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丹 于 2014-12-28 12:40 编辑
(1)微信“约”香瓜,新媒体时代造福了谁
如果问,新媒体时代普及率最广的一件神器是什么,那么微信摘得桂冠无疑。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赢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上至半知天命的退休大叔,下至年方二八的青春小妹,人人都是微信通。这种跨越年龄,阶层,地区的传播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年轻人们的娱乐游戏,更是为农民群众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不要再狭隘的认为,微信只具备“约炮”功能,微信也可以变成一种生财之道。没错,它还能“约”香瓜。近日,河北枣强县唐林乡唐林村宋冬双家的13亩无公害香瓜销售红火。与以往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一样,瓜农宋冬双不用再顶着烈日暴雨贩卖香瓜,而是利用微信这一传播平台来扩大销售范围和销量。半个月前,宋冬双提前在微信上晒出了即将成熟的大棚香瓜照片,信息发出没多久,德州、故城、冀州等周边市县的100余名粉丝前来尝鲜。该条微信获得大家的广泛的点赞和热情转发。你还能否认,微信在这过程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吗?
时代前进的洪流滚滚而来,媒介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逐步提升。微信顺应了发展潮流,可以算是新媒体时代众多衍生品中的宠儿。人们利用它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沟通与协调人际关系,更有甚者,抓住其中的商机,在朋友圈里做代购,搞推广,不得不说,它的功能早已超出预期效果。那么,新媒体时代究竟造福了谁呢? 首先,新媒体时代也可称为大众麦克风时代,媒介传播的多样性,让每个人成为了意见表达的主体。互联网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发声平台。其次全媒体格局形成,各阶层实现平等对话,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尴尬境地,让公众舆论发挥了应有的影响。另外,新媒体成为突发公众事件的第一信息源,微博,人人,视频网站曝光的危机事件呈现上升趋势。网民深度搜索能力强,话题事件层出不穷,例如郭美美炫富,7·23动车事故,周久耕等事件。 应该说,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全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化险为夷,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民谣歌手:走心比拿奖更重要
如果说,在这个群氓争雄的时代,有一个奖项令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话,该是电影界“臭名昭著”的金扫帚了。如果说,除此以外,还有人的对赋予他名气和荣誉的奖项嗤之以鼻的话,那不得不提到一个特立独行的音乐群体,民谣歌手。 前段时间民谣界翘楚宋冬野在为其2014年“雏儿劳鹊”音乐巡演宣传会上透露,自己因《董小姐》走红后,身价翻倍,常被邀请上节目,领奖。不过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他却自称没文化,更因跟他一起得奖的都是他所讨厌的歌手而拒绝去某榜领奖,结果被取消奖项。(信息时报讯) 古语云:文人风骨。用如今的发展眼光看,乐手也在秉持自己独有的价值观,不以利益为创作前提,从而迎合某些群体畸形的审美趣味。这一点,在摇滚,民谣歌手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对他们而言,一首歌的歌词是灵魂,而不再拘泥于曲风,音调,节奏等外在形式上,赤裸裸的文字表达是一切心理活动的传声筒,而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使得他们对思想领域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而面对时下越来越多的音乐糟粕,两者之间的分界线也愈趋明显。 在宋冬野拒绝领奖这件事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将其定义为故作清高以此作为炒作噱头的痞子行为。在此类人眼中,不拿奖的背后是为了更好的拿奖,而对于这些人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唯奖项论”就和电影界为争夺商业利益而“唯票房论”一样是会令观众所掩耳的吧。民谣之所以魅力无穷,打动人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作歌手走的是内心,而非其他。
(3)便溺论战的背后是什么近日,一场关于内地小孩在香港当街小便,其父母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的事件可谓博足了眼球。牵扯其中的,不止是当事人这么简单,曾在2003年因伊拉克战争作为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从而被誉为“战地玫瑰”,现供职于凤凰卫视的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却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闾丘露薇在其认证的个人微博上进行转发并附上评论称“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随即这条微博招来了大陆网友的一片谩骂声,截至22日上午10时30分,该条微博已有接近三万五千条评论。在评论中,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指责闾丘露薇隐瞒事实真相,忽略了父母主动带小孩去厕所排队直到小孩憋不住了才当街小便的无奈之举,也没有说明小孩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等细节,对于港人拉扯斥喝且拍了小女孩私处的画面的不当行为只字未提。更有网友指出闾丘露薇没有考虑保护未成年人,未对视频做基本处理,误导舆论,违背了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所应秉持的客观真实性原则。不少人叹息,曾经的女神形象倒塌了,更有甚者发出“闾丘露薇”滚出新闻界的呼声。
诚然,从大陆网民愤怒缘由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关于新闻真相态度的问题,更是香港与内地之间尴尬而敏感却一直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内地人眼中,港人自傲,歧视外地人,而闾丘露薇所述评论中句句为港人开脱,其立场有失偏颇,而此便溺事件作为一个导火线,更是触发了内地人压抑已久的怒气。
内地普遍认为自由行是SARS后“经济救港”的一大举措,而香港传媒却认为此举不过是中央政府为舒缓市民对港府施政失误的不满,用经济力量挽回民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香港人口密集压力。
便溺事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香港与内地之间尴尬的境地,而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情绪激昂的指责,而是应该理性的思考:从这件事上,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该如何在公共场合维护好自身形象,作为媒体人该如何维护好新闻真实,不带个人情感立场的看问题。而何时,香港与内地之间才能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呢?
(4) 留守儿童,何去何从?
