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7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入基层收获感动—新华社"新春走基层"记者感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22:4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02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深入基层,收获感动——新华社“新春走基层”记者感言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题新华社记者从1月25日到2月17日,120多名新华社记者,兵分88路,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在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传递民声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人生百味。以下是“新春走基层”部分记者从基层回来后的感言。
    基层,是获取新闻素材的源头活水
    记者:张艺、马姝瑞
    采访地点:甘肃舟曲灾区
    感言:深入灾区、深入民众,才发现处处有动人场景,处处有感人故事。失去9位亲人的村支书依然带领村民们过好春节、准备开春后的重建工作;父母、兄弟全部遇难的公务员夫妇一直坚守岗位,春节期间照常工作;负责舟曲白龙江堤坝工程建设的武警水电部队春节一天都没有休息,不分昼夜誓在汛期前完成堤坝建设……
    深入灾区感知百姓冷暖,用文字说出灾区群众的新年希望,用镜头记录顽强不屈的重建努力。新春探灾区,是我们一段独特的新闻之旅,收获了一批生动鲜活的报道,也增加了我在新闻报道中的难得阅历,更将我们的新闻报道理念深深地扎根于基层群众的生活中。舟曲之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原则,基层,是我们获取新闻素材的源头活水。
    在政策执行的末梢,看政策是否符合实际
    记者:秦交锋、勿日汗、林超
    采访地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等地
    感言:我们在稿子里写,“冬日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寒风凛冽,白雪茫茫”,这是看得见的;全国性禁牧紧锣密鼓要实施,一些旗县风风火火应对雪灾,这是看不见的。冬日的草原有景致、有故事。
    在“新春走基层”的稿件里,无论是禁牧还是雪灾,我们的视角都是“一户牧民”“一个小镇”。因为,在政策执行的神经末梢,才能真正看清楚一项政策是否符合实际;大主题、大手笔有气派,但小有小的好处,小切口、小故事更能说明实情,也更生动,更感人。
    它是人生一堂重要的教育课
    记者:李延霞、齐雷杰
    采访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感言:在老区,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军人,当问起他们的生活情况时,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知足,满意”。那不是虚伪的应付,我们看得见他们脸上写着的真诚。这就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把“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老区人民。他们把奉献看作理所应当,把艰苦奋斗作为生活之本,他们普通而伟大。
    回顾此次基层之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篇稿件,也不仅仅是一次生动的采访实践,它更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堂重要的教育课,带给我们感动和温暖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美好的春节,靠着人们细小的贡献
    记者:舒静、张莺
    采访地点:桂林市资源县、苍梧县沙头镇重灾村、河池市、凭祥和东兴等边境地区
    感言:蜿蜒的山路、朴素的农家,记者在广西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越边境村民的苦与乐、希望与知足,更有对扛包工、边防民警等的深深敬意。
    为期一周的采访,历经农村的淡然与城市的喧嚣,记者更加感慨,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任何一个岗位的兢兢业业,中国人心目中美好的春节,正是靠着这无数勤劳与善良的人们每一点细小的贡献。
    普通人带给我最深的感动
    记者:史竞男、王橙澄、齐健
    采访地点:贵州民族地区和冰冻灾害地区
    感言: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人物,也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故事,这次基层行,所见所闻均朴实无华。但普通人带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返乡农民工与亲人相聚时的笑脸、顶风冒雪的小菜贩那冻得通红的双手、身着盛装的苗家女如水的目光、敲打银锭的“80后”小银匠专注的神情,还有行走在白雪皑皑大山深处的护电工、比年轻人还要精神的高唱红歌的老人……
    这些都已深深烙在脑海里,定格为一副表情,那是老百姓写满幸福与期盼的最美的表情。我们尽力用手中的笔将此如实素描。
    用平凡人的故事传达出对中国的观察
    记者:贾钊
    采访地点:贵州、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
    感言:在基层采访,与在编辑部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接触到第一手的鲜活素材,写出的稿子有现场感。
    为了能讲出有意思的中国故事,必须在采访这个基本功上下足功夫。新春下基层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花上足够多的时间接触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从他们的生活和讲述中发现故事,再用他们的故事传达出我们对中国的观察。
    希望让读者通过影像看到舟曲的变化
    记者:邢广利
    采访地点:甘肃舟曲灾区
    感言:呼吸着舟曲湿润的空气,踏着曾经满是废墟的街道,我拍出《舟曲半年间》这组新旧对比的照片,希望让读者通过影像,直观地看到舟曲这半年间的变化。
    除夕夜,我在灾民安置点把肚皮吃得鼓鼓的,每到一户,都会被主人招呼到房子里坐。家里正在吃饺子的,肯定会给我盛一碗,家里已经吃完的,就再当场煮了给我吃。直到我口袋里的糖果、香烟分完了,现金都当做压岁钱分给孩子们了,踏着家家户户传出来的春晚的背景声,我才在深夜回到住的地方。就这样迎来了温暖的兔年。
    把农民的欢乐传达给世界,虽苦犹荣
    记者:徐然、李小虎
    采访地点:山东枣庄山亭区冯卯镇各村
    感言:大年三十,当屋外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们采访完乡亲们家里热闹的年夜饭回来,匆匆吃几口大饼卷菜,跟同事碰一杯白开水互祝新年快乐,便坐在电脑前忙碌起来,抓紧时间编辑刚刚拍回来的电视素材。
    在合家团圆的时刻,我们忙碌在新闻采访第一线,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通过我们的报道能够反映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把基层农民的欢乐传达给世界,虽苦犹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22:45:5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22:4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2-20 00:28 编辑

