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2级硕士吴漫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 21:40
标题: 2022级硕士吴漫学术日志
2.21
从康德主义理解,道德动机是以理性的法则为动机,也就是说做一件事,以什么样的法则为出发点
而康德的法则又分为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自然法则是指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联想到媒体的发展规律,也是属于自然法则,暗藏规律
而道德法则出自内心,所谓几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2.22  周三
阅读论文《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
情感作为新闻的合法组成部分,并不必然是与客观性对立的,反而能像客观性一般,更好的促进“好的新闻业”:媒体可以运用情感来唤醒公众对报道事件与报道中群体的关切。

2.23 周四
阅读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核心要素的再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主体构成的单一化(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对公众范围的界定不清晰)与多元化特点形成悖论,而融合舆论的公众性与公共性的价值:舆论的公众性价值强调大众作为舆论最重要的主体的事实,舆论的公共性价值一味这舆论关乎公共利益和公共福祉,这两者的结合意味着舆论主体的多元

2.24 周五
阅读论文《舆论引导中情感资源的利用及反思》
情感在舆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众情感不仅是舆论引导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的对象,同时也可以转变成舆论引导的重要资源。

2.25 周六
阅读论文《道德动机的来源—当代休谟主义与康德主义的争论》
对于欲望的动机是如何转移到手段上的动机?(用户与平台有获得广告赞助的欲望,如何转移到他们有动机去使用流量造假这一手段?)
根据工具原则,以一种自然程序般的方式自动产出动机,缺乏对人们主体性的关照

2.26 周日
平台账号流量造假的动机考察
感性本能:对本人带来的一些利益(三点)
外部因素(自然法则):受到胁迫
流量造假的行为动机审视
(一)动机生成:作为目的的数据标准
(二)动机转移:作为手段的流量造假
(三)动机达成:作为结果的“欺诈合意”


吴漫学术日志
2.27 周一
英文材料翻译
阅读流量造假相关论文
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平台用户数量、账号粉丝数量反映了平台与账号的市场潜力,市场据此评估其商业价值,确定合作模式与广告策略,流量造假的底层逻辑出现

2.28 周二
修改补充原有提纲
数据造假的动机分析
一、数据关联:行为指标量化下的规则驱动(外部法则,以平台用户行为生产的数据展现内容质量)
二、

3.1 周三
阅读邓晓芒的康德句读
周三课比较满,阅读进度较慢,理解较为困难,找了邓晓芒的讲课视频

3.2 周四
阅读邓晓芒的康德句读
观看邓晓芒讲课视频辅助理解
德性与德行  一切有理性的物种都具有德性,上帝也具有德性,但不能说上帝有德行,因为德行是关于义务的,而上帝没有义务,因而不能说上帝具有德行
联想到媒体行业,从商业属性来看,媒体是需要盈利的,所谓顾客(公众)就是上帝,上帝有德性,对传媒从业者带有理解心理,配合其采访工作等,这都是出于德性,但当公众出于自身原因而拒绝配合媒体工作时,不能说其违背义务,公众没有这样的义务一定要接受采访(关于灾难采访中对媒体采访受害者家属的强制行为)

3.3 周五
邓晓芒康德句读
人在道德律和自己的欲望之间的可选择性中,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因为有选择,所以意识到自己的自由)

3.4  周六
邓晓芒康德句读
道德与自由
人本质上是自由的、道德的,是可以做道德选择的,在爱好与道德之间,如果他不能同时选择道德,那么此时他的爱好只能是出于本能,在无法做出道德选择之下的必然选择,和动物没有区别。(道德选择证明了人是有自由的,自由的也就是“道德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3 19:20
吴漫 第三周
3.6
组会
毕业论文、读书态度与方法
观摩其他同学的日志,多借鉴吸收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写论文找伦理学中的小概念点结合新闻业的实践与现象进行分析,避免概念大而空泛。

3.7
写评论、阅读chantgpt相关文献
发现自己在写评论时很喜欢用一些绝对化的表达,这种表达用在对事件进行预测或者定性时显得很武断,因为在后面的论证中不够充分,以后写完东西要着重检查,注意修改。同时,评论也要经常练习,保持对事物、现象的思考,做好内容的输入工作,才能很好地进行观点的输出。

3.8
继续阅读chantgpt 的文献与相关讨论的帖子
阅读到彭兰老师的文章,进而对机器是否取代人类的观点产生思考。在此前的智能媒体实践中,人们认为机器在写作风格与人文关怀方面是无法追赶人类的,但是chantgpt的出现表明机器已经具备一定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写作能力,未来这一功能将更加成熟,在智能媒体之中得到普及,但人类中的所有内容创作者却并非都能达到多元化的风格写作。在写作风格方面机器真的不如人类吗?事实并未如此,我们在这一方面并不会一直占据优势。

3.9
阅读邓晓芒的康德句读
对“技术实践理性”与“纯粹实践理性”有了初步理解。技术实践理性是针对某个具体目的的一次性使用,为经验性的技术需要服务的,因此知识片段的运用理性,再次针对不同的对象需要重新设计适用的原理。而“纯粹的实践理性”则是人的一贯的人个性,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为行动的法则准备好的。
3.10
继续阅读邓晓芒的康德句读(一)第四节、第五节
理解哪些目的是目的的同时又是义务,以及对这些义务具体阐释
把“他人的幸福”作为自己的义务只是一条形式原则,并不着眼于他人最终是否得到幸福,而是着眼于以此为目的的行动,这行动本身是道德的行动。基于这样的行动,自己所获得得幸福实际上是对于“自己得完善”所带来的满足感,不能说促进他人的幸福,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3.11
阅读邓晓芒的康德句读(一)第六节、以及关于讨论康德伦理学中“自由”的论文
自由所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的自由选择,也就是则别意志的自由,另一个则是指人的意志的自立法于自守法,即意志的自律。人的自由不能仅仅表现为某种独立不羁,表现为不受感性动机的奴役,更不能体现为对法则的违抗,应当体现为对客观的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

观摩他人日志感想:
在读书时不仅仅需要理解书本的表达意思,还需要进行思考,不然只是读了但书中的知识与观点并没有被转化与吸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0 17:21
第四周
3.13  
阅读邓晓芒的康德“德性论导论”句读(二)第七节、chtgpt相关文献
阅读喻国明老师的论文《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从 ChatGPT 到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未来》了解chatgpt的核心技术特点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播领域的影响。
3.14  
阅读人工智能、人机互动相关的论文
阅读论文《算计情感:社交机器人的伦理风险审视》,从人机交互的情感维度切入对社交机器人的伦理研究。思考聊天机器人在人机互动中存在的情感维度的问题,并思考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
3.15
继续阅读人机交互相关的论文,为论文选题与提纲做准备
读到互联网中非生物体与用户的准社会交往现象,进而联想到用户与chatgpt的交互是否也符合准社会交往的对象,在这样的准社会交往中,满足了用户的何种需求,以及这样的一种准社会交往带给用户什么样的影响?以此为研究问题展开论文选题与提纲的写作。
3.16
阅读媒介形象与准社会交往的外文文献,从人机交互的媒介形象指向切入提出人机交互中的身份认知问题,最为没有实体的聊天机器,chatgpt的交互界面对用户的情感交互体验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它与用户的交互实质是什么?
确定论文选题,修改论文标题的表述以及完成论文提纲第一、二部分
3.17
阅读准社会交往相关论文,以及社交机器人的外文文献
阅读论文《Voices in and of the machine: Source orientation toward mobile virtual
Assistants》,研究表明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时,他们交流的方向与据此引发的反映时针对技术本身的,因此可以看出chtgpt的社会交互性只是其算法程序对人类情感与认知的模拟,通过数据的输入与程序的模拟来输出与人类相似的情感认知,让用户感受到与之对话和人类并无差别。
补充论文提纲第三、四部分
3.18
整理总结此前的文献笔记、完成论文提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7 21:00

