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44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级新闻评论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3: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1-12 23:55 编辑

刘洪波:稳定已是“政府消费品”

  广东兴宁市大坪镇一些无“水库移民”资格的村民,上访要求水库移民待遇。

  这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要求公平。因为情况相同的邻村获得了移民待遇,他们提出一视同仁。政府不承认他们的移民身份,也不承认有“不一视同仁的做法”,于是“花钱买稳定”的游戏出场。

  在北京,4名村民在火车站被镇长带领的12名工作人员拦住,谈判给予困难补助和承诺“回去后解决”后乘飞机返回。回去后自然是没有解决,于是村民要再次赴京,在兴宁火车站又被拦截、谈判,政府同意村民到广州上访,并由政府人员陪同。3名村民和15人“陪访团”来到广州,吃饭、游玩几天后回村。

  客观地说,比起我们知道的一些上访遭遇,这个上访事件别有谐趣。没有威胁,没有关押,没有殴打,没有精神病治疗,有的却是好吃好喝,全程陪同,不上访的人可不会被如此热情款待。

  我无意倡议大家都去效仿,以便获得政府的好待遇。这样的好待遇,并不牢靠。它只是手段,而手段可硬可软。谁会真的怕几个草民,正如获得了好待遇的上访村民所说,“他们不是怕我,是怕被上头批”。硬手段,软手段,只要上头不看到访民就好。

  访民不能让上头看到,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上头本身就不想看到访民,只想看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访民就不爽;另一种是下头要主动隔断民情,不想上头看到真实情况。当然,也不排除上下同心,共造太平景象的情况。说到这些可能性,是希望人们能够客观分析,情况可能不只是当地政府要压制访民那么简单。

  无论如何,“花钱买稳定”下出现了各种博弈。稳定成了一种“政府消费品”,需要就要花钱。谁上访,请谁吃饭游玩,或者解决一下问题,这是“花钱买稳定”;成立专班,严防死守,拦截抓捕,升级装备,昼夜戒备,关押看守,这也“花钱买稳定”。只是,软手段的购买,“稳定供货商”是上访者或者涉嫌不稳定的人,硬手段的购买,“稳定供货商”是限制上访或涉嫌不稳定者的那些人。

  手段之软硬,也就是说向谁来购买“稳定”这种货物,本质上讲是可以便宜行事的。现在,事情多讲和谐,“人民内部矛盾”要妥善处理,涉嫌不稳定者可能有好招待。不过,何谓“内部矛盾”,何谓“敌我矛盾”,怎样算升级了,怎样算转化了,定义还在于一句话、一个情绪、一种习惯思路或者一瞬间的脾气,所以稳定这种货物是向涉嫌不稳定的人买,还是由“坚强柱石”供应,实在是难以预知。

  地方官员说,“人民内部的问题用人民币解决”。这指的是向涉嫌不稳定的人买稳定,显示了“钱能解决问题”的一种信念。内部问题给涉嫌不稳定的人钱,非内部问题加大对“坚强柱石”的投入,也就是给惩罚机器钱,只是对谁花钱而已,问题总归不是问题。这是一种很乐观的想法,“稳定哲学”中的金钱万能论。

  “人民内部问题人民币解决”,说法倒一下,就是能够用人民币解决的算人民内部问题,不能用人民币解决的不是人民内部问题。这可能使愿意用钱解决问题的人获得实际利益,但谁要是坚持自己的事情“不是钱的问题”,游戏科目就会从“花钱买稳定”转为“鸡蛋碰石头”,由“坚强柱石”来供应稳定货品。

  稳定不再被视为社会内在的自然秩序,而是一种可以随时购买的物品,那么它也就成为一种完全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东西。只要政府不差钱,不愁社会不稳定,——这大概就是GDP越多底气越足的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3:23:47 | 只看该作者
“人民内部问题人民币解决”,说法倒一下,就是能够用人民币解决的算人民内部问题,不能用人民币解决的不是人民内部问题。这可能使愿意用钱解决问题的人获得实际利益,但谁要是坚持自己的事情“不是钱的问题”,游戏科目就会从“花钱买稳定”转为“鸡蛋碰石头”,由“坚强柱石”来供应稳定货品。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404490
板凳
发表于 2010-5-20 19:40: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75
                                               五岳散人:下跪的进化,悲剧的升级

