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0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论文从读论文开始(作业摘录与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17:0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05-12 09:36:11)



昨天看了一天同学们交来的作业——论文读后感。说实话,大多不靠谱。我想主要原因有三:
  一,不会选论文,许多文章算不上真正的论文,只能算是议论文、随笔,甚至是专业报道。不少同学已经习惯不加批判地接受新观点,不讲究其论证论据是否严谨。在选看的论文中没有一篇实证研究的论文。如图所示,我想找一篇最近三年研究电视媒体的好论文,在CNKI上输入主题“电视媒体”检索到5000多篇,引用超过10次的有四篇,其中有两篇是在新闻传播学权威期刊《现代传播》上发表:
  电视媒体官方微博的框架比较分析——以新浪微博影响力榜排名前三的卫视微博为例
  电视会消亡吗?——论新媒介格局下电视媒体的未来



  我发现这些电视研究都与新媒体相关。但这不是唯一寻找路径,还可以看一下发表时间最近的论文中有没有特别有意思的。刚发表的文章引用和下载都很少,那么就看题目和摘要是否有意思,在哪里发表?谁写的?
  二、业界的论文与学界的论文区别较大,前者多是经验性描述,后者侧重学理性分析。一般来讲,前者观点新颖,实践性强,也比较通俗易懂;后者,发表在学报和权威期刊上的学界论文理论性较强,学术水平较高,但有些文章不太好懂,需要花些时间来研读,但从研究的角度,更要多看一下此类论文。论文研读不能只看一篇,要在同类研究中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找到进入学术前沿的参照物。
  三、不会分析论文,大多数同学仅限于读懂文章,属于从文中吸纳知识的阶段。尚无能力判断论文水平的高低。作为研究生,我觉得有两种能力必须有,一是批判意识和求真精神,对论文的观点和论证不要轻易的无条件接受,这个观点是对的吗?有论据支撑吗?论证是否有漏洞?二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篇论文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它是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在同类研究中它有什么好的地方?存在什么不足?
研读论文的三种方式:学习知识型、批评质疑型、启发研究型。
阅读论文要义:首先要抓住论述的核心,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什么问题;其次要结合相关文章来读,把论文置于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的演进逻辑中解读。
作业选摘及点评:
12专硕  王潇
    在谭天老师的《论作为时间产品的电视节目》一文中,主要从作为“时间产品”的电视节目的“时长、时机、时序、时段和时效”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帮助电视节目做到更好的传播与运营。在谈到电视节目播出要素“时序”的部分时候,谭老师指出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在线性编排的情况下,宏观时序是一种对于节目结构的排列组合,微观时序则是一种叙事学框架内的考量。但是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会打破这种线性时序结构,利用它们的特性形成新的叙事结构,即“非线性网状时序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怎样的组合方式?因为论文主旨是传统的电视节目,所以谭老师没有就此部分展开论述。互联网视频传播的聚合化和碎片化特性下形成的时序结构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谭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评语:读论文可以找到写论文的选题,如“非线性网状时序结构”。
    《媒介融合热词解读》在提到社交网站对其他传媒领域的渗透的时候,用了改编自豆瓣网热帖的《失恋三十三天》电影的火爆程度来证明渗透的成功。有这样一段话“2011年11月,一部根据社交网站豆瓣网小组讨论帖改编的电影《失恋33天》横扫各大院线,上映4天票房已达到了1.5亿元,这个数字是同期上映的3部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惊天战神》、《猩球崛起》加上日本卡通影片《名侦探柯南》的票房总和。”因为我对电影一直比较感兴趣,也经常关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所以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觉得有些不符合我对这几部电影的印象。所以在网上查了一下去年具体的票房数字,发现确实是举例错误。
根据腾讯娱乐频道以及“百度电影票房吧”所做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统计:《失恋三十三天》11月8号上映,确实是四天突破1.5亿,首周票房截止11月13达到1.89亿元。而同期上映的好莱坞进口大片并不是那么不堪一击,10月28号上映的《猿球崛起》凭借其精美的制作和紧凑的剧情征服大批观众,此时票房已经达到1.865亿,即使为摆脱上映时间差,单独拿这两部片子的首周票房来比,《猿族崛起》1.555亿的收入也仅略输于《失恋三十三天》。如果再加上另外两部电影的首周票房,即上映于11月8号的《铁甲钢拳》的五千万票房和上映于11月11的《惊天战神》的三千万的票房,那么更是远远超过1.5亿元这个数字。所以,这个例子举得并不恰当,数据的来源显然是错误的。通常我们谈论电影票房指标的时候主要是截取首周票房和最终票房来的数字来进行比对的。如果单单以上映四天的数字来对比同期在线的其他电影票房,而又没有明确规定“同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那么这样的比对就不具有基本的可比性。
评语:实务研究的数据使用时有谬误,还须核实和甄别,不要迷信和轻信。
12专硕 李娇
    我主要读了老师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并结合阅读了与“中国电视对外传播”这一主题相关的另一篇文章:程曼丽老师的《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品牌战略》。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中国电视要真正“走进去”,对国外受众产生影响力,首先就必须转变传播理念,改变传统的外宣观念,树立起对外传播、国际传播或全球传播的理念。理念的转变才是最关键和重要的。树立一种“传播”观念,摒弃“宣传”带来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才能制作出全世界观众喜欢的节目,才能使我们的电视节目更容易被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接受。这一点是近年来对对外传播研究中一直强调的。
