这,正是记者这个行业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也是为什么自媒体永远无法取代传统媒体的原因。自媒体再强大,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记者需要专业门槛——而最大的门槛,就是客观中立的媒介素养。

http://news.sina.com.cn/m/2012-11-01/095125486890.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1-5 13:03
【案例】
请尊重死者的私人空间
◇刘海明
我们的学校教育,给学生灌输可知论。可知论只是认识论的一种,它未必就是真理。认识论决定人们的世界观,影响人们的信仰。可知论者坚信人类最终能认识一切,既然人定胜天,世界上自然没有什么神秘现象。这样就为无神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纯粹思维领域的无神论也没错,只是行为层面的无神论者,就很值得警惕了。无神论让人失去了恐惧感,没有了敬畏心。没有了敬畏心,人的胆子自然贼大,无论做什么不畏惧受到天谴和报复。土葬作为有神论时代形成的风俗,在原始社会开始出现,后成为一种习俗延续至今。大跃进时期,曾有过政府强行平坟运动,甚至办丧事连穿孝衣和哭丧都禁止过。这种违背天性、侵权人权的荒诞行为,尽管早已被否定,但不排除在个别地方渣滓泛起。
有“豫东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周口市,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复耕和惠民殡葬改革,在免费火化和农村公墓建设带动下,农民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京华时报》11月4日报道)

打着移风易俗的招牌,为的多种几亩庄稼地,不顾民怨沸腾,强行挖人祖坟。这种做法,居然被当作变相政绩炫耀。依我看来,因为平坟多出几亩耕地,绝不是什么变相政绩,而是彻头彻尾的“变态政绩”。平坟复耕,强拆了死者在人世间应有的百年暂居地,让生者失去了独立悼念生者的机会。公墓祭奠,把私密的哀悼活动给商业化、集市化。悼念活动,追求的是肃穆和寂静,挤破头去扫墓、祭奠,生者和死者的对话空间消逝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悼念的形式。对于无神论的官员,也许觉得这是集体主义的新体现;对于传统祭祀文化来说,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摧残。把平坟复耕称作“移风易俗”,实在有点不自量力,风俗的东西,最具韧性,最具活力,不是哪个政府和官员能凭借个人意志给取缔的。二十多年前,不少城市出台的禁止燃放鞭炮政策,不也是不顾民意反对,自诩为移风易俗吗?结果如何,不是照样得像习俗缴械?周口市的平坟复耕,他们的这个“移风易俗”能坚守多久,以后当地百姓会不会重建坟头,不妨拭目以待。

人活着,必须有各自的精神寄托。对先辈的怀念和祭祀,属于基本的权利。他们的祭祀活动,需要有个独立的空间,这也是最基本的需求。祖坟,属于死者的阴宅,那些拆惯了民宅的官员们,请多积点德,欺负活人已经大逆不道,强拆阴宅那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对此,网络舆论极少有赞成的声音:“中国文化‘死者为大’,历朝历代都没有跟死者过不去的,打着‘平坟复耕’的幌子,为土地流转、造就大地主扫清障碍,不得民心,必遭天谴!”“土坟都有个自然消亡的过程。谁见过平民的百年古坟?把老百姓的祖坟平了能复耕多少地?房地产开发、土地买卖、挖土烧砖浪费多少地?舍本逐末的蠢事现在怎么越来越多?”
土葬属于文明的一种,任何组织没有权力去毁坏这种文明。如果不能给先辈一点个人空间,又如何期望他们能尊重活者呢?

http://news.163.com/12/1104/01/8FEAD6ES00014AED.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1-9 13:46
【案例】

台湾名嘴唐湘龙:媒体非久留之地不鼓励你来
  台海网11月8日讯 名嘴唐湘龙在今日新闻网撰写文章认为,如果你在考虑你的未来,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以广义的媒体来讲,我在这个行业23年了。青春就这样都给它了。
  1989年,我写完了论文,扛着那时还值几个小钱的“台大硕士”学历,没参加过任何公职考试,我选了媒体。选媒体,其实不是因为自己文笔好、口才棒。刚好相反。是因为从小到大,老师们都不认可我的“表达能力”。文笔糟透了。讲话结巴严重到让人想死。怎办?我告诉自己,我必须面对我与生俱来的弱点。不盖你,到我工作多年,我的同业都还忍不住因为我的严重口吃而笑场。但是,硬着头皮,还有脸皮,就是得上。我想,我有理想性。我要试试我人生会怎样。我打死不退。
  太静态。钱太少。我有大债在身。我要生存。结束了短暂杂志社工作的经验,我转职。在仅有的两个工作机会里,选了中时晚报。在我工作初期那段岁月,我觉得这个工作棒透了。媒体做为一个社会介面,带着纸、笔、录音机,这工作让你公然“侵门踏户”,随时进出历史现场。不管在哪一条路线上都一样。这对前半生学习环境不那么良好的我来说,那真是兴奋透了。我觉得每天都在学习。在发表。我对工作投入到根本不想休假。年休?放弃。周休?能免就免。不必加班费。我热爱工作。除了工作,我维持了比在求学期间更大更广的阅读量。我宁可花时间去找聪明人聊天,也不想休息。
  待遇,这是重点。起薪大约三万(新台币,下同)出头。但是,中秋端午,都有半月奖金。年终很少低于三个月。这都是多的。因为每周的采访奖金、稿费差不多就够生活费。虽然存不了什么大钱,但我人生终于尝到了手头不紧的感觉。别以为我收入不错。在当时,平面媒体,中时不算最优渥。和电子媒体比,那更是乞丐比皇帝。我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但我总是鼓励年轻人可以选择媒体当做人生历练的一部份。我总是说:“这是一个付钱给你学习的工作。”而且,让你看尽“浮世绘”。我想不出天底下有比它更吸引人的工作。真的,赶上了解除“戒严”、报禁初期那段媒体的黄金岁月,我够幸运。
  和我同期工作的同业们,前几天还聚会。也都觉得:那段日子真美好。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工作在中国时报。寄命青春,但没有人生死相许。这是时报的文化。对我影响极大。时报人极少想到退休金。极少极少的人,在进时报时,会以为自己会在时报退休。今天,媒体界开枝散叶、头角峥荣的媒体CEO,不管电子、平面,几乎都来自时报。时报人转入政治、社运或是艺术、商业领域的,也明显比其他媒体多。更具体的,今天在所谓的“名嘴”圈子里,十个,总有7、8个是来自时报。在这个环境里,我也没想过退休金。我快乐工作。而时报给我极大的空间。不管是在采访、写作或是时间上。我工作不到6年,月薪已经破10万。8年左右,已经到15、6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我这样,但我知道,确实有一些老同事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更优,更跳脱。反正,我的生存警报解除。
  今天,看着年轻人领22K,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那是少数。虽然大学、研究所的学历浮滥、贬值。很难拿现在的学历和23年前的同级学历比较市场价值。我一方面为自己庆幸,一方面也为年轻人的茫然伤感。我感谢媒体,感谢时报给我的机会,让人生不坏。但这几年,我再也不敢鼓励年轻人勇敢投入媒体。再也不敢。就算你是新闻科班出身,我也不敢鼓励。风险太高太高。
  媒体最好的年代早就过了。不是一定拿不到好薪水。但是,一样的好薪水,今天,不爆肝,是拿不到的。而更糟的,大部份的同业,就算爆肝,也拿不到好薪水。我在时报不想退休金,那是文化,但今天,不管你在哪一个媒体工作,你如果有在盘算退休金,恐怕也是不切实际。媒体倒的倒,并的并,卖的卖,裁的裁。如果你30不到,青春还可以拿来烧烧,如果你要成家立业,这个环境,你很难安心。
  我不能说,进媒体一定不好。
  我只是说,那个进媒体一定好的时代早就过了。眼下,媒体工作除了专业素养之外,更需要一点冒险性格。真的要专业、要热情、还要鲁莽。如果你在这个“媒体乱世”里,既有理想,又愿赌服输,那么,这个乱世未必不好。但如果你只是想找份安稳工作,我就认真告诉你:媒体非久留之地。
  未来,这个环境会不会改善?有可能。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但你的人生不能寄托在媒体环境的改善上头。坦白说,我不敢再鼓励年轻人冒然投入媒体,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纸媒、电媒的长期、极度不景气,甚至极可能被网路时代吞噬,使得媒体业的文化很不快乐。不踏实、不快乐,让工作纯然只剩下“糊口”的意义,这在别的行业或许还可以,对需要社会关怀和好奇的媒体工作而言,不行。
  我越来越觉得,没有一个踏实、快乐的媒体产业,不可能会有一个快乐的社会。媒体的不景气、不快乐,是长期、不知不觉渗透在新闻和评论里头的。做为讯息的接收者,我们都被感染并且放大了这个不景气、不快乐。
  曾经,如果台湾钱淹脚目,媒体钱铁定淹到肚脐。现在,不能捞金,只能淘金。如果你运气够好,你还是会成功。但成功机率微乎其微。想清楚了,再决定你要不要进到这个“金玉其外”,但很可能败絮其中的产业。如果你会想着退休后怎么办,这个行业就不适合你了。
  (本文作者唐湘龙,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家,NOWnews《今日新闻》名家论坛作者)