                                2010-5-19 来源:东方早报

  在政府门口跪下这种事,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继4月13日辽宁庄河市海洋村村民在庄河市政府门口集体下跪之后,据《南方农村报》5月18日头版报道,4月22日,广东化州新安镇大坡村梅子坑村小组的村民在化州市政府之前再次跪下,请求政府保证他们动迁之后的口粮田不被邻村侵占,以及请求放归因为田地纠纷冲突被拘留的6名村民。

  从新闻图片看出,虽然这次没有那次前人下跪的人多,但时间与准备还是充足的,各种材料与临时制作的“冤”字麻衣齐全。而在这下跪的一个多小时之内,当地政府的准备也是充足的,不但没有领导人出来接见,还准备了摄像器材全程拍摄——这可不算是合影留念的一种,而怕是将来要是追究责任的话,可以作为扰乱国家机关罪的呈堂证供使用。

  庄河千人下跪事件发生后,我曾经写评论说,“跪着是见不到市长的”。这话说得有点早,但实际上跪着的人也确实并没见到市长,该市长“被辞职”了。海洋村村民下跪诉求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了?反正现在没有后续报道,我们还不知道。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维权方式,所以最近这种事似乎是颇有几桩的。

  但从大的方面来说,这种类似于当年有皇帝的时候击鼓鸣冤兼滚钉板的手艺,最终会让其中包含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削弱。您想啊,要是天天政府门口都跪着一堆人,大概就跟站着一样让人熟视无睹了,而且大家都会在这条下跪的路上进化着、狂奔着。

  在这次下跪事件当中,下跪的一方进化到了充分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让出车道等地而跪在道路两旁,有人负责身披麻衣而哭、有人负责递送材料,充分显示了这是一次有备而来的下跪活动。而当地政府则历经风雨、不动如山,不但可以就这么让自己治下的人民跪在门口长达一个小时,还能及时想起拿出摄像机记录这个时刻——不知这是为了年底的总结会预备材料,还是为将来秋后算账做做功课?两边都把这个活动上升到了一种相互都有应对的程度,并实现了协同进化。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协同进化的事情在不断发生着,基本都在这种领域当中。比如说自焚这件事,刚出来的时候无论是舆论还是当地政府都是当做很严重的事情来办。可自焚到了后来已经成了一种寻常事,各地也都应付有方,拆迁都带着灭火器了。

  这种协同进化算不算悲剧的一种?应该说,在现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多少悲剧要想刺激民众与政府日渐麻木的关注力,必须要让自己更加凄惨才行。之所以我们现在还对很多悲剧抱有起码的关注,主要不是因为我们不够麻木,而是因为神奇的事情往往是越出越奇罢了。而像这种下跪的戏码,已经很难动人心魄、达到原本希望达到的目的了。

  我这么说并非是不同情这些村民,而是说,在这样的协同进化之下,用这样的方式主张权利,恐怕成本会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差,并且这等于是助长了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以此提高的执政能力对于下跪,后果如何那也不用说了。   

-----------
十年砍柴:下跪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399223

谢盛友:下跪,真的很美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372378

张鸣:下跪,关乎观念也关乎利益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066390
地板
发表于 2010-5-20 19:40:55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5-20 19:41:32 | 只看该作者
官员们都进学习班专门学习过如何应付群体事件,当时教材里没有群体下跪这个案例,所以庄河市长就不知所措了,仕途凶险呀。
6#
发表于 2010-5-20 19:42:02 | 只看该作者
在混水里摸石头,终于摸回到封建社会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0:14: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76
                                              许知远:中国教育的溃败
                        ——精神与价值贫困的年代

                              2010-05-20
      
    第三排的短发女生说:「我二十一岁,为什么活得却像是四十一岁?每天都被很多压力裹着,论文、GRE、考研、找工作......」因为情绪激动,她的语速急促,像是迫不及待要把胸中的积郁释放出来,她的单薄身躯承受不住了。

  这是北京大学的一堂讲座课,我是这堂课的讲演者,台下是新闻学院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多出生在一九八七年前后,在九十年代后期度过青春期。这二十年经济扩张、物质丰裕、资讯发达、中国日渐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死亡的二十年。