    谭老师将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受众群分为三大人群:外国人、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而程老师在《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品牌战略》一文中整体上将外部受众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汉语言文化圈。历史上就有所谓“汉字文化圈”之说(在越南、韩国实行拼音文字之前),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汉语言文化圈更多地是指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民众,以及居住在世界各地懂汉语的华人华侨。电视对外传播主要面对的是后一部分人群。由于这一部分受众与中华民族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对中华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因而是对外传播最容易影响到的人群。第二类是中华文化影响圈。所谓中华文化影响圈,是指历史上曾经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包括日本、越南、韩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蒙古等等。这些国家的受众不一定懂汉语,对于中华文化却有着息息相通的亲近感,接受起来没有太大的障碍。第三类是中华文化影响圈之外的国家,主要是指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传统意义上我国外宣所要影响的主要人群。如果说面向中华文化影响圈的传播主要是跨语言传播的话,那么,面向这一部分受众的传播就是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由此带来的隔阂与差异使这一传播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两种不同的受众划分对对外传播有不同的启发,谭老师将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分为两类,程老师则将其都划入了汉语言文化圈。但我觉得这两部分人群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海外第二代、第三代华人很多并不懂汉语,对中华文化也不甚了解,对他们的传播策略显然要与港澳台同胞有所差别。而程老师这种以不同文化与中华文化相关程度的划分标准很有启发的一点是,那些处在中华文化影响圈内的国家,包括日本、越南、韩国、缅甸、泰国等,虽然它们也是外国,但在与中国的文化距离上与欧美等国相比要近得多。虽然这些受众都是“外国人”,但我们对其进行的对外传播策略却应有所不同。
评语: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对比阅读可以深化研究。
12新闻 岑卓妍
读罢论文,除了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例研究,同时也产生了疑惑,借此机会提出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并共同探讨:
1、《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一文认为“传媒产业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是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两个主要范式”,传媒经济研究只有在同一范式里才能展开,才可能形成实质性的对话与传承,意思是否指,传媒经济的研究应该在媒介经营管理的范式内或传媒产业经济学的范式内进行?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本身科学研究就是交叉互补的,所以可以不必要划分得太清晰和归类的太清楚,正如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涉及到了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进行传媒经济学的研究。
评语:到哪什么山唱什么歌,讨论什么问题用什么范式。
3、《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一文,在“意义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似乎强调的是“有了意义才会有了消费”的意思,我有一个疑惑,例如,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些传媒产品(虚假新闻、微博谣言、恶俗帖子、诅咒短信/帖子等)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甚至不具备任何意义(诅咒短信/帖子,是指有人恶意转发的带有诅咒性质的短信和帖子,通常带有诅咒受众的家人、好友的语言文字),也会被强迫和不情愿地转发、评论,从而形成消费(有些商家借此来卖广告)。这似乎是负面层次上的“意义经济”,“意义经济”的理论和概念,也能说明这种现象吗?
评语:负面的也有意义呀,所谓负能量嘛。
     4、在《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一文中,老师提出“关系”这一研究视角的重要性。其中提及例如在新浪微博中的人际关系,围观是一种弱关系,转发是一种强关系,评论则是一种更强的关系,这些关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其中为什么说转发是一种强关系,而评论是一种更强的关系呢,这些关系之间又是如何实现转换?
    评语:强弱是相对的,如何转换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12新闻 李茵
您的《媒介融合热词解读》一文引用到彭兰教授对于碎片化的观点。彭兰教授认为应当“尊重碎片化的价值……碎片化传播的趋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未来的专业媒体的发展,未来的公民新闻的发展,都需要在这个趋势基础上进行思考”。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虽然由于微博的火热强烈影响了人们的片段化思考和碎片化表达,但是就专业媒体而言未来的趋势而言,应该走向引领受众进行深度化、全面化的思考与阅读呢,还是真正跟风新媒体走向碎片化趋势?希望听听您的看法。此外,您在文中提到“新浪微博的未来发展指向SNS社交媒体化”,我就联想到新浪微博最近的一次升级改版,没有迎来好评反而遭受诸多诟病。11月23日,新浪微博开放升级,所有未升级的用户在微博首页都可以看到一个显眼的升级提示。新版被称为“V5”,与上一版相比,首页及个人页面都进行了重大改版。分组功能被强化,发布微博可选择分组定向发布;个人页面新增顶部封面大图,有类似于Facebook的效果;即时在线沟通的设置上也有改版。甚至有网友指出个人资料设置中新浪微博增加“性取向”、“感情状况”的选项也是照搬Facebook。但是网友似乎对于新浪微博缺乏创新、一些模仿Facebook、人人网等社交网站的功能不买账。所以就目前来看,新浪微博在淡化媒介属性、大力转向SNS社交媒体的发展并不是效果特别好的,还是希望听听老师您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微博的优势仍然在于其发布的便捷与裂变式传播效应,因而媒介平台的属性应当是最应当开发的核心。
