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说说Web3.0 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很火,紧接着,2022年行业术语 Web3.0也火起来。
) U& K5 ]/ H6 |5 W' `$ @. x, ?( n% d8 s& U4 ~. |* d' a |3 @+ R5 B
对比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发现,就算2022年在科技圈火的是Web3.0,元宇宙的搜索率还是更高,这可能就是行业黑话和消费者话语的传播速度的区别吧。
]) F0 o( X" D, B 5 C! c7 g- L7 s; j3 T5 u: t
$ S( G! w# p, a$ d+ o
' A2 D0 C! H, R/ j/ R1 W行业黑话经过高大上的概念包装进行扩散传播,才是“收割消费者”的正确之道。你跟消费者说再多Web3.0都不及“元宇宙”的具体性、形象性。 同时,这些概念不断被炒热在说明现在web 2.0的存量所剩无几,急需新一轮的“互联网时代”上位。
; G7 Y# z' Z& M; G$ t% s8 R这时候,还是要来说说Web3.0。
( p: |5 D' w& R) p9 S Web1.0 → Web2.0 → Web3.0
" h8 Q+ r. J( d3 w$ \1.0到3.0的进阶,我们将从使用互联网到拥有互联网。 a. 从技术底层上来说,需要实现的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区块链相关注册企业达到9.1万余家。
% c5 i; ?: J6 f+ j3 G2 m! p数据来源:区块链之家”网站 / B" P& c0 K& Q* I6 k- {; \
b. 从权力归属上来说,从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到用户创造、用户所有、用户控制、用户参与分配。 c. 从消费形式表现来说,从线下支付、线上支付到用户数字钱包。现在用户的钱包是归平台所管理,未来每个用户将会有自己的钱包地址、自己的密钥。 d. 从媒介变化来说,从平面、电视、手机到AR等模拟真实的设备。媒介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一次的迅速变革几乎是基于媒介的迭代应用,“媒介即讯息”还是管用。 Web2.0还未走到尽头,3.0还未真正到来,就有专业人士拆解细分到了5.0。 # k- Y5 }$ C' d0 _+ i7 h
?$ f/ a# d4 P! y$ n! }- `- k . D6 S( M( ?8 w* |4 q) X
小编认为,现在我们正处于的阶段是: 不仅拿走我们的时间、窃取我们的数据,还正在拿走我们的身家。 这样看来,Web3.0的初级形态已经诞生了,Web3.0的成熟形态未来可期。 待区块链技术成熟,用户将会拿回自己的消费主动权,品牌方对平台的依赖也会逐渐减少。 现在是平台控制时代,巨头垄断数据,形成数据孤岛,不论是消费者的数字资产,还是品牌的数字资产,归属权都不在我们手上。 同时,Web2.0时代的弊端已经暴露,我们大量的隐私数据被平台剥得精光。 Web3.0到来的话,就可以打破数据孤岛的情况,数据回归到用户所有。 数据最看重的是时效性,现在平台收集的数据和标签内容,若干年后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企业层面,讲了很多年的数字战略,但能正在构建起自己的数字体系的企业没有几家。 现在的品牌更多是依赖于平台,各项数据散落到各个平台,数字资产并不归企业真正拥有。 如果Web3.0的趋势是确定的话,那作为一个品牌,没有留存下数字资产,就会被大家逐渐遗忘掉。 关键是,在未来更加割裂的虚实结合的世界里,营销也将设置越来越高的“门槛”。 # Y) R8 Q3 W+ Q) V8 w+ p
Web3.0初级形态的应用场景
( ]+ w8 D% I" Z: c8 n现在Web3.0初级形态的核心应用场景,更多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 去中心化思想,衍生出很多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去中心化金融,可以用来实现跨境汇款或购买商品。 还诞生了很多区块链游戏公司,比如Axie Infinity这家公司的每月流水已经超过了王者荣耀,也就是说,今天Web3初级形态的头部游戏公司流水已经超过Web2时代的头部玩家。 在文化领域,最火的概念应该是NFT了。 NFT是个性化的、不可替代的,没法做一比一的等价交换。这个技术最先启发了艺术家,所以现在NFT应用最多的场景就是数字藏品。 NFT更多是海外的提法,国内只能叫数字藏品。 国内的合规性和政策监管更强,更多还是由几家大厂共同搭建的一条链,比如阿里有蚂蚁链,腾讯有至信链。
: x- i8 o1 Q; p M* w/ ?3 l而呈现到消费者面前的,还是几家大厂所打造的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比如腾讯的幻核、阿里的鲸探。
对比海外市场来看,国内的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海外市场的交易额几乎是国内的一千倍。 ( _4 \' ]8 J( h) V4 L2 j
4 H, I+ i# L# x- l6 [
数据来源:中国网科学 $ b$ a) V$ x5 r- V9 _+ _) m
近期,有报道援引腾讯内部人士消息称,腾讯正计划在本周裁撤“幻核”业务。对此,腾讯方面暂无回应,但从一知情人士处获悉,此事基本属实,早在7月初幻核对外的业务就已停止。 这无疑是给本就举步维艰的数字藏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市场或许需要更多开放,技术更加成熟,才会迎来真正Web3.0的发展。 & |7 a+ @1 y1 y" B1 D
来源:鲸涛文传
5 t+ e9 H! N0 e( |编辑:吴漫 迁移:李梦瑶 原发表时间:2022-8-11 20:44:29 % k' R* A' W2 ?' R/ N* @, v" Y4 @
0 ^. v* q! ^) C
. m2 o* E1 a4 d& I3 i- _% Y+ E W' I) a+ W# b
|