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3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懂中国---中国传媒读本201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22: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9-17 22:02 编辑

新闻学子伤不起:中国真正的新闻奖
@张英在路上[url=http://weibo.com/verify][/url]:致敬,中国传媒! 我的纸里包着你的火! 南方周末2010传媒致敬全部获奖名单(见下面的图片)// 颁奖词及获奖作品、记者采编手记详见《读懂中国---中国传媒读本2010》//南周图书出品//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各地书店及网上书店有售
转发| 收藏| 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22:02:43 | 只看该作者
行业新闻:盘点十年传媒史(2001-2010)
(发布日期:2011-3-2)

      传媒这十年
     
       策划 / 周志懿
     
       策划人语
     
       盘点十年传媒史,是我们早就有的想法。
     
       新世纪的头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但于中国传媒业,却称得上剧烈变革的十年。
     
       这十年,改革始终是行业的主旋律。从2001年的17号文件开始,中国传媒业吹响了集团化、产业化、数字化的号角。一大批有实力的传媒集团傲立潮头,始终走在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最前沿。从单一介质到多介质的全媒体集团,从转企改制到运作上市,从兼并重组到跨区域跨行业整合,传媒集团的每一个变化无一不打上了改革的烙印,传媒行业的每一步发展无一不得益于改革的推动。
     
       这十年,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01年一千多万网民,到2010年6月,我国网民已经拥有4.2亿之巨,网民数昂然居世界首位。而这一数字的背后正是我国传媒生态的巨大调整,从原来报纸独占主流,到现在纸媒、广电、互联网三分天下,随着各种移动数字终端的普及,传媒业已经进入一个多介质并存、各种传媒形态相得益彰的大传媒时代。
     
       这十年,受众受到了媒体前所未有的尊重。从被动单向接受信息到可以自由选择想了解的内容,从信息的接受者到信息的生产者,十年间,受众俨然掌握了更多的传播主动权,这其实要归功于传媒技术带来的巨大力量。技术丰富着传媒的形态与数量,也改变着受众信息接受习惯,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媒体与受众的相互关系,一个“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这十年,传媒业日新月异,让人眼花缭乱;这十年,传媒业风生水起,令人无限遐想……
     
       这十年,不仅是传媒业的历史,更是传媒业深刻影响社会、渗入社会生活的历史。
     
       站在新一个十年的节点上,作为行业杂志,我们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去记录传媒业自己的历史:孙志刚事件、北青传媒上市、超级女声风靡大江南北、汶川地震立体报道……
     
       十年传媒,说不尽的传媒风云,道不完的传媒史诗。于是,我们只能根据《传媒》的定位,立足于产业的角度,用一组“十”去梳理和归纳传媒十年的发展。尽管这一梳理是极为粗略的,但我们试图以此为开端,和读者一道回味传媒业这十年的变革与辉煌。
     
     一、传媒十年品牌:中央电视台引领中国电视媒体变革
     
       十年品牌
     
       中央电视台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央视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甚至,她就是中国的名片。
     
       央视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做是整个中国电视产业革新之路的缩影。
     
       作为中国电视业的“巨无霸”,它的每一步都引领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变革。在拉开了如火如荼的电视频道专业化大幕后,《焦点访谈》、《艺术人生》等一系列精品栏目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及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速了这些栏目形式在地方媒体中的运用和成熟;2003年,加快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推进频道品牌建设,把央视真正推上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最高峰;之后,伴随央视品牌建设的成功,每一年的广告招标都是如此地扣人心弦……
     
       “电视是遗憾的艺术”,然而,在那些对当代中国意义非凡的日子和事件上,从港澳回归、迎接新千年,到抗击非典、神舟系列;从国难汶川、百年奥运,到六十大庆、魅力世博……央视的每一次发声都带着中国人来自历史深处的音响,带着中国人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的信念,更带着相信未来的中国豪情,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国家电视台主力军的作用,留下了属于中国的“时代记忆”。
     
       从国家电视台转型为超大型传媒集团是央视新十年的追求,在市场激流中如何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铁肩担道义”,又永葆竞争的活力,是摆在中国电视人面前的时代课题。风雨同舟、攻坚克难,拥有62年历史的中央电视台将给出新的答案。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这是一份会讲如何煲汤的党报,但在众多传媒人心中,这家1996年1月15日经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奇迹,多年来它雄踞各类报业榜单的龙头,用实力缔造着“广州日报”这一金字招牌。
     
       很长时间以来,党报作为报业群体中承担着特殊使命的部分,无论在与读者的亲密程度还是经营的拓展力度方面都并不尽如人意,但《广州日报》却不在此列。在十年中,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呼啸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广州日报》始终坚持特有的党报发展战略,实现了自身的多次“再造”。其中,将党报的特点与对民生的关注紧密结合,并以其亲切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广州日报》取得成功的精髓所在。
     
       时至今日,《广州日报》仍然深藏在铺满高架桥的广州人民中路旁,毫不起眼,但无人敢否认《广州日报》是中国当前最富有的报纸。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2000年的收入就已经是12亿;进入报业后危机时代,在CTR的全国报业广告收入数据榜上,它依然多年稳坐头把交椅,实现了内容与经营的完胜。
     
       与此同时,面对数字化的“春风”与“寒冰”,这位大佬却从不懈怠,推动新旧媒体间的融合成为2010年《广州日报》的旋律之一。这一融合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线上整合即对新媒体的利用,使之与传统报业相融;线下整合是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60年来所积累的围绕传统媒体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包括新旧媒体在内容、市场、人力资源及技术上的融合,2010年5月,在平板电脑推出一个月后,《广州日报》就已经开发出自己的iPad应用软件。而这一年,《广州日报》注资粤传媒一事更是成为中国报业资本运作的经典之一。“42亿成功注资”在打通传媒单位直接融资通道的同时,对于理顺媒体的产业链条更是一次颇为有益的探索。
     
       在这十年,无论身处“寒冬”,还是遭遇“数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却始终以冷静的头脑,稳健的步伐,走在引领中国传媒业阔步前进的康庄大道上。
     
       湖南卫视
     
       十年里,提到中国电视,湖南卫视的地位似乎是不可撼动的。秉承“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经过新世纪十年的开拓发展,湖南卫视已从一个地方区域性电视媒体,成长为一家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和传播价值的强势媒体。
     
       从《快乐大本营》到《天天向上》,从《玫瑰之约》到《我们约会吧》,从《音乐不断》到《超级女声》,从“以文娱、资讯为主的综合频道”的核心理念逐渐演变为今天“快乐中国”的全新定位,这支“电视湘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第一档”。
     
       品牌、营销、收视……节目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和明星主持团队的轮番上阵,铸就了湖南卫视强势的品牌竞争力,使其成为中国卫视群星中最璀璨的一颗。2006年湖南卫视广告收入突破10亿,创收能力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仅“超级女声”节目就创造了中国国内单一电视活动营销的最高记录,创收超过3亿元人民币。2010年,湖南卫视广告收入将突破36亿,再次领跑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湖南卫视全年收视稳居全国第二,省级卫视第一。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2010年,湖南卫视又在中国电视媒体中首倡“绿色传播”的理念。在原有的成熟品牌活动中,湖南卫视大力倡导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中国当代青少年的成长。为观众打造的“8090”成为中国第一档青少年成长情感节目;旗下《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快乐男声》系列,不仅为大众打造了一座音乐圆梦舞台,而且让选手、观众一起体验成长的艰辛与快乐;《五四成人礼》、《六一和未来有约》、《汉语桥》、《七夕,今夜我们歌颂爱情》四大“成长系列”主题晚会交相辉映,着重突出青春励志、快乐成长,获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受众的认可与好评。
     
       2010年6月28日,湖南广播电视台暨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统称为“芒果新传媒”,这被湖南广电自称为第三轮改革的破题之果。下一步,“芒果新传媒” 将通过产业裂变、兼并收购以及分拆子公司上市等手段实现湖南广电总资产突破200亿元,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净利润实现10亿元,总市值实现1000亿元的新目标。
     
       人民网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通过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这是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两年多以后的今天,人民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受瞩目的官民互动平台,已成为广大网友沟通领导、传递民意的首选渠道。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成为全国性的领导干部网络留言系统,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地市级党政领导分别开通页面供网民留言交流,目前已扩大到全国2200个县的县级干部。
     
       依托《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人民网从诞生之日起,政策资源优势突出,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人大新闻、中国政府新闻、中国政协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妇联新闻、中国科协新闻等栏目构成中央网群板块,已成为发布国家重要新闻、权威解读政策法规和沟通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此外,新闻发布权、重大会议和活动的独家直播权和相当庞大的原创信息资源更是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网提供大量的原创新闻,新闻首发地位毋庸置疑。
     
       如果说政策资源优势带给了人民网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那么人民网的“后天学养”才是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致的关键所在。内容原创和新闻首发使人民网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形象深入人心;作为媒体,社会公信力才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最有价值的品牌资源,而人民网的社会公信力就在于其能“把声音变成力量”。2001年7月31日,人民网最先披露广西南丹特大矿难,使中央领导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并对人民网的报道做出批示,才使得几乎被掩藏起来的真相大白于天下。“银川出租车停运风波”、“济源招录公务员暗箱操作”、对孙志刚事件的质疑评论、对北京交通执法部门收取的高额拖车费和停车费等报道都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今天的人民网,顺应数字化和全媒体发展的潮流,正在着力打造Web2.0多媒体原创互动体系,以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两个新领域为重点,开发出人民电视、人民播客(视频分享)、手机人民网、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短信、人民搜索等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业务。新媒体业务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民网的直播能力,使人民网的新闻报道更加迅速及时。2010年6月20日,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人民网正式驶入转企改制和上市的快车道,道路前方必将风景无限。
     
       《财 经》
     
       这本杂志一度被许多传媒人奉为圭臬。十年里,《财经》在财经杂志中更是声名鹊起。
     
       “既坚持效率原则又坚持正义原则,既赞同市场化改革又批判市场之弊端,既要引领潮流又要批判社会”,以及“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理念,说起来容易,可要真正做到,却又谈何容易。但《财经》杂志在办刊实践中却应对裕如,虽历经惊险,却游刃有余。那一篇篇精彩且振聋发聩的文章曾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一场场大地震。《银广夏陷阱》、《琼民源》、《君安震荡》等揭露中国股市黑幕的报道,向股市黑手宣战,与证券市场一切丑恶誓不两立。其睿智的视角、犀利的文风,在财经杂志里堪称一绝。
     
