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文系vs新闻系,谁能把新闻写得有滋味?新闻报道怎样才能有意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23:41: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年来,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报纸、电视的一些新闻报道没什么意思。那么怎样才能让新闻报道变得有意思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来谈谈——新闻和文学区别在哪里?
新闻,重在客观真实,语言要求确切、朴素、干净利落,深入浅出,尽量不带感情色彩,所以容易写得枯燥生硬;
文学,是再造生活,语言可铺陈、夸张、渲染,风格灵活多变。
新闻写作,要做到活泼生动,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就得从文学写作中汲取营养。

刚上路的小白新手,要么把新闻写得干巴巴,要么写得新闻不像新闻,文学不像文学。
咱们来搞一个同题作文比较,例子是“李白昨日离开泾县”这一话题,
新闻会如此描述:“李白于昨日上午离开泾县,桃花潭村民汪伦送行。”提供的是李白离开和汪伦送行两条信息。
而在诗歌《赠汪伦》中,则表现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的重点是李白与泾县桃花潭村民汪伦的深厚友谊。
两者相较,区别分明,新闻要的是陈述事实,把事情说清楚就够了,如果是中文系的孩纸呢,就会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新闻是非虚构,文学呢,则加了很多臆想和想象了。
那么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有啥区别呢?这也是文学和新闻的区别了。

中文系的人写东西,可能就比较追求唯美文风了。新闻系的呢,则要守住的是真实,不能太夸张,增加那么多的感情色彩,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说来说去,新闻是一种以写实为主的实用性文体,事实是它的写作基础,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根本,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而文学虽然也来源于生活,却是经作者提炼加工过的,可以用原有事件加工,也可以无中生有,写不曾发生或不曾有过的事情。文学常常要反映人的情感发展历程,从内心和情感上塑造种种文学形象,从而吸引和感染读者,产生思想共鸣。
新闻写作不是文学爱好者写小说,不可以仅靠个人想象凭空创作,也不可以为了使新闻读起来更具真实感,而加入一些主观臆想的内容。
文学可以玩虚的,新闻则不行,讲究务实。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我们平时看到很多新闻报道,更像是公文,干巴巴地,这是因为很多记者都是把公文抄过来,复制粘贴公文和官方文件、会议材料那一套,基本上是写谁谁看,谁写谁看。总之没有人喜欢看那些官话、套话、空话!
另外,新闻区别于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闻之“新”,它反映的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这就要求记者反应要快,信息要新;如果反映不迅速,没有新鲜事实,新闻就不是新闻了。有的时候,“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
互联网时代,人们了解信息几乎都是直播速度了,别说是一天,就是迟了几分钟,新闻就成了旧闻,失去传递的意义了。新闻是“再现”,要求速度,而文学是“再造”,要有过程。
新闻要求客观、确切、简练、通俗,多用陈述语气,少用甚至尽量不使用褒贬词、修饰性用语,要求词语精确度高,避免含混,语言要去粉饰,勿卖弄,勿追求词藻华丽,少用附加语,少用专业术语、方言,避免晦涩难懂的引用,做到干净利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而文学则不受这些制约,反而,作家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无限地夸张,尽情地铺陈渲染,可以带有强烈的褒贬爱憎等主观色彩。因为表现方式不同,精准度要求不同,表达效果自然也就完全不同。
比如,同样是表现夏天天气热,特别干旱。如果是新闻记者则写得枯燥无味,但是要是文学家呢,那就不一样了,就会写得绘声绘色。

比如,茅盾在他的著名散文《雷雨前》里这样描写: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很显然,文学并不表现干旱的具体程度,而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干旱的形象画面,给人的是直观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感染力也完全不同。
如何在兼顾新闻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汲取文学语言的优点,把新闻写得活泼生动,让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呢?
引生活体验之力,破写作思维之壁。用视觉叙事,为新闻话语赋魅。
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生动、具体、活生生的视觉形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能深深打动人、感染人。所以,新闻报道如能在乏味的概念中增加一些形象、具体的东西,增加一些视觉因素,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

注重细节描写,画面感!
《三国演义》中有“三顾茅庐”的情节。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稀世之才”孔明出山鼎助共振兴汉室。三次求访,事件是相同的。但每次往“顾”时所遇见的人物各异:“一顾”时所见的是孔明之友;“二顾”时冒着朔风瑞雪、天寒地冻,遇到的除了“卧龙之友”外,还有诸葛均、黄承彦。作者让这些山野隐士穿梭登场,每逢—人,都把来者的容颜、服饰、风度、才识,作了详细介绍,以此来虚拟孔明其人,起了充分地渲染烘托孔明才貌学识的作用。直到“三顾”时,还几经周折,才总算见到了孔明本人。
有没有好办法?当然有,办法之一就是——目击式,也就是视觉化新闻的呈现。
就是要捕捉细节,烘托对话、场景、情节,把人物写活,把故事写好!
通过记者的眼睛或报道者的眼睛去描述景象。这是西方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其好处是现场感强,读者如身临其境,眼睛也能感受到记者所目睹的情景。写好这种目击式报道的关键是刻画好现场,因为只有有现场感,才能给读者造成一个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直观效果,而欲写好动态,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把人物写活。

比如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彭德怀印象》中,就有一段重要的环境描写: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在这里,埃德加几乎没有运用任何修饰语,只是把司令部的摆设录像似的复制下来,把桌子、板凳、文件箱等物一一列举,有了这样的细节描写,彭德怀崇高的革命情操和朴素的生活作风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了,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表现作用。
《西行漫记》中还有不少关于人物肖像的描写,作者寥寥几笔即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比如第一次见到邓发时斯诺无比意外,“他把脸凑近我,露出笑容,锐利的眼光紧紧盯着我,把我的两条胳膊紧紧地握在他那双铁爪子中,然后摇摇脑袋,滑稽地撅起了嘴,向我眨眼睛!”
在如此简短的叙述中,斯诺将邓发的动作、神情、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人物在本书中的出场并不多但无疑令人印象深刻:大方、热情、豪爽、有点淘气。

要做一个细节控,就是捕捉富有特征的细节来表现形象。在新闻中穿插适当的细节描写,能增强形象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使新闻引人阅读。
好的文章要让人读来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同其行,如觉其状!
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多用动词,力求生动!
新闻强调写实,但写实不等于行文老套空泛,干瘪枯燥,不是笼统的、干巴巴的。新闻要想生动,一定要学会用动词,动词可以让画面“活”起来,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写文章,一定要有故事,新闻是讲故事的艺术,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能够轻易地吊人胃口,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没有故事没有人物,没有细节,没有情趣的文章,自然就没人愿意看。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一些人不愿意看报纸、电视的一些新闻报道了吧,主要原因是语言干瘪,官腔官调,刻板无趣。
今天给你传授一条新词汇——“艮宁公式”,让你明白为什么一些新闻报道没人爱看,“艮宁公式”的可读性标准是:
①句子形式:句子愈单纯,可读性愈高。
②迷雾系数:用词艰涩,可读性就低;用词通俗,可读性就高。
③人情味:人情味成分愈多,可读性愈高。


来源:新传学苑

编辑:古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