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62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子弹飞 总局终于看懂了,让子弹飞要被禁播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7:1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让子弹飞》的开篇与结尾都采用了李叔同的《送别》,但开篇跟结尾的意境我想是完全不同的,开篇送别谁呢?我想这就是姜文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高山流水,知交难觅。送给曾经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经一起为了中国电影事业添砖加瓦的朋友们。可能送给张艺谋,老谋子曾经有《活着》有《红高粱》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可能送给陈凯歌,那个被馒头撂倒后留下后遗症,至今依旧无法坚挺的倒霉蛋。倒霉蛋有《黄土地》有《霸王别姬》有《风月》有《荆轲刺秦王》那着真正意义上,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我想这就是他们曾经共同的电影梦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孩子们了解过去。而今很可怜的只剩下姜文孤单单的一个人为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事业顽强的奋斗着。。。高山流水,知交难觅。
  
  
  
  套用黄四郎的话,他说张麻子绝非是一般的县令。而张麻子也绝非是一般的麻匪。张麻子在后面对马德帮说其实我本来叫张牧之是跟随松坡将军南征北战的手枪队对长,属于正规军,虽有抱负终落草为寇。多么巧妙的隐喻。一个大将之才将灵魂禁锢在一个匪类的躯壳里。《让子弹飞》是一部姜文的自传电影。那么姜文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是自己。张麻子与马德帮的对话中,我们便可以读出姜文内心有多么的无奈。张牧之何许人也?我想是姜文自比袁牧之(中国早期著名导演,代表作有堪称中国电影经典之作的《马路天使》),同时也是对老一辈大导演袁牧之的致敬。我也是一个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正规导演,导演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真实的传达给每一个观众。但电影中国电影审核制度让我彻底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只能像个土匪一样的躲躲藏藏,很可悲,我最大的敌人竟然是培养我的中国电影体制,我只能挖空心思的先骗过审核,然后再将思想用一种晦涩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而又有多少人可以懂我?
  
  
  
  恶霸黄四郎所指得就是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也不需要那么客气了,黄四郎,黄屎狼,也可能是黄鼠螂,反正跟臭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鸿门宴上的又高又硬应该是指审核制度像茅坑里的石头那样又臭又硬。很可惜,我只看过一遍,记得不多,不然许多台词将会变得更加意义非凡。。。
  
  
  
  葛优所饰演的马德帮所指的是商业电影。所以马德帮的形象可以说是没心没肺,他的脑海里只有钱。他趋炎附势,对黄屎螂卑躬屈膝。只要有钱,什么都变得不重要了,老婆死了也没关系,欺压黎民百姓也不在乎。所以最终他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归属。死在金钱堆积的坟墓里。马德帮的死更像是姜文对中国电影前景发出的叹息,中国电影终将在商业里走向灭亡,中国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而姜文在电影里的符号是艺术电影。从他与小六(其实小六代表着他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关于莫扎特的对话中,他就一直在暗示自己喜欢艺术,崇尚艺术。同时也在感叹在中国艺术并没有肥沃的土地,所以他对小六说以后要送小六去留洋,因为那里有更肥沃的土地,更适合艺术的生根发芽。2000年5月21日,《《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2年日本“每日电影奖”评奖中摘取最佳外语片大奖。而在国内禁遭到了禁播,对姜文而言这是多么痛苦,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就这样《鬼子来了》变成了一部园内开花园外香的电影。
  
  
  在用符号替代以后,电影里的台词变得更加妙趣横生,葛优跟姜文之间的对白也变得更加嘲讽,寓意深刻。更像是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对谈。
  
  
  
  我只看过一遍电影,所以记得可能不是很清楚。截取一部分我记得的,抒发一下姜文心里真正想说的。
  
  
  
  姜文:“拍电影怎样才能挣到钱。”
  葛优:“巴结电影审查制度喽,他让我们拍什么我们就拍什么。我们先从他那边骗到钱。然后拍好后再从观众的手里骗钱,等把观众的钱骗到手以后。再跟中国电影三七分账。”
  姜文:“那我们当导演的不是像乞丐一样,要跪着才能拍电影了?”
  葛优:“拍电影本来就跟乞丐差不多,想要挣到钱的话只能跪着。”
  姜文把官符往桌上一砸:“我有艺术涵养。”
  葛优笑了:“别开玩笑了,艺术又不能当饭吃。”
  姜文于是有把手枪一扔:“我有才华。”
  葛优笑得更欢了:“别迷糊了,才华顶个屁用啊,你玩不过他们的,想吃饭你就只能跪着。”
  姜文:“我就不信了,我一定要站着然后把钱挣了。”
  
