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江:“黑画事件”与唐平铸结局之外——文革初打散人民日报编委外一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7:58: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依照时间顺序,这篇文稿要迟至很久以后才和读者见面,有些读者会感到等不及了,而且会将前后的生活轨迹隔断。好在叙述至此,这位画家的生活河流已经淌过许多曲折,慢慢宽阔平缓起来。那就一口气写出来吧。
“黑画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情节曾有反复,荒唐一再出现。就连与此事件毫无关联的吴冷西也在1966年6月16日的全社大会检讨中,也写到他对“黑画”的态度,令人啼笑皆非:
         
6月11日报纸出现了反革命的画,工作组和同志们以及许多读者的严厉批评,对我的委屈、埋怨情绪是沉重的一击,使我惊醒过来,沉痛地感到我长期的错误对报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罪恶深重。
         (引自1966年6月16日吴冷西检查书)
  
与吴冷西检查形成对照的,倒是被短暂打倒两个月又在1967年2月底复出的唐平铸。被无端折磨一段时间之后,极可能对“黑画事件”有了新的认识。他重返报社领导岗位,为李锦德“平反”的事情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出人意料地有了“阶段性成果”。
         
   1.人民日报“临工委”一纸公函认错   
         
1967年8月底,“人民日报社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临工委”)出具一纸公函: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八厂军事管制委员会:
六一八厂无产阶级革命派三红造反总部: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报社根据当时部分读者的反映,把发表在本报6月11日六版上的速写画(题《坚决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作者李锦德)的问题说成是“611反革命事件”是错误的。为澄清事实,我们提出如下三点看法:
一,这组画,作者原画为四幅,它表达了广大革命职工愤怒声讨邓拓黑帮这一主题。
二,发表时,因版面所限,删改为两幅,并将其中一幅小标题有所改动,所以在一些读者中产生了种种意见和误解。这一事件应由本报编辑部承担全部责任,而不在作者。
三,作者李锦德同志因此遭到政治迫害,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所致,应该平反。报社谨向李锦德同志致以慰问。
人民日报社临时工作委员会
      1967年9月16日(章)
         
根据这函公文,“黑画”闹出笑话,突破了人的正常思维,李锦德应该“翻身”了。驻厂工作队顺水推舟,承认对李锦德批斗、关押(四同),戴反革命帽子是错误的,赔礼道歉,解除监督,恢复原来的工作。但最后结论还要待上级单位决定后才能定案。   
李锦德的境地确实改善了,他恢复自由,眼看就要解脱了。
         
2“抓五一六”大潮突起,“平反”付之东流         
哪里晓得就在这时,批判“二月逆流”的大潮翻卷起来,各级“工作组”被纷纷指责为犯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先是从各个学校,接着从所有派驻的地方一个个撤销离去。永定机械厂工作队也在其中,他们即将离开时做出的决定都不算数了。
形势翻覆,1967年9月8日,姚文元在《人民日报》上用3个整版篇幅发表了《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第一次公开提出,要批判反革命组织“五一六”。由此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清查五一六运动”,这是又一大案,牵连甚广,冤狱丛生。
   
   1967年9月8日《人民日报》上姚文元的文章,第一次提出“清查五一六”
         
“清查五一六”中,永定机械厂为“黑画事件”平反而努力的郜韵徵(还有其他人),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她的罪名还有一项,就是“为反革命分子李锦德翻案”。郜韵徵被关押半年之久,此后调离工厂没有了音讯(要到文革后才知道去向)。
再过了些日子,人民日报这边又是一场风云突变,1968年9月17日,唐平铸再次被打倒了,而且由“第二办公室”专案。这回的事态严重得多,使他身陷囹圄。在他主持下完成的人民日报“临工委”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力。唐平铸要到“文革”之后才获得平反,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一个反复又一个反复,将李锦德的“平反”付诸东流。1967年秋后,他又被“专政”起来,原有罪名重新加在他头上,继续接受“群众监督劳动”,继续干清扫、搬运的重体力劳动,继续接受批判。
结果,1970年庐山会议一开,陈伯达倒台了,但是李锦德的无稽之案还是没有翻过来。这里的逻辑只能是,只要文革没有结束,李锦德要想“平反”就只能是一个人的奢望。他要在漫长的“十年浩劫”中苦苦煎熬,要到“十年期满”。细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鲁迅(油画)  李锦德  绘
              
李锦德油画《绿水悠悠故乡情》,为鲁迅笔下的“鲁镇”所绘
         
  3. 阴霾过去以后的日子
         
好在李锦德还年轻,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坚持对美术的热爱。
时光终于来到1976年10月,毛泽东去世不到一个月,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倒台,他们进了监狱。不久李锦德获得平反,恢复自由。1978年,他的母亲也获得平反回到北京,结束了历经12年的磨难。
他将与“黑画”事件有关的文献收捡起来,放到一起,不想再度看到。一个时代过去了。   
李金德保存的人民日报《稿件采用通知》,说明了他与人民日报一段历史的开端。那个时候,是以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作为鼓励,类似稿酬的。   
         
李锦德重拾画笔。
1979年,李锦德调入《兵器知识》杂志社任美术编辑,后任副主编。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始终是一位职业美术工作者。
他的素描《公车上书》,被大型历史文献影片《辛亥风云》和大型影片《世纪行》选用。年画《周总理和人民在一起》参加了北京市美展。科普宣传画《巡航导弹》,参加了首届全国科普美展。他还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连环画三等奖。
他先后出版和发表连环画10余套册,报刊书籍插图千余件。
笔者在撰写人民日报的历史文稿过程中和李锦德先生取得了联系,今年再度联系,以求对所谓“黑画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黑画事件”是文革中一段给众多人带来痛苦的“黑色幽默”,在那个荒唐岁月,如此极端思维和“子虚乌有”的事情并非只此一例。
2024年,84岁的李锦德先生
         
李锦德向本文作者说起,回顾往事,经历了人生的艰难之后,再看那一幕荒唐闹剧,以一个平凡小人物之身,竟然在那段历史大舞台上有这样的传奇遭遇,成为骇人听闻的大事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真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也是一段悲喜剧。但愿这样历史的悲喜不要再重演了!
但是,像文革那样惨痛的教训,真的被今天的人们记住了吗?
(完)
  2024年8月20日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