今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山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龙凤镇大龙潭村杉树湾教学点迎来新学期。6岁新生刘欣怡,在这所空旷的学校开始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据悉,刘欣怡的父母进城务工,成为典型的留守儿童(新华社新闻网报道)
“一对一”的特殊教学模式,诚然罕见,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在成为龙潭村引人注目的亮点背后,也隐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的子女随父母进城上学,除此之外,就是像刘欣怡一样的只能沦为留守儿童大军的一员。
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公众并不陌生,百度词条上解释为“父母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隔辈亲人甚至其他亲朋好友生活在一起。”随着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只增不减,他们的教育,生活,成长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聚焦点,这类孩童大多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管,一旦管理不到位,很有可能走上歧途,增添政府的负担,成为社会的隐患。
弱势群体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社会发展漏洞的具体表现。只有找准病源,才好对症下药。据调查显示,这个群体突出问题主要有:超高比例,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和心理问题。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有不少鲜活的例子在提醒着我们这个问题的严峻性。2014年二月份的一天,安徽太湖一12岁少年祠堂边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自缢前深情吻别陪伴自己的爷爷。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关爱,心理极度脆弱,年纪轻轻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叫我们如何不扼腕叹息?在悲痛之余,整个社会除了反思只顾拉动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人类的健康成长这一大问题之外,更需要做的,或许该是联合多方势力,出台解决办法,给留守儿童浇一些爱的雨露,他们需要茁壮成长。
(5) 限量旅游“宽容”了黄金周
提到黄金周,公众和媒体的第一印象似乎都是“拥堵”“爆棚”“人挤人”。旅游本是一次愉悦身心,展望河山的大好机会,近几年人们的抱怨却接踵而来,八成网民也直呼“看的不是风景,是人!”
景区的拥堵不堪直接造成了交通系统的瘫痪,消费经济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局面似乎难以避免,但出台一定的限制措施,现况必有所改观。据报道,近日因“玻璃栈道”而吸引大批游客井喷的白石山景区就首推了一项“限量旅游”的措施。昨日白石山旅游开发公司宣布,国庆黄金周长假期间,每日限量出售门票10000张,确保游客游览质量。(石家庄日报讯)
之前,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国内最长悬空玻璃栈道”建成并向游客开放,吸引大批人慕名前来,由于景区摆渡车,索道载客能力有限,致使部分乘客长时间滞留景区门口,给旅游当地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过此次旅游地在国内首次推出“限量旅游”的创新措施倒不失为一次妙手回春的举动。该公司闻过即改的态度值得褒奖,同时也给业界同行立起了一面新旗帜。
不得不承认,“限量旅游”的措施简直是一针强心剂,且不说药效有多大,光是耳闻到这则消息,就已经宽慰了不少游客骚动不安的心。据了解,由于玻璃栈道所引来的新一轮的旅游热潮,光是在平时,这个至多容纳三、四万人数的景区,就已经不堪重负,更不用说在人数爆棚的黄金周了。并且在针对“肚子大喉咙小”的尴尬现状问题上,景区所实行的增加运力,扩大出口等应急方案也给限量旅游做了强大的后盾,可谓万事具备,只待游客。
限量措施的优势不可小觑。它不仅仅是对黄金周的一种极大的“宽容”,更是对人们旅游观念的一种新解放。旅行出游是现代人生活层次的一个具体体现,经济基础为地基,上层建筑也在不断发展,从满足一般享乐到追求更卓越的生活品质是一种可观的生活态度,但是如果只图物质发展而忽略整个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前景也只会不容乐观。
白石山景区的限量之举,看似减少客源与消费,降低了竞争力,实际上,大智如愚,突破了传统的门票经济的束缚,更加注重旅游品质和乘客安全,短期看影响收入,但长远来看,是打了一张漂亮的口碑牌。
(6)招摇撞骗,不该拿养生开刀 题纲:1.简述新闻来源 2.艺人涉足养生节目的现状和负面效果 4.养生节目大肆猖獗的原因 5加大打击此类虚假作风的节目,给观众正确指导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月14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演员和各类社会名人不得担任养生类节目主持,养生类节目严禁出现明示或暗示治愈率、有效率等功效的内容,建立养生类节目备案管理制度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月14日) 近几年来,明星参与养生节目屡见不鲜。某些时候的下午时段,近半的省级卫视都在播放养生节目,地面频道则更多。节目大多采用健康讲座,名人效应的方式传授所谓养生知识,然后穿插蜂胶、天山雪莲、花粉等各式各样的产品介绍。一些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收看这类养生节目后,有的损失不少钱财,有的被“洗脑”后拒绝正规治疗,导致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事实上,这些由公司打造,明星参与的养生节目,表面上讲授的是“健康知识”,背后念的却是促销产品的“生意经”,借着演员的社会名气,来扩大产品影响力。不少观众因此被“忽悠”,破财又误诊。 长期以来,一些机构播出此类误导受众的养生节目遭到社会诟病不断,可是这样的节目为何屡禁不止呢?据悉,造成乱象的真正原因,还在于一些行政部门执法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事不关己,使监管的法规,执法的利器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安白说,“除了大师和养生类节目“忽悠术”高明,一些人轻信养生节目也与科学素养缺失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营养盲”甚至多于文盲。”由此可见造成养生诈骗屡屡成功的重要原因,还在于老百姓自身的知识水平的限制。 养生话题是一个牵涉到全民利益公众问题,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觑。社会招摇撞骗术大肆盛行,但是实在不应该拿养生开刀,因为这不仅是唯钱是图的问题,直接对人们的健康利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希望行政部门在整顿违规节目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尊重公众的养生需求,对公众的健康理念进行正确的指导。
(7)别让书中只有“黄金屋”
题纲:
1.奖金从哪里来?评奖依据 2.私立学校存在的问题 3.对学校做法的评断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是宋真宗赵桓亲笔御作用来鼓励天下人读书以强国的箴言。如今仿佛穿越了时空,这一幕俨然在成都某中学真实出现了。 成都某中学举行了2013—2014学年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大会,总金额共计268.9万元。并且学校为了更直观和真实的刺激学生,将这268.9万元“赤裸裸”的堆砌在了升旗台上,最高的一笔更是达到了2.6万元。(《成都商报》10月18日) 据悉,学校是私立学校,一年三万的学费,如此高昂的学费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起的,换句话说,一般家庭的学生也不会考虑上这个学校。那么学费都被做了哪些用途呢?我们不得而知。这其中难免不会牵扯到学校高层腐败问题的质疑上。高额的奖学金中,学生的学费占得比例又有多大呢?那么奖学金又是按什么标准评断和分配的呢? 据有关人士称,奖学金分五等.是按全年的成绩来进行年级排名的。如果仅以名次评奖,那这个学校可以说还在应试教育的阶段打转,它给学生传递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即“成绩是通往人生巅峰的唯一途径,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既得利益的盈亏”这其实是相当狭隘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私立学校的封闭性和问题所在。 我们都知道,私立学校在如今并不少见。相对于民办学校而言,私立学校是教育和市场的结合,更多解决的是教育的效率问题。由于私立学校在我国的再现还只有几年时间,加上我国当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包办教育的格局并无明显的改变,民办和私立学校在生源、师资和办学经费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私立学校,可分两类:一是人们所说的那种“贵族学校”另一类被人们称之为“平民学校”的私学。一般在城镇或农村边远地区,名为学校,实为教学点。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类学校都远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创办伊始就存在着生源问题。特别是“贵族学校”的服务对象的问题更大,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非议。 其实用金钱作为奖励无可厚非,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算是对自己的一份努力的回报。但是金额过高反而有点功高盖主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试想假如某位学生抱回了2.6万元的现金,其他学生难免不会眼红,进而产生一些不好的言论攻击或诽谤,或是消息一下传开,校外不法人员盯上了这位学生,临时起意发生抢劫伤人事件呢?