(原标题:台名嘴:媒体是个不快乐产业我不敢鼓励你来)

http://news.sina.com.cn/m/2012-11-08/120225537437.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6 16:59
【案例】
刘翔宇xy
唉……我刚看完这篇文章,泪流满面,心如刀割。我严重怀疑这篇《收入倍增靠什么》是宣传部领导代笔的,尼玛这叫时评吗?这简直就是逻辑混乱的呓语。尤其是文章四段和第五段,仔细读读会赶脚智商很受挫。 //@曲向伟:回复@遅開:可以的,因为南周越来越和谐了。现在的南周以不是过去的南周了

@种豆得_瓜
这期南方周末方舟评论,完全可以当写新闻评论的模板啊~按@传播小王子 的评论模式分析,标题+概括问题+分析背景+探讨原因+给出对策+明确结论,完全对得上~


收起|查看大图|向左轉|向右转


| 轉發(35) | 評論(10)
11月15日12:51來自Android客户端


標籤:
收藏:今天12:44
保存取消
评论  +加標籤



| 轉發| 取消收藏| 評論
今天12:36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7 16:58
【案例】肖雪慧
这种评论,目中无“人”! //@老罗的微博: //@电影人程青松:真受不了《南风窗》评论员的混蛋逻辑。 //@刘根勤: 虽然抨击得声色俱厉,总觉得狗屁不通。把残害幼女说成资源抢夺还有什么恶性竞争,闻所未闻,难道要对这些人判以非法侵占或者其他财产犯罪?

@南风窗
【性侵幼女是资源争夺的恶果】这些年出现的官员和老板“嫖宿幼女”,以及老人、农村小学的老师等“弱势群体”的性侵幼女,实际都是竞争、掠夺社会稀缺资源的种种暴虐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只是,对“幼(处)女”的性侵,强者是其在获取权力、金钱等稀缺资源后的逻辑延伸,弱者则是一种报复和心理补偿。






(1)| 轉發(207) | 評論(97)
今天15:01來自皮皮时光机


| 轉發| 收藏| 評論
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8 12:38
【案例】
@邝飚政治漫画二十世
众亲,我以为是这幅《安全墓》造成我十九世被活埋,后查了下不是。

| 轉發(28) | 評論(12)
4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30 01:10
【案例】
晚安•哦呀苏咪http://t.cn/zO0P2Er
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標籤:
轉發(249)| 收藏| 評論(164) 11月29日 22:55 來自iPhone客户端 |舉報
Jeff五毛2012:今天晚安帖有水准!共字少两条腿的人是日籍!谜底:张海迪 (11月29日 23:32)
赤阑桥南[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GCSMNUJ9/transparent[1].gif[/img]:太君的每日一黑,今晚水准很高啊![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R76E3V7H/z2_org[1].gif[/img]昔日的中国籍…(11月29日 23:26)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4 16:12
【案例】
彭远文
鄙刊上期社论有九成都在复述新闻事实,我觉得这倒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很多时评引述新闻事实的时候,基本上是直接复制粘贴,根本不讲究叙事。

@孙旭阳
所谓时评,应该是新闻的增量,或者增量后的新闻。这个增,或以自己的识见填补信息碎片之间的空白,或者从一架大象般的新闻躯体中抽出脉络,编出一个活泼的小象来。眼下所谓的时评,有八成的篇幅在复述新闻,剩余两成说一些正确又不犯禁的废话:政府应该透明化应该民主应该倾听民意应该把下水道修好……

(2)| 轉發(28) | 評論(12)
12月3日23:5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12-4 22:36
【案例】
王芸生:看重庆,念中原!