中宣部要求各新闻单位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
2011-01-10 14:55:52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 近日,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各新闻单位组织记者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结合基层发展变化,联系群众切身感受,充分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生动展现基层群众的节日生活,推动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沉下去“接地气”,加深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通知指出,春节期间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是新闻宣传战线的优良传统,是贯彻落实“三贴近”要求的生动实践,对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要选派政治过硬、业务较强、作风扎实的记者组成若干采访小分队,分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侨乡和灾区集中采访报道,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欢度春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根据本地特点,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组织好本地新闻单位广泛开展深入基层采访活动。

通知要求,各新闻单位要认真做好“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宣传报道,开设专栏专版,连续推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聚焦基层变化,反映民情民意,展示活动成果,着力营造喜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要深入宣传“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10年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各地区各行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丰硕成果。宣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成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报道全国各族人民欢度节日、享受幸福生活的喜人景象,反映普通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愿望。宣传节日期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展现基层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知强调,各地各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记者积极参加,接受实践锻炼,确保活动效果。要在深入上下功夫,组织记者深入社区、农户、牧区,深入厂矿企业、建筑工地、运输班组、田间地头,边防哨所等生产一线、服务窗口,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群众生活,熟悉群众语言,增强群众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要切实改进文风,多采写现场新闻、一线新闻,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进镜头,多讲述基层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多反映普通人物的收获体会,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要严格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

http://news.163.com/11/0110/14/6Q1VO4I800014JB5.html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22:4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2-20 00:27 编辑

新华纵横:新春走基层记录下的忙碌身影
www.XINHUANET.com   2011年02月16日 14:25:1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背景色 评论

编辑:赛 娜责编:张宋红主持:董千齐终审:郭维莹


  【节目导视】
  团圆佳节他们坚守岗位(这儿(青岛港)也是我的家,这个家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为这个家做出努力是应该的);(给家里人、亲人拜个年,祝父母身体健康,祝孩子茁壮成长);
  责任与使命让他们甘愿奉献(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能为咱们国家的百姓服务,在春节春运期间,他们能坐上我们的车,我们感觉非常地光荣)。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新春走基层记录下的忙碌身影》。

  【演播室主持人】春节期间,当我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的时候,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新华社记者新春走基层,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新春忙碌的身影。

  【字幕】山东·青岛港

  【解说】除夕夜是阖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时刻。而在山东青岛港码头,41台桥吊机和106台轮吊机却在忙碌运转。

  【现场】青岛港码头集装箱装卸现场

  【解说】31岁的刘京俊是这支操作大队的副大队长,今年春节期间,他和200多名工人兄弟就没有回家,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同期】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刘京俊:
  除夕值班很辛苦,但是总要有人来值这个班。家里人对我也很支持,这儿(青岛港)也是我的家,这个家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为这个家做出努力是应该的。

  【解说】“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是青岛港提出的一句响亮的口号。青岛港的工人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振奋人心的标语。每个春节,都有像刘京俊这样的一批青岛港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默默奉献。这一天,刘京俊和他的工友们发扬青岛港的“超高效率”,完成了14000个集装箱的装卸,创下了青岛港又一项除夕夜集装箱装卸记录。

  【同期】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刘京俊:
  我们的除夕夜实际上也并不孤独,你看我们这么多同事,陪我们一起过年,而且我们的年夜饭非常丰盛,每年我们的常董事长都陪我们过除夕,吃年夜饭,在这儿工作我们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呢。

  【同期】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工人是财富和价值的直接创造者,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青岛港才有了今天,我们要向工人致敬,谢谢我们的工人同志们。

  【字幕】吉林·长春

  【解说】在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正月初四这一天,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机器轰鸣。42岁的李万君带着他的徒弟们紧张地工作着,焊枪之下是正在生产的动车组框架,纷飞的火花映红了这位“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脸庞。