评语:碎片化传播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做的是聚合化。平台社会化媒介化都是聚合化的努力,能否做得更好就看能否响应用户需求了。
通过《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可以明确看到您所坚持的“意义经济”概念,我也认为相比于“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等概念来说意义经济可以更加突出媒介产品的双重属性,就是它不仅只是简单的商业产品,还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信息产品。正如您谈到的,消费媒介产品更多的是消费“信息里所包含的内容、文化和意义”。之前看到的体验经济的概念似乎也可以用到形容媒介产品上,我认为媒介产品的消费也是逐渐转向融合产品经济与服务经济的双向度的“体验型经济”。但是如此来推论,意义经济的运行还是在建立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之上,如果从内容为王转向服务为王,那么对于在这一方面优势不明显的纸质媒体,该如何抉择?是应该把内容做深,转向杂志化,还是继续推进报网融合发展多元化的媒介平台和良好的用户服务?对于这个问题我还不是很明晰。
评语:纸媒的出路依我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更好地对接媒介平台而不是自己做平台;二是由信息媒体转为知识媒体,即杂志化图书化。
最后想跟老师交流一点超出这个讨论本身的问题。我今天读到《新媒体研究前沿》这本书,然后就在阅读前言的时候就有接触到很多陌生的概念和提法,比如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交互传播到遥在和沉浸的发展历程”,比如在我的知识积累中不会存在“交互传播”、“遥在和沉浸”这两个媒介传播方式的阶段。因此我就在反思,是不是应该经常搜索所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领域的学术论文才能对这个领域的前沿研究保持了解?新媒体研究,比起梳理学科历史脉络和阅读经典,是不是跟随媒介技术的发展来考察新媒体的最新变化更加重要?想知道就老师来看,研究新媒体领域应该做到哪些基本的内容?另外,就国外前沿理论的获取也希望获得老师的一定建议。
评语:新媒体研究,既要作学术梳理,也要关注最新动向,还要追踪国外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12传播学  刘方远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各行各业都齐刷刷地打造各色“平台”,于是当我频频听见诸如“媒体平台化”“新媒介平台”之类的表达时已然无感,以为也就是学者从业者们为了区隔而命名的称谓。不久前,谭老师经常夸赞的郑爽师姐惊现谭门Q群询问自己的毕业论文是否再获殊荣,我好奇+敬仰地去图书馆数据库里下载下了那篇牛气冲天的论文:“媒介平台理论初探——一种新媒介组织的思考”。我这才第一次开始正视“媒介平台”,察觉相关的研究只是雏形,尽管这与当下的新媒体发展态势密切相关。这次,我特意挑选出新媒体研究课程书单中“媒介平台”的相关论文进行细读,并记录下我的问题、质疑和反思。
我读的第一篇论文是《2010年媒介融合关键词:关系与平台》。这篇文章分析了2010年“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和研究进展,较准确地描绘出了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其中,论文指出:2010年媒介融合的研究创新主要集中在创建“关系理论”和“平台理论”上,有些学者从媒介社会学角度提出关系理论,有些学者则从传媒经济学视阈提出平台理论。而后,论文主要陈述了“平台”和“平台经济学”的概念,列举出谷虹的媒介融合平台化趋势研究、黄升民的“信息平台论”(恰好上周末听了他的讲座)和老师自己的“意义经济”和“媒介平台论”。论文后半部分转向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瓶颈与前景展望,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呈现篇幅不大,但已经可以感知老师对新媒介形态的研究倾向,即以传媒经济学研究媒介平台。
    《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一文集中提出媒介平台理论,与郑爽师姐的毕业论文《媒介平台理论初探》异曲同工,视角、思路、架构都高度关联。除去文献综述的部分,论文主要论述了三大块内容——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平台运行的构成要素。细细剖析一下各部分的观点和论证:
一、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即媒介平台的本质问题。从平台的概念、特征出发,提出媒介平台的功能属性(媒介平台是资源聚合器、关系转换器),深入到媒介平台的本质。暑假在家的时候就反复读了《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和《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尤其是后一篇,大致理解之后对意义经济的观点大体能够认同。“媒介平台的本质就是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以满足传媒产业运行的基本条件。换言之,意义服务就是媒介平台的存在基础和核心价值。”于是,或许可以将意义经济看作为媒介平台的理论基点,可是,将传媒经济的本质作为新媒介形态的本质可靠吗?如是,我认为有特殊问题一般化的趋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介平台都在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以满足传媒产业的运行。更准确的说,传统媒体提供的更多是意义产品。那么,在传媒经济学的视域中,新媒介平台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差异只是意义服务和意义产品?最后,论文基于组织管理和传媒经济为媒介平台下了一个定义,点明了媒介平台的本质和属性,认为媒介平台是集成资源、相应需求和创造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老师批注:传统媒体与媒介平台的差异在于,一个提供内容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产品。)
