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465|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尹晨曦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1:4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4 13:0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尹晨曦 于 2015-10-14 13:09 编辑

                                           雏凤十年
  9月25日,上午10:00左右,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主办的十周年院庆庆典活动在东八演播大厅举办。此次活动邀请了院级领导、各兄弟院校的老师以及社会文艺界来宾,意在回首过去十年走过的历程,感恩母校,展望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金秋岁月、桂花飘香的季节,迎来了文学与艺术学院的“雏凤十年”。文学与艺术学院,坐落于西南科技大学风景如画的中心湖畔旁。十年风雨十年旅程十年光阴,十年沉淀十年求索十年峥嵘,文学与艺术学院凭借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一个理工科大学扩展成为一个具有7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十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活动开始之际,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子们慷慨激昂像是在歌颂祖国也是在欢庆十周年的典礼。主持人宣读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发来的贺信。院长郑剑平说:“院庆不是为了炫耀。”一在校研三学生代表发言说她用了宝贵的七年与文艺学院共同成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时刻铭记于学子心中。文学学院与艺术学院自合并以来承载了众多期望的目光,十年薪火相传十年厚积薄发,造就了一批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艺学子。如院长所说,文艺学院秉承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用文化传递真善美,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
  十年是一个年代,这次庆典活动无疑活跃了文艺学院校园氛围。总结是为了更强的凝聚,感恩是为了更好的铭记,展望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由四面八方到欢聚一堂,这里是众多文艺学子梦开始的地方。
  雏凤十年,期待下一个十年的相聚,再创辉煌!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4 13:0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尹晨曦 于 2015-10-14 13:31 编辑

                                                 你受的苦,终将照亮你的路
  今天是9月24日,下午2:30文艺学院全体成员在西一601参加了09级新闻系学姐周慧晓婉关于庆祝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组建十周年院庆的报告会。
  据老师介绍,周慧晓婉学姐曾获辩论赛冠军、国家奖学金,曾作为交换生赴台湾静宜大学学习,也曾受邀参加香港文化电影节。在台湾学习期间,她与著名作词家林夕有过交集。林夕对她说:“既然你喜欢香港,就应该去,你一定行。”
  学姐从小时候讲到她如今的工作。追星到脑残粉的境界,她爸爸为了鼓励她考上高中应允她如果考上了就去上海看演唱会,她努力了她去了。高考数学70多分,也并没有影响到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大一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去参加各种活动。包括什么歌唱比赛,连海选都没进。”她自己说道,“然而任何东西都要去尝试,新闻部、分团委、大学生记者团等等都的却帮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那时候她们也背千字文、写文章、写稿子,运动会的时候写稿子写的人都已经处于游离状态了。大三的时候屡次考雅思失败,连考6次终于过关。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所以她说就算你以前怎么想象不到,怎么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真的也会实现。
  后来的讲话中,她又提到她妈妈曾经建议她去英国读书,但她坚持要去香港只是因为她喜欢的男生也打算去香港。每个人都有去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无论对错。在西科大,作为学生记者与央视记者同行去北川采访时,遭受冷眼。在香港,全英文的教学、严苛的学术环境以及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排斥并没有打消她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没有打败她。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一样,你尽可以消灭掉他,可你就是打不败他。