       《财经》十年,风雨十年,既是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竞争的十年。十年来,在中国改革最重要的时刻,面对争议、困惑、风险,《财经》敏锐挺身而出,正本清源,呵护正义,唤醒良知,助推改革,在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弄潮儿。
     
       新浪网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所说,“新浪在虚拟世界中创造了一个具有现实能量的神话。就像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完成的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创举一样,新浪网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拥有的创造潜能。”
     
       从最初的新闻和内容大战,到博客、微博之争,甚至通过手机短信获得利润等赢利模式,新浪也许不是第一家,但无疑是最成功的一家。这就是新浪,总能利用后发优势抢占先机、拔得头筹。
     
       新浪网在多次重大事件中的出色表现,使得人们养成了“看新闻上新浪”的习惯和心理预期。在实践中,新浪更加看重网络新闻的整合能力,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新闻整合方面的优势,将信息整合视为提高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根本所在。除直接提供网络媒体及娱乐服务产品,新浪还为其他赢利模式提供了实施平台。无线增值服务、免费及收费邮箱、新浪企业服务、新浪电子商务等服务与新浪的新闻频道相互提升。
     
       继博客之后,2009年推出的微博又让新浪在互联网世界火了一把。新浪微博再次借鉴了其博客的成功之道,充分利用其庞大的名人资源和用户群体,建立了可供第三方调用的开放性平台,等待时机成熟之后推出,一举赢得市场。截至2010年11月,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内容,其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微博的顺利发展使新浪市值翻倍,在竞争激烈的微博市场上,新浪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偶然之中往往蕴藏着历史的必然,机遇背后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尽可能地照顾到最广大用户的需求是新浪赢得市场和用户的关键所在。实用精确的功能设计,简洁友善的操作界面,用服务器组维持网络高速运转,看似最简单最细微最低层次的环节,却能赢得忠实庞大的用户群体,也使新浪获得了平民化草根化的优势。
     
       正如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在新浪主办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所说,开放和共赢不仅仅是互联网长远发展的趋势,也应该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共同精神。十年来,新浪正是带着这种精神走在了商业门户网站的最前沿。
     
       《南方周末》
     
       “现在我们更需要重建,我们更需要相信,我们更需要重建我们的信仰,即对于人文主义的信仰,即对于人类基本价值的信仰,即对于良知和正义的信仰”。
     
       2009年,《南方周末》在25周年纪念文章《生于1984》中如是告白。这是一份曾经让许多人翘首以盼、寄托希望的报纸。《南方周末》1988年开始介入对社会问题的解剖,确定了传承至今的信念:“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并由此扛起了舆论监督的大旗。
     
       进入 90年代初,周报热潮势头更猛,《南方周末》的优势逐渐消失,“完全摆脱休闲娱乐,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来关注表现社会”成为它的选择;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纷纷出现,转型后的《南方周末》提出“以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点,以正义、爱心、良知为诉求,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办报理念,内容上不遗余力地报道大案要案,并且多为调查性、揭露性报道,直接树立起了“新闻界良心”的标杆,开始被读者誉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弱势关怀不再是《南方周末》的专利,读者要求的提高、现代理念的多元,使得《南方周末》需要顾及的报道题材,不能再如同以前那样仅仅基于自身对道德的判断。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
     
       时光荏苒,尽管其口号几经变化,尽管社会对《南方周末》的价值观时有争议,然而《南方周末》所坚持的信念却始终是报纸精魂所在。有人说《南方周末》注定是不会被复制的中国报业传奇,但细究之下,对内容的不懈追求与对创新的勇敢开拓才是它性格中最鲜明的基因。
     
       《读 者》
     
       盘点传媒,这是一本真正让绝大多数人读了解渴的“心灵读本”。
     
       新世纪头十年,《读者》始终以高雅文化、人文关怀为主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准,形成了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誉。这本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杂志,自1981年3月创刊以来,月发行量迅速上升,跃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前列。
     
       2006年,读者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09年底,由读者出版集团与时代出版传媒股份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正式成立,标志着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市场化程度实现了质的突破,上市步伐加快。
     
       2010年12月,读者出版集团门户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网站还建有包括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产品《读者》杂志在内的10余种期刊和近千种图书的数据库,具备了在线阅读、下载、版权贸易等商务功能,将成为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商务平台,为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转型为《读者》插上了翅膀,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全新数字化体验的新《读者》将继续深刻地影响中国人的心灵。
     
       百 度
     
       毫不夸张地说,十年时间里,百度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百度已几乎成为搜索的代名词。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看到,百度公司结合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国语言特色以及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发出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和传递基础设施平台,并且运用先进的商业模式,为中国的互联网提供了高价值的技术性服务互联网产品。
     
       百度每天处理来自超过138个国家超过数亿次的搜索请求,每天有超过7万用户将百度设为首页——百度以自身核心技术“超链分析”为基础,提供的搜索服务体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该技术已为世界各大搜索引擎普遍采用。
     
       经过十年的发展,百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而2010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风云突变——3月,谷歌中国战略的调整;4月,腾讯成立搜搜事业部;8月,阿里巴巴注资,搜狗分拆独立运营;10月,淘宝也推出以购物搜索为特色的“一掏”……过去的十年,百度当之无愧成为中文搜索引擎的领军者,下一个十年,在各方力量的角逐下,百度又将如何拓展新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确保其在搜索行业的领先地位,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一度是最强势的媒体,随着电视的兴起渐趋式微。而“汽车时代”的到来,让广播这株老树开出了新花。
     
       十年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广播行业的杰出代表。她每天通过新闻、城市服务、文艺交通、音乐、故事、外语等9套开路广播,为北京市民奉上《新闻天天谈》、《城市零距离》、《说烦解忧》、《交通新闻》等精品栏目,“韬奋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众多的殊荣使其成为广播媒体发展的典范。
     
       新世纪以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全面深化改革,迅速拓展为以广播为主、多媒体联动的综合性传播机构。在节目制作、存储、播出、传输等环节,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并在30多家海内外电台播出,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十几家主流媒体建立了节目交流与合作关系。
     
       近年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整体的日到达率不断攀升。2009年北京电台(包括有线和无线频率)平均日到达率最高为49.9%,人均收听分钟数最高为131分钟,约占北京广播市场69%的份额。以此为契机,北京电台不断调整和创新广告经营管理方式,变行业代理为项目代理,将“统一管理、分散经营、集中操作、分别核算”的广告经营模式落实到位,广告创收持续跃升,2009年广告创收6.3亿元,从而创造了中国广播史上第一个广告创收突破亿元大关的记录,并连续十年以上保持广播经营创收全国省级电台第一。
     
       2010年5月31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北京电视台整合组建北京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的媒体运营模式将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带入下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传媒十年人物:范以锦刘长乐等人当选
     
       十年人物
     
       范以锦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管委会主任、董事长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范以锦,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人。194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6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记者站长、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后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省政协常委。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不了解他的人,坐在他的身旁,除了感觉老范是一位热情爽朗的宽厚长者外,很难想象这位个子不高的广东汉子并不宽阔的肩膀上却曾经承载着让人无法想像的责任与担当。
     
       2001年,他以《南方日报》每天头版一篇舆论监督报道的频率忠实履行着媒体的使命。
     
       他是当代中国报业“媒体多品牌战略”、“媒体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他以南方报业为基地创建了“报系结构”的品牌媒体组织运营模式,探索出了“龙生龙、凤生凤”的品牌媒体滚动发展路径。在他的周围,人才汇聚,并辐射到全国各地,可谓“南方”桃李满天下。他领导的集团,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从《南方都市报》到《南方周末》,再到《21世纪经济报道》,均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南方记忆”。这个记忆,不仅是南方的, 更是整个中国传媒业的。
     
       刘长乐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刘长乐,1951年11月出生于上海,现任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及香港亚洲电视股东。198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
     
       如今,凤凰卫视的品牌与影响早已经越出业界,在两岸三地甚至世界上名闻遐迩。
     
       这一切不仅源于刘长乐令人折服的传媒运作手法,更源于他始终洋溢的爱国情怀,在过去的这个十年,凤凰卫视的发展理念与实际运作将他的中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某种程度上,刘长乐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在国际传媒领域响当当的代表。他以传媒人和商人的双重智慧,协调两岸三地华语电视精英,以华人的视点关注世界的变幻,打造最精良的主持人品牌组合,建立了极具美誉度、创新意识和发展眼光的华语电视媒体。目前,凤凰卫视通过亚卫三号S.EUROBIRD卫星,美国DIRECTV及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已覆盖了亚、欧、北美、北非等95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也进入了有线电视和NowTV宽频网,成为公认的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媒体之一。
     
       沟通两岸三地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播给世人,并帮助所有同一血脉的同胞,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凤凰”,这是我们所了解的刘长乐。
     
       尹明华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1954年出生于江苏高邮的尹明华,辗转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新闻机构,他用二十多年的新闻历程践行着自己作为传媒人的胆识与谋略。
     
       时至今日,“4I”品牌产品、“虚拟资产”、“创意轻资产”依然为传媒人津津乐道,尹明华一直站在中国传媒思想的最前沿。
     
       凭借思想者的睿智与开拓者的激情,尹明华为这个传统的报业集团探寻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改变分散单一的赢利模式和利润结构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实现旗下报刊的品牌延伸以及相关产业的拓展。新媒体速度崛起的今天,在他的领导下,集团相继推出了手机报i-news,网络数码杂志i-mook,电子报纸i-paper,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以不同的终端形式对各个细分市场受众实现了全覆盖。
     
       战略胜,成就自然卓越。但他并不满足于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状况,经营丰收的同时,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他对党报集团国资运营的创新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2007年3月,解放集团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打开了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
     
       而由他创意并组织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至今已举办多届,极大提升了《解放日报》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可以说,尹明华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对解放集团本身,更对新时期的报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
     
       魏文彬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电视台原台长
     
       魏文彬,1950年1月出生于湖南桃源。自1984年开始,历任湖南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湖南电视台副台长、湖南电视台台长,1992年7月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湖南电视台台长,1993年4月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厅长,1998年12月任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广电厅党组书记。2000年4月起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年12月兼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董事长。2008年1月,当选为第十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任职政协副主席两个月后,卸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和局长职务)。
     