  
  葛优:“不挣穷人的钱,那你要挣谁的钱?”
  姜文:“哪个最有权有势,那个最恶。我就要挣他的钱,这里表明了姜文和电影审核制度对抗的决心。”
  
  
  葛优:“鸿门宴啊,去不得。去了黄屎螂又会把你的电影禁播了”
  姜文:“鸿门宴是谁设的?”
  葛优:“项羽啊。”
  姜文:“最后谁赢了?”
  葛优:“刘邦啊。”
  在这里姜文自比刘邦,把审核制度比作项羽。他坚信自己能够又一次的骗过审核。
  
  
  “美女不要,钱也不要,你到底要什么呀?”
  作为一个麻匪,匪类是中国电影制度给姜文冠名的。姜文自己从来都没有承认自己是匪类。在他饰演的麻匪身上也找不到匪气。有的也只是将气。麻匪是姜文对自己的自嘲,你让我做匪就匪吧。但我偏不做匪应该做的事,我拍电影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传递我的思想。钱对我来说不重要,我不要挣黎民百姓的钱。我抢投资方的钱,我抢中国电影的钱。所以后面有了一幕麻匪给百姓送钱,黄屎螂抢钱的一幕。暗讽中国电影制度中国商业电影才是真正的匪类。。。
  --------------------
  接着说,我开始的时候说《让子弹飞》是一部姜文的自传电影。那么很简单的可以把《让子弹飞》划分为四个区块,代表姜文导演的四部作品。
  
  电影的开篇,正当葛优他们吃着火锅,唱着歌,沉浸在欢乐的气氛里时。姜文率领兄弟们一拥而上,势如破竹,从劫火车到鹅城上任都可以说是干净利落,一帆风顺。正像姜文九四年拍得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让姜文一炮而红,震惊世界赢得了荣誉,赢得了光环。从此世界影坛多了一个叫姜文的中国导演,中国又诞生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新锐导演。这一段给人的感觉有如行云流水一般节奏非常的轻松流畅欢愉。。。
  
  从姜文上任,跟黄屎螂斗争开始。电影步入了全篇中最为沉重的一段。刘嘉玲死了,小六死了。是不是觉得小六死的很冤,《鬼子来了》也死的很冤。刚才有提到过小六实际代表着姜文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成功后历经了六年时间打造的一部惊世之作《鬼子来了》。之所以张默叫小六,我想是因为《鬼子来了》是姜文六年的苦心之作,毫无疑问这也是姜文现有的作品中最好的作品,可能也是姜文注入最多心血的一部电影,从姜文把小六称呼为儿子中便可以知道姜文对《鬼子来了》的重视,但这儿子也让姜文遭受了最大的打击。因为有辱母亲漂亮的脸蛋而被禁播,更可怕的是姜文也因此禁导,一个导演被剥夺了导片的权利,就像一个医生没有手术刀,一个铁匠被没收了锤子。而《鬼子来了》却让姜文在国外各个电影节上大放异彩。非常讽刺,在国内禁止了导筒,在国外却奠定了大师的基础。什么是鳄鱼的眼泪,就是人们一边告诉你,你的这部电影拍得真好,必定是部经典之作。但非常的遗憾,他不能上映。《鬼子来了》的禁播也是姜文与中国电影审核制度斗争的导火索,对着那个手势作成的墓碑,姜文狠下决心的说:“小六,我会为你报仇的。。。
  