昨天本报登载一篇《豫灾实录》,想读者都已看到了。读了那篇通信,任何硬汉,都得下泪。河南灾情之重,人民遭遇之惨,大家差不多都已知道;但毕竟重到什么程度,惨到什么情况,大家就很模糊了。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证。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把妻女驮运到遥远的人肉市场,未必能够换到几斗粮食。这惨绝人寰的描写,实在令人不忍卒读。而尤其令人不解的,河南的灾情,中央早已注意,中央的查灾大员也早已公毕归来,我们也听到中央拨了相当数额的赈款,如此纷纭半载,而截至本报通讯员上月十七日发信时,尚未见发放赈款之事,千万灾民还在眼巴巴的盼望。这是何故?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太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之于今日的事实。

今天报载中央社鲁山电,谓“豫省三十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并谓:“据省田管处负责人谈,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这“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

我们生活在天堂一般的重庆,重庆无冬,人们已感近几天的寒冷。

尽管米珠薪桂,重庆还很少听到饿死人,一般人家已升起熊熊的炭火,而在河南,朔风吹雪,饥民瑟缩,缺衣无食,又有多少同胞冻馁而死!现时的重庆,正为庆祝平等新约而欢欣,诚然值得欢欣,我们还应该有些戒慎恐惧之情。现时的重庆,正近旧年,虽在限价令下,而百物跳涨,鸡卖到二十五元一斤,鸡蛋二元二角一枚,猪肉照限价十四元一斤,但分量不够,且搭上烂肠子,硬骨头,划算起来,比黑市还贵。一般摩登的食品店,卖空了架子还有人买,人们宁愿今天先撂下花花绿绿的钞票明天再来拿货。尽管贵,总有人买。这情形若叫河南灾民听见,不知作何感想?

谈到限价,就这半个月来的经过情形看来,真令人思绪纷纷,不知从何说起。管理物价,本是极科学的事。行政效率若差,社会若无守法习惯,很难望弄好。目前重庆的情形,价是限了,限高了的就合法的高了,限低了的也跟着高了,纷纭复纷纭,买者卖者,遍市廛尽是违法之人。报载总动员会议已设立军法执行监部,安得监狱千万间,尽囚黑市违法人?在限价令下,这半个月来,任何事业与个人都已受到正的或负的影响,我们所能说的仍是上月十五日实施限价之日所讲的几句话:“这次限价是一个试验,假使失败,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政府必然将抛弃一切温和的办法,根据国家总动员法,严厉管制一切物资的生产集中与分配。换句话说,政府可以无条件征发一切物资,来分配分售。”我们为什么又重复这一段话?老实说,是因为对河南灾情有感而发。河南的灾民卖田卖人甚至饿死,还照纳国课,为什么政府就不可以征发豪商巨富的资产并限制一般富有者“满不在乎”的购买力?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政府对重庆,也许将宽厚到底:但我们重庆人,却必须深切自省,莫太征逐物欲,在这灯红酒绿百货上市准备过年之时,应该勉抑酒食之欲,稍节馈赠之资,以移赈河南灾民。如此,还可以稍稍减轻我们的罪戾,略略安慰我们的良心!

读者诸君如欲捐款赈救河南同胞,本报愿尽收转之劳。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1/27/19567040_0.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 11:22
【案例】@新京报评论
@敬一山 :记者证就是最好的采访证明】武汉“两会”传出“新风”——参加报道的记者均被要求提供“政审证明”。记者证就是进行采访工作的最好凭证,舍此加设新门槛,让人怀疑当地接受两会采访的诚意。记者采访,完全不需要再另外出示什么政审。要求政审,让人怀疑以此为由干预记者正常采访活动。



| 轉發(13) | 評論(5)
今天10:11來自皮皮时光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3 18:31
【案例】@吴祚来
宣传部长直接写报纸的社论,冒很大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报纸写社论是件极难的事情,它会暗含希望与价值追求,但一般不会用力太猛,如果领导真想干预,稍加改动字句,就已是冒犯媒体人了,如果出手重写,除非你文才真正过人,否则,别人通过对比张贴出来,你一害了自己三害了贵党,国民党那样坏,也没有替报纸写社论,

(18)| 轉發(1063) | 評論(181)
今天12:21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3 19:54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1-3 19:56 编辑

【案例】@法律案例-文史典故
【《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献词未删减版:中国梦,宪政梦】宪政之下,才能国家持续强盛,宪政之下,才有人民真正强大。兑现宪政梦想,才能更好地外争国权,维护国家自由;才能更好地内争民权,维护人民的自由。而国家的自由最终必得落脚于人民的自由,必得落脚于人人可以我口说我http://t.cn/zjRLHJc


| 轉發(39) | 評論(6)
36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南方周末:中国梦,宪政梦
( 点击次数:794次 发布时间:2013-1-3 11:24:10 作者:戴志勇 来源:教育在线)

       编者注:本文是《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献词未删减版


       天地之间,时间绽放。


       这是我们在2013年的第一次相见,愿你被梦想点亮。


       2012年,你守护自己的生活,他们守护自己的工作。守护这份工作,就是在守护他们对生活的梦想。


       2012年,庙堂之上发出的宪政强音嗡然回响:“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期待宪法长出牙齿,宪政早日落地。惟如此,才能成就这个沧桑古国的艰难转型;惟如此,国家与人民,才能重新站立于坚实的大地之上。


       今天,已是能够梦想的中国,今天,已是兑现梦想的时代。经历过宪政缺失的“文革”梦魇,我们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来逐渐回归常理与常情。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个体户、乡镇企业到“民企”,稍稍归还国人自主安排生活的权利,我们便创造了繁华城市,收获了满仓粮食。


       我们重新体认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是其是,非其非;我们重燃对公义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面对暴虐强力,我们双手相握,一起走过艰难时刻,迎接生活转机。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从厚厚的历史尘埃中挺起胸,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抬起头,重走先辈的宪政长征,重温先辈的伟大梦想。


       一百七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先败于英,后败于日。百姓愈加民不聊生,耻感深深刺痛中国士人。保国!保种!由洋务而君宪,由立宪而革命。从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激愤者不惜彻底打倒“孔家店”,决绝地将自己的文明连根拔起。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先辈们终于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但是,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宪政中国并没有随之而来。


        国家内外,战争连连;人群内外,残酷不断。


       一度,人们远离仁,远离义,远离天道,远离对自由的坚守。


        一度,人们认错为对,指鹿为马,万千生灵生机断绝。


       美梦与山河,齐齐破碎。自由与宪政,双双消隐。


       度尽人世劫波,深味人性幽暗,我们依然是能做梦的人,有颗能做梦的心。


       今天,我们断断不只梦想物质丰盛,更希望性灵充盈;我们断断不只梦想国力能强盛,更希望国民有自尊。新民和新国,救亡与启蒙,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压倒谁。而宪政便是这一切美梦的根基。


       兑现宪政,坚守权利,人人才能心如日月流光溢彩;鳏寡孤独才能感受冬日暖意而非瑟瑟发抖;“城管”与小贩才能谈笑风生;房屋才能成为自己与家人的城堡;


       兑现宪政,限权分权,公民们才能大声说出对公权力的批评;每个人才能依内心信仰自由生活;我们才能建成一个自由的强大国家。


       兑现宪政大梦,每个人才能做好个人的美梦。而这需要我们就从手边做起,就从守护此时此刻的生活做起,而不要将重任留给子孙。


       很多人一直深深懂得这一点,很多人早就努力践行这一点。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是善于做梦者才杰出。


        你的天赋权利就是可以梦想,并且兑现梦想!