(8)别让奥运竞技成了唯金牌论英雄
题纲:
1.
简析踹坏广告牌奖金被罚的错与对 2.
国内外运动员夺冠后失态的事例 3.
谈运动员素质问题
马伊琍那句“恋爱不易,且行且珍惜”用来形容昨日风头正盛的张继科,似乎也恰到好处,正是“夺冠不易,且赢且珍惜”。 今天凌晨,在德国进行的男乒世界杯决赛中,张继科4:3险胜队友马龙,拿到了新塑料球时代首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获胜后的张继科过于激动,踢坏了场边的广告牌,随后他遭到了国际乒联的处罚,被没收4.5万美元冠军奖金。张继科,刘国梁都为此道歉。(央视网10月27日) 张继科此番赛后的疯狂庆祝,踢坏了两块广告牌,继当年撕裂球衣之后,他的庆祝方式又一次引发了争议。有的指责张继科激动过甚,毫无素质,丢了国家脸面。有的则为其鸣不平,称这样的行为属人之常情,一块广告牌而已,罚金过重。笔者认为,张继科夺冠兴奋之余宣泄感情并无不可,但是在国外赛场上,万众瞩目之下,此举有失冠者的风范。这就无可避免的扯上了有关运动员素质高低的讨论。 国内外运动员夺冠后失态的例子其实也不胜枚举。西甲赛后的夺冠庆典上,一向说话中规中矩的梅西,用一句粗口震惊了西班牙和阿根廷媒体。08年中国奥运会上
英国运动员颁奖前失态
向中国女官员泼水事件等等。 过去北京人常用“找不着北”来形容一个人得意忘形后的失态。我们大可以把这个词语挪用过来,放到运动员身上非常贴切。尤其对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来说,他们自己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自己在哪里了。这里不是批评他们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而是要指出我们的运动员在功成名就的那个时刻,早已把“自己”给忘记了。似乎只要拿到金牌,就成了他们肆无忌惮的通行证,这恰恰说明了如今运动员素质的严重缺失。 体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去夺得多少奖牌,去获取多少奖金,去得到多少人的追捧,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超越自我梦想,推动体育交流和文化融合,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千万别让奥运竞技成了唯金牌论英雄。
(9)记者被打,“职业操守”惹的祸? 题纲: 总论:坚持报道事实,是记者的本分,群众无理由阻拦,记者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1.
正当的采访权 2.
职业道德 3.
群众自身素质问题 4.
记者保护法
记者向来被称为“无冕之王”。可是现在看来,这个无冕之王多少有些让人觉着委屈。就在记者节前一日,《城市速递》两名记者张馨桐、王博在采访过程中遭遇暴力阻挠,摄像记者王博不仅头部、颈部被打,更是被保安抬着“扔”出了小区。(11月8日《长春晚报》) 记者采访时被威胁、被恐吓乃至被打,似乎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妨看看去年,从央视记者被割鼻,到洛阳电视台记者被捅数刀,再到福建邓村尧事件,一直到今年的城市速递记者被打,都在向我们讲述着记者背后的惨痛故事。记者为力图还原事实真相,却惨遭毒手,不禁要向整个社会质问:记者被打,难道是“职业操守”惹的祸? 据《城市速递》官微介绍,东安开运福里小区的多名业主给长春广播电视台《城市速递》节目组打来电话,反映自己购买的房子与开发公司宣传的图纸不符。为此,他们和开发公司多次理论,却没有结果。当日《城市速递》的两名记者,是按照正规的采访流程,表明身份,跟随当事业主进入小区,没想到遭遇暴力阻挠。 当着业主的面不配合记者接受采访,还采取暴力手段阻拦采访,这个小区的开发商到底是什么来头?如果图纸规划和实际建房真的不符,又涉及什么责任问题呢?记者本身持有正当的采访权,了解事实真相,还群众一个交代,开发商做贼心虚般的阻扰,是不是正表示了这其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呢? 如果说记者私闯民宅,没有得到任何当事人的同意就擅自采访,的确是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但是一切程序正当的时候,受访人是没有权利剥夺这种采访权的,何况,被访对象采取的是更无理和野蛮的手段,打砸记者和摄像机,造成了很大的人身伤害。这不仅仅是素质缺失的问题,严重点来讲,甚至是涉嫌故意犯罪。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这样的恶性事件引起了各界关注。作为一名伸张正义的新闻工作者,需要的不是荣誉和称赞,而是一份起码的尊重和支持。但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记者这一职业的保护立法,所以,如何切实维护好媒体记者的正当利益,是记者节应该着重关注的一个点。
(10)“最低消费”禁令,执行力是关键
总论:勿让“消费禁令”成为一纸空文,针对部分商家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可从餐饮企业,消费者与行政部门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1.