  经过七年的卧薪尝胆,姜文推出了自己的第三部经典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一剧最大程度的表现了姜文的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姜文对电影审核制度的愤慨。《太阳照常升起》可以说姜文与电影审核制度的较真之作。你们越不让我拍,我就越要拍。于是姜文煞费苦心,刻意的将自己对那个年代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晦涩的包裹起来。跟电影审核制度的斗争中终于姜文赢了,姜文用自己的才华骗过了电影审核制度。但可惜的是,姜文的电影输了,因为他不仅仅骗过了电影审核制度,同时也让观众坠入深深的迷雾之中,由于包裹的太深,晦涩难懂也成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标签。在电影《让子弹飞》中老二邵兵的符号便是《太阳照常升起》,老二代表了姜文的第二部因为电影审核制度牺牲的电影。邵兵的死亡也预示着第三部分的结束。而葛优的死则代表了商业部分的结束。接下来是什么呢?接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姜文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始。。。
  --------------------
  电影在进入第四阶段的时候开始变得癫狂,癫狂的姜文,带着对电影审查制度的怒火彻底的爆发了。姜文仿佛在告诉每一个观众,你们看到了吗?我回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姜文。从那个时代里走出来的姜文。横幅,标语,呐喊都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姜文用电影的结尾再次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总会有很多人说姜文媚日情节,一个思想如此狭隘的人又怎么能真正的读懂姜文。性格这东西就跟音乐,电影一样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一个人有缺点应该去改正,而不是去掩盖。影片的结尾又一次传达了姜文曾在《鬼子来了》里所要表达的思想。姜文把金钱铺满整条大街,却没有人敢去抢。而当黑夜过后,地面像被一场大雨冲刷过一般一尘不染。老百姓想要得到金钱,却又不敢拿,因为怕。当黄屎螂的马车跑过大街,白银如雨点般的又回到了黄屎螂的腰包里去了。因为怕,我们不敢去争取,不敢去想象,想象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二次姜文给予的枪,他把枪铺满了整条大街。枪在这里象征着力量。同样老百姓只能在黑夜偷偷的去拿。第二天黄四郎开马车来收枪被张麻子把马打死。可是当张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去进攻黄屎螂时,百姓手中尽管有枪,却没人响应,他们依旧选择明哲保身的静观其变。而这不就是姜文《鬼子来了》里面的中国人吗?胆小,懦弱,充满了奴性。当姜文把黄屎螂替身的头颅在广场上砍下来的时候,老百姓才被真正的赋予了人性。这就是姜文一直所要表达的历史的悲哀,人性的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而在这里,姜文真正渴望的是,他很清楚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对抗中国的电影审核制度的。他渴望人民群众的帮助,渴望老百姓的力量,在姜文的思维里,人民才是社会真正的主人。只要每个人都能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想要的,为那些不公平的制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绵薄之力也好。我们足以摧毁一座又一座的开平碉楼。我们才能得到最好的,自己真正想要的。做为观众,做为一个影迷,我们希望每一部经典都能呈现在荧幕之上。
  
  开开眼吧,电影审查制度,你究竟要睡到什么时候,难道你看不到吗?其实我们一直都拥有着世界级的导演。给他们一个创作的空间吧。中国电影不能永远都带着一张虚伪浮华的面具。。。
  
  尾声
  
  很多人都一直在问,姜文的结尾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斗争结束,弟兄们却抛下了大哥,只剩下姜文一个人。。。?
  
  
  
  《让子弹飞》的成功代表姜文赢了,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失利后,他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翻身战。他用自己的才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让电影制度见鬼去吧。《让子弹飞》是姜文对中国电影审核的戏谑之作,嘲讽之作。。。一个将才无奈的把灵魂禁锢在一个麻匪的躯壳里,堂堂正正的站着数钱的同时还堂堂正正的给中国电影制度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姜文赢了,是姜文赢了。但又赢了什么呢?在又臭又硬的电影审核制度面前,姜文永远都只是一个弱者。。。他不可能永远都赢,他不可能永远的把才华挥霍在与审核制度的斗争上,他也不可能永远活在阴霾的创作空间里与中国电影制度勾心斗角,期待太阳一次又一次的照常升起。。。
  
  
  
  尽管在姜文心里可能得到了某种宣泄,而事实上姜文却变的更加的空虚,对未来更加的茫然无措,“前面是哪方,谁伴我闯荡。”一种渗入骨髓的寂寞。本来英雄与美人的结局应该顺理成章,而周韵却跟着他的弟兄走了。。。又是一个如此无奈的隐喻。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日本人小田曾把女人比作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之一。而在《让子弹飞》里,周韵应该代表着姜文内心深处最为美好的东西,艺术。姜文在电影中每一次看周韵的眼神都充满了爱意。商业的成功或者也预示着与艺术的渐行渐远。。。
  
  
  
  《送别》再一次被唱响,送给谁呢?送给姜文自己,送给过去,送给迷茫的未来,明天将要去向何方,艺术又将归向何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英雄是寂寞的,姜文是寂寞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7:16:57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 22:00:50 | 只看该作者
]《让子弹飞》解构与观感
文章提交者:雨廷 加帖在 猫眼看人



    2010年的最后一晚以观看这部影片终结,令人感到别有意义。

《让子弹飞》使我对中国文艺界燃起了信心,中国文艺界有爷们,但能鲜明的象征“中国有爷们”的大众文艺作品前所未有。姜文,及其创作团队,是纯爷们!

