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级别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感想与建议——基于申报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视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00:1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态度认真、格式工整、内容杂乱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终于提交啦。忙乎了一个月、着急上火到牙疼,最终可能还是炮灰,不影响谈谈我的几点感受(应该拿到项目,再吹牛,更合适)。最近几年,我也在选题宝等平台指导项目多项,所以,就从申报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视角谈谈项目申报书的撰写。


01
申报书各个块面的撰写先聊聊每个块面的撰写,我自己刚刚写过,也看过不少同行的申报书,提醒如下:1.选题选题要具有现实需要、政策需要和学科需要。好的选题往往具有的特点:一是选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二是选题有一定的新意,三是选题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如果专家都质疑这个选题,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当然可以基于原来的材料转换方向,这样不浪费申报材料。高级别项目,要看着国家需要,你一定要逼问自己:我这个题目是当前国家希望我解决的问题吗?普通老师往往陷入自己的研究象牙塔中,不能为“金主”(资助单位)解决问题,当然意义就受到质疑,立项的可能性也不大了。所幸,今年国家社科没有指南,给了大家更多的选题范围和更多的立项可能性。全国教科规划项目还有指南,建议教育学学科还是靠靠指南。
2.题目题目是最终的表述,是申请书的点睛之笔,专家拿到申请书也是最先看题目。题目的表述可以在申报书写好后再凝练打磨出一个既具体明确又不缺“高大上”感的表述。好的题目表述应该具体明确、又通俗易懂。我通常的做法:(1)每次提交前,我都会反复斟酌题目的表述,往往列出六七个题目,反复比较,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表述。(2)除了自己的比较,还可以听听各位同行的意见。比如这次的申报,我去请教了很多同事和同行,题目反复换了多次才明确。(3)翻看以往的立项项目选题表述,从中获得一些灵感。每个网站都有历年的立项名单,查找很方便。
3.团队构成为你的研究服务,高级别项目需要外校参与,别搞成了一个校级项目的团队。专长可以适度调整,必要时邀请基层单位的参与。虽然文科更多是自己和关键的两三个人做,有些人只是摆在上面,但是还是要有团队的感觉。
4.破题破题的第一段话要顶天立地,紧扣题目核心内容,上接政策需要,下接现实诉求,突破研究问题的紧迫性,要感动自己、感动专家。这段话很难写,但是一定要重视。因为专家拿到活页,看到了题目就是第一段的破题。你怎么让一个不研究你这个选题的人迅速认可这个选题,就是靠第一段的几百字。
5.学术史梳理文献要和自己的内容紧密相关,不要从遥远的过去慢悠悠的谈到你的内容,因为这一块是要略写的,只能抓最核心的内容。当然,最后做出有理有据的评价,寻找到研究空间。每一次写这里我都是焦头烂额,现在写的这份材料也是梳理的乱七八糟,不满意……我也看过不少的申报书,发现普遍问题是:梳理的味道不够,罗列过多,建议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高度的归纳,体现出你对于文献的全面、系统、深入的把握。另外,文献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有的文献过老,建议多引用一流专家、期刊近期的成果。如果说有什么讨巧的方法,可以查查有没有相近的文献综述或者述评或者前沿进展,有没有相近的硕博士论文,他们的综述可以给你一些启示。但是,不要黏贴复制,学术伦理道德是底线。如果想精彩,也可以借助一些文献计量统计软件的图或者表呈现已有研究概况,比如citespace的一些图。
6.独到价值最开始可以写出个初稿,等核心研究内容写完之后,再反推自己的独到价值,这样更清楚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现在强调独到价值,所以要去查阅相关立项的项目,说一下这些项目的概况,比如有几个项目、涉及什么主题,然后再说,“与之相比,本课题的独到价值在于……”
7.框架思路这一块要详细的写,内容饱满,层层递进。这一块也是最难写的,有不少的申报书在撰写时只有框架或者目录,甚至换成另外一个主题都可以成立,那也就意味着你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或让专家看不到深刻的思考。如何修改呢?您可以看看相关的著作,高质量的期刊,学习他的研究思路,结合自己的题目,不断的去逼问自己,让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清晰。还有的申报书内容过于简单,传统的现状-原因-对策的思路,有一种两篇硕士论文就可以做完这个研究的感觉。“金主”就会想:我给你2万足够了,为啥要给你20万呢。所以,始终要想的是:给我20万元,我要做多少事情,才值这些钱!