禁令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2.
餐饮企业应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避免铺张浪费,让挑战变机遇 3.
消费者坚持自主选择权和加大举报力度 4.
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政府健全和完善奖惩规则,避免一味的罚,提高企业在执行禁令上的积极性
11月1日起,商务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餐饮经营者不得设置最低消费,违规者最高可被罚款3万元。河北新闻网记者与网友联合调查发现,省内多数餐饮企业已经取消最低消费门槛,但也有部分酒店、餐厅以服务费、茶位费等名目变相收费。《办法》施行一周“低消”仍然存在。(11月14日《河北日报》) 禁令“落花有意”,执行“流水无情”——这就是餐饮最低消费叫而难停的现实。 餐饮业人士也提出,叫停最低消费后,不排除一些饭店可能出现包房菜单暗中提价或者减少份量等猫腻,或者增加额外收费明目,将最低消费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餐饮最低消费禁令,旨在通过破除霸王条款,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如果允许餐饮最低消费改头换面存在,难免会导致这一禁令形同虚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 笔者认为,之所以杜绝最低消费如此之难,与商家的“充耳不闻”有关,亦与政策制定者考虑欠周和监管部门工作不力有很大关系。归根结底是执行力的欠缺。执行者囊括了餐饮企业,消费者与行政部门等几个层面,要想实现令行禁止的美好愿景,执行者应作出相应改变和努力。 首先,从餐饮企业自身来说,推出“最低消费”禁令,看似损害了企业自主经营权,实则可以把挑战变机遇。一方面,建立节俭消费提醒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餐饮经营者应引导消费者餐前适量点餐,餐后主动帮助打包。鼓励餐饮经营者发展可选套餐,提供小份菜。小份菜在上海已经有了,是一些企业适应市场推出的个性化服务,一些餐厅在虾仁、牛排等菜品上采取一人一份形式就挺受欢迎。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一句老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敌人不是消费者,而是和它竞争的企业。当一家企业制定了很多价格门槛的时候,其实就是其他企业的机会。两家同样档次的酒店,一家禁止自带酒水,一家不禁止,你说消费者青睐哪家。 从消费者自身而言,有一个很关键的难题,那就是消费者的维权问题。不少消费者表示,个人力量太小,维权程序麻烦。的确,对消费者来说,维权面临着取证等多方面的困难,同时还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对此,笔者认为,要让最低消费禁令真正打破餐饮业的潜规则,关键在于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而最有效的途径是让行政部门有作为。应鼓励消费者去举报投诉那些违法的经营者,顶风作案,有明确规定仍然去违反的,相关部门就应该根据消费者的举报去查处。 最后关键的一环便是行政部门的监管。没有让商家敬畏的有力处罚,一切规定往往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法律的生命在于有效实施,而法律的双腿,要靠执行者给装上去。整治最低消费,不能靠商家自律,不能寄托于媒体曝光,而是要依靠法律的铁拳。 由此可见,要告别“最低消费”,仅靠餐饮行业自律显然行不通,期望一纸禁令达到“药到病除”的神效同样也靠不住。所以,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如何将禁令落实到位,确保最终的执行力。一方面,不妨鼓励甚至重奖消费者对经营者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刹住商家设“最低消费”的歪风邪气,引导他们通过更人性、更智慧的经营方式赢得市场青睐。另一方面,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尽早做好分工,避免出现“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局面。唯有如此,“最低消费”禁令方能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新闻链接:http://hbrb.hebnews.cn/html/2014-11/14/content_41946.htm
今天需要配评论的新闻
多看几遍新闻 再看看相关报道和评论
和我说一下论点 再开始写吧
800字以上 下午两点以前完成即可
(11)“附加费”透明化,应走在市场化改革前
总论:“附加费”收取不明,用向不明,到底该取缔还是调整,在价格市场改革前,应听取社会各界的声音。 1.
收取上透明化,指出来源和理由 2.
用处上透明化,向社会公示费用去向 3.
听取广泛民意
据媒体调查,在关涉民生的水、电、汽油价格中,存在普遍的“附加费”现象,各地标准不同,项目易增难减。以2013年全国用电量估算,电价附加费一年可达2000多亿元。业内表示,附加费挤压了价格市场化改革 空间,水电增加成本以附加费的方式暗地收取,且最终不知所向,令公众质疑。(11月14日《南方都市报》) 用水里有“排污费”,电价里有“公共事业费”,油价中有“燃油费”及“车辆通行附加费”。生活中真是处处皆扣费,不明晰账目的群众也根本对此一无所知。此外,随着水电费代扣代缴普及,居民普遍难以了解价格构成,甚至供电公司部门也存在“不清楚附加费扣了多少”的现象。这就难免会形成一个收取费用的模糊地带,政府公信力也会因此受损。 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附加费的名目繁多。据调查,光电价里附加的资金,全国性的就有5项。包括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就更别提各种部分的地方性基金了。另一方面是形式各异的收取标准。各地标准差距大的,甚至可以达到一倍。比如在对污水处理费的设置上,公用事业“附加费”在每立方米0.05元至0.1元不等,一些地方还有垃圾费和省级专项费。并不是说要减免污水处理费,而是由于收取标准参差不齐,造成了收费差距的扩大化。因此,收取部门应增强透明度,让群众了解到血汗钱取自何方,这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尊重。 “附加费”现象历史由来已久,源于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政府进行资源定价,造成某些重要资源长期价格偏低。为了支持企业运营,政府额外收取“附加费”,形成专项基金,然后补充公共设施的计划性、临时性投入。从定义上看,附加费是取之于民,按理说也该用之于民的产物。事实上,很多“附加费”不是供水或者供电企业直接收取的,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收取“附加费”后,作为补贴返回给企业。通过这种计划性的机制,来调节供电、供水企业的盈亏,客观造成人为干预因素很大。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附加费”看似微弱,实际上累积下来,一年可高达2000多亿元,如此庞大的费用,如果没有全部补充到公共设施的计划中,那么这是不是对人民群众一种变相的欺骗呢?说到底,还是应该增强收取部门的透明度,向社会公示附加收费的依据及去向。 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地方乱加价、乱收费从严管理,也还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通过竞争理顺上下游成本机制,但在这一切动作前,让“附加费”早日成为“明白费”刻不容缓。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给予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12.村路收费合理化是天方夜谭? 文/赵丹
总论:村民私设收费站,在法律上讲是违法,在情理上讲,有一定正当性。虽然目前村路收费乱象严重,但建立标准化机制,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村路收费的合理化也能实现。 1.