第五周
3.20
组会
毕业论文预答辩、论文提纲修改意见
1.标题修改:聚焦情感,伦理风险换一个表述,
2.聚焦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情感
3.寻找外文文献中的情感相关概念
4.思考道德情感  并进行分类
5.人机交互缩小范围更加聚焦,跟情感相关的方面
3.21
翻译外文文献
《Who is a good journalist? Evaluation of journalistic worth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
社交媒体加入到新闻编辑室,使得受众与记者建立起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再次背景下记者对于自身价值的评估标准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在研究中作者分析出四种类型的记者,第一种是尊重权威等级的传统记者,第二种是争取同行认可的一流记者,第三种是将自己的劳动投入到生产严肃公正新闻中去的职业记者,这三种记者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将社交媒体纳入他们自身的实践中。
3.22
分析《新闻与写作》、《新闻记者》等期刊论文的选题与标题的特点
在这些期刊的众多论文选题中质性研究占比最多,从标题来看,这些论文标题大多数为描述性标题,在标题中直接展示文章创新处的论文较少,但在主干句中蕴含“巧思”的标题较为扎眼,很引人注目。
写作启示:可以试着在论文标题中用一些俏皮、形象生动的词汇,例如:
《“寄件请扫码!”:电子快递单的移动叙事》《“慈母守中线,严父打上单”:青少年子女与家长的网络游戏共玩行为研究》
3.23
阅读契约主义相关论文、搜寻人机交互情感方面的外文文献
《公平与契约主义》
契约主义的没落起源于公平的缺失,为了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构建更好的契约主义,契约主义者需解决公平问题。为此,罗尔斯提出“原初状态”来解决这个问题。“原初状态”是指一种假设的理想处境,在其间所达成的任何契约都会是公平的状态,是一种各方都作为到的人的平等代表,其选择结果不受偶然因素和社会力量的相互平衡所影响的状态。
3.24
搜集数据、撰写文稿,准备《学术规范与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汇报
3.25
观看研三的毕业论文预答辩,记录选题与写作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研究方法的使用:当使用半结构访谈等方法时,在论文中最好是需要详细的写出本研究是如何开展这个访谈的,被访者的个人情况也要详细标注清楚,访谈中总结出来的结论不要过度延伸,要实事求是。运用扎根理论时一定要抽离出理论高度的内容。
②质化研究,论文的章节设置一定要凸显逻辑;量化研究,注意前后逻辑关系,要优先确认选题中A影响B是主流,还是B影响A是主流。
③诸如广告类的选题,单做思辨类的研究,要注意做实地调研,不然没有说服力,且浮于表面。
④注重论文的理论性!结合理论的分析一定要深刻
⑤伦理相关的论文写作中,小标题的表述一定要清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0:53
第六周
3.27
阅读罗尔斯的《正义论》第一章,深入了解罗尔斯的“新契约论”
契约主义在71、18世纪占据欧洲的主要地位,此后却迅速被功利主义抢占主流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契约主义又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且其地位逐渐上升。古典契约主义与此后崛起的新契约主义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公平问题的处理,在古典契约主义中,众人达成的“一致同意”同意并不是公平的,也有可能是出自于有利地位的人对不利地位的人的胁迫,从而形成了一种斜坡式的“一致同意”,这样的同意也就完全脱离了对公平的追求。而新契约主义,在罗尔斯提出“原初状态”以及“无知之幕”的设置,排除了影响人们做出一致决定的因素,解决这种公平问题。
3.28
继续阅读《正义论》,以及契约论的相关论文,搜集整理汇报所需的案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正义观比另一种正义观更可取是因为它的更广泛的结果可取。正义观的特定作用是指定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决定恰当的分配份额,正义观的作用方式就必然要影响效率、合作和稳定的问题。
3.29
整理搜集的论文材料与案例,准备新闻伦理课的汇报
将“无知之幕”联系到媒体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行为进行分析,将该事件中的诸多主体置于无知之幕后,将新闻报道作为订立契约的过程,在无知之幕后,当事件中的所有成员在满足公众知情权与保护新闻与隐私全之间、社会道德与职业责任之间进行“反思均衡”时,由于所有人都不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他们的观点不会带来自身的立场与偏见,反而会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并且为了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地考虑此时处境最弱小地一方,即讨薪农民工的境况。
3.30
今天身体不舒服去了校外的医院作详细检查,休息一天
3.31
继续阅读《正义论》第二章第10、11节
理解制度与形式的正义以及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
4.1
查阅情感道德相关的外文文献,修改提纲
《Emotional Support from AI Chatbots: Should a Supportive Partner Self-Disclose or Not?》
该研究比较自人工智能的情感支持与人类的情感支持,发现当一个处在焦虑与压力状态下的人类与聊天机器人进行接触并产生倾诉行为时,人类与机器人之间能建立融洽的关系,这种相互的自我披露行为能够有效的环节人类的焦虑情绪,有趣的是,如果聊天机器人只是倾听而不提供给人类情感支持,所带来的后果比完全不回应人类的自我披露更糟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2 21:21
第七周
4.3
组会,毕业论文预答辩经验分享
1.研究方法要服务于研究问题,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也需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问题于研究设计
2.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时,要避免选择存在冲突的研究方法,比如质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在同一研究中混合使用就可能会出现冲突和打架的情况
3.论文中的小标题要明显体现出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在写作时要突出研究意义,防止出现无意义的研究(即不需要研究也能得出结果和答案的研究)
4.注意论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副标题用破折号,且时实线的破折号

4.4
阅读《正义论》第二章 12节
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因为“每个人的利益”和“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是含糊不清的,第二个原则的这两个部分就有两种自然的意义。在这部分,罗尔斯通过概述自然的自由体系、自由的平等和民主的平等来对第二个原则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通过解释,第二个原则可以有这样的表述: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4.5
继续阅读《正义论》第二章 13节
民主的平等和差别原则
民主的解释是通过结合机会公平的原则与差别原则达到的,通过挑选出一种特殊地位消除了效率原则的不确定性。除非存在一种改善两个人的状况的分配,否则一种平等的分配就更可取,在这种意义上,差别原则就包含一种强烈的平均主义的观念。

4.6  
阅读《正义论》第14节、搜集敦煌文化相关的外文文献并整理、翻译
完善的程序正义具有的两个特征:首先是对于“什么是公平的分配”有着一个独立的标准,其次,必须设计一种报这个达到预期结果的程序是有可能的。而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志则是:当有一种判断正确结果的独立标准时,却没有可以保证达到它的程序。相比之下,在纯粹程序正义种,不存在对正当结果的独立标准,而是存在一种正确的或公平的程序,这种程序若被人们恰当的最受,其结果也会是正确的或是公平的。

4.7
阅读《正义论》第二章 15节、搜集敦煌文化对外传播的相关中文文献与新闻报道、案例
差别原则解决了人际比较种的某些困难,如简化了人际比较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因此过分夸大差别原则在这方面的优点。因为对人际比较的怀疑常依赖于一些论点,比如快乐的强度或这种标志着幸福的享乐的强度纯粹是一些感觉上的强度,而这种感觉的强度只能被主体所经验和知晓,其他人要确切地知晓与测量是不可能的。

4.8
整理搜集的敦煌文化对外传播中文与外文文献以及实践案例,撰写文献综述,完成汇报准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20:59
第八周
4.10
继续阅读罗尔斯的《正义论》16节、17节
了解在原初状态中的相关地位,对这些相关地位的选取标准以及两个正义原则在这些相关地位上的群体间的具体运用

4.11
阅读罗尔斯《正义论》18节以及舆情课程的论文
理解两个正义原则所包含的平均主义的意义。差别原则表达了一种互惠的观念,是一个相互有利的原则,社会结构能向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不利者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它是平均主义的。

4.12
继续阅读罗尔斯《正义论》19节、写评论
了解在完善的正当理论中对于个人原则的探讨。在此部分罗尔斯延续了上一节对个人原则——公平原则的探讨,讨论个人原则在社会体系和制度以及国际法之间的考虑和选择的顺序。

4.13
阅读李普曼《幻影公众》前三章
不再抱有幻想的人,这里应当有双重的指向,一是指公众,公众不再抱有主宰公共事物的幻想;二是指支持传统公众理论者,他们应当明白,公众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来处理庞杂的公共事物。在该部分,将公众比作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十分具体形象,也充分体现出李普曼在公众治理中的极度悲观。