二、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即媒介平台的组织结构和外延。首先论及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媒体服务商的组织机构——节目制作公司、广告代理公司、公关公司等,然后提出价格和权威机制下产生的媒介平台——介于市场与媒体的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媒介平台是一种集成传媒产业链中各个模块的中间型组织,通过权威机制和价格机制协调内部生产、组织产业分工和开展多边市场交易。”文中运用模块化理论阐释媒介平台,指出媒介平台中的模块有两个层面:子系统层面,大系统(平台)层面。子系统模块在大系统层面的整合下运行,基本结构了媒介平台。可是,不论是“媒介平台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的媒介组织”的论述还是媒介平台的模块架构剖析,在我看来都没有说清媒介平台的外延。也是就基于前一部分的定义和本质,加之这一部分的延展,我仍旧难以判断清楚媒介组织到什么程度可以算作是媒介平台。何况当下的传统媒体纷纷进行平台化转型的尝试,不经意间就已经跨了媒体跨了行业跨了区域,何况新媒体好些都是由最初的单一技术转化成满足用户某种或多种需求的服务提供者。
(老师批注:传统媒体的平台化转型与新媒体平台还是有区别的,可另文作进一步讨论。)
三、平台运行的构成要素,即平台的架构和运行机制。“媒介平台架构中有三大要素支持它的运行,那就是界面、接口和规则。”看完第一反应是,计算机课本中的费解概念怎么突然出现在了对媒介平台的架构分析?这是要进行程式化的分解和系统性地整合吗?……界面是什么?平台内外和各个模块共存对接的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的作用是?指定模块位置、规定交互规则,确定边界。举例:搜狐利用奥运信息系统平台的接入,将数据转化为服务产品。搜狐是个媒介平台吗?这里的界面指的是?三大系统接入?接口,为各模块提供接入平台的端口。大概看懂了“三网融合”的例子,也就是在IP优化光网络这个界面中,各种技术和协议为各模块提供了接入的端口。“界面和接口是媒介平台结构和运行的基本要素,这些构成要素需要通过一套规则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难道其他平台不是这样的架构吗?大至网络平台小到终端程序,物理层面上的要素如出一辙。“规则是媒介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承担媒介平台内外关系的链接、转换和创新这一重任。媒介平台的规则主要包括三种:运行规则、商业模式和协调规则。”我认为,商业模式和协调规则正是媒介平台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独特之处,只有将意义、关系转化为经济,与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传媒规制相协调,媒介平台才得以生存和发展。非常赞同文中“规则创新就是媒介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的观点,商业模式和协调规则的创新也是媒介平台研究值得关注和探索的亮点。
    综观整篇论文,我在收获了不少媒介平台的知识点和观点的同时,也产生了两个主要的疑惑。一是,仅是文献综述中提及了一些学者探讨社会与新媒介之间的关系——“新媒介即关系”,新媒介的传播就是关系传播;引入网络嵌入性理论,从四个维度将关系类型进一步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等,而论证的三大主体部分并非是“关系的视角”。二是,整个媒介平台理论的基础是什么?传媒经济学?管理学?还有信息科学(模块、界面、接口)?理论来源不得而知。文中先后两次论述媒介平台的“核心价值”——“意义服务就是媒介平台的存在基础和核心价值”“规则是媒介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前者或许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后者或许是管理学的组织运作?
(老师批注:媒介平台的理论基础是意义经济(意义服务)和中间性组织。)
    没有看过谷虹老师的新著《信息平台论》,周末听了黄升民教授讲他研究三网融合的“信息平台论”,可见一斑。读博文《新媒体:信息平台?还是媒介平台?——与谷虹博士商榷》,觉得很有意思。老师质疑《信息平台论》的两大问题(它的理论基点行吗?它的实际用途何在?)也正是我在读《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时一直在思考的。
    《信息平台论》论述了信息平台的界定、构建、运营、竞争和规制五大部分,旨在为融汇三网的基础信息平台做基础架构。谷虹老师的理论基础:“一是信息传播理论,她的主要研究是构建传播模型,二是网络效应理论、双边市场理论以及平台经济理论,这实际上是把管理学引入到传播学,三是互联网新经济理论,严格这些新经济都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只能说是一些新特征和新观点的观察与思考,不过能够解释问题也是值得参考的。”尔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媒介平台理论。“就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来看,一种媒介新业态正在形成,因此亟待进行理论建构,需要一种新理论。”
    显而易见,谷虹老师和谭老师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取向不同,提出的理论构想和理论模型也不同。至于指导实践的层面,谭老师问:信息平台有什么用?“从国家层面来看,研究者显然是在三网融合中想用它来一统天下。从传媒层面来看,谷虹博士提出的平台化再造是企图对传统媒体进行彻底改造和全面转型。问题是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的传统主流媒体并非真正的企业,要完全改造成像谷歌那样的平台型企业如同天方夜谈。” 十分赞同老师的质疑,也同问!媒介平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什么用?怎么用?老师在《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一文末尾点明了大趋势,“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的全球传媒产业发展中,媒体性公司向平台性公司转变是一个发展趋势,基于意义服务的各种媒介平台正在形成传媒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传媒产业的新业态”,那么,媒介平台理论当如何解决媒介平台的发展完善问题?
