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子从业第一关:拒绝假新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8 14:21: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等通稿材料,自己不写稿?
不核实材料,直接粘贴刊发?
要人家提供采访对象,自己不会找?
采访时间不够,无法判断真假?
网传视频,直接转载要流量?
……
2021年7月至今,一批新闻学子正式在媒体单位上岗有一个月多时间,也反馈了一些情况。几周的从业经历,可以自问以上问题,都有什么答案。
需要提醒的是,虚假新闻在近年来以各种明的、暗的方式出现在传统媒体端和新媒体端中,其中不少是传统新闻媒体从业者制造出来的假新闻,有的甚至还获新闻奖。
因此,新闻学子从业第一关:拒绝假新闻。
这里用的是“拒绝”。
一是提醒新闻学子从业后,可能所在的媒体环境长期习惯于不经求证的地刊发假新闻、假视频。面对不良的从业环境,要自觉抵制假新闻。
二是警示新闻学子从业后,采访过程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迫于发稿压力自己故意制造假新闻。面对考核,要主动抵制假新闻。
列举一些主动、被动“踩坑”的行为:
信源虚假。
爆料、网传信息,不求证直接刊播的行为。
如2021年春节期间,面对网传某个称为墓碑村的门牌,一批媒体为了蹭热点,发出不经求证的假新闻,给当地干部和村民造成干扰。如果值班编辑能依据地名检索一下,也不至于集体搞出一条假新闻。
又如,2021年5月21日,云南一次地震,一批媒体用的网传视频竟然是日本地震画面,至今没有媒体清理。
再如,2017年12月底,某电视媒体赶在年底突击“创作”的电视评论作品,使用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预测性统计数据。但是,这个数据来源只是含糊其辞称是“省农业部门”。这样的信源表述,不仅违反《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而且与统计部门职能分工不符,涉嫌为突击“创作”参评新闻奖作品而故意造出假数据。

时间造假。
一些媒体错过了发稿时机,在对稿件精加工后,故意把事实时间写错,说成“今天”,或者“昨日”,有的甚至把前几个月的新闻说成“近日”。目的一般有两个:
一是为了发稿,显示媒体追求时效性,忽悠受众,躲避审阅。
二是为了评稿,突出参评作品的竞争力,忽悠评委,追求拿奖。
例如,2021年4月,全网传播的“猪羊坐火车”的短视频所指的“日前”或者“4月16日”等拍摄日期,实际上同一画面已经在2018年出现在网上。该短视频在2021年被当成新闻传播,是某大型媒体采编人员涉嫌为了发稿故意联合制造的一条假新闻,至今仍不愿意更正。
又如,2013年1月21日,某省一个农业合作社搞分红仪式,引来多家媒体前去报道。某家电视媒体采访后,又经过一段时间补充采访和制作,在2月8日发出报道时声称分红仪式发生在“今天”(即2月8日)。该电视消息作品获新闻奖一等奖,并被当成优秀作品向行业推荐。两年后,该媒体分管领导在工作事迹中介绍“创作”作品经验就是要尽量找到更多“今天”的新闻。
再如,2021年7月,一批媒体工作日集体采访某机关单位相关工作事迹,并陆续发出了报道。迟发稿的一家媒体则声称是周日从该机关单位“获悉”消息。实际上,这样一种“昨日从XX单位获悉”的信源的报道,在纸媒中并不少见,有些非常不符合常理。
地名造假。
“蛇吃人”谣言,换个地名就让各地忙着辟谣。丢失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的假求助,也曾经让不少媒体忙着“扩散”。
地名造假的新闻,一般是将A地的事实,说成是B地的。
例如,2019年获新闻奖的一个名专栏代表作里,该媒体记者2018年撰写的原创稿件所指的A地,实际上是2015年某商业网站稿件同段落的B地。该媒体记者涉嫌“洗稿”后,闭门造车“整”出了一篇原创稿件,助力媒体获奖。