《让子弹飞》实现了两项挑战,一是精辟、准确且全面的概括了中国社会生态。全片首尾马拉火车的荒唐图景,精确定义了当代国体的本质,披着现代化外衣而内核如百年前濒临倾覆的封建王朝几无分别;二是为如何突围复杂的国家现实指出了方向与方式。整部影片都在强烈的表达,故事主线只是思想信息的工具。周润发、葛优、姜文等明星精彩绝伦的演技,以及摄影、剪辑等电影技术炉火纯青的发挥也只能落为影片的陪衬。这曾经只能在好莱坞经典文艺片中才可领略到的尊贵品质,很欣慰,在自己同胞的作品中惊喜的收获了。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艺术永远需要其形式中包藏的人文精神的内核来充盈,才丰满和壮美。反之,不过都是矫揉造作的文化末技而已。

本片对白精雕细琢,句句紧扣,意味深长。细细品来,可清晰解读作品想要输出的进步的价值观和刻意解构的中国之现实。

汤师爷代表中国当代官员的主体形象,“骗子”已成为对他们精神本质最为贴切的代称,他们是“装糊涂”的高手,以出卖良心和自尊的方式求生,钱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恶劣前任的税收已征至“九年以后”,他要接着施政,无可选择,必须更加恶劣。他们也是人,正常的人,但“张麻子”诉说完自己的身事之后,对汤师爷的风流艳史拒绝倾听,因为骗子连情感也已难辨真假。他唯一想说真话的时候是垂死之时,发自肺腑的真话是“千万别回鹅城,你弄不过他们,带着银子走吧。”这是对官场规则之险恶的痛彻体会,“带着银子走”是他们相互传授的最明智的执政追求。

黄四郎代表控制中国一切核心资源的权贵集团。他主宰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制造了“跪下才能挣到钱、要饭吃”的游戏规则;造就了想证明“吃了一碗?还是两碗?”这样简单的是非也要以命相抵的司法环境;当“一碗凉粉”的事实真相摆在眼前,围观者也会吓得四散而逃的社会伦理。他们的斗争手段毫无任何道义,甚至对待“自己人”也一样,他们掌握着大到畸形的喇叭,善于粉饰自己,要挟汤师爷所代表的官员骨干们替他们鼓吹,让那些和官员模板不再相像的“变质”的成员去枪林弹雨中当炮灰,关键时刻再突放冷枪。他们大施淫威的本钱是炫耀在黄四郎手中那颗金灿灿威武的地雷,那第一颗炸响于辛亥革命摧毁了一代□□,有着光辉前身的地雷,却已然调头瞄准,成为复辟的新一代□□的守卫力量。

张麻子代表中国一股顽强而有力的民主派骨干。他们不给谁下跪,也不鼓励别人给他下跪。他们或许是从懵懂中觉醒的,或许一如既往,只是从前被黄四郎们依照官员干部样本拽进队伍。总之,他们是官场成员,却暗藏着一套自己的语言,他们不仅夺取了一定工具,具备了与之斗争的能力,而且熟悉黄四郎们惯用的伎俩,保全黄四郎刀下的每一个无辜生命,不逼黄四郎动用手中的地雷。他们在舆论大势被动之下与黄四郎惊险博弈,为百姓争夺和截取利益。

本片高潮是张麻子与黄四郎在鹅城大街上“决战”。民谣在唱:“谁人都想斩黄郎,拐卖壮丁贩烟土,杀了五任好县长,一成白银送百姓,九成真金黄家藏。”张麻子们将劫来的“一成义银”分给百姓后,被黄四郎收走,标语上的九被百姓沉重的改写成带血的“十”;张麻子们又在街头布下满地的枪支,怯弱的百姓不敢露头,又被黄四郎遍收。这晦涩难懂又隐喻强烈的超现实剧情,让人隐约窥见了股市、油价、银行利率、个人所得税、医保社保等经济语词背后的政治风云。张麻子们声称“你发枪是发给他们怒”,又仿佛臭到了反腐、民生、政改、人权、法治等政治语词背后的舆论管控的硝烟。

儒教和党性教化的百姓,丢不掉下跪臣服的奴性,宁可苟且也不敢出头,愤怒、期盼却不敢伸出援手。张麻子们只好冒上更大的风险,付上更多的耐心来鼓动,只有全民觉醒并行动起来才是唯一能避免流血,降低牺牲的最和平的民 主行 动。每个人射出一颗子弹,也可以让坚固的大门千疮百孔,最后不堪一击,每个人都可以发出一枚子弹,每个人就是一枚子弹,让子弹飞,就是本片指向的出路与号召。