       为你的梦想鼓掌,为这个国家的梦想加油,这就是很多新闻人的梦想,是他们不大不小的野心。他们忠于新闻,更忠于内心。愿你也有个玫瑰色的美梦;自由成就自己,完成天之所赋。


       总会梦想人人都可以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不论身居高位,还是街头卖艺;


       总会梦想人人内心有爱,即使罪犯也未必穷凶极恶,总有恻隐之心自由闪动;


       总会梦想阶层只是引人自由流动的动力,而不再是相互猜忌和仇视的天堑;总会梦想这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为改善人类的现代处境,捧出一掬甘冽清泉……


       兑现这一千一万个梦想,才能抚平这一百多年的刻骨痛楚。


       兜兜转转一百七十年,美梦成真何其难!一百七十年后,依然有人渴望良知萌新芽,重温天命之谓性;依然有人坚持要求权利一一落地,政治复归于正,公义自在流淌。


       依然有人相信,不管多难,梦想终会落实为宪政良制,风行为敦敦美俗。


      先辈们筚路蓝缕,践义成仁。如今,后人承继其志,燃灯前行。


       兑现梦想,自然要借鉴前贤智慧,与古人的信仰、习俗和情感和解。儒释道法墨,百家皆是源泉;周汉唐宋明,代代皆有可取。


       但这决不是要复古,古人不能给予今天所需的一切。只是不再轻易贬损先辈,平心静气地吸收转进,以让中华文明开新花,结新果。


        兑现梦想,自然要吸取世界经验。所以要认真审视希腊民主,罗马法治,借鉴英美宪政,追赶现代科技文明。


        但这也不是仅仅作一个西方文明的优等生,西人有西人演进的轨迹,同样未必能直接给予我们今天所需的一切。


       我们要站在自己的大地上,与各国人民一起,生活出一种古今相融的新生活,文明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新文明。在古今中西的激荡中,要遵循人类共通的价值,也要不惮于做自己的新梦。


        称美古人,赞扬邻居,不是因为他们足够完美,而是因为我们熟悉他们眼中洋溢的快乐,心底流淌的自由。


       中国人本应就是自由人。中国梦本应就是宪政梦。


       宪政之下,才能国家持续强盛,宪政之下,才有人民真正强大。兑现宪政梦想,才能更好地外争国权,维护国家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内争民权,维护人民的自由。而国家的自由最终必得落脚于人民的自由,必得落脚于人人可以我口说我心,人人可以用心做美梦。


       生而为人,谁能不热爱自由?这自由,不仅是权利针对权力而言,也是宽恕针对报复而言,是般若针对无明而言,是仁爱针对暴虐而言,是有道针对无道而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万物自在,各正性命。这就是古人的梦想,先辈的梦想,也是今天很多人的梦想。


        中国梦,自由梦,宪政梦。


       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万物诞生,因梦想不灭。梦想就是生生之几,就是当你失败了一百次,那第一百零一次充实你内心的不死之希望。


       依然有人倾听你的梦想,期待你敢于做梦。你从苦难中爬起,他们为你加油;你尝尽人世冷暖,他们为你加油;你收获美好生活,他们为你加油……他们别无所资,惟有对梦想的执着;他们别无所长,惟有对真相的追求。


         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还重,一个梦想能让生命迸射光芒!

http://www.cnwust.com/News/60069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1-4 15:33
【案例】
人民日报首次推出新闻评论版 开篇聚焦改革


人民日报首块评论版
  致读者
  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与您见面了。自今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我们将在这里,与您一起倾听、评述、思考。
  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的多元社会,也是一个百舸争流的观点时代。创办新闻评论版,既是为了回应期待、服务读者、方便阅读,也是为了更好地传递党心民意、建构理性思想、凝聚社会共识。
  评论版上,将汇集您可能熟悉的“钟声”、“人民时评”、“本报评论部”、“声音”等言论栏目,它们会一如既往,对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时局热点保持敏锐观察,呈现鲜明立场。同时,我们还将努力把评论版打造成干部论政的平台、学者争鸣的空间、群众议言的广场,在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传递“中国好声音”,谋求最大公约数,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
  众声喧哗中,期待在这里与您目光交汇、思想交融。
  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一
  本报评论部
  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
  新年的门槛刚刚迈入,改革的春风已经劲吹。
  异地高考过渡方案,剑指教育公平老大难;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展示党风政风新形象;严惩腐败、取信于民的政治议题,进入了最热烈的讨论期。
  这些消息,与近日“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高层宣示,彼此呼应。自习近平广东考察,到去年最后一天政治局集体学习,在几十年不遇的寒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的频繁重申,点燃全社会的激情。
  改革要有新开拓,改革是第二次觉醒,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掷地有声的语言,传递了斩钉截铁的决心。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逻辑缜密的阐述,呈现了干净利索的思路,表明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改革开放观。在十八大发出深化改革宣言书、动员令之后,体大思精的“深化改革方法论”,让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轮廓清晰可辨。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了深化改革、与民更始的历史新时期。
  这是深化改革的难得契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步入不改不行的窗口期,中国的改革迈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新红利、寻找发展新动力。草根百姓期盼的社会温暖感、国民归属感,要靠改革;中产阶层渴望的职业安全感、未来稳定感,要靠改革;党内同志追求的“将生死存亡的忧患转化为长治久安的愿景”,要靠改革。方此之时,党心民意空前团结,改革呼声惊涛拍岸。以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党负责的勇气担当,不失时机、深化改革,改革之船定能激流勇进,发展之路就会海阔天高。
  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的追问再度强劲,“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社会……时代命题的转换,既标注着改革的行进方位,也表明执政者必须面对更严苛的审视、听取更广泛的声音,为改革积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寻找更为深厚的动力源泉。
  “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习近平的坚定表达,鲜明地阐述了这样的理念: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唯一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惟其如此,每一步改革的推进,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每一次改革的突破,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何谓回应群众呼声?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凸显最突出的矛盾入手,来决定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需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
  如何读懂人民期待?以前的改革,为的是解决温饱;今天的改革,更着眼全面发展,追求的是社会公正,关切的是民众尊严,铸就的是发展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公平保障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才能让改革为社会活血化瘀,打通官民心结,成就和谐中国。不失时机,拿出勇气,才有能力突破“纠错困境”、走出“转型陷阱”,以“最大的红利”,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
  回首30多年改革,来路明确,去路鲜明。还是那个结论,不改革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决于今天的选择;我们这一代人的作为,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2013年伊始,国际舆论已经断定“熊不会回到窝里”,“世界会继续它失去航向的漂流”,悲观预言不绝于耳。然而,中国正在快速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春天,这种春天曾经造就当代中国的新气象,这种春天也将赢得未来中国的新希望。

