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5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繁化史简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5:5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捷夫

                     引  言

      文字既是人类社会用以记录语言的工具,又是人类提升思想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基本工具。将文字变成政治工具,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繁化史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特征。
      繁体字问题,始终是一个事关文字政策的问题。文字政策问题取决于社会的思想文化政策。思想文化政策取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所以说,探究中国的文字问题,离开“政治”问题必将无从谈起。
     自秦、汉以来二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黄帝”一词是一个很大的“政治符号”,“苍颉”一词则是一个很大的“文字符号”。在传统主流说教上,儒家总是将“黄帝”与“苍颉”捆绑在一起,其实即是将“政治”同“文字”捆绑在一起,就是很好的说明。而将造字“六书”同“苍颉之法”捆绑在一起,可见“六书”的基本核心是“政治”性大于“造字”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以“六书”解释汉字,总是感到繁而无当、不得要领的基本原因了。换句话说,传说“苍颉”既是“黄帝之史”,即必为“黄帝”服务。“苍颉”为“黄帝”服务,也就是“文字”为“政治”服务了。《汉书.艺文志》引《易》中所谓文字“扬于王庭”,即是文字为政治服务的最高宗旨。在儒家那里,这几乎成了一条千古不变的 “用字定律”。
      自秦朝以来,秦篆开了繁化文字的先例。既然帝王可以造字,士族可以造字,劳动人民也是可以造字的。但前者求繁,后者求简,这就使得文字简、繁并见,俱日趋于混乱。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数百年间,所谓“字书”和“字样书”接踵而出,且频频更替,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将汉字予以最大的繁化,进一步削弱劳动人民的用字权利,是文字“扬于王庭”的重要举措。经过东汉、魏、晋和南北朝的滥觞,唐朝晚期初步实现了文字繁化的基本目标。让字义为经义所支配,体形为“六书”所支配,笔形为书法所支配等等,即充分印证了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其基本实质。而颜元孙撰《干禄字书》,李阳冰伪造《说文解字》,李隆基撰《开元文字音义》等书,即从国家法律上、文字学学术方向上等方面,奠定了专制统治者舍简求繁的新的汉文字政策,终于使汉字实现了秦篆效应,甚至比之有过而无不及,并自此相沿。所谓“正体”之称,即发源于其时。使文字从体形、笔形到字义等,更趋于繁而无当,不得要领,是汉字遭到进一步繁化的重要标志。而其共同特点,则是“各自私拆文字,......不知何者为是”。
       本文是笔者对“繁体字”作进一步探究的又一次新尝试。由于时间仓促,对相关具体史料的掌握和了解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故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读者指正。至于笔者在本文之前所有文章有关繁体字问题的某些论述,如有不当之处,当以本文为准。


   (猫眼首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5:51:51 | 只看该作者
一、繁体字的历史概述

      繁体字的历史,发源于秦朝篆字。“繁”,这里指完全自出人的“故意”的一种乱字行为,其实质是最大限度地弱化文字的使用功能。中国古代专制统治者他们为什么要“乱字”、“弱化”文字使用功能?那是由他们的愚民的思想文化政策所决定的。他们为什么要实施“愚民”的思想文化政策?因为他们使用暴力聚敛了社会的政治权力,变“公权”为“私权”(司马迁语),为防止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实施“愚民”的思想文化即成为其重要的统治策略。而中国文字符号上面出现的秦篆、繁体字和书法,正是他们在文字领域里实施  愚民思想文化政策的三种不同方式的具体体现。
     秦篆是中国古代硬笔的出品。由于秦篆太繁琐,现实生活上无法使用,于秦末由卓(隶)字所取代。卓(隶)字也是古硬笔的出品,由于使用上相对简易,故大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欢迎,以至于不可逆转。卓(隶)字的流传使用,不仅为古人整理、传播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而且为提升劳动人民的思想水平和智力水平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然而历代专制统治者对此耿耿于怀;他们弃简复繁之心不死。在恢复使用秦篆的政治阴谋屡屡不能得逞之下,他们终于在卓(隶)字符上面发难了,那便是一方面从字体上增加笔数,另一方面则在变更笔具的前提下,将笔形予以繁杂化,这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乱字阻用”的效应。而分别承担着这两项“光荣”的愚民历史使命的,正是繁体字与书法。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5:52:0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5:52:0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