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圆桌论坛三:移动颠覆内容生产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3:4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论坛三:移动颠覆内容生产方式
[media=x,500,375][/media]
2013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分论坛三:移动颠覆内容生产方式。(左起:主持人腾讯科技主编龙兵华,iResearch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阮京文,一点资讯创始人[size=+0]郑朝晖,AVOS中国区总经理江宏,Evernote 中国总经理谷懿,作家和菜头)

腾讯传媒讯 11月20日,2013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其中分论坛三主题为《移动颠覆内容生产方式》。以下为论坛实录:

主持人:龙兵华 腾讯科技主编

嘉宾:

1、阮京文 iresearch 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

2、和菜头 作家

3、江宏 Avos 中国区总经理

4、[size=+0]郑朝晖 一点资讯创始人

5、谷懿 Evernote 中国区总经理

腾讯科技主编龙兵华:第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给媒体带来了哪些颠覆?

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阮京文:按照我们最新检测的结果,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上网时长占总体网民比例已经达到40%,这已经表明了一个未来趋势,就是颠覆。

颠覆可能会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来自于它的随身性,包括实时在线,个人用户的隐私等。移动带来的位置属性,对社交的参与程度都会带来很多的变化和影响。

第二个是来自于人和机器间的交互方式。从原来单纯的文字,到图片、视频,整个互动方式更丰富。

第三个是来自于机器本身的屏幕。移动端是触摸模式,由此所带来更多的便携式设备,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龙兵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性,给内容生产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

一点资讯创始人郑朝晖:移动端实时在线让我们了解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使用场景创造、分享或消费了什么内容,从而让我们能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用户兴趣,从而有可能为完全基于用户兴趣来生产和推送内容,这种深度个性化在pc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另一点是关于用户导向的内容生产:必须搭建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内容传播渠道三者良性生态系统。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精细化数据运营来分析用户的实时内容需求,内容生产者基于此供需关系来策展相应内容,做到完全用户导向的内容创作,而不是过度生产热门和浅度内容。我相信这样才会系统性生产出高质量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长尾兴趣。

龙兵华:技术能不能很好的实现高质量的内容或者是说生产高质量的内容这个问题?

AVOS中国区总经理江宏:高质量的内容的产生和发现,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问题。

目前技术方面我们还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一些个性化阅读。互联网上,还有很多优质内容是没有被发现的。你如何去索引这些内容,让这些优质内容能够被发现,仍然是一个技术的挑战。

很多网站利用一种推送的机制,可以比较精准的控制内容的第一次传播,比如清晨时候给用户推送某一个特定类型的消息,晚上推送另外一类信息。

当然,除了基于时间去控制内容推送,还可以基于地点。比如说我回家经过梅兰芳大剧院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收到一条提示。

龙兵华:移动端的输入方式变化非常大,用户可以很轻松的拍照片和视频分享,甚至是语音。这会给内容生产带来哪些改变?

Evernote 中国总经理谷懿: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最重要的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可能对于你最重要的是亲人和朋友,你的同事,也可能你的吃喝玩乐或者是说锻炼。内容提供商应该围绕着这些场景去产生对于用户最重要的内容。

比如说前两天我在朋友圈里说,我的膝盖有一点问题。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五个朋友在不同的时间给我发来的同一篇消息——如何更好的保护你的膝盖。

我很惊奇,他们怎么会同时发现这个内容。后来我明白,因为用户觉得这个消息可能对他自己和朋友们有用,他就把消息保存起来。然后在合适时候分享。

龙兵华:对于语音类的自媒体的形态,你觉得它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吗?

作家和菜头:我觉得应该看平台。移动互联网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生态圈和移动平台。

有的移动平台比较适合放内容,有的比较适合放商品,有的比较适合的是打游戏,你要很小心的选择哪一个地方放音频的节目。

需要弄清楚的是,别人到底有没有24小时不间断的收听你节目的需求,你有没有可能去形成死忠粉丝,并且这群粉丝愿意为你的主持人付费。

我们比较看好在视频和音频上发出这样的爆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电视台的主持人或者是其他人转过来做这个行当,他之前的名望可以很简单的平移过来,改变的代价非常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http://news.qq.com/a/20131120/015570.ht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