http://news.sina.com.cn/pl/2013-01-04/073125950392.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5 11:11
【案例】
南都社论:让无声者有声,让有声者多元

2013-01-05 08:16:23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浏览量:414  评论(0)

摘要:时评速朽,这是当下媒体评论员的时代感伤。媒体评论不是充满个人特色的激情演讲,它是包罗万象的社会的回声。我们期待,在评论过剩而真诚稀缺的今天,有更多的媒体打造他们的评论,借助评论平台,让无声者有声,让有声者多元。
  时评速朽,这是当下媒体评论员的时代感伤。昨日,人民日报推出了评论版,在致读者中,该报表示创办新闻评论版是为了“建构理性思想、凝聚社会共识”。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媒体针对社会热点和民众关切发表观点,化解分歧,构建理性,已成为我们迫切的时代使命。新年伊始,人民日报此转变颇受期待,或可激励你我,继续为中国进步献上涓滴。
  这个意在“谋求最大公约数”的评论版,开篇即聚焦改革。题为《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的文章,感叹当下“改革呼声惊涛拍岸”,而对于改革之于当下中国的意义,亦呈现了各方共识:“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决于今天的选择;我们这一代人的作为,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开篇评论选择芸芸众生津津乐道的改革议题,对于践行其评论宗旨,颇具象征意义。以此为起步,我们乐观其成,另外,为达成社会共识这一终极目的,有关媒体评论的期许,亦当重申。
  回顾报史,评论立报乃是中国报业传统。被视为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申报》,对新闻业务的一大要求即是发表政论文章,强调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于报纸而言,评论的水准反映了媒体品质,于社会而言,它是一个开放社会的舞台。民国时期,不同的主张通过报纸评论来呈现,政治领域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文字交锋,思想领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科玄论战,以及五四前期的启蒙与后期的救亡,报纸的评论都成为启发民智、鼓舞人心的社会公器。
  报业评论是中国社会的宝贵史料,在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重要节点上,不乏评论破旧立新,引领时代风尚。皇甫平这个耐人寻味的笔名,记录了改革开放的艰难与勇气。去年,人民日报系列评论让人耳目一新,《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等,赢得了民众的掌声。它所收获的赞誉,对于媒体评论如何定位,达到何种社会功效等,有着生动的揭示。
  改革开放初期,结束动乱乃人心所向,媒体评论诉诸此共识收获民心,其诉求相对单一。如今,社会转型期矛盾凸现,各种利益诉求,不同观点主张,构成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媒体要想保持生命力,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代言人角色,只有体恤不同阶层的处境,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让无声者有声,让“异质”者脱敏,才能构建公信力,才能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既有鲜花也有吐槽,既有关怀又有超越,诚如一位主流媒体评论员所言,如果一家报纸的评论只获得表扬而没有批评的声音,那意味着它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这是昨天的人民日报评论版“致读者”中三个醒目的词汇。通过评论还原多元声音,发表观点,这是当下中国传统媒体再造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媒体评论不是充满个人特色的激情演讲,它是包罗万象的社会的回声。我们期待,在评论过剩而真诚稀缺的今天,有更多的媒体打造他们的评论,借助评论平台,让无声者有声,让有声者多元。
  当然,媒体开展评论光有一厢情愿还不够,唯有给予舆论监督足够的支持,只有对“异质思维”多一些包容,我们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对“中国梦”下的命运共同体,才有多一份自信。媒体评论挣扎于现实与梦想之间,彰显的乃是现代家国情怀,“邦有道,危言危行”,我们期待,在开放包容的中国,无论是人民日报这样的党报还是为数众多的市场化媒体,都能够共享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能够共有一个更加宽容的平台。

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1/05/13872.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6 12:41
【案例】
曹旭刚:“新年献词”何以成为公共事件
2013年01月06日11:54  华商网-华商报





文章截屏
  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随着网络广泛传播以及环球时报等媒体的相关评论,此事无疑已成为2013年度的第一公共事件。
  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已久有传统。虽则只是一家媒体在新一年里,基于价值立场和情怀的言说,但事实上已成为一个公共言说平台。从1998年新年献词中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到2006年的"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都重",以及2012年的"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这种带着诗意和悲悯情怀的言说,曾伴随着南方周末一纸风行的年华,进入到很多人的心里。
  平心而论,这些献词延续的是一种中国文人的议政传统,表达的是对国家建言、关切民众福祉的一种情怀。也因此成为中国知识界和传媒界的一个独特现象。或许正因如此,所以2013年其包含新闻献词的版面,在编辑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主管者篡改,并发生一些致命的文字硬伤,会引起该报人士及读者的大范围批评。
  正如环球时报1月4日的评论所言:"《南方周末》的这件事,是媒体管理模式遇到挑战的突出例子。这种挑战其实一直在积累。"今日之中国,媒体接受宣传部门的管理与指导,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现实,但也能看到,其实这种管理并非没有相关的规范。《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五条就规定,"报纸出版单位负责报纸的编辑、出版等报纸出版活动。报纸出版单位合法的出版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扰、阻止、破坏报纸的出版"。
  近年来,由于转型时代的到来,利益纠葛的复杂多元,宣传主管部门在管理媒体问题上,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可是,情况越是复杂,越是需要管理部门开动脑筋,积极探索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管理尊重科学,尊重传媒规律,才能最大程度地履行好管理指导职能,才能让媒体为社会进步承担应有的责任。
  胡锦涛、习近平、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经不止一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善待媒体,要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中央领导同志为何不断强调如何管理媒体?就是因为,在现今的形势之下,媒体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深具挑战的重要命题。甚或可以说,如何对待媒体,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当然,没有人天生就是专家,尤其是手握权力的官员,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中,尤需时刻保有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尤需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得失的态度。到底该如何对待媒体?面对这个宏大的问题,是不可能有现成答案的,所以,在没有把握管好的情况下,务必要有所节制。
  无疑,舆论与广东相关主管部门的冲突,反映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即,我们的媒体管理思维,已到了亟待改革的关键时刻。正如1月5日新华时评中所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而刻意回避问题也恰恰是改革攻坚期我们所遇到的一大难题。比鸵鸟更甚之的是,将头埋进沙子后还用公权力恫吓和压制私权利,造成问题扩大化。改革就要直面问题,改革就是解决问题。"南方周末献词事件的发生,也正说明我们已无法回避真正的改革。
  还需要重申的是,媒体不是洪水猛兽,类似《南方周末》这样的媒体,或许有时候所说所言,对某些领导干部而言,会有些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媒体行使的是宪法赋予的批评权,这个国家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媒体富有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有鉴于此,无论如何艰难,相关管理部门,都必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媒体管理道路,都必须用"海纳百川"的心态,来对待媒体的工作。
  希望此番"献词"风波,能让包括主管部门、媒体在内的全社会,都有所启迪。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媒体生态和一个包容开放的舆论氛围,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中国梦"的践行道路上,行走的更加稳健。
  曹旭刚