作为娱乐界明星,拥有大众文化号召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资源和权力。拥有权力就理应担当社会责任,这也是全世界任何国度的共同规则,不愿担当或滥用文化号召力的公众人物,除了一般会被主流道德观作为终极裁判淘汰出局外,在个人的人生轨道上也不会逃脱生命哲学的临终审讯。在中国,担当权力所对应之责任者太少,能独善其身更显可贵。姜文在片中面对老六的灵位,陈述了他的追求:“我知道我为什么当初上山当土匪了,就是我和这帮东西玩不起。现在为了你,我必须玩得起,还得玩得赢。”他要站着,还要把钱挣了。不到十几天4亿票房,他的确赢了,站着。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 22:03:17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片头还是片尾,都是“吃着火锅坐火车”,这样的“巧合”可能需要更多挖掘。我想可以这样解读:暴力革命之后,体制依然是原来的体制,可是天下依然是老爷们的天下,老爷虽然换了可天下没变。这就是张麻子最后面露悲哀的原因吧

解构也是一种创作,影评也是一种作品。


电影是公众艺术,观众有权对电影做出自己的理解,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娱乐和严肃,随便,这是集体的2次创作,叫嚣娱乐归娱乐的,没人拦着你们丫自娱自乐吧?没严肃可解读的你们骂低俗,好容易不低俗点你们丫又叫嚣太复杂,去政治化,你们也配说这个词?在这疙瘩你们能离开政治哪怕一分钟么?这片子拿到日韩去,保证没那么多严肃的解读,是现实提供了联想的背景和条件,如之奈何?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99747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 22:05:48 | 只看该作者
姜文肯定是要表达一些东西,至于什么含义,肯定仁智各见。



要表达一些东西,但不好明说,只能模糊化、荒诞化,

这种情况只会运用在砖制形势下对暴政的鞭挞。



楼上不少朋友放弃解读,予以不屑,纯娱乐看之,

这种态度本身消极、娱乐、不合逻辑。

姜文不停的呐喊,就是没有那些屁民跟着他,最后好不容易聚集了一点人气,正式上场那些屁民最后又放弃跟随了,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还是不起作用,最后姜文只有使出背水一招,以假当真,重新鼓起了人气,逼迫黄势力就范。非常有看点。

我也转一篇


让子弹飞,是什么意思?说全了,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如何理解?我已经开枪了,你什么都没有看到,不要着急,让子弹再飞一会,你就会看到结果。给我时间。

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是子弹,电影的上映,就代表了姜文已经开枪了,也许只是第一枪,也许还有第二第三枪。他想要击中什么?他想要什么结果?现在你们看不明白,不要着急,就让子弹飞吧。

事实上,这部电影中鲜明的对现实的影射,是任何一个对现实有所了解的人都很容易观察到的。

  最直接的最明显的就是,县长买官,上任后再玩命捞钱。县长想的只是和当地恶霸同流合污,欺压百姓,然后分赃而已。而故事就是从这个买官的县长开始的。

  而故事的发生地,为什么叫鹅城呢?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县城,不过象征的正是我们的祖国啊。我们的版图是什么样子呢?是啊,我们常说它是一只雄鸡,不过,我想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威风。与其说是雄鸡,不如说是肥大呆滞的一头蠢鹅吧。我们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鹅城之中。

  在这鹅城中,有县长,有恶霸,还有无数浑浑噩噩的百姓。而县长,恶霸,这些有钱人靠什么发家呢?他们靠洗劫老百姓的财富发家。他们把老百姓当做廉价劳动力,贩卖到美国,挣得美元供自己挥霍。不由的让人联想到我国高企的外汇储备,两房和美国债券的巨额亏损,已经无以为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这时,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在电影中有着无比强大实力和对穷苦大众慈悲的恻隐之心的亦雄亦匪的救世主式的人物,也就是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来到了这里。彻底打破的鹅城往日的“和谐”。

  他感到奇怪,为什么我要赚钱,不去富人身上赚,却要在穷人身上赚?师爷告诉他,现实就是这样的,依靠着的乡绅,富豪的支持,他这个县长才有油水捞,他所能欺负的也只有老百姓而已,否则,他的位子也就不保了。师爷告诉他,县长从来是没有胆量去剿匪的,不过却很有胆量以剿匪的名义来收钱。正如,从来没有胆量去降房价却有胆量以将房价的名义来收税,从来没有胆量去抓贼,却有胆量以维护治安的名义去扫黄,从来没有胆量去挑战美国,却有胆量以美国的量化宽松来解释国内的通货膨胀。

  不信邪的张麻子不想这样。师爷告诉他,要想赚钱,必须跪着。可是他想站着把钱赚了。这其实是姜文的内心独白。姜文的电影多次被内地禁映,因为他喜欢挑战权威,喜欢叫板,可能有人告诉他,想赚钱,你就要认怂,就要妥协,就要装孙子,就要主旋律,可是他在这里告诉所有人,我不跪着,我要站着把钱赚了。