8.重点难点不仅要写出来,而且要告诉专家为什么是重点(比如,这是本课题的核心任务、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如何破解难点(课题组已经……为此,可以保证研究顺利进行)。因为你要让专家知道,你知道自己的痛处,但是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
9.计划和可行性要简洁,不要展开太多过程的方法的东西,因为过程方法内容在其他块面,你只需要说说大概的时间和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就可以了。可行性,和自己课题紧密相关即可,可以从主持人、团队、平台条件等各写一点。
10.创新之处提出学术观点或者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很难的,因为项目还没有做呀,还不知道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在哪里,但是这却是呈现个人独特性和这个申报书独特意义的所在。所以,一定要好好写这个内容。你可以逼问自己:我可能会得出什么核心的观点或者研究假设,将之作为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较,比如,“与以往研究采用……相比,本课题将……”,来凸显自己的新意。
11.预期成果成果不贪多,可以高出结题要求一些。成果的撰写简单,不要太啰嗦,我这里不建议列出具体文章名字,万一发表不出来就尴尬了。
12.参考文献这里是完成整个课题的文献,不是学术史梳理的文献。所以选择高质量的专著和期刊论文,中文外文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互补。注意排序,注意标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3.研究基础(1)学术简历,不要列成工作经历,用段落整合在一起写就可以了。当然,依然可以把担任的社会职务糅合在简历中。(2)学术积累和贡献,要写自己有哪些积累,比如项目论文,但是也要写贡献,比如获得了什么奖励,丰富了什么研究,得到了同行认可之类的。(3)前期成果。成果是广义的,除了已经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教材、调研报告、文献综述也可以凑在里面。
14.内容顺序按照申报书的要求来,各块面内容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浑然一体。比如,学术史梳理除了描述以往的研究情况,还要有评价,而且评价要为本研究的意义、创新等内容埋下伏笔;研究思路与框架是统领性的内容,要与研究目标、内容、研究计划等呼应;研究基础和具备的条件,也要与申请主题有关;研究成员的来源、研究专长要与研究主题相吻合;参考文献也应该与主题高度相关。


02
关于撰写和修改的补充意见1.一定要花时间撰写一份好的课题申请书不亚于写两三篇好质量的文章,至少需要十余天的集中精力写作和后期多次的修改细节。现在每年高级别的项目都是在上半年,寒假和开学后也是打磨课题申请书的最佳时间。好的申请书不仅格式上规整,内容上也应该严谨。建议:每天拿出几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反复改。选题要花时间斟酌,论证更要花时间。有时候一个小时就改了一两段话,也是正常的。文字的东西,改不到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更好…我第一个项目,改就改了一个半月,每天两个小时扣扣扣。最后写完,看最后一稿和初稿,那是巨大的改变,迄今看依然觉得我写的不错,我敬佩当初的自己。
2.阅读学习高质量的文献文献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史梳理和价值,文献对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思路等等都有启示。你自觉单薄或不满意时,就看文献,从文献中找启示。抓耳挠腮、薅掉头发也想不出来,就不要想了,那就向已有学者学习。文献可以是紧密相关的,特别是那些牛人好期刊的文献更要好好读,学习他们的表述,转化到自己的申报书中;文献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的选题,可以是其他类似研究的文献,比如我2018社会学做的社会支持,买了很多社会支持的著作,发现原来社会支持研究是有套路的,完全能和我的流动儿童结合起来。虽然讨巧,但是要转化成自己课题的内容。
3.正视和回应建议尽量不要和给你提意见的人解释、解释,因为他们不评审你的申报书,他们只是谈谈感受。你要做的是:记下来,想想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怎么在申报书中回应这些意见,避免评审专家再有疑问。