4.14
阅读李普曼《幻影公众》至第八章
李普曼提出在公共事物中将公众看作是旁观者,庞杂的公共事物应当交给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也就是代理者,同时,通过对事件信息的掌握,又将其分为局内人与局外人,与代理人和旁观者的划分不同,局内人与局外人的界限是流动的,一部分公众可能在一个领域中属于局内人,在另一领域的事件中属于局外人,是流动的与相对的。

4.15
参加志愿活动、观看讲座《chatgpt与写作》
Chatgpt在写作方面与人类存在差异,以正确性高、标准化、与生成性著称,人类的写作虽不具有这样高的正确性,但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发,也能带来更多的创新可能,其文字与思想的有限性,在chatgpt生成语料的无限性面前虽不值一提,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有限,同时展现出人类对世界的敬畏,认识到自己思想的局限,却仍对世界抱有幻想,成为创作的源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39
第九周
4.17
组会、论文写作要点、阅读李普曼《幻影公众》第9-12章
传统民主概念的虚假在于其没有认识到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其误入歧途的原因是希望局外人也能像局内人那样处理实质性问题,但这是做不到的,并且也没有任何的教育方案能够预先的教会公民处理所有人类遇到的问题。

4.18  
阅读李普曼的《幻影公众》至第十六章,看完全书并总结感想
模棱两可的话语形成了迷惑,迷惑并躲避着人们的理解,刺激并燃烧着人们的热情。
相比起《公众舆论》,李普曼在《幻影公众》中对公众与舆论的观点更多呈现出一种过度悲观的状态,公众与公众的舆论在

4.19
继续阅读罗尔斯《正义论》第三章 原初状态 第20节
今天排课较满,阅读进度较满
阐释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直觉观念,正义的首要原则本身是在一种恰当定义的最初状态中的一个原初契约的目标。原初状态其间所达成的任何契约都是公平的状态,是一种各方在其中都是作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选择的结果不受偶然因素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

4.20  
阅读罗尔斯《正义论》第21-24节
论证原初状态中的正义观以及由两个原则引出的一些别的可能性,在原初状态中,一旦所有人都同意排除别的选择对象而选择这两个原则,那么这两个原则就被表明是较其他原则而言更可取的。后续论证这两个原则将被人们从各方呈现观点的表格中选出。

4.21
阅读罗尔斯《正义论》第25-27节
通过假设原初状态中的人们始终是有理性的,在选择原则时,每个人都试图尽可能好地推进他的利益,他们将更喜欢较多地而非较少的基本社会善。以此进一步论证,在原初状态中,一个有理性的人对他可选择的对象有前后一贯的倾向,他根据它们如何促进他的目的的情况排列它们,遵循那个将满足他较多的欲望并具有较大成功机会的计划。

4.22
阅读罗尔斯《正义论》28-30节、写评论
通过使用公开性和终极性的条件给出某些支持两个正义原则的主要论据。对于一个将确实有效的契约来说,各方必须能够在所有有关的和可预见的环境里尊重它,必须有一种合理的保障诗人能把它贯彻到底,有助于展示两个原则是一种涉及处在一个很不确定的状态中的恰当的最小值的正义观。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34
5.8
翻译外文文献,完成媒介经营管理期末作业 阅读《正义论》第31—32节
虽然平等的自由可能受到限制,但这些限制服从于由平等自由的意义和两个正义原则的系列次序所表达的某些标准。存在着两种与第一原则发生冲突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当某一阶级的人比其他阶级的人具有较大的自由时,自由是不平等的,另一种方式是自由没有像它所应该有的那样广泛。
5.9
完成英语阅读和写作练习,阅读《正义论》第33节
有关平等的自由原则的最初契约是最终性的,一个人认识到某些宗教、道德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看成是具有绝对约束力的,他不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谋取其他利益的手段而减少对这些责任的履行。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并不构成接受较小的平等自由的一个充足理由。
5.10
阅读《正义论》第34—36节
在给定正义原则的条件下,国家必须被理解为由平等的公民所组成的社团。国家并不干涉哲学和宗教的理论,而是按照处在平等的最初状态的人将会同意的原则来调节个人渡 到的、精神利益也就是兴趣的追求活动。
5.11
党课培训,继续阅读《正义论》37-38节
作为规则的正义:有规则的、无偏见的、公平的执法,相较于形式的正义而言更具启发性
5.12
外公病逝,读书进度暂停
5.13
进度暂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15:12
5.15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一章第一节
为了调整人类行为的规则性质,奥斯丁提供了一般性理论,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产生义务得强制命令模式来理解它。他区分两种法则,一种旨在描述自然的规则性法则,另一种则是旨在指导个人行为法则。并且,他将知道个人行为的法则分为三个部分:神法、实在法和实在道德。
5.16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二节
道德态度是某种自然过程的自然结果,人们认为,这表明它们不可能享有客观有效性,我们持有的这些态度是被引起的,它们因此在推理领域之外,并不适合用真假来断言
5.17
《伦理学与法治》 第三节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习俗君临万物。由于群体的习俗不过就是该群体内部通常所接受的标准,实在道德或传统道德总是决定行动之正误。萨姆纳主张“不道德”意味着“与习俗相冲突”时,道德评价的唯一恰当基础就是得到广泛接受的标准
5.18
准备及完成英语汇报,党课培训及课后感想
5.19
继续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三、四节
道德相对主义既不主张所有的道德判断是可靠的,也不主张没有道德判断是可靠的。社会相对主义主张,只有当道德判断与这个群体过其他群体内的规范想符合时,它们才是可靠的。
5.20
搜集贴片广告相关的文献资料,完成伦理与法规的选题汇报工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30 12:04
5.20 周一
阅读《伦理与法制》第一章第五节、英语雅思阅读
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无论世上帝还是人所制定的,都是“一个有理智的存在着,他对另一个有理智的存在着拥有权力,为了指导后者的行为而制定的规则”。“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是命令,他归因于这样一种个体,其有能力且一旦不服从就打算强加制裁。
5.21 周二
就阅读《伦理与法制》第二章第一节
预测性理论者将法律刻画为“法庭事实上会做什么的预言”,其强调“书本法律”与“行动中的法律” 是存在差别且这种差别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关注法官实际做出的判决,因为这决定科对出庭者会发生什么。相应地,他们把法律的这种社会现象看作是这种判决问题,并且在此意义 上,相对于写在法律书中的东西,对这种判决的预测被认为是对法律更可靠的指导。
5.22周三
阅读《伦理与法规》第二章第二节
制裁可能不仅仅是限制自由,而且也增强自由。个人的法律自由可以有对行为不存在强制限制来度量,但是自由的有效运用和享受,则要求对他人的干涉有牢靠的限制。如果只有收到限制他们才不会干涉,那么强制规章就不仅仅提供社会稳定行,还使我们拥有的所有法律自由更具价值。(关于强制是法律概念本身的一个部分)
5.23周三
阅读《伦理与法规》第二章第三节
实在法的区分方式来自于它的特殊渊源,也就是共同体的主权者,是一个确定的人或者群体,其强制命令为共同体的大部分人所习惯性地服从,并且他们不再习惯性地服从其他任何人。任何算作实在法的东旭必须归因于这种主权者,此外再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算作实在法。
5.24 周四
阅读《伦理与法规》第三章第四节、查阅深度伪造相关资料准备法规作业的讨论
哈特认为,个人若吧接受道德标准看作施加义务,则承诺了某种其他的规范观念,以致偏离这种标准是种过错,要受到批评。
5.25周五
阅读《伦理与法规》第三章 法律中的道德 第一节
法律研究应当是“价值无涉的”,这意味着,由于法律是一个社会事实问题,“法律科学”应该像任何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探究那些没有被道德判断所涉及的事实。(关于法律在道德上是否可错)
5.26 周六
阅读《伦理与法规》第三章第二节
如果法律是道德上可错的,并且道德判断是可靠的,那么我们不能视道德与法律是评价行为的并列体系。法律批评必须被视为是有保留的,并且这得满足,在任何特定语境下,对法律的违反是否在任何方面是受到可靠批评的错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2:56
第十四周
5.29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三章第三节、组会
法律的内在道德
弗勒提出“法律的内在道德”,他认为制定法律是为大规模地调整行为,这就要求一般性规则,而不是那种无法预测的特设法律裁决。这个规则必须不能太过频繁地改变,必须是由官员向其适用人群解释,并且能得到该人群的合理理解,而不是溯及既往的,因为没有人能够改变过去的行为。他们必须不蕴含不一致的要求,并且其要求的行为不能超越其管辖者的能力。除非类似这样的条件得到满足,否则法律不能后实现其实质性功能:为行为提供一般性指导,人们实际上可用这种指导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富勒主张,若做不到这点,我们所得到的东西就远非法律。
5.30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三章第四节、完成法规课堂汇报资料准备、雅思阅读
5.31
阅读《伦理学与法制》第三章第五节
当法庭面对与解决疑难案件时,只有当法庭诉诸的是那种有能力确定应该做什么的标准时,它才能负责任地判决一个案件。如果已经穷尽了法律的所有指导,那么这看来蕴含着法庭应该诉诸道德原则来判决这种案例。可以说,法官受指责约束,要通过适用道德原则来判决疑难案件,因为这是唯一负责任的方式。
6.1
继续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三章第六节
把法律作为有限规则集,这种观点反应了这样一种事实:在社会中,法律与各种复杂的制度纠缠在一起,而在这些制度中,立法者与法官等官员被授权来做出决定法律的政策。立法被认为是产生清晰且具体的规则,判例则被理解为产生新的规则,处理那些与已被判决案件相类似的案件,这样产生的规则,被理解成依据现存法律作出判决的基础。
6.2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三章第七节
道德问题可能会因为人法的存在而持续产生。法律典型地使用强制和直接的武力在共同体内调节行为。它驱使人们、限制其选择、剥夺其自由,有时候甚至是生命,我们必须考虑这种实践可以如何得到辩护。
6.3
毕业答辩观摩、雅思阅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1 13:22
第十五周

