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记者证 您从未听说过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00: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辰光依旧  


清早睡醒,第一时间摸过手机,相信这是很多记者的习惯,睡眼惺忪的也要知道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这个操蛋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操蛋的新闻。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色,国家新闻总署决定从122日起到2020331日期间为全国的新闻记者更换记者证,新版证件封皮是鲜红色的,一片红光让人睁不开眼,索性睡了个回笼觉。
睡前发了个朋友圈:这次换的红色,新华社同意吗?他们的证件一直都是红色的。


中青网的一个同行在下面跟了一句:关注点出奇的一致。
第一次知道新华社是红色的记者证时,其他新闻单位的记者证件颜色还是酱紫色,也可以叫暗红色,总之颜色和新华社的鲜红有着极大的区别。
那时是我们的报社刚开始和新华社国内部合作,我们出选题,新华社出记者,采访结束后我们写稿子,新华社发。
不过新华社第一时间会把稿子给我们,而不挂在新华网上,我们拿到有了新华社电头的稿子就可以发了,巧妙的躲避了“不能异地监督”的限制,同时又给了《北京晚报》有力的打击,毕竟他们的出版时间和我们一样,我们有的稿子他们没有。
据说北京晚报的梅社长很是气愤,但终究还是不知道我们和新华社有这么一档子的交易。
扯得有点远,那次是在天津,采访进津费,也就是那个所有路过天津地面的车,不管你走没有环路,都要交一笔环路建设费,俗称进津费。
到了天津市政府,门口是武警站岗,让新华社的记者和我到传达室登记。
登记时,新华社的记者亮出了一本鲜红颜色的记者证,我赶紧暗地里掏出我的记者证看了一眼,的确颜色不一样。
颜色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很快,当时的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就亲自接待了我们,对我们的问题有问必答,中间当着我们的面打电话问交通方面的领导:你们就缺那点钱吗……
那次采访后不久,天津取消了“进津费”。
后来,跟那个新华社记者熟悉了,就问为什么新华社的证件是红色的。
那个记者很认真的考虑了一下,估计也不知道所以然,就给出了一个很宏大的解释:你知道新华社的前身是1935年建立在延安的……,所以,我们的证件是红色的。
哦!好吧,就当长知识了。
从业这小二十年,用了多本记者证,最早的是蓝色封皮的,柔软得很。