  我们曾本能的相信,这种环境将孕育出更独立、更自由、对世界了解更宽阔的一代人,而他们将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新阶段。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堂课程像是这一代人困境的某种缩影。在讲课环节时,我发现他们对世界所知甚少,十五年前我读书时被认定为必须知道的人类历史和重要人物,他们几乎都很陌生。

  而在交流环节时,他们都抑制不住的表达自己的受挫感,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巨大压力,不相信个人的意志与力量,感到自己一直在遵循别人的要求而生活。诗歌、爱情、理想主义,这些青春必要的元素,在他们的生活普遍性的缺席。

  接触的时间短暂,或许我的观察不可避免的带有偏见。两天后,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了关于义乌工商学院的「超级毕业生」的报道。这所学校的副院长是个狂热学生创业支持者,学生最普遍的创业方式是在淘宝网上开办自己的小店,他们中最成功的一位叫杨甫刚,他二十四岁,刚毕业不久,却已月收入四万元,还雇用六位员工,其中一位还来自名校武汉大学。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此刻,他是这所默默无闻的学院的奇迹和希望。如今,这所学院正变成一所淘宝创业家的乐园,宿舍里堆满了纸盒子、接不完的电话,年轻人大部分时光都消耗在网上----他们是一群网路世界的小商小贩。副院长贾少华则对记者说:「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

  北京大学和义乌工商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极端,却陷入同样的困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彻底缺失了。大学失去了独立性,不仅屈服与政治压力,也臣服在社会压力之下。而年轻人,这些代表着国家与社会未来的新血液,一方面缺乏灵魂上与知识上的引导者,缺乏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被提前推入赤裸裸的达尔文主义式的竞争中,被挤压和驯服,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和创造力来交换生存哲学。他们没有被当作一个个人来看待,而只是巨大的经济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我理解那个北大女生的感慨。即使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教育理念也很少被提及。这所大学担负着盛名,却早已交出了原则和信念。行政化与商业化,这两个趋势正扼杀掉它的生命力。它本应是中国最精英大学,为这个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它对于这一使命,视而不见。那些费尽心机考入这所大学的青年,在短暂的虚荣心被满足之后,发现了无穷的失落。

  他们渴望在这里被启发,被引导,被激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并寻找到自己最想走的道路。当这一切都没有时,他就只能成为流行观念的俘虏。他要成为别人希望的自己,他要和很多同龄人在同样的社会标准进行同样的竞争,于是竞争就变得残酷无比,他越发迷失了自己。

  我也理解贾少华的感慨和杨甫刚的选择。是啊,这样一所学院,既没有传统也没有现实的师资和学生的竞争力,它唯一的优势在于它背靠这个出名的义乌——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与其让学生在校园里无所事事的四年、或者学习那样僵死的知识,不如让他们及早进入社会。但很显然,贾少华误解了「精英教育」。中国大学从未给学生提供过「精英教育」,僵化、刻板、陈旧,不是精英教育。而他提供的解决之道,或许不再刻板、陈旧,却只是一种带有新的毒性的解药。

  他使教育彻底庸俗化,事实上,他的方法没给学生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学生们只是提前变成了小商贩。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脆弱,就像《南方周末》的记者潘晓凌总结的:「最低的运营成本、最充裕的时间,再加上青春无敌的精力,这些全天粘在电脑前的超级学生们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力。」但是,义乌已有太多这样的勤奋小商人,或许他们的很多父母都是如此,那揦这所学院的存在还有何价值,另一座有个学院名字的批发市场吗?

  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或许是最不幸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物质、资讯过分丰沛、精神与价值却如此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技术手段不断增悤的年代,目的和意义却消失了的年代。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0:14:29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0:16:02 | 只看该作者
鸟为食亡,将来的中国绝大部分是鸟人。

渗透的不仅是教育,也是这个扭曲的社会和跨掉的一代

别说在 高等学府就是在政府机关也都是利益之上,哪里还有理想及能和灵魂相关 的东西!现在只有靠良知去引导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0:41:50 | 只看该作者
思悠悠,恨悠悠,误国教育何时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