       说起十年广电,不能不提到魏文彬。
     
       这是一位从矿井中成长起来的传媒巨子。从他1993年执掌湖南广电帅印起,湖南广电在中国广电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无论是独立制片人制,还是平民视角、百姓情怀,无论是成功上市的电广传媒,还是气势恢弘的金鹰城,无论是娱乐中国的《快乐大本营》,还是唱响中国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魏文彬曾一直率领着湖南广电挺立在中国广电业发展变化的风口浪尖。
     
       作为电视湘军的灵魂人物,魏文彬带领湖南卫视走到了全国最前列,也引领着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他第一次提出“媒体产业化”道路和“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思路,大刀阔斧地进行电视台机制改革,为打造中国自己的传媒航空母舰殚精竭虑,而他的改革锐气与创新魄力也成为了中国地方电视台改革实践的标杆。
     
       彭长城
     
       读者出版集团副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长城, 1953年12月出生,河南信阳罗山人。1982年1月任甘肃人民出版社《读者文摘》杂志社编辑、主编,2005年4月任《读者》杂志社社长。现任读者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年,北京,一队大巴在长安街上疾驰,彭长城看到满街飘扬着世界期刊大会首次由中国主办的旗帜时感叹道:“这是整个中国期刊界的荣誉,我很感动。”当时,他执掌着中国首屈一指的杂志《读者》。
     
       1982年,兰州大学毕业后的彭长城来到创刊伊始的《读者》杂志,一干就是26年。在光阴的故事里,他成了工龄最长的“《读者》人”。
     
       作为《读者》杂志的领队人,他发展了《读者》的编辑理念,明确提出“人文关怀”和“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办刊方针;在经营上,他推出了一系列有前瞻性的举措,带领“读者”团队成功铸造出了中国期刊的优秀品牌,使《读者》月发行量连续6年居全国近万种期刊之首,并突破千万册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华文第一刊”。
     
       一生做好一件事,让《读者》成为参天大树,是彭长城心中不灭的理想。如他所说:“我的最大幸福是能与《读者》这本杂志结缘,并与我的同事们一起,把激情、创新、追求付诸于我们所钟爱的文化事业。”十年传媒,彭长城的执着追求成为今天的传媒人应该薪火相传的职业使命。
     
       吴海民
     
       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吴海民,河南内黄人。1988年起历任《新闻出版报》总编室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兼机动记者组组长、新闻部主任,中宣部出版局调研员,新闻出版署音像司副司长,《中国引进时报》总编辑,《京华时报》总编辑、《京华时报》社长、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且不说“十年京华”在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引发的深层思考,只就2005年一声“报业冬天即将来临”的呼喊,也足以让人记住“吴海民”这个名字。作为《京华时报》的创办人,他见证了《京华时报》从创刊到现在的“十年一剑”。
     
       自2001年5月创刊以来,吴海民执掌的这家报纸保持了持续的高速成长,在当前的报业危机中仍然做到了逆市上扬。吴海民坚信,都市类报纸竞争的结局必然会出现赢家通吃、一家独大的局面,因此《京华时报》几年来,坚持财务上的“微赢”方针并持续地加大投入,坚持争取并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坚持成为北京报业市场第一的战略目标,报纸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
     
       他创立的“媒体木桶”理论模型,全面分析报业走势的《中国媒体大变局》也曾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他又全面阐述了“探索和确立网络时代都市报的内容优势”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思考网络时代报业发展方向。传媒十年的实践证明,吴海民关于报业走势的思考是有效的。
     
       胡舒立
     
       财新传媒集团总编辑、《财经》原主编
     
       胡舒立, 1953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2年从任职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1994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为期一年的学习,研读发展经济学。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任主编;2009年11月辞去《财经》杂志主编。现任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新世纪》周刊总编辑,《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年间,几乎没有一个人的离职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她就是胡舒立,一个令许多年轻的传媒人尊敬的新闻女将。
     
       “她是一个最危险的女人”,国内许多企业界和证券界的人士都这样说,美国《商业周刊》也这样说。但她又是一个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巾帼,她就是胡舒立。
     
       当年,她率领的《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财经》杂志一夜成名。胡舒立说自己有点孤傲但很直率,这基本上决定了《财经》杂志在中国媒体领域内的性格,《财经》这个平台也成就了胡舒立,在这个平台上,她被公认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财经记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女性”。
     
       胡舒立秉承记者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员,而且“推动社会进程”的理念,在做财经分析报道、揭黑幕报道时力求尽量保持自身的独立。她说“记者的天性,就是探索和报道真相”,她率领她的团队,也每时每刻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十年,不管她在哪里,她以及她执掌的媒体注定是传媒界关注的焦点,甚至,关注中蕴涵着某种希望。
     
       张富汉
     
       华商传媒集团董事长
     
       张富汉,1957年8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曾任陕西日报榆林记者站站长、摄影部主任,《三秦都市报》副主编,《华商报》总编辑,现任华商传媒集团董事长。
     
       “不信春风唤不回”是这位报业老总的一大特质。生于西北,具有超前的胆识和战略眼光。在他的领导下,《华商报》从市民生活报到公信力报纸,从单一模式到批量复制模式,从单一发行到整合营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1997年6月,当张富汉离开《三秦都市报》出任华商报社总编辑时,西安许多报业人士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西安报业市场掀起巨浪,进而改变了整个西安报业市场的格局。当年的《华商报》在西安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发行不足两万份,亏损1000万元。张富汉到《华商报》以后,将《华商报》彻底改头换面,以大众都市类面孔出现。他把报纸作为特殊商品行销,在西北地区首家全面推行自办发行,广告实行全面代理制,改革报业运作体制、机制。
     
       13年,在他的带领下,华商从一张亏损额上千万元的报纸变成了一个年收入28亿元的传媒集团;从一张报纸,发展为7报5刊5网和15家公司的一个大型现代传媒企业;从单一的报纸,扩展到杂志、网络、出版、投资、配送、印刷、会展、户外广告、DM等产品形态;从30多名员工增加到15000人;从西北一隅扩张到北京、天津、重庆、沈阳、长春和南非。
     
       谈到成功,张富汉只是说“在合适的时间,办了一份合适的报纸而已”。但是如果没有张富汉办报思路的变革和经营上的创新,《华商报》在西安报业市场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因此,他提出的完全市场化办报、采编经营两分开、全员聘用制、跨地域办报、跨出国门办报……也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在一个并不发达的西部城市,却带大一家能在国内享有盛名的报业传媒集团,这是张富汉带给我们的标杆意义。
     
       胡勋璧
     
       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总编辑
     
       胡勋璧,1954年12月生。现任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总编辑,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我心中要办的刊物应该是真实记录读者的人生,我们讲的故事要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人物和故事要体现对读者人性的关怀。”靠3万元起家的《知音》杂志社,正是被胡勋璧赋予了这样一种人性美与人情美,如今已有一串让人惊叹的数字:总资产7.68亿元、净资产5.22亿元、年经营收入3.48亿元……
     
       曾经,《知音》也遭遇发展的瓶颈,为了重塑《知音》的品牌形象,胡勋璧和他的团队提出了“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质量目标,并充实编辑力量,加强和改善对编辑的管理。随着刊物质量不断提高,“篇篇可读、期期精彩”成了读者对《知音》的由衷评价,“人情美、人性美”的特色越来越突出,正如当时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先生所评价的那样,“《知音》是以道德和良知打开读者的心扉”。
     
       为了适应知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胡勋璧一方面教育员工正确对待《知音》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危机,同时在管理上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在经历过期刊发展整整三十载后,胡勋璧清楚地知道,怎样在风险和压力下做好准备,迎接新媒体给阅读市场带来的冲击。“市场是用来开发的,而不是分食的。”胡勋璧无疑用稳健的步伐回应了“传统期刊越来越难办”的质疑。
     
       曹国伟
     
       新浪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曹国伟,1969年7月生。2005年9月,升任新浪总裁并兼任首席财务长。2006年5月10日,担任新浪CEO。2009年9月28日,新浪公司宣布,以新浪CEO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并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十年传媒,新浪在潮起潮落中稳坐商业门户头把交椅,其背后的主要操盘者是曹国伟。
     
       “在新浪的十年,做职业经理人已经到了极致,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挑战了,我要给人生换一种角色。我要以一个创业者的心态,重新规划新浪的未来”。
     
       在新浪上市后不久,中国互联网行业就陷入低谷,随后无线增值服务业务兴起,对行业发展趋势极度敏感的曹国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这也成就了曹国伟最为得意的两次收购:第一次是2003年1月收购广州讯龙,这次收购被认为是互联网界最为成功的收购案;第二次是2004年3月收购深圳网兴,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次收购奠定了新浪当时在无线增值业务上的霸主地位,也几乎改变了公司的命运。
     
       对于曹国伟来说,在新浪多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在2004年6月临危受命兼任公司的联席COO,负责管理公司最为核心的广告销售和网站运营。天道酬勤,在短短6个月之内,曹国伟在新浪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功能强大的销售体系。2005年,新浪广告在已经领先的情况下,增长率三年来首次超过主要对手,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
     
       2006年5月,曹国伟从汪延手中接过了新浪CEO的职位,2008年第三季度总体营收超过1亿美金,广告营收达到7620万美金,同比增长66%。如今4年过去,曹国伟的心得不再是打拼、竞争,而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我的最新身份是创业者”。
     
     三、传媒十年事件:3G牌照发放 三网融合开始试点
     
       十年事件
     
       2001: “17号文件”
     
       如果说2001年是传媒改革的破冰之年,那么17号文件的出台无疑就是破冰时的一记重锤。
     
       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下发。17号文件总结了多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当时的认识和思考。17号文件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5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1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积极推进媒体集团化改革,组建跨地区、多媒体大型传媒集团的目标,对比较敏感的传媒业融资问题、媒体与外资合作、跨媒体发展等问题都做了积极、具体的回应,显示了管理层深化传媒业改革、培育传媒航母的决心。
     
       在政策鼓舞及入世的新形势下,中国传媒业的结构重组空前展开。中央电视台频频与境外媒体展开从股权到项目层次的紧密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是宣布与香港电视广播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建立全球华语电视广播公司的海外卫星平台及其他网络以发行中央电视台节目;而后是旗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香港凤凰卫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拓华语电视市场,紧接着CCTV旗下上市公司中视传媒宣布出资港币1900万元与凤凰卫视合作,制作以南北极地区及连贯两地之间所途经的路线为题材的一系列电视节目,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同时播出。
     
