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冗不绕不散,让标题更有“效率”|青椒训练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徐林生[url=]王小杨评论笔记 [/url]
20250912日  
红网青椒训练营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徐林生
标题,犹如文章门面,重要性不言而喻。众声喧哗时代,时评的标题往往是受众(用户)筛选内容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文章打开率。如果一篇时评标题拖后腿,正文论述再精彩,传播效果也难免要打折扣。
所谓表达效率,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把复杂的事情用简单和清晰的文字,以让人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尽量让人以最短时间最快理解你的观点。
时评标题表达没有效率,总是拖后腿,主要表现在三个字:冗、绕、散,指标题冗长,动辄20个字以上,有的还用三个标点分成三句话,堆砌过多细节及背景信息,读来颇为吃力;,指标题观点不突出,或泛泛而谈,或信息过载、或用语抽象,让人难以快速抓住重点;,指标题未能直击核心论点,或表述绕圈子,或修饰过度,需反复揣摩才能理解表达意图。
换句话说,评论标题往往只有一行,不仅仅完整表达一个观点,还要十分突出核心关键词,抓住受众的眼球。同时也要保持合适的长度:太短则无法把文章的兴奋点包容进来,像《论自由》之类标题提不起读者的兴趣。太长则会让人不知所云。
举个例子,红辣椒评论有一篇评论,标题为《医院规定编外人员到龄不续聘,莫让年龄歧视寒了劳动者的心》(29字),后来编辑改为《不续聘编外人员,医院规定寒人心》(15字),字数上缩短了一半,而表达的意思不变,却更精练有力了。
事实上,与其他类型文章的标题一样,评论标题的表达效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众理解的效率,二是信息传播的确定性,三是信息内容的概括性。在这三方面上的基础上,做到不冗、不绕、不散,评论标题方能有些效率,容易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
回到红网青椒训练营上,在第四期同学上交的初稿中,不少标题存在冗、绕、散问题。比如,某同学评论老人散步故意肘击训练学生话题时,初拟标题为《老人肘击跑步学生?是什么给了大爷随意出手的底气?》稿件思路清晰,写得不错,但标题冗长,除去标点有22个字。后经老师指导,将标题改为《老人肘击训练学生,大爷戾气何来?》,表达简洁而精炼。
又如,某同学评论某女子学院新开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关注话题时,初拟标题是《带娃专家在培养,社会认知也得跟上》。文章完成较好,但标题显得,表达什么以及有啥问题,一时不好理解,甚至有些读不太通。后经老师指导,将标题改为《开设带娃专业,并非浪费人才》,表达准确且精当很多了。
再如,某同学就某县小学教师富余不再续聘非编老师话题撰写评论,初拟标题是《XX县的不续聘懒政成本谁来买单?》。文章思路清晰、逻辑自洽。但标题太不续聘”“懒政”“成本等词语让人容易找不着。后经老师指导,将标题改为《小学教师富余,一刀切不续聘并非最优解》,表达清晰而聚焦。
上述稿件经修改后,均被红网刊发。其中,《小学教师富余,一刀切不续聘并非最优解》还登上今日头条热搜榜,阅读量接近100万。假如原稿标题不修改,即使文章被刊发,也不可能获得如此传播效果。
如何避免时评标题的表达效率低,而不拖后腿?对写作者而言,急不得也拖不得。除平时应注重提升语言归纳能力外,还需对选题作深入研究分析,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准确抓住问题核心,然后用短、精、准标尺衡量,提炼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

来源:王小杨评论笔记
编辑:梅镕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