    博文末尾附上了观战学者们的互动评论,很有意思地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地支持争鸣:“郭庆光:学者之间的理性商榷应该力挺”,“陈昌凤:学界理应互动、争辩、探讨,佩服谭老师永葆活力的学术思维”。虽然有些各说各话,但是对话、交流的结果总是达成共识并且存有疑问。老师一言以蔽之:“一个研究产业整体架构,一个研究媒介组织形态,在局部分析上也有交集”。逻辑起点、理论基点、论证模式不同,但都是基于三网/媒介融合的现实,都做出了各自有益的探索。
诸条评论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傅玉辉的一句话,“平台论是一种视角”。我认为,“关系”和“平台”都是研究新媒介形态的视角,二者的研究路径截然不同!新媒介形态可以是“关系”,可以是“平台”,抑或其他,关键看从什么视角去观察和研究。在某一视角下对新媒介形态做出界定,内涵外延一致,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被接受。
    如果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引入传播学,将新媒介形态看成平台,大体可以沿着老师建构的媒介平台脉络往下走。探究的就是媒介平台的资源配置和关系转换,即媒介平台如何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媒介服务(意义服务),包括媒介平台的运营、类型、应用、竞争方式等等。如果是从媒介社会学的角度,将新媒介形态看作关系,那么关注的就是新媒介形态引发的“关系革命”,即新媒介系统的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变革。“媒介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对内,它要处理新闻传播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生产关系;对外,要处理新闻传播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一张从微观、中观到宏观的关系网络。”彭兰《从“内容平台”到“关系平台”》一文篇幅不长、时间较久,其中提出了从关系的角度看报网,报网革新“需要以关系建设为核心,需要从一种全新的关系思维出发,从营造全心的关系出发,来建构网络产品链条,完成产品的布局”的观点就在强调媒介形态变化带来的受众/用户关系的变化问题。
    “跟踪考察传媒业正在产生形成的各类媒介平台,进一步探索媒介平台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就不得不由纯理论的理想化平台模型建构延伸到对当下迅速发展的某个、某些媒介平台进行案例分析,挖掘其服务、架构和运营等,或是其对社会关系的正功能/负作用。
    零零碎碎地漫谈了一番读过的这几篇研究论文,很多问题或是质疑的产生或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初入媒介平台这一范畴,知识储备不够,且资质浅薄,未得精髓。隐隐察觉媒介平台研究的根基如果是扎实的,视角、概念确立之后,便可由此经脉延展出微观的枝叶,树也就拔起来了。
(老师批注:媒介平台的研究与发展还在不断地推进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业批注摘要:
读《与改革同步,与开放同行——拐点透析中国电视新闻三十年》
问题与疑问
第一,文章把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发展阶段(1992年—2000年)转型阶段(2000年—至今),并且以分布在这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为拐点来分析。以时间段来划分一件事的发展阶段特征,本来是一个经典的方法,但用得好与否是决定于这些阶段间事件是否异质性强和阶段内事件是否同质性强的。在这篇文章中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的划分标准并没有阐述清楚,而整篇文章的小标题又是以“改革”和“开放”这两个维度来写的,还在每个小标题后面做了评析,这就使文章结构有点混乱了。
第二,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影响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各种因素思考中国电视新闻未来的改革方向与创新路径,但有些拐点事件只是描述现象,并没有做因素分析和改革思考,例如“《东方时空》诞生”、“‘香港回归’直播”和“‘9ㄠ1’失语”,这三个拐点事件只是分析了其发生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但是没有深入探讨影响此种现状出现的因素,“‘凤凰’说新闻”这个事件的原因分析也非常的笼统。有些读者,像笔者本人一直以来都在学习这些中国电视新闻的重大事件,但是从来搞不清为什么就在那个时候出现这种变化。从原有现状到后来现状的变化,有些变化跨度是很大的,但是笔者一直搞不懂。例如“‘凤凰’说新闻”,凤凰台的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具有涉及敏感话题和评论,1998年中国媒体还是明显的党的喉舌和宣传工具的时候,为什么在中国能够一举成名呢?一直让我费解。
第三,“央视新闻频道改版”这个重大事件应该属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内容,放在开放那一栏里面似乎有失妥当。因为从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到新媒体报道的链接解读,从深入的新闻评论到实时的记者连线报道,这些丰富报道手段和传播方式,是央视面对地方电视台迅猛发展的改革手段。
第四,在“开放”的内容里面,无论是“‘9ㄠ1’失语”、“《南京零距离》亮相”、SAR报道还是汶川地震报道,这几个专题都体现电视新闻的开放,但都是对内的开放。或是加强了公众知情权,或是准确全面披露突发事件信息,或是允许国外媒体的现场采访,这些都只是国内电视对外开放的情况,但真正的开放还包括“走进去”的情况,即在国际舞台下主动发出声音,掌握事情解释权,那就需要国内媒体在国外的落地,就像谭老师在《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这篇文章说的要“建立一个跨国界、跨体制、跨行业的国际传媒产业”,让中国电视新闻更具国际影响力。由于这篇文章是写于2009年的,所以在“开放”这部分内容,至少还要加上中国中央电视台继拥有中、英、西、法四种语言的电视国际频道后,正式开播阿拉伯语国际频道和俄语国际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亚洲、太平洋、中东和欧洲地区,形成了中央电视台的国际传播为中、英、法、西、阿、俄6种语言和8个国际频道的新格局。
回应:这篇文章是写给业界看的,主要是分析哪些拐点对中国电视发展产生哪些的影响,由此省略了社会变迁对拐点产生的影响。新闻频道改革实际上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产生的。另,我国的对外传播仍无实质进步。

读《融合创新焠响——2010年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述评》
论文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所谓“论文”应当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论文就缺少了价值基础,或者根本不能称之为论文。而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创新焠响——2010年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述评》一文。该文高屋建瓴式地总结了2010年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变化,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可以为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预测依据。然而,这篇文章既不是对广阔时空情境的研究,也不能说是在特定时空中以独特视角对大问题的解读,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该文只能算作有价值的“文章”,而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有价值的“论文”。正如该文的标题所言,该文应算作述评文章。(5月6日)
这篇读后感写于5月6日。近日听了祝建华教授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讲座,又有了些新的感触。首先,随着每天知识量的增加,即便是看自己一周前写的文章也会明显感觉到自己当时的浅薄。连自己看这篇文章时都会有这种感觉,更何况知识储备与社会经验相当丰富的老师,这让我不禁惶恐。其次,关于对《融合创新焠响——2010年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述评》的看法,我又进一步做了思考。如果按照艾尔巴比“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三分法来看,这篇文章采用归纳的逻辑思维对2010年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探索,因此,我认为它应算作是基于文献资料的探索性研究论文。(5月14日)
回应:这是一篇描述性论文,但还是隐含着问题:过去的一年中国电视新闻有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问题?