http://news.sina.com.cn/pl/2013-01-06/115425966362.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1-7 15:48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3-1-7 16:00 编辑

【案例】
追求真相是媒体使命 也是职业底线

追求真相是媒体使命,也是职业底线

  ——由《太阳报》歪曲报道“希尔斯堡事件”带来的思考
  ■谷一飞
  【本文提要】历经23年,英国“希尔斯堡事件”真相近日终于揭开——警方利用舆论误导公众逃避罪责,而媒体的角色完全错位,不仅未能客观公正,反而以真相之名传播谎言,其结果间接导致真正肇事人逍遥法外且无辜者蒙冤数十载。本文以《太阳报》对“希尔斯堡事件”的歪曲报道为切入点,解析导致其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带来的深刻教训,进而研讨其对当今国内体育报道的借鉴启示。
  一、“希尔斯堡事件”报道的来龙去脉
  1.“英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对真相的隐瞒”
  “希尔斯堡事件”是指1989年4月15日,在英格兰谢菲尔德“希尔斯堡球场”发生的群体踩踏惨案,共有96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惨案发生后,一些媒体将所有罪责归于当时在场的利物浦球迷,作为当时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太阳报》更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问责作为头版头条刊登。
  时隔23年,即2012年9月12日,事态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听取希尔斯堡惨案独立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后,在国会下院向事件受害者发表了一份“完整道歉声明”,对他们遭到的不公平对待表示道歉,并表示“利物浦球迷不应该成为希尔斯堡惨案的罪人,相反,利物浦球迷在那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他特别提到,此前一些报纸关于希尔斯堡惨案的报道是失实的,对利物浦球迷酗酒以及暴力行为的报道是无稽之谈,“这样的错误对受害者的家属带去了极大的痛苦和伤害”。①
  作为对卡梅伦道歉的回应,《太阳报》也立即发出声明:“23年前对希尔斯堡惨案的报道,无疑是《太阳报》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太阳报》对于惨案不真实的报道损害了利物浦球迷的声誉,包括96名遇难者,这是《太阳报》永恒的耻辱。那个报道是不准确、无礼的,那个版本并不是事实的真相”。②
  随着英国政府和《太阳报》双双低头道歉,意味“英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对真相的隐瞒”终于揭开黑幕。但道歉和声明并不意味着事件就此终结,不谈对于受害人应藉此诉诸法律追究责任追索赔偿,作为媒体从业人员,也亟须从此次教训中探究深层次原因并引以为戒。
  2.历时23年的“正本清源”
  导致“希尔斯堡事件”发生的症结在于球场结构问题和组织秩序混乱:比赛开始后尚有5000名利物浦球迷未能入场,警察开启大门却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致使急于观看比赛的数千球迷涌向同一看台,互相拥挤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伤亡。尔后为推卸责任,一些高官捏造对利物浦球迷耸人听闻的指责,同时也将其态度灌输给了媒体,声称:“球迷的酗酒和没票球迷的拥挤造成了惨案”。③球场所在的南约克郡警方也在事件报告里称这场惨案是“利物浦球迷谋杀了利物浦球迷”。④《太阳报》进而展开大肆报道,严厉指责“利物浦球迷应对灾难负全责”。⑤
  有了舆论环境的铺垫,1991年3月28日,英国官方公布事件调查结果。调查裁定:惨案属于偶然事故,无人应对死难者负法律责任。这个裁定结果导致很多死难者家属无法得到赔偿。对此结果充满质疑的死难者家属旋即开展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抗争,历经撒切尔、梅杰、布莱尔、布朗先后四届英国政府,案件最终呈送至议会上院。2011年10月17日,迫于14万公众集体请愿压力,英国政府表示将公开“希尔斯堡惨案”的全部绝密文件并再次开展调查。2012年9月12日,“独立调查小组”耗时两年、查阅45万份文件后形成结果。指出发生惨案主要原因是警察和球场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上的严重失职。针对过往对于利物浦球迷的指控,调查报告给予澄清:“……没有发现能够证实这些对利物浦球迷酗酒、无票、暴力行为等严重指控的证据。遇难者的酒精摄入程度根本不算太惊人,把注意力放在酒精浓度上是不正确的和误导的。”⑥
  二、《太阳报》教训深刻引人深思
  现在回顾并剖析相关歪曲报道产生的前因后果,其中深刻教训耐人寻味:
  1.媒体偏听偏信,摒弃客观公正。调查报告显示,警方通过一些警官,特意向谢菲尔德当地的一家怀特通讯社放风,谈论所谓的醉酒球迷的“兽行”。而《太阳报》的报道素材,正是来自这家通讯社。⑦时任主编凯尔文·麦肯锡(Kelvin MacKenzie)的几番话语更能给予印证。1993年,他接受英国下议院国家遗产甄选委员会质询时表示:“错误源自误信了一名保守党议员的说法。如果那位议员以及总警司没有认同的话,我们就不会如此报道。”⑧2012年,他在道歉声明再次表示:“23年前,我从谢菲尔德警方那里得到了消息,他们指控利物浦球迷对球场事故负有责任,我没有想到警方也会用撒谎来掩饰他们的失职。”⑨
  回顾当时的媒体动态,这一致命错误不仅体现在《太阳报》身上,“同日的其他报纸都载有一份明显是出自南约克郡警方、内容相似的声明”。⑩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舆论集体偏向,竟无一家媒体力挽狂澜做出哪怕稍微接近真相的报道,原因就在于被西方社会标榜为“第四权力”的大众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完全失位,摒弃一直以来自诩的“客观”、“真实”、“独立”原则,无论是所做报道还是所用素材都未经缜密调查,听任急于推卸责任、别有用心的警方的摆布。
  对于这一点,《太阳报》也心知肚明,其道歉声明自省道:“报纸的角色应该是揭露不公正,并像法庭一般监督那些在权力位置上的人们。在希尔斯堡惨案中,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由于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给那些遇难者的家属以及利物浦市民带去了更多的痛苦。”,
  警方声明、媒体报道,再加上利物浦球迷历来不佳的名声(曾因球场闹事酿成1985年“海瑟尔惨案”),多重因素几经叠加,足以让普通受众信以为真,并就此对希尔斯堡惨案定性。而这完全符合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即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作为希尔斯堡惨案幸存者,《卫报》记者阿德里安·坦普尼对“这个迟来的真相”体会极具代表性:“公众用了23年的时间唤醒了一场噩梦,而公众之前对真相的忽视源自他们对于媒体和警方的信任。”-
  2.信奉“最大程度迎合读者需求”导致偏差。1989年4月19日,《太阳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醒目的标题“真相”,副标题则是“一些球迷偷窃遇难者钱包”;“一些球迷朝英勇的警察小便”;“一些球迷殴打警员”并配有内页文章详细阐述。该报还引述一位匿名警员的话称,“一名少女的尸体遭到了凌辱”,而一部分利物浦球迷“公然在警方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上便溺”。
  虽然《太阳报》及时任主编一再声明相关报道是被警方信息所误导,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在歪曲报道希尔斯堡惨案的背后,更多折射了一种“为迎合读者需求而不择手段”的扭曲新闻观,即主动迎合最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形式更富冲击力、内容更刺激更煽情,哪怕受众需求病态也不要紧,只要能够引起轰动扩大发行量,所用措施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说“希尔斯堡事件”报道是被官方信息欺骗,那么其后的几十年中,《太阳报》刊发的诸如“格罗贝拉假球案”、“诽谤马特拉齐”、“肯尼迪向贝克汉姆动粗”等文章又该如何解释?这些歪曲报道导致《太阳报》被涉事人告上法庭,并全部败诉作出赔偿。业界因此流传的话语是:“如果你要了解真相,别看《太阳报》,因为《太阳报》是用来娱乐大众的”。
  传播学先驱施拉姆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承担公开揭示的任务大部分被赋予大众传播媒介。它们的任务就是向人们公开那些对规范的严重背离,如果这些社会规范还不普遍为人所知,就像在发展中社会里它们未必被人所知那样,那么媒体的部分任务就是宣传规范。”换言之,媒体定位不应仅是一个商业机构,更是一个社会公器所在,除了赚钱,更负有守望、示警、提醒和监察的社会功能。而《太阳报》“无所不用其极追求经济利润”的举动恰恰成为了该论断的有力反证。可以说,在其身上“社会公器”功能荡然无存,更多表现为无良的“商品兜售者”,哪怕兜售的是众所周知的“劣质品”(谎言)也在所不惜。
  三、对于当今体育报道的启示
  1.追求真相是报道的底线