6.5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四章 福利、正义和分配
第一节关于功利主义的可行性
1.对比功利主义与审慎原则(审慎原则不要求一定要考虑他人的善,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的善,而功利主义原则要求从普遍的利益出发,考虑满足多数人的善),这两个原则都假定了行动对于不同的个体的相关影响事能够以定量的方式加以比较的(存在争议)
2.传统的功力主义坚持认为,调节公共决策和私人决策的根据应该是以计算的方式来衡量通常可观察的各种有关人的事实 。道德问题可以根据可确认的事实给出客观的回答。
3.审慎是一个理性的原则,因为促进和保护个人自己的福利是一种理性行为准则。
6.6
继续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四章第二节
福利和其他价值
通过对比功利主义与一种简单形式的平等主义——主张制度应该促进平等的福利,来阐明功利主义在中立立场上所受到的挑战,即功利主义在如何作出决策这一点上并不中立,以及功利主义忽略了某些价值。
功利主义认为个体福利应当被最大化,相对比,平等主义也认为应该服务与人类福利,但是仅仅是在社会与经济平等的约束下。在这种人类善的观念下,功利主义与平等主义若被看作是“应该如何作出决策”,则两者不想伯仲,没有一种比另一种更加中立。
6.7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四章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
许多法律与道德问题都是根据权利与义务来型构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在法律内司空见惯,但它们也常用来描述道德关系。以诺言为例,许诺被理解为产生权利与义务,一般认为个人应当遵守诺言,功利主义者也典型的恶同意这点,但是,功利主义者是出于相信遵守诺言会有利于普遍的福利才会同意这点。但是,遵守诺言并不总是会这样,信守诺言的义务比功利主义者能理解的要更为严格(只要违背诺言比遵守诺言更能促进福利,功利主义者就会为别诺言,或赞成他人违背诺言,功利主义没有严肃地对待义务)
6.8
继续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四章第四节、雅思阅读
正义原则
密尔主张,道德权利的正义原则可用其功利主义根据得到捍卫,试图以此调和道德权利观念与功利主义。但是从功利主义的信念出发(追求促进普遍利益),党侵犯权利更有利于普遍福利时,功利主义者还打算尊重权利与否是不清楚的。因此,人们若拒绝用纯粹功利主义进路去评价法律以及一般的社会制度,则一般会支持用道德权利或分配原则术语来表达正义观念。为捍卫正义原则,罗尔斯在《正义论》提出了可替代功利主义的全面的理论,包括如何比较正义原则及捍卫特定正义观念。
6.9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四章第五节、雅思阅读、英语作文
作为公平的正义
对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原则解释、以及对无知之幕、源出状态的描述与评价
6.10
雅思阅读、、英语作文练习、写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5:41
6.12周一
组会、英语阅读练习
6.13周二
英语期末考试
6.14周三
查阅资料,写舆情作业
以广州“地铁偷拍乌龙”事件为撰写舆情报告。该女生的行为造成了对大叔的侵害,有诱导网报的倾向,但当网友扒出其本人照片、在读、实习单位等信息后未尝不是又一场对该女生的网暴。在该事件过程中,女子与大叔之间存着一种“弱者”身份的反转,但同时该事件也警醒我们当狼来了的故事成为现实,女性被偷拍事件的发声将更困难。
6.15周四
继续完舆情报告,阅读相关论文
6.16周五
写舆情结课论文
6.17周六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P145-169
康德的道德理论考虑犯错者的态度,对惩罚者提出一种更有希望的报复进路,其优点在于他为这样的要求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辩护对违反这种要求的惩罚。
报复理论通常认为,惩罚可以或必须因为错误行为而给出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对可以有辩护地强行地各种标准并未提供任何清楚的论说。康德的理论既对确定道德上负责任行动的标准提供了基础,还对违反标准之惩罚提供了辩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11:36
6.19周一
进行舆情课程论文写作,以网络爱国主义的视角看孟晚舟回国时间引起的舆情传播,将其划分为信息少量而模糊的蛰伏期、情绪与事实共同爆发的的爆发期、热度波动回弹的波动期和长尾缓慢的退散期。
6.20周二
继续写作舆情课程论文,查阅相关文献
阅读《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核心要素的再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主体的理解应融合公众性与公共性价值,将其视为围绕某一议题参与公共讨论的特定群体或特定机构,包括公众、政府、媒体、意见领袖、公关公司等多元主体。舆论客体由于“公”与“私”的界限较为模糊,呈现出泛公共化特征,其对象既涉及政治选举、公共政策,也包含对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道德评价,它意味着一切可以引起公众讨论的事务,只要指向公共权力、公共政策或公共道德,都可以引发舆论。舆论的本体丰富多样,它可以是文字、图片、表情包、音频、视频等文本,也可以是对话、点赞、转发、搜索、聚集等行为,只要能被察觉或被测量,都可以纳入到舆论研究范畴。新媒体时代,舆论的数量统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实然层面看,以特定数值设定临界点的做法,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只要能感知到意见气候就形成了某种舆论。从应然层面看,设定临界值可以为公共对话提供契机,避免管控过度的后果。舆论的质量除公共理性外,还应包含真实性、广泛性、共识度等指标。