  而恰恰就是这些苦难与挫折,成就了现在的她。
所以她说:“只要你特别想做一件事,你身边的人和事都会帮你。要有一个梦想,要善于去抓住机遇,要用心做每一件事情。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
  特别喜欢一句话“你受的苦终将照亮你的路。”
  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4 13:32:27 | 只看该作者
                                              青阳
  青阳,西方诗人称能给人内心带来无比温暖的柔和阳光为青阳。
  转眼已经来到学校一周,没有了前几天的不习惯。刚来的那三天,雨一直下个不停,像是在诉说着我的思念。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我来说,我想念家里的一切,想爸爸想妈妈。此时爸爸妈妈在家。于是我和室友下楼买东西的时候哭,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哭,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把枕头打湿了。
  第一天晚上在学校住宿的时候,窗外下着小雨。我睡在靠窗的床上,睡不着,我就只是睁开眼睛躺着,这时还没熄灯。我试探性地叫了寝室里面另外两个室友。可是她们好像睡了,没有人应我。夜里很安静,尤其是窗外的雨衬着我心里的安静。越想越安静,越静便越是想家。哭是脆弱,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方式。一个自贡老乡说:“你来我们寝室吧,大家都没睡呢。”我犹豫了一下,我一向害怕见生人。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我还是上楼去找她们了。那里很温暖,就像一个家一样。最让人感动的是在熄灯前的一瞬间她们还把我送回了寝室。
  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前,我一直认为大学生活如高中老师所说的那样悠闲而安逸。然而,在彭爷爷的一席讲话之后,我改变了对大学的看法。
  大学时人生的黄金分割点,以前觉得“上大学”就像是从山脚来到了山顶,可以尽情地区“享受”一览无余地美好风光。其实不然,我们仍然处于山脚下,我们需要另一份理想信念引领我们达到更高的山顶。而信念便是支撑我们行走于漫漫山路的旗帜。
  刚进学校,就听学姐说“如果大学你不学会展示自己,那就没人会知道你的优点。”这也许就是彭爷爷所说的要有要有勇气。有勇气去展示自己,有勇气去暴露自己的缺点,有勇气去面对现实。而我所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份勇气。
  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在苦难面前,需要静心。静心能让人变得更为冷静,更加理性。沉下心来,不要浮躁,鼓起勇气,坚定信念,去追逐你的理想。
  而现在所摆在我眼前的就是不适应,不适应生活赐予我的新生活。
  下床的室友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第二个家了。”她的笑很温暖,让我暂时忘却了眼前的困难。
  青阳,她们就像青阳一样,带给我温暖。
5#
发表于 2015-10-14 13:49:55 | 只看该作者
                       背影
  小时候,父亲总走在我前面,留给我一个高大的背影。
  妈妈总生气,爸爸不与我们同行,始终走在最前面。也许是他想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典型的理工学校的理科男那种。他待人诚恳、老实,不太懂得拒绝别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像一座大山爱着大山那里的子孙一样爱着你,是沉默的爱。从小到大直到我成年,无论他有多忙都一定每天早晨按时起来为我做好早饭。现在在寝室里听着《父亲》,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不懂事了,还常常不领情不吃早饭,一晃眼,留下了一个背影,人就不见了。
  才想起来最近来到学校和他几乎没有联系,他在qq上发消息问我:我还以为你失踪了!?你把我拉黑了吗???连用几个问号,表示我没有联系他的不解。指责中有关心,我也很想爸爸,想念那个高大的总走在我前面的背影。过去总觉得哪怕天塌下来,有爸爸在。
  很喜欢《父亲》里面的歌词,喜欢到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止不住的落泪。并不是因为唱得有多好,而是歌词句句都能触动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作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眼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孩子长大后,孩子总走在前面,留给父亲一个背影。
6#
发表于 2015-10-14 14:11:08 | 只看该作者
                                                           初行
  1班的同学昨晚接到通知,今天早上9:00在107广场集合,自愿原则,由团支书带路前往绵阳会展中心参观2015年第三届中国科技城博览会。
  我和室友早早地到达107广场,这时候班长她们已经在开始等人了。可能由于今天是学校“百团大战”招新活动的初试、复试日,知道临出发前页只有十来人聚集。天公也不作美,时不时地敲落几滴小雨。