村路收费的理由正当(道路保护,环境保护) 2.
合理化存在的阻碍(法律的禁止,收费方式粗暴,收费机制混乱) 3.
调和与当地政府和收费站的矛盾是实现合理化的路径之一
小说《隋唐演义》中,程咬金那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成了当今乡村公路的真实写照。河南省偃师市,一记者在途经207国道偃师境内府店桥时,因桥梁施工,车辆绕道附近村庄。多名村民在村口摆放反光锥,拦截过往车辆,收取费用。(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这样的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10年林州横水镇被曝村民私设收费站年收入过十万,2011年土左旗村民私设收费站获利,2012年蓝田村过路费比国道收费站少缴15元,2014年邯郸武安村民暴力收费,这样的情况似乎成了普遍现状。按理说,经过媒体的多次曝光,情况应有所改观。讽刺的是,批评声音越大,村民动静反而愈演愈烈。那么,我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既然阻止不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何不顺水推舟,将事态推往好的方向发展,将村路收费行为合理化呢? 古之侠客,仗义疏财;今之村民,仗路敛财。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情理上讲,村民收取过路费是完全合理的。首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桥梁施工,车辆会绕道村庄,过往的车辆多了,难免会对道路造成一定破坏,当今道路绝大部分是由村民自己集资建成的,国家集资修路可以收费,自己集资为什么就不能收费?路怪了谁修?政府管吗?因此道路维修费是必要的。其次,车辆驶过带来的大量灰尘极大污染了村庄环境,破坏了庄稼收成,给农民带来直接的利益损害,也是难以弥补的。再者,频繁车辆经过容易导致交通意外,造成村民,尤其是幼童的伤亡,农村危险系数提高。所以收费也就成了必然。 尽管收费理由正当,但是在收费合理化的道路上仍然障碍重重。第一点就面临严肃的法律问题:按照有关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即使路是本村出资修的,村民收取过往车辆的过路费也不合法。对在公路上非法设立收费站(卡)收取车辆通行费的,任何车辆和个人都有权拒绝缴纳。法律的无情,阻止不了村民维护利益的决心,因此暴力收费也就在所难免。无论是摆放反光锥,还是利用棍棒拦车,都是一种野蛮行为,难以让过路司机心甘情愿的支付过路费。有利益就会有争夺,各种势力都将拦路收费视为“肥肉”。 在有的乡村里,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每条路收费都有固定的人,谁也没办法打破这个平衡。收费机制的混乱也是合理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收费标准谁制定?收费之后将用于何处?都是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由此看来,收费合理化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是法律层面,应该由人大代表提出修改意见,将村路收费纳入合理范围。然后是镇政府和当地收费站的配合,因为村民私自收费的价格低于公路收费站近一倍,从而导致过往车辆为省钱而绕道,因此,镇镇府、收费站和当地村民三方应达成一致,价格保持一致甚至略高于公路收费,这样既避免了村民借此生财的不良风气,也消解了收费站的工作尴尬。这一切由镇政府严格监管,建立起一套详细的实施规则。这样的话,村路收费合理化何尝是天方夜谭呢?
13.大学生高调示爱折射教育功利化
核心:高调示爱普遍化,折射当今教育功利化严重,价值观缺失 1.
示爱方式夸张,讲排场 2.
女生偏爱霸道总裁式告白 3.