6.21周三
继续完善与修改舆情报告与课程论文
6.22周四
助教作业批改,试卷批改
6.23周五
查阅数字遗产相关论文,准备伦理与法规课程论文
阅读《穿梭时空的对话:作为媒介“安魂曲”的数字遗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设备个人普及率的提升,社会各界对"数字遗产"的关注逐渐彰显至个人研究领域.而相较于"inheritance"对遗产可继承性的强调,"digital legacy"更偏向对逝者的主动遗留.
6.24周六
继续阅读相关文献,完善数字遗产的论文选题和提纲
关于数字遗产的法律问题
社交媒体用户去世后,其社交媒体中的数据和内容对用户亲友而言具有人格利益,对社会而言具有文化和记忆功能,并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投入也使得社交账户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数字遗产的处置问题既是私法问题,涉及继承法、隐私、人格权和用户与服务商的合同问题。但另一方面,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若法律不对其做出妥善安排,会带来较高的交易协商成本,因而它也可能会上升为公法问题统一规定如何处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3 13:31
6.26
继续修改提纲,完成伦理法规课程的论文写作
6.27周二
批改助教作业,继续写作课程论文
6.28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五章第二节
作为有用的惩罚
惩罚的传统功利主义观是认为其能产生“威慑”。若授权对某类行动惩罚,惩罚的威慑或风险能劝阻一些人不那样做,这是“一般性”威慑。个体若得到惩罚,能防止他这样做,或劝服其在未来不反复这样做,这是“具体”威慑。
关联到新闻媒体及用户个体:新闻失实与谣言传播的惩罚
做决策的立法阶段考虑一般性威慑,执行或强行阶段可考虑具体威慑。每种情形之目的都是把惩罚设置在这样的一种水平;把惩罚所组织的伤害算作收益,考虑其成本,使净收益最大化。按照这种观点,惩罚的辩护依赖于可以合理地预测的威慑效果,i啊好丧可以合理地预期的任何其他收益或成本。
6.29
继续阅读《伦理与法治》第五章第三节、助教作业批改
非功利主义原则
报复原则的道德意义解释:惩罚是社会控制的方法,可用它来确保获得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下可正当地服务那些价值。这些戒指不限于报复正义,还可以包括人类的基本需求,也许更一般性地包括促进人类福利和尊重个人权利。
6.30
修改舆情课程论文
网络社会中爱国舆论主要来源于民间舆论场的兴起,基于民间舆论场与主流媒体舆论场之间的互动,两者之间构成了一定的张力,至此,互动性就成为解析网络爱国主义的新入口。因此,在定义网络爱国主义时,既要关注其本质,又要兼顾其互动与发展。
7.1
出发去北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20:52
9.1周五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七章
程序价值
程序合理性的目的应该在于准确性,如果权威作出的决定可有辩护的看作是准确的,那么它们就应该促进那些决定,这是程序合理性的问题,因为其要旨在于,确保我们的实质标准要服务的那些价值实际上得到服务。
9.2周六
阅读《伦理学与法治》第七章第二三节
服从法律
我们有一般性义务服从法律,这个观念不仅仅指向“法律义务”,当后者对应于共同体的法律所规定的要求于禁令时,因为法律时道德上可错的,不可能总是按照其优点而得到辩护。服从法律的一般性义务这个观点是关于我们道德责任的主张,意味着即使法律在道德上有缺陷时,也有道德义务服从法律。
9.3周日
整理《伦理学与法治》阅读笔记、完成论文选题提纲
继续阅读核心期刊的选题
9.4周一
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
信息时代公民的隐私被扔进数字时代的熔炉中,隐私的边界变因此受到考验,网络上的隐私呈现出全新的复杂性,其本质也在不断的变化,需要对进行仔细的审查与辩论。一代代的法律与大众智慧都想当然的认为隐私和其他人权一样,是属于“自然人”的,也就是在世者的权利,当停止呼吸后,逝者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放弃了隐私的需要,但是如今,若询问一个人逝者是否拥有隐私,却是不确定的。
9.5周二
阅读文献《作为“数字遗产”的隐私:网络空间中逝者隐私保护的观念建构与理论想象》
无论是隐私主体的合理期待还是遗嘱自治理论嫁接的可能,对逝者隐私的保护最终都倾向与“尊重隐私主体的自主性”,而不是单纯探讨“法律生命在死亡时即告终结”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的隐私与生死无关,与自决有关。

9.6周三
继续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第二章
在线的悲伤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死亡与哀悼的方式不同,东方文化更注重关怀文化,相信死者仍然存在于某种精神领域,他们依然需要我们以某种方式照顾他们。与西方文化注重的记忆文化相比,记忆文化认为我们必须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实,在这种文化中,我们需要做的是记住并遵循逝者的遗产,并且认定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后代延续生命。记忆文化通常不把死者看作是可持续活动的独立个体。对死亡的观念看法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也造成和影响了数字遗产本身所带有的一些文化属性。
9.7周四
继续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第三章
“我同意以上条款”
平台用户所拥有的知识版权:在平台上发表的内容具有用户的原创性,当用户逝世后,其亲人有权利以继承知识版权的缘由获得对该账户的部分管辖权利。
思考:当该账户所发表的内容为仅好友可见,或者当该用户的粉丝量室友几个、十几个或者几十个时,其内容发表的行为是否还能以“出版”做比
9.8周五
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第四章前部分
9.9周六
继续阅读第四章“逝者隐私权与家属隐私权”
隐私悖论:
隐私担忧并不一定能预测隐私行为,人们可能很在意隐私,害怕受到侵犯,但仍然允许其他人访问他们的个人信息。隐私悖论意味着,对实际或可能发生的侵犯隐私行为的焦虑可能会迫使我们停止活动,但持续参与的具体的、即时的汇报可能会把我们从悬崖边拉回来。
9.10周日
资源隐私与尊严隐私
资源隐私:认为隐私只是一种工具,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例如为了能够使用某项服务,用户向平台提供一定程度的访问个人隐私信息的权限
尊严隐私:是一项原则,即个人根据自认为合适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界限,这一想法具有内在价值:应该由她来决定是否公开。从根本上来说,隐私与自决有关
信息隐私:指的是我们管理个人数据的能力。
与隐私一样,“个人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与类别,一类信息可以用来识别、定位或联系特定的人,它们有时也被称为个人识别信息。另一类是敏感的个人信息或铭感的个人数据,你会判断这些信息是否与他人有关,而且这些数据足够私密,你可以选择将其隐藏或者披露,在什么情况下向谁披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7 21:58
9.11
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第五章
管理网络上的逝者
逝者去世后,其数字遗产中涉及到他人的部分该如何处理?在本章节作者举了多个案例,当逝者离世后,与逝者关系亲密的伴侣或朋友因无法律上的遗产继承关系而无法插手逝者的数字遗产继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逝者的数字遗产有部分内容切实涉及到他们的部分,数字遗产完全由家人继承后其他人可能无法直接参与到相关的网上悼念行动,且自己涉及到逝者的隐私部分被对方亲人接管,这点是否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行为?

9.12
继续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第五章后部分
对社交媒体的参与是很难调节的,如果退出了,就意味着完全出局;如果加入,就会得到一切。如果调整设置,防止被人加标签,不再关注那些不想看到他们更新的人,禁用“在这一天”的照片功能,你或许可以避免情绪被出发,但会耗费你的精力,可能会失去你想要的东西。
有时候,需要加以关心和关注的不是数字传记——那些有意识上传的、可见的资料——而是逝者的数字档案:他们的电子邮件、信息离世、文件、照片和从未打算公开的各种文件。因此在管理逝者的数字遗产时,会感到自己对逝者以及朋友同事等负有一定的责任。

9.13 周三
继续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
纪念活动的地点转变
当涉及永远照顾和纪念逝者时,我们已经不再想当然地认为,墓地将成为主要地参与者,成为纪念活动的中心焦点。随着互联网的联结,越来越少的人想要拥有一块能永远保留下去的石头,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能在互联网上进行悼念活动。雕刻在大理石上的内容并不能永久保存,同理,存在网络墓碑中的内容离开网站的维护,也不可能永远存在。困境的源头应当是是否需要墓地,而不是需要怎样的墓地。
9.14
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第六章恐怖谷
设想将来的技术可以实现将逝者的数字遗产永久保留,并以此为基础,塑造出逝者的虚拟数字化身,让逝者以虚拟化身的形式永生,而且未来人们可以和逝者的记忆、故事、想法互动,就好像是逝者在和生者对话,在网络世界中的交往与展演将是逝者与生者的交织,充斥着数字幽灵与真实的用户。
本章举例电影《最终剪辑》中从婴儿出生后便植入体重的左薇芯片,用以记录人的一生,在他们去世后可聘请剪辑师剪出逝者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左薇作为一个中级记录仪,记录个人的升平,这些数据在人生前并没有使用价值,只有在人去世后才能访问。这种技术改变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威胁他人的隐私、如何灌输自我意识以及怀疑每一次互动?