  穿过梧桐大道,途径老区图书馆、学生二食堂,还差点迷路,最终顺利抵达校园南门。等了一会儿人,大概10左右上了38路公交车。总觉得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下车,之后又上了一辆专程抵达会展中心的车。下车的时候整个人已经有些许疲乏了,但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时还是提起了兴趣。人们聚集在这里看这个科技博览会,一定有他的原因,一定有什么值得大家来参观的吸引人的展品。
  会展中心总共分成A、B、C、D四个展馆,每个展馆都有两个进出口方便人们进出。到达科博会门口的检票中心时,团支书给了我们一张科博会的门票。由于11:30才到达那里,所以大家约好12:30到1:00在A展馆出口集合,中间的时间大家自己参观。我们被A展馆下面的几个大字“至真致远”吸引了进去,它的主宾国展区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飞机。飞机的对面是一个多功能厅,周围有中科院展区、总装备部展区、中国兵器展区等。穿过一片空区,便是B展馆,其内大多是各国公司科技成品的展出。比如德国卡帕亚洲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一些公司的200年历史回顾展品。最令人神往的还是3D打印机,可以现场打印,其余很多具体的展出科技成品我也弄不明白。路边走廊很小的孩子都在玩“遥控飞机”,处处可见“科技”二字。当我看到川南经济区高新技术馆下面的城市是异常激动的。馆内介绍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然而我只拍了几张介绍“盐之都 龙之乡 灯之城”的城市的照片。要知道,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看见有关故乡的一切都是值得高兴的。
  因为又累又饿,我和室友提前离开了。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出行,我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摸索着。
7#
发表于 2015-10-14 14:30:03 | 只看该作者
                                                                           步履不停
  今天是9月23日,临近中秋,是室友王雅欣的生日。
  下午5:30下课后,我到老师那儿去背千字文。老师有事儿,就让我去班长那儿背。班长说晚上她有事要去图书馆,于是我就趁课后的时间在班长那儿背了千字文。回想起来真的是好佩服自己,居然千字文都能背下来。
  过了很久才想起来是室友的生日。晚饭时间,趁着寝室无人,我陪郑钦云去超市买东西制作了一个简易蛋糕放在雅欣的床上,用18根巧克力棒做成了蜡烛,想给她一个小小的惊喜。
  收拾好以后,我熄了灯。和室友出去买书顺便吃完饭后我们来到了图书馆,庆幸的是今天不用再背千字文了。于是,拿出刚买的英语四级题,准备练练。先是作文,然后听力,我选择跳过。直接开始做阅读部分,三个月没碰过英语,那个做题的效果简直可想而知了。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的瞬间,我整个人其实都是处在崩溃的边缘的。
  6点20多进的图书馆,8:30多出来,可是听力、作文都还没写。出来的时候,又是下着雨,绵阳的天气总是让人猜不透的。快步走回寝室,8点40了都,可是灯还是熄着的,没亮灯就说明一定没人啊。我们在门口犹豫了一会,思考着大家都去哪里了打电话也没有一个人肯接我的电话。本来我们去图书馆之前,在寝室留了字条的,但是回来以后却发现寝室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心里莫名觉得空荡荡的。
  后来打通了室友的电话,有一个不知去向,有一个在图书馆,有两个在教研室看书,还有一个去参加辩论队的活动了。郑说觉得大家都特别拼特别努力,其实我也这样觉得。并没有人停下步伐来休息,我们一直都在不停地往前走。
  汉语言学老师今天上课的时候说:I believe one thing.Today is difficult,tomorrow is difficult,the day after tomorrow is beautiful.步履不停地往前走吧。
8#
发表于 2015-10-14 14:46:06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司机
  汽车正行驶在告诉公路上,才出站没多久便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
  我纳闷了许久,却仍只见司机和另外一个人在车外嘀咕着什么。
  刚开始我以为是汽车出了什么问题,心想:完蛋,不会和上次几天前一样吧?又要延迟到学校的时间了。
  就在焦急的等待中,司机连拨了几个电话,我在车内听不见他说的什么。由于方言问题,我也看不清的口型,看见他的上下嘴唇一张一合地动着,然后挂掉了电话。我以为他在找人帮忙修车呢。
  过了一会儿,司机上了车,我以为车的问题打个电话就可以顺利解决了,还开心立即出发了。出乎意料的是,他一会儿又下了车,手里还拿着几张卫生纸不疾不徐地穿过草坪,又穿过草坪外面不太高的花丛,不见了人影。车上的人都在低头玩手机,有的将座椅调成60度左右躺着睡。估计有些人连车停了都还没有察觉。几分钟以后,我看见了花丛后面出现了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还在提自己的裤子。无疑他是去方便了一下,我心里对他产生了反感的情绪。
  再一两分钟后,他带了几个人上车。他说这班车到绵阳的车上有8个要到德阳的,绵阳的可以下车去坐另外一个走得近的那条高速公路。我们这班车是走内遂高速,要到德阳绕再去绵阳。我没有起身去坐另外一个车,尽管我反感他,但繁重的行李让我不想再去纠结那些了。
  后来,在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司机让我们下车休息,买东西吃或者上厕所。