后来就是硬纸板深蓝色封皮的,上面带着国徽。在俄罗斯暗访中国公民出境赌博的时候,曾经用手指盖着下面的“新闻记者证”几个字,把国徽给那个带着游客去赌场的导游看,吓得他乖乖的把游客名单交了出来,从而知道了参与赌博的游客中有多少是公职人员身份。
再接下来的记者证还是蓝色封皮。换这一版记者证时,新闻出版署弄了600道题让全国新闻记者学习,然后考试,据说考试的及格线是90分。
考试前的一个礼拜,所有的媒体上都是风平浪静的,甚至很多媒体出现了缺稿的状态,编辑也不催稿子,因为编辑也在背那600道题。
最佩服当时我们的总编辑汤海帆,他每天忙得跟什么似的,没时间背题。临上考场之前,坐在车里用了俩小时把600道题看完,居然也考了90多分,简直是天才。
那次我考了100分,报社里很多人都考了100分,起码保证了可以换证了。
但是一个让所有人骂娘得消息传来:考试及格线60分。
说个细节吧,那次考试是在北京印刷学院考的,考试的当天,印刷学院附近的交警全部整装上岗,手势标准,动作干练。当地辖区派出所、城管等也都在街面上巡逻。
一个参加考试的报社领导看着规规矩矩的街道幽幽的说:此刻,全北京的记者都在这里了……
我的记者证用得特别惨,几乎每本证件在五年的使用期内,都会支离破碎。每次在被采访单位出示证件时,都搞得像叫花子一样,封皮和内页是分离的。当然,很多地方的宣传部都会会心一笑:把证件用成这样的,一定是真记者。
当记者久了,谁都会有记者宣传部长的朋友。
那还是零几年的时候,一个宣传部长着急把我叫去,还特地叮嘱我一定要带着记者证。
去了一问才知道,当地先后去了多批假记者,骗吃骗喝还骗钱。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新闻记者的真假还没有在线查询功能。
我就告诉那个部长,你找个放大镜来。
部长找来了放大镜,我把记者证给他看,让他注意证件号码的那个“号”字。
原来,我们那时用的证件,采用的是防伪印刷,记者证号的号字“口”的下面一横其实不是横线,而是由汉语拼音“GAPP”组成的,不用放大镜观察是发现不了的。假证贩子的印刷设备再牛逼,也印不出来这个效果,因为据说当时我们的证件是在印钞厂印的。
我就问那个部长,这一版的记者证在发放时,曾经普及过如何查验真伪,你们怎么不知道呢?
部长不好意思的说:来我们这里的真记者少,一年就那么几个人,假记者多。时间长了,假记者的证件我们都认为是真的了……
后来,新版的记者证上开始有了二维码,只要微信扫一扫,记者的照片、证件就都会出现在手机上,于是假记者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报社里,很多编辑也都是有记者证的,不过因为是编辑的岗位,所以记者证几乎不怎么使用。一个编辑曾经给我讲过这么一个事情,吃水煮鱼,想打包,但是餐厅只打包鱼却不给打包汤。
争论了半天,餐厅给出一个解释:我们水煮鱼的秘方都在汤里,你万一是间谍顾客,就可以从我们的汤里分析出成分,所以不能给你汤。
那个编辑一时急火攻心,顺手掏出了记者证:报社给我开的钱还用不完呢,谁去挣那种钱!
记者证一拍,餐厅乖乖的把汤给打了包。
这个事情后来在报社里流传甚广,据说这是史上使用记者证最实际的一次。
而另一个叫永生的记者更逗,当时他住通州,每天早上坐八通线进城上班。八通线每天早上所有站都会限流,就是限制乘客进站的人数。永生每天早上都会在他要乘车的车站出示一下记者证,车站的工作人员就会给他开一个小门,让他能够提前进站。
也别说这是特权,因为记者证后面印着这么一句话:持此证件可以在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获优先安排。
报社里记者证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秦胜利老师。我们的证件都是五年一本,每年一个年检贴。有一次,在即将换证的第五年,我突然发现了秦老师的证件简直就跟刚发下来一样的崭新。就问秦老师,您的证件怎么保持得这么好?
话刚出口,我就后悔的想抽自己嘴巴。在本公号前面的文章里,专门介绍过秦老师,本报“农林牧副渔业部长”,专门进行与老百姓饮食方面有关的暗访。一个暗访记者怎么会频繁的使用记者证呢,所以人家秦老师的证件使用率出奇得低,低到都快换证了,还跟新的一样。
也有一段时间,在同题新闻时,记者们喜欢组团采访。
没法不组团,单打独斗的记者往往在采访时,很容易被当地的宣传部门或者被采访单位控制,人身安全保障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至于抢你个相机、拔你个内存卡,更是家常便饭。
一次,在内蒙,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案件开庭。开庭前,当地的法院做好了预案,只要有媒体记者前来,法院就会有专人接待,单独安排一个视频室,让记者在视频室里看庭审直播,这样的好处就是不能接触到当事人,更不能采访到案件的审判人员。
庭审开始前,几个央媒的记者因为出示了证件,被请到了视频直播室,收到了特别的关照。而我们十几个其他媒体的记者,都凭身份证混进了法庭,坐在了旁听席上。庭审一结束,我们十几个人不约而同的来到审判区前,十几本记者证齐刷刷的亮了出来,向法官提出了关切的问题。
那之后不久,有关部门下了一个紧急禁令:禁止组团采访!
最后再讲两个见证变脸的故事吧,我的老同事告诉我,写公号最好不要长,超过三千字就没人有耐心继续看了。
一次,在山西某地采访,进了有关部门领导的办公室,领导正坐办公桌后百无聊赖的玩手机。见到我们出示的记者证,领导连眼皮都没有翻一下,就打电话叫来了秘书:去查一下他们证件的真伪。
一会,秘书开门进来,向领导点了点头。
领导立刻站起身来,满脸堆笑的又是让座又是点烟倒水。
另一次,在某个新闻现场,当地政府的一个领导正对一群讨要说法的百姓高声训斥。实际上那堆百姓也不知道我的身份,而我就混在人堆里静静的听着领导的“训话”。
突然,原本还趾高气昂的领导一脸的笑摸样站在了我的面前,一把拉住我的手:这位同志就不要玩乔装私访了!
随后,当地宣传部的人迅速出现在我身边,向我提供起了全方位的服务。
后来我才发现,当时是夏天,我穿着白色的衬衫,证件就放在衬衫口袋里,衬衫太薄,“新闻记者证”的字样和国徽若隐若现,难怪会被人家一眼识破。
从那以后,我的证件基本都揣在裤兜里,反正被采访者是不会翻我的裤子口袋吧;再不成就在内裤上缝一个口袋,有种你就脱了我的裤子,那咱们就坦诚相见了!
来源:辰光依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