9.14
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
第七章来自逝者的声音
本章探讨关于逝者去世后自身权利受否留存的问题。在目前已成熟的全息投影技术已于2013年便投入到演唱会现场的使用中,通过这项技术将已去世的巨星投影至舞台与其他歌手同台演唱,这是众多歌迷的愿望,但是在个人去世后,还将其形象用于商业获利中是有失基本的关怀心理,是一种对逝者的侵扰。

9.15
继续阅读《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
第八章 活在数字时代面对死亡的十条建议
让我们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每次使用互联网设备时,我们都可能会在最终的数字纪念碑上再加一块砖,再自传中写下可能比自己存在更久的一段话,要不仅将数字活动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还视为遗产的一部分,这样可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6 11:47
9.18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
第一章第一节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P1-15
内容总结
1. 知觉可以分为两种,印象与观念,这两种的区别在于其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时,强烈程度与生动程度不同。最猛烈的知觉被称之为印象(包含初次出现的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则指我们的感觉、情感、情绪种微弱的意向。(知觉的第一种区分)
2. 知觉的第二种区分(适用于观念和印象):知觉又可以分为简单的知觉于复合的知觉,简单的知觉就是简单的印象和观念,复合的知觉则可以分为很多部分。
3. 印象和观念除了强烈程度和活泼程度外,其他方面极为类似,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
4. 每个简单观念都有和它类似的简单印象,每一个简单印象都有一个和它相应的观念。可以发现,一切简单观念和简单印象都是相互类似的,而复合观念和印既然由简单观念和印象形成,我们就可以断言,这两类知觉时精确的相对应的。
5. 推理出的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复现。
6. 次生观念:印象先于观念这个原则还需要加上另外一条限制,即正如我们的观念时印象的意向一样,我们也能形成次生观念 ,作为原始观念的意向。(对比先天观念)

9.19
组会,论文提纲汇报
目前关于数字遗产的论文多从法学与档案管理学居多,讨论数字遗产的继承与保存。而在新闻传播领域,则是关注到了在线纪念账号的媒介记忆,从伦理学出发讨论数字遗产的论文较少,需结合新闻业。结合老师修改意见,暂将题目定为,作为“数字遗产”的新闻:社交媒体种关停媒体账号的版权保护观念建构即即伦理路径。
9.20
阅读文献,构思论文提纲
阅读文献《新闻无价与版权“无价”——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的现实困境与治理思考》
在现实的媒体实践中,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其实非常富有,的那价值却非常低,这是因为新闻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新闻资讯的公共传播。新闻媒体的公共属性要求媒体必须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公众的公共利益为优先目标,认为技术创新导致的数字资源的开放式取用有利于改善社会民主和社会福利。在早期,媒体之间的版权交易多采用无偿或低价交换,多为内部宣传工作所推动,难免会夹杂着“人情”素,难免脱离不了“人情”作用,使得交易 价 格 也 因 “人 ”而异。 再加上新闻资讯数量多,单品价值偏低,不少单位或企业对新闻版权价 值 链的开发程度比较初级,没有形成规模性的版权价值网。由此
9.21
继续阅读休谟《人性论》
第一章P16-35
1. 印象可以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感觉印象是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与心中,反省印象则大部分是由观念得来,产生于感觉印象之后,反省这些感觉印象成为反省印象,反省印象被记忆和想象所复现,又成为了观念。
2. 记忆观念与想象观念:
印象出现与心中后又会作为观念复现于心,根据不同的复现方式可以分为记忆观念与想象观念。
①记忆观念:印象重新出现于心中时,仍保持相当大的它在除此出现时的活泼程度,介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记忆的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保存简单的观念,而在于保存他们的次序和位置。
②想象观念:与记忆印象相反,复现于心中的印象完全失掉了那种活泼性,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观念。
③第一个原则:若非有先行的印象为其开路,都不能在后面复现于心。想象不受原始印象的次序和形式的束缚,而记忆却在这方面收到束缚,没有任何变化的能力。
④第二个原则:想象可以自由地移置和改变它的观念。
9.22
继续查阅资料,修改提纲,原提纲版权部分占比较大,要探讨数字遗产使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4 00:21
9.24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一章第三节
观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各个简单观念之间有联系,能有规律的联结成符合观念,观念间的这种联系可以分成三种: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在想象时因果关系在概念的对象之间会产生更强的联系,即这种关系会使一个观念迅速换起另一个观念(类似新闻报道的框架,或者是图示?)在这三种关系中,因果关系是最广泛的。
因果关系不仅是指一个对象是另一个对象存在的原因,当前一个对象是后一个对象会运动的原因时,这两个对象也是处于因果关系中的。当一个对象具有使另一个对象运动或活动的能力时,这两个对象也是由因果关系联结起来的。这种因果关系是一切利益和义务关系的根源,正是有了这种关系,人们在社会中才会相互影响,才有了人类社会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新闻与读者的关系符合?)
9.25
继续阅读《人性论》第四节 关系、样态和实体
关系的两个含义:一指在想象中两个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即由一个观念很自然地引起另一个观念;另一个含义是指在想象中两个观念任意结合,比较两个观念时所依据的特殊情况。关系分为七种:类似关系、同一关系、空间和时间关系、数量或数目关系、差别关系、相反关系、因果关系
实体观念来自于反省印象,是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集合体的观念。实体观念和样态观念的区别在于结合原则。
9.26
阅读《人性论》第五节  抽象观念、修改提纲
9.27
阅读《人性论》第二章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第一、二节 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的无限不可分性、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行而上学中有一条确立的公理,凡心灵能够清楚地想象的任何东西,都包含有可能存在的观念,换句话说,凡我们所想象到的东西都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9.28
阅读《人性论》第三节、查阅文献修改提纲
印象永远是发生于观念之先,而且想象中所得到的每一个挂念都是出现于和它相应的印象中方的。所有的抽象观念实际上都是在某种观点下被考察的特殊观念,但由于这些抽象管奶奶附着于一般名词,所以它们就能表象一大批的观念,并且包括在某些细节方面虽然相似、而在其他细节方面却极不相同的一些对象。
9.29
回家路上,读书暂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7 15:51
10.9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P38-48
凡心灵能够清楚地想象地任何东西,都包含有可能存在的观念,换句话说,凡我们所想象到的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凡差异的事物都是可以区别的,而凡可以区别的事物也都是可以分离的。
10.10
组会 论文跟读、提纲分享
10.11
继续阅读休谟《人性论》P48-64
时间既然是由不共存的各个部分组成,而一个不变的对象既然只能产生共存的印象,它就产生不出能够给予我们时间观念的任何印象。因此,时间管必然是由可变的对象的接续得来的,而且时间在最初出现时绝不可能和这样一种持续现象分开。(时间观念的特性,持续、不可共存)
10.12
阅读文献 修改提纲 阅读《人性论》P64-78做读书笔记
持续观念总是由可变的对象的持续现象得来的,绝不可能被任何稳定的和不变的对象传入人心。因为,由这里得出的不可避免的结论就是:持续观念既不能由这样一个对象得来,所以在任何恰当的或精确的意义下,持续观念不可能应用与这样一个对象,而且任何不变的东西也不可能说成具有持续。
10.13
继续阅读《人性论》P78-89
论存在观念和外界存在观念
我们既然在记忆起任何观念或印象时,总要赋予它以存在,所以存在观念如果不是由一个与每一个知觉或思想的对象联结着的独立印象得来,必然就和知觉观念或对象观念是同一的。
除了心灵的知觉或印象和观念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实际上存在于心中,外界对象只是借着它们所引起的那些知觉才被我们认识。
10.14
阅读《人性论》第三章P89-95
七种哲学关系可以分类两类,一类完全取决于我们所比较的各个观念,一类是可以不经过观念的任何变化而变化的。七种哲学关系中只有四种完全决定于观念,能够成为知识和确定性的对象(类似、相反、性质的程度和数量或数的比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19:43
10.16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二节论概然推断;并论因果观念
一切推理都只是比较和发现两个或较多的对象彼此之间的那些恒常的或不恒常的关系。不论当两个对象都呈现于感官之前的时候或者当两者都不呈现于感官之前的时候,或者当只有一个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进行这种比较。当两个对象连同它们的关系呈现于感官之前的时候,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知觉,而不把它称之为推理,在种情形下,恰当地说,并没有运用任何思想或活动,而只是通过感觉器官被动地接纳那些印象。(87)
在不单是由观念所决定的那三种关系中,唯一能够推溯到我们感官以外,并把我们看不见、触不着的存在和对象报告于我们的,就是因果关系。
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中,有一个确立的原理,即一个对象如在充分完善的状态下存在了一个星期,而却没有产生另一个对象,那它便不是那另一个对象的唯一原因;它就需要其他的原则加以协助,把它从不活动状态中推动起来,使它发挥它所秘密含有的那种能力。