读《论电视节目形态构成——一种用于节目研发的理论模型》
问题衍生出的问题
[size=+0]    [size=+0][size=+0]作者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表述:当传统的电视节目放到网络上和手机上播出时,还会沿用原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吗?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与作者同样持否定态度。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可能使传统电视的主导地位降低,但播出平台的变迁并不意味着视频节目的衰落,恰恰相反,根据不同平台可能发展出形态多样的视频节目。单就视频新闻的研究而言,笔者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分别以网络音频新闻、网络视频新闻、网络音视频新闻为关键字搜索,根据论文发表量生成的网络音视频新闻研究趋势图如下:(略)
从中不难看出,2000年以来,学界对网络视频新闻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
    正如作者所说:对于新媒体,无论是传播特性还是受众行为,都与传统电视大相径庭,新媒体视听节目需要内容定制和形式创新,需要新的内容产品和形式产品。但是所谓“新的内容产品和形式产品”究竟是怎样的?目前尚没有成功案例可考,对网络视频新闻的探讨也大多停留在技术性展望与盈利模式分析上,个别内容研发研究亦流于思辨分析,缺乏可信的调研做基础,新媒体上视频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尚有很大研究空间。
回应:读论文是可以读出研究选题来的。
读《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传播模式—以〈百家讲坛〉为例》
假设及论证
“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传播模式—以《百家讲坛》为例”以《百家讲坛》这个收视率并不高,却出现不可思议的传播力,甚至产生轰动效应的电视节目为例,提出了一个假设“在满足特定的条件下,电视外的传播力可以大于电视内的传播力?”,在论证这个问题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证。而是先对前置问题“人际传播的影响有没有可能大于大众媒体的直接影响呢?”进行论证,通过“两级传播模式”理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证明,证实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力有可能大于大众传播,进而推论出“电视外的传播力可以大于电视内的传播力”这个结论,整个论述过程是非常严谨的。
在证明了自己的假设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传播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引入了“核裂剧变”这个原理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这里,本文出现了一个问题,“核裂剧变”究竟是不是一个原理,其原理的内涵为何,是否能应用在新闻传播领域,这个问题还有待商榷(后文虽有介绍,但是将一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引入另一个学科领域,这显然需要专撰一文来具体说明、论证。)但从“传播——争议——网络媒介的倍增效应——轰动效应”这个传播流程链来看,这种传播流程与“核裂剧变”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解释了这个现象之后,作者指出网络媒介有“传播倍增器”的作用,并给出了这种新传播模式的模式图,指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电视传播可以突破自身的传播系统,与其他传播系统存在着共振消息。这种共振和“核裂剧变”作用既有良性作用(提高电视媒介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也有负面作用(出现庸俗化、片面迎合观众的倾向),如何把握各种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作者留下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在论证某一个假设时,如果直接论证有难度,不妨从它的前置问题出发进行论证,再进行推导,这样论证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跨学科切忌生搬硬套
结合谭天老师的《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传播模式——以<百家讲坛>为例》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种跨学科视野下的论证方法。该文运用“核裂变”原理剖析《百家讲坛》的传播模式,通过分析传播裂变的起因、临界点和外部条件,使其传播力倍增这一现象得到合理解释,进而讨论电视传播与社会系统所产生的共振现象。这种巧妙运用物理学等其他学科原理进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论证方式,与作者深厚的物理学学术背景密不可分;而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多个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例证,也是作者丰富从业经验的积淀。我认为,这种论证方法固然视角新颖、思考空间广阔,但我们在没有其他学科理论基础、对各类电视节目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切忌盲目挪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生搬硬套到新闻传播学研究当中,以免导致偷换概念的错误做法。同时,我们在研究前要多看各类电视节目,结合具体的节目形态和节目特点来谈问题,关注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避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进行重复性研究。再者,我们要重视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理论支撑,研究过程要讲究层层论证,保证较高的学理性和逻辑性。
回应:言之有理。
读《试论电视新闻舆论场》
公众利益影响舆论场
文中说到“公共话语空间决定舆论场的开放度,而舆论场的开放度决定新闻舆论场的场强。”也就是公共话语权决定着场强的大小。