  所以我还是不明白他当时的举动。
9#
发表于 2015-10-14 15:13:56 | 只看该作者
                       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今天下午6:00来到老区图书馆,零零散散但也坐了不少人,各自埋头专心干自己的事情。这里给人的印象总是人多但却也出奇地安静,至少我认为来这里坐着的人都有一颗想要变得更好的心。
  我悠闲地做了一会儿题,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机。似乎再没有一种紧张感像高考那样逼着你去拼。搜狐新闻客户端发布了一条微博:#知识的阶梯#还在为高考而拉横幅吗?已经out啦!据@崇州资讯 爆料,在四川成都崇州市崇庆中学,各种科目的必记内容被贴在了楼梯上。楼梯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点,比如:地理方面,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的分界线是大巴山脉;历史方面,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数学方面,有关于p、q真假命题的推测与逆否命题;生物方面,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等。九门学科,应有尽有。果然是新技能get,这是激励并带动高三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些学校对考试成绩的重视。任何地方都存在竞争,高考是相对公平的一种竞争方式。也正是因为处处存在着竞争,才存在着图书馆里面努力学习的人。
  又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去上海念书的朋友说:心很荡。询问后得知是她有点后悔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那边的竞争压力也很大。然而我却羡慕她走的那么远,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还在低头玩手机,我立刻意识到这是懒散的一天。抬头看看大家都在闷着头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我却无法静下心来。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毕竟明天就可以回家啦。可这正是我为自己找了一个不要脸的不认真看书的理由。
  我背上书包走出了图书馆,走的时候大家还是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可怕的不仅仅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10#
发表于 2015-10-15 14:26:09 | 只看该作者
                                                                     重来
  乱七八糟的一堆事情已经把我折磨得不像一个人了。比如我在我重新打这篇文章的时候,它其实已经诞生过一次了。就在几分钟以前,我直接登龙新网的学子日志上打的,但发表的时候网突然断了。Oh,只能说我最近不宜出门了。
  10月12日,看到刘老师的日志上说龙新网已经遭遇第三次非管理员账号被删的事情。我大一,没经历过前两次,只是很不幸地第三次被删时间落在我身上也落在了大家的身上。我看到的时候,还不明白被删账号是意味着什么甚至我觉得账号被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询问大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谁也没能解释出个所以然来。我决定自己登录一下龙新网的网址看看发生了什么。本来我的龙新网是点的记住密码的,但是它却莫名其妙地跳出来一个“登录”的小网页。我意识到可能是真的出问题了。果然,我试了几次都无法登进去。万般无奈之下,我点开了新生群看看大家有没有说什么解决办法。一群人都在发消息,弄得我不知道从哪个人说的哪句话开始看。还是靠自己吧,我心里想着。我点开了龙新网的学习日志专区,表面上2015级的学子日志专区毫无变化,但用鼠标点击进去才知道虽然查看量和回复的总数都在唯独我们辛辛苦苦回复的帖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都找不到任何一个词语能描述我当时的心情:不开心?好像还不够也不够恰当。好像当时自己就在做一个梦,真希望自己快点从梦里醒来。虽然比起14级的文章我们的不算多,但是我的24篇都是记录我每天的心情还有身边发生的种种事情,如果能保存下来无疑是对自己继续努力写作的一种精神上的嘉奖或者动力。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于是我发了一条说说:我只是觉得好心痛,本学期的作业之一60篇记事文写了24篇结果全部消失了。本来想得到大家的一点点安慰,或许这样会让自己觉得好受一点。可是回复我的人里面居然有几个发来贺电的,真想说“人艰不拆”啊。看到群里有人说的可以将龙新网丢失的数据恢复到今天6月,可是现在还没有一点点反映,我只能说心痛死了。我中午利用午休和晚上挑灯写的文章就不翼而飞了,说不难受都是假的。
  经过这个事情,我觉得我需要有备案意识!!!真心重要啊!!!爸爸以前都跟我说过在把关于自己的所有资料都存在电脑上,以后想用的时候直接在电脑上提取出来。关键是这次我以为龙新网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删除我写的东西,总之还是怪自己没有备案意识。
  说好的可以恢复呢?
  人不能总活在过去,我还是重头再来,重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