10.17去医院拔牙,阅读计划暂停
10.18阅读《人性论》第三节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阅读文献
哲学中有一条一般原理: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
一切确定性都是来自观念的比较,以及观念保持不变时也一直总是不变的那些关系的发现。这些关系就是类似关系、数量和数的比例、任何性质的程度和相反关系;这些关系中没有一各时涵摄于“一切开始存在的事物也都有一个存在的原因”的这个命题之中。
对想象来说,一个原因观念和存在开始观念的分离显然是可能的;所以这些对象的现实的分离,就其不涵摄任何矛盾或缪误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当我们排除一切原因的时候,我们就实实在在把它们都排除了,既不认虚无存在的原因,也不认对象自身为存在的原因;因此,不能根据这些假设的谬误推出一个论证来证明那种排除是谬误的。如果每一种东西必然有一个原因,那么再排除其他原因以后,我们自然就必须承认对象自身或虚无作为原因。但是,争论点正是在于每一种东西是否必然有一个原因;因此,根据一切正确的推理,我们决定不该把这一点看作已被承认的了。(我们为什么会断言,那样特定的原因必然有那样特定的结果,我们为什么形成由这一个推到那一个的推断呢?)

10.19继续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四节 论因果推论的组成部分
一切假设性的论证、或是依据假设而进行的推理,实际上都是这种情形:它们中间并没有任何现前的印象或对一个真实的存在的信念。
我们关于因果的全部推论由两种因素所组成,一个是记忆印象或感官印象,一个是产生印象的对象的,或被这个对象所产生的、那个存在的观念。

10.20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五节、第六节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原始的印像、有关的原因观念或结果观念的推移过程、那个观念的本性和性质
区别记忆与想象的特征(重要的三个部分)
记忆的特性在于保存它的的观念的原来秩序和位置,而想象却可以随意改换和变化它们的秩序和位置,但是这种差别并不足以区别它们的作用,或者使我们更够对两者进行辨识。
那种永远伴随着记忆和感官的信念或同一只是它们所呈现的那些知觉的活泼性;它们和想象的却别只在于这一点。在这种情形下,所谓信念就是感到感官的直接印象,或是感到那个印象在记忆中复现。只有知觉的强力和生动性才构成了判断的最初活动,并在我们推溯因果关系、根据这种判断进行推理时,奠定了那种推理的基础。
在研究进程中,我们在根本想不到、而完全在研究其他题目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地发现了因果之间地一个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它们地恒常结合。含义:相似的对象永远被置于相似的接近和接续关系中。
如果理性决定我们的经验,那么它该是依照下面这个原则进行的。即我们所没有经验的例子必然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而自然的进程是永远一致地继续同一不变的。
10.21继续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七节
心灵的全部知觉共分两类,即印象和观念,两者的差别只在于它们不同的强烈和活泼程度。我们的观念是由我们的印象复现而来,并表象出印象的一切部分。(通过减少它的强烈和活泼程度来改变以恶个特定对象的观念,如果做了其他改变,那么它就表象另一个对象或印象了)信念既然只改变我们想象任何对象的方式,所以它只能给予我们的观念一种附加的强烈和活泼程度。因此,一个意见或信念可以很精确地下定义为:和现前一个印象关联着的或联结着的一个生动的观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19:08
10.23
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113-122)
信念就是有现前印象有关的一个生动观念。考察它是由什么原则得来的,什么东西赋予观念以那种活泼性。
一个一般的原理:当任何印象呈现于我们的时候,它不但把心灵转移到和那个印象关联的那样一些观念,并且也把印象的一部分强力和活泼性传给观念。
心灵的种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于它作为那些活动时的心理倾向;随着精神的旺盛活低沉,随着注意的集中或分散,心灵的活动也总会有较大或较小程度的强力和活泼性。因此,当任何一个对象呈现在前、使思想兴奋和活跃起来时,心灵所从事的每一种活动,在那种心理倾向继续期间,也将是较为强烈而生动的。
在使观念活跃起来这点上,类似关系的效果是很普遍的;在每种情形下,既是必然有一种类似关系和一个现前印象结合起来,所以我就得到充分多的实验来证明前述原则的真实。
一个现前印象于因果关系结合起来可以忽略任何观念,结果就产生了信念或同意。
确定的真理:凡由任何现前印象而来的信念,都只是由习惯那个根源来的。当我们习惯于看到两个印象结合在一起时,一个印象的出现(或是它的观念)便立刻把我们的思想转移到另一个印象的观念。
10.24
组会 读书分享  看书注重思考,联系业界实践
10.25
继续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九、十节P122-142
除了原因和结果以外,类似和接近这两种关系也应该被认为是思想的结合原则,他们也能够使想象由一个观念转移到另一个观念。当这些关系中任何一种关系所联系起来的两个对象中间的一个直接呈现于记忆或感官之前的时候,性灵不但借着联结原则被转移到它的相关的对象,而且还借那个原则和现前印象的联合作用,以一种附加的强力或活力去想象那个相关对象。
实在物:我们把这些印象或记忆观念形成一个系统,其中包括了我们所记得曾经呈现于内在知觉或感官之前的一切电脑关系;那个系统中的每个特殊项目与现前印象结合起来,我们就称之为一个实在物。如果接近和类似的对象包括在这个实在物的系统中,那么这两种关系无疑地回 帮助因果关系,并且在想象中以更多的力量灌注于相关的观念。
人类心灵中生来有一种哭了的知觉,作为它分一切活动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但是痛苦和快乐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出现在心灵中:两个途径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苦乐可以出现于印象中,是好人现实地感觉到,也可以只出现于观念中。显然这两种苦乐对于我们行动的影响是远不相等的。印象总是激励心灵,并且激励的程度最高,每个观念并不具有同样的效果。
10.26
去医院复诊牙齿、整理助教资料,读书任务暂停
10.27
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十二节P148-161
原因的概然性有好几种;但是都由同一根源、即观念与一个现前印象的联结得来的。产生这种联结的那个习惯既然起于各个对象的恒常结合,那么它一定是逐渐达到纯熟地步,并且必然由我们能所观察到的每一个例子获得一个新的力量。
10.28
阅读《人性论》第三章第十一节P142-148、查阅文献,修改提纲
哲学家们将人类理性分为知识和概然推断两种,并且给知识下定义为由观念的比较而发生的那种证据,因此这些哲学家们就被迫把我们根据原因或结果所作的一切论证都归在概然推断这个总名之下。
在也通常讨论中,我们确是断然地肯定说,根据因果关系而进行地许多论证超过概然推断,并且可以被是为一种较强地证据。
将人类理性分为三种或许是比较方便地:根据于知识的推理、根据于证明的推理和根据于概然推断的推理。
所为知识,指的是由观念的比较得来的那种信据,所谓证明,指的是由因果关系得来、而完全没有怀疑和不确实性的那些论证。所谓概然推断,指的是仍然伴有不确定性的那种证据。
概然推断也是推测性的推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机会上的,一种是建立在原因上的。
因果观念是由经验得来的,经验因为以恒常结合在一起的对象呈现于我们,多以就产生了在那种关系下观察那些对象的那样一种习惯 ,以致我们在其他任何关系下观察他们时,就大为感觉勉强。
完全的中立既然是机会的必要条件,所以一个机会若不是含有较多数的同等机会时,它就不可能比另一个机会较占优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20:57
10.30
阅读 《论正义》第一章
伦理学讨论的行为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行为相分离;最高级的行为是那些有利于生命的最大延续、拓宽以及完满的行为;存在一种适宜于每类动物物种的行为,着中国行为相对而言是好的行为,正如我们人类在道德上认可的行为有利于人类一样,这种行为也有利于该类动物。
伦理学研究的首要主题是那些客观上能对自己、对他人或者同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好的或者不好的结果的行为。
动物中的自利行为与他利行为都可以被类分为好的或不好的。有助于保存后代或保存个体的行为,对物种而言是相对较好的行为,反之则不然。
10.31
阅读《论正义》第二章次人类正义
以适应生存条件的能力来衡量,最具价值的个体将获得最大的利益,较差的个体只能得到较少的利益,而且还会遭到更大的恶果。以伦理学的属于来解释,这条法则意味着,每以个体都应当承受其本性及其相应行为的结果。
次人类正义的法则:每一个体都将从其本性及其相应行为种获得利益,或者自食恶果。(再偶然事件中是不完美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次人类正义就越具有决定意义。
承受源于自然本性及其行为之利益和损害的任何个体,其行为必须遵循如下限制:也就是说,其行为不应再很大程度上妨碍其他任何一个体获取利益或让自己受损的行为。
11.1
阅读第三章 人类正义
对人而言,想要保存人这个物种所必须遵从的法则是:在成年人种,最能适应其生存条件的个体应当获得最多的繁荣,而最不能适应其生存条件的个体一个当获得最少的繁荣。如果不加干涉,该法则意味着适者生存、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得到延展。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一法则意味着,任何个体都应当承受源自其自然本性及其相应行为的利益和不幸:及不应当阻止其行为所带给自己的任何好处,也不应当允许其他人为他承担其行为所导致的任何不幸。
11.2
继续阅读第三章 人类正义后部分
个体的活动必须相互限制这一必要条件在某些低等的群居动物种背强烈地感受到,以至于他们会惩罚那些不恰当地约束自己的成员。这一必要条件在人群中更具强制性,且梗明显地被认为是一种必要条件,它还形成了一种更显著地惩罚违反者地习惯。
11.3
阅读《论正义》第四章 正义感
接受有机进化论,决定了特定的伦理观念。根据有机进化论而来的一个不可避免地推论,我们可以假定,人类这一最高级的生命类型,与所有低等生命类型一样,都必须继续形塑自身以满足环境所施加的条件。并且,我们也可以含蓄地假定,在诸多变革中也发生了道德变革。
11.4
写评论,查阅资料完善提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21:02
11.6
第四章  正义感
幸福感来源于越来越抽象的所有权,越来越远离物质上的满足感,正义感也是如此。一开始,因有能力运用身体力量并因此获得相应利益而感到高兴,同时因收到直接干预而感到愤怒,这逐渐开始对细微的政治变革等兴奋不已。
利己的正义感是符合构成正义之客观条件的一个主观特性——构成正义的客观条件是,每一个成年个体都接受其自然本性以及相应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因为,除非所有物种的能力都能自由发挥,否则就不能取得这样的结果;除非存在促进维续此种自由发挥之环境的情感,否则它就会受到侵害,而自由发挥也会因此受阻。
一方面,自只有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利他的正义感才能出现;另一方面,只有那些暗含着利他正义感的公平条件得以维持,社会生活才可能。这些条件只有借助于我们称之为“准利他主义的正义感”,利他的正义感才能出现:准利他主义的正义感暂时代替利他正义感,限制出于纯粹利己动机的行动。(P30)
11.7
开组会,汇报提纲
11.8
阅读《论正义》第五章  修改提纲
当人们发现如果每个人都只追求自己的目的而不顾及邻人的权利主张,那就必定会产生纠纷;于是就形成了约束意识——必须限制每个人的行动以避免纠纷。经验表明,这些限制平等地施以所有的人。因此而形成的相互约束的行动领域这种想法包含了平等观念。
11.9
阅读《论正义》第六章  正义的准则
正义的准则由一个积极要素与一个消极要素联合构成。就其必定是积极的而言,正义准则主张,由于每个人都会获得其行为带来的好结果,也会遭受其行为带来的坏结果,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被允许去行动。就起必定是消极的而言,正义准则的消极要素暗示着,每个人只允许在其他人同样的行动主张所施加的限制范围之内行动。
11.10
修改提纲
继续阅读《论正义》 正义的准则后部分
法律,不被认为是正义的一种在某些方面可受审查的表达形式,而被认为是其本身就是正义的源泉;因此,就引出了前一命题的意义:遵守法律是正义的。这还意味着,如果没有报复和法律惩罚,强者就会理所当然地利用弱者。优势者应当拥有他能取得的一切好处,这是一个不曾言明的信念:不平等挂念占据支配地位,而平等观念还没明确地出现。
11.11
阅读《论正义》第七章 上述正义准则之权威性
每一种进化都是从模糊到明确;这其中的一个意涵就是,一种清楚的正义观念只能逐步出现。在实践中陈人正义这一进步暗含着关于正义之理论认识的相应进步。每个人采取自我保存的行动要收到其他所有人类似行动的限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21:10
11.13
阅读《论正义》第八章  上述正义原则之推论  修改提纲
无论是谁,只要承认每个人必须享有受到一定限制的自由,那么就会主张他应享有这一受到限制的自由是正当的(right)。如果进一步表明他在各种情形下都在特定范围内自由行动而没有超出该范围,那么潜在的主张就是他应当享有如此限定的特定自由是正当的。如此而来,可以推断出来的几种具体自由就可以恰当地成为他的权权利(rights),一如它们通常被称为的那样。
真正意义上的权利是从同等自由法则推导而来的,我们错误地称之为权利的东西却不能从这一法则中腿道而来。