身份造假。
一般是媒体记者采访不到关键性、典型性人物后,自己通过找“托”、虚构、假装等方式来对新闻人物进行造假,突出报道典型、提升稿件权威性的目的。
如2017年参评新闻奖的一件广播作品里,某媒体可能没有采访到国内某个行业协会会长,于是找“托”自己“演说”一段。其实,有点基本常识的人在评稿时如果认真听作品,也能发现异常:就是“托”的声音太嫩,而真正会长是一位中老年阶段人士。
很遗憾,该作品2018年初被公开通报造假后,当地其他媒体仍未汲取教训,2021年获参评的作品也对采访对象的行为进行造假。该作品2021年8月底即将接受业界学界评委的定评。
再如,曾经连续2次被公开通报造假参评新闻奖的某媒体,2018年没有报送首发版作品参评,而是报送修改后的重播版参评。首发版稿件中一名采访对象所指内容,与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不符,涉嫌虚构采访对象身份或虚构内容。重播版稿件则把这名采访对象姓名删除后播出,涉嫌为了躲避日后参评公示。而重播版作品这样的信源表述方式违反《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但该媒体重播版作品于2018年获奖。
采访对象身份造假,以前常出现在一些广播、电视媒体报道中。比如可以把实习生当路人甲、把同事当某小区李阿姨、把家人朋友当业内人士等来忽悠受众。
现在,在稿件中进行身份造假的也扩散到纸媒、网媒。
例如,2019年某大报媒体记者站人员要完成一篇深度报道时,将其他媒体此前刊发的报道集合整理,将A说的话,换成B说的。这样人员被当成好记者向行业推荐。
又如,2020年获新闻奖一等奖某文字通讯作品,采访对象的人大代表身份,至今查无此人,涉嫌虚构采访。
又再如,近年来脱贫攻坚报道中,一些媒体记者到村采访缺乏能动性,一路走马观花,白天时间到村屯采访时,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了。怎么办?找不到采访对象,干脆把老板、干部当贫困户或扶贫对象,让其按照自己的意图接受采访,有的稿件甚至送去参评新闻奖。
材料造假。
材料造假,主要存在于所获取的通稿材料,出现数据、事实相互矛盾的情况。另外,材料造假也可能是媒体采编人员为了“拔高”稿件含金量,自己制造的假数据、假信息。
例如,曾被连续2次公开通报造假参评的某媒体,2017年曾经播出的稿件又涉嫌材料造假。如采访对象说同样句式内容,8月播出时是A企业老板,到了12月播出B企业老板说的。稿件要么涉嫌虚构采访对象,要么虚构材料找“托”念稿。作品于2018年获新闻奖。
又如,多次涉嫌造假参评新闻奖的某媒体2018年9月在刊播的新闻作品中,把多个2017年的旧数据说成是刚刚收到的最新数据。这样的行为,不合符经济统计常识、规律,涉嫌是人为拔高稿件的信息量、权威性而向公众提供假新闻、假数据。作品2019年获推荐参评新闻奖评选。
再例如,事迹造假。某媒体2018年制作的网络专题,值班编辑一个小时内集纳了同一个新闻人物的2篇稿件。这2篇稿件都由该媒体记者原创采写,稿件数据则相互矛盾,事迹涉嫌造假。虽然该媒体采编人员没有履行编审责任,但作品依然能获新闻奖。
又再如,事实矛盾。某媒体2018年对一个典型人物进行报道,直接选用了当地提供的事迹材料,不加甄别后就报道出去,造成事实前后矛盾,该作品依然获新闻奖。而其他个别媒体在报道中将有事实矛盾的事迹部分删除后才公开报道。
情节造假。
情节造假,往往与情景重现的编导手法相伴相随。虽然行业早有明文规定禁止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情景重新,但因为“犯错”者太多,错也就变成了对。另外,一些媒体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画面效果,使用“导演”的手法制造新闻场景,达到创作参评作品的目的。
