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娟 宋婧
自11月12日晚,“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至16日已有4天时间。不少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准确的报道,但也存在报道同质化、权威声音缺失、科普力度不足等问题。鼠疫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因与公众身体健康直接相关,使得其关注度大为提高。报道不及时、不准确极易引发社会恐慌情绪。 怎样报道可以减少社会恐慌? 11月14日,《传媒茶话会》对话《健康报》总编辑周冰,《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生命时报》副社长丁文君。 走到现场,快速出击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在信息不及时、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况下,公众与官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恐慌的公众只能自己去寻找信息,因此,往往可能滋生大量谣言。 以“北京确诊两例鼠疫病例”为例,在这起事件中,"好多医院发生新的病例"、"医生群里说自己医院确诊鼠疫"、"一名鼠疫患者已经死亡"、"朝阳医院因为鼠疫封院"等谣言、传言裹挟着不明真相的公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的恐慌情绪。 《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告诉《传媒茶话会》:“碰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要等到官方最终的通报时再进行?这是一个值得管理部门与媒体认真思考的问题。疑似病例从出现到最终公告,往往有一个层层申报、审批、会诊、研究、确诊这样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天,也可能一星期,甚至几周或者更长。而在这个结果出来的漫长过程中,有时谣言已经满天飞了。” “当一些事关公众健康关切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建议相关卫生防疫决策部门,从疑似病例一开始就要与媒体保持开放式的、动态式、阶段式的互动,而不必非要等待一个最终结果出现时再披露。阶段性地通报事件进展结果,能更大限度释放公众因恐慌增加而导致的谣言传播能量,能尽快地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迟滞谣言传播速度,有助于安抚公众猜测、不安、恐慌的情绪。”孟宪励说。 11月12日晚上近9:00时,朝阳医院鼠疫病例传言在网上出现,并在网上与朋友圈快速扩散,“健康时报应急新闻采访小组第一时间就赶到朝阳医院,调查了解情况,也是传言发生后最早来到医院现场的媒体记者。调查表明,朝阳医院急诊并非如传言所说的已经停诊或封闭,急诊都在正常的接诊,诊疗未受因鼠疫病例受到明显的影响。”孟宪励如是说。
▲健康时报现场报道拍摄
当晚22:16,健康时报网、健康时报客户端就发出了《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鼠疫病例,急诊封闭?最新探访:医院急诊已正常接诊》调查报道,健康时报也是所有媒体中关于朝阳医院鼠疫病例中最早发出现场调查的媒体。23:23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出《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鼠疫,离我们很远,也很近》,澄清事实,并详细介绍了鼠疫的流行历史概况、鼠疫的传播、主要表现、预防性治疗,阅读量10万+。 11月15日网络上又开始流传宣武医院及儿童医院发生鼠疫疑似病例。健康时报第一时间赴现场探访发现医院正常接诊,随即客观公正报道医院调查见闻。北京卫健委稍后于23:57发布公告排除疫情。 孟宪励告诉《传媒茶话会》:“健康时报在这两次鼠疫传言高峰时,没有被动地等候官方通报,而是主动出击,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发出现场报道,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消弭传言、稳定公众情绪、淡化恐慌的积极正面的效果。相关医疗机构都也在朋友圈转发,积极传播这些文章。” “快速出击,及时发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就能戳破谣言,减少恐慌。”《生命时报》副社长丁文君表示。 11月12日23:01,在官方没有权威信息出口时,《生命时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网上找到关于介绍和预防鼠疫的官方权威信息,并在官方微博账号@生命时报上发出《鼠疫到底是什么病?普通病人怎么预防》一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发布权威信息,掌控局势 《健康报》总编辑周冰告诉《传媒茶话会》:“谣言止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一定的信息透明,目前我们做得很好;另一方面是媒体的及时跟进,报道权威声音以及做好科普宣传,让大家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疾病以及疫情。” 11月13日,《健康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国疾控中心:此次北京不会爆发鼠疫大规模流行》一文,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接受专访。冯子健解读了疫情情况、介绍当前工作并科普鼠疫历史,以专业的视角为公众答疑解惑,阅读量突破10万+。 同时,《健康报》也援引了中国疾控中心的科普性内容形成科普性文章——《关于鼠疫,这篇文章解答你的疑惑》,为大众普及鼠疫的基本特点、传播途径和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大家关注的知识点。 11月14日,《健康报》评论版也针对疫情刊发了相关评论,让权威解读化解谣言,用科普知识服务大众。
11月19日出版的《生命时报》将用整版从“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已妥善安排并排查”“五个问题全面了解鼠疫”“避开传染源,提高防范意识”三个方面全面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在文章标题下特意标明接受采访专家的身份信息。
“‘权威’级别越高,说服力越强。”丁文君认为,能减小和消除公众恐慌情绪的只有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和专家的权威解读。因此,在采访这种公共卫生事件时,一定要找到最权威的专家,他一定要在这个方面是很有地位,他说出来的才能最让人信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鼠疫流行可能性不大——患者已得到妥善救治,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排查》一文中,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和老鼠已经打了64年交道的、中国鼠类防治学科奠基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汪诚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二科副主任汪雯。 回应公众关切,安抚公众情绪 11月14日晚,北京市卫健委通报两名患者不符合鼠疫诊断标准,排除鼠疫,解除隔离观察。 尽管如此,公众的疑惑还是尚未完全解除。下一步,媒体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1.病源是什么?是否具有传染性? 丁文君认为,尽管目前两名患者排除鼠疫,接触隔离观察。但病源是什么?是否为新病原体?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染的?是否具有传染性等仍然没有答案,这些信息仍是公众目前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 2.疫病还会在当地发病吗?疫区群众有何影响? “当地是否还会有发病的可能性,当地民众需要如何防御,这些情况也是日后可以报道的角度。”丁文君表示,对疫区最近是否存在老鼠为患的情况,为什么近期会频频在内蒙古发现鼠疫,都是日后报道的角度。 3.追溯与患者接触或可能接触过的群体的后续处理方式。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到北京的医院,患者密切接触了哪些人,哪些人曾和患者处于同一诊室?他们之后又和什么人有过密切接触?丁文君认为,对这一部人的追溯和情况处理也是公众非常关心的话题。 4.权威科普解答。 对待可能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首先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可能被传染?若疑似被传染,应该去哪个医院就诊?通过什么检查可以排除被传染嫌疑?是否需要隔离观察、服药?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科普’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让每个人变成专家,而是让每个人变成明白人,能够更理性地去认知、有更强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媒体要起到科普的功能,让我们的受众都变成明白人。”周冰告诉《传媒茶话会》。 5.动员大众,加强自我防范。 《健康时报》早在2011年8月就刊发过一篇文章,《鼠疫如发生 4小时到京》,原卫生部副部长、原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警示要加强鼠疫的防控,他特别讲到:“两个搞鼠疫研究的教授扮作鼠疫病人,从河北张北到北京,进了8个医疗机构。他们当时描述的疾病症状非常清楚,但是这8个医疗机构没有一个能够诊断出来并留治他们。”健康时报于12月14日以“旧文重读”的样式,再次刊发了这篇文章的摘要。 “北京这次鼠疫病例的媒体报道,整体上看理性、客观、科学。卫生防疫部门其实应该更加积极地与媒体保持互动,充分地利用媒体,使之转化成促进工作的一个部分,并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比如对公众疫情知识的普及,检视我们的防疫机构、防疫措施中的漏洞,以及疫情发生时新闻管理政策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等等。”孟宪励如是说。 编辑 | 刘娟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a_i0dVRZVZiDUp7T2dL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