  如何站着,也即是有尊严的,把钱赚了,也即是维护自己的权益,电影告诉我们,枪和醒木,就是有实力对抗,有合法的身份和地位。

  接着,姜文说,我要给所有人公平,有名无实的冤鼓,不能只是一个摆设,要让大家来鸣冤,要给大家主持公道。这就好像上访制度一般,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却没有人有机会通过它来洗刷冤屈。

  老百姓看到张麻子的铁面无私,一起给他下跪。张麻子骂到,早他妈没有皇帝了,没有人值得你们下跪,我也不值得!他是想说,不要做奴才,不要给任何人下跪。人应该是平等的。看得出,对国人的无奈。

  张麻子教育六子,有出息不是当官,也不是当匪,不是有钱,也不是有权,而是读书,留洋,学知识,学文化,去了解莫扎特的音乐。这一段,看得出姜文对知识和艺术的向往,对钱和权的鄙视。他希望人们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了解人类已经拥有的文明。去真正陶冶自己的心灵,去追随自己的精神。

  接着,胡万在陷害六子的时候说,县长的儿子,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的钱,这就是不公平,我们要公平,要公平!虽然电影中的六子并没有以权谋私,不过现实中,我们不是恰恰需要吃一碗粉给一碗钱的公平吗?而这看似简单的公平,离我们却最遥远。

  六子被诬陷,倍感冤屈,他的选择是切腹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好像那些被强拆被侵犯的受害人选择自残来抗争一样。

  接下来,张麻子和黄四爷正式展开了较量,张麻子抢来富人的钱,发给穷人,这是一段浪漫主义的畅快淋漓的发泄,打破这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让无耻的剥削者付出代价,让善良的劳动人民得到幸福。不过,也只能在电影中得到短暂的宣泄罢了。

  在最后与黄四爷的决战中,张麻子只有势单力薄的四个人,而黄四爷则有数百之众,实力对比如此悬殊。张麻子向民众发钱,可是第二天民众乖乖把钱交给了黄四爷。张麻子为手下人为何?答曰,怕。张麻子说,怕之中有的是怒。我们要把这怒引出来。我想,这也就是让子弹飞的真实意图所在。它要煽动要挑动的正是观众心中压抑的怒。这怒指向谁?我不必多说。

  于是,第二天,他们不发钱,而发枪。给人民抵抗的力量。不过,人们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四人骑着马在空荡荡的广场上一遍遍呐喊,却没有回音。这里姜文想告诉我们他的孤独和寂寞,颇类似鲁迅所说的呐喊。想唤起民众的觉醒,不过收获的只是凄凉。没有人响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麻木冷漠忍耐受欺,这就是中国人。

  张麻子说,他们只帮助赢了的人。于是他们四个人继续前往黄四爷的堡垒。某种势力的大本营。他们四人势单力薄,形单影孤,面对的是黄四爷家门口的一扇大铁门。严丝合缝,透露出威严和强大,将他们死死挡在门外。

  于是他们想这扇大门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这扇大门象征了什么?也许是现行体制的壁垒,也许只是最令姜文愤怒的审查制度的束缚。总之,它代表了权威,而这时,姜文肆意的向这权威的大门发起进攻,它要在这大门上打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不过,最终却只打上了省略号和问号,是说他感到无奈何无语吗?

  而黄四爷,也即是高层人物,对于他们这种不自量力的进攻却颇有些不屑。显示出某阶层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最终,靠着替身的帮助,他们终于发动了群众,暴怒的人群,降黄四爷的铁门冲的粉碎。人们肆意的宣泄,拿走一切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张麻子问黄四爷,你重要,还是钱重要,黄四爷说我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钱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那还是我重要。张麻子说,没有你,最重要。

  这里姜文想说的是,权重要,还是钱重要。他最终说的是,没有不受监督的,凌驾于人民至上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全片凌乱而随意的向我们暗示了很多东西,影射了很多东西。除去这些,其他时间是姜文的自由发挥。包括展示他的男人风采,不失时机的搞些冷幽默逗大家一笑。抑或用无厘头,色情,暴力,血腥的镜头来尽情宣泄,体会造物主的无所不能。

  

  总之,这部片子是融合姜文的意淫,装逼,抗争,愤怒和呐喊于一体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浪漫主义,而又充满了随意和肆意的作品。