  【解说】随着动车组的成功运营和高速动车组下线,中国高铁过去5年完成了国际罕见的飞跃。转向架制造技术是高速动车组的9大核心技术之一,李万君承担的便是转向架环口焊接这道关键工序。

  【同期】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焊接工人 李万君:
  我觉得非常光荣,因为我觉得我们国家的铁路建设需要更多的动车、高质量的动车,所以说我们觉得今年的生产的任务非常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能生产更好、更多的车,能为咱们国家百姓服务,让他们在春节、春运期间,坐上我们的车,我感到非常地光荣。

  【字幕】山东·青岛海湾大桥施工现场

  【解说】像青岛港和北车长客公司一样,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新春也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全长41.58公里的山东青岛海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自2007年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先后有近2万人参与到建设当中。为了项目的按期完工,今年工人们放弃了春节假期,加班加点忙碌在施工现场。

  【同期】山东高速青岛海湾大桥桥面铺装工程项目总工程师 刘士林:
  现在这个冬季期间,我们主要做这些抛丸工作,就是桥面(铺装)第一道施工工序,把抛丸工作在今年有条件的情况下,都把它做出来之后,为了明年工程顺利进行,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这种情况对于整体这个大桥的施工、顺利通车能有个更好的保证。

  【解说】为国家重点工程的按期完工保驾护航,这是所有奋斗在海湾大桥建设现场工人们共同的目标,工程师刘士林孩子刚一岁半,为保证大桥施工进度,他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放下对家人的思念,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同期】山东高速青岛海湾大桥桥面铺装工程项目总工程师 刘士林:
  新年了,在我们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同时给家里人、亲人拜个年,祝父母身体健康,祝孩子茁壮成长。非常希望大桥能在保质保量,就是说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保证整体的施工进度的情况下,祝愿大桥明年能顺利通车。

  【字幕】天津

  【解说】同刘士林一样,在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京沪高铁项目总工程师张涵新春佳节同样忙碌在办公桌前。

  【同期】京沪高速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总工程师 张涵:
  从京沪开工到现在,所有参与京沪(高铁)设计的设计者,应该也大概有300多人,我感觉可能一年里边,除了过年休几天,就是平时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包括晚上。现在我们院有些单位就是不是京沪项目的,因为都比较紧张嘛,礼拜六是属于正常上班,礼拜日是加班,但是对于京沪来讲,就没有礼拜六、礼拜日。

  【解说】京沪高速铁路,总长1318公里,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3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4省。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缩短到5小时以内。作为它的总体设计单位,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承担着提供工程施工图、进行设计协调、搞好投资控制等各项使命,而张涵便是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同期】京沪高速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总工程师 张涵:
  那么现在都到了逐步有成果,要收获的时候了,那这个时候就要总结,我们设计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怎么处理的,那就要总结。那我们现在京沪线遇到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考虑到我们其它项目上不能再出现了,起码是我们设计遇到的问题,那靠什么,就靠总结,你必须总结出来,把这个拿出来,拿出来以后和其他人去分享。

  【解说】从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开工以来,为了保证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按期顺利进行,张涵与其他设计者已经连续3年没有享受过完整的新春佳节。

  【同期】京沪高速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总工程师 张涵:
  (全线)每一块板是6米5,你可以想它这个一共有多少块,每块板的数据都不一样,每块板的数据你都需要计算,都需要输入,输入完以后,你还要反复地去复核,你必须要保证每块板的输入数据都是正确的,因为保证不了一个数据错,整个板就废了。你的错误到施工现场才发现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到铺轨。

  【解说】3年来,从京沪高铁各项数据的勘测到科研命题的攻关,甚至每一块材料的测量录入,张涵与技术人员不停奔波在一线。如今,京沪高铁距离面世越来越近,这令张涵格外兴奋。目前,张涵与同事在思考总结3年来广大设计工作者的经验,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研发成果,将被载入中国铁路发展史册。

  【演播室主持人】追求超高效率的青岛港工人;无私奉献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还有那些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的建设者们,正是这些劳动者的默默奉献创造并引领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他们忙碌的身影不仅定格在我们的镜头中,更是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好的,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片尾人名字幕:制片人:郭维莹统筹:吴建青执行制片人:张宋红责任编辑:赵晓燕编辑:赛 娜电子编辑:赵龙兵记者:曾健、张志龙、车振冬(实习)资料:夏青柳 莫小青主持人:董千齐播音:董千齐音响:王骁 田里视频技术:王剑英灯光:沙锋摄像:王越系统技术:贺新化妆:李水仙播出:余福卿技术统筹:方浩 郝剡技术总监:张大圣技术监制:王宏达 汪小维监制:何晓彤总监制:张浩 陆小华出品人:吴锦才新华社出品(完)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22:49:2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