       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它整合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中央级广播电视、电影及广电网络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拥有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其固定资产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重量级的中国传媒航母。
     
       各地广电也纷纷进行台网分离、组建广电集团、下属经营部门企业化改制工作,并积极寻找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口。
     
       报业方面,当年报业集团的组建已蔚然成风,如整合城市若干核心报刊而成的湖南日报集团和杭州日报集团。
     
       证券市场上,继中视传媒与凤凰卫视进行大规模项目合作,《成都商报》借壳四川电器(现名博瑞传播)、赛迪传媒控股ST港澳(现名赛迪传媒)后,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划转成为ST黄河科的新控股股东;新华通讯社所属全资企业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通过受让法人股的形式成为江西赣南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这些买壳上市的传媒集团通过重组减债、资产置换等形式将广告、有线电视网络等新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民间传媒公司也不甘寂寞。他们不仅积极参与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广告代理、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而且积极筹划通过多种方式上市。其中的活跃分子唐龙传媒公司、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做准备。
     
       回过头来看,17号文件可谓切中肯綮,为使传媒业强身健体,抓住传媒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向传媒业长期积累起来的顽疾开战,对未来谋篇布局。17号文件可谓传媒体制改革的大设计、大战略、大手笔,吹响了传媒改革的集结号。
     
       入围事件:
     
       2001年4日19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成立。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正式创刊。
     
       2002:中国出版集团成立
     
       2002年,集团化整合重组让中国出版集团浮出水面,这无疑是传媒十年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2000年图书市场的营业额达到430亿元人民币。中国巨大的市场让国外的大出版公司垂涎三尺,他们在中国图书市场跃跃欲试,呈现出强烈的进入势头。这一切无不让中国出版界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形势要求组建航母应对挑战。
     
       毫无疑问,中国出版集团的成立是我国出版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国外出版的一个步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版业是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根据我国签署的有关协议,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允许外资通过合资合作形式进入发行领域,从事分销录音带、录像带、书籍、杂志等零售业务,三年内开放批发业务。此外,国外资本也在积极寻找进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出版行业展开新一轮激烈的竞争,垄断优势受到冲击。在这个时刻,组建出版行业的“联合舰队”,既有利于抵御风浪,又能给其他出版社起到指示航向的作用。
     
       同时,改革也是我国出版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出版业属于市场化程度偏低的行业,计划的色彩非常浓。出版社作为面对图书市场的经营主体,却没有决定自己产品规模的权利。出版行业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据了解,当时全国大大小小500多家出版社,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成气候”的却不多。出版业的问题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重叠,各大部委都有为自己服务的出版社;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省都有一套专业的出版机构。二是各出版社之间良莠不齐,一些好的出版社年销售码洋可以达到几个亿,而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在吃政策饭,靠出售书号为生。三是出版业缺乏龙头,没有一家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的出版集团。
     
       另外,长期形成的以新华书店总店为主体的单一发行体系已经跟不上图书市场发展的需要,发行体系远离市场,出版社和书店对教科书高额利润的过分依赖等都困扰着出版业。
     
       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出版集团的定位是,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集各种介质出版物的出版和销售、连锁经营、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印刷复制、信息技术服务、科技开发、金融融资于一体的经营多元化的大型集团。根据规划,挂牌之后的中国出版集团的业务包括出版、发行、印刷三部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8家新闻出版总署直属的出版社联合组成出版公司,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及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组成发行公司,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及中国印刷总公司等则重组成印刷公司。中国出版集团的总资产为50亿元人民币。
     
       新成立的中国出版集团实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出版集团属于事业编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为日后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以及转企改制乃至上市打下基础。
     
       中国出版集团的成立可谓打造出版航母的大手笔。从此,中国出版传媒开始了新的航程。
     
       入围事件:
     
       2002年1月25日,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在广州成立。
     
       2002年,数字电视正式大规模播放。
     
       2003: 报刊治理整顿
     
       2003年7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精神,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治理报刊摊派实施细则,开始对报刊业进行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整顿和变革。细则明确指出:这次治理工作的范围是各级党的机关和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主管、主办的报刊;省级和省级以下行业组织主管、主办的报刊;利用职权摊派发行报刊的各种行为。
     
       本次报刊治理整顿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有两项。其一可以解读为“三脱钩”与“一挂钩”。 “三脱钩”即:第一是财务脱钩,报刊与机关的收支两条线,机关不能从报刊那里拿到任何好处;第二是人员脱钩,报刊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公务员与报刊工作人员的岗位完全分开,不得混淆;第三是发行与党政职能脱钩,不允许通过党政权力搞发行,只能走市场渠道。“一挂钩”是报刊与依法纳税挂钩,不在税收上予以照顾。
     
       其二,可以解读为“管办分离”,意指经营管理的新理念和党管媒体的新变化。该政策出台前的报刊改革,不论如何改,都是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名义进行的。报刊作为“政企不分”的产业,产业化进程中资源配置的权力在党政机关,基本排斥市场的配置作用。“管办分离”基本明确了除少数党报党刊外,其他报刊的“产业”属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可以面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主管部门履行的是“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职责,以及对舆论导向和报刊质量的监督职责。
     
       政策颁布后3个月,2003年10月22日,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派出督查组,赴河南、湖北、辽宁等20个省(区、市)开展督查工作。2003年11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纳入本次治理的党政部门报刊共有1452种,其中停办673种,划转302种,实行管办分离289种,改为免费赠阅的87种。
     
       一年之后改革持续推进,2004年3月,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会议,治理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摊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基本实现了“停办一批、划转一批、管理分离一批”的目标,有效遏止了摊派发行现象,减轻了基层和农民负担。到2004年1月,677种报刊停办,325种从党政部门划转到报业或出版集团,310种实行了管办分离,94种公报政报改为免费赠阅,停办的报纸减少发行约12亿份,停办的报刊加上实行免费赠阅的公报政报,减少发行3.4亿份,直接减少全国基层和农民年报刊征订费用18亿元。
     
       入围事件:
     
       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
     
       2003年,手机短信井喷式发展。
     
       2003年10月18日,28家省级卫视连横争夺央视广告。
     
       2004: 北青传媒上市
     
       2004年12月22日,由中央特批,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融资10.4亿港元,成为中国内地主流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的“第一股”。
     
       回顾北青传媒上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起跑阶段。在中介机构的配合下,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研究决策后,按照设计方案和上市工作的要求,对北青传媒的资产、业务、人员等重新进行了调整,由北京青年报社绝对控股87.9%,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控股5%,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控股3%,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2.1%,神州电视有限公司控股2%。 同时,将北青传媒2002年的未分配利润转为股本,在保持股东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使公司注册资本扩大为1.474亿元人民币。此外,为保证上市后给股民良好的业绩回报,对北青传媒的资产和业务结构重新进行了整合,将小红帽、北青网的资产从公司中剥离,保留了北京青年报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并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对资产重新进行了审计和评估。
     
       加速阶段。北青传媒本次募股发行占总股本25%的H股,全球发售完成后,北京青年报社的控股比例相应减少到65%左右,但仍为绝对控股,确保了北京青年报社对股份公司的管控力度和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
     
       冲刺阶段。 2004年1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对北青传媒上市工作作出正式批复,同意北青传媒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12月2日,北青传媒正式通过了香港联交所的聆讯,股票代码确定为“1000”。 12月6日,北青传媒开始为期两周的全球路演,成为香港上市发行推销时间最短的股票之一。 12月22日上午10时,作为中国内地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北青传媒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当日开盘23.75港元,收盘于22.70港元,较招股价每股涨了3.75港元,涨幅为19.8%,成交股数超过2560万股,总成交金额约为5.917亿港元。
     
       通过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不仅为北京青年报社募集了大量资金,更为北京青年报社集团化发展打开了国际化空间。同时,通过上市将北京青年报社原有各类资源和人才进行调配整合,建立了子公司和下属单位,对旗下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运作起到借鉴和支撑的作用。此外,上市公司公开、透明的特性,促成北青传媒实现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
     
       以上市为代表的资本运作对于传媒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北青传媒上市来看,带给中国内地媒体上市融资诸多启示。首先,构筑适合两分开体制的“防火墙”,在保证宣传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经营部分通过资本市场谋求做强做大。北青传媒成立和重组后,与北京青年报社在人员、资产、财务上实现了严格分开,以确保上市公司的人员、财务独立及资产完整,保证彼此之间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市场规则。第二,建立适合上市公司要求的组织结构。北青传媒确定上市以后,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对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进行了改选,重新修改了公司章程,建立并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开始着手制定与上市公司相适应的工作流程、管理流程以及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第三,确定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资产组合。北青传媒在上市前的调整中,在股东选择方面仍保留了主营业务与北青传媒关联度较高的股东结构,并且后来在吸引机构投资者方面也充分考虑了这一需求。
     
       入围事件:
     
       中国数字电视元年开启。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
     
       2005: “超级女声”风靡全国
     
       2005“超级女声”以其强烈的冲击力成为传媒十年难以抹去的时代记忆。
     
       2005年,“超级女声”在广州、长沙、郑州、成都、杭州等五个城市相继推出,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5万人前来参加。“超级女声”从海选到决赛挟着一股旋风一路走来,其经营的独创性颠覆了传统的运作模式,甚至可以说是当年传媒界的大地震。
     
       全民海选使“超级女声”变成2005年的一个绝响。湖南卫视的这个节目正像人们所议论的那样,是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的结果,但它的出现创造了中国电视史的奇观,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视文化的走向,它所创造的模式无论如何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时代记忆。当《想唱就唱》的歌声响起,当无数的“玉米”、“凉粉”、“盒饭”大声呼喊他们的偶像,面对网络和纸质媒体中的口水和拍砖,我们会发现中国传媒和大众文化已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面孔。
     
       首先,“超级女声”充分发动“草根”参与。节目“海选”真正让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任何人都可以想唱就唱。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个节目里获得一个均等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这是“草根”为之着迷的核心。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都有机会在三十秒之内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超女”们的可贵在于她们坦然地面对成功的同时,也认同规则,坦然地面对失败。这是中国普通人的选择。
     