  英国《太阳报》的歪曲报道固然骇人听闻,匪夷所思,但是反观国内,体育新闻领域存在的失真新闻同样屡禁不止。以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连续十年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为例,在100个影响重大的假新闻中体育新闻竟抢得10席,占比达十分之一,可见体育报道领域已成为假新闻发生的重灾区。虽然这些报道距离《太阳报》的“国际水准”尚有距离,但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受众对体育报道的信任度前景堪忧。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其外部因素——“可能与中国当下新闻语境下对不同新闻题材把关的严格程度有关”。。政府在传播内容的审核上,对于政策性强的时政、财经等“硬新闻”,历来给予严格把关,而社会、文化、体育新闻则因其“软新闻”性质而受到监管约束相对较小。
  从媒体内部运作而言,为吸引受众关注,“体育新闻泛娱乐化”之风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体育媒体不再关注赛事,而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跟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相关消息,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八卦、花边新闻。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过度娱乐化甚至低俗色情化日渐生成。对于体育记者编辑而言,其关注焦点不再是比赛报道是否专业、翔实、无误,取而代之是如狗仔队般关注于选题的“轰动”和内容的“抓人”,核对事实、查证来源等“把关”环节无可避免地被削弱淡薄。也由此,《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李佳薇和李湘前夫李厚霖结婚》《金钱激出张国政奥运冠军》《施拉格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姑爷》之类影响恶劣的假新闻被一一炮制出炉。
  很难说有多少受众被假新闻真正吸引,但是体育媒体的整体公信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2006年全国体育宣传工作会上,体育界人士对现在大行其道的体育新闻娱乐化提出了严重的抗议,他们纷纷表示恶性炒作、虚假新闻、体育新闻娱乐化等问题不仅困扰着中国体育,影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恶化了中国体育环境。/但是数年来,这类娱乐化倾向并未根本改观。
  这里需要再次将《太阳报》案例作为论据:
  (1)有关报道出版之后,大部分利物浦报贩随即抵制《太阳报》并拒绝再摆放该报纸;同时大批读者取消订阅、并拒绝光顾售卖《太阳报》的店铺。销量大幅下跌更让部分评论员把《太阳报》降价、提供免费杂志、影音甚至色情光碟的行为归因于抵制运动。0
  (2)直到今日,很多在利物浦地区的人仍然坚持原则,拒绝购买《太阳报》。从那篇“希斯堡惨案”报道出笼的那天开始,《太阳报》在默西塞特郡的销量就一直疲弱:2004年,《太阳报》在利物浦的销量就只有1.2万份,比事发前少了20万份。1
  由此可见,媒体的公信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却能在一夜之间消逝,如忽视它终将失去公众支持。在此意义上,体育报道亦应将追求真相作为底线,并不能因“软新闻”的属性而放任自流。因为这不仅体现出报道质量,更是关系媒体生死存亡。
  2.谨防从“指鹿为马”演变成“选择性遗漏”
  所谓“新闻真实”,指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原貌,不仅能达到整体真实,而且还要达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在体育报道中正衍生出一种从显性歪曲转为隐性歪曲的新趋势,即从以往对新闻事实的黑白颠倒,变成对新闻事件关键元素(语言、细节、背景)的“选择性遗漏”,虽然手法不同,却一样起到歪曲事实的效果。
  例如2012年3月12日,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在美国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只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来到这里比赛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我仅仅是在打自己的网球,我努力做到最好,那是我的工作。”
  打球“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这番话语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官方层面的网球管理中心称其言论欠妥当,更有传言称武汉市因此会将李娜位于汉口江滩的雕像搬离(后被官方否认);而在民众中更是引发激辩和讨论,支持者认为“说了大实话”,反对者则指责“不够爱国”……
  谁能料想,就在国内舆论界一片沸腾之时,再次传来的新闻却让大家哭笑不得,经过录音还原,所谓“我打球不是为国家”竟然是一则不实报道。李娜受访时的原话是:“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网球运动员。我来到这里(印第安纳威尔斯)并不是应国家要求(而是以一个职业球员的身份来参赛)。我只希望打好自己的网球,我自然会尽力把它做好。”(英文原文为:“I think for me I’m only a tennis athlete. I’m not here for the country. I just play my tennis. I am just doing my job to try the best。”)2
  因此,李娜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其实意指以个人身份参赛。但这一重要专业背景,相关媒体在报道时不仅没有给予重点说明,反而有意无意进行了抽离,而且断章取义地以“我并非代表国家”为题进行大肆传播。由此,一个本应极为普通的访问内容却因传播者的有意为之,形成了所谓的轰动效应,虽然事实最后得到了澄清,但当事人的形象或多或少受到了损害。
  四、简短的结论
  1989年4月19日,《太阳报》用了三天时间作出歪曲报道;2012年9月12日,事件受害者家属用了23年时间等来迟到真相……
  这个案例正有如一面明镜,在提供给业界以汲取教训之外,更再次表明了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背景,“追求真相、客观报道、公正把关”之新闻工作者基本从业准则,都需被牢牢铭记并时时遵守。■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徐扬扬:《英国首相公开致歉》,人民网2012年9月13日
  ②,《太阳报致歉利物浦球迷:耻辱!23年前我们的不实报道》,新浪体育2012年9月13日
  ③⑥⑦克韩:《还原尘封23年的真相利物浦希尔斯堡惨案阴谋曝光》,《体坛周报》2012年9月14日
  ④金雷:《希尔斯堡惨案四大谜团》,《东方体育日报》2012年9月11日
  ⑤《利物浦悼念希尔斯堡惨案96人丧生造沉痛历史》,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04/16/content_5984030.htm
  ⑧⑩维基百科——“希尔斯堡惨案”条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
  ⑨金雷:《〈太阳报〉为谎言道歉》,《东方体育日报》2012年9月13日
  - 阿德里安·坦普尼:《一位希尔斯堡惨案幸存者的自述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输家》,《新闻晨报》2012年9月17日
  。张涛甫,《十年百条虚假新闻的样本分析》,《新闻记者》2011年第5期
  /刘必华:《娱乐化,体育新闻的救命稻草?》,《新闻记者》2006年第5期
  0 Greenslade,《Why is The Sun cutting its price again?》,英国《卫报》2006年10月29日
  1 Burrell, Ian。《An own goal? Rooney caught in crossfire between 'The Sun' and an unforgiving city》,英国《独立报》2004年7月8日
  2《还原李娜不为国打球真相原是断章取义》,新民网2012年3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07/134625975193.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7 17:55
【案例】@新京报评论
【手把手教你写通稿】新华社日前发文,批河南兰考火灾通报冷血无情,成领导功劳簿。兰考领导“亲临指导”固然令人可笑,但怎比此前湘潭25人矿难后,当地新闻稿中“领导高度重视、反应非常迅速、措施非常有力、取得很好成效”?通稿的精髓正在于:情绪没有不稳定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教程见长微博…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9) | 評論(5)
33分鐘前來自FaWave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1-10 13:19
【案例】
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包丽敏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0日                     01          版)