  我的感受就是,姜文想说的东西太多了,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他也有太多的不爽和愤怒了,他也太想唤醒或者说煽动出一些东西了。

  他开枪了,他需要时间,他要让子弹飞。

  

  不过,我始终感到悲观,因为,很多事情,不需要你的煽动和呐喊,你也煽动不出什么东西。你说的这些道理我等有识之士都了然于心,不过,现实就是现实,不会像电影一样如有神助。或许,我们只能等待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无可阻挡的时代大趋势来最终解决解决问题。带我们走出这令人耻辱的历史循环。

  最后,于姜文而言,比起已经彻底沦为靠忽悠观众来骗取票房,江郎才尽却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老不死的陈凯歌,冯小刚和张艺谋之流,他至少还想说些什么,还想表达些什么,还想煽动些什么,这也算难能可贵了吧。



姜文的《让子弹飞》,你看懂了几成?    毋庸置疑,《让子弹飞》是天才导演姜文再次在凛冽寒风中奉献给大家的一桌盼春大餐!那么,在这充满隐喻的盛宴里,你又品出了几道菜的味道呢?是如郭志坚同学品出了“血腥、色情和少儿不宜”呢?还是如影院一位时髦女士在整场哈哈笑过之余,在影片结束时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到底拍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一些大家比较容易看出来的隐喻,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说几个给力的。

    严正声明:以下内容均系转载,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正视听。

  1、马拉火车

    有人从历史的方面来解读这个东西,不是不可以,但姜文从来不是一个这么矫情的人。

  他的每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场景,都有一个理所当然的解读,而这个解读,往往并不需要你去翻历史书才能明白。

  马拉火车的隐喻,就是在暗讽我们当今的制度。虽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经济火车,走在市场经济的铁轨上,可是实际上跟以前的马车并没有本质区别,依然是靠一群无脑的劳动力在前面拉着,暗讽现在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可是经济结构却和真正的西洋火车有着天壤之别。

  一旦子弹打穿了马和车之间的链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恳恳拉车的廉价劳动力,过不了多久火车,就将摔得灰飞烟灭。这是姜文的第一个隐喻,也正是点中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和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2、关于黄四郎

    很多人说姜文把他比喻成韩三平,云云。不是不可以,不过未必每个人都知道韩三平是谁。实际上,姜文的这部电影也不是仅仅拍给文艺圈的那几个人看的,其实从一段黄四郎和张麻子的对话,就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了。

  张麻子:“你觉得对我来说是你重要还是钱重要”就是这一段,张麻子把黄四郎和钱搁在了一起对比,这个答案就很明显了!什么能跟钱搁在一起呢?那就是权。所以黄四郎在电影里象征的就是权力,是通过权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这个隐喻,无非也就是那些与权力直接挂钩的垄断集团和一些以权谋私的guan当然干脆可以说白了就是咱们guojia的权力机构,然后姜文说的话也就不难索解了:“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就是权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绝对的权力这点对我很重要。

  3、明白了黄四郎在影片中的定位,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来说说一开始黄四郎给姜文的那顶帽子。那顶帽子是什么意思?就是邀请你来一个桌子喝酒的意思。这点后来葛优也给姜文解释了,隐喻的就是咱们现在的guanchang现象,比如一个地方官走马上任之后就会有一个当地的权力集团邀请你来喝酒,然后共同刮分百姓,这就是那顶帽子。后来黄四郎对姜文说:“如果我一开始不是找人给你送去那顶帽子,而是自己亲自去接你,后果会有什么不同吗?”“我家里还有一顶好帽子,回头我给你”意思就是:如果我一开始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哥姿态来邀请你入伙,分给你一点钱,而是以一个合伙人的姿态来邀请你入伙,把我这个位子让给你,你会跟我们同流合污么?这是讽刺guanchang里的那些人物眼里只有“帽子”!

  4、然后再来说说跟他们一起去进攻黄家的那几只鹅。

    “大哥没一个人跟来就那群鹅跟着来了”这些个鹅比喻的就是现实中那些盲目喜欢姜文,甚至无脑追随的粉丝们,而实际上这些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是被其他人鱼肉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姜文到底要说什么,但是就会一直跟着来。可事实是,他们根本没有一点用处。姜文用了一个隐喻,讽刺了那些无脑的追星族一把,也是告诉我们大家:想要颠覆权力天平颠覆鹅城,靠一群鹅是没有一点用的。