       其次,“超级女声”的风行说明了“草根”已经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因素。“超级女声”最后的结果是李宇春和张靓颖的成功。有人以为这说明“草根”所形成的社会潮流已形成气候,特别是对“超级女声”结果说了算的是短信,真正完全投入、大发短信的主力群体当然还是“草根”。“草根”的代表李宇春和张靓颖在台上,在台下的“草根”也用短信决定了一切。人们发现,“草根”对于文化的影响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其走向。“超级女声”的女孩用无拘无束的歌唱吸引了正在追求新的梦想的人们,这其实就是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再有,“超级女声”的影响对大众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使许多电视媒体增强了自办节目、特色经营的信心。湖南卫视提出了“锁定娱乐、锁定年轻、锁定全国”的发展目标,更加强化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策略,推出更多特色栏目,扩大收视人群,提高全国覆盖能力,打造强势品牌,拓展市场。在随后电视传媒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超级女声”的影子。
     
       “超级女声”的一小步,中国电视的一大步。2005年,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集团联合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营造气氛。在2005“超级女声”活动中,平民观众找到了快乐,主办方湖南卫视赢得了收视率和利润率,赞助商蒙牛做足了广告,电信运营商赚足了短信分成,甚至连地方合作频道都人气大涨。随着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伸,短信、广告、冠名、代言、演出、销售、活动、影视、唱片、图书、服装、食品、玩具等产业形成一个巨大的、长长的传媒产业价值链,几年来其带动产值颇丰。在这个意义上,“超级女声”不仅仅是一场娱乐的盛宴,更是一次传媒经营操盘的狂欢。湖南卫视放大“草根”的声音还从另一个方面让传媒人悟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传媒“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赢得群众”。
     
       回头再看,“超级女声”给中国电视带来另一方面的影响,其中过度娱乐化倾向,过度炒作以追求眼球、收视率,以及过度商业化运作一定程度上消弭文化艺术气息等消极影响,这些都值得业界深刻反思。
     
       入围事件:
     
       2005年4月18日,《中国保险报》整体转企改制,成为我国首家整体实行股份制的新闻机构。
     
       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06:新华传媒借壳上市
     
       2006年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是平稳上升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传媒业在创新中融合,又在融合中创新,而上海新华传媒的上市无疑是中国传媒业快马加鞭的一声脆响。
     
       要想进入资本市场,首先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改制。传媒业要进行资本运营,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是重要前提。通过股份制改制,一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也优化了公司激励机制,推进了公司体制机制创新。新华传媒的前身是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开始筹备改制事宜。2004年9月,公司完成由国有独资向国有多元的股份制企业的转变: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等5家国有独资单位成为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在进行改制之后,新华发行集团进一步吸收业外国有资本,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04年11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五家国有股东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告转让49%股权。通过投标竞价,同样拥有国资背景的上海绿地(集团) 有限公司,成为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新股东,持有了该公司49%的股份。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原有的五家国有股东作为国有资本的统一行动人,股权转让后继续持有公司51%的股份,仍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
     
       借壳上市,搭建资本运营平台是新华传媒漂亮的一招棋,让传媒人为之眼前一亮。当时,我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不仅数量少,上市资产和业务边缘化,而且由于政策性原因,通过重组实现上市的公司,占据了较高的比例。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成功之后,最先考虑的上市方案是直接上市,但为了实现尽快上市最终他们选择了重组上市的方案。
     
       2006年5月,新华传媒的重组上市拉开序幕。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华联超市大股东签订协议,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以现金收购方式受让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华联超市”1.18亿股非流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5.06%。藉此,新华发行集团成为“华联超市”的控股股东。2006年8月,新华发行集团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与“华联超市”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进行置换,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也由经营连锁超市变更为文化传媒产业,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后,通过资本运作,进一步发展壮大,使自己强筋壮骨。新华传媒作为“图书出版发行第一股”于2006年10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登陆资本市场。这时公司的主要业务和资产为图书报刊发行业务,公司规模也较小,但无疑为公司规模扩张和资本运营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运作平台。新华传媒上市后,增发并购,实现规模整合效益,借助于上市公司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进一步打造和延伸核心业务产业链,实现跨行业发展和进一步的资源整合。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公司通过实施规范改制,借助重组实现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平台进行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其传媒资本运作上的大胆创新,对当时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辟出了一条新路,给传媒人带来诸多惊喜。在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之后,华闻控股、新华文轩、粤传媒纷纷登陆海内外资本市场。传媒再度燃起上市之火。
     
       上海新华传媒上市让传媒人对传媒未来做大做强充满信心:“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入围事件:
     
       2006年1月,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视频在网络蹿红,引发网络恶搞狂潮。
     
       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电子报,试验无纸化阅读。
     
       2007:“纸馅包子”事件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一则《纸做的包子》的报道,曾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终却以虚假新闻收场。
     
       该报道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通报指出,“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
     
       事后,北京电视台向社会公开做出深刻道歉;事件导致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通报、警告、记过、撤职等处分;当事人訾北佳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事件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它不仅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挑战,也使政府形象受到了影响。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从更深的层次追问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何在?以及应怎样杜绝与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事件实情澄清以后,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声讨。对于虚假新闻的原始驱动力,有人认为是某些记者职业道德严重缺失所致;有人认为这根源于传媒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还有人认为受众猎奇的新闻需求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更有言论直接将罪责归结于“万恶”的收视率……
     
       事实上,“纸馅包子”事件在其发生的偶然性中隐含着必然,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媒体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归根结蒂,媒体经营不善、管理混乱,才会成为虚假新闻的“温床”。
     
       新世纪以来,市场化的环境及新媒体的冲击,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才流动……肩负社会责任、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传媒行业正在进行自我变革。在此过程中,稍有疏漏,便会给虚假新闻留下可乘之机。因此,杜绝虚假新闻,媒体至少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市场竞争与新闻道德的矛盾;二是公众知情权与媒体责任的矛盾;三是用人机制与行业特殊性的矛盾;四是吸引眼球与舆论导向的矛盾。
     
       除行业自律以外,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仍是影响新闻内容和质量最直接的因素之一。2007年初,《中国贸易报》山西大同记者站的兰成长等人到该市浑源县一家“黑煤窑”采访,被打致死。事后,《中国贸易报》等相关部门表态说,他没有记者证,没有采访权,只是个人行为。“纸馅包子”事件中,北京电视台特别声明,记者訾北佳为临时聘用人员。
     
       针对“新闻民工”现象,当时学界也掀起了一次大讨论。舆论普遍认为新闻从业者重压之下严酷的生存状态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的新闻行业中,“新闻民工”实际上是一线新闻工作的主力,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新闻民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与传媒单位用人“双轨制”有关。有的文章谈到,现有的新闻单位用工双轨制是特殊过渡时期的产物,有违公平的原则,经不住政策和法律的推敲,从长远来看,应该合二为一。同时,一方面要注意对聘任人员的选拔任用,提升整个行业的人员品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闻行业入口管理和规范建设,使新闻从业人员无论体制内外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
     
       目前,媒体编外用工的问题并未得到妥善地解决。2010年本刊第7期和第8期,曾先后刊发《报业从业者生态调查》与《广电从业者生态调查》两篇文章,从职业稳定性、职业满意度、职业保障情况、职业安全情况等方面进行的抽样调查统计来看,中国报业与广电业从业生态均呈“灰色化”趋势,亟需“绿化”。而且,通过对比还发现,广电从业者从业生态在一些方面比报业更迫切需要修复和治理。
     
       虽然“纸馅包子”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但其破坏力足以让新闻从业者警钟长鸣,事件所引发的话题讨论也足以让传媒经营者继续反思。
     
       入围事件: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上市。
     
       2007年11月16日,粤传媒上市。
     
       2008:汶川地震报道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
     
       这一年,中国传媒业共同经历磨难,共同分享光荣,共同面临激烈竞争的市场,共同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阵阵寒意。
     
       雪灾、地震、奥运、三鹿事件、金融危机……2008,在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新闻话题的同时,对中国所有媒体的传播力、反应力和经济生存能力都是重大考验。
     
       2008年的亮点很多,而汶川地震报道必将成为划时代的标杆。
     
       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新华社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第一张地震图片。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
     
       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即15时,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15时20分,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22时,新闻频道和第一套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有关消息和工作进展。
     
       在第一时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发回第一手信息。最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派往前线的记者超过150名;新华社超过100名记者奋战在抗灾一线,在一周的时间内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
     
       毫无疑问,“5•12”是中国新闻史一个新的开始。面对突发灾难,中国媒体反应之迅捷、力量之强大、视野之广阔、报道之深入,令许多国外媒体刮目相看。
     
       在这场引起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传媒大战中,中国媒体最成功的突破就在于,真正做到了快速充分、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第一时间抢占了舆论的制高点;报道全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光辉,全体新闻界充分彰显出“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但回过头来看,汶川地震报道中同样存在诸多不足,如记者业务素质以及应急表现方面的不足,采访失当给灾民带来的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新闻价值与人本价值在采访选择中的权重问题。可见,在完善灾难报道的道德应急机制上,中国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网络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推动公众的广泛参与抗灾救灾,这也是2008年中国社会媒体环境进步的又一突出表现。2008年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20多分钟。据人民网报道,2分钟内,网友发帖超过200条,半小时内在线人数超过200万。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直面公众的提问,彰显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强大影响力的首肯,同时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重视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意。
     
       2008年,还有一场中国传媒界的盛宴,那就是北京奥运会。它既是一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亦是一场媒体竞技大赛,它将中国的各大媒体推上了世界媒体的中心赛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甚至手机媒体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媒体的巨大魅力。机构数据表明,在奥运开幕式4个多小时内,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开幕式直播。另据统计,开幕式当日20点至23点半,共有9021万互联网用户在线浏览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奥运期间,北京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实况转播5400个小时,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多出2000个小时。北京奥运会还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晰5.1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全球电视转播,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转播奥运会的实况比赛等等。
     
       入围事件:
     
       人肉搜索
     
       艳照门
     
       2009: 3G牌照发放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其中中国移动获得 TD-S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获得WCDMA技术制式和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2009年因此被称为“3G元年”。
     
       牌照发放之后,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先后开始了3G业务的正式商用。三大运营商均投入巨额资金加速网络建设,优化已有产品,开发新业务和新应用。2009年,中国移动共投入网络建设资金650亿元,新建TD-SCDMA基站10.8万个,投入6.5亿元带动芯片、终端等环节的发展。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所示,2009年我国共建设3G基站32.5万个,网络覆盖全国342个地市、2055个县(市)和6000多个乡镇,开创了全球电信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新纪录。
     