各行各业在潜移默化传递拜金思想
一部屏幕上显示着“我爱你”的iphone6手机,被放入装满水的玻璃缸后再捞出来,手机无恙。接着更引人注目的是8部显示女方照片的iPhone6被一一解锁后,每部手机屏幕显示一个字,组合成一句“×××,我要定你了”的告白语。这段福建农林大学男生“土豪式”告白的视频在微博上走红,此前他打听到女生偏爱“霸道总裁型”男生,因此有了以上这一出,网友调侃称“有钱就是任性。”(海峡都市报11月26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经过了荷尔蒙被抑制了很久的高中时代,到了大学,意气风发的少年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追求心仪的女子。有杭州男生花700多块在女生宿舍楼用灯光组合出““I LOVE YOU”的灯光工程;有寒风中手捧999朵玫瑰的大胆求爱。。。。。。这本是一件各家欢喜的事情,时代在发展,大学生求爱事件却变得越发高调,从当初简式的点蜡送花、围观呐喊到如今浩大的排场,土豪的手机,无一不透露出了一个事实:只有高调、砸钱讲排场,才能收获少女的芳心。比起寒酸的书信告白,女生仿佛更享受“霸道总裁式”的求爱方式。 对于福建农林大学男生的“豪举”,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种方式浪漫又文艺,但也有人觉得这是在“炫富”。笔者纵观该视频讨论区所有评论,却难见几段关注此类现象背后的问题,高调示爱的背后,其实折射的是当今教育功利化严重和盛行。 大学生随波逐流的“高调示爱”,说到底还是内心缺乏恒定的价值观支撑,更深层次的心里密码,恐怕是整个社会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潜移默化的灌输和引导。在商业社会的大背景下,“白富美”、“高富帅”等标签化名词在饱受非议的同时也被一众人追逐与热捧。与其说它们的出现是群体“热炒”出的产物,倒不如说是直接反映了当今社会追求物欲及名利心的普遍倾向。而一向被称作“小社会”的大学校园,这种功利观念一旦渗入其中,带来的必定是功利化的教育模式。 而导致大学生此种功利化价值观的形成和传递,不得不归“功”于各行各业轰炸式的影响。青春影视剧作中,高富帅和霸道总裁的求爱模式声势浩大而效果明显,这就引发了男生们的盲目跟风和相继效仿。热卖书籍里,郭敬明更是成功的将拜金主义印刻在了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心里,苹果手机自热卖以来,就被贴上了“土豪”手机的身份标签,笔者身边10个同学中,7个左右都手持一部IPone。苹果在中国的流行和普遍,其实是一种对尊贵身份的追求,恰恰反映了功利化现象愈演愈烈。 所以当福建男生用八部苹果手机泡水求爱的时候,除了那一句“有钱就是任性”的调侃,我们更应当反思的是,在教育功利化盛行的社会里,应当如何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不盲目求奢,坚持真我的大学生。
14.科技与人文“共舞”,是选择而不是妥协文/赵丹 当“科技”单枪匹马的在时代洪流中裹挟前行时,收获了“诺贝尔奖、GDP增长,金钱利益”等战果,却同时留下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残局。“人文”在时代幕布的后方缓慢到来,仿佛在无声的宣称:没有我,这个世界除了冰冷的器具,就是一片灰暗。 如果把“科技”与“人文”用两性角色来比喻的话,想必再合适不过。“科技”是铁骨铮铮的男儿形象,立马横刀,用智慧和技术杀出一条血路,于历史留名。巾帼不让须眉的“人文”便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她用柔情拯救了被“铁血科技”包裹着的世界,使得黑暗冰冷的大地上多了些许亮彩。她长袖挥舞,生态环境恢复了生机,自然一片莺歌燕舞。她蛾眉短蹙,全国各地开展了形态百样的文娱活动,救民于百无聊赖之中。可以说科技与人文是相互相生的存在体,他们的“共舞”是时代的选择,并不是生存困境下的妥协之举。 选择这个词,从词义上就表明了一种自愿的,主动的情绪,做出选择的是历史也是人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表明了科技与人文有多种多样的存在方式,而“共舞”只是其中一种。另外的结果,可能是科技独挡一面,人文居于一隅,或者人文百花齐放,科技停滞不前。 而以上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在历史的选择中被淘汰了。大跃进时期,举国上下大炼钢铁,从原子弹到东方红,一心追求GDP的增长,科技变成了唯一的生产力,接踵而至的1959-1961的三年自然灾害也许不是天意。而自古以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后遗症表明:尚文抑武的国家注定难以延续朝代的香火。 在多数人的眼里,科技与人文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个讲究科学理性,一个讲美学感性。二者一个属文一个属理。实际上,两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的东西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间接的影响科技的发展方向,科技的发展也对文明的发展进程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袁隆平历时多年,在解决中国人温饱焦点问题上成功研制出了杂交水稻,为苍生造福,这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人文需要让科技更接地气,这就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需做的努力。 而这种共识似乎适用于全球。1959年,英国学者斯诺在剑桥大学做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在详细论证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种对立的文化的存在之后,明确指出了这种文化上的分裂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害。龚育之指出:“在强调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在学术界有一种强烈的声音,呼唤人文精神。我肯定这种呼唤。”同时,他由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 未来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只是这种统一也并不容易,从分隔、分裂,走向互补、交融,是一个漫长艰难、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不尽过程。但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选择偏重任何一方的时候,中国这条巨龙的脉搏的跳动则会变得缓慢。因此只有当科技与人文共舞的时候,我们才能沐浴时代的恩泽。
15.“见缝插车”的后果谁来买单? 文/赵丹
“不及时解决问题与陷入困境仅一步之遥”,有学者在针对改革问题时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影射在“停车难”这个问题上似乎也是。河北省某小区小卖部突发火灾,由于道路被私家车严重堵塞,经过110民警的疏通,消防车才艰难通过,而此时小卖部贮藏货物已燃烧殆尽,损失惨重。(石家庄日报社数字报12月11日) 试想,倘若道路通畅,消防车也不必滞留耽误最佳救援时间,那小卖部的损失基本可以挽回。如果需要救援的不是货物而是人呢,想必伤亡家属会愤怒的指责阻碍救援的一切外部因素了吧。“见缝插车”的背后,面临着这样一个“责任重大”的后果,那么谁来买单? 随着经济大幅增长,城市居民购车数量激增,机动车的迅猛发展与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形成很大反差,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营力不从心,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俗话讲,对症才能下药。只有找准“停车难”病症,提出相应的操作方案,才是合理的解决之道。 “停车难”时下俨然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酿成这一现状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停车格局的不合理:停车硬件缺位,规划建设滞后;总量不够,分布不均;一些小区停车库挪作他用,利用率低。其次是小区业主和商家的交通法律意识淡薄:图省事、怕跑路,习惯于乱停乱放;还有部分有车族为省钱或不愿缴纳住宅区的停车费而将车辆停在住宅区外的道路上;商家则将临时停车位占为私用。