   当一起突发事件引致事态扩大、冲突加剧或者公众心头的疑虑堆积时,原本需要一场良性互动来化解矛盾,但一些部门似乎没能清楚地意识到互动的迫切性。
    河南兰考私人弃婴收养所的一场大火,“烧”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但是火灾发生5天,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民政部迟迟没有回应舆论关切。针对此次事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于1月8日致电民政部寻求回应,结果打了15通电话,在不同的司局处室被来回“踢皮球”之后,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这一过程的披露,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的不满。
    有关负责领导“这几天身体不适去了医院,手机也已关机”的说法,相信未必是推托之辞,但一个国家部委将自身应急能力系于一名工作人员的健康之上,从而在一起成为舆论焦点的事件上失语失声,失去及时回应、引导的能力,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并且,这种被“踢皮球”的遭遇也绝非个例,在不同新闻事件中,面对不同部门,不同媒体的记者多有类似经历。
    在公众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之时,有关部门选择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闻;在社会期待围绕焦点事件有一场良性互动之时,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强硬的“堵”、“压”手段来应对,这样的事例近年来时有发生。深究这种应对失措、非良性互动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态度和认识问题。
    当下,媒介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早已告别“一报两刊”时代,全国成千上万家报刊,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演进。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如果在一个“人人都有喇叭”的时代,还以“大喇叭年代”的思维来应对的话,会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剧。
    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政能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
    善待媒体,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纯熟的公关技巧来“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媒体这一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
    舆情并非“敌情”,民意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视民意,是在矛盾出现时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
    只有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善意,只有互动才能促进共识。良性互动是凝聚执政资源的必需,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共识。
    好在,1月9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网上,以问答形式,由“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了河南兰考火灾事件。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互动的开始。

http://zqb.cyol.com/html/2013-01/10/nw.D110000zgqnb_20130110_3-01.htm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2 00:35
【案例】写字李华良
慢一点不怕,走在正确道路上就好。 //@水满则溢:青评论一出,救了我的相声。//@北青张天蔚: 回复@一城一世界:本报系列周刊都叫青什么,如青阅读、青美食。 //@一城一世界:为什么不叫:青评 ,有味道些 //

@北青张天蔚
本报评论周刊于今天面世。为了与其他周刊统一,取名刢评论,听起来有点“轻”了,但我们的本意,却是要“重做”的----北青报此时扩充评论版面,自然不无风险,但若想在网媒和同行的双重挤压下突围,评论确实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人民日报"鹟虒评论版,我们办了评论周刊,领先一步了。

(2)| 轉發(154) | 評論(63)
1月11日16:3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