4.按照最理想的规划该吹牛时吹吹牛,要大气规划和精致论证。先别担心做不完、经费报销等等问题,让评审专家认可和留下项目是第一步。拿到了项目,努力去做,绝大多数都能结题。
5.有痛苦才有成长撰写中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有痛苦有疑问是正常的,那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一个申报书写下来应该是看了N多文献,想出好几篇文章题目,知道接下来三四年要干啥。
6.跨学科申报我们教科院每年都有同事拿到国家社科,而不是全国教科规划,大家跨到社会学、文学、政治学、管理学…我们同事牛哈。我拿到过社会学,我的经验:阅读高质量文献,迅速弥补所跨学科的内容、方法、范式、用语,也请教社会学的专家,他们在方法上内容上给了非常好的建议。当然自己学科的优势不要抛弃,比如我们教育学心理学的调查实验干预等等。最后的结果是让专家认为:你是同行;或者,你可能不是同行,但比同行还懂。
7.语言简练问题到了最后,一定是语言怎么样精炼、凝练、少废话,让每个字都值钱。可以用“之”“其”“该”“此类”“这一”等简洁化。牢记:一个字,30块钱哈。
8.各种细节问题专家可能不会细看你的内容,但是一定会迅速的看到你的细节问题,就像我们平时看学生的作业。所以,间距的问题、标点符号的问题、流畅性的问题、工整的问题、参考文献的规范性的问题、加黑和突出的问题…打印几稿,读出来,反复看,自己看,研究生看,成员看,老公孩子看…挑刺,改!一般汉字和标点符号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 New Roman;字号没规定,一般都是小四或者五号;标题都是加黑,必要时正文中一些字可以加黑或者下划线表示突出;段落间距调整的宽一点,1.25倍或者固定多少磅;尽量不要出现一个标题在上面,但是内容在下面的情况;不要出现一页空很多的情况,最多空一两行,否则给专家一种论证不饱满的感觉。
9.评审者在场意识这个申报书是给专家看的,怎么想、怎么把想的表达清楚是个挑战。你可以站在一个读者的立场去想一想,如果一个专家对你一无所知,对你的背景、课题都是一无所知,你这份材料是不是帮助他很好知道了你的想法、你的能力。你是不是都清晰交代了。也可以找同事,或者你的成员从头到尾的看一看提提意见。你也可以问问自己,我想表述的是不是全部表述出来、是否清晰表述出来了;你自己有没有还不满意的地方,或者纠结的地方。如果有,是哪里,还可以怎么改。
10.不断修改到高质量我们对课题的思考是愈加深入的,也是越来越清晰的。建议每天都看看文献、改改自己的申报书,改到提交的最后时间点。最后,你回过头来再看你的申报书,你觉得自己已经写得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甚至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的。或者,通过这个申报自己更明晰的知道以后自己的研究要做什么、不管有没有立项都可以开始做了。如果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这个课题应该就能立项了。
11.学习优质申报书好的申报书,真的写的好。我遇到不满意的地方,翻翻别人的范例,真是学到了好多,再改进自己。建议多去请教你身边拿到过高级别项目的人、关注一些专家的公众号、选题宝等专业平台的一些推文,寻找一些范例。当然,不要简单模仿或者拷贝,还是要去学习成功申报者背后的思考,和自己的内容结合,才能为我所用。
12.相信自己你是最熟悉你课题的人,你是最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所以要有信心。我们也有同事,没听任何意见,没改任何内容,也拿到了国家社科,我是羡慕嫉妒哈。当然,这种信心不是盲目自信、坐井观天、固执己见,而是真有自己思考、源自底气的自信。
13.申报系统使用网上申报, 建议你摸索一下网上系统,至少提早两天,因为申报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尤其是你有外校的学者。你要确认一下你的成员是否都符合规定,免得在最后时间提交系统被挤爆了。提交后,下载申报书,不要直接打印,内容和系统中保持一致,但格式可以改的更工整,注意签名、单位意见和时间等细节。
14.一个好的申报书,既有有趣的灵魂,也有漂亮的外表改到使出洪荒之力、自己满意、改无可改,再提交!还是那句话,申报书的撰写目标:改无可改,处处精彩,拿到项目、完成项目、出成果…
核心内容写完了,虽然很可能最后我也是炮灰一枚。但还是祝愿每个申报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来源:选题宝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Nq3brqmlPvRzWEmWDkP0A
编辑:李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