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播与社会学刊》:谁来吿诉研究生该如何做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5: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9-22 15:26 编辑

本文由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授权转载,首发于《传播与社会学刊》第四期。


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论文?
这应该是绝大多数研究者的恶梦,对于初入学术殿堂的研究生尤其如此。虽然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格式,需要正式的学习和训练,但是它绝非机械式的填空,而是一个漫长的创造过程。
学校老师往往在教授一定知识后,吿诉大家要“做中学”,但学生总是不太满意这样的答案。

2007年7月5日—7月7日,在台北举行的中华传播学会年会,提供了一个有关这方面“疑问”的专题:教授没有开的课——谁来吿诉研究生该如何做研究?该年会希望能扩大为两岸三地的交流,促进研究生和老师互动。
【在学生方面】邀请了来自世新大学的硕士班的王馨仪,政治大学博士班的刘忠博,香港浸会大学的博士生张美凤 和 复旦大学的博士生马汇莹,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教师方面】邀请了香港浸会大学的马成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国良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的陈炳宏老师,中正大学的罗世宏老师 提供响应;并邀请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张锦华教授当主持人。

(新记者将分为上、下两篇进行刊载。本期为“学生问题篇”,下期刊载“导师解答篇”。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Questions
问题篇
王馨仪: 世新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生, 1979年生于台湾台北。曾被理论震撼、品尝过知识的甘美。译有《电影杂货铺》《克理威廉》(校园)。现正进行「台湾忧郁症论述的系谱」硕士论文。

1、找不到研究主题。
从生活经验而来的研究主题,做起来有热情,但是由此发想的研究问题也易流于现象面,缺乏问题意识。书海捞针般阅读相关数据之后,有时可能有助于找到核心的关怀;或者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研究那个议题,另换方向。

2、如何提问?
在问题意识未形成前,无法向老师提问,老师不知道学生要问甚么问题,就学生而言,这个阶段所提的问题都不深入。希望在问题聚焦的过程中,能掌握良好的提问技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老师能发挥其经验和敏鋭度,提示我们该现象有哪些议题值得探讨,或许能改善研究起步的瓶颈。

3、如何判断选定的题目是否值得研究 ?
判断的标准到底在哪里?老师评估研究价值的标准,学生较难掌握,使得研究主题的确定增添一层困难。

4、确立题目后,如何寻找适合的理论?
传播领域的研究主题很容易跨领域,这会造成研究过程中几个瓶颈,像是跨领域如何入门;使用跨领域的理论,如何确认自己没有误用;跨领域而导致文献回顾无边无际地写不停等情形。

5、研究方法
其实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传播领域的学生论文研究方法比较局限,像早期一些西方学者还会使用参与观察和实验法,但是找不到太多研究成果作为范例,也让研究生没有勇气挑战。甚至造成研究方法反过来限制研究生发想研究问题的情况。

6、研究结论
写研究结论时,原本引用的理论架构无法充分解释所分析的结果,就必须再引用其他理论,最后结论就变成一篇理论大杂烩。面对这样的研究结论,研究生会感到相当心虚。

不熟悉论文格式和下笔的语气,无法掌握学术写作的用语和文风,也是研究过程中的一大困扰。
其实研究除了技术面,更重要的是观看事情的角度。若能确立研究者的本体论及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并且要带着研究主题来学习,更能刺激学习成效。


马汇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舆论与传媒、把关人研究以及大陆与港澳台的跨文化传播。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传媒在两岸政党沟通中的角色审视》、《舆论引导方式,期待创新》等。

1、如何搜集和处理这些大量的材料,找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规律和方法吗?
在准备资料的阶段,很多人会看大量的资料。各种各样的观点、材料纷呈,每个材料似乎都有关,又似乎都不能直接回答。

2、如何有效率找到并鉴别与自己研究议题相关的英语文献,借此体会国际研究者的视野和旨趣?
对于汉语文献,尚可以迅速判断、鉴别其对于自己的价值,对于英语文献,则常常事倍功半。在学习和研究中,经常发现一些社会很关注、自己也很有兴趣的热点问题,但这些似乎是一些中国式的问题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如何对这些中国传媒面对的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在这些中国式问题中找到与国际研究者能够形成对话和交流的研究点呢?

3、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
由于研究传统、教学体系的不一样,一些大陆同学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在平时的学习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是个难题。
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需要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指导教师能否以自己做过的一些研究为例,讲讲一些学术研究成果是如何获得的?
比如,自己最先开始的想法、如何设计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如何调整与更改,又如何形成观点并撰写文章等。

4、评价标准
老师们是以哪些评价标准来评判一篇博士论文的质量?这些标准与平时发表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一样吗?如果有区别的话,有哪些不同?整体而言,写作一篇博士论文与写作一篇普通学术文章相比,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希望这些课程或方面能够得到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统计学、社会科学前沿、文献检索、研究项目实例分析。


张美凤: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博士生,现为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兴趣为媒介生产与媒介效果,以及传媒教育研究。

1、实际操作和课程
适合研究生级别的课程有些不足,此外,同学们在研究的实践训练方面也较为不足,往往忽略了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和重要事项,一旦出错,对论文影响很大。

2、对导师的期待
一方面,老师们都很忙;另一方面,同学的研究题目和研究方法未必是导师完全通晓的。同学们虽然理解,但有时在困难重重的研究路上,难免会对指路人有较大的期望。

3、学术知识方面
理想当然是要能博大要能精,但是,由于每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都有很大差别,本院学生人数又少,适合研究生级别的专门课程不多,有时未必能切合个别学生的情况,有时同学在修读完数个课程后,仍然深觉学养不足,往往出现信心危机。

4、学术评鉴
指对学术作品包括书籍、期刊和论文的欣赏和评价,评鉴的能力在于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和品味,现时的课程常常局限于理论课本或学术书籍,较少关注最新的学术研究发展。理论方面,缺乏宏观视角的训练,理论课程大多探讨个别理论。

5、学术研究训练
现时的课程大多集中在量化方法上,敎授质化研究的课程较欠缺。此外,在课堂上,方法的教授重于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学术写作方面的能力缺少实践机会。


刘忠博: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博士生,曾任台湾立报专题记者,现为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博士生、台湾媒体观察敎育基金会志工及驻站作家。

如何去选择自己最熟悉“我们自己本身”来加以研究。老师最多只是跟我们说,叫我们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题目,最多就是如此。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之中,给了我们一些线索。把自己变成了自己所要分析的对象。我们认为,可以学习弗氏的思考方式、学习他到底怎样在想一件事情。
我们身处在这个社会当中,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会作用到别人,同样也会作用到自己,社会学界称这个作用叫做反身性。能够解释自己的行动,我们就能够用同样的思考方法来解释其他人。即在整个过程中,经由解剖自己的行动开始(这是第一个步骤),再解析其他人的行动(这是第二个步骤)。
研究生好像都不在乎这些已经先发生过的事情,就转而直接就跳到理论的层次。如何重建第一个步骤的重要性,我想是整个学术社群可以思考的方向。或许,在研究方法的课程里,建议可以开设学习「如何解释自己的行动」的课程内容。
下期将刊载本文“导师解答篇”,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传播与社会学刊》: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媒介研究中心联合创办,2006年12月15日创刊。《学刊》现为季刊,主编罗文辉教授,学刊编辑有大家熟悉的张国良教授、肖小穗教授、马杰伟教授、冯应谦教授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5:21:5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