11.14
继续阅读《论正义》第九章 身体健康权、阅读算法传播相关文献
法律和公共意识都承认,不仅对他人实际的身体伤害,而且对他人潜在的身体伤害,都是极端残忍的。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每个人的身体都被认为是其他人不可侵犯的领土,以至于我们认为可能妨害身体的一切行为都是犯罪。
第一法则要求,每个人都应当获得其天性带来的利益,承受其天性带来的不不幸,在社会施加的合理限制范围内行动;第二法则要求,为了行动能力及其接受行动之后果的能力,个体需要为集体作出牺牲;如果外部敌人危及整个整体,那么,第一法则就必须受到第二法则的修正。

11.15
继续阅读《论正义》第十章 自由移动与迁移的权利、阅读文献
保全构成一个社群的物种,或者保存该物种,是一个势必优先于保全个体的目标,从这个一开始就设定的原则可以推导出,与个体生命权一样,个体自由权也必须服从于为国家安全之必要措施所需的限制。诸如此类为保全自由而必须的妨碍自由,有准伦理的正当根据。


11.16
阅读《论正义》第十一章 利用自然权利的资源、写小论文
现代已经出现了人们有权平等地利用光照于空气的法律主张: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组织会接机利益可以明目张胆地组织承认这些源于同等自由法则的推论。我们这个时代即便不是以公开的或有意识的方式,也已经含蓄地承认了所有选民同等地拥有居住地的最高所有权。

11.17
阅读《论正义》第十二章财产权
过去的制度安排使得少数优势者以多数劣势者为代价来获取利益。人们认为现在的制度理应牺牲少数优势者从而使多数劣势者获利。正如有人假定旧的社会体制是公平的从而维护它,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也被那些提出它的人认为是公平的。
11.18
继续小论文写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21:15
11.20
小论文写作,查看文献,寻找毕业论文选题
11.21
组会
毕业论文选题:以媒介使用情境为划分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道德决策问题
11.22
查找阅读文献,完善选题和提纲
了解道德理物化理论相关知识
11.23
继续查找和阅读文献,拟将道德物化理论结合进选题,寻找该理论研究的路径
11.24
写作提纲,完成选题和提纲初稿,做详细修改
11.25
修改提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15:42
11.27周一
根据老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提纲,在标题和框架中体现选题和媒体的关联
11.28周二
阅读文献,查看毕业论文提纲,阅读技术哲学相关的论文,详细更改第五章框架和标题
11.29周三
查阅文献,拟《中国报业》约稿提纲
11.30周四
修改中国报业约稿提纲,撰写开题报告第一部分,进一步修改提纲细节
12.1周五
提交修改提纲,进一步修改标题,思考如何每一部分如何都和媒体关联,体现新闻传播专业论文
12.2周六
听取学术规范写作的讲座,对学术写作的规范有进一步认识,详细笔记开题后整理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