另一方面是执法部门没有联合其他部门形成管理合力,各自为政,一些停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或被人为的占用,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对一些圈地收费的现象由谁管责任不清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试行以下的解决办法。首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停车场建设,通过适当拓宽道路、合理调整绿化、实施单行线等途径“内部挖潜”,缓解停车位紧缺之困,还可以通过实施错时停车、改造老小区周边可用土地、开辟马路“潮汐车位”等方式,充分利用老小区周边的资源。 加大对小区业主和商家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业主首先应自律,停车不能妨碍交通。其次业主和物业之间要签订一份停车协议,分清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双方的权利。针对小区停车不安全的问题,一方面物业应增加小区监控,另一方面要向居民倡导文明停车。 对于停车乱象,可以在主干道装违法停车非现场抓拍系统,加强违法停车管理,重点整治车辆违法停放,加大、加重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违法停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动,对严重违法停车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促进停车管理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然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全市上下齐抓共管、不懈努力。
16.从“不谈狗肉”到“抵制食狗”有几步之遥? 文/赵丹 【论点:拒绝将狗肉列入名菜清单,是形式主义的伪善,只有真正抵制屠杀狗肉,才能达到所谓的人道主义关怀。】 去年玉林荔枝狗肉节,打响了新一轮“食狗与保狗”之间的论战。玉林民间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等说法,大意是如此能抵抗疾患入侵。爱狗人士却一致认为这是“舌尖上的罪恶”,“人过节,狗过劫。”情与理的水火不容导致了一番抵制食狗的狂潮。 广西官方今年公布了网民评选出的20道“桂菜名菜”,这些菜肴均与狗肉无关。尽管广西多地有吃狗肉习惯,但是“桂菜名菜”的评选,综合了本地特色、消费者需求、国际美誉度等因素,故不将狗肉列入“桂菜名菜”行列。(中国新闻网12月12日) 官方此次公开表明“不谈狗肉”是基于国际美誉度等综合因素,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承认“食用狗肉”是一种违背人道主义,不得民心之举呢?在人类需要狗的时候,它们是搜救犬,缉毒犬,防暴犬,供血犬,实验犬,狗医生,伴侣宠物
。不需要它们的时候,它们变成了流浪狗,狂犬病毒,虐杀对象,餐盘美味。人类基于一己私心,却打着“牺牲狗,是为全人类的终极利益所服务”的旗号,就像廖一梅所批判的那样“大家顶着爱这个词,却干尽了人间丑事。” 我们需要这样的承认,承认从心理上和良心上难以接受去吃这种有灵性,对人类百般依赖的物种的肉,毕竟,我们接触狗的机会多些,了解其秉性更多些,耳闻目睹无数与人类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以及舍身救人的可歌可泣故事的发生。但是我们需要的绝不仅仅限于承认,拒绝将狗肉列入名菜清单,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伪善,只有真正抵制屠杀狗肉,才能达到所谓的人道主义关怀。 几年前,江苏省就下发了《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办法中规定了对实验动物诸如狗,要实行“安乐死”或赡养起来让其自然老死,并立碑纪念……这是个很人道的规定。在中国没有完善《动物保护法》之前,江苏为何要出台这个规定呢?不就是因为这些实验动物区别于其它同类动物,它们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吗。 朝鲜族喜好吃狗肉,世人皆知,也因此受到全世界文明社会人们的指责。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很多国家的运动员甚至是政府都将其吃狗肉问题当成一个主要事情进行要挟,最后逼得韩国很多百年老店都从此关门大吉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这个星球上拒绝吃狗肉的文明人不在少数,说明拒吃狗肉已成为一种全球共识。只有在野蛮人的社会规则里,食用狗肉才可以光明正大,毫不害臊。 屠杀、滥杀狗的行径再不出台法律制止,很快就要上升到人神共愤的地步。全国内地许多城市,室外的流浪猫狗以及居民的宠物狗,被偷捕,再通过有严密组织的渠道被贩运至收猫狗贩子手中,被残酷杀害成为食物。这些偷窃、虐待和残杀等违法的行为已出现集团化,形成了相互勾结、跨越省境的异地销赃网络。上海, 天津、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已经成为周边省份地区集团犯罪的销赃中转站。此种现象现已泛滥全国,日益猖獗,严重损害了宠物主人以及公众的利益。当狗主人撞见陪伴自己多年的忠犬暴尸于街头小贩的利刃之下,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非爱狗之人不能理解。因为很多人早已把狗“拟人化”了,对他们而言,失去的不是爱犬,而是自己的亲人。 大儒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开首便是: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用现今的话来说,即恻隐之心。广西官方的“避而不谈”并不能抹杀屠狗风俗的存在,没有正视问题的核心,除了纵容食狗者,更是对爱狗者们的一种伤害。
17.钱去哪儿了?银行不能总是“事不关己” 文/赵丹 论点:银行业是一个信用行业,公众凭着银行的信用将存款存入银行,再强势的银行若是没了信用也就没了生命,不论是客户还是自己出了问题的时候,不能总是事不关己,出于职责和道义都应该尽量帮助客户降低损失,并且国家应从制度和法律层面还公众一个合理解释。
“卡里七万多现金被无故转走,却查不到任何信息。”户主张先生前往工商银行询问讨说法,支行负责人表示要一周时间等结果,并对记者的采访避而不谈。(京华时报12月14日)南充一女子银行卡内现4.96亿元存款,记者致电南充市商业银行东风支行了解情况,但相关人士均以“不清楚这个事情,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挂断了电话。(广州日报12月14日)
同样是丢钱了,银行自己丢钱就心急火燎;储户丢钱了,银行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挂着漠然的“一脸无辜”。银行厚己薄彼的行为被众人诟病久矣,类似闹剧也并非第一次上演。如储户的钱被ATM机吞了,银行得等两个工作日才处理;机器多出钱了,客服5分钟后便赶到。 银行业是一个信用行业,公众凭着银行的信用将存款存入银行,再强势的银行若是没了信用也就没了生命。在银行一次次失信于民众的案例面前,我们不禁要反问,是谁赋予了银行这样任性的权利:银行多给钱了,储户有义务归还;银行少给钱了,离柜概不负责。而又是什么的生存土壤滋养了这样不合理的机制呢? 郎咸平有一本书叫《热点背后》,他讲到新加坡的法制化观念,“用严刑峻法让你形成法制化的观念,这样才能产生自觉的行为,大家都自觉了,管理成本也就大幅度的降低了。”笔者认为,这是对制度合规重要性的最好的诠释。银行经营时刻与风险相伴,更要有自己的“规矩”。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不可能搞好一个银行,但可能搞垮一个银行。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证!由于交易员尼克.里森利用制度的漏洞,违规操作,使这个号称“英国皇家银行”的百年老字号轰然倒塌,而里森自己也锒铛入狱。 类比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来看,很多问题是由于工作人员人工的操作失误引起的,而在回应外界的指责时,往往将这种错误转嫁给系统出错,要么就是对记者的采访避而不谈。这种“事不关己”的姿态其实折射的是一个国家政府职员的精神面貌。对公众的失信,即是对国家的失职。 在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不论是客户还是系统自身出了问题的时候,银行不能总是事不关己,出于职责和道义都应该帮助客户把损失降低至最少,并且国家应从制度和法律层面还公众一个合理解释和解决办法。
18.幼童自食毒果,丧钟为谁而鸣?
