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媒体又该生产什么样的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朱建华[url=]长江朱建华 [/url]
20250911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是由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和好记者讲好故事引发的思考。
今天,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910日,中国记协网发布《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参选材料电子表格》,引发了一些关注。
根据中国记协网介绍:经中宣部批准,为表彰新闻工作者的突出贡献,推动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励新闻工作者自觉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中国记协正在组织开展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宣传选树活动。
其实,不少地方已经启动了推选工作。我查了一下,有的地方和媒体已对人选进行了公示。
从中国记协网公布的信息看,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参选人员分为五大类:文章高手、节目大家、外宣能人、全媒尖兵、综合业务。
前四类其实都好理解,不知道综合业务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校对、美编、技术、运营、经营甚至在多个方面都不错的,都算综合业务?
文章高手,最近提得也比较多。
比如,去年,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一行赴上海报业集团调研,座谈会的主题就是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
在今年的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宣部副部长莫高义提出,要培养一批文章高手。
该怎么理解文章高手?
感觉这对地方媒体是有一定门槛的,尤其是对地市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央媒体在这块应该有优势,能拿出任仲平”“钟华论这样重磅雄文的,估计都是文章高手了。
节目大家可能侧重广播电视领域的同行;外宣能人侧重做国际传播的同行;全媒尖兵涉及的面很广,从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到县级融媒体都可以参与,估计参与的人会比较多,竞争也会很激烈。
中国记协网公布的这次推选两个表格,一个是参选人员推荐表,一个是代表作登记表,里面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推荐表有一栏是主要参与媒体账号或个人账号名称及粉丝量,这要用数据说话了。个人账号的数据也被认可,这有助于媒体推行工作室和打造个人IP,全国媒体同行中已有多位个人大V出现了。
代表作登记表中有一栏要填作品传播数据,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必然,传播效果如何要用数据说话。
11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对这次推选作了更为详尽的介绍:推选共10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就是说一共就10人,不是每个类别10人啊,那真是优中选优了;年龄在45周岁以下;推荐有3种方式,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但都要公示;推荐报送截止日期为2025922日(星期一)15时。
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的评选,也意味着全国新闻界在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之外,又多了一个奖项。
长江韬奋奖评的是优秀新闻工作者,两年评一次,每次评20人,竞争很激烈;中国新闻奖评的是优秀新闻作品,每年评一次,获奖总数不超过380件。

回顾历史,此前全国层面也有类似的对新闻工作者的表彰。
比如,1984年新中国首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表彰了302名优秀新闻工作者。
中国记协后来还举办过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表彰,1995年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每次100人左右,前后搞了几届,最后一次是2004年。
另外,个别优秀媒体人被中国记协单独授予或追授过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看了这次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信息,尤其是五大分类,我在想,这是不是就代表了目前媒体人才的五大类型?
虽然未必全面、科学,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确实就是这样。各位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算哪个类型呢?
媒体又该生产什么样的内容?这是由好记者讲好故事引发的思考。
各地前不久都举办了省级层面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湖北省记协公示的演讲内容被分成了五大类:主题宣传、典型宣传、融合报道、国际报道、舆论监督。
去年,全国层面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演讲内容分成了八大类: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经济报道、融合报道、舆论监督、热点引导、国际报道、综合报道。
这个分类也是值得关注的,与中国新闻奖的20个奖项相比,更为简洁和直观,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囊括了媒体当下内容生产的几个大的方向。
也有同行问,评论理论的人员、内容应该放在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和好记者讲好故事中哪类呢,文章高手、融媒尖兵还是主题宣传、融合报道、热点引导?似乎都可以但又不是那么贴切。
现在还有个三好新闻,分类更为简单直接:好报道、好评论、好融合。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而采写制作的内容,属于上述哪一类呢?在不在评价体系里面呢?
来源: 长江朱建华
编辑:梅镕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