我想到的是,除了公共话语权,抛开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公众利益关系的强弱与舆论场场强的大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公众利益也影响着舆论场及其场强。
舆论场,与电视有着两种关系:一是:电视引发舆论场,如《焦点访谈》等节目的揭黑新闻等,一出现,便引起了热议,产生舆论场;二是:舆论场出现后,电视对其的扩大或缩小作用,如《一虎一席谈》等节目,往往选择已形成了舆论场,公众热议的争议性事件,受众观后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热议,形成更大的舆论场,也有可能出现热议退减,削弱了舆论场。
无论是引发或是扩大缩小舆论场,产生的前提是与公众利益的关系决定的,要想引发舆论场,就要与观众的利益产生关系,关系越紧密,舆论场越大,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典型体现。吃是人的生存之本,食品出现问题,严重威胁着公众的生存,所以每一次食品问题总会引起大众持久而热切的关注。因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往往会形成很大很强的“舆论场。”
由此而说,“公众利益”更是从根本上也影响着“舆论场”。
回应:是影响还是被影响?有待论证。
研究贵在持之以恒
通过阅读这一篇论文及作者的其他论著,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的学术研究精神。关于电视评论的研究,作者其实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了,至今的研究成果有《寓思辨于形象之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优谈》、《<焦点访谈>是电视评论节目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划分》、《试论电视新闻舆论场》、《电视评论的涅槃之路》、《台网互动——构建新闻舆论场》等,从这一系列的论文中,我看到了作者在电视评论研究方面的持之以恒,并根据电视评论的发展不断更新研究,甚至推翻自己先前的结论。这一点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神经。因为现阶段大多数研究生(当然包括我自己)所做的研究都是分散、断裂的,有的甚至连自己写过的文章都不熟悉,这根本不能算做研究,甚至连学术垃圾都算不上,更不用说能像本文作者一样在先前的研究上不断开拓、不断完善。所以说,做学术研究要用心,要有焦点,要有创新,要敢于推翻他人的、甚至是自己的结论,进而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行越稳、越行越远。
另外,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所有的电视评论都必须要有政论性吗?作者在文中阐述了电视评论是属于新闻评论,而新闻评论必须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进而推导出电视评论也必须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点。从理论上来看,这样的推导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实际来看,电视评论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新闻评论外,还有经济评论、体育评论、娱乐评论等多种评论存在,而且这些评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硬要说政论性,是不是用“电视新闻评论”更为准确些呢?而电视新闻评论则与可以电视经济评论、电视体育评论、电视娱乐评论等一起合称为电视评论。
回应:是的,电视新闻评论只是电视评论的一种,不过当今新闻评论与非新闻评论的边界已渐模糊。
舆论场的推敲
论文以“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界定问题”作为全文的论述起点,紧接从该问题的前提入手,从一个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再引申至下一个问题的论述,如此推进,各部分环环相扣,最终直指问题的核心。
首先第一部分解决了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界定前提,即“电视评论是不是新闻评论”。这实际上对电视评论节目的划分作了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并从中发现这种划分并没有跳出报刊评论的框架,从而借鉴孙玉胜的观点提出对电视评论的界定应摆脱节目形态的限制,来确定这一概念的阐述范围。
跳出固有的以节目形态作界定的框架后,文章开始收窄视野,第二部分以传播学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关系及结合,一方面说明电视评论与报刊评论对意见性信息传播途径的区别,另一方面得出电子媒介评论的共性特征,并由此引出对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下一个探讨。第三部分作者则回应上一部分的问题,提出例证法和比较法的这两种论证方法,寻求电视评论要素和视听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
这里容易让人疑惑,作者在这两部分内容的论证,是否脱离了原有问题的探讨?实际上这是文章曲线论证的巧妙所在。在下一个部分文章回归至最初的问题,即“电视评论是存在于一切节目形态中的节目内容,应如何判断及界定”。但基于前面提及电视评论的独特性,作者能借此引入“舆论场”、“公共话语空间”这一新概念,说明电视评论中意见性信息传播机理,及评论的公众互动性。但这部分的分析仍存在值得推敲的问题:
1、以“舆论场”作为电视评论存在的标准是否具有排他性?即“舆论场”能否也可应用到报纸、网络等其他媒体的评论分析中呢?倘若可以,那“舆论场”的概念能否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独特性的理论依据?
2、在舆论场形成及运行机理的论述中,主持人、嘉宾、记者与访谈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所形成的“谈话场”都能直接转化为“舆论场”吗?这种转化是否需要条件?
3、最后是关于论述结构的疑惑,既然题目命名为《试论电视新闻舆论场》,若按照我固有写作思路,会先在一开始把舆论场的理论先作介绍,再将其套入电视新闻评论加以阐述。如今将这理论放置最后一部分才提出,总感觉只有最后才开始论述电视新闻舆论场,让读者对此意犹未尽。因此疑惑的是,一方面,这种结构能使论述在问题的环环相扣中具有逻辑性,但另一方面,若联系题目,似乎有头重脚轻之嫌,感觉是在讨论“电视新闻评论的存在形态”多于探讨“电视新闻舆论场”,那该如何平衡这种矛盾?还是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来就有问题呢?