论点:【产品包装不规范、甚至牵强认为三轮车主保管的不严密都是悲剧酿成的外在因素,核心问题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指导。家长不去自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去偷别人的东西,反而考虑起诉,实在是一种悲哀。】 温州市苍南县年仅十二岁的河南籍学生乐乐,因把停靠路边三轮车内一包装精美的老鼠药当零食,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拿来误食不幸身亡,另一小学生也被紧急送医治疗。乐乐亲属表示正在考虑是否提起相应的民事诉讼。(大河报12月15日) 听闻这样的消息,在表示痛心遗憾的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纵览该条新闻讨论区3000多条评论,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车主没有尽到保管好毒药的责任、农药包装不规范,缺少明显标志、孩子自身教养和父母教育失责问题。这些方面的确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但笔者认为,产品包装不规范、甚至牵强认为三轮车主保管的不严密都是悲剧酿成的外在因素,核心问题还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指导。家长不去自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去偷别人的东西,反而考虑起诉,实在是一种悲哀。 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这叫偷窃行为。这是从出生起就被灌输的道理,何况是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从法律上讲,已经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了。从主观上来讲,如果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深知偷拿别人东西是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那么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有舆论将矛头指向三轮车车主,指责其将毒品保管不当。这样的指责未免太过牵强。老鼠药是在车上的,也就是不在公共场所,何来保管不当之说?打个严肃的比喻:小偷自食恶果,难道还要怪罪失主?如此强盗逻辑令人心颤。 老鼠药包装袋上应该有明显的毒药标志才对,问题是孩子对包装标识有辨别能力吗?而且很多老鼠药都是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为了盈利和销量,往往在包装上别出心裁。前段时间“糖果包装下的老鼠药差点致死重庆婴儿”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此看来,应该由国家立法规范包装,毒药类包装不得精美,不得与食物类似,规定专用颜色。方便以后的家长教育,避免类似的惨剧发生。 以上提及的是浮于表面的问题,真正的矛头还是指向教育这堵大墙。看客不能因为悲悯当事人的丧子之痛,而把责任推卸给无辜的车主或是问题边缘的产品包装。家长没有痛定思痛,,反思自身,反而考虑是否要对三轮车主进行上诉,对比之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警方会对小孩的家长提出刑事诉讼,追究他们的监管失责。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因为教育失责而上演的悲剧不在少数。“李某某等强奸案”、“电梯摔婴案”中,都有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问题日益严峻。 家庭教育专家宗春山曾说,“对成年人的软弱实际上是对儿童的犯罪。对成人监护责任亮起法律之剑,不能光靠他们的觉悟,一定要用法律进行教育和惩治。”丧钟为教育者而鸣,教子育人,代表了全人类的终极关怀,任重而道远。
19.为“舌尖安全”护航,可追溯系统不该是独行者 文/赵丹 论点:不能仅仅依靠于可追溯系统自身发挥效应,可追溯系统不该是孤立的,它需要与其它管理体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不管是企业、个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自觉加入到为食品安全作战的大环境中,惟其如此,才是对生命安全的真正尊重。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我国肉菜可追溯系统所涉肉菜商品,目前已经从最初的10余种,四年来增加到300余种,辐射到所有省会城市,今后目标是将这一系统覆盖到所有商品品类。并且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肉菜、中药材等重要产品为突破口,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国际商报》12月24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亘古流传下来的口号真切贴合了当今时代长期存在的一种痼疾: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有效控制食品来源安全这一问题,从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来看,显然,这早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通识。
我们都知道,90年代以来,在以疯牛病为代表的食物源恶性传染病事件的背景下,美国、欧盟等通过立法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可追溯系统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至食品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许多国家均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引入了全程标识追溯系统。
对比之下,中国食品可追溯系统刚刚起步,对食品所建立追溯体系还很不完善,尽管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以肉菜、中药材等重要产品为突破口,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就拿中药材追溯来说,中药材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中药造假,以次充好,采购来源混杂、运输不便等长期以来制约着整个中药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追溯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其中面临的难点也不少。 首先,企业参与度不够,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听说过追溯体系,对这项体系也没有太大兴趣。担心自己的产品被溯源后,由于出现质量问题而被追究责任。或者担心由于利用物联网和电子标签技术,建立追溯体系的成本会很高,因此没有太大积极性。消费者来说,缺乏相应的追溯意识。最后执行力度和严格监管也是一大难点,在食品产地采购时,根据可追溯系统标准,应对每一份产品经行编码标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受传统作业及实际情况的多重制约,很难将该项要求真正落实。因此各地要运用好市场化手段,吸引消费者主动选购可追溯产品,增强“可追溯更安全”理念,主动索要购物小票,让可追溯的产品能优质优价,激发企业和经营者自觉使用追溯体系。对政府等相关部门而言,应建立与完善相关法规,抓紧相关追溯标准制定,不仅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还依赖于严格的责任追溯制。 全面建立庞大的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先行试点后再向全国范围内推广。食品安全,也不能仅仅依靠于可追溯系统自身发挥效应,可追溯系统不该是孤立的,它需要与其它管理体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不管是企业、个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自觉加入到为食品安全作战的大环境中,惟其如此,才是对生命安全的真正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