       2010年,3G网络和业务继续建设和拓展,但目前为止3G资费和3G手机终端的价格对普通用户仍然偏高。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达到8.42亿户,其中3G用户为3864万户 。3G用户数在全国移动用户数中占比较低,发展规模远未达到运营商最初的预期。此外,作为3G业务核心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缓慢。目前3G移动互联网在技术上仍不成熟,网络质量有待提高,并且3G用户数量基础薄弱,赢利模式也有待探索。特别是标准化建设滞后,也阻碍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尽管如此,3G建设及其业务应用已经体现出其对电信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3G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加速了终端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细分和深化,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这给终端制造商、操作系统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各方提供了更好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积极依靠自身优质的策略和服务来赢得市场和用户,不断做强做大。iPhone的巨大成功使终端制造商苹果公司一路凯歌,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再如移动互联网搜索提供商Ucweb,开始只是单纯提供浏览器服务,现在已拥有包括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在内的多种应用功能,用户数量从初创时期的5000个,发展到现在已超过1亿,月PV超过500亿。
     
       在垄断地位已受到挑战的形势下,运营商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自身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努力打造增值型渠道和智能型渠道。2009年5月11日,中国移动投资5亿元建立的视频产品创新基地在上海揭牌。按照规划,该基地将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无线视频产品和内容运营中心。同年8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国内第一家手机应用商城Mobile Market,还在广东成立了Mobile Market基地,成为中国移动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合作的统一平台。2010年3月,中国电信的手机应用软件综合服务平台天翼空间正式上市。中国联通也紧随其后,于2010年11月在上海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沃商店”。
     
       3G市场的激烈竞争仍在继续,而消费者必将成为也应该成为其中的最终受益者。在3G这一热门话题方兴未艾之时,全球范围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网络测试已经起步。而事实上对于普通用户而言,3G也好,4G也罢,技术指标本身对用户并没有太大意义。用户关心的是能否降低资费,是否能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所以,继续提升网络质量、不断下调资费体系,用优质的产品和不断提升的服务体验来改变和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才是3G发展完善的最佳方式。
     
       入围事件:
     
       《中华新闻报》正式停刊,成为首家倒闭的中央级报纸。
     
       上海文广集团首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改革全面展开 。
     
       以胡舒立为首的《财经》团队离职,整体接管《新世纪》周刊。
     
       2010:三网融合试点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三网融合最恰当不过。早在1998年,三网融合的设想就已被提出,并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尽管三网融合在技术上早已没有障碍,但由于涉及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之间的管制博弈和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媒体内容监管的困境,多年来三网融合始终进展缓慢。如今,业务融合和产业链延伸已成为传媒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潮流。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三网融合终于得以“破冰”。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出台文件《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同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名单,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深圳、绵阳共12个城市和地区入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的要求下,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开始抓紧部署实施三网融合。2010年7月31日,上海NGB示范网正式启动。为了实现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这一广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头戏,广电总局此前提出了2010年完成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目标,全面推行“一省一网”。同年8月5日,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后,上海、辽宁、山东等省市纷纷启动网络整合。
     
       此外,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也已正式成立,这一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此举必将极大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与广电系统同步,电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推进IPTV建设、“光纤到户”等工程。2010年9月25日,全国第一家中央级别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在各方的验收下正式完成对接,总、分两级平台分别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台,这被认为是中国IPTV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三网融合的步伐开始加快,但要说“脚步临近”仍为时过早。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是电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物理上的三网合一,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业务双向进入的层面。电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高层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资源的共享重组,渠道的互融互通,在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信息传播通信网络,才是三网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与其他新生命的诞生一样,三网融合的新生过程也在经历着不可避免的阵痛。在三网融合正式启动之后,不和谐的声音从未间断。据《通信产业报》报道,武汉、重庆、南京等地宽带市场价格战频发,40、30元的2M包月价格遍地开花。而比价格战更为严重的是,在太原等地,电信运营商在一些小区安装的IPTV线路数次被竞争对手剪断。
     
       三网融合,究竟还要让我们等多久?这个问题目前很难回答。三网融合不仅将引发传媒行业新一轮的竞争重构,也必然会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相关产业链各方都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三网融合。为保证三网融合的推进和实现,体制机制仍需创新,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和降低准入门槛;政策法规仍需细化,来优化竞争环境,形成平等适度的竞争格局;监管模式仍需探索和完善,以实现技术规范、运营有序和内容安全。
     
       入围事件:
     
       “龙源事件”,暴露数字版权困境。
     
       360与腾讯利益之争,呼唤健康互联网生态。
     
       微博市场群雄逐鹿,新浪微博抢得先机。
     
     四、传媒十年热词:从报业寒冬论到全媒体发展
     
       传媒十年热词
     
       之一:改 革
     
       “改革”,一个介于“革命”与“改良”的中间性词汇,从1978年隆冬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32年来一直是整个中国的社会记忆,传媒业也身在其中,并且获益良多。
     
       时至今日,谈及2001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仍然被传媒局中人津津乐道。它被认为是进入新世纪后,吹响中国传媒产业改革的第一声号角。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和组建跨地区、多媒体大型新闻集团的目标,以积极的姿态回应传媒业融资、中外合资、跨媒体发展等问题,其所带来的冲击波在中国传媒界引起连锁效应。
     
       以中国广电发展为例,17号文件出台以后,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省的广电集团相继成立。2001年12月,集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媒介组织成立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到2002年底已经成立了14家广电媒介集团,中国的广电媒介集团化进入一个跨越式的加速发展期。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政策的推动下,2003年6月,包括深圳在内的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时间推进到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至今仍是传媒关键词的“转企改制”,该文件的出台无疑是一剂猛药。不仅如此,200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就文化体制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意见》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范围和界限,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种类型的分类改革有了明确目标和政策依据。《意见》还首次允许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这表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存量改革的深水区。
     
       在这两大政策的推动下,许多传媒单位勇敢试水。2005年,中国保险报社的股份制改造实现了从采编到经营的整体转制,报刊业转企改制成效初现;2007年,机电商报社整体转制为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在这一政策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业再次出发,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
     
       2008年,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是大事、难事、喜事交织的年份,新年第一天, 114号文件开始实行。文件包括两个规定:一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二是《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对于114号文件的出台,有关专家指出,国内的出版传媒业将在改革中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因为114号文件提供的优惠政策截止到2013年年底,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改革的紧迫性。
     
       同年9月,报刊退出机制在辽宁、河北两省正式试点。2009年8月27日,《中华新闻报》因其“中”字头的身份和在报刊退出机制推出的节点上停办而引发行业热议。2010年4月7日,全国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辽宁沈阳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188种报刊以调整、兼并、重组、停办等方式退出。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之后,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之二: 分 众
     
       十年传媒,潮起潮落,瞬息万变。如果说有迹可循的话,那就是传媒分众化发展轨迹愈来愈明显。
     
       21世纪头十年,传媒分众化趋势促使大众传媒转型。从充当“社会水泥”的大众传媒到媒体形态多元化,从“多种媒体,一个声音”到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从过去一家媒体包打天下到精准传播分兵作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争夺,迫使大量媒体改变其内容和形式,使它们的传播趋向分散化、受众非群体化。有人提出传媒从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分众时代。
     
       以报纸为例,大众化报纸为了尽可能覆盖兴趣差异的读者,在具体版面和栏目的设置上实现分众化来应对竞争,比如新闻版面的分化,副刊、专刊的出现,报纸的杂志化趋势明显。同时,各类专业化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明晰的“分众报”纷纷涌现,比如财经类报纸、时政类报纸等等。广播的窄播化和专业化更是引人注目,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现有新闻、城市管理等八套广播。不同的广播频道,满足不同的细分受众的信息和娱乐需要。据广电总局统计,截至2010年7月,全国共有播出机构2638座,其中广播电台234座,电视台254座,广播电视台2106座,教育台44座,播出广播电视节目4025套。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复杂性,需要传播形式与其相适应。现在任何一种单一的媒体均不足以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更不足以满足大部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数字技术环境里,受众的个体性日益受到重视,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职业、年龄、禀性、爱好等要素逐渐成为制作或评判节目的重要参数。
     
       科技的进步,为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多种可能。尤其是数字技术为分众传播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分众传播的成本,提高了分众传播的效率。在传播的分众化时代,传播市场呈现为“无限的生产、无限的渠道,无限的需求”这样一种全新的特征。截至2010年6月,网民已增至4.2亿。同时,双向交互性和个性化传播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征,而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受众主导生产内容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
     
       目标受众的细分也是市场细分的要求。分众传播强调将目标受众进行细分,同时也是将媒介市场细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由于以往大众媒体受众定位泛化。通过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满足状况,发现传播市场的空白地带,进而发掘新的市场空间和目标受众,获得利润。二是市场的细分有利于媒介的目标受众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媒体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开办自己擅长的节目或频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更是标举“分众”的旗帜。分众传媒旗下拥有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分众直效商务DM媒体及数据库营销渠道等等。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其分众理念给业内带来极大震撼。
     
       分众传媒顺应受众需求的变化,将受众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受众进行更多、更深的信息传播,从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促进媒体间有序合理的竞争。当前,市场细分化已成为传媒人对信息消费趋势的一种共识,传媒业正逐步改变传统传播方式,调整自我以适应受众市场细分的变化。
     
       十年传媒分众化传播趋势,让传媒人将“受众即上帝”奉为圭臬。
     
       之三: 集团化
     
       传媒集团化发展风风火火,汇成十年传媒难以忘怀的交响。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复杂性,需要传播形式与其相适应。目前任何单一的媒体均不足以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更不足以满足大部分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通过集团化实现跨媒体整合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是文化发展所需。
     
       从世界跨国传媒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传媒集团的发展更多的是市场驱动,即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优势互补、结构优化、资源充分利用的集团平台,从而取得“1+1>2”的整合协同效应。
     
       从1996年1月25日中宣部批准成立第一个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到2001年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到2002年集团化整合成立中国出版集团。截至2010年11月,中国出版传媒业上市公司已达40多家,全国已形成27家出版集团、49家报业集团、17家发行集团和4家期刊集团。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培育一批大型出版传媒“航空母舰”,打造国家级传媒主力“舰队”。实践证明集团化改革是媒体产业化道路成功的方向与模式。集团化运作可谓管理层推动传媒发展的大战略、大手笔。
     
