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后期的写作和编辑中是难以补救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联生活周刊》的深阅读内容,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一直对其的深阅读内容生产模式,挺好奇的。
最近,看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非虚构写作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其中有一讲是《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魏倩的分享——《写人,究竟是在写什么》,介绍了“三联”是如何做深阅读内容的,也算是解答了我的一些好奇。
在《三联生活周刊》内部,分工相对简单,主要分为社会部和文化部,两个部门都会涉足人物写作,但聚焦的人物类型有所不同。
魏倩本科的专业并不是新闻学,因此关于人物特写的理解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
魏倩在《写人,究竟是在写什么》的分享中,介绍了多个具体报道案例的操作过程,当然,也包括总结和反思,对足球运动员张琳艳的采访是其中之一。


相关阅读:
魏倩分享的内容摘录部分如下:
2022年春节期间,足球运动员张琳艳在女足亚洲杯上表现出众,编辑部决定派我去对她进行采访。
3月她刚刚回国不久,在上海参加一个活动,我前往上海,在一家酒店外见到了刚从印度回来的张琳艳。
张琳艳本身话不多,加上经纪人始终在旁,氛围有些拘谨。只有经纪人暂时离开时,张琳艳才稍显轻松。
为了深入了解她,我决定跟随她的行程进行更贴近的采访。我们聊了两小时,谈到她学习足球的经历和与队友的关系。为了争取更多时间接触,我决定与她一起搭乘次日清晨的航班返回绵阳。
第二天一早,虽然乘坐同一班飞机,但我坐在经济舱,而张琳艳坐在公务舱。
登机前我们在候机处相遇,她主动问我坐在哪儿,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关切,也让人感到她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和特殊待遇仍然有些不适应。
飞抵绵阳后,她掏出一只巴宝莉的包和耳机——虽然她没用耳机,但这一举动似乎是在向父母展示大众心目中成功的标志。
下飞机后,我体验了一次明星被接机的壮观场景,作为“家乡的骄傲”,无数球迷涌向了她。
随后的两天,我与她的家人、教练、粉丝以及当地足球俱乐部成员进行了交流,与她母亲展开了一次深入谈话后,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张琳艳的成长环境和背景。
采访期间,我的编辑杨海建议我对张琳艳成长的绵阳做深入的观察和采访,弄清当地浓厚的足球氛围和观赛历史是如何影响了这位女足小将。
编辑陈晓则建议我再去广东的恒大足球学校,从张琳艳的教练和队友那里梳理她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采访一切能找到的相关人。
我前往成都采访了她在恒大时期的两位同学,通过电话补充采访了她青训时期的教练、恒大的教练以及国家队教练。但因疫情原因,我最终放弃了前往恒大足球学校的计划。这成为一个决定性的错误。
后来,陈晓在和我谈起前往恒大足校的意义时,点醒了我:我忽略了张琳艳故事中的核心——她如何在职业生涯中被 “金元足球”的潮流裹挟。即使像她这样才华横溢、勤奋努力的运动员,也依然身处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两位编辑的建议其实互为补充,稿件的重点应是张琳艳如何在时代潮流中找寻自己的位置,而不仅是她的家乡经历。
杨海老师倾向于写江油的足球文化如何塑造了她;陈老师则建议着重描写张琳艳在恒大的成长轨迹,如何成为那个班级中唯一依然踢球的人。
这篇稿件最终完成后,我对开头部分感到满意,但也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对人物背景的更深刻理解。她的家乡或许只是她历史的一部分,却并不代表她的现实。
这次采访中有幸运的时刻。在江油的大巴上,我曾经有机会接触到张琳艳在家乡的社交圈,这让我在抵达江油后不用再费力去寻找其他采访对象。
然而,拿到大量采访资料后,如何筛选出对她最为关键的信息,成了我面临的一大挑战。
最近,我重新审视了那篇报道,发现在后期编辑中,编辑们试图把故事引向金元足球的主题,但由于恒大时期的资料缺乏,时间线从恒大直接跳到了青训,导致内容衔接不够完整。
这让我意识到,在采访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后期的写作和编辑中是难以补救的。
(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非虚构写作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书)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