  5、关于鹅城。

    鹅城,也就是人民任人鱼肉的城市。这个暗指啥大家当然都明白,然后要说的是姜文全片中最精彩的一点隐喻,就是他对权利的理解:从人们三番几次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偷捡,到最后人民发现黄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权力就是施加给人民的畏惧。而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畏惧的也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回到现实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害怕似有若无的最高权力,我们都有一种恐惧,而实际上我们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恐惧的,仅仅就是我们自己的恐惧,而一旦人们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人民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权力那里去拿回自己的东西,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人民的力量的。

  还有后来的那个黄四郎手下看到人民反了,马上转头跟着反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真的要推翻现在的权力,那么那些在维护当前权力的人,比如什么城管呀、警察呀、保安呀之类的,会马上跟我们站到一起。因为他们也是人民,这点跟开头的马拉火车有个呼应,就是说权利这个火车跑的再快,实际上都是马拉的。一旦没有了马,权力只能歇菜。

  6、说说千疮百孔的铁门

    姜文让他的小弟打个叹号那段戏,的确是姜文有点自恋的意思,就跟很多人解读的一样,他在讽刺其他的导演,他把自己比喻成枪,把自己的电影比喻成子弹,不论是子弹打断了马缰,还是子弹射穿了黄四郎家的铁门,包括电影名字——让子弹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他要把这个一直束缚着人民恐惧着人民的锁链铁门打穿掉,让人民奔向自由,得到自己的财产。然后那个叹号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他讽刺一些个小导演也想打穿铁门,可是太直接了,想打个叹号结果就没打好,而他老人家打的是个问号,然后子弹就能从那个问号里面穿出去了!这个问号呼应的,是一开始片头的让子弹飞后面的一会,这点别的网友分析的很到位了:姜文很清楚他的电影里想说的,这些话影响到了权利核心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黄四郎为啥一直要除掉张麻子,因为“霸气外露”!所以是不可能通过审批的,可是他又想挣钱又不想跪下,而他同时又很清楚审电影的那群既得利益者的智商,所以他打的是个问号:让子弹飞一会儿!现在电影已经上映了,那些人后悔也晚了,恰如正在在演折子戏的郭志坚之流!

  7、既然说到审批,就可以再说说一开始小六子自己剖腹那段戏。

    姜文把小六子这个兄弟设计成他自己的儿子,对一个导演来说什么是儿子?电影呗!他用小六子祭奠的,是他自己的“鬼子来了”!因为影响了权利的核心既得利益者,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赐死的理由,就是一碗莫须有的凉粉。后来他在墓前对小六子说的话,都可以理解为他《鬼子来了》被砍之后的反省,他认为太冲动是不行的,直接打叹号也是会死人的,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打穿铁门,要让子弹飞一会儿,马才能挣脱锁链!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啥在鸿门宴上让一群兄弟撤了,实际上也是隐喻。我估计他可能也是为了拍这部戏跟领导喝过酒啥的,鸿门宴应该就是在映射他自己,然后他说:“让你们撤了才能保证我的安全”,意思就是他跟领导面前不能把这些表现出来,才能拍成这部戏,而小六子也就是《鬼子来了》的死,也是给他的教训,他才会明白怎么跟领导打交道...

  8、最后的一幕

    他的几个兄弟跟他一起推翻了权力,然后觉得跟他在一起压力太大,就去上海了。也是坐着马拉的火车去的。这个寓意也很明显了,意思就是姜文这次比以往拍的深了一层,不仅仅是想怎么推翻权力,而且想到了推翻权力之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就是又会有一个权力出现,而这个权力很可能还是以前自己的战友。

  如果说他想表达什么,可能是表达人都不能抗拒权力金钱的诱惑吧,这些足够把麻匪再次变成黄四郎。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都是有内在含义的。比如,周韵用两支枪一支指着自己一支指着他,后来姜文跟她说:“这个样子的你是最好看的”,那是周韵想要加入他们,也就是加入追求自由追求公平的队伍,要加入这一行列,首先要有拿枪的勇气,还要有拿枪指着自己的勇气。后来,周韵穿上了制服,跟着老三去追求权力了,姜文说还是那个时候的你最好看,也是表达了一下他的价值取向。

  还有留音机里莫扎特的那个曲子,应该也有所指!懂音乐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姜文拍这个片子拍了三年,我估计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姜文这个电影拍的很好,的确不愧于中国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一说。

  他这部电影不仅给鹅城的人民发了枪,同时也用这部电影打烂了黄四郎家的门,换句话说:他不仅拍给百姓看,也同时是给郭志坚主子们的一个警告:就是别以为你们的权力是牢不可破的,人民一旦觉醒,你们根本不堪一击。




非常准确的解读,你把导演对这部片子想表达的真实意图准确无误地展现出来了,呵呵
我的解读和楼主基本一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