例如,多次造假参评的某媒体被评议多次后,作者虽然不再敢重新修改作品,但是却对新闻事实动了造假的心思。2018年12月31日(部分广电媒体参评作品造假最高峰日期)突击“创作”一个公共场所挂牌场景,以此为最新的新闻由头展开报道,作品第二年获新闻奖。有点常识的人知道,当天在元旦假期内,作为一项列入财政预算内惠民项目不可能踏着时间点在一年最后一天办结。检索当地官方信息证实,此项工作目标已经在当年6月实现。因此,该作品记者涉嫌编导场景让干部群众配合“演出”或涉嫌虚构新闻发生日期和虚构新闻事实。
又例如,某媒体为了博取公众对进城读书孩子的同情,把每周搭乘慢火车的上学行为说成每天,忽悠已经不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评委,作品获新闻奖。
再例如,曾多次提供造假作品参评新闻奖的某媒体,让当事人接受情景重新“导演”,背着孩子走在滩涂上去坐船,而不去平时搭船的码头。故意构成巨大的反差,用“苦肉计”方式否定过去已经逐渐改善的交通条件,凸出自己要报道内容展现的巨大成就。该作品获新闻奖。
又再如,2017年某媒体摆拍一个在车站的快闪活动,让几位主角“意外”地出现在候车大厅,以营造“这么巧”碰面的场景。该作品第二年获新闻奖。
想象造假。
想象造假,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认为符合自己的认知逻辑而不去求证,并为蹭热点就展开报道。有的是自己“偷懒”,电话打一打,网上看一看,街头逛一逛,就“整”出一篇力作。
比如,最近比较火的一名运动员回国出机场时被拍到手提着一个由电饭锅纸箱包装的物品,有媒体就报道称是出国代购电饭锅。后来当事人回应称里面装的是小打印机。如果根据运动员配合疫情防控接受封闭式管理的背景,严谨的媒体是不会轻易就作出如此报道。
再例如,有的随手拍两个老人手牵手散步,媒体编辑就配发“又相信爱情了”,引来一批网友瞎感动。两个老人如果是兄妹关系或母子关系呢?
又例如,2018年某媒体安排记者新春走基层采访。一记者在县城街头看看标语,就写出稿件,反映当地干部群众如何标新立异,原创通俗易懂歌谣口号的新面貌。整个报道的直接引语,没有一个按照规定标注具体说话人身份信息。懂点基层常识的人一看稿件里的标语,就知道是几年前网络里、各地街头早就出现的。结果,这样的虚假新闻,不仅骗过了该报社老编辑,还骗过了一批评委,让作品成为该媒体年度十佳作品,被认为是践行“四力”的好作品推荐参评新闻奖。
另外,当前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假新闻报道方式,就是较多传统媒体的短视频编辑喜欢把自己看到热传视频的时间,编为当日新闻或当地的新闻进行刊发,达到蹭流量和吸粉的目的。

技术造假。
技术造假,当前主要出现在新闻摄影、短视频刊播领域。其中,较多传统媒体面对加速媒体融合的任务,鼓励编辑通过镜头翻转、镜像等去重手段,颠倒新闻画面事实后刊播报道。

假新闻层出不穷的原因
一是个人“四力”不足。
随着新闻院校扩招、媒体式微,一批新闻学子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公共部门工作,服务媒体能力提升。一些在媒体工作的记者采访过程有通稿、有素材、有现成采访对象,个人采写报道时,有多少是动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二是媒体编审流程虚设。
以媒体刊发的短视频为例,有多少是为了蹭热点、上热榜、攒粉气而刊播虚假视频、无版权内容?


三是职能部门监督不严。
以某学术期刊评出的2020年度十大假新闻为例,有多少媒体被新闻出版监管部门处罚?有多少参与采编假新闻的记者编辑的记者证被暂停核发?
四是行业默许违规行为。
以部分新闻奖评出的获奖作品为例,一些明显与新闻事实不符的作品,被评议、被检举后,依然授予奖项,成为假新闻泛滥的“帮凶”。
关于如何拒绝假新闻,可以检索本号往期信息。最后,用网络流传的一句话共勉:
来源:老总签发单
编辑:何晓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