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总批判西方媒体不客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00: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总批判西方媒体不客观原创 2016-11-20 东西杂谈 [url=]王冲[/url]

相信希拉里会战胜特朗普当总统的人,大多是相信了西方媒体。西方媒体对特朗普的态度和判断,说明了他们其实也不够客观。

媒体是靠不住的。西方媒体报道特朗普不客观,报道中国更不客观。

说中国多牛多厉害、几年之后超越美国的文章一直不断,虽然有些我们自己听了也不信,但总是忍不住要看一看。这,恐怕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华尔街日报》刊登微软前首席运营官罗伯特·赫博尔德的文章说,中国才是发达国家,而美国才是发展中国家。他呼吁,醒醒吧,美国。

《纽约时报》援引一份研究报告说,中国对美国公司的投资在2010年达到50亿美元,预计中国海外投资在未来10年里能够达到1万亿到2万亿美元。文章举例说,位于加州罗斯维尔市的美国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接受了中国太阳能板制造商江西赛维公司3300万美元的投资,这才有实力参与诸多项目的竞争。

与前两家相反的观点来自美国《福布斯》网站。该网站的文章直言,中国将一败涂地。文章认为,中国无论走哪一步,都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境地。在中国,无论是采取行动还是不作为,可能付出的代价都是经济崩溃。

任何时间,有为中国鼓与呼的,就有唱衰中国的,没有一双慧眼你很难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是客观报道、哪个是蓄意而为。

那么,如此截然不同的说法,哪个对、那个错?

其实,按照作者的不同视角、不同逻辑和对中国不同程度的了解,哪一个都是对的;但从和现实的对照来看,哪一个也都可能是错的。每个人的文章,都尝试写出自己的认知,但认知有限,即便对他自己而言是客观,对读者而言却又显得不客观。

其实,不要对海外媒体的记者苛责。即便是中国人自己,除了少数智者外,大多数人在时代的潮流中稀里糊涂过日子,看不清楚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北京的高级白领们,拿着高薪,西装革履,在珍馐满桌的高级餐厅一开口就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而西部某个乡村的老农,为自家水果成熟后多卖了几百元而欣喜若狂,感谢国家的政策好。

高级白领和乡村老农,又哪个对,哪个错?

真的,不要太探究每篇报道中国的文章背后的动机,也不必苛责他们的客观与否,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

在中国,批评美国媒体的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美国媒体也是不客观的,也是有偏见的。

其实,这一点美国媒体也承认。美国当代新闻业的批评家们,早已摒弃了客观性,因为没有人能够做到客观。

《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作者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客观性的终结》一文中说,“我们是普通人,我们都有偏见,受到自己文化背景的影响,处于冲突之中,我们也会把冲突带入带工作中。”


吉尔默认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抛弃客观这个词,用“全面、准确、公平、透明”取而代之。

这是新闻专业人士的看法,这一点也适用于读者,套句中国古语,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你不能看了一篇批评中国的文章就觉得中国一团糟,你也不能看了一篇赞扬中国的文章就觉得中国无可比拟,天下第一。对美国人来说应该理解这一点,对中国人而言同样如此。

我们能做的,只是了解全面、透彻的信息,加以甄别,加以理性思考,从而形成最为逼近事实的判断。

我总觉得,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头的话最合适用来描述中国当下的现实:“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如果要更具体些,可以用已故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的话来描述今天的中国。

新加坡《海峡时报》2011年的文章说,李光耀对中国的发展表示乐观。他预测,在十年内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可能与美国相当,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很低。

这就是中国,无论多大的体量,人均一份,便所剩无几,就像孩子多的家庭,挣多少也不够花,如果再有几个败家子乱花钱铺张浪费,没事把钱借给别人花,一家人恐怕连肚子都吃不饱。

我的微信公号:【 worldcomment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A1NTIwMQ==&mid=2650677316&idx=1&sn=75c5841ca927e5a0bee2d0cede39ad7b&chksm=beda1c0a89ad951c8ac7ae94aebf96bb760ca933253f2bfc86253665b2cb9996fd8958403b26&mpshare=1&scene=23&srcid=11204xYalZSYqmVV2cMh41xu#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