回应:由此及彼是一种论证方法。另,舆论场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参看《台网互动,构建新闻舆论场》。另,黄珊珊、章琴丽对舆论场提出新的见解,更值得称道。
读《电视记者角色的符号解读》
角色的分类缺乏依据说明
从作者概括的电视记者的五种角色来看,记者分别总结了五种记者,即“现场报道的记者、主题性新闻的记者、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隐性采访的记者、为民跑腿的记者”,这五种记者到底是并列关系,还是交叉关系,或者是从属关系?其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是否能够把目前的电视记者角色全部涵盖全面?因为从“现场报道、主题性采访、调查性报道、隐性采访、为民跑腿”等关键词来看,这些概括并不是同一范畴内的划分方式。可见,记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观察和总结层面上的,缺乏一个维度的标准,因而在科学性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回应:言之有理。
“记者跑腿”该不该?
    想跟老师探讨文章中提到的《记者跑腿》类似栏目的价值取向。以“鞍前马后,服务到家”为口号,接到群众报料后去为他们排忧解难,乍一看是不错的民生类栏目。文中也提到“如果记者过分介入到新闻事件中,行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那就是越俎代庖了。”此类服务到家的报道,确实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还帮群众解决问题,但会不会让人们产生依赖:有问题,找记者。媒体是应该高屋建瓴,着力于培养公民意识,还是给自身塑造“万事通”的形象?如果记者跑腿时就事论事,是否产生如下影响:观众在看多了重复的话题后必然导致收视率的下滑,并且使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现象加重?
回应:从论文中读出问题来是一大收获。
读《内地电视在香港传播初探》
研究方法使用的质疑
文章摘要部分中提到文章应用的三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基于传播学角度的对外传播研究往往出现研究方法(由问题、论证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思辨方法)较单一,缺少定量和定性的实证分析等问题,可以看出这篇论文在克服这样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摘要中点出这三种研究方法就是证明。问题出现在文章内容而不是摘要上:首先,问卷调查部分存在问题;其后,深度访谈这种“研究方法”所占比重太小。是不是作者们对于后者其实也存在顾虑呢?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这样说的:“本次问卷调查主要由暨南大学新闻专业香港籍学生在香港实地开展。问卷共计514份,时间从2007年11月1日到2008年3月30日,调查对象是收看过内地电视的香港市民。”这个时间段的问卷设置是否考虑到了普适性呢?
另一个问题处在调查对象上:“鉴于调查地区和人群的特殊性,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等限制,本次调查未能对受众进行概率抽样,……(采取了)差异化市民居住地附近进行访问的形式展开,力求覆盖全港不同阶层。”没有概率抽样,差异化地区的访谈就很可能染上调查者的主观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调查是客观而可靠呢?众所周知,没有信度的调查只是在做白工,不能作为研究成果的有效支撑。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作者承认问卷无法调查“深层次问题”,因此“对一些香港市民、学者以及电视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传播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敢问:深度访谈的定义为何?是基于这些受访者对于某问题的深入理解么?遍寻下文,我们看到深度访谈的成果被放在第四部分以支撑结尾部分的论述,那么,受访者的选取问题以及访谈的可靠性问题就又回来了:为什么这么选?可靠么?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观点有无加工呢?换言之,“深度访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呢?
第二部分中,作者提供了“图一”:“由图1可见,在香港收费电视市场中形成了两大收视集团,香港本地和美国为第一集团,各占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中国内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为第二集团,分割40%强的市场份额。”分成两个集团的意图何在呢?与标题“内地电视在香港传播初探”联系来看,只将内地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笼统划分为一个集团并没有将“内地”从中进行特殊分离,相反,其指向不明,于主题表达并无助益。
第二部分中还有这样的一段:“据相关调查显示,香港市民包括小童在内,平均每天花费2-4小时收看电视。而在我们调查收看内地电视节目的香港受众中,平均每星期花1-2小时以内的有64.8%,2-3小时以上的人只有35.2%,更有18%的受众一星期只收看内地节目15分钟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内地电视在香港还没有形成一个收视定势。”这里存在不对等比较的问题。相关调查是否权威暂且不论,文章中的调查因为没有概率抽样是否能够得出客观结论就很是问题,即便两方调查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其前提是否统一?得出“内地电视在香港还没有形成一个收视定势”这个结论需慎之又慎。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第四部分的“传播路径创新”中,作者们借鉴了刘习良在《中国电视史》中的说法:“经过十几年来的电视外宣实践和探索,我国电视对外宣传的主要渠道和形式发展为四种:本土发射、‘借船出海’、借助外力和商业销售。”而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中,有这样的表述:“目前,中国电视“走出去”的传播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自建渠道,……第二是‘借船出海’”……或者我应该以时间点最近的说法为准。
回应:这一菜鸟拙作之所以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恐怕缘于它是第一个对外传播的实证研究。
读《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
善于质疑但又不偏激
我认为,如果一篇论文能通过前面的论证过程而顺理成章的在最后获得让人信服的结论,那么就是一篇好论文。《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就是这样一篇好论文,它的切入点小,但是文章结构清晰,其论证更是有利有据,每一句话、每一段都是在为最后的结论在铺垫,直到最后引出最精辟的结论。而读了这篇文章,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文章的结构很重要,尤其是运用归纳法的定性研究,怎样在获取了各种资料后,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还需要多多学习,多多揣摩像《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这样的好文章。另外,作者的确有一双慧眼,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能从问题出发去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想到了“问题是研究的价值基点”。我们的确应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选取选题,有了好的选题,你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作者善于质疑但又不偏激的写作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应:研究须寓激情于理性之中。
注一:小标题与回应为笔者所加;
注二:所读论文均在本博客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17:06:2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