       集团化驱动是靠行政力量还是靠市场力量?在当前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基础上构建市场化运作的集团,就需要行政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集团完全靠行政捏合,实践证明这样的集团运作效率不高,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竞争力。但完全靠市场实现集团化,也不现实。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当前传媒集团面临的最大难题。
     
       集团化是求大还是求强?这也是集团化中遇到的问题。集团化是资本的扩张本性使然,也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集团化目的在于整合资源,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通过节约成本获得规模效应,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后实现资本的增值。
     
       从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至今,出现不少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新组建的集团也不同程度暴露出因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引发结构重复等弊端。如何使组建的集团更适合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是当前传媒集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实现集聚融合,放大规模效益?集团化尤其是跨媒体整合,绝不是不同媒体单位、媒体形态的简单捏合,更应该是触及整个运行体制与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只有真正产生了化学反应,才意味着这种媒体组合产生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成都传媒等集团,通过跨媒体重组,整合集团内资源,使得媒体组合覆盖面增大,经营效益直线上升,媒体品牌力提升。
     
       集团化发展中,作为一种全新的跨媒体组织形态,涉及广电、报刊等不同门类的传媒集团的组建必然会触及体制的神经。因复杂的产业政策与太过清楚的行业界限而产生体制、机制及至观念上的碰撞,尤其是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使得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行业行政界限、所遇到的外部环境以及运行体制等问题有待于解决。
     
       中国传媒集团化运作的航船已扬帆起航,相信传媒航母一定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之四: 跨地域
     
       2003年11月11日,中国第一张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创办的报纸《新京报》创刊。作为中国第一张由两家党报集团联合主办的大型日报,《新京报》的创办,意味着长期以来媒体划地区经营的局面有所打破,以报纸为代表的传媒产业迎来“圈地”时代。经过近8年的发展,中国报业跨地域整合可细分为九种模式,各有千秋:
     
       模式一:跨地域合作办报。前文提到的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都市报——《新京报》是典型代表。
     
       模式二:地市组建跨媒体的传媒集团。如2004年5月,原牡丹江广电集团与报业集团重组后,将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日报、晨报等融为一体的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成立。
     
       模式三:创办地方版。2004年6月25日,南方日报社实施“梯形”区域发展战略,经有关部门批准,在佛山创办《佛山观察》,开始次中心区域市场扩张之路。《佛山观察》随着《南方日报》在当地发行。
     
       模式四:省级党报和地市级报纸加盟合作。2002年,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在新闻宣传、办报、物资、广告、印务、投资、发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实现省级报业集团和市委机关报报业资源整合。
     
       模式五:省级党报收购县级报。2004年1月1日,在资产评估的前提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投资4000万收购《海宁日报》、《永康日报》等九家县市报,并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考核县市报当年的盈利水平。
     
       模式六:报业联盟。2004年9月,全国15个省市的主流媒体(2004年底增加到19家,现为20家)发起成立了“中国主流媒体汽车联盟”,以整合主流媒体资源,促进汽车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模式七:省级党报与地市党报联合创办地方版。2008年3月21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签订协议,《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辽沈晚报》输出品牌、新闻资源、管理经验和模式、资金及人员合作出版、经营《辽沈晚报•铁岭版》。
     
       模式八:省级报与地州党委联办地州党报。2003年6月底,新疆经济报系向《阿克苏日报》注入850万元资金,与阿克苏地委联合创办该报。
     
       模式九:省级党报与地市党报产权合作。2009年5月10日,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签订《关于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购买西江日报社旗下西江传媒有限公司49%的股份,双方合作经营。
     
       此外,媒体间的跨地域合作,并不仅止于报业。2007年9月6日,贵州电视台与甘肃广电总台间涉及频道运营、节目创优、广告经营、人员培训、改革发展等全面深层次的合作,被业界认为是中国电视业打破区域分割格局跨地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09年年底,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就青海卫视频道项目合作达成协议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2010年1月1日,青海卫视节目全新改版,“青芒果” 成功拿下当年选秀市场第一张“牌照”《花儿朵朵》。
     
       八年时间,几个案例,不能尽数中国传媒跨地域整合的全部版图,然而作为各自模式的代表,尽管在合作深度、合作方式等方面存有不同,其共同之处在于作为“传媒圈地”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传媒业正在向优势资源集中。跨地域办报由于“属地管理”等行政规范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天然阻碍,发展常常伴随着风雨,是一番拼搏成就几地梦想,还是作为一道划过传媒长空的流星,生死成败取决于媒体与市场力量的博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期待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性传媒大市场的出现。
     
       之五: 报业寒冬论
     
       1609年,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在德国问世,之后报纸不断地受到各种各样新媒体的冲击,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2005年7月,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尔普•迈尔对报纸寿命作出预测,他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无独有偶,2005年上半年,伴随着国内各主要大报广告的普遍下滑和以三家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广告的飞速增长,一种悲观的情绪开始在整个中国报业的经营者之中弥漫。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由此提出:报业的冬天提前到来了,不仅是都市报的冬天,也是整个报业的冬天。一声喟叹,令许多在报业改革洪流中趑趄前行的从业者颇感悲凉。
     
       提出“报纸的冬天”提前到来,以及传统报纸的衰退不可逆转,吴海民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一是媒体的生态环境和结构布局已经发生巨变;二是媒体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正在发生质变。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将彻底颠覆原有的媒体格局,这个后来居上的第四媒体被誉为“一网天下”。作为媒体形态的集大成者,它兼具文字、声音和画面等各种功能于一身,而且还迅速发生裂变,衍生出花样繁多的数字媒体,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楼宇电视、电子报纸、在线新闻、手机报纸、电子杂志、流媒体、自媒体等。这些变化,使得媒体正从纸介质到数字化,从原子到比特,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人工投递到网络传输,媒体生产力正在呈现质的飞跃。
     
       针对寒冬论的提出,业内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董事长范以锦认为“改革创新才能迎来报业春天,报业作为一个产业,将在外部压力下迸发出内部整合和创新的激情,赢来真正稳定发展的春天。如果硬要说‘寒冬’,也不过是‘倒春寒’,是暂时的”;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说“没有理由唱衰纸媒,相反,纸媒将会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新媒体共荣共存,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冬天是否来临的争论中,2005年下半年报纸广告似乎恢复生机,2006年报业广告刊登额增长为3.9%,但2007年则是1.6%的负增长,2008年前三个季度又恢复到19.8%的增长,在这些忽好忽坏的数据中,业内人士对“寒冬论”的争论被不断引发。
     
       2008年,中国报业与世界报业一同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报业广告在当年第四季度出现明显的下行,业内对于“冬天到来”的争论再次响起。不少专家认为传统报业不但要迎接危机引发的冲击波,还要面对新媒体不断发力的压力,前景将一片惨淡。但在危机过后,不少业内人士发现由于“马太效应”的影响,那些区域报业的翘楚仍然生存良好甚至有新的突破,实现了逆市强劲增长。但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仅看区域报业的龙头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是不能够说明整体态势的。
     
       在这样的争论中,有人在传媒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主流都市报老总恳谈会上提出:纸媒进入了全面复苏期。其依据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实现了8.11%的增长。另据CTR提供的数据,2010年前四个月,中国报业广告的增长更是达到了25.5%。
     
       从数据来看,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报业确实迎来“发展的小阳春”,使得对于如何看待“寒冬论”争议又起。但无论如何,根据发达国家报业发展的成熟情况来看,报业增长放缓与新媒体崛起带来的巨大压力将是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看来无论冬天与否,对报业来说积极转型升级、改革创新才是发展的王道。
     
       之六: 数字化
     
       新世纪十年,数字化深刻地改变着传媒业的方向和格局。
     
       数字化,传统媒体对它从不屑一顾到恐惧,再到主动参与融合,期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谱写成一曲传媒十年的爱恨协奏曲。
     
       数字化,这个以0和1组成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储存、复制和传输的方式,可以使任何类型的传媒内容通过压缩成数字,方便地进行处理和重新包装,以另一种形式或格式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其在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接收等层面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对传媒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仅是对单独的传媒组织而是对整个传媒行业。
     
       数字化曾被传统媒体认为是“洪水猛兽”。2005年,那些最早感到报业“寒意”的传媒人齐聚南京,最终形成《南京宣言》。《宣言》号召“全国报界应当联合起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南京宣言》像是一道战书,透露出传统媒体的艰难之境,而这只是数字化之争的开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因数字化产生的恩恩怨怨,出现的纷争更是愈演愈烈。
     
       传统媒体之所以有切肤之痛,是觉得有一个新的竞争对手进来了,自己的优势受到挑战,主要有: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收缩, 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体的勃兴与活跃, 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数字化传播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同时,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广告发布渠道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面对日趋多元化的消费者群体,以往只在单一媒体上发布广告已经越来越难以取得理想的广告效果。广告主越来越倾向于多重媒体发布广告。在整体广告业大蛋糕增长的同时,传统媒体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传统媒体与数字化是“牵手”还是相互排斥,曾是大多数纸媒面对的难题。2005年上海《每日经济新闻》因与新浪、搜狐广泛合作,一夜之间成了财经报纸的“新贵”。此外,即使老牌的《南方周末》也不敢怠慢网络这个小兄弟,今天出报,次日网上就全文可见,使买报人每每痛惜那刚花出去的2元钱。而那些新生刊物,更是主动数字化亮相,今天“期刊秀”,明朝“封面秀”;独家的、一手的、内幕的,数字化传播产生了过去无法想象的效果。
     
       从媒介发展的趋势看,数字化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前者取代后者,媒体的融合是一种趋势。虽然人们对媒介融合的过程和结果还众说纷纭,但从实践上看,美国“坦帕新闻中心”的建立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E”战略的推出等一系列国内外媒介融合的尝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注解。
     
       数字化加速传统媒体“内容”与新媒体“渠道”的融合。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正面临受众流失的挑战。新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拥有了渠道和技术的优势, 但是缺乏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互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必然选择。
     
       应该看到,数字化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推动,带来的不只是媒介之间合作模式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传媒市场的结构,这要求传媒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科学调整传媒运作模式。
     
       数字化终于被认为是“春风送暖”,让传媒人热情拥抱。数字化为媒体发展拓宽了想象空间,给媒体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之七: 上 市
     
       中国股市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而由于传媒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受政策限制,其上市较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和复杂。
     
       然而,自从1999年6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成功之后,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上市俨然成为传媒业的热词,几乎成为悬在每个媒体上令人垂涎欲滴的馅饼,各传媒企业纷纷试水上市,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上市狂潮。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在香港H股的挂牌上市再次揭开了新一轮传媒上市的大幕。自此,北青传媒、博瑞传媒、赛迪传媒等报业集团纷纷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网络媒体如盛大、网易、完美时空、新浪、搜狐等紧随其后,跻身上市之列;广电集团如中视传媒、电广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也不甘落伍,很快便榜上有名;新闻出版业如新华文轩、辽宁出版、凤凰出版等在2007年重磅上市成为传媒业再度狂攒眼球的事件。2005年,户外数字媒体“老大”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业绩骄人,更是激发了众多家数字媒体上市的极大热情,机场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航美传媒、户外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华视传媒等都分别在2007年底先后登陆纳斯达克。十年间,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都在上市之路上纷纷介入,为传媒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也彰显了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各路媒体共赴上市盛宴,传媒资本市场可谓风生水起。
     
       从总体来看,上市对于传媒企业的确是受益匪浅的举措,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传媒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依然保持稳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之国家政策对市场准入的日益宽松和支持,传媒业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一路高歌。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我国传统媒体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发展后劲不足,如个别上市传媒企业虽然通过上市融到数亿资金,却因为缺乏战略规划,找不到新的有把握的投资方向。由于传媒企业实行特许经营方式,刊号稀缺,增加了扩张难度,采编与经营的拆分又阻碍了企业的整体上市,割裂了企业的价值链,因此并不利于上市传媒企业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在传媒上市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有的媒体把上市当成政绩追求而忽视上市的本来意义,还有的媒体干脆把上市简单当做传媒行业的潮流,毫不顾忌媒体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味跟风赶时髦。两种趋向均扭曲了上市的本来面目。
     
       但不管怎样,资本运营的水平无疑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祝中国传媒业未来的十年上市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之八: 全媒体
     
       过去的十年,信息产业以行业之外的人无法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信息消费而言,随着碎片化、分众化的来临,青灯黄卷式的传统阅读,已逐步转换为无处不在的在线、超链接浏览,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屏幕”的信息消费革命。对于长期单向传播、单一介质传播的传统媒体而言,作为“上帝”的读者似乎已经改变了与之约会的地点。于是,全媒体运作的诞生就成为了传统媒体重新找到“上帝”的通道。但最开始,所谓的全媒体,还仅仅只是媒体介质的扩展与组织。
     
       2008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并确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为报纸全媒体出版领域应用示范单位,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事实上早从2005年起,进入“拐点”的中国报业就已开始探索实施数字化转型,向全媒体发展。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以“4i”工程走在了中国报业全媒体发展的前列。2006年1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形成战略联盟,以手机彩信、短信、无线上网等方式发行手机报(i-news);同年3月,与国中数码杂志合作推广网络数码杂志(i-mook),通过设计内容公司、技术公司和海外公司等多重构架,以股权合作的方式,从国际资本市场获得融资;随后又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合作推广电子报(i-paper),开发“电子纸”;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广集团合作成立公司,再和一壶宽公司合作,利用户外大屏幕终端,开发“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等。
     
       正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所言,“当新媒体的框架基本搭建完之后,必须要考虑新媒体,以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新的内容流程构造”。全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其意义在“合”更在于“融”,如果只“合”不“融”,那么所谓的全媒体只会流于形式。打造真正的全媒体平台不仅要求机构整合更要求流程再造,而这种流程不仅包括采编流程,也包括经营流程和管理流程等的再造;要求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全媒体生产、传播、经营和管理搭建统一的平台和战略架构,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嫁接互动,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多次利用,实现媒介产品的多介质、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布和销售,进而开发差异化的传播领域。于是,“全媒体”得以提升,能超越简单的介质捆绑的意义,成为新的传媒运营模式。
     
       2007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开发了集内容生产、业务处理、决策管理和客服服务以及网络支撑五个平台合而为一的全媒体数字化运营平台,形成了多媒体新闻体系。2009年,集团依托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对内容生产流程进行了重造,逐步把旗下各报新闻资源与中国宁波网进行深度融合。2009年初,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全国首支视频全媒体记者队伍,通过全媒体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新闻信息的多渠道编制和多媒体发布。
     
       除报业以外,新华社也很早就涉足新媒体领域,在新华网的基础上,2007年在全国推广户外超大屏幕,滚动播出新华社所有的消息。2009年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全面上线,这三家运营商的适配手机用户可随时随地看到来自新华社的电视新闻节目。2010年1月1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同年7月,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正式在苹果手机系统上线,全球iPhone 及iPod touch用户均可从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新华社电视客户端,收看新华社电视新闻节目。
     
       站在传媒十年的节点上,蓦然回首,全媒体战略已成为行业热词,已经涉及从网站、手机报、电子阅读器、多媒体数字报刊、户外数字媒体到电子商务、移动采编系统、报业数字化平台甚至全媒体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但也有专家对全媒体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譬如,如何在发展全媒体的同时,避免不同介质内容的同质化?何时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全媒体战略中找到新的利益增长点?即全媒体投入何时能见到回报等等。可见,全媒体的发展也并非一路凯歌,其前进的道路上依然有一些课题需要破解。
     
       之九: @
     
       1971年,当BBN电脑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奉命寻找一种电子邮箱地址的表现格式时,@作为键盘上唯一的前置标识脱颖而出。30年后,这个“圆脸字符”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封E-mail,伴随微博的一夜风靡,推开@的大门,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意见领袖”。
     
       @与micro-bloging,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更重要的是在如今“网民狂欢”的新媒体时代,@让“自媒体”这一概念无比鲜活。
     
       “自媒体”拥有一个严谨的定义,就像微博有着短暂而跌宕的发展,对它们的辨识就是对@最好的注解。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 “We Media(自媒体)”的定义,即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显然,BBS、BIOG等等都是自媒体发声的平台,但毫无疑问“@+xx”的微博客形式,将自媒体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同方舟子轻松几段博文将唐骏学历造假的事情抖露出来,@所代表的微博早已成为不可小觑的网络信息交换、舆论传播的平台,不论是捧红、捧杀都影响甚巨。
     
       回到微博,Twitter的横空出世把世人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世界。2007年5月,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建立了饭否网,开启了中国的微博时代。随后不久,叽歪网、做啥网相继上线,拥有数亿用户的腾讯也于2007年8月13日推出了腾讯滔滔,但这一时期的微博多为独立微博网站 。经过2008年的短暂沉寂, 2009年2月开始,国内微博焕发出新的活力,半年时间内,嘀咕网、即时客、Fexion网、9911微博客 、同学网、我烧叨叨、贫嘴、Follow5、雷猴等一大批独立微博网站上线。
     
       不过似乎所有的微博网站,均不如2009年8月新浪微博的成功一秀。在新浪微博的带动下,综合门户网站微博、垂直门户微博、新闻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微博、独立微博客网站纷纷成立,甚至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中国真正进入微博时代。
     
       简单的“@+xx”,作为自媒体最好的表达方式,彻底巅覆了传媒的定义。借用一位传媒前辈的评价“从‘五毛党’”到‘宜黄事件’,从名人到草根,它激活的不只是人的热情,不只是媒体,更大的意义在于,这个符号已经蕴含着人人向往的机会,甚至社会公正”。就像《新周刊》总编辑封新城多次提到《新周刊》时,总喜欢加上“@”一样,今天中国的许多主流媒体已经在自己的微博平台上聚拢粉丝,形成强大向心力,@是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博弈新媒体时代的又一利器。
     
       集成化和开放化、原创内容和舆论和声,通过@被爆发性地生产出来。据易观智库的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将达到7500万,增长速度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由此,我们不得不期待@的未来,据DCCI预计,微博未来不仅仅是新媒体平台,更是信息交互、应用分发、电子商务平台,看来以人际实时交互关系网络为逻辑核心的微博仅被理解成为媒体确实是狭隘与短视的。
     
       之十: 移 动
     
       这十年,几乎所有媒体都开始寻求“移动”之路。
     
       报纸争相推出手机报,手机、MP4、PSP等移动媒介极大普及,上网本、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兴起,移动媒体迅猛发展。
     
       自2002年4月,上海的公交车上试播了国内第一台移动电视以来,我国的移动电视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目前,车载电视已逐渐覆盖公交、地铁、火车、飞机等。手机电视也将迎来发展高峰期。2005年,目前唯一拥有手机电视牌照的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业务,向手机用户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业务。2008年,手机台、手机电视台等概念已经初露端倪。到了2009年,手机电视的产业化进程继续推进,用手机看电视成为我国新的大众流行趋势。
     
       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最大的书架不再是自家的书房,而是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自2010年5月5日正式商用以来,目前手机阅读用户人群发展迅猛。来自中国移动的最新数据显示,排在中国移动手机报排行榜前两位的《新闻早晚报》和《新华手机报》发行量分别为3900万份和150万份。这也预示着手机报培育、拓展用户的阶段基本结束,将进入稳步发展期。同时,以权威、及时、服务性强的新闻为主的大众化手机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2010年,阅读器和平板电脑产品的迅速普及,则更为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尤其是iPad的面市,更是将电子阅读推向了高潮。
     
       “移动”同样为互联网带来了新机遇。随着3G牌照的发放,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将更加丰富,除了音乐、游戏等娱乐内容外,新闻、财经、服务等内容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无线广告市场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大,艾瑞咨询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无线广告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30亿元。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和多样化的使用环境,个性化的使用特性,使它具有PC互联网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未来的手机媒体将不再截然地划分为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各种形态的手机媒体将趋于融合。例如,短信、彩信手机报中的新闻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手机待机屏幕可以显示实时更新的滚动文字新闻等。手机的互动性、及时性、便携性等特点将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将进一步改善。
     
       然而,十年传媒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展,也使人们在目不暇接地迎接新的媒介产品面市的同时,又总是被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所震撼:刚接触电子报,媒体网站发展了;刚接触电子书,平板电脑又来了。这已经成为技术推动生活方式改变的时代,我们真的无法断定哪种新出现的介质就此成为主流,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只要解决了价格平民化与技术普及两个问题,移动传